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觀音法門 (三)

觀音法門(三)

海雲繼夢和上

講於2015年6月23日

我們昨天大概跟各位介紹了一下,從地藏院到觀音院的這個因緣。今天我們要跟各位再談一下,在修行的過程里,跟學佛的過程里,差別在哪裡。

大家進到佛門中來,你到底是在學佛還是在修行?大概沒有人問這個問題了。我學佛就是修行,修行就是學佛,是沒有錯,但是這個有很明確的差別。他的差別是在,學佛屬於正法,現在你講的正法,都是屬於學佛的部分。修行是屬於心法,也就是你要解脫,要走上解脫道,那你就要修行。你學佛不一定解脫,你學得再厲害,金光閃閃,瑞氣千條,要抓都沒半條的。你放心。為什麼學佛跟解脫會扯不上關係呢?是因為學佛只是觀念的轉變。

修行不是觀念轉變,修行是要你身語意業要能做到。它是在調你身語意業也要做到。學佛是知道,你講我知道了,人就是要開悟了。我知道要開悟,那你有沒有開悟?你沒有開悟啊。你是知道要開悟。這裡頭有一個東西就是,要怎麼開悟?要如何開悟?你沒有進行這套工程,你只知道要開悟。開悟以後就明心見性,明心見性以後就成佛。要如何開悟?如何明心見性?那你不管。我知道,老師說,師父說,佛陀說,都是人家說,那你呢?你說不會說。你要問我,我就不要說。因為你不知道要怎麼修行。

我要明確的跟各位講,你只要來到華嚴的道場里,這一點先弄清楚。你是來學佛的?還是來修行的?要來修行的,你要記得,沒好臉色看,沒有好臉色給你看,因為要修行的話,是閻羅王在打成績。學佛的話,是你打成績,你高興就好,所以有八萬四千法門,眾生有無量無邊,那就有無量無邊法門,因為學佛是眾生高興就好。

但是,修行不是,修行要看閻羅王。因為修行的第一個工作,就是要從閻羅王手中的生死簿里把你的名字除掉。你能除掉嗎?就是這個原因,所以你一定要得到閻羅王的同意。你修的功夫夠不夠,修的正確不正確,確定你生死簿上那個名字會逐漸消失,而且下面一個馬上補上來。有玩過手機嗎?刪除一個不必要的電話號碼,馬上下面那個跳上來,就是這樣子。你假如不把那個名字除掉,閻羅王還會逮你去。因緣到他就把你抓走。

汶川大地震知道嗎?9·21大地震你知道嗎?為什麼會呢?有個法師入定,他那天這樣講,他說誰誰誰已經離開了,誰誰誰到了,現在時間到了,該到的都到了,就地震了,就把那些該死的通通壓死了。那不該死的,都已經出去了,這就是因緣。這一群人在那邊通通該死的,就死吧。不該死的,趕快離開。但是那些人不會叫你離開,你自己會離開。他就一直等,等著共業該死的人通通進來了,不該死的人通通出去了。那天馬航飛機失事也是一樣,不該死的,本來要上去的,他沒上去。該死的,還有沒有票?他就補上去了。那班飛機好像開到極樂世界去了,現在娑婆世界找不到,大概開到極樂世界去了。

修行這件事情,不是你想像的。學佛這件事,你可以想像,因為是你高興就好。極樂世界長什麼樣子,阿彌陀佛長什麼樣子,都是你想的。你知道阿彌陀佛是黑的還是白的?你沒想過。印度人黑的很黑,印度的黑人跟非洲黑人不太一樣。非洲的黑人有點古銅色,有點像這個柱子,原木色更深一點,然後會有一點發光的樣子。印度的黑人像黑炭,黑黑的,有點像這種黑,沒有光亮,沒有光澤。

佛陀是哪一種人?佛陀可能偏黑,但也不太黑,所以他就深金色。金色就黃色,像這種紫磨檀金色,比它再淡一點,然後他的眼睛是甘目澄清四大海,不是我們這種眼睛,有點藍,有點綠。你知道阿彌陀佛是哪一種?你可能沒想過。阿彌陀佛滿頭包的那個捲髮,是紅的還是白的?你大概沒想過,可能是綠的。所以那是你想的嘛,誰說他是什麼樣子?

