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用適合自己的煲湯用藥材

如何選用適合自己的煲湯用藥材常用補藥有人蔘、黃芪、阿膠、冬蟲夏草、首烏、枸杞、當歸等;食補要根據陰陽氣血的偏盛偏衰,結合食物之性來選擇羊肉、狗肉、豬肉、雞肉、鴨肉、鱔魚、甲魚、鮁魚和海蝦等,其它食物如核桃仁、大棗、龍眼肉、芝麻、山藥、蓮子、百合、栗子等.在選擇用藥中.還須注意下列原則:1.補氣先重脾胃氣虛之證,有脾胃氣虛與心肺氣虛等類型。補氣的藥物有健脾胃的,有養心肺的,應隨宜選擇。中醫學認為,「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也就是說補藥剛目的效用產生,首先要依靠脾胃的消化吸收,施佈於全身。因此,補氣先重脾胃,有它的重要意義。甚至補血、養陰、助陽各類藥物應用之時,也要考慮到這一點。2.補血必須補氣中醫學認為:氣與血兩者之間,關係非常密切。「有形之血,不能自生,生於無形之氣。」從而提出:「氣能生血」的論點。因此,補血必須補氣。加之補血藥物的效用產生,也要靠脾胃的功能健旺。、故當歸補血湯用當歸補血,配上黃芪補氣以生血,就是這個道理。3,養陰宜用清補陰虛證的表現,多見熱象,如舌紅、口於、口渴等。養朗的藥物,大多屬於涼性,既可滋養陰津,又有清熱的作用。所以說,養陰宜用清補。如果誤用溫熱性的補藥,不但會助長熱象,而且會進一步加重陰虛。4。助陽宜用溫補陽虛證的表現,多見寒象,如舌淡、苔白、怕冷等。助陽的藥物,大多屬於溫性,既可以振奮陽氣,又有去除寒象的作用。所以說:助陽宜用溫補。如果誤用寒涼性的補藥,會使陽氣更虛,寒象愈加顯著。以上是一般常規,如果見氣血兩虛之證,可以氣血雙補,見陰陽兩虛之證,可陰陽並補。這樣選用補藥才能取得滿意的效果。選用滋補藥時,必須根據四時氣候的特點,以及四時氣候與人體臟腑組織的內在聯繫,而合理選擇補藥。其原因在於人與自然息息相應,四時不同,機體的新陳代謝水平也不同,因而,藥物養生宜根據四季陰陽盛衰消長等的不同,而採取不同的方法。正如唐代藥王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要方》)中所說過的:「凡人春服小續命湯五劑,乃諸補散各一劑;夏大熱則服腎瀝湯三劑;秋服黃芪等丸一兩劑;冬服藥酒兩三劑。立春則止。此法終身常爾,則百病不生矣。」此即應四時之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自然變化規律而進行的因時進補的舉例。那麼,又怎樣因時進補呢?  (1)春天進補。  《黃帝內經》指出:「春夏養陽」,意思是春夏之時,自然之陽氣升發,萬物生機盎然,養生者順時而養就應該充養,保護體內陽氣,使之充沛,不斷旺盛起來。故在運用藥物進補時,應順乎自然界變化,適當服以辛散升提之品。尤其在早春時節,春寒料峭,陽氣動而未發,進補更應偏溫。我國古代養生家也都認為春季應服用一些中藥,以調整機體功能,預防疾病,如《壽世秘典》記載:「三月采桃花浸酒飲之,能除百病益顏色。」《千金方》指出:「春分後宜服神明散 」,其方用蒼朮、桔梗各60克,炮附子30克、炮烏頭120克、細辛30克,共研細未,有感時氣者,用水調3克服之。若春季患溫熱病後,津傷液虧者,則需涼補以滋陰生津。此外,南方陰雨連綿,低溫與天暖交替出現,濕氣困脾,宜進健脾運濕之品,如苡米、雲茯、党參。  (2)夏季進補。  中醫認為,夏為「蕃秀」之季,即是自然界生物最為茂盛的時候,此時氣候炎熱,陽氣蒸騰,人體新陳代謝處於旺盛期,入難敷出。其因在於熱能傷陰、傷氣,加之夏日排汗較多,氣陰更益耗傷,如有陰雨,則兼扶濕邪。根據上述特點,夏季藥物補益當以甘平、甘涼補益氣陰、氣津之品為主,兼以清熱祛濕。有些慢性病患者,如支氣管炎,只有在冬天發作或發作得厲害一些,而在夏季不發作或發作得輕一些,可採取「冬病夏治」之法,即夏季進補,常選用平補腎氣的藥物,如參芪片、胎碟片、固本丸、靈芝液、參苓白朮散等中成藥。此外,夏季由於寒涼之物食之較多,易傷胃氣,故應在補氣生津之時,還要注意健脾胃,較合適的藥物有菊花、藿香、佩蘭、綠豆、西瓜等。  (3)秋季進補。  祖國醫學認為,「秋為容平」之季,自然界陽氣漸受,陰氣漸長,氣候由熱轉寒,處於「陽消陰長」階段。由於氣候逐漸涼爽,燥氣盛行,使人們感到口唇乾燥,咽干,皮膚乾燥,說明燥氣可消耗人體之津液。津液既傷,滋補津液就是適宜秋季的補法,常用的有人蔘、沙參、西洋參、百合、杏仁、遠志、川貝、胖大海等。  (4)冬季進補。  此為「閉藏」之季。由於陽氣潛伏,陰氣盛極,萬物生機閉藏,人體新陳代謝緩慢,生理功能處於抑制、收縮、減低狀態,此時若用藥物對人體進補的話,那麼藥物的補益作用往往有推波逐浪之勢,大顯神威,促進人體功能活動,增進臟腑功能活力。那麼冬季進補什麼時候最為適宜?民間有「冬補三九」的習俗,這是根據中醫學「冬至一陽生」觀點確定的。「冬至」是冬三月氣候轉變的分界線,由此,陰氣始退,陽氣漸回,這個時候進補可扶正固本、培育元氣,使閉藏之中蘊藏活潑生機。《千金翼方》主張:「冬服藥酒兩三劑,立春則止」。這類補益藥酒有十全大補酒、虎骨酒、枸杞酒、苡仁酒、山藥酒、參茸藥酒、人蔘藥酒、蟲草補酒等。每日1~2次,每次半兩左右。冬季常用補藥有:鹿茸、肉桂、龍眼、首烏等。但冬季進補亦應注意不可過服溫熱之品,以免太過傷陰。著名醫學家張志聰針對《黃帝內經》「秋冬養陰」的養生原則,認為「秋冬之時,陰盛於外而虛於內」,所以不可一味溫補助陽,還須結合滋補陰精,使陰陽互生互化。至於在南方,由於冬季雨水少,氣候較為乾燥,宜進溫潤之品,如桑寄生、菟絲子、熟地等。 因人進補這是講由於每一個人的年齡、性別、體質、工作、居住環境、嗜好不同,在選用滋補中藥時,也要有上定的區別。  (1)年齡不同的補益。  小兒補益:少年兒童、純陽之體,生機旺盛,但氣血未充,臟腑嬌嫩,不勝補藥,如濫服人蔘蜂皇漿之類的補品,會出現性早熟現象。但鑒於小兒脾胃未健,且往往飲食不知節制,以致損傷脾胃或有停食,這時的補益,應健脾胃、助消化,可常服四君子丸、人蔘滋脾丸、補中益氣丸等中成藥。對於一些因稟賦不足、生長發育遲緩者,應多補益腎氣,以促進生長發育,可選用西洋參、淮山藥、蜂蜜、雞蛋、胡蘿蔔、泥鰍等補藥、補品。  青壯年補益:由於青壯年臟腑組織功能已臻成熟,精力充沛,無須補益,即使用補,也應以平緩少量為宜。但一些青年學生刻苦學習,廢寢忘食,可產生心脾或心腎不足,表現為多夢、健忘、食欲不振,應適當進補,當選用首烏、蓮子、枸杞子、淮山藥等補藥、補品。  中年補益:中年人由於體質已由盛轉衰,再加上過度疲勞,氣血往往不足,應補益氣血以調養身體。補藥補品應選用黃芪、党參、當歸、首烏、八珍丸等。  老年補益:人體像部機器,機器不斷地轉動,它的零部件會磨損,以至毀壞,人到老年器官也要老化,故老年補益尤為重要,一定要持之以恆,不能間斷,但要注意少量頻用,切忌重劑驟補,或一曝十寒。  (2)體質不同的補益  由於每個人的先天稟賦和後天調養不同,個體素質有強弱之分,素質強壯者可不用滋補藥物,而虛弱者用補;若是五臟不足的,當補五臟,氣血陰陽不足的,當補氣血陰陽。  (3)工作不同的補益。在高溫車間工作的人很容易出汗,而出汗過多傷陰、熱度過高則傷氣,致使氣陰兩傷,當選用太子參、沙參、玉竹、黃芪等滋補藥。而在冰庫工作的人,由於寒能傷人陽氣而使陽氣不足,當選用鹿茸、紫河車、腎氣丸等。在潮濕環境中工作的人,由於濕邪既傷肢體失節,又能傷脾,當選用党參、白朮、茯苓、健脾丸、腎氣丸等。對於歌唱演員、教員,由於講話過多,常常氣陰兩傷,致使聲音嘶啞。咽於喉痛,當選用百合、西洋參、麥冬、沙參、太子參等品。對於經常站立者,由於「久立傷骨,損於腎」,常可出現下肢靜脈曲張、腰背酸痛等症,當選用一些補腎、活血之類的藥物,如補腎強身片、健腰丸、健步虎潛丸等。對於用腦過多、損傷心脾者,可選用健腦補腎丸、腦靈素、補腦丸等中成藥;對於勞動強度過大者,可選用滋補大力丸、虎骨參茸酒、益腎糖漿等中成藥。
推薦閱讀:

此花為什麼沾一點就能讓嬪妃滑胎?是劇毒還是藥材?
多事之秋如何少「鬱悶」-保健與養生-中草藥網|中藥材網
鐵皮石斛十四藥材搭配種配方及藥用功效
中藥材:洋姜

TAG:自己 | 藥材 | 煲湯 | 用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