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24,,進化論與心理學|直覺和理性之間不易察覺的「天生衝突」
07-01
直覺與理性,兩套決策系統 我們做任何一個決定,都會同時啟用兩套決策系統。 第一套系統是無意識的,它根植於我們的本能,我們稱之為「直覺」,或者乾脆叫它「非理性」,心理學上叫「啟發法」或「直觀推斷法」。依靠直覺做某個決定時,我們不假思索,速度很快,直截了當。 第二套系統我們也很熟悉,就是理性,或者稱之為邏輯思維繫統。當依靠理性做某個決定時,我們需要思考,甚至需要拿出紙和筆寫一寫,算一算,這個決策過程比較慢,需要做很多利弊權衡。 這兩套系統大家並不陌生。我們通常認為理性似乎更強大,我們應該多鍛煉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努力做一個理性的人。這裡其實有誤解。直覺和理性,並不存在誰更強大的問題。我們之所以容易高看理性的力量,最主要是因為人類所有的溝通系統,都是理性的工具。語言和文字都是理性工具。我寫下這些字,我就是在用理性的方式進行表達。 有關直覺和理性的問題,如果要徹底展開,各個角度,方方面面,一個月也說不完。本系列筆記的主題是進化論和心理學,我們還是回歸今天的正題:人類在進化過程中形成了一些「非理性思維模式」,是如何干擾人們決策的。今天我們主要是來說直覺壞話的,好話以後再說。 人類並不理性 我們一直相信, 我們是邏輯思考者; 我們擅長依據邏輯、公理、數學進行理性思考; 我們相當自信地認為,只要經過訓練和努力,就能很好地駕馭理智,進行合理決策。 而丹尼爾·卡尼曼和阿莫斯·特沃斯對人類決策過程的研究和結論,徹底轉變了我們對人類理性的看法:人類並不理性,而且相對於標準理性,我們的實際決策經常發生了有規律的偏移。 在人類進化史上,生存之道在於利用有限的訊息快速做出決定,當沒有時間利用邏輯分析出所有可能性時,直覺一次又一次救了我們的命。 在進化過程中「救命用」的直覺,逐漸演變為一系列固定的思維模式。這些思維模式的共同點,就是會把某些因素的重要性等級調高,以便提升對危險的注意力。 如今人類所處的環境已經不一樣了。作為食物鏈頂端的我們(而且甩第二很遠),不再有狩獵採集時期那樣的野外生存壓力了。這些被直覺系統刻意調高級別的因素,喪失了原有的危險警示意義,而且還會干擾客觀分析,使我們產生決策偏差。但這些進化中形成了直觀決策機制,是很難徹底擺脫的——這些機制是人類的心理本能。 丹尼爾·卡尼曼對人類的非理性決策行為做了大量科學研究,也因此獲得了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他解釋了「人類對於標準理性決策的規律性偏離」,主要原因可以概括為:其一是認知範圍的客觀局限,其二是內在動機的豐富性。丹尼爾·卡尼曼的研究意義重大,我們以後要專門聊一聊他的理論。提到他的名字大家或許會有點陌生,但他的一本暢銷書,相信不少人讀過——《思考,快與慢》。本文一開始提到的兩套決策系統,就出自這本書。 認知偏差——頑固的非理性思維模式 下面我們就舉例說幾個人類在進化過程中形成了「非理性思維模式」。 ① 框架效應。這也是卡寧曼和特沃斯基在這類問題上做的經典研究。對於同一個問題,用兩種在邏輯意義上一致的說法卻導致了人們不同的決策選擇。簡單說來,心理學上把由於表達角度不同導致結果不同的現象稱為「框架效應」。 情景一:如果一筆生意可以穩賺800美元,另一筆生意有85%的機會賺1000美元,但也有15%的可能分文不賺。 情景二:如果一筆生意要穩賠800美元,另一筆生意有85%的可能賠1000美元,但相應地也有15%的可能不賠錢。 結果表明,在第一種情況下,84%的人選擇穩賺800美元,表現在對風險的規避;而在第二種情況下87%的人則傾向於選擇「有85%的可能賠1000美元,但相應地也有15%的可能不賠錢」的那筆生意,表現為對風險的尋求。