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1000問>(9)

甚至昏迷,多為心陽虛脫危證。心氣虛證與心陽虛證,可見於現代醫學之心力衰竭、心絞痛、心肌梗死、心律不齊、先天性心臟病以及全身性衰弱、神經官能症等疾患。

心血虛與心陰虛兩證有何不同?在病理上有何聯繫?

心血,指心血管系統的血液。血屬陰,所以心陰也包括心血在內,同時又包括心的陰精和津液在內。心血和心陰,都有滋養心臟和心神的作用。故心血虛與心陰虛,多表現為陰血不足、心神失養,或心功能虛衰等病理反應。從病因上分析,心血虛與心陰虛的病因多為如下幾方面:(1)血的化源不足。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脾虛則血少,故心血虛常與脾虛證並見,稱之為心脾兩虛。(2)繼發於失血之後,而導致心血虧損。(3)見於熱病後期。熱病傷陰,最後傷及腎陰,故心陰虛多與腎陰虛同時並見,稱之為心腎陰虛。(4)七情內傷,「五志化火」,暗耗陰血,導致心血、心陰虛損。可以看出,一般來說慢性消耗多傷心血;熱病灼津多傷心陰;情志暗耗則多傷陰血。從病理上分析,心血虛是單純的血液不足,血不養心,主要表現為心神失養和心功能失常方面;心陰虛除包括心血虛外,還可見到陰虛不能制陽,心陽虛亢,虛熱內生等情況。心血虛、心陰虛臨床表現亦有不同。其共同癥狀為心悸、健忘、失眠、多夢等。心血虛證則兼見眩暈、面色不華(蒼白或萎黃)、唇舌色淡、脈細弱。心陰虛證則兼見五心煩熱、盜汗、口咽乾燥、舌紅少津、脈細數。心主血,血屬陰,陰血不足,心失所養,故心悸。血不養心,神不守舍,故失眠多夢。血虛不能上榮腦髓,故健忘。心血虛,氣血不能上榮顏面脈絡,故面色不華,唇舌色淡。心血虛,血虛及氣,心氣亦必不足,氣血不能充盈於脈,故脈見細弱。心陰不足,陰不制陽,虛火內擾,故五心煩熱、盜汗、口咽乾燥、舌紅少津、脈細數。心血虛證與心陰虛證,可見於現代醫學的營養障礙、神經官能症、貧血、甲狀腺功能亢進,某些心臟疾患,如先天性心臟病、心動過速、心律不齊等。

心氣虛、心陽虛、心血虛、心陰虛的治療有何不同?

心氣虛證,由於是單純心功能減退或不全,故治療方法是補益心氣,兼以養血安神。心陽虛證,由於是既有心氣虛,心功能減退,而且有熱能減少,溫煦力弱,心功能衰竭之虛寒徵象,故其治療則應以溫補心陽,或溫通心陽,兼以安神,方如保元湯或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加減。一般溫通心陽多以桂枝、附子為主葯。重證則可加乾薑和附子。臨床如心悸甚者,重用龍骨、牡蠣、五味子。自汗加浮小麥、麻黃根以止汗。脈微則常用生脈散加減。心陽虛證,胸陽不振,易導致心血瘀阻,胸痹不宣,故臨床上心陽虛,常與心血瘀阻證並見;發作時心前區憋悶疼痛或陣痛,其治療則宜加用行氣活血化瘀葯,如薤白、元胡、川芎、桃仁、紅花、三七、降香、乳香等。心陽虛脫證,則宜急用回陽救逆固脫法治之,常用參附湯、獨參湯,亦可加用磁石、龍骨、牡蠣等葯以重鎮安神,並結合西醫藥進行搶救。心血虛證,為單純的心血虛虧,而無陰虛陽亢虛熱之象。由於血虛不能榮養心神,故多伴有心神不安等症。其治療方法是養血安神,方用四物湯加減,並可配用安神定志葯如茯神、遠志、柏子仁、酸棗仁、龍齒、琥珀、硃砂等。由於血虛能傷及氣,益氣則能生血,故臨床血虛證,多並見氣虛身倦、自汗等症,宜在補血方葯中加用黃芪、党參、龍眼肉等補氣之品。心陰虛證,除有陰血虧損外,由於陰不制陽,虛陽亢奮,多伴有虛熱之象。故其治療宜用滋陰清熱安神法,方如補心丹,滋陰以清虛熱。常用藥如生地、元參、天冬、麥冬等藥物,配以知母、黃柏等。

何謂心血瘀阻?與心氣虛、心陽虛有何病理聯繫?心血瘀

阻的臨床表現和治療如何?

心血瘀阻證,又稱瘀阻心絡,古稱「心痹」或「胸痹」。《素問·痹論》說:「心痹者,脈不通。」《金匱要略》說:「胸痹不得卧,心痛徹背者,栝蔞薤白半夏湯主之。」所以,心血瘀阻是心臟血脈瘀阻不通所出現的證候。心血瘀阻常繼發於心氣虛或心陽虛損病證之後,也可以認為是心氣虛和心陽虛病證發展的一個類型。本證之形成,主要原因是心氣心陽虧虛,心血供養不足,心脈失養,若再遇喜怒不節,情志內傷,或過度勞倦,或感受寒邪,或痰濁凝聚等誘發因素,致使血行滯澀不暢,瘀血痹阻心脈,不通則痛,而發作心前區憋悶疼痛。本證多屬本虛標實證候,常見於現代醫學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心絞痛、心肌梗死等病症。心血瘀阻的臨床表現:心胸憋悶或刺痛,痛引肩背內臂,時發時止:此為心陽不振,胸陽失於宣通,或痰瘀阻塞心絡,故發心前區憋悶刺痛。手少陰心經循肩背而行,故痛引肩背內臂。由於並非絕對氣血梗阻不通,機體尚有自行緩解調節之機能,故疼痛時發時止。舌紫,或有瘀點、瘀斑、脈細澀,此為瘀血痹阻之證。脈或見結代,則為心陽心氣虛損兼有氣滯之象。心血瘀阻證候嚴重發作,則可見心前區絞痛欲絕,不能自行緩解,口唇指甲青紫,汗出,四肢厥冷,昏厥,脈微欲絕等症。此由於心陽暴絕,心脈氣血凝滯梗阻不通所致。心血瘀阻證的治療:主要宜用宣通心陽,活血化瘀,辛香化濁等法治之。方如枳實薤白桂枝湯、通竅活血湯及蘇合香丸等。心陽暴絕之重證,則可用參附湯或四逆加人蔘湯,以急救回陽,並配合西藥進行搶救。臨床常用藥物:宣通心陽:桂枝、薤白、瓜蔞。溫陽益氣:附子、乾薑、肉桂、人蔘、党參、炙甘草。活血化瘀:丹參、當歸、紅花、桃仁、山楂、三七、赤芍、乳香。辛香化濁:蘇合香、降香、菖蒲、鬱金。

痰迷心竅與痰火擾心的病因病機有何不同?

痰迷心竅,又稱痰蒙心包。其病因多由七情所傷,如抑鬱、暴怒,或思慮太過,積憂久郁,則損及心脾,心氣不舒,肝失疏泄則氣滯,脾不運濕,則水聚飲凝,聚而成痰,痰氣上逆,則蒙迷心竅;或外受濕濁邪氣,阻滯氣機,濕郁成痰,痰濁上蒙心竅;或素體肥胖,痰濕偏盛,復因惱怒氣逆,痰隨氣升,上壅清竅,閉阻神明所致。由於痰濁屬陰,陰主靜,心竅為痰濁所閉,則心神不用,神志為之昏蒙。故《臨證指南》說:「病在心脾包絡,三陰蔽而不宣,氣鬱則痰迷,神志為之混淆。」總之,痰迷心竅的病機主要是痰濁阻遏心竅,心神被蒙而不用,從而導致精神意識活動發生障礙。痰火擾心,多由於七情所傷,肝氣鬱結,氣鬱久而化火,煎熬津液成痰,痰火上擾心神;或外感熱病,邪熱內陷,灼液成痰,痰熱閉阻包絡,以致神志昏蒙,又稱之為邪熱逆傳心包。痰火擾心的病機,主要在於火熱之邪挾痰而擾亂心神,從而使神志為之狂亂失常。

痰迷心竅與痰擾心的臨床表現、治療有何不同?

