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紙牌屋》=美國政治現實 圖樣圖森破|美國政治|紙牌屋
編者按:還記得去年此時因《紙牌屋》第二季掀起的話題風暴,從劇集內容到製作、發行等行業討論,到它受到哪國政要熱捧、如何映射美國政治等外延解讀。而今,第三季《紙牌屋》已上線20天,在話題度上只能說「低調」,關於該劇狗血的吐槽,卻越來越多。長期居住於美國的影評人紅袖添飯,教你如何識別劇集中的「黑幕」,而不是「內幕」。Netflix有意混淆了「內幕」與「黑幕」:舉著「揭示內幕」的牌子,劇集實際表現的,卻只是從頭到尾的「黑幕」。
從「堅持自我」這一點來看,《紙牌屋》第三季情節主線,依然是主人公「下木(Frank Underwood)」先生的政治生涯。作為帶點驚悚色彩的政治類劇集,這一系列的初衷——更確切地說是製作方宣傳的重心——是讓觀眾管窺美國政治核心的運作內幕。
而這些所謂內幕的聚焦點,隨著弗蘭克職位的變化,從國會多數黨黨鞭,一步步登上副總統乃至總統的寶座,也在依次改變:從國會的政黨政治,過渡到行政體系內正、副總統職權之爭,最後到白宮與所有其他國內機構以及各國政府間的制衡與博弈。
按理說,單憑美國政治體系的複雜微妙,及其國際地位帶來的麻煩與爭端,這當中有無數內幕可以挖掘。如果「持續開眼」的要求達不到,至少也該保持同等水準。可惜的是,受限於這一系列所秉承的表現風格,劇集給人的核心感受,卻沒有精進多少。觀眾看到的,只是美國政治運作的同一個方面,這當中體現的人性,也是簡單而片面的。久而久之,帶給觀眾的驚喜自然越來越少。
舉「內幕」牌子拍「黑幕」
實際上,《紙牌屋》所反映的美國政治,是高度「陰暗化」了的戲劇舞台。
最典型的片面,是Netflix有意混淆了「內幕」與「黑幕」:舉著「揭示內幕」的牌子,劇集實際表現的,卻只是從頭到尾的「黑幕」。就劇集創意與定位而言,這本無可厚非,它的目標觀眾群,主要有兩類:一類觀眾對美國政治體制了解甚少、但又不願真的花時間探究、而僅僅樂於沉浸在幻想中;另一類則恰恰相反,他們可能對美國真實的政治運作很熟悉,甚至可以說熟悉到厭煩的地步,因而想在一個虛構版本中,體驗真實的政治所無法提供的戲劇化刺激。
至少對美國觀眾而言,直接將《紙牌屋》等同於美國政治現實的,恐怕只有極少數「圖樣圖森破」的觀眾。耳濡目染的媒體轟炸體驗,已經讓美國觀眾連正經的新聞直播都不太相信,更何況是擺明了虛構的電視劇集?不過,在海外市場,情況又有所不同。這也是為何前兩年有中國媒體在炒作該劇時,多數拿「深刻反映美國政治現實」來說事。
實際上,《紙牌屋》所反映的美國政治,是高度「陰暗化」了的戲劇舞台。現實中的政治人物,以及政治事件,的確有許多私利摻雜其中;劇集中設定很多橋段,包括人物性格,多數也可從現實中找到片鱗只甲的對應。但是,將分散於不同年代與不同人物身上的故事,集中起來,堆積到一兩個角色及其主線故事當中,這本身就是最大程度的虛構。
在獵奇或憤世嫉俗的心理指引下,這種「歸納式造假」多半不是問題,甚至可能顯得很娛樂。但是長此以往的話,終究會暴露出非現實設定的荒誕一面來。比如,劇集的亮點之一,在於弗蘭克夫婦,總是能利用對手人性的弱點,來採取些非正規手段加以利用和操縱,從而達成自己的目的。那種將對手玩弄於股掌之間的邪惡快感,對普羅大眾而言,也是自身無法根除的陰暗面的一種安全釋放。然而,人性終究是複雜的,陰暗的勝利固然過癮,但始終如此就未免無趣了。從第一季到第三季,弗蘭克夫婦翻來覆去就是那麼幾招,再高深的陰暗大法,也會變成俗套了。
