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視角的回首與展望:2012,期待溫暖……(圖)

最美媽媽:7月2日,杭州某小區,吳菊萍本能地伸出雙手,接住了墜樓女孩妞妞。

最男人:7月13日,搶修武漢漢正街電纜故障時的「裸身」一跳,劉躍青顯示了中國男人的責任。

最美特警:7·23動車事故救援中,溫州特警邵曳戎帶隊不分晝夜救援,兩歲半女童小伊伊終於獲救。

最美女孩:8月18日,蘇州,大雨如注人人避雨,但一位女孩卻走進雨中,為殘疾乞丐撐起一把傘。

最美婆婆:10月13日,小悅悅在佛山五金城被兩次碾壓,18名路人冷漠以對,直到陳賢妹的出現。

最頑強的「胖子」:標榜「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的羅永浩,用老羅式維權告訴你,「彪悍」的另外一種態度。回顧2011年,我們周圍發生的道德悲歌不是太多了,而是太沉重。很多時候,現實的戲劇性,竟然讓人啞然無語。有些問題,底線低到了塵埃里,也會被粗暴突破。有人說,「如果沒有一顆強悍的心臟,那麼就學會麻木吧。」然而,再麻木的人,在孩子面前,也會有所動容。更何況我們知道,良知尚存,血仍沸騰。有些人,一次次突破著社會的道德底線,但另一些人,除了做看客,也在儘力,打撈沉沒的良知。2011年,一半是冷漠,一半是溫暖。2012年,不知這一半的溫暖,能否捂熱那些冷掉的心?2012年,世界不會毀滅,我們是否能夠找到一處安放靈魂的暖床?2011年,有理由被看作中國道德建設一個標誌之年——《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頒布十周年。也是這一年,一系列道德事件,挑戰著社會公眾的道德底線。孩子:能否不再受傷7·23動車事故後,還沒搞清楚狀況的鐵道部新聞發言人,匆忙地站在了媒體面前。面對「如何解釋結束搜救之後卻有小女孩被救出」時,這位發言人給了一句令人震驚的回答——「這是一個奇蹟」。後來,人們知道,這個奇蹟不是靠老天的憐憫,而是靠一位警察的堅持。事故發生後,溫州公安局特警支隊支隊長邵曳戎帶隊不分晝夜救援,一遍遍在車廂里搜救。邵曳戎說:「你不知道裡面還有沒有生命,萬一有呢?你怎麼向人家交代?指揮部同意我們在原地清理。我在廢墟上臨時當了指揮,讓工人們先撤下,由我們開始清理。」在這群特警的堅持努力下,兩歲半女童小伊伊終於獲救。一個人,用他的堅持和責任,感動了社會。有網民說,「他的偉大之處在於,用救出小伊伊的『奇蹟』,演繹了在救援過程堅持生命第一的信念。這不是生命奇蹟,是責任奇蹟。」責任,在這個悲傷的故事裡,顯得那麼軟弱。小依依的生還,如果真算是一個奇蹟的話,或許人們更希望,一個孩子未來將要面對的生活磨難,能夠讓那些真正應該擔負起責任的人,心頭掠過哪怕片刻的柔軟。這算不算是另一種奇蹟?無須再言,你懂的。這是已被中外媒體廣泛播放的畫面:2011年10月13日,廣東佛山五金城。2歲女童小悅悅先後被麵包車和小轎車兩次碾壓,1位、2位、3位……18位路人視而不見,揚長而去,直到第19個人,一位拾荒「老太」陳賢妹出現,毫不猶豫地把她抱了起來。路旁店鋪的一個攝像頭記錄下了這一過程,短短7分鐘的畫面,令觀看者,在殘酷和窒息中,感受到來自心靈的震撼。18個路人的麻木冷漠,在這位身材瘦小、不識字、不會講普通話的拾荒老人的映襯下,愈發顯得渺小。有人評價,這位「最美婆婆」扶起了「摔倒」的道德。但是,摔倒的道德,又何曾只是這18位路人。古人云:「無善惡之心,非人也。」人心何以冷漠到如此程度?值得反思的遠不止這18名路人。捫心自問,當輿論和同情消失後,你心中留下了什麼?當這樣的反思蔓延開來,微博上的憤怒迅速變成了一場「拒絕冷漠」的自我反省。或許,一個孩子的離去,一個老人的舉動,在這些弱小者的身上,人們讀懂了一個人最原始的純凈。小依依和小悅悅,都是兩歲半的小女孩,一個在相撞的列車上,一個無情的車輪下。如今,一個活著,一個卻走了。