學佛可以有理想,可以有憧憬,它跟一般的宗教信仰比較像。但是修行不是信仰,修行沒有憧憬,修行只有一個原則,照顧腳下,一步一腳印。你做到沒?做到了才有下一步。這一步沒有做到,沒有下一步,這個就是修行。所以,修行沒有憧憬,哪有什麼憧憬?你這一關過了才有下一關,這一關不過,再磨,磨到你通過。所以修行很苦。學佛還可艾薩克嬌,「師父啊,你看我這個要怎麼辦,我這樣對不對」。師父就只好說「對」,師父說不對,「嗯,人家…不過…裡面還有什麼,你都不知道。」對啊,你會一直有理由為你做辯護。這是學佛可以的。修行不行,修行開口便錯,你一問就三十大板,再問嗎?你就哎哎叫而已,屁股要貼膠布。你再叫,再叫再三十大板。然後你就跑得遠遠的,不敢再來了。修行啊,跟學佛是完全不一樣。

昨天跟各位講過,學佛是什麼?學佛分三大部分,第一個部分叫Karma,一般人翻譯成業,有的翻譯成行,造業,行業。其實,Karma是在講人生真理的一個結構。就是說,這個法界,按照我們華嚴的話講,這個法界的結構是什麼樣子。所以,清涼國師提出一真法界,這個結構來講。賢首國師提出一心法界。一真法界是本體的體法界,法界的體。一心法界是用法界,法界的用。是這兩個。

所以,清涼國師把體法界分成四個法界。一個叫事法界、一個叫理法界、一個叫理事無礙法界、一個叫事事無礙法界。因為我們對事法界不在意,通常都是從理法界下手,所以會趨向於末法。所以我現在把這四個法界改了一下,第一個要事無礙法界,事情的事,事無礙法界。第二個是理無礙法界,第三個才是理事無礙法界,第四個才是事事無礙法界。主要是講這四個。這是從本體上來說它的結構。

一心法界,賢首國師提出來以後,沒有進一步說明。我把它填滿了,它也分四等。一個叫世間法界,我們這個世間的法界。一個叫凈土法界,第三個叫緣起法界,第四個就叫性起法界,也是四個。當然這裡面都有定義,要怎麼定義?專業說明,各位讀研究所,我都講過了。

這些都屬於華嚴宗裡面所講的DNA,華嚴思想的核心。經本裡面沒有這麼明確的說,他經典里有引用的出處,類似的經文是有,而且還蠻多的,要不然祖師們,不會標示這些名堂出來。我們是鼓勵大家做經教研究,你要從這個地方去做研究,然後把它梳理出來,因為古代在談這個部分,沒有把經拿來做印證,那我們應該可以做印證的工作。假如各位想要在這裡努力的話,我希望大家能夠到華嚴研究所來做一個研究員,或者助理研究員,或者實習研究員都可以,這個研究會有很大的幫助。

這個是講結構,法界的結構。華嚴是這樣講,佛陀當時沒有這樣講,佛陀講的很簡單,說這個世界是苦的,三苦,四苦,八苦,無量諸苦,世間是大苦聚,所以他講的是苦集滅道,先從苦講起,是講紅塵世界,我們這個世間法界的部分。另外,他說你既然知道苦,就應該出離,就應該到涅盤世界去,涅盤這個境界非常的美好,所以這裡常樂我凈。在紅塵裡面是苦空無常,無我,那你要知道這種狀況,你要不要去?就這樣了。你在要去不去的時候,你會先問「為什麼」。為什麼紅塵是苦,為什麼極樂就常樂我凈?

這個時候,他要講第二個主題,叫做理論,這個理論叫Jnana。你要學習理論,理論跟你講為什麼為什麼,有四聖諦啦,八正道啦,七菩提分啦。他又講這麼一大堆,四攝法啦,六度萬行啦等等,甚至於還講十二因緣法,還有大概你所學的那些都是,都屬於理論的部分。那就看每一位法師的妙口常開,舌燦蓮花,有人就專門講佛教笑話,佛教故事,你都聽得懂,有的就一板一眼,講得很學術理論化,就照本宣科。各種情況都有,那不管,這個就是講理論的部分。有人就專攻一法,專門要人家念佛往生,有的就專攻一法,專門講譬如《楞嚴經》、《法華經》,像我們講《華嚴經》,這都是專攻一法的部分。

