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對詩詞平仄的認識(轉)

欲知平仄, 先悉四聲。其實我們於四聲並不陌生,只是這裡面有個差別而已。在《漢語拼音方案》里,普通話有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種聲調符號,也就是我們自小學起就熟悉的俗稱一、二、三、四聲的聲調,如媽、麻、馬、罵的聲調。但我們所熟悉的四聲,只是現代漢語的四聲,而格律詩詞里使用的四聲,卻指的是古漢語的四聲,這就是差別。也正因為這個差別的存在,所以在格律詩詞里,平仄對於現在來說,最不容易掌握好。古漢語里的四聲(以下簡稱古四聲),為平、上、去、入四種聲調,在《康熙字典》的前面有分四聲法的歌訣:平聲平道莫低昂,上聲高呼猛烈強,去聲分明哀遠道,入聲短促急收藏。雖然現在看來這樣的分法不是很科學,但是難能可貴的是讓現在的我們多少知道古四聲的大概區別。古四聲與現代四聲比較起來,是平分陰陽,入聲消失;上去仍在平分陰陽,也就是古音里的平聲在普通話里分成了陰平和陽平兩種聲調(也有變為去聲的,如看:看守與看見),此處略過,後面再提。入聲消失,不是自推廣普通話後開始的,最早應當是自宋朝以後,在當時的北方話里,已經沒有了入聲(細究元曲,就基本上沒有入聲了),而現在有些方言里,仍然保留了入聲的聲調,比如從1數到10,用上海話或者廣東話說一遍,再用貴州(或者貴陽話)說,比較一下就基本清楚入聲調的變化,江浙和廣東等地的方言里還保留有入聲的音調,而西南的方言(屬於北方話語系)里,入聲一律變成陽平音調了。比如一、六、八、十、月、雪等等。 但入聲的消失(相對於現代普通話而言),並不僅僅是轉進陽平這一個聲調里。就普通話而言,按王力先生的說法,是入聲字變為去聲的最多,其次是陽平,變為上聲的最少。上去仍在,主要是從形式符號上來說的,部分字在上聲和去聲之間的變化,一般的不影響平仄關係,因為上、去聲的字均同屬於仄類聲調。綜上所述, 我們可知以下粗略的古今四聲對應關係:古四聲 現代普通話四聲 陰平 陽平 陰平、陽平、上、去說到這裡,我們也就可以更好地理解為什麼說寫格律詩詞,如果用今天普通話的讀音(即今韻或新韻)來寫,一般要在題目後特別說明,否則用古聲調來套格律,難免誤會。如果是多音字,還得注意字義上的區別。四聲既明,平仄易懂。平仄是詩詞格律里的一個術語,只是一種符號象徵,硬要探究這個片語的意思,那就權作平和不平(仄的字義為不平)解釋。作詩填詞者把古四聲分為平仄兩大類,平聲為平類,上、去、入聲為仄類。按照現在普通話的四聲,則陰平、陽平為平,上聲、去聲為仄。有人把普通話的陽平也劃為仄類,就陽平的個別字而言可以如此,因為今古音的變化,不排除有的字古音為上、去或入聲,今音已變為陽平,但把普通話的陽平劃作仄聲我認為是不太妥當的。格律詩句一般為五言、七言(言,代指字數),一般是兩字一頓作為一個音節的節拍,節奏點在每個音節的第二字上。因此,一般地,五言詩有三個節奏點:第二、四和最末一字;七言詩有四個節奏點:第二、 四、六和最末一字。因此,平仄與節奏點有直接關係。近體詩的平仄格律,是句中交替,句間相對,聯間相粘。」「句中交替,意思是說,每一句子中節奏點上的字,除句末一字外,第二字用平類聲調的字,則第四字用仄類聲調的字,第六字又換平類聲調的字;反之亦然。這樣平仄交替,目的是使聲音有高有低,靈動又悅耳。符合該標準的稱律句,否則稱拗句。句間相對,意思是說,一對句子的上下句之間,句中節奏點上的字,除句末一字外,在聲調上要相對。即如果七言句中上句節奏點上的字(第二、四、六字)在聲調安排上是平仄平,那麼下句節奏點上的字(相同位置,即第二、四、六字)在聲調安排上就應該是仄平仄,反之亦然。符合該標準的稱為(即平仄相對),違反了則稱失對聯間相粘,我們知道,絕句一共四句,律詩一共八句(排律除外),按照兩句為一聯的說法,絕句第一、二句組成一聯,稱為首聯,第三、四句所組稱為尾聯。而律詩除首聯和尾聯(第七、八句)外,第三、四句稱頷聯,第五、六句稱頸聯。故聯間相粘的意思,就是本聯的末一句,與下一聯的第一句,句中節奏點上的字的平仄聲調,必須相同。這稱為。違反了稱為失粘粘對是包含在平仄中的,作用主要是使聲調跌宕起伏多樣化。既知平仄,可看格式。以這首七絕為例來看看格式:歡歌唱罷舞翩躚 1)平平仄仄仄平平青海花兒與少年 2)仄仄平平仄仄平策馬崑崙天路上 3)仄仄平平平仄仄冰泉玉樹水晶妍 4)平平仄仄仄平平句中交替:第(1)句中節奏點上的字歌、罷、翩的聲調為平仄平。余不一一。句間相對:第(1)節奏點上的歌、罷、翩三字聲調為平仄平,和第(2)句節奏點上的海、兒、少三字聲調仄平仄相對。