痰迷心竅,多見神志痴呆,精神抑鬱,表情淡漠;或神志昏蒙,舉止失常,喃喃自語,出言無序;或時悲時喜,哭笑無時,不思飲食,舌苔白膩,脈緩而滑。多見於癲證範圍。這主要是由於情志因素所傷,思慮太過,所求不得,肝氣鬱滯,脾氣不升,氣鬱痰結,阻蔽心神,心神失常所致。痰濁中阻,脾運失健,故不思飲食,舌苔白膩。痰濕蘊盛,故脈見緩滑。若見突然昏倒於地,不省人事,喉中痰鳴,舌苔白膩,脈緩滑,則為中風之證。此多由平素飲食不節,過食肥甘,脾失健運,聚濕生痰,形成多濕多痰之體。痰郁則氣結,風痰偏盛,上閉清竅,致使心神閉阻不用,故昏仆不省人事。痰涎閉塞,陽氣不伸,故見四肢不溫,靜而不煩。喉中痰鳴,舌苔白膩,脈象緩滑,均為痰濕壅盛之證。痰火擾心,臨床多見心煩口渴,不寐多夢,面赤氣粗,便秘尿赤,重者突然胡言亂語,哭笑無常,狂越妄動,打人毀物,奔跑呼叫,舌紅苔黃而膩,脈弦滑而有力,多屬狂證。此多為暴怒傷肝,肝火暴張,挾風挾痰,痰火上擾清竅,故見心煩躁亂。陽擾而難入陰,故不寐而多夢。面赤氣粗,便秘尿赤,均屬肝火暴盛,內熱壅盛之徵。痰火上擾,蒙蔽清竅,心神不藏,火屬陽,陽主動,神志為之狂亂,故見胡言亂語,哭笑無常,狂越妄動,打人罵人。四肢為諸陽之本,陽盛則四肢實,實則能登高而體力逾常。舌紅苔黃膩,脈弦滑而有力,均為痰火壅盛,陽氣獨張之象。若神昏譫語或昏聵不語,肢厥,舌謇,舌絳,是為外感熱邪逆傳心包之證,多為邪熱內陷,痰熱閉阻包絡,蒙蔽心神所致。根據臨床分析,痰迷心竅多見於精神分裂症、抑鬱型精神病、癔病、腦血管意外性昏迷等疾患。若臨床兼見舌紅、苔黃、脈滑數,屬熱痰。一般肝性昏迷,尿毒症昏迷屬熱痰者較多。痰火擾心,多見於狂躁型精神病、癔病有痰火證者,以及熱性病高熱期神志障礙,或神經系統感染等症。從治療上分析,痰迷心竅,治宜滌痰開竅,宜用溫開之法。滌痰可用導痰湯加減,如半夏、橘紅、茯苓、遠志、甘草、菖蒲、鬱金、南星、枳實等葯。開竅可用蘇合香丸,功能芳香解郁開竅,且有興奮強心之功。若昏迷系由熱痰引起,宜用涼開之法,可用至寶丹或安宮牛黃丸等。痰火擾心,治宜清心豁痰,常用礞石滾痰丸或生鐵落飲加減,葯如礞石、黃芩、大黃、生鐵落、龍齒、茯神、竹瀝等。

「傷寒」是什麼意思?

傷寒是病名,為外感熱病的總稱。如《熱論》雲:「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傷寒泛指感受四時邪氣而引起的外感熱病。而狹義傷寒是指因感受寒邪而引起的外感熱病。此處傷寒是廣義傷寒,系外感熱病的總稱。故《難經·五十八難》提出:「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濕溫、有熱病、有溫病。」可見,經文「熱病」是從癥狀言,而「傷寒」是從病因言,故「熱病」和「傷寒」之名可以互稱。

傷寒發熱的機制是什麼?

機體感受寒邪之所以發熱,是由於寒性收引,最易導致氣機收斂。人體的衛氣除具有衛護肌表、抵禦外邪的作用外,合、調節體溫的作用。寒邪侵入肌表,則使腠理收閉合,衛氣不得宣洩,故發熱。因此《素問·調經論》雲:「上焦不通利,則皮膚緻密,腠理閉塞,玄府不通,衛氣不得泄越,故外熱。」張介賓注曰:「上焦之氣,主陽分也,故外傷寒邪,則上焦不通,肌表閉塞,衛氣鬱聚,無所流行而為外熱,所謂人傷於寒則病為熱,此外感證也。」

熱病的預後情況怎樣?

傷寒的預後,取決於正邪雙方力量的對比和傷寒的類型,經文中「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熱雖甚不死」,說明寒邪侵襲人體,邪氣雖盛,但正氣未衰,邪正交爭,陽氣鬱遏於肌表而發熱,故熱勢(度)盛(高),但「熱雖甚不死」,治用汗法,汗出邪散,諸證皆除,預後良好,即「體若燔炭,汗出而散」(《素問·生氣通天論》)。「熱雖甚不死」,一般屬於六經傷寒單經受病。而兩感於寒,是表裡兩經同時感受寒邪,邪氣壅盛,充斥內外,傷及臟腑營衛氣血,邪盛正衰的外感熱病重證,若救不及時,則「必不免於死」,預後較差。經文中「死」與「不死」是指病情輕重,預後好壞。熱病重證,若救治及時得當,亦有生機。

六經傷寒的傳變及轉愈規律是什麼?

傷寒的傳變規律是由表至里,由陽入陰,日傳一經,六日傳盡六經。病首先從太陽始,依次傳及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各經的轉愈時間大約在發病的第七天,邪日傳一經,第十二日病癒,說明傷寒在其演變過程中在正氣的作用下,有一定自愈傾向,經文中所說的日數,只是傷寒病的一般傳變次序及疾病的不同階段,其可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如邪氣的輕重、正氣的盛衰、治療的及時得當與否,故不可拘泥。正如高士宗所說:「一日巨陽、二日陽明、三日少陽等,乃以六日而明六經也……期雖有次,非一定也。」

六經傷寒的臨床表現及機制各是什麼?

六經傷寒的臨床表現及機制如下:(1)邪入太陽:症見頭項痛,腰脊強。太陽經上額交巔入腦,下項,挾脊抵腰中,邪入太陽,經氣鬱滯不舒,故見以上證候。(2)邪入陽明:症見口鼻干,身熱不得卧。陽明經挾鼻絡於口,邪入陽明,經氣不利,鼻與口失養,故見口痛鼻干。陽明為水谷之海,是多氣多血之經,多氣多熱;又陽明主肉,邪入陽明則經氣鬱滯,熱郁過甚,故身熱。陽盛實四肢,手足躁擾,故不得安卧。(3)邪入少陽:症見胸脅痛,耳聾。少陽經循脅入耳中,邪入少陽,少陽經氣不利,故胸脅痛,氣血津液不能上承於耳則耳聾。(4)邪入太陰:症見腹部脹滿,咽干。太陰經絡胃上挾咽,邪入太陰,太陰不能轉輸水谷之精,精氣留中則生脹滿;津不上承則有咽干。(5)邪入少陰:症見口舌乾燥而渴。少陰經貫腎絡肺系舌本。邪入少陰,邪熱燔灼,津液耗傷,故口舌乾燥而渴。(6)邪入厥陰:症見煩滿,囊縮。厥陰經循陰器,絡於肝。邪入厥陰,經氣不利,疏泄失職,肝氣鬱滯則煩悶不解,陰囊收縮。

傷寒的治療原則是什麼?

傷寒的治療原則是「治之各通其臟脈」的辨證施治原則。(1)取經,根據病證淺深,選擇相應經脈。(2)強調一個「通」字,即通泄治療,對於「其未滿三日者」,邪氣仍在三陽之表,採用汗法,以疏通在表被郁之陽;「其滿三日者」,邪熱壅積於三陰之里,施以清泄之法,以泄越其里熱。體現了以祛邪為主的外感熱病的治療原則。此處的日數,正如王冰所言「此言表裡之大體也」,不可拘泥,臨證應根據具體病情,具體分析,辨證施治。

熱遺、熱復的病因、病機是什麼?

熱遺是指熱病後期,病邪遺留,余邪尚未盡除,病人飲食過多,以致邪熱與穀食之熱相搏結,而使熱勢纏綿。熱復則是熱病初愈,過食肉類等脂膏肥甘類助熱之品,致使熱病複發。關於傷寒熱病的飲食護理是熱病調養中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由於熱病之後,盡,脾胃尚虛,或熱雖退,而脾胃虛弱,所以此時不宜飲食過多或過食肥甘等助熱難化之物,否則餘熱再起,熱病複發。因此,熱病期間應進食易消化食物且應少食,同時注意以清淡為主,使胃氣恢復,以利於熱病的康復。正如姚止庵所說:「病熱少愈,胃氣尚虛,食肉難化,郁而助熱,熱病當複發如故矣,肉固不多食,凡不可多食者而多食之,則病熱有所遺焉,當禁者也。」對於熱病的治療,《素問·刺熱》篇還提出採用物理降溫的方法,其雲:「諸治熱病,以飲之寒水,乃刺之,必寒衣之,居止寒處,身寒而止也。」這些理論及方法,至今對於臨床實踐仍具有指導意義。

為什麼說「兩感於寒必不免於死」?

