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不一樣的美國教師節
9月10日是中國的教師節,在世界很多國家也都有教師節這樣的節日。因為我在美國當老師,所以就來說說美國的「教師節」。
9月10日這一天作為中國教師節是在1985年被人大批准通過的,是個官方節日。而美國現在使用的教師節的日期,恰巧也是從1985年開始的!不過這是個非官方節日。當然,在那之前的幾十年教師節的雛形就已經出現了。1953年當時的美國第一夫人羅斯福總統夫人向國會提出設立一個固定日期以表彰教育工作者,但是之後一直到1980年在全美範圍內才開始慶祝教師節。到1984年,全美家長教師協會設定每年五月第一個完整的星期為「謝師周」(Teacher Appreciation Week)。第二年也就是1985年,全美教育協會(NEA)投票決定把「謝師周」里的星期二設立為「全國教師日」(National Teacher Day),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教師節。
美國教師節時間點的設定讓「感謝」的主題得以純粹體現
美國大部分中小學學年結束的時間是在5月底或6月初,與設在每年開學初的中國教師節不同,美國的教師節在學期尾聲,學生和家長借著教師節和謝師周表達對老師一年辛勤勞動的感謝。美國中小學老師的教學工作與中國老師的有很大不同,中學沒有班主任,老師教固定課程。小學雖然有班主任,可是老師不跟班走,比如,一年級的老師年年教一年級。所以在美國沒有國內那種把一個班的學生從入學教到畢業的老師。
在「謝師周」里,很多家長和學生會以不同的形式對老師表示感謝,不過這份感謝只是針對老師已經做出的工作,而沒有借著禮物討好老師,希望之後得到老師的關照含義。當然老師們也不可能給家長「來日方長」的暗示,因為學生每年都有不同的老師。
學生家長重情不重價的「謝師」方式
在「謝師周」里,很多家長和學生會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對老師們表示感謝。記得我在一所私立小學工作時,那個星期里,每一天在老師休息室里,都有家長送來的食物,有義大利面、三明治、芝士湯、點心、切好的水果等等,這個學校的學生大多家境富庶,可是他們的媽媽還是親力親為,在家裡做出「拿手菜」,按照家長自己的組織「家長委員會」安排的日期輪流把食物送來。那一周里老師們每天不用帶午飯,中午聚在那裡一邊享受美食一邊和家長們聊天。
小學生們都會給老師們連寫帶畫地做感謝卡,至於禮物則很隨意,常常是一盒餅乾、巧克力或是鮮花。我看到在一個商業軟文性的給老師禮物的清單上,列出的禮物多在10美元左右,最貴的29美元。
今年「謝師周」我問上五年級的小女兒給老師買什麼禮物,她說:「給老師買課堂用品。」這個回答讓我很驚訝,我問:「為什麼?現在學期都快結束了。」女兒說她問老師喜歡什麼禮物,年輕的女老師說課堂上用的東西就行。女兒說這些東西老師可以下個學期上課時用。後來我們就送給老師一盒漂亮的彩筆。
今年二月份一項針對1千名美國中小學老師的調查顯示,因為學校提供的經費不足,有91%的老師每年自掏腰包超過2百美元用來購買課堂用品。這就是為什麼課堂用品會成為受歡迎的教師節禮物的原因。
還有一些企業會在教師節那天對老師有折扣優惠,有些餐館為老師提供免費餐。
教師節社會反響不大 在初中高中遇冷
儘管美國的教師節與中國的教師節同在1985年開始,不過每年慶祝的規模遠遠不如中國。沒有媒體的大篇幅報道,沒有官方組織的各種表彰宣傳活動,沒有公費的禮品發放。儘管每年全美教育協會都會評出幾位「全國年度教師」,但是影響只限於行業內,很難成為媒體熱點。
最可憐的是前面提到的家長和學生感謝老師的各種活動在初中和高中就消失無蹤了。為了寫這篇文章,我特別詢問上大學二年級的女兒,她說知道有教師節這回事,可是記不得在中學裡有過任何慶祝活動。這是因為一方面美國初中高中學生自我意識強,家長不在像小學那樣參與到孩子的學校生活里,而學生自己認為給老師禮物有討好之嫌,怕同學笑話。另一方面因為美國初中高中沒有固定的班級,沒有班主任,師生關係相對客氣而疏遠,沒有那麼親密。可以說在教師節里,中學老師享受的「待遇」要比小學老師差多了。
遠方分析:
教師節在中國和美國一熱一冷有著歷史和現實的原因。中國文化中「師道尊嚴」的理念源遠流長,古人把「天地君親師」同列為祭祀的對象,可見老師的地位之高。古代學生與教師初見面時,必先奉贈禮物,表示敬意,名曰「束脩」,這早在孔子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實行。所以,在中國文化中對老師一直有一種尊敬、敬仰的感情。當然不可否認的,這些年不良的社會風氣綁架了這種「尊師」的感情,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家長們把教師節當成了為孩子贏得老師好感與關照的機會,給老師的禮物加碼了,教師節應有的意義也變味了。
而在美國,可以說大環境中缺乏中國那種對老師的「尊重」。一方面,美國人認為老師就是一種普通的職業,和其他工作一樣為社會提供服務,對老師的感謝與對警察消防隊員的感謝沒有什麼兩樣,美國人沒有把老師放在一個高高在上被尊重的位置。另一方面,這與很多美國民眾對教育的重視程度有關。大多數美國學生上的是普通公立學校,特別是到了高中階段,沒有中國那種千軍萬馬必須一起過的高考獨木橋,學生開始分化。準備上好大學繼續深造的學生會重視學習,而那些只想上社區大學甚至不準備上大學的學生,無論是學校還是家庭對他們要求很低,他們自然不把學習當回事,也就談不上對老師的特別尊重。一些家長甚至連家長會都不參加,只要孩子沒有在學校惹事,他們連孩子的老師都不認識。
現在,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教師節在中美兩國的「待遇」大不同了。
版權聲明:大公網教育頻道獨家稿件,轉載須註明來源和作者。
推薦閱讀:
※美國的中東政策錯在了哪裡?
※最適合華人定居的10個美國城市排名!
※博弈篇--三國演義序幕正式拉開:中俄能源大單棄用美元,是對美國的沉重打擊!
※一開始美國人是怎麼看波爾津吉斯的?
※美國的窮人究竟有多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