那麼理論講完了,大家搞清楚了,那我們都要去涅盤那裡,不要在紅塵這裡。好,你真的要到涅盤嗎?當然要啊,涅盤那麼好,怎麼不去?去,就先考試,做這個測試。因為我們在紅塵,有紅塵的規矩,到涅盤有涅盤的規矩,而紅塵涅盤的差別,他是不一樣的。你能不能接受涅盤的訓練?這是一個關鍵。因為在紅塵里,有三百六十行,行行都可以出狀元。但是,涅盤呢,不屬於三百六十行裡面,不等於森羅萬象的紅塵現象,也不屬於各個學術領域的百千法門,百千學門,跟這個無關。因為紅塵裡頭所用的那一套,雖然千變萬化,但是跟要到靈性這邊來的,是不一樣,跟涅盤這邊是不同。

所以,你想要追求涅盤世界,必須要接受涅盤世界的基本訓練。你能嗎?當然想去的人都說「我能」。好,先做實習,測試你真的能或不能。這一個測試的部分,也就是各位所說的修行法門,這個部分叫做Bhakti,現在的人是把他翻譯成「奉愛」,BhaktiYoga 翻譯成奉愛瑜伽。有的講臣服,我們簡單叫做絕對服從。

絕對服從,我們白話叫什麼?「聽話」,聽話有一個陷阱,就是僵化,僵化不行,不會成就,你必須要能自動化而不能偏差。這個問題就來了。所以,這個時候是叫做實習。

各位現在所有的念佛法門,持咒,修法,誦經,拜佛,還有種種的本尊法,護法法,不能說亂七八糟法,大概也是莫名其妙的法都有,這些法,你這樣修對不對?當然對啊,不對我為什麼要修?如何對?怎麼證明它對?師父說的,祖師傳的。對嗎?你不知道,因為它只要你服從。所以基本上我們都不講對不對。但是你要知道,你這個服從是僵化的服從?還是自動化的服從?這涉及到你要不要升級的問題。假如你不要升級,你就永遠停在初階,就是學佛的階段,你要升級,就是要進入修行的領域,這個門檻要過。

你要留意到,這三個步驟,這三個部分,Karma,Jnana,Bhakti都屬於學佛的範圍,它只是告訴你,要建立正知見,娑婆紅塵這個世間是苦的,苦空,無常無我。所以常常告訴你,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空空如也。你生的時候帶什麼來?大概帶著一簇頭髮,連牙齒都沒有。要走的時候,頭髮都掉光了,要回去了,你還是空空的回去,這個就是人生嗎?人生這樣活著對嗎?有意思嗎?我們這一遭來到人間,人到底是為何而來?你到底要幹什麼?你知道嗎?這個是一個問題了。

所以,佛陀站出來,把他人生覺悟的部分告訴我們。你那個懷疑是什麼?你知道嗎?你知道你在覺什麼?你知道嗎?我告訴各位,你大概都在找,但是你不知道在找什麼。全世界有99.99%的人都在找,然後通通放下去,因為找不到答案就放下去了。所有找的人,大概只有0.001%或0.009%,不一定。這樣的人,有恆心再找下去。

我們常常講「德行具足大寶師」,在這個時代,你別想了。有沒有?有。你遇得到嗎?大概遇不到。不是沒有,因為就算給你遇到也麻煩,因為你會一再的考驗他,一再的追問他,他只要答覆你,算他倒霉。你會一再的問,不過…講完了。可是…講完了。但是…講完了。還有…然後…,今天太晚了,明天我再問。所以,就算他德行具足,也不值錢。

那天有位大菩薩來,他得了什麼癌症,其實那個癌症我們看,大概日子所剩無幾,我說你想嗎?我們可以救你免於一死,你要嗎?他說要。我說你要,你一個人,我們量身定做這一套幫你從閻羅王手中的生死簿,把你的名字劃掉,你看要值多少錢?你知道嗎?包個紅包600塊。我跟你講,我們那一套十天下來,最少要三千萬,那他走了。我們老師父問我說,他有沒有可能來?我說600塊有可能嗎?你不重視你的生命,就沒用。