關於熱病的預後,經文提出:「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熱雖甚不死。其兩感於寒而病者,必不免於死。」兩感預後不好,是由於:(1)兩感是表裡兩經同時受邪,即表裡同病,病證複雜,既有表證又有里證。如巨陽與少陰俱病,不僅有頭痛之表證,又有口乾煩悶之里證。(2)病情重,變化快。兩經病第二日就出現腹滿、譫妄,第三日出現神昏等危重徵象。(3)胃氣得不到及時的補充,由於昏不知人,不能食,則胃氣得不到補充,陽明經氣衰,氣血化源竭絕,臟腑經脈無以受氣。正如《靈樞·五味》雲:「故谷不入,半日則氣衰,一日則少矣。」《靈樞·平人絕谷》雲:「故平人不食飲,七日而死者,水谷精氣津液皆盡故也。」最終邪氣壅盛,正氣瀕竭,故曰「必不免於死」。

什麼叫病溫、病暑?

從經文中可以看出,無論溫病,還是暑病,均是由於感受了寒邪而形成的熱病,故曰「凡病傷寒而成溫者」。寒雖是冬季的氣候現象,但四季皆可見。夏至前寒邪傷人,其病證多兼有溫熱的特點,故曰病溫。夏至後寒邪傷人,其病證多兼暑濕的特點,故曰病暑。由此可見,用夏至前後來命名溫病、暑病是季節命名。而「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寒邪為病因,故「傷寒」為病因命名。

什麼叫「陰陽交」?其臨床表現如何?

陰陽交是病名,由於陽熱邪氣入於陰分與陰精正氣交結不解,是外感熱病過程中邪盛正衰的危重證候。其臨床表現是熱病汗出輒復熱,而脈躁疾不為汗衰,狂言不能食。其預後多不良。因為熱病得汗,邪氣外出,本應脈靜身涼,神清能食,今反見脈躁疾、發熱,說明邪熱亢盛;又見不能食,是胃氣衰敗,水谷精氣之源匱乏;狂言者,神志已亂,為失志之重證。故預後不良。

病溫者汗出輒復熱的原因是什麼?

病溫是外感風寒引起的發熱性疾病,其治療《素問·至真要大論》曰:「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其在皮者,汗而發之」。《素問·生氣通天論》曰:「因於寒,體若燔炭,汗出而散。」所以汗法是治療外感熱病之正法。至於為什麼汗出後立即發熱,經文中提出三點:(1)復熱者,邪氣也:說明是邪氣勝引起複熱,經文指出復熱是「邪氣勝」,邪氣勝可能有兩種情況:一是汗法治療,邪氣未盡除,鬱閉陽氣而發熱,此為實熱;二是邪勝耗傷陰精、陽氣,引起陰虛發熱和氣虛發熱,此為虛熱。(2)不能食者,精無俾也(不能食者,精毋,精毋癉也):病溫本身就有汗出發熱之證,熱傷氣,不能食。由於不能進食,水谷精氣不能補充,必致陰虛、氣虛,出現陰虛、氣虛發熱的現象。(3)汗者,精氣也:說明汗與精氣的關係。汗是由水谷精氣津液轉化的,《靈樞·決氣》曰:「腠理髮泄,汗出溱溱是謂津。」外感熱病雖然用汗法治療,但是應該考慮到,如果汗出過量,耗傷氣津亦會出現陰虛或氣虛發熱。綜上,外感熱病汗出輒復熱的原因,一是邪氣勝發生的實熱;二是邪傷氣、精,不能進食或治療不當引起虛熱。實熱虛熱互結,單純汗法雖能解表祛邪,但會加重陰虛、氣虛發熱,所以熱不除。在這種情況下,發汗解表的同時,應適當予以益氣養陰之品。

風厥的病證、病機和治療是怎樣的?

風厥的病證主要是汗出身熱煩滿,煩滿不為汗解。基本病機為太陽感受風邪,熱邪入少陰,隨少陰經氣上逆。太陽感受風邪,所以身熱而汗出;熱邪入少陰,隨少陰經氣上逆於胸中,所以煩滿。治療宜太陽少陰表裡兼治,並配合湯液內服。如經文所說:「表裡刺之,飲之服湯。」

勞風之病的病證、病因、病機和治則分別是什麼?

勞風之病的病證主要有惡風振寒、項強、視物不清、咳吐清稀白痰或稠黃痰。其病因病機為因勞受風,表邪未解又入里,或風寒入里化熱,致使肺失清肅,痰熱壅滯。治療時既要宣肺利氣,排除痰液,通暢氣道,同時又要祛散表邪,通利經氣,兩方面同時並舉,使內外邪氣俱解。關於其預後,原文提出「(青黃涕)不出則傷肺,傷肺則死矣」,說明勞風之病治療不當,可以發展為肺癰。

風水的病證及病機是什麼?

(1)少氣時熱,熱從胸背上至頭部,汗出手熱。是由於正氣更虛,陰虛生火所致。(2)仰卧咳甚。是水邪更盛,泛溢上下,上迫於肺所致。(3)卧則驚、口苦舌干、小便色黃。是因水邪凌心、虛火外越所致。(4)煩不能食,身重難行。是因水邪迫脾所致。(5)腹中鳴響,不得仰卧,咳出清水。是因水邪干胃所致。(6)月事不來。是因水邪閉阻心包絡,心氣不得下通所致。

為什麼說「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

此句經文概括咳嗽的發生與五臟六腑的關係。說明不單是肺使人發生咳嗽,其他臟腑亦使人發生咳嗽。肺令人咳,在《靈樞·九針論》指出:「肺主咳。」《素問·宣明五氣》曰:「肺為咳」,「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氣,邪氣以從其合也,其寒飲食入胃,從肺脈上至於肺,則肺寒,肺寒則外內合邪,因而客之,則為肺咳」。其他臟令人咳,經文曰:「五臟各以其時受病,非其時,各傳以與之」,又「乘春則肝先受之,乘夏則心先受之,乘至陰則脾先受之,乘冬則腎先受之」。說明其他四臟在其相應季節先受病,然後病氣傳至肺而發生咳嗽。其邪傳不外以經脈相傳,肝經「上注肺」;心脈「復從心系卻上肺」;脾經「屬脾絡胃,上膈」;腎經「入肺中」。此四臟通過經脈將邪氣傳於肺,在寒飲食互應條件下則發生咳嗽。說明五臟皆令人咳。至於六腑令人咳,經文中未提出依據,有待探討。

五臟六腑咳的證候特點是什麼?

《咳論》將咳分為五臟咳與六腑咳兩大類,無論是五臟咳,還是六腑咳,均有咳嗽的證候。臟腑咳,除有咳嗽的共同證候,尚有突出各臟腑特有的證候,即五臟以疼痛為其特點,六腑以泄為其證候特點。這包括各臟所在部位,經脈循行所涉及的部位即經脈之氣失常的證候,如:肺咳出現喘息;心咳出現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狀;胃咳出現嘔吐;大腸咳遺屎。其中六腑咳有可能兼有相配合的五臟病的證候,其依據是「五臟之久咳,乃移於六腑」。

內外合邪的致咳原理是什麼?

咳嗽的病因為風寒外襲,從皮毛而入,加之內傷生冷飲食。風寒外襲,「皮毛先受邪氣」,而「皮毛者,肺之合也」,邪氣由表及裡內舍其合以傷肺;胃傷生冷,其寒「從肺脈上至於肺,則肺寒」。肺為嬌臟,不耐寒涼,在兩種病因中,寒冷飲食的寒氣上逆於肺,而致肺寒,這是傷人皮毛的風寒之邪,乘虛傷肺的內在病因和發病的內在依據。內外合邪,使肺宣肅失常而致咳。《靈樞·邪氣臟腑病形》指出:「形寒寒飲則傷肺,以其兩寒相感,中外皆傷,故氣逆而上行。」這說明了「內外合邪」的致病觀和肺胃是致咳之源的病機。

如何理解「以救俛仰」?

