天水市政府門戶網站 http://www.tianshui.gov.cn/ 時間:05-07-06 08:43:37 來源: |
麥積山,俗名麥積崖,五代天水人王仁裕撰寫的《玉堂閑話》中說「麥積山者,北跨清渭,南漸兩當,五百里崗巒,麥積處其半,崛起一塊石,高百萬尋,望之團團,如民間積麥之狀,故有此名。」這當然有些誇張,但形象地說明了麥積山得名的緣由。它位於秦嶺西段的北麓,周圍群峰環抱,麥積一秀崛起,高142米,距天水火車站30公里。 麥積山景區松竹叢生,清流遍地,山巒疊翠,自古有「秦地林泉之冠」的美譽。春來一片蒼翠,夏日山花爛漫,秋季白雲紅葉,冬天玉樹瓊枝,頗有四季皆景的南國風光。「麥積煙雨」為秦州十景之一,那如仙如幻的美景使遊人為之陶醉。清翰林邑人吳西川在《麥積煙雨》詩中贊曰「最宜秋雨後,兼愛暮時煙」,可見煙雨之撩人。登上麥積山石窟的「散花樓」俯瞰,方圓百里林海茫茫,如詩如畫,滿目生碧,氣勢磅礴。如將色彩繽紛的花瓣騰空撒下,隨著氣流繚繞而上,可出現「天女散花」般的迷人景象,使人頓生飄飄欲仙的感覺。麥積山石窟是麥積山景區的主要遊覽點,它開鑿在距地面80米的懸崖絕壁上,洞窟「密如蜂房」,棧道「凌空穿雲」,其驚險陡峻為世罕見。杜甫有詩讚曰:「野寺殘僧少,山圓細路高。麝香眠石竹,鸚鵡啄金桃。亂水通人過,懸崖置屋牢。上方重閣晚,百里見秋毫。」麥積山石窟是隨著絲綢之路的暢通,從十六國後秦(公元384年至417年)時期開始營造的。諺云:「砍盡南山柴,堆起麥積崖。」可見建造時的工程浩大與艱辛。據梁《高僧傳》載,南朝宋年間,高僧曇弘禪居麥積山,不久名僧玄高繼至,二人共住寺院,常有學徒三百餘人,可知當時佛事之盛。西魏剛剛立帝時,在這裡「再修崖閣,重興寺宇」。魏文帝原配皇后乙弗氏在此戴發修行,賜死後「鑿麥積崖為龕而葬」。北周保定、天和年間,秦州大都督李允信為其亡父造七佛閣,大詩人庾信為此寫了一篇《秦州天水郡麥積崖佛龕銘》。隋文帝仁壽二年,楊堅在全國敕葬「神尼舍利」時,秦州使將舍利葬在麥積山頂上,現在山頂還有高九點四公尺的隋代舍利塔巍然屹立。唐、五代、宋、元、明、清都不斷開鑿或重修。歷史上雖遭多次地震、火災的破壞,現仍保存窟龕194個,泥塑、石刻造像7800多尊,壁畫千餘平方米,是我國四大石窟之一。 由於多雨潮濕,壁畫大多脫落,但泥塑基本完好,有的泥質如新,堅如燒陶,可見古代藝術匠師們制泥技藝之高超。在藝術造型和特點上,泥塑生動優美,石雕技藝精湛,壁畫古樸素雅,不論足北朝的「秀骨清像」,還是隋唐的「豐滿圓潤」,都刻畫得栩栩如生,溫婉可親,極富生活氣息,與中原文化一脈相承。這種「形神兼備」的傳統技法,充分體現了上集六朝精華,下啟唐宋新風的民族藝術魅力,不愧有「東方雕塑陳列館」的美譽。麥積山石窟藝術具有深厚的民族傳統和強烈的民族意識,體現了中國藝術以形寫神、形神兼備的傳統手法,賦予作品強烈的世俗化傾向和濃厚的生活情趣。作品上彩不重彩,或者直接用素泥表現佛像質感的獨特手法,也是麥積山石窟藝術的另一個重要特點。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黨和政府對麥積山石窟藝術極為重視。一九五二年西北局,一九五三年中央人民政府先後派專家組成考察團,對石窟進行了全面勘查。一九六一年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了更好地保護這座瑰麗的藝術寶窟,國家於八十年代又撥巨款,歷時八年,對山體進行了維修加固,使麥積山石窟面貌煥然一新,吸引了更多的海內外遊客。麥積山石窟周圍,還布列著以下多處景點: 植物園:在麥積山後崖溝,距石窟2公里。該園三面環山,巧妙利用天然山形水脈和植被,稍輔以人工造園之智慧。花木掩映亭台,百鳥鳴和幽林,使人身置園中而不知有園,心契於自然。植物園佔地約5500多畝,薈萃了我國南北兼備的1800多種146個科目的種子植物,大面積青翠碧綠的落葉、闊葉、針葉、混交林,形成了生機勃勃、絢麗多彩的天外美景。 雕巢峪:在後崖溝,與麥積山左右毗鄰。風景優 美,地勢險要,後背東側的崖壁呈「扇」狀,故名「三扇崖」。崖之下,峪之北,有西漢末年隴上割據者隗囂的避暑宮遺址,其間飛瀑濺玉,林壑有聲,使人頓生憑弔幽思之感。 