第(3)句和第(4)句也是相對。聯間相粘:本聯[首聯<第(1)、(2)句>]的末一句[第(2)句]節奏點上的海、兒、少的聲調是仄平仄,與下一聯[尾聯〈第(3)、(4)句〉]的第一句[第(3)句]節奏點上的馬、鞭、路的聲調是仄平仄,相同。律詩的平仄同理,此不舉例。從上例中可以印證:1 上例的格式稱為平起式,即第一句第一個節奏點(第2字)用平聲字。同理,仄起式就是第一句2一個節奏點(第2字)用仄聲字。2 上例的格式第一句最末一字用的是平聲字,稱為平收,有的又習慣稱平腳,把頭尾結合起來,稱為平起平收式,有的又習慣稱為平平腳3 把頭和尾進行排列組合,格律詩的格式有四種:平起平收、平起仄收(平仄腳)、仄起仄收(仄仄腳)、仄起平收(仄平腳)。要注意的是每一種格式全篇的平仄次序都不一樣。4 首句用不用韻不強求,格律詩是偶數句必須用韻,且必須是平聲韻(這也是前面介紹平仄節拍時多處提到除最末一字外的主要原因),韻位上的字還要不重複。奇數句末不用韻,且必須用仄類聲調的字。5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意思是說句中第135個字可用平聲字也可用仄聲字,一般情況下可以說如此,但不絕對。特殊情況下一三五也是要講究的。6 七言是五言的擴展,把頭上兩字去掉就是五言。五言格律詩無論是五律或五絕,同樣得遵守押韻、平仄、對仗等格律。平仄是格律詩中最重要的因素。平仄規則確立以後,一直應用到後代的詞和(元)曲。格律詩中平仄規則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一是避免孤平。一般的說,就是除最末一字外,句中不能只有一個平聲字。孤平是格律詩的大忌。二是句末避免三連平和三連仄。即句末三個字(術語稱三字尾)不能連著都用平類聲調或仄類聲調的字。三是寫古典詩詞不可因噎廢食,畢竟抒情表意才是根本,如果出現拗句現象,可以採取本句自救、對句相救(術語稱拗救)的辦法彌補。不過拗救是一種技巧而非格律。詞的平仄:可以說,詞是長短句形式的格律詩,因為每個詞牌都有固定的字數、句數和押韻、平仄等規則。由於詞的形成與格律詩有密切關係,並且有些詞是從格律詩演變過來,詞到後來又與所合的音樂分離,以律句作詞句無形中成為一種習慣,所以總的來說,格律詩的平仄規則,一般的,詞也適用。但差別也有:一是在於因為詞是長短句,在粘對上得因詞牌的不同而靈活應用。二是有的詞牌中對平仄的要求比格律詩對平仄的要求還嚴格。簡單的說,是因為詞與音樂分離了,為了保證分離後的詞仍然具有音樂美所致。格律詩中,平類只平聲, 仄類有三:上、去、入聲,實際意味著凡是規定用仄類聲調字的位置,上、去、入聲三種字用哪一種都行。而在詞中,規定用仄聲字的位置,有的詞牌規定更細,細到必須用上聲或去聲或入聲;用平聲字的位置還得分別陰平還是陽平-------平分陰陽最早即是如此而來。如李清照論詞就說蓋詩文分平側(仄),而歌詞分五音,又分五聲,又分六律,又分清濁、輕重。」------分五聲,就是平分陰平、陽平,加上上、去、入三聲。如此過細的規定,在〈宋詞三百首〉里有跡可循,如周邦彥一改初期詞只分平仄不問四聲--------和格律詩對平仄的運用一樣--------精密的運用四聲平仄。但是這樣過分的拘泥卻又害得詞不達意,既不如蘇辛詞,又不如婉約派。然而也因此形成並延續了一些詞牌中必須分陰陽辯五音(唇、齒、喉、舌、鼻五個不同發聲部位)的仔細。詞中避免孤平,一般的主要指五字句以上的詞句,五字句以下除四字句比較特殊外,一到四字句其實不存在這個問題。因為格律詩只限於五、七言,最短的律句是五言,少於五字的在詩中不作律句要求(六言格律詩雖有,但少見,在本文中不提)。詞不僅和格律詩一樣要避免句末(三字尾)三連平和三連仄,而且還因詞中有三字句,故三字句也得遵守避免三連平和三連仄的規則。詞中也有拗句現象。自從詞和音樂分離以後,詞句中的平仄一般就按律句來處理了,故詞中凡是不合律的句子都是拗句,不能因為前人詞中用了拗句,就當作固定的詞的格式了,詞也總得按照詞譜的平仄格式來,否則和新體自由詩沒什麼差別吧?方文山的自由詩歌還一韻到底呢。詞雖然和音樂分離了,但由於詞整體上也遵守平仄格律,故詞的音樂美依然存在。由傳統詩詞特別講究音樂美來看,是否可以認為,中國人的天性,本來就是樂天的呢?
推薦閱讀:

高血壓效驗方 (轉載)
人生歪理,歪的很有理【轉載】
[轉載]對對歌
[轉載]辛苦復辛苦,辛金命人為何苦?
轉載:2011年02月09日糗事TOP10 - Qzone日誌

TAG:詩詞 | 轉載 | 認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