本句的意思是救治俯仰之證。「俛」,同俯;俛仰,指呼吸困難,張口抬肩,前後俯仰;「救」,救治。如尤在涇說:「肺主氣而司呼吸。風熱在肺,其液必結,其氣必壅,是以俯仰皆不順利,故曰當救俯仰也。救俯仰者,即利肺氣、散邪氣之謂乎。」從「以救俯仰」一句,說明病情危急,當急救之。即利肺散邪,排出膿痰,以緩解呼吸困難則病可愈。否則膿痰排不出,必呼吸困難,前俯後仰,以致傷肺,甚或阻塞氣道可窒息而死。提示對痰濁壅盛之證應因勢利導,痰,以防損傷臟氣。

為什麼說「此皆聚於胃,關於肺」?

此句說明雖然「五臟六腑皆令人咳」,但以肺胃兩臟關係最為密切。即所有臟腑咳都是由於邪氣會集於胃,涉及到肺造成的。(1)咳與肺有關,原因有二:①肺主咳,咳是肺的本經病變。肺主氣司呼吸,主宣發肅降,若肺失宣降則發為咳嗽。②肺是接受來自皮毛或其他四臟邪氣、胃中寒氣的承受者。外感內傷病因均可致咳,但其根本機制是肺在致病因素作用下,宣降失常,肺氣上逆而引起。(2)咳與胃有關,胃是接受寒冷飲食的器官,是導致肺寒的內因,寒氣通過肺經,上至於肺,而致肺寒,是發生咳嗽的內在依據。

痛證形成的病因病機是什麼?

痛證是臨床常見的病證之一,引起疼痛的原因有很多種,然在經文中,論述了其主要因素,則為寒邪。寒邪之所以引起疼痛,主要病機為寒性凝滯、主收引,使血脈縮踡絀急,氣血滯澀不暢。所謂寒,既包括外寒如凍傷、感受寒邪、飲食生冷等,也包括內寒,即機體陽氣虛衰、溫煦氣化功能減弱,出現顫抖、畏寒肢冷、膚色蒼白等。痛證的病機經文概括為「客於脈外則血少,客於脈中則氣不通」,此句為一互文句,即邪氣侵犯經脈內外,既可導致氣血不通,亦可導致氣血衰少,二者均可引發疼痛,可見,疼痛的病機無外乎虛實兩端。結合《內經》其他篇章,又可分為以下幾種:(1)不通則痛。不通則痛,包括氣機不通、氣血不通、腑氣不通等,其原因有寒邪凝滯所致,也可因燥屎內結、食積、結石等實物堵塞所為。(2)脈絡拘急收引作痛。(3)失養作痛。氣虛、血虛、陰精虧少或因血脈不暢,臟腑組織不能得到充足的氣血濡養,而致不榮作痛。(4)氣逆作痛。

疼痛的診斷及辨證要點有哪些?

(1)疼痛的時間特點與程度:疼痛的時間特點與程度,常可反映病情的輕重。如「其痛或卒然而止者」,其疼痛較輕。痛有休止,說明病情輕淺;若「痛甚不休」、「因重中於寒,則痛久也」,說明病情較重;若「卒然痛死不知人」,說明陰陽有暫時離絕之勢,病情更甚。(2)疼痛對按壓的反應:疼痛對按壓的反應。常可反映疾病的虛實,病位的淺深。痛而拒按者,是寒熱搏結,屬實證;按之痛不減者,是病位較深,按之不及病所所致;按之痛減者,一是使原本凝聚之氣血,得以疏散,二是使壅閉之陽氣,得以通達。(3)疼痛的牽引部位:根據經脈的循行路線及與臟腑關係,牽引性疼痛所發生的部位,常可作為確定病位的依據。如心與背相引而痛,是寒客背俞之脈。脅肋與少腹相引而痛及少腹痛引陰股,厥陰之脈。(4)疼痛的寒熱虛實屬性:一般而言,疼痛喜溫、喜按,「得炅則痛立止」者,為寒證或虛寒證;疼痛喜冷、拒按,得涼緩解者,為熱證或虛熱證。(5)疼痛的兼證辨證:疼痛的兼證,亦是辨別疼痛病位及其寒熱虛實的重要依據。痛兼積聚,乃邪客於小腸膜原之間,寒凝血滯之故;痛伴昏厥,是寒邪傷臟,陰陽之氣不相交通所為;痛兼嘔吐,為寒犯腸胃,失於和降;痛兼腹瀉,為寒犯小腸,清濁不分,水谷混雜,並走大腸;痛兼便秘,乃熱灼腸液,津傷化燥所致。

為什麼通過望色能辨別疼痛的寒熱?

通過望色可以辨別疼痛的寒熱性質,一般地說,黃赤色為熱,白為寒,青黑為痛。其機理在於:黃赤為火熱之象,熱邪亢盛,血脈充盈,故表現為黃赤,為熱;熱結不通,故痛。白色者,是寒邪凝滯、氣血不通、血氣不能上榮,故其色白,為寒痛。故《素問·舉痛論》言:「黃赤為熱,白為寒。」不論何種原因,凡疼痛大都是因不通所致,不通則血凝氣滯,故面色青黑;另外,人體在劇烈疼痛時可引起經脈收引,收引則氣血不通,不通故面色青黑。故經脈不通,可引起疼痛,反之疼痛也可引起經脈不通,不通則面色青黑。故《素問·舉痛論》言:「青黑為痛。」

疼痛不知人的病機是什麼?

寒氣引起疼痛導致昏厥不知人,主要是由於寒氣客於五臟,陰氣阻絕於內,陽氣浮越於外,陰陽處於暫時離絕而不交通的狀態而形成的。如原文所述:「寒氣客於五臟,厥逆上泄,陰氣竭,陽氣未入,故卒然痛死不知人。」論如何根據疼痛的部位推疼痛可以發生在身體的各個部位,常作為患者的主要癥狀而就診。在詢問疼痛時,除注意疼痛的性質外,還要確定疼痛的部位,這對明確診斷,推論何臟何腑的病變有重要的參考意義。因為一定臟腑組織器官的病變,常引起身體固定部位的疼痛,而疼痛又多發生在臟腑病變所在部位或臟腑經絡通過的部位。疼痛部位和病變髒腑組織的關係如下表所示:疼痛部位病變所屬臟腑經絡病理機制太陽經病:頭項強痛,頭痛連及項背,頸項不利頭為諸陽之陽明經病:前額頭痛,常連及眉棱骨直接上行頭頭痛少陽經病:太陽穴周圍疼痛或偏頭痛厥陰肝經病:頭頂痛常連及頭角巔頂疼痛部位病變所屬臟腑經絡病理機制心陽不振,心血瘀阻心的病變痰濕阻滯閉阻胸陽氣陰兩虛心脈失養胸在上焦,內胸脅痛肺陰虛,肺熱、肺癰藏心肺。肝膽肺的病變風熱犯肺等肝膽經病變:肝氣鬱結,肝膽濕熱,肝鬱化火,氣滯血瘀,飲停脅下等胃瘀血、胃熱、胃寒、胃虛寒、胃氣滯、胃居中焦肝氣脘痛胃的病變食滯胃脘、肝氣犯胃,均可引發胃脘疼痛橫逆犯胃大腹痛:脾胃病變,胃腸氣滯,因寒、食、蟲等小腹痛:大腸、膀胱、胞宮等病變如濕熱下注,瘀血寒、熱、氣、腹痛阻滯等少腹痛:多指小腹兩側之疼痛,多屬肝經病變如寒滯等阻滯氣機肝脈腎的病變:如腎陰虛,腎陽虛。或腎虛,復受風寒、腰痛濕熱之邪以及挫閃瘀血等

為什麼說「風為百病之長」?

風邪具有多發易感的特點,也是其他邪氣致病的先導。風邪為患,雖多見於春季,但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且風邪致病具有病位遊走無定處、癥狀變化無常的特點。例如,風邪初入皮膚之間,「風本陽邪,陽主疏泄,故令腠理開,開則衛氣不固,故洒然而寒。若寒勝則腠理閉,閉則陽氣內壅,故煩熱而悶」(《類經》)。寒熱病不論癥狀表現為寒或是熱,其病因均為風。風邪從表入里,變化多端。例如五臟風證除都有多汗惡風的共同癥狀外,另各自具有不同的診斷要點。但儘管這些癥狀表現各異,其病因亦為風邪。且古人認為偏枯、癘風等嚴重的疾病也是風邪中於人體一側俞穴或風邪侵犯血脈而導致。僅《素問·風論》中就列舉了18種風病。故《類經》說:「風之始入,自淺而深,至其變化,乃為他病,故風為百病之長。《骨空論》曰:『風為百病之始』也。」

五臟風證的異同點有哪些?