兩種情景的被試者人數各為150人。 在進化史上,為了更有把握地生存下去,人類形成了一種非常明顯的心理模式,就是「損失規避」。損失規避是非理性的,研究表明,人們擔心損失所導致的負面心理影響,兩倍於得到等量東西的正面影響。 ② 稟賦效應。這是一種強效且有趣的現象,稟賦效應是指當一個人擁有某項物品後,他對該物品價值的評價要比未擁有之前大大增加。我拿出一塊巧克力,問你:你願意付給我多少錢來買這塊巧克力?你看了看說,兩塊錢。另一種情況完全相同,但是這次是我先把這塊巧克力給你,然後說,你願意多少錢賣給我這塊巧克力。這時候,人你會說,兩塊五。當你擁有了某種東西之後,潛意識中你已經認為它的價值上漲了。本質上說,稟賦效應也是框架效應的一種,因為描述的視角變了,這兩個視角分別是「獲得」和「失去」,在這裡人們仍然表現出損失規避的傾向。 ③ 忽略基礎概率。在一個屋子中有70個工程師和30個律師,其中有一個人名叫約翰。以下是關於約翰的描述:四十歲,結婚,有三個孩子,保守派作風,為人謹慎,對政治不感興趣,不善社交,業餘愛好是木工、航海和數學。問題:你認為約翰是工程師還是律師? 大多數人認為約翰是工程師。事實上,無論題設中換成70個律師、30個工程師時,大多數人還是認為約翰是工程師。約翰的例子說明,人們面對一個個體時,絕大部分注意力都在個體本身,很容易忽略掉基礎比率。 我們的大腦對於數字天生不敏感。處理數字信息不是我們的本能,而是文化演化的結果。所以當我們面臨數字問題時,盡量多寫寫,多算算,千萬不要想當然,否則很容易做出非理性選擇。 ④ 可獲得性偏差。卡寧曼和特沃斯基的一個經典例子是,問一組人:請用直覺判斷,英語中以ng結尾的單詞佔多大比例。再問另一組,請用直覺判斷,英語中以ing結尾的單詞佔大多比例。結果得到的數據是,ing比ng比例大得多。儘管,ng結尾的單詞包括了ing。人們更容易想到ing,因為它在現實中經常出現,即ing的可獲得性更高。再比如,一個人受到鯊魚攻擊致死的概率是五千萬分之一,而一個人食物中毒致死的概率是五萬五千分之一。調查顯示人們往往高估了鯊魚對人類的威脅,因為鯊魚攻擊是受人矚目的,總是會被新聞報道,這種新聞的可獲得性更高,致使我們的判斷產生了偏差。 其實,以上我們提到的種種「非理性思維模式」,每一個都可以展開聊很多,一兩個例子是比較單薄的(我正在整理一個關於心理學效應的系列筆記)。它們都屬於「認知偏差」的範疇。「認知偏差」是心理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我們以後會經常提到,請把這個詞牢牢記住。 筆者目前學習有限,但已經明顯覺察到,與「認知偏差」有關聯的心理學知識是非常多: 相當多的心理學效應屬於認知偏差 認知偏差是行為經濟學的基石之一 認知偏差可以認為是從科學角度對無意識的解讀 進化心理學從進化的角度對認知偏差提供了解釋 哈瑟爾頓和列托認為,許多認知偏差都是自然選擇配備給人們的行為手冊,指導人們以犯錯誤的方式適應世界,因為如果不犯這種錯誤,就可能會犯代價更高的錯誤。明知不理性而為之,是進化中為了活命不得已的選擇,畢竟命只有一條。 在今日的生存環境下,這些進化中形成了認知偏差會干擾我們的理性決定。我們不可能讓大腦屏蔽它們,看我們可以學會留心它們。當我們決策面臨的情況涉及數字、可能性或複雜細節時,停下來,多思考一會兒。畢竟,純粹直覺判斷容易受到認知偏差的影響。
進化論與心理學:筆記之四(完)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推薦閱讀:
※趣說「茶友進化論」與「口糧茶」
※畫這張圖的人得有多痛恨經典分類
※大熊貓怎麼進化來的?
※麥當勞「黃」了、奈雪「亮」了、喜茶「DP」……,餐飲創新者的進化論!
※科學證實, 達爾文的進化論是錯的! 人類不是從古猿進化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