劇中主人公「一黑到底」的派頭,也暴露了這一系列在設定上的軟肋:主角沒有匹敵的對手。相對於弗蘭克夫婦的「無下限」,他們對手的「黑暗值」明顯不夠高。雖說持著「主角」的「免死金牌」,但出於戲劇性考慮,博弈的過程如果能更曲折一些,主角取勝的道路如果能更艱難一些,這種故事的吸引力會更為久遠。
《紙牌屋》如今給人的感覺,彷彿弗蘭克夫婦是華府政治圈中,「唯二」精通操縱手法的;對手製造的小麻煩,不僅沒有讓他們焦頭爛額、殫精竭慮,反而成為他們輕鬆陳列「戰績」的對象。更為關鍵的是,主角夫婦「搞掂」對手的方式,都只是淺顯伎倆的簡單重複;即使是再幼稚的觀眾,到最後也會覺得厭煩。
數據解讀
政治遊戲規則不管不顧
過多的、違背常識的橋段設定,讓該劇有從「諷刺現實」走向「無稽之談」的嫌疑。
有時候,劇情的簡單粗暴,到了連最基本的政治遊戲規則都不管不顧的程度。第三季中前段很重要的一條線索,是弗蘭克提名夫人克萊爾擔任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劇情雖然為此設置了一些障礙,但弗蘭克夫妻比較輕鬆地就擺平了。可熟悉美國政治的人都清楚,第一夫人不能在政治上太活躍。
當年希拉里並沒有在柯林頓制下擔任實際職務,僅僅是「義務性」地幫忙推進健保改革法案,都已引起強烈的公眾批評,《紙牌屋》讓第一夫人任聯合國特使的性質,可比那個嚴重得多。這在現實中是根本不可能發生的,且不說總統的此類「裙帶」提名得不到任何支持,連這種提名行為本身,都是非法的:1967年通過的《郵政收入與聯邦薪酬法》,明確禁止了政府官員指派、提攜親戚的行為。該法案又名「鮑比·肯尼迪法」,因為其中一段特別是為杜絕類似肯尼迪總統任命其弟為司法部長之事而定。
也許在編導們看來,弗蘭克「違法」地任人唯親,是凸顯其強悍的政治風格。但過多的、違背常識的橋段設定,讓該劇有從「諷刺現實」走向「無稽之談」的嫌疑。的確,在本季一開始,弗蘭克就表示,作為總統他會留下自己的歷史印記,而非僅僅填充那個職位。
可問題是,只要劇情在某種程度上仍然對應美國的政治現實,那他對總統權力的行使,可能會遠不如此前「力爭上位」那般「好看」,因為現實的美國政治架構,對總統權力的制衡實在是太嚴密了,陰謀與權力鬥爭只是一方面,不想做傀儡的弗蘭克,還真得拿出些治國方略來。
然而,不知幕後編劇群是真的不了解美國政治現實,還是為了表現主人公在這方面的幼稚,第三季中弗蘭克做起總統來,完全不像他在前兩季中那般老辣狡猾。比如他在本季中花費大量心機主推的《美國工作法案》,其本質是財富重新分配,損害的是大部分人的利益(老年社保),獲益的僅僅是少部分人(暫時失業的年輕人),無論從法案設計本身還是從利益群體實力對比來看,這種提案都相當於政治自殺。
事實上,與該提案相關的情節都很弱,比如請人寫書來推動此法案,而作者此前只在網上寫過電子遊戲的評論……此類情節設定邏輯之混亂,簡直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讓人以為是一場鬧劇。
第四季不如凸顯克萊爾
弗蘭克與克萊爾的關係逐漸分裂,編導嘗試脫離原始英劇架構、開拓劇情新線索。
弗蘭克與克萊爾之間的關係,向來是《紙牌屋》重點描繪的一條主線,並非只有到了第三季才「狗血」起來。只是在前兩季中,兩位主角雖然有感情上的糾葛,但在政治大方向上還是相互扶持。第三季讓他們的緊密關係逐漸分裂,其實體現了編導嘗試脫離原始英劇架構、開拓劇情新線索的努力。而且,有現實中的希拉里做參照,這個凸顯獨立、強勢政治女人的新方向,比其他遵循老方子的線索都要有趣。
這也讓人對第四季多了盼頭,不管克萊爾最終是否真的離開弗蘭克,這種分裂從各方面看都是弗蘭克所面臨的最大危機。
如前所述,一個在危局中彪悍出擊、化險為夷的弗蘭克,才是真正有魅力的。
漲姿勢:第三季(集)為什麼討人厭?