(1)相同點是多汗惡風,五臟風每一疾病都有多汗惡風的共同癥狀。(2)不同點是五臟風各有其典型或代表癥狀,如肺風兼見面色慘淡而白,咳嗽氣喘,晝輕夜甚;心風兼見唇舌焦燥,善怒或易受驚嚇,面赤,甚則語言不利;肝風兼見善悲,面色微蒼,咽干善怒,時而憎惡女性;脾風兼見身體怠惰,四肢不欲動,面色微黃,食欲不振;腎風兼見面部浮腫,腰脊疼痛不能站立,面黑,小便不利。

「寒熱」病的病因、病機和病證分別是什麼?

「寒熱」病的病因是風邪侵於皮膚之間。病機是「風氣藏於皮膚之間,內不得通,外不得泄。風者善行而數變,腠理開則淅然寒,閉則熱而悶」。病證是或惡寒、食慾下降;或發熱、煩悶、消瘦,時而戰慄。

寒熱應如何問診?

寒熱,即惡寒發熱,是疾病中較為常見的癥狀之一。所謂惡寒,是病人的主觀感覺,常見於外感性疾患的表證階段。這種惡寒的特點是加衣、蓋被、近火取暖不能緩解。而畏寒和惡寒概念不同,內傷雜病,患者感到怕冷,甚則手足不溫,加衣蓋被,近火取暖,可以暫時緩解。所謂發熱,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指測量體溫升高到38℃、39℃等;另一種系指病人自覺全身或某一局部發熱,或醫生觸診病人有熱的感覺,便稱發熱。在詢問寒熱癥狀時,要特別注意寒熱的有無,寒熱癥狀出現的先後,寒熱持續的時間長短,以及寒熱的關係等。弄清楚這些問題,對診斷疾病的虛實寒熱在表在里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常見的寒熱表現有哪幾種?其病機和臨床意義如何?

常見的寒熱癥狀有惡寒發熱,但寒不熱,但熱不寒,寒熱往來四種類型。所謂發熱惡寒同時並見,是指患者發熱的同時又感到惡寒,惡寒的同時又見發熱,或手摸額部感到灼手,或試表時體溫升高。有的一開始只有惡寒,全身打哆嗦,但很快又兼見發熱。有的發熱比較明顯,同時感到惡寒。惡寒發熱同時並見是重要的癥狀,多見於外感病的初期,即在表階段,它是診斷表證的重要依據。外邪侵襲肌表,正邪交爭於肌表,故惡寒發熱同時並見。古代醫家對惡寒這個癥狀非常重視,一分惡寒便有一分表證」是強調了惡寒的重要性。而惡寒或寒戰常是發熱的前奏。正如《傷寒論》所言:「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就是說,只要惡寒癥狀還存在,就說明了肌表還有邪氣。另外惡寒發熱同時並見,還要注意區分寒熱的輕重。惡寒重,發熱輕,兼有無汗、頭身疼痛者,為外感風寒的表寒證。發熱重而微惡風寒,咽喉腫痛口微渴者為表熱證。所謂但寒不熱,是指病人只感到畏寒怕冷,而不發熱。可表現為形寒肢冷,四末不溫,面色白,脈沉遲等。這是由於人體的陽氣不足,溫煦功能減退所致,多屬陽虛則寒的虛寒證。在外感疾病過程中,出現了但寒不熱的表現,則表示疾病已發展到里寒證了。正如《傷寒論》所說:「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所謂但熱不寒者,是指病人只有發熱,不感到惡寒。在外感熱病中患者出現了但熱不寒的癥狀說明了病不在表而在里,里或直中於里,成為里熱之證。常見的但熱不寒有壯熱、潮熱,長期低熱等幾種。所謂寒熱往來,是指寒和熱有規律地交替出現,寒來熱往,熱來寒往,惡寒時不發熱,發熱時不惡寒。寒熱往來,發作有定時,一日數發,或一日一發或隔日一發,常伴有口苦咽干、目眩等症。說明了邪在少陽、半表半里之間,這時邪氣不太盛,正氣也不衰,正邪相爭處於相持階段。正勝則熱,邪勝則寒,一勝一負,一來一往。

壯熱、潮熱有何不同?

壯,即盛大的意思。壯熱是大熱,高熱不退,大熱不解,是熱的極盛期。主要見於里實熱證。里熱蒸騰,蒸蒸而熱。潮熱和壯熱不同,是指有規律地定時而至或定時熱勢更高。這種發熱,有信,定時而至。

潮熱有哪幾種?

臨床上常見的潮熱有陰虛潮熱、陽明潮熱、濕溫潮熱三種。陰虛潮熱:即常說的陰虛發熱。每當午後開始體溫升高,至下午3~5點或傍晚達到高潮,以後就逐漸下降。陰虛潮熱的體溫一般不算太高,多在38℃以下。其病機是陰液不足,陰不制陽,相對陽盛,虛熱內生。陰虛潮熱常兼見五心煩熱,口咽乾燥,顴紅盜汗,舌紅少苔,脈細數等表現。陽明潮熱:即所說的陽明經熱。陽明經多氣多血,抵抗力相當強大,邪犯陽明,正氣抗爭,因而出現大熱,高熱不退,屬里熱證。這種熱同樣是午後加重。其病機為下午3~5點是陽明經氣血充盛,邪相爭劇烈,故定時熱度升高,亦稱日哺潮熱。常兼見口大渴而喜冷飲,汗大出,脈洪大,或大便秘結等症。濕溫潮熱:濕熱邪氣侵犯人體,濕鬱熱蒸,濕熱裹結,熱在濕中。難於透達,故身熱不揚,所謂身熱不揚系指發熱雖甚而皮膚不灼手,甚或四肢反涼;或初捫之不覺熱,捫之稍久即感灼手;或發熱較高而患者並不感到太熱,面色不紅或反淡黃。而且常伴有汗出熱不解或汗出熱減,繼而復熱,口渴不思飲,飢而不欲食,或胸悶不飢,便溏等症。濕溫潮熱亦午後為甚。這是由於濕熱邪氣困遏中焦,明經氣旺盛與邪相爭加劇,因而熱度升高。

臨床常見的虛熱有幾種?其臨床表現和病理機制有何不同?

一般來說,虛熱屬於「內傷發熱」的範疇。有因氣虛、血虛、陽虛、陰虛的不同。其表現特點除少數發熱較高以外,起病比較緩慢,持續時間較長,發熱時間有一定的規律性。(1)陽虛發熱:多由素體陽虛或氣虛日久發展而來,除見到一般虛熱的特點外,常兼見面浮肢腫,形寒肢冷,精神疲憊,大便溏薄,小便清長,舌質淡嫩等陽虛表現。個別情況下陽虛發熱體溫高達39℃,甚或40℃,但病人雖高熱而面不紅,舌質淡是重要特徵。陽虛發熱屬假熱的範圍。其病機是陽虛陰盛,陰寒盛極,格陽於外,或陽氣衰微,火不歸元,浮陽外越。有人認為,陽虛發熱乃屬體虛之人抵抗力低,菌毒等邪侵入體內引起,可用溫陽扶正的藥物。因溫陽扶正之品,能提高機體抵抗力,抵抗能力增強,機體就可恢復正常生理狀態。(2)氣虛發熱:素體氣虛,或熱性病後,正氣受損,臟腑功能衰減而致發熱。其臨床表現除發熱日久不止和熱度不高以外,色?白,食少乏力,短氣懶言,勞倦則甚,舌質偏淡,脈虛弱等表現。氣虛發熱的病理機制有如下幾種說法:①脾氣虛弱,中氣不足,津液化生不足,陰津虧損,不能制陽,陽氣浮越。②肺脾氣虛,衛氣虛弱,煩勞則張,氣虛外浮。③脾氣虛損,中氣下陷,清陽不升,郁而發熱。(3)血虛發熱:多由急慢性失血如吐血、衄血、便血、子宮出血、產後失血,以及飲食勞倦,脾胃虛弱,生血減少,因血液虧損而見發熱。因此除見長期低熱以外,常兼見心悸失眠,面色不華,唇舌色淡,自覺肌熱,脈細而虛數。血虛發熱的病機是:血虛則陽氣相對偏盛,陽氣無所依附而浮散於外,故為虛熱。

癘風的病因、病機和病證分別是什麼?

癘風是由於風邪侵入人體而引起的一種疾病,即今之麻風病。病機是風邪侵犯血脈,入里化熱,氣凝血熱,使病人之氣血穢濁不清。病證為皮膚色澤敗壞、鼻柱崩壞、皮膚潰瘍。

《素問·風論》記載的各種風證的命名依據是什麼?

