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蛇傳說》的歷史原型(圖)

前段時間上映的《白蛇傳說》以其大場面、曲折纏綿的愛情故事,深深地打動了無數的觀眾。但是,最初的白蛇傳故事並不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這樣,它經過了歷史漫長的流傳與演變,不斷地被豐富和加工,最終才有了我們今天看到的白蛇傳。

  

  《白蛇傳》是我國民間四大傳說之一,故事情節是藥店學徒許仙與感恩圖報的蛇仙白素貞之間的一段感人至深的愛情悲劇。不過,這段流傳了上千年的故事,在歷史上並沒有原型可依,而是通過一步步演變而來的。

  白蛇的故事最初起源於民間發現巨蟒的傳說。早在唐朝,就有傳奇故事中描寫有關白蛇的故事,後來被收入明朝陸楫編集的《古今說海》中,題為《白蛇記》。這個故事講的是唐憲宗元和二年(807年),隴西鹽鐵使李遜的侄子李黃,在長安市東遇到一位身穿素服的少婦,並深深被她的美貌所打動。為了得到少婦,他頻繁對其獻殷勤,甚至借錢給她購買新衣。後來李黃又跟隨少婦到她的住宅中,「一住三日,飲樂無所不至」。到第四日李黃回家時,便覺身重頭旋,病倒在床上,最後只剩一攤血水和一顆頭顱。後來,他的家人去尋找那白衣少婦,卻只在一個荒蕪的院子里看到一棵孤零零的皂莢樹。住宅附近的人說,常常看到一條巨大的白蛇盤在樹上,他們這才知道美少婦原來是蛇妖所變。

  不過,最早的關於白蛇的話本,應該是宋人的《西湖三塔記》。在故事中,有三個女妖:白蛇、烏鴉和水獺,她們都能幻化成人形。宋孝宗淳熙年間的清明時節,臨安府官宦子弟奚宣贊到西湖遊玩,在途中遇到一個迷路女孩叫卯奴,於是領回家中。不久,有一個婆婆到奚家尋找卯奴,為了感謝奚宣贊,又邀請他到自己家中做客。奚宣贊應約到她家,婆婆領來一白衣女子與奚共枕。半個月後,白衣女子開始厭煩奚宣贊,準備殺了他取心肝。但卯奴念在他對自己有救命之恩,於是幫助他逃走了。奚宣贊到家後,將這件事告訴了自己的叔叔奚真人,於是真人做法使三人現出了原型:婆婆為水獺妖、卯奴為烏鴉、白衣女子為白蛇。接著,奚真人又用化緣所得購買物資在西湖造了三石塔,將三個妖怪鎮壓在下面。這個故事中的情節與前代流傳的已有所不同,不僅多了一個知恩圖報的卯奴,而且同白蛇共枕的奚宣贊也並沒有被蛇妖所害。

  到南宋後期,洪邁的《夷堅志》中也寫了一個類似的故事,說丹陽孫姓男子娶了一個美貌的妻子,喜歡穿素色衣服。她每次洗澡都要用重帷遮蔽,也不要婢女伺候。有一次孫某喝醉了,無意中從帷隙中窺視,卻發現有一條巨蛇在帷幕內,當即嚇得渾身顫抖,不久就「怏怏成疾,未逾歲而亡」。

  可以說,《白蛇記》、《西湖三塔記》都是《白蛇傳》的雛形,後來,在這些傳說的基礎上,明代才子馮夢龍又進一步加工成為話本《白娘子永鎮雷峰塔》,收錄在他的《警世通言》中。《白娘子永鎮雷峰塔》使《白蛇傳》的傳說基本成型了,它基本擺脫了此前白蛇故事「蛇妖化作美女害人」的套路,原來可怖的蛇妖變成了美麗而又富有人情味的女子。情節也大大豐富了,游湖、借傘、成親、贈銀以及因為銀子而導致許宣吃官司等情節都有了,使其成為了一個比較完整的愛情故事。在這篇傳說中,男主人公第一次用了許宣的名字,職業是藥鋪的一個夥計。

  故事發展到這裡,已經相對完善了,不過,關於將故事的主人公最後定為白娘子和許仙,有人認為,這也並非是空穴來風。據《青庵秘談》中記載:「明代隆慶、萬曆年間,有青城道士許道生,常往嘉湖之間,善醫小兒夜啼,屢有奇效,人皆以『許仙』呼之。其眷白氏,好素衣,人呼為『白娘子』,風韻殊絕,善紙紮五彩葫蘆,端午饋贈所知,懸之門壁,以祓不祥。後為仇家誣彼以工魘魔,為官收之,斃於獄,人爭惜之。其徒收其屍,埋於西湖雷峰塔下,(許)道生則不知所終。」說的就是現實中的白娘子和許仙的故事,後來又有人將現實與傳說結合,就有了如今的《白蛇傳》。

  不過,這些可能都僅是現代學者們的猜測而已,《白蛇傳》到底是如何演變而來,還有待進一步的考證。


推薦閱讀:

雪域高原的古往今來--通俗西藏史94
【閑話歷史】越南戰爭歷程(下)
《中越戰爭秘錄》不可輕信
從「震旦」到「Cathay」,西方視角下的中國。
明清時期天主教在華慈善事業研究(三)

TAG:歷史 | 原型 | 傳說 | 白蛇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