同樣稚嫩的生命,備受折磨,只是,在前後不過3個月的時間中發生的一切,誰還能只是將憤怒僅僅潑灑給那些龐大部門看不清臉的人們。中國,請停下飛馳的腳步,等等你的靈魂。飛馳的,不僅僅在快速的經濟增長中,不全在城市日夜喧騰的擴張中,更在我們每個人匆忙奔波的腳步里。只是,誰曾停下來想一想,自己的靈魂丟在了哪裡?微博里,轉發微博時一句「拒絕冷漠」的口號,就真的可以挽救孩子的童真嗎?沒有人料到,一切才剛剛開始。11月16日,甘肅校車事故,20名幼童遇難,44名受傷;11月26日,遼寧校車事故,35名孩子受傷;佛山一校車12月12日與卡車相撞,導致37人受傷,所幸沒有生命危險;12月12日,江蘇豐縣一校車側翻,15死8傷……2011年的日曆上,有一些日子註定要被標成黑色。反思這些原本不應該發生的慘劇,誰該對那些早夭的花朵說聲對不起?官員:能否引領道德陀斯妥耶夫斯基說:正派人心中的秘密最多。官員,這個應該絕對正派的人群,偶然必然,有意無意地向公眾泄露了太多的秘密。那些奇想、奇語、奇行,顛覆著人們對於「官德」的遐想。2011年,官員曝出的私德問題,成為人們調侃的對象。官員「微博開房」,不過是其間一個荒謬的諷刺。官員私生活的敗壞,以及利用手中的權力小貪小腐的問題,並未得到有效遏止。更有官員,口出奇語。重慶江津區委書記王銀峰有著名的「懂不懂風水?這是衙門」和「跟政府作對就是惡」的言論;江西宜黃縣官員說「沒有強拆就沒有新中國」;陝西定邊縣林業局局長孫懷勝稱「老百姓是吃飽了撐的」;福州長樂環保局局長陳桂光稱「一打就打局長電話,局長很不值錢是不是?你隨便的一個群眾就打我電話」;雲南省水利廳直屬單位領導多年帶頭上班賭博,參與的領導稱此舉「是陪單位女同胞安全度過更年期」……雷言奇語之外,還有奇行怪癖。「恨他無情,恨他無義,恨他淫穢」。9月,熱爆網路的一條新聞,可謂非「安徽寧國市發改委官員與女網友視頻裸聊」莫屬。盤點今年官員「失德門」事件,讓人既憤懣、又哭笑不得。陝西安康市寧陝縣唐副縣長與女幹部艷照在網路曝光;貴陽市地稅局辦公室王主任手機遺失,與「六名情婦的調情簡訊」外泄;浙江開化縣國土資源局副局長夫人,用微博舉報其丈夫「贓款包養情婦」;雲南省昆明市發改委收費管理處副處長成某、河南省汝陽縣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田某,同一天身陷「艷照門」;湖北襄陽市樊城區法院院長與該院女紀檢書記開房」的視頻曝光;廣州白雲區新市街道辦事處主任劉寧「盯著鏡頭方向大笑,表情愉悅」的裸聊照片被狂轉……「裸聊門」、「微博門」、「開房門」、「簡訊門」、「裸照門」,身陷重門的,不再只有明星嫩模,官員的私德問題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一位領導在面對媒體的追問時說,「一些人在道德取向上一時之間犯了糊塗,這讓我們很遺憾」,但是他否認了「道德滑坡」這一判斷。當年梁啟超在《新民說》中曾言,「私德外推即為公德」,說明私德與公德互為表裡。那麼,對於官員們來說,私德醜陋給大眾帶來的有關官德低下的想像空間,最終傷害的還是對於政府的公信力。一個值得審視的現象是,相較涉案金額巨大的腐敗官員,人們對那些履歷注水、浮誇政績的造假官員窮追猛打,則表現了對社會公平底線受到挑戰產生的焦慮。不可否認,社會精英的德行敗壞,在某種程度上,對社會道德的下滑起到了催化作用。有論者認為,包括官員、知識精英等社會上層人物的墮落,對時代的墮落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中南大學預防腐敗法制研究中心主任鄧聯繁教授認為,公務員最需要提高兩大方面的職業道德——守法和為民。我國《公務員法》在列舉公務員應當遵循的義務時,第一點就是「模範遵守憲法和法律」;我國《憲法》規定,國家一切權力屬於人民。公務員職業是受人民委託行使公共權力。加強公務員職業道德培訓,關鍵是要讓其深刻理解權力的來源與行使權力的目的。官員的道德問題已引起了政府的重視。