各種風證的命名依據分別是:(1)以風邪所傷部位命名:如風邪傷肝為肝風;風邪傷心為心風;風邪入腦為腦風等。(2)以疾病的性質命名:如風邪傷人有或寒或熱的反應,稱之為寒熱;熱在里為熱中;寒在里為寒中等。(3)以臨床表現特徵命名:如汗出泄漏為漏風;局部發病為偏風等。(4)以感風邪途徑命名:如房事汗出復感風邪則為內風等。

什麼叫痹證?其形成原因是什麼?

《內經》所論之痹,是指風寒濕邪氣侵犯人體,導致以經絡臟腑痹阻不通、氣機阻滯不暢為病機,以疼痛為特點的一類疾病。痹,通「閉」,此處是以病機言其病名的。對於痹證的形成原因,原文用「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句概之。經分析可知,此句為一省略句。因為風寒濕三種邪氣是痹證發生的主要原因,即發病的主要條件,但是單純的外來致病因素,在人體正氣充足、調和的情況下是不會發病的。也就是《素問·遺篇·刺法論》所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由此可知,此處省略了配合的對象即「正氣不足」。據「逆其氣則病,從其氣則愈,不與風寒濕氣合,故不為痹」可知,原文所指與痹邪配合的對象當指逆亂的營衛之氣。總的來說,痹證的形成原因可概括為:在人體營衛之氣不足或逆亂的條件下,風寒濕三氣侵犯人體,致使經脈閉阻,氣血凝滯不通,從而形成痹證。

《素問·痹論》對痹證是如何分類的?

痹證的分類:(1)根據病邪偏盛和癥狀特點,分為行痹、痛痹、著痹。(2)根據病變部位,分為骨痹、筋痹、脈痹、肌痹、皮痹。(3)根據邪氣益內所侵臟腑,分為五臟痹及六腑痹。

各類痹證的發病機制是什麼?

(1)五臟痹的形成機制:邪傳於內而形成五臟痹的機制可概括為二:一是五體痹證久不愈,即經文所言的「五臟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內舍於其合也」;二是各臟在其相應的季節重新感受風寒濕邪,即經文所言的「所謂(五臟)痹者,各以其時重感於風寒濕之氣也」。(2)六腑痹的發病機制:涉及內外兩方面因素,內因即「食飲居處,為其病本也」。凡飲食不節制,包括過飽、過飢、偏嗜等或起居失常、生活無規律以及不利於健康的居住環境等,只要是造成了腸胃及正氣的損傷,皆可成為引發六腑痹的內在依據。就外因而言,風寒濕之邪乘腸胃及正氣損傷之機,由分布於肌表的六腑俞穴入侵,而發為六腑痹。即原文所說「六腑亦各有俞,風寒濕氣中其俞,而食飲應之,循俞而入,各舍其府也」。

如何判斷痹證的預後?

從兩方面判斷痹證的預後:(1)感邪的性質。風為陽邪主動,其性輕揚,故以風邪為主侵犯人體而發生的痹證,由於風邪易於驅除而容易治癒。寒濕之邪為陰邪,寒主收引,性凝滯,濕性重濁黏滯,不易驅除,故以寒濕之邪為主發生的痹證,難以治癒。(2)病位深淺。邪在皮膚,病位輕淺,邪氣易散,故易治癒。邪留筋骨間,病位較深,邪氣不易驅除,故較前者難以治癒,若邪侵五臟,損傷精神氣血,則預後不佳。

痹證的針刺原則是什麼?

痹證針刺原則是五臟痹治療要刺其俞穴,六腑痹治療要刺其合穴。五體痹則根據發病部位循經取穴,即經文「五臟有俞,六腑有合,循脈之分,各有所發,各隨(治)其過則病瘳也」。正如張志聰注曰:「夫營俞治經,故痹在臟者,當取之於俞,合治內腑,故痹在腑者,取之於合也,又當循形身經脈之分,皮肉筋骨。各有所發,各隨其有過之處而取之,則其病自瘳矣。」

寒、熱等多種不同癥狀?

痹證的癥狀之所以有上述多種表現,主要與病人體質的陰陽屬性及感受風寒濕邪的輕重主次有關。若寒邪偏勝,寒性凝滯,氣血不通,故疼痛劇烈,如《素問·痹論》所述:「痛者,寒氣多也,有寒故痛也。」若病久入深,營衛不通達。氣血不足,皮膚得不到營衛的濡養,喪失了知覺,故不仁不痛,如《素問·痹論》所述:「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榮衛之行?,經絡時疏,故不通,皮膚不營,故為不仁。」有的痹證,病變部位寒冷,這是因為陽氣虛,陰寒勝,陽不勝其陰,故寒,如《素問·痹論》所述:「其寒者,陽氣少,陰氣多,與病相益,故寒也。」有的痹證,病變部位發熱,這是由於陽氣勝,陰氣衰,陰不勝其陽的緣故,如《素問·痹論》所說:「其熱者,陽氣多,陰氣少,病氣勝,陽遭陰,故為痹熱。」有的痹證,病變部位多汗而濡濕,這是由於濕邪偏勝和陽衰陰勝所致,陽衰陰盛,復遇濕邪偏勝則水濕不能氣化而滯留,故局部濡濕而多汗,如《素問·痹論》所說:「其多汗而濡者,此其逢濕甚也,陽氣少,陰氣盛,兩氣相感,故汗出而濡也。」

營衛之氣與痹證的發生有什麼內在聯繫?

痹證的發生,在經文中指出「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說明風寒濕邪是痹證發生的外部條件,但是風寒濕邪氣在人體正氣強盛的情況下是不會侵犯人體而發病的,那麼痹證的發生一定有其內在依據,即經文所言「逆其氣則病」,這裡的其氣是指營衛之氣。營行脈中,衛行脈外,陰陽相貫,氣調血暢,具有濡養四肢百骸、臟腑經絡的作用,同時與人體防禦功能有著密切的關係。營衛和調則衛外御邪能力強,邪氣不易侵入人體。若營衛不和,腠理疏鬆,防禦功能減退,則風寒濕邪侵襲,內外合邪,易使脈絡閉阻,氣血凝滯,才會形成痹證。因此,儘管內因、外因共同作用,而發生痹證,但營衛之氣的調和與否,是痹證發生的主要依據。為什麼痹證有痛、不痛、

什麼是痿證?

痿,是指肢體痿軟無力的一類疾病,以下肢不能隨意運動為主要癥狀。《內經》又稱之為「痿蹙」、「痿疾」、「痿易」等。經文中所論之痿從其癥狀特點言,可分為弛緩不收性痿(脛縱)和攣縮不伸性痿(筋急而攣)兩大類。

痿證的病因、病機是什麼?

痿證的發病原因歸納起來有以下四點:(1)情志所傷,氣鬱化熱致痿。見經文「有所失亡,所求不得」、「悲哀太甚」、「思想無窮,所願不得」等。(2)勞倦太過,耗液傷陰,陽亢生熱致痿。見經文「遠行勞倦」、「意淫於外,入房太甚」等。(3)觸冒暑熱,傷津耗液致痿。見經文「逢大熱而渴」。(4)濕邪浸淫,久而化熱致痿。見經文「有漸於濕,以水為事,若有所留,居處相濕」。痿證的病機總的來說是五臟因外感或內傷生熱,致使津液氣血內耗,不能營養皮、肉、筋、脈、骨等組織所致。由此可見痿證是根於內而發於外,這與痹證由五體痹證久不去,內舍於其合而成的臟腑痹不同。正如張志聰所說:「夫五藏各有所合,痹從外而合病於內,外所因也;痿從內而合病於外,內所因也。」

痿證的治療及意義是怎樣的?

痿證的治療主要有三大原則:一是治痿取陽明。這一原則突出了調理脾胃在痿證治療中的重要性。這主要是因為「陽明者,五臟六腑之海」;陽明「主閏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陽經、陰經會於宗筋,而「陽明為之長」。因此,治療痿證除了某些有濕熱者必須清濕熱之外,一般多採用補益陽明之氣,補養陽明之血,滋補陽明之陰的方法,使氣血充盛,宗筋得滋,痿證則愈。二是「各補其滎而通其俞,調其虛實,和其順逆」,指出在獨取陽明的原則下,還必須根據五體痿證的具體情況,針對其相對應的臟腑經絡進行辨證論治,虛則補之,實則瀉之。三是「各以其時受月」,指出治療痿證還必須貫徹「因時制宜」的原則。

如何理解「各被其滎而通其俞」的治痿原則?