對影視系列而言,「三」是個挺令人擔憂的數字。特別是三部曲電影系列,影迷們能叫得出名的,第三部基本上都口碑大不如前(也許只有《魔戒3》和《諜影重重3》是例外)。劇集系列相對要好一些,季與季之間評分波動是很正常的;只要不是特別慘重的、連續的負評,對於開局紅火的劇集而言,一般能有驚無險地跨過第三季。而且,劇集「頭腦風暴」式的創作方式,也很有可能讓後續劇集重新煥發活力。
所以,對《紙牌屋》第三季而言,口碑無關生死,僅代表觀眾對這一系列的喜愛程度。不過,對於非常規製作與發行的Netflix而言,觀眾口碑還是很關鍵的一個指標。畢竟,按照它自身的說法,該劇最初能得以立項,就是建立在對觀眾口味的精細調查基礎上。換而言之,對觀眾口碑的敏銳反應,是Netflix標榜的、區別於常規電視台劇集的特色。
《紙牌屋》第三季的口碑多少讓Netflix有些尷尬。在專門收集媒體對影視作品評論的「爛番茄」網站上,數據顯示的好評度,第三季比前兩季明顯降低,並且相對於媒體評論,一般觀眾對第三季的觀感落差更大(左數讀)。
是什麼導致了這種落差?未能延續前兩季輝煌的結果,是否會影響下一季的內容與風格?
首先必須指出的是,從心理學的角度,系列中的第「三」部,本來就很難取悅受眾。一般而言,對於首季或首集大受好評、引發追捧的作品,續作會沿用同樣的創作模式,同時主要通過在表現程度上的「變本加厲」來取悅觀眾。然而,到了第三季,如果還是針對同樣特色的再次「變本加厲」,受眾心理就會出現類似經濟學中「邊際效益遞減」的反應,說白了就是:炒剩飯招人煩。
但如果編導想在第三季中,突破前兩季被市場證明有效的慣用模式,轉而採用新的內容或風格,同樣風險極大,很可能費力不討好:不僅未能以「新奇」提升觀感,反而可能失去比較懷舊的粉絲。
這種「兩難」的尷尬,是《紙牌屋》製作方在決定推出第三季時,就面臨的處境。然而,正如另一法則「墨菲定律」所言:事先想到的變壞可能,偏偏在實際過程中無法避免地發生了。這一季在承襲舊格局,與開發新內容之間搖擺不定,最終兩樣都沒完成得特別好。
推薦閱讀:
※為什麼Flourishing是一坨翔
※如何評價美劇《紙牌屋》中人物的服裝?
※《紙牌屋》只有陰暗面?對不起,你的打開方式不對!
※紙牌屋 凱美瑞及其他·都市周報
※職場穿衣經:看《紙牌屋》中的Claire如何穿出「三寸鎧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