同樣的,你即使遇到這種德性具足的大法師,也沒用,因為你在問的都一樣,你在等死了,無聊,也不知道幹什麼。反正等死,就隨便問問,誰碰上,算誰倒霉。你那種恭敬心起不來。

而且你要知道,大家常講「佛法無價」,佛法不值錢,跟你講的佛法無價才相應。佛法無價是講,佛法是無價之寶,是最高的,崇高的。可是你有沒有那個崇高的心呢?我常講說,你到底對你的生命尊重不尊重?這是很重要,對你的靈性,你到底尊重不尊重?你要尊重你的靈性,假如你不能尊重,這些所有,一切萬法都沒用。你都是懵修,修修看,試試看,那這個法哪有價值啊?你能不能鎖定鑽下去?這很重要啊。

當年,我跟你們一樣,初學的時候,我是這個人就有個習慣,每一部經到,我就108遍誦完,一定誦它108遍,有時候一天誦五六遍,十幾遍,反正沒事,我就一直誦,一直誦,誦完了再來再來,再來,一直回來。包括八十八佛也一樣,一到的話,八十八佛先108拜,八十八佛,每拜一次,我就把它填到108,然後我拜了108遍,有時候一天拜5遍。弄到最後,所有能找到的經書,通通誦完了。最後一本,誦到五十幾遍的時候,糟糕,要到哪裡去找?因為當時找經書都要到大乘精舍,台北大乘精捨去找,其他地方沒有,因為到素食館去,偶爾有一本,偶爾又沒有,當時倡印的人並不多。找到沒經書誦了,那怎麼辦?這個時候就來了,我說這樣一直找下去不是辦法,我要定在哪一本,作為我終身受持,這就是問題了。那你去翻吧,把所有的經本翻出來嘛。就在那個時候,冥冥中有個感覺,那何不以這一本,最後這一本,就以這一本做終身受持的部分好了,後來我想一想,因緣應該在這裡。那就這一本吧。

你知道那一本是哪一本?《普賢行願品》。既然決定要《普賢行願品》,《普賢行願品》是品呢還是經呢?又開始找了,原來他是《華嚴經》裡面的一品,這一品好像也不是這樣子,然後就把《四十華嚴》找出來,找出來以後才發現,原來它還有八十,還有六十,這就是我以《華嚴》為終身受持的一個根源。但是你知道嗎?當你要做這個決定的時候,你的猶豫是什麼?那是面對你自己的時候。你要問誰啊?你如何下這個決定?突然間自己在做決定的時候,你做什麼心理準備?

各位想想看,你現在回想一下,往前推一下,你當時結婚的時候,你做什麼準備?我就要跟他共同生活一輩子,以後他不管做什麼飯我都要吃,他講什麼話我都要聽,你是不是這樣想,我就要到他們家裡去,要繼承他們的家風、家訓、家道;要怎麼樣守住人家的家風,要怎樣把人家的祖宗光耀,傳承下去,把人家的子孫教好,光耀門楣。是不是這樣?有這樣想過嗎?大概沒有吧。

我們聽到很多媽媽告訴女兒說,你去啊,要趕快存私房錢,要不然將來人家把你離婚,你就什麼都沒有。大概比較明顯的就是洞房花燭夜,要把你的鞋子壓在他的鞋子上面。你自己想想看。你的衣服要放在他的衣服上面,這樣才能壓得住他。那些媒人婆兩頭都是這樣教。

人生在面對未來未知的時候,你有很多猶豫,但是你有沒有做決定的勇氣,這個是很重要的,而這個決定做下去,不能輕易改。可以調整,微調,這個原則是不變的。這是非常重要的一種狀況。

各位,你在進入佛門的時候,先從正法這邊進來是很需要的,而正法裡頭,你是不是學到窮盡呢?這是一個問題。現在你來到這裡,外面怎麼學我不管,你來到這裡,這個正法的部分,你要怎麼學,這是資糧道,很重要的資糧道。

我跟各位講,你要學華嚴,很簡單,華嚴非常富貴,夠你忙的,但是十年一定會有成就,假如十年沒成就,那是不可思議的奇蹟。一定會成就的,不會不成就。不成就是你的事,你大概比孫悟空還頑固。