「各補其滎而通其俞」,是指針刺滎穴以補其氣,刺俞穴以通其氣。補和通都是指針刺法而言。如吳昆注:「十二經有滎有俞,所溜為滎,所注為俞。補,致其氣也;通,行其氣也。」經文在「治痿獨取陽明」之後,又言「補其滎而通其俞」,義在取陽明之後,仍須察其所受病之經而兼治之。如筋痿當取陽明、足厥陰之滎俞;陽明、手少陰之滎俞;肉痿當取陽明、足太陰之滎俞;皮痿當取陽明、手太陰之滎俞;骨痿當取陽明、足少陰之滎俞。上述各補滎通俞治療痿證的原則,體現了在治痿時,既要重視陽明,又要針對與痿證相關的臟腑經絡進行辨證論治。

水脹、膚脹與鼓脹的主要臨床表現是什麼?

水脹、膚脹、鼓脹三者,其證候的相同點,均有全身腫脹,腹大。其不同點是:水脹,以手按其腹,隨手而起,有波動感,皮澤而薄;膚脹,手按其腹無波動感,叩之如鼓,皮厚,按其腹窅而不起,腹色不變;鼓脹,腹部皮膚呈青黃色,腹筋脹起。其中水腫或在皮膚之間,或在腹腔之中,在診斷時可通過按診加以鑒別。一般來說,按之?而不起者,為皮下有水,隨手而起者為氣。若以手按其腹,隨手而起,如裹水之狀,為水在腹中,為水腫;若皮厚,按其腹窅而不起,叩之??然不堅,當為皮下有水,腹中有氣,為膚脹。膚脹與鼓脹的鑒別點在於,前者「腹色不變」,後者「色蒼黃,腹筋起」,二者雖然「腹脹身皆大」,但鼓脹當為腹中有水,皮下無水,膚脹為腹中有氣,皮下有水。

腸覃與石瘕的主要臨床特徵及其鑒別要點是什麼?

腸覃、石瘕的病因病機、癥狀、鑒別要點及治療如下表。病名病因病機癥狀鑒別要點治療原則寒邪客於腸腹內腸外有腫塊,始如雞外,與衛氣卵,漸漸增大,日久狀如破血逐瘀,腸覃相搏,氣血懷子。腫塊堅硬,推之可可導而下凝聚移,月經可按時來潮寒邪客於子子宮增大,腹部腫塊狀如破血逐瘀,石瘕門,氣血瘀程短,月事懷子阻

《素問·厥論》所論熱厥與後世熱厥是否相同?

《素問·厥論》所論熱厥多由酗酒過度或縱慾過度而傷腎,陰虛陽亢所致,可見周身及手足煩熱,小便黃赤等癥狀表現。故經文所論與後世之熱厥概念不同,後世之熱厥,乃外感熱病過程中某一階段可能出現的證候,多由於熱邪內熾,不得發泄,壅遏於里,使氣機逆亂而致厥,其手足反見逆冷,所謂「熱深厥亦深」是也。

什麼叫「開鬼門,潔凈府」?

開鬼門即發汗,潔凈府即利小便。水腫病的治療,首先應使瀦留的水液排出體外,通常用發汗和利小便兩種方法,使水邪有出路。該治法為後世認識水腫的機理和治療水腫提供了理論依據,病的辨證施治具有重大影響。如張仲景《金匱要略》據此提出:有水者,腰以下腫當利小便;腰以上腫當發汗乃愈。」

精明的作用是什麼?

精明的作用:視色;辨物形。《靈樞·大惑論》「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另指出「夫睛明者,所以視萬物,別白黑,審短長。以長為短,以白為黑,如是則精衰矣」。當人體氣血不足,精明失養則視物不能,或視物形,視物色差誤。《靈樞·決氣》「精脫者耳聾,氣脫者目不明」。

五臟「失守」有什麼臨床表現?

(1)脾臟失守,中焦有濕的「中盛藏滿,氣勝傷恐者,聲如從室中言」。(2)肺氣虛的「言而微,終日乃復言」。(3)心氣失守,神明之亂的「衣被不斂,言語善惡,不避親疏」。(4)脾腎失守,門戶失約的「倉廩不藏」。(5)腎虛膀胱不藏的「水泉不止」。

五臟氣熱致五體痿的臨床特點各是什麼?

五臟氣熱則熱邪傷津耗液,不能營養皮、肉、筋、脈、骨,形成五體痿。肺氣熱所致的皮痿,可見皮膚收縮,乾枯無澤;心氣熱所致的脈痿,可見關節不能提舉,不能站立負載身體,數溲血;肝氣熱所致的筋痿可見關節弛緩攣縮,以及男子滑精、女子帶下等癥狀;脾氣熱所致的肉痿,可見口渴、肌肉不仁;腎氣熱所致的骨痿,可見腰脊不舉、足不任身。

五臟「失強」有什麼臨床表現?

(1)精神衰敗的「頭傾視深」。(2)心肺失強的「背曲肩隨」。(3)腎臟失強的「轉搖不能」,及骨將敗壞的「不能久立,行則振掉」。(4)肝臟失強,筋將衰敗的「屈伸不能,行則僂附」。

脈診的診斷意義有哪些?

從經文舉例可歸納出脈診的意義有五個方面:(1)根據脈象判斷病與不病。如「長則氣治,短則氣病」。(2)根據脈象判斷氣血的盛衰。如「代則氣衰,細則氣少」。(3)根據脈象判斷疾病。如「數則煩心」、「上盛則氣高(鬲),下盛則氣脹」、「澀則心痛」。(4)根據脈象判斷疾病的進退。如「大則病進」。(5)根據脈象判斷疾病預後。如「渾渾革革,至如湧泉,病進而危;弊弊綿綿,其去如弦絕者,死」。

脈診的基本原理是什麼?

經文指出「脈者,血之府也」,說明脈與血的關係———血在脈中。經文中列舉不同脈象的診斷意義,但尚不能說明脈象形成及診脈原理。《靈樞·本臟》指出:「經脈者,所以行血氣而營陰陽。」說明經脈有運行氣血的作用。這種運行的動力來自於胃氣或宗氣。《素問·玉機真臟論》曰:「臟氣者,不能自至於手太陰,必因於胃氣,乃至於手太陰矣。」《素問·平人氣象論》曰:「脈,宗氣也。」另一方面,《靈樞·決氣》曰:「壅遏營氣,令無所避,是謂脈。」體現出血脈對營血或其運行有約束和限制作用。《靈樞·營衛生會》指出「壯者之氣血盛,其肌肉滑,氣道通,營衛之行,不失其常」,「老者之氣血衰,其肌肉枯,氣道澀」。氣道的通暢與否也影響分肉之間經脈氣血的運行。無論是血脈,還是血脈周圍的人體組織對脈中氣血的運用均能產生阻力。氣血的盛衰、動力與阻力的大小形成了脈象速率、脈形粗細長短、脈的強弱等不同的變化,並反映到各切脈部位。中醫學以氣血的外部表現判斷內在氣血的變化情況。

怎樣正確應用脈診?

脈診是一種既簡單方便而又細緻的診斷方法,只要應用得好,確實能很好地指導臨床診斷治療。因此就必須科學地、正確地對待脈診,要做到正確應用,須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1)掌握正常脈象:所謂正常脈象,即無病之脈的形象,習慣稱為「平脈」。這種脈象是三部有脈,節律整齊,來去從容和緩、充實有力,又具柔和之象,一息脈來四到五至的,亦即有胃、有神、有根之脈。了解了正常脈才能進一步區分病脈。(2)正確掌握診脈的方法:寸關尺三部定位要準確,首先定關,關前為寸,關後為尺,三指平布,疏密適宜。按脈指力要適度,分浮中沉,細心體會。(3)選擇診脈時間:《素問·脈要精微論》中指出:「診法常以平旦,陰氣未動,陽氣未散,飲食未進,經脈未盛,絡脈調勻,氣血未亂,故乃可診有過之脈。」說明診脈時要保持安靜,呼吸平穩,氣血調勻,此時診得的脈象就能真實反映病情。在實際臨床工作中,做到「平旦」診脈是少數情況,但是診脈的原則是保持氣血和平,氣血不亂。這就必須讓病人進行適當的休息,使體力、精神保持相對安靜狀態,這樣才能診出準確脈象。(4)診脈時病人體位要自然:最好是端坐,伸臂自然,或仰卧位使氣血流暢。必須避免阻滯血流,以防脈現假象。(5)注意識別異常的脈管位置:如斜飛脈,即脈不見於寸口部,從尺部斜向手背;反關脈,即脈管呈現於寸口的背側等情況。切不可把脈管的異常而誤認為脈微,脈弱,脈沉細或無脈等假象,從而導致錯誤的判斷。(6)掌握氣候、年齡、性別等脈象的變化:由於人的脈象是和四時氣候變化相應的,《素問·脈要精微論》中說:「春應中規,夏應中矩,秋應中衡,冬應中權」,即常說的春弦、夏洪、秋毛、冬石。這是由於季節氣候不同而脈搏也有相應的變化,但都屬正常脈象。又如在年齡、性別方面,年齡小,脈跳快,而老年人脈搏力量較弱,青壯年或體力勞動者脈搏多較有力。在性別方面,女性比男性脈搏稍弱一點。(7)診脈要有一個嚴肅的科學態度,要集中精力細心體會。不可草率按摸,主觀臆斷,企圖使脈象符合證候。以上幾個方面作為診脈的參考,初學者尤要注意,開始就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嚴肅的態度。另外,診脈需要大量的實踐,摸的次數多了,對某一個脈體會就深刻了,才能摸得準確,才能更好地運用脈診。

如何理解「四變之動,脈與之上下」?