今年以來,不少地方將「傳統道德」納入對官員的考評範圍。甚至有全國範圍內的「官德輪訓」。然而,有論者認為,對官員道德的教化,雖然可能起到作用,但最關鍵的,還是對權力實現真正的監督,否則,官德不會有真正的扭轉。企業:能否守住商道近期,CSDN(中國軟體開發聯盟)、天涯社區等網站發生用戶信息泄露事件。針對此事,工信部日前發布通告,強烈譴責竊取和泄露用戶信息的行為,同時要求各互聯網站要及時發現和修復安全漏洞。用戶信息頻頻泄露,對一個網民數量超過4億、電子商務規模有望超過6萬億、網路實名制漸行漸近的國家來說,意味著什麼?難道一個「強烈譴責」就夠了嗎?今年7月5日,北京地鐵四號線動物園站A口上行電扶梯突然發生倒轉,造成電梯上的乘客摔倒、擠壓,致1名男孩死亡,3人重傷、20多人輕傷。這之後,發生事故的奧的斯電梯先後在上海、南京、深圳、大連等地發生逆行、困人等事故。然而,就在不久前,北京市技術監督局宣布,奧的斯對北京地鐵四號線的事故負有主要責任,罰款50萬元。對於產品佔據市場第一份額的電梯生產企業,區區50萬元的罰款,與不負責任的產品質量給公眾帶來的心理陰影以及潛藏的危險相比,顯然太過輕飄。高高抬起,輕輕落下的,又何止對奧的斯一家企業。康菲石油是渤海漏油事故罪魁,但國家海洋局兩個月後的表態中稱,康菲中國承擔所有責任,最高可對其罰款20萬元。至今,這20萬元人民幣罰款遲遲未見結果,相關民事賠償遙遙無期。6月,央視曝光「哈葯總廠對周圍環境污染嚴重,曾導致周邊硫化氫氣體超標千倍」,在社會上引起轟動。哈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之後公告,承認其下屬分公司哈葯總廠等存在污水排放未達標以及違規焚燒工業廢棄物。實際上,這已不是哈葯總廠第一次遭遇環保指責。兩年前,黑龍江省多位政協委員就曾聯名提案,並提供了對藥廠相鄰區域空氣質量檢測的結果,發現硫化氫氣體超標1150倍。更具諷刺意味的是,哈葯集團的官網上明確打出「做地道藥品,做厚道企業」的口號。號稱「每天一杯奶,強壯中國人」的奶企蒙牛,年末又曝食品安全問題。然而,諷刺的是,在所謂的道歉之下,其推卸責任的用意明顯。事實上,自2008年陷入「三聚氰胺事件」起,蒙牛每年負面新聞不斷。近3年來,已經連續被曝光7起質量問題。但是,蒙牛依然挺立市場。從2011年3月份的雙匯瘦肉精,到8月份的沃爾瑪假綠色豬肉,再到12月的蒙牛奶。食品安全事件層不出窮的背後,展露出一個千瘡百孔的企業良知。5個月前,因在產品質量和產地等問題被曝光的達芬奇傢具,在年底時一改道歉認錯的態度,「斗媒體」、「訴工商」,達芬奇荒謬的車輪戰背後,讓人看到一個企業的商業道德可以淪落到何種程度。對企業而言,尤其是那些擁有一定品牌影響力的大企業來說,道德血液含鈣不足、社會責任感缺失,與當下環境有著密切關係。比如,鑽政策的空子,監管部門處罰力度太小,消費者維權意識相對淡薄,涉事企業涉及到的問題普遍存在於本行業中等。面對這些,死扛到底是大多企業的一貫伎倆。然而,沒有了道德作為支撐的企業,失去了誠信基礎的品牌,是不是會像蒙牛那樣堅挺到底,都在考驗著每個人內心對錯誤的容忍度。你我:能否做好公民回望2011,有人問,是社會太壞,還是我們自己不夠善良?2011年,伴隨那些令人齒冷的社會事件,來自小人物的舉動,讓我們看到了社會的基色。最美媽媽吳菊萍本能之下的伸手,挽救的不僅僅是一個墜樓女孩的生命;最美護士情急之下對老人進行的口對口人工呼吸,體現的不僅僅是善良投射的關愛;最美女孩在暴雨中為殘疾乞丐撐起的那把傘,遮擋的不僅僅是一個人的風雨;最美電力工跳進污水裡搶修電路的舉動,在炎炎烈日里送給人們的不僅僅只有能吹到空調的清涼……一個社會的基色,永遠不可能只有一種顏色。在冷漠之外,那些來自草根的平凡善舉,總在時時照亮大多數人的內心。有時候,道德是你面對陌生人時能否從人性出發給與的關懷,更多的時候,道德和生活沒有太大關係,而和每個人的職業有很大關係。