因為要學華嚴,他只有一個功課,每天讀一卷,聽清楚啊,每天讀一卷《華嚴經》。讀一卷,大概不超過一個鐘頭,但是,讀完以後,要把這一卷經文裡頭重要的句子摘錄出來,同時,所有的名相你要查清楚。那麼這樣的工作每天大概兩個鐘頭到三個鐘頭,兩年後會增加到四個鐘頭到八個鐘頭,五年後,你就可以成為華嚴的專家。每天一卷經文,讀完,要去整理它的資料。怎麼整理,那是你的個性問題,我原則已經告訴你了,剛開始的兩年內,大概兩個鐘頭到四個鐘頭的時間去整理這些資料。

因為這裡面會有很多問題,你一定會查得出來,不會查不出來。因為剛開始,你不是查多少資料的問題,你要查資料的那個資料在哪裡,譬如詞典你有嗎?電腦網路如何去查?這個問題。它的那些資料裡頭還有資料要查,你要怎麼去查出來?這個查資料啊,就是你的資糧道,重點在查資料,不在於答案,因為答案很簡單,而且這些答案隨著時間的累積,你的答案會越來越深,你要留意到這個工作。

這個資糧道是非常重要的,你假如沒有這個資糧道,那麼要進入心法的修行裡頭,你無法深入。你會碰到瓶頸,然後卡在那裡。碰到瓶頸卡在那裡想要超越,當然有方法,第一個,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提升資糧道,就是再充實資糧道。第二個方法是拜懺,拜懺非究竟之道,但是很方便。可是你每次遇到瓶頸,要拜懺啊,大概來不及。因為瓶頸一定是你經過一段時間,才發現他是瓶頸,那一段時間要多久?半年還是一年?那你就浪費半年一年了。

那個部分要充實資糧道,提升你的水平,資糧道就是工程面了,你要一直提升,就算你遇到狀況,你不會是瓶頸,而是你又有新發明。什麼叫新發明啊?資料,資糧就那些嘛,但是,你會重組那些資料,重組所產生的答案就是你發明的。這東西什麼東西你看到沒?現在都是這樣子,你不會覺得說它像個叢林嗎?像個森林,小森林,對不對?會不會太小啊?

我們假設一下好不好?三棵,把它交叉變成你那個辮子的那種編法,它會變成什麼樣子?你會賺翻了。因為這樣子就是這樣子,但你假如把三棵做成一股,絞股這樣子,像腳車藤(麻花)那樣,把它絞起來,你這個拿去賣,擺在外面,人家一定首先搶走。因為你一棵一棵就只有這樣,大家都一樣。但是你有一點變化,我告訴你,你今天賣完,明天去,每個店都跟你一樣。因為你的好賣。

為什麼你知道嗎?這個叫自動化,你要會變化。大家都擺在那裡,錢都掏出來了,等一下看我的,等一下看他的,然後又走到那邊去,然後錢給別人,不給我,你是不是想說「嗯,把錢留下來」,那要怎麼叫他把錢留下來?我的東西一定要跟別人不一樣啊。不但跟人家不一樣,我還要賣到好價格。

這叫什麼?你要用心。你會把那個資料一再整理一再整理,你就會發現很多新東西。你會去交織,會去變化。你不整理資料,你沒有辦法做到這一點。而所有的宗派里,只有華嚴有這個本事。總共180卷,一個六十,一個四十,一個八十。180卷一年兩遍,五年就十遍,每天花這麼長的時間,在那邊查找資料,你會有許多新的發明。

所以你會覺得說,我講經怎麼會跟人家不一樣?就是不一樣。因為從查找資料來的。而所有的資料,都是傳統的,我沒有什麼新發明,只是第一個,講的人查的資料不夠徹底,第二個,因為他的手上資源有限,因此他不會編織,他不會重新來過。

我們是因為資料充分,所以可以重排,重新組合,你自然就有新發明了。我現在跟你講的不到百分之一,萬分之一恐怕都沒有,為什麼?因為這資料太豐富了。我講了兩萬多個小時,我跟各位講,每一節課都不一樣,很難得都一樣的了。雖然我昨天跟各位講拜佛法門,念佛法門,我每一次講也都不一樣。雖然就是外壇城內壇城這樣處理而已,但是,講的內容都不會一樣。

有人說,師父你就把那個法門錄下來,我們照著做。你去錄了,光是錄就有很多種,什麼錄你知道嗎?梅花鹿對不對?我說大錄小錄,你說梅花鹿。沒有錯啦,錄下來是一個藍本,但是你要會變化,你要不會變化,你就僵化了。

這個是《華嚴經》,你在華嚴宗裡頭要充實資糧道,一個最直接了當的方法。因為你在查找資料的時候,就看你的程度,你的根器。譬如說苦集滅道,這很簡單,有人查出來,就苦集滅道。師父說四聖諦,你去查,苦集滅道四個字,答案對不對?當然對啊,不能說不對啊。要不然四聖諦還有什麼?