羅漢崖。在麥積山石窟西南側,與夕照壁遙遙相望,形若一羅漢垂手而坐。其上有長方形洞窟一處,長約40米,窟內遺存有宋代重塑的三世佛像。據說羅漢崖三世佛廊開鑿時間早於麥積山石窟,諺云:「先鑿羅漢崖,後開麥積窟。」 香積山:位於麥積山正南面,「香積積雪」自古為一名景。此山因建有香積寺而得名。相傳唐時香火極旺,與麥積山瑞應寺交相呼應,晨鐘暮鼓此起彼伏,佛事鼎盛。明胡纘宗《與麥積山上人》詩中詠道:「南有香積寺,北有麥積山。山人拾瑤草,白雲相與還。」香積山半有一天然溶洞,名玉祥洞,洞內曲曲折折,或豁或幽,乳石懸垂,滲水濕人頸項,深不可測,極有旅遊開發潛力。 交龍寺:位於麥積山景區和仙人崖景區的交界處,是賈河村後高山上的一處古寺。據有關出土文物和史料推考,該寺始建年代不晚於麥積山石窟。近些年,主要靠民間籌資形式,建有「始母宮」等多座建築。該寺依山構建,鱗次櫛比,金碧輝煌,又加上其特異的地磁場力,對遊客和周邊群眾產生了很大的吸引力。
9 7 3 1 2 4 8 :
天水市政府門戶網站 www.tianshui.gov.cn 時間:05-07-06 15:42:20 來源: |
仙人崖景區山巍、水秀、崖俊、林密,自然風景秀麗;人文景觀僅次於麥積山景區,寺觀、廟宇、窟龕多建於高聳的峰頂或凸凹的飛崖間。自南北朝以來,歷代在這裡均有建築和雕塑造像,遺憾的是多被損毀,遺存甚少。據1953年中央文化部勘察團鑒定,這裡現存的寺宇是經唐、宋、明、清等朝代建築和重新修繕的,部分泥塑為北魏晚期作品。長期以來,這裡是釋、道、儒三家共存的風景勝地。 仙人崖。距麥積山石窟15公里,由三崖、五峰、六寺所組成。翠峰高聳於崖頂,寺觀修建於峰頂或飛崖之間,頗有雅趣。三崖,依其方位,名曰東崖、西崖、南崖。五峰即玉皇峰、寶蓋峰、獻珠峰、東崖峰和西崖峰。六寺為木蓮寺、石蓮寺、鐵蓮寺、花蓮寺、水蓮寺和靈應寺。「五峰」和羅漢溝群峰眾相參差羅列,姿態萬千,若揖拜「玉皇峰」,人稱「十八羅漢朝玉帝」。 仙人崖的寺宇總名叫華嚴寺,到明永樂十四年,明成祖朱棣把華嚴寺改名靈應寺,主要是把仙人崖的廟宇,劃撥給韓開府(明韓王朱松的府第),變成了韓開府朱家私人家廟了。故一般人把仙人崖和靈應寺往往互稱。 「仙人送燈」為秦州十景之一。古時,南崖腳下,依崖修建了燃燈閣,是仙人崖的主建築之一。每當夏秋深夜,天然磷光與閣中的油燈和燭光浮動輝映,人傳是神仙攜燈往來,故有「仙人送燈」之說。 仙人崖的人文旅遊資源比較豐富。如西崖寺宇是經唐、宋、明、清等朝代建築和修繕的,大佛殿內西北角一個小斜梁架,據專家鑒定,是唐代屋架遺品。東崖有羅漢堂一幢,供大佛及十八羅漢,系明代建築和塑像。南崖燃燈閣雖於清道光年間毀於火災,但仍殘存北魏晚期塑像。石岩洞為明末肅王朱熾宏(韓王朱松第十五代世孫,世襲與肅王)、大劍俠汪士墉、大書法家王瞭望隱居論道之處。玉皇閣東南側下的壁岩間,有石窟佛龕,內存唐代壁畫。 |
天水市政府門戶網站 www.tianshui.gov.cn 時間:05-07-06 15:44:11 來源: |
位於天水市北道區東南方向50公里的隴南山區。其山壁立千仞,四周峭崖,只有一條小路聯接南北兩峰,且南北峰之間的聚仙橋下石壁上,有一大方形黑渾圈 ,狀若門楣 ,故名石門山。相傳有虎豹出沒,俗稱卧虎台。石門山景色壯美,有小黃山之稱。主峰上有明、清重修的真武祠、王母祠、三清殿、無量殿、玉皇殿和鐘樓,峰間架通仙橋亭,從石門山腳下五陽觀登山,上十八盤,山勢蜿蜒,環繞攀登,古雅崢嶸的殿閣台榭掩映於白雲翠微之中,景色迷人。中秋夜,皓月彷彿從石門縫中徐徐升起,變幻無窮。石門月夜,意趣盎然,為天水十景之一。
|
|
推薦閱讀:
※天水是否在地域上屬於關中地區?
※天水的女人都很漂亮嗎?
※今年過節不嫁人要嫁就嫁天水人
※[轉載]土厚多逢火,歸金旺遇秋,冬天水木泛,名利總虛浮。
※甘肅省天水市伏羲文化之2017(丁酉)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文
TAG:天水 | 景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