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三戒:《論語》中的修身之道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儒學的核心思想源自《論語》,古人講「半部論語治天下」,把《論語》看成治國平天下的學問,事實上《論語》的核心在修身。
孔子在《論語》中對君子應如何修身做了比較清晰的表述,並針對君子不同的人生階段有重點地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孔子認為,君子一生有三件事情應該警惕戒備:年少的時候,血氣還不成熟,要警戒對女色的迷戀;等到身體成熟了,血氣方剛,便要警戒,莫好勝喜斗;等到老年,血氣已經衰弱了,便要警戒,莫貪得無厭。
戒色
從生理規律上講,人之血氣「少未定,壯而剛,老而衰。」《論語》中所說的「少時戒色」是告誡血氣為未定的年輕人應避免縱慾過度,不為中、老年留下身體方面的禍根。很多令中、老年人苦不堪言的疾病都是青少年時縱慾過度而引起的。
孔子並非禁欲主義者,他只想告訴年輕人要懂得用理性的韁繩去約束情感和慾望的野馬,做到「知止」。
回到當下,若從「知止」這個角度看,「戒色」恐怕就不僅僅是說給年輕人聽的了。孔子曾把自己的一生分成六個不同階段,十五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
按這個劃分標準,我們當今社會的成功人士基本是在40歲到60歲這一檔,事業穩步上升,有權、有錢、有地位,加之外部環境浮躁之風盛行,「小三」「二奶」屢見不鮮。
無論是官、商,還是普通人,因不知「戒色」而斷送前程的不在少數,《人民的名義》中高育良式的「成功者」更是「重災區」。所以,孔子的這段話不僅是在告誡年輕人,更是對中年人的一個提醒。
戒斗孔子所言「壯年戒斗」的「斗」並非僅指打架鬥毆,更多指過分的爭強鬥勝之心。
雖然儒家一向主張積極入世,但同樣也恪守「過猶不及」的中庸之道。在孔子看來,人到壯年正是血氣方剛、春風得意之時,很容易因為無節制的爭強好勝而誤入歧途。
無論從政還是經商,也不管你是高高在上的領導還是普通的職員,如果時時處處都不留餘地、毫無原則地打擊對手,為自己謀得利益,最終難免會利令智昏自食苦果。
孔子所謂「戒斗」,在老子那裡被表述為「不爭」,但無論是「戒斗」還是「不爭」,都不能說他們是消極主義者。這一點,老子在《道德經》中解釋得最為經典。他說,江海之所以堪為百穀之王,成為千百河谷歸順之處,是因為其在河谷之下。
因此,要想做萬民之君王,也必須懂得謙卑。聖人在百姓之上,但百姓不覺得他能造成侵害,百姓都樂於擁戴他而不討厭他,是因為他懂得謙下、退讓,因其從不與人爭,所以沒有誰能爭得過他。
「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這不過是老子「無為而無不為」的另一種說法而已。地低成海,人低成王,才高而不自詡,位高而不自傲,路徑窄處,留一步與人行,這才是智者所為,也是孔子強調「壯年戒斗」的初衷。
戒得孔子說:「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此處的「得」即貪得之意,包括對名譽、地位、金錢等的過分渴求。
人至老年,身體、精力都與青壯年時不可同日而語,這個事實任何人都無法改變,若仍強欲多得,則必須勉力為之,精力不逮,自然有損身心。
西漢劉安在《淮南子》中講:「凡人之性,少則猖狂,壯則強暴,老則好利。」這句話可以看作是對君子「三戒」的另一種闡釋,但實際上僅以「好利」來解釋「戒得」的對象難免過於狹隘。
在金錢、地位、名譽、生死等諸多渴求之中,金錢並不是老年人最難以釋懷的部分,反而是對地位、榮辱、是非、毀譽、生死的過分執著最易惹起他們的煩惱。
在《官場現形記》中,一個人做官上癮,在彌留之際心裡仍然放不下為官的念頭。於是他的兩個副官站在房門口,拿出舊名片,一個副官念道:「某某大員駕到!」另一個副官念道:「老爺欠安,擋駕!」他聽了覺得過癮才最終合上眼。
雖然這個故事頗有些挖苦人的味道,但不能否認現實生活中確實存在這類臨死都「放不下」的人。
在哲學家眼中,得與失本來就是每個人都無法逃脫的自然法則。從出生開始,我們先是得到了生命、得到了父母親人的關愛,接著我們通過學習得到知識,結婚得到家庭,又靠努力得到財富、事業和地位,最終隨著我們生命的戛然而止,生命過程中所得到的一切又都終將失去。
在整個人生歷程中,少年和壯年基本都是在「得」,以至於我們忘了「失」的存在。而到了老年,人生開始離「失」越來越近,若此時仍有過分的欲得之心,要想達到「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恐怕就很難了。
不過,孔子所謂「戒得」並不是要老年人看破紅塵,而是告訴他們要學會達觀處世,看淡那些不可避免之「失」,習慣人生中的無常和不完滿。如季羨林先生所言:「每個人都爭取一個完滿的人生。
然而,自古及今,海內海外,一個百分之百完滿的人生是沒有的。所以我說,不完滿才是人生。」這是一個智者應有的「戒得」之心。
推薦閱讀: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文質彬彬,然後就不管是不是君子了—馮錯《元人書論小楷冊》
※馬一浮:泰和會語·君子小人之辨(一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