可是有的人就寫,苦,苦諦,叫苦聖諦。集叫苦集聖諦,滅叫苦滅聖諦,道叫苦集道聖諦。那你講苦集滅道不能說錯,那人家寫這麼詳細,對不對?當然也對啊。另外一個人就更麻煩了,他就不是查這樣子而已,他說四聖諦,除了這個定義叫苦集滅道,他又有三轉四諦十二行相。然後第一轉,第二轉,第三轉,都講了。請問你對不對?你就會發現,同樣找一個資料,叫做四聖諦,問題都這麼大。那你假如說要把三轉四諦十二形相都寫清楚,要多久時間?你可能說那還不簡單,四聖諦就苦集滅道,OK,你這個叫做是非選擇題,你要寫到三轉四諦十二形相,到這個地方,應該來講,只有八十分而已。假如把這個四聖諦跟十二因緣法,再跟八正道聯繫起來,那你就是博士了。

所以你不要以為說查找資料容易啊,那是隨著你的程度,你的根器而有不同。所以這一次查四聖諦,過一段時間你再查四聖諦,答案不一樣。十年後你再查四聖諦,答案絕對完全不一樣,你已經可以寫一本書了。但是,你假如是停在是非選擇題上面,那不要成佛了,你想要證得初果,入流,大概還要三百個三大阿僧祇劫,不然你做不到。這是一種業力。所以你有沒有根器,在這個地方看,從查找資料上面就可以看得到。

我剛才講過去很簡單,你可能聽不懂。肯定聽不懂啦,不是可能。四聖諦為什麼跟十二因緣法,跟八正道有關?那你的反應就是,那是剛才你講的。全世界才沒人這樣講。

我告訴你,佛陀講經就是專講這個,再告訴你說,這個紅塵跟涅槃之間的關係,他一定從四聖諦講到十二因緣法,然後叫你八正道而出三界。很遺憾的就是,漢傳佛教里對這一塊完全疏忽。為什麼第一轉的時候,憍陳如就證阿羅漢?你不知道。他是善根嗎?還是成就呢?你不知道,因為你不願意去研究他。因為他是小乘,你是大乘。

大乘什麼意思?大乘就是大頭呆的意思。對於實質性的內容,完全不知道,那不是大頭呆嗎?然後又說大乘是好的。我記得初中的時候跟我弟弟講,將來我們要是學佛,我們就學大乘,不要學小乘,那叫大頭病,從那個時候就要學大乘了。然後大乘是什麼?很奇怪,我們兩個小孩子自己會決定要學大乘,然後大乘是什麼也不知道,小乘是什麼也不知道。歷史課本註解上有啊,但是是這樣嗎?後來我們一再的求證,一再的求證,觀念就完全不一樣。

所以各位在資糧道上,你一定要留意,尤其是所謂的學佛正法這個部分,學佛,你一定要把資糧道做好。而且做得越基礎功夫,越好。你不要一直以為說這些都是小乘的,越基礎功夫越是小乘。所以我們才說,所謂小乘佛教,應該叫基礎佛教。大乘佛教叫做應用佛教,是拿來應用的,你假如沒有那個基礎,大乘佛教沒用。

所以你看,在大乘佛教的國土裡,幾乎都是人天乘,不是真的大乘。都是人天乘,都是世間行善。病床啦,蓋廟啦,捐學校啦,都是搞這些啦。這是人天乘,這不是大乘。

大乘是要先得體,得到本體,然後依體再起用。現在我們跟外道一樣,都沒本體。人家外道至少還有一點功夫,放虹光,虹光身,或者縮骨功,至少人家還有祈雨,乾旱求雨的祈雨,他還有本事啦,我們都沒本事啦。外道人家還有定自在力,我們大乘的什麼力也沒有。這個就是踏空,不踏實。所以你現在在資糧道上面,在正法上面,一定要好好的把基礎打下來,這個打下來以後,那個修行你就很容易過關,不然你無法過關。

