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人藝事 | 「寂寞」的林風眠
林風眠先生駕鶴西去已20多年了。作為一位曾被否定過的大師,林先生經受了常人所無法想像的寂寞與屈辱,他的藝術乃至他的人格,在特定年代被踏入泥濘的沼澤。歷史的殘酷在於,當時過境遷,在應當重新審視、評判、學習林風眠的時代,市場浪潮的裹挾又讓大師成為被消費的對象,「仕女畫」,成為很多人對林風眠的幾乎全部認知,他所提出並為之踐行一生的「介紹西方藝術、整理中國藝術、調和中西藝術、創造時代藝術」的藝術主張,很少再被提及。 事實上,林風眠不該如此落寞,亦不該如此「喧囂」。作為中國近代美術史上最成功的美術教育家,林先生的藝術號召及實踐,以及曾鮮明提出的美術發展若干問題,對破除當今美術界存在的諸多難題有著極為重要的借鑒意義。藝術批評當如何定位?藝術教育當如何推進?藝術家當如何自持?這些眾口紛紜、人人道說、議而難決的熱點問題,林風眠曾給出過有益的答案。
林風眠 向日葵 66×61cm 1959年 紙本彩墨 上海市美術家協會藏 對藝術批評,林風眠將美術史的梳理和批評的發展作為創作變更、進步的前提。他認為:「批評方面沒有切實的基礎,常影響到作家方面沒有新的變更。整理方面沒有系統,而所謂新的創作,又將怎樣生長出芽來呢?無怪乎中國藝術流於模仿,而永遠不再發生變化了!」 事實上,今天的藝術批評不可謂不繁榮,美術史研究不可謂不昌盛。然其所伴生的主要問題是,或者說引人攻訐的主要因素有三,首先是批評的欠公正,其次是研究的不客觀,最重要的則依然是對批評與研究的定位問題。也即是說,根本問題依然是批評——創作——批評——創作的順序未被普遍正視,創作過程中批評的缺位,依然導致了林先生所批判的流於模仿的現象。只不過今天的模仿要遠遠超出林先生時代的模仿範圍,中國與外國、國畫與油畫、畫家與畫家,彼此交糅嘈雜,看似面目各異的種種風格,我們依舊能夠找到他們明顯的模仿痕迹。新芽,仍然需要批評的春雨。 對藝術教育,林風眠始終向他的學生們灌輸的是:學習藝術是學習一種批判精神,一種創造思維,和具有創造文化的能力。席德進曾回憶恩師的教益:「你應該放鬆一點,隨便畫,亂畫嘛!」 「不要畫得像學院派,光影是附屬於主體的,不是空有光影,而不見實體與本質,光與影是被動的。」 「去讀一些文藝、哲學、歷史方面的書吧!充實你的心靈,增進你的感受力,啟開你混濁的心智。從這些溫和卻堅定的話語中,我們可以看出,林風眠鼓勵學生充分自由的選擇和綜合實踐,重視培育學生的人文素養,進而成功地培養出了一大批藝術人才,如趙無極、朱德群、艾青、吳冠中、席德進、裘沙、王朝聞、彥涵、羅工柳……在文藝戰線「有高原缺高峰」的拷問下,林風眠的教育理念不由得不令人深思。從長遠的方面說,顯然更寬泛的人文素養和更自由的學習空間才能為「高峰」的崛起奠定足夠的基礎,林風眠的教育成果就是明證。
林風眠 宇宙鋒 51×41.5cm 1977年 紙本彩墨 私人收藏 對藝術家的自身修養,林風眠另有宏論。他尖銳地指出:「為什麼叫作藝術家?因為他可創作許多藝術作品,不是因為他頭髮長,或者樣子臟,也不是因為他好吃酒及咖啡,或者口頭有一柄煙斗!」 林風眠曾如此教育他的另一弟子蘇天賜:「藝術,應該引導人類的精神永遠向上。」 「愛好自然,忠實自己。」 應該說,了解林風眠的人都對他有一種由衷的敬佩,這從根本上是來自於他高尚的自身修養,便如儒家告誡君子的「慎獨」,他幾十年如一日過著清苦的不事張揚的日子,孜孜以求自己的藝術理想,穿舊衣服吃冷米飯而甘之如飴。但同時我們又不得不承認,經歷了幾十年市場化衝擊的藝術行業,依舊部分地存在著林風眠先生厲聲抨擊的藝術家,他們的「放刁」與「私鬥」,攪皺了藝術這一池春水。 自然,我們應當承認今人毋庸事事擬古,事事尊古。古人、故事有其長處,卻當隨今日之世事而有新變化。同時也當看到,當下藝術界普遍存在的某些問題,不是個人乃至一時所能改變的。但從何處著手,如何著手,相信通過研讀林風眠,我們都能得到有益的啟示。林先生之衣缽,今人當繼承之、發揚之、改進之……
推薦閱讀:
※「女版黃安」揭港獨藝人遭圍攻
※熱巴和代斯都比不上她,楊冪再新簽藝人
※薛之謙: 一個嚴重被高估的藝人
※公開表示自己是中國人的5位台灣藝人,最後一個更是改了大陸國籍
※17家香港本地人最愛餐廳 劉德華余文樂陳奕迅聯合推薦 2017年07月08日 07:30:00 來源:小紅書App 4人參與 1評論 余文樂、陳奕迅、譚詠麟……這些藝人一生推的香港地道美食都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