與那些捨己救人的英雄相比,在你可以伸出手來提供幫助的時候伸出來,這或許是當下社會最低的公德要求;與那些擁有著崇高奉獻精神的勞動模範相比,站在自己的職業立場,僅僅是完成崗位上要求做的,不做不被允許的,即便這樣,我們的社會一定已經無比和諧。回望2011,有人問,是權力太蠻橫,還是我們自己太漠然?7·23事故中,鐵路部門匆忙掩埋車體,如果不是有心人尖銳地指出背後存在的問題,社會的憤怒或許也僅只會稍縱即逝。如今,在認定的事故責任中,鐵路部門處置不當赫然在列。圍觀形成的民意,給權力帶來的壓力,或許未必能夠爭得一個完美的答案,但這種在持續追問下擠壓權力蠻橫空間的關注,仍然需要每個人,以不麻木、不冷卻的態度繼續圍觀。無可否認,有些時候,在公平和正義姍姍來遲之前,從一個公民的角度出發,至少還可以做一點自己可以做到的事。微博上,有人號召「隨手拍解救乞討兒童」,有人發起「愛心午餐」、「衣加衣」、轉發捐款等活動,互聯網時代成長起來的「微公益」,都讓全民慈善不再遙遠,人們也無須面對在郭美美事件後官方慈善組織依然傲慢的態度。回望2011,有人問,是企業太強硬,還是我們自己不夠堅強?你看到了達芬奇變臉的速度,你或許也喝到過問題奶企的致癌產品,但是,又有誰會頑強地與一個龐大的企業去爭取自己的權利呢?問題企業死扛到底的底氣,不僅僅是監管環境的鬆軟。但是,遊戲規則有時候也並不總是一成不變的。2011年,最「倒霉」的企業可能要數西門子,因為他遇上了一個叫羅永浩的消費者。被稱為「老羅」的羅永浩,在微博上偶然的一句抱怨,讓他發現,自家西門子冰箱門容易彈開的問題,原來不是「使用習慣」問題,而是實實在在的質量問題,因為,在這句抱怨下博友們的評論里,很多人都表達了和他一樣的苦惱。或許沒人相信,羅永浩能夠將維權頑強地堅持3個月。從9月上的微博「牢騷」到11月在西門子北京總部前「溫和」砸爛3台問題冰箱,再到12月在海淀劇院舉辦的被稱為「有理有據」的集體砸冰箱活動,這位號稱「彪悍人生不需要解釋」的胖子,以令人意想不到的耐心,與西門子進行著老羅式維權,中國的消費者也第一次感受到了「鬱悶」之外的另一種幽默。羅永浩分析,儘管西門子迫於壓力表面道歉,但並未承認存在質量問題,在承諾解決問題時表現出的拖沓,其實是大企業官僚作風的通病。不過羅永浩說,自己要督促西門子儘快解決問題。為此,他每天平均要花費5個小時在維權這件事情上。羅永浩說,如果我們從9月27號頂到12月的中旬,我們有充足的理由認為,我這個變態的胖子完全可以撐到明年的3月15號。西門子已經160多歲了,我只有39歲,誰怕誰呢?有人評價羅永浩的維權,開創了中國消費者新型維權方式,但也有人為他的「斤斤計較」表現出了不耐煩的一面。圍觀者不同的評價聲音,本身就代表了公民在維護自身權益上的不同態度。然而,當蒙牛問題奶再被曝光之後,羅永浩的溫和卻堅定的維權立場,是否能夠引發人們更多的思考。2011年,回望過去,如果那些刺痛過我們神經的事件背後,顯露出了一個民族道德表現上的沉淪,那麼,糾纏在事件中的那些個體散發出的道德之光,是否能夠點亮更多人的內心?2011年諸多道德爭議事件之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批判這樣一種態度:在網上是義憤填膺的批評者,在現實中又是冷漠麻木的旁觀者。中央黨校教授周熙明說:「重新回歸常識、常理、常情,那麼我們這個時代、這個社會的道德秩序就會更加完善。」重建道德,沒有人能夠置身世外。面對2012年,是否我們能夠先自問一句:我能否做好一個公民?(記者 李瑾)
推薦閱讀:

中國公民在巴黎被警察射殺 開槍原因說法不一 真相是什麼?
如何看待2月7日中國公民回國時遭越南邊防人員打斷4根肋骨?
媒體:瓊瑤交代後事,公民應該有「善終權」嗎?
《十二公民》:基於偏見的重新審視
請問如何理解或評價「權力是有權者的語言 語言是無權者的權力」這句話?

TAG:溫暖 | 公民 | 視角 | 期待 | 展望 | 2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