大乘到什麼時候叫打下來,把基礎打好呢,看三個條件。第一個條件就是,人格,人性要健全,要獨立,要成熟,這個昨天講過了。因為這個是禪定的基礎功夫。假如你的人性不成熟的話,你在禪定上,要把那個正能具足到成型,都有困難。那麼他成型以後,要導引到第一點,然後從第一點走到第六點,進入第七點,才真正的禪定。

你們現在學密法跟那些瑜伽的人,把這個部分叫做Kundalini(昆達利尼),是從第七點開始。現在你看社會上在教Kundalini(昆達利尼)的,直接就跑到第七點去,那我跟你講,那個叫黑白修。不可能的事,哪有第七點嘛。所以你聽那些人講,我進入海底輪然後咻咻咻,就出去了,出去幹嘛?

你沒有把正能蓄積到成熟,你不可能找到第一點。沒有第一點,就沒有第二點,也沒有第六點,海底輪你根本找不到。所以你發現他們在海底輪就亂竄,會亂竄。所以講起來功夫都那麼大,事實上,一點成就都沒有。

我記得小時候,我外祖父到家裡來,我媽媽就叫我去買酒,買米酒,倒半瓶啊,一瓶這樣子。一瓶好像一塊錢,半瓶五毛錢,當時都散裝的,我就去買了。他說順便買個花生,花生就紅紅的那個杯子,用紙裝的。跑路要跑路工,酒我不會偷喝,花生我會偷吃,從店裡買花生,吃到家裡只剩下一半了。有時候花生剛炒出來的,是很好吃,很好吃我就認真吃,吃到家裡,只剩下兩三顆。

好了,聽老人家跟他年輕的朋友們,年輕時代的朋友們聚在一起,酒一喝,就開始吹牛了。吹說他們的武功多厲害,兩手「啪」一去,磚塊就叉兩個洞。我想這個很厲害啊,他們在講,我就去找塊磚塊來,我說阿公,那你年紀越大,功夫越厲害,你就打兩個洞,這樣不是很好嘛。我跟你講,會吹牛就沒有用,當你把磚塊拿來請他打兩個洞的時候,眼睛就這麼大:死孩子!死孩子!

我跟你講,現在大乘佛法跟老人家吹牛差不多啦。反正那是誰也沒看到啊。這個時候大家要留意,要修行,絕對不能吹牛,是腳踏實地的功夫。所以當你的資糧道不夠的時候,大概本來你應該是有三分的能力,你會吹牛到十二分,會吹過頭。老人家反正喝酒講酒話,喝酒的人,講到最後都講鬼話,他們在論武功的時候,好像還不錯啦。回憶一下,反正老人就是這樣,不管怎麼講,都是過去的輝煌時代,但是修行的功夫不能這樣。因為你沒有那個實力的時候,你會無法過關。

我跟各位講,修行本身技術性的問題不難,難的是資糧道,你資糧道不具足,你技術面用不上。你真的打坐,誦經也一樣,為什麼你誦經會變成三句經,會一片空白?然後到信受奉行,就醒過來了?如是我聞就進去,一片空白,到信受奉行就醒過來,就這三句,為什麼會只有三句?因為你的正能不夠。正能不夠,你有沒有辦法想說,我要怎麼提升我的正能,使我不昏沉?也不打妄想?那這個功夫你沒有,你這一輩子都白修了。關鍵就在這裡。

為什麼這一關過不去?因為你生命的能量太低,只夠吃飯睡覺,走路。然後用心用不上,因為你用心用不上,所以你沒有心法。心法就是要用心啊,可是你沒有辦法用心。留意到,修行是心法,心法一定要用心。昨天跟各位講過,心要到,心不到,根本沒用。那要怎麼心到?

我們休息一下,等一下再講。(本集完)

推薦閱讀:

觀音菩薩的白衣神咒 誦咒須知
鐵觀音在夏天如何保管
十一面觀音
為什麼是男戴觀音女戴佛?
歷代觀音妙相白描圖集(上)

TAG:觀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