應從如下兩方面去理解:(1)自然界的四時更迭,呈現著陰陽消長的變化,冬至45日,陽氣微上,陰氣微下;夏至45日,陰氣微上,陽氣微下。(2)人體陰陽氣血也隨之發生相應的變化,表現在脈象上為春規,夏矩,秋衡,冬權。這是「天人相應」在脈象上的體現。

脈與四時的關係怎樣?

經曰:「四變之動,脈與之上下。」說明脈象受四時變化影響而發生不同的變化。而且具有不同的特點:春季人的脈象,具有從容和緩圓滑之象;夏季脈象起伏方正,洪大如鉤;秋季脈象清虛散澀,上下平調;冬季脈象沉石而下,必及其底。正如經文所說:「春應中規,夏應中矩,秋應中衡,冬應中權。」四時之氣,同時影響人身氣血的浮沉變化而使四時脈象有浮沉的變化。如經文所說:「春日浮,如魚之游在波;夏日在膚,泛泛乎萬物有餘;秋日下膚,蟄蟲將去;冬日在骨,蟄蟲周密,君子居室。」

什麼是脈象奪與不奪?

脈奪:脈無胃氣,如「但弦無胃」的真肝脈。主死。脈不奪,脈尚有胃氣,從容和緩圓滑之象。如「弦多胃少」的病肝脈,雖病,但預後良好。色奪:色見暴露枯槁晦暗,是真臟之色外現,預後不良。色不奪,色雖明顯,無含蓄之象但有光澤,說明胃氣尚存。新病:脈小色不奪;脈與色俱不奪。久病:色奪而脈不奪;脈與色俱奪。

診脈獨取寸口有什麼理論根據?

寸口又名氣口、脈口。這個地方,動脈呈現部位淺,脈管搏動明顯,便於摸取,故為臨床醫家廣泛採用。之所以稱為寸口,是因為這個診脈的地方在魚際穴後1寸的地方。臨床上,利用寸口脈變化情況來推論臟腑氣血功能的盛衰,作為診斷疾病的參考依據。根據中醫基本理論,其理論根據,歸納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1)寸口部為脈之大會,為臟腑諸氣的通路。在《難經·一難》中記載:「十二經皆有動脈,獨取寸口以決五臟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謂也?然,寸口者,脈之大會,手太陰之脈動也。……五臟六腑之所終始,故法取於寸口也。」由此可以認為,寸口脈是指手太陰肺經之脈,是肺經氣血流通的地方。同時,肺位最高,又朝百脈,全身臟腑氣血循行都要流經肺而大會於寸口,故五臟六腑之氣血盛衰,臟腑功能強弱都可在氣口這個地方反映出來。(2)肺脾同屬太陰,有脈氣相通,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如《素問·五臟別論》中說:「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於胃以養五臟氣,氣口亦太陰也。」所以,飲食物經過胃的腐熟受納,在太陰脾的消化運輸作用下,精微物質布散於全身,對全身組織器官起到滋養作用。肺亦屬太陰,肺經起於中焦,又主一身之氣,肺經氣血的盛衰,能夠反映全身各臟腑器官的氣血盛衰。(3)肺為十二經之終始。經絡是人體氣血運行的主要通路,十二經氣血循環流注,起於肺經又終止於肺經。營衛氣血遍布周身,循行五十度又終止於肺經,復會於氣口。所以診寸口脈能夠了解營衛氣血的盛衰。(4)獨取寸口,方便易行,便於診察,動脈淺在,易於觸知,脈搏強弱,易於分辨,因而沿用已久,在長期醫療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並系統地觀察了各種疾病寸口脈變動情況,總結出大量的有參考價值的文獻資料,以及臟腑病變和脈搏變化的客觀規律,上升為脈診理論。又驗之於臨床,辨證無誤。因而獨取寸口成為指導臨床、診治疾病的獨特方法,充分體現了中醫學術理論別具一格。

尺膚診法及臨床意義是什麼?

尺膚診法,主要見於《素問·脈要精微論》及《靈樞·論疾診尺》。將前臂腕橫紋至肘橫紋處、掌心向上、拇指向外的姿勢分為上中下三段。然後將胸腹及其內臟置於三段的不同位置。其定位除肝脾二臟,其他臟腑的上下左右鄰近分布基本與解剖學臟腑位置關係一致。頭咽、下肢分置於「上竟上」和「下竟下」。診法內容:皮膚肌肉的緩急滑澀及燥濕、軟堅等。意義:(1)判斷疾病。如《靈樞·論疾診尺》曰:「尺膚滑而澤脂者,風也;尺膚澀者,風痹也;尺膚粗如枯魚之鱗者,水?飲也。」(2)確定病位。即經文說的尺膚各部位判定臟腑頭面肢節的疾病,而且指出「前以候前,後以候後」。

為什麼診法常以平旦?

經文中可說明診法常以平旦的依據有兩個方面:(1)「陰氣未動,陽氣未散」,一日中日升日落影響人身營衛氣血盛衰變化。平旦之時,人體內環境氣血未發生明顯盛衰變化,無論是有病無病均處於相對穩定狀態。(2)「飲食未進」,提示平旦之時人處於寐而初寤狀態,亦不受勞作、情緒等其他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均可引起經脈氣血變化,而有不同的脈象表現。由於沒有這些因素的影響,所以平旦之時,人無論有病還是無病,均使經絡氣血保持原來基礎上的相對穩定狀態,從而反映出真實脈象。這樣就可以依據脈象診察氣血的客觀而真實的變化,進而診斷病與不病。所以診法常以平旦的實質是排除諸如飲食、情緒、勞動等非致病因素的干擾和自然因素的影響。臨床上實行這種診法不必拘於平旦,如汪機所說:「若遇有病,則隨時皆可以診,不必以平旦為拘也。」只要能排除干擾因素或考慮到干擾因素的影響,做到心中有數即可,如病人情緒緊張或剛剛運動之後,則診脈前須待休息片刻。總之,醫者要領會其要旨:診脈時盡量使病人處於清靜安適的狀態,減少影響脈氣搏動的因素,只有這樣才利於察其有病之脈。

為什麼說五臟失守、失強則死?

經文曰:「五臟者,中之守也……得守者生,失守者死。」又曰:「五臟者,身之強也……得強則生,失強則死。」中之守,身之強,言五臟有守中和強身的作用。其守中的作用,在經文中主要體現在對臟腑機能的調控作用。五臟主藏精神志意,志意有適應、調節、控制的作用,另外五臟對六腑的功能也有調控作用。文中「言而微,終日乃復言」為五臟氣虛所致,「衣被不斂,言語善惡不避親疏者」是臟神失守。「門戶不要」、「水泉不止」亦屬五臟調控失守。《靈樞·本神》指出:「五臟主藏精者也,不可傷,傷則失守而陰虛,陰虛則無氣,無氣則死矣。」強身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五臟精氣對相應五體的作用。經文中所言,頭傾、背曲肩隨、轉搖不能、行則僂附、不能久立等均為五臟精氣虛、五體失養的表現。可見人的生命活動、臟腑五體的機能全賴五臟之氣為其根本,揮其守中、強體的作用。如果五臟精氣衰敗,則影響身體健康,發生各種疾病現象,甚至危及生命。

如何理解「持脈有道,虛靜為保」?

(1)持脈,指診脈。道,法則。虛靜,清虛寧靜。保,通「寶」,珍貴、重要之意。(2)意義:一方面是診病時醫生應清虛寧靜,摒除雜念,全神貫注,這樣才能辨別出複雜的脈象;另一方面是診脈時患者也應該虛心安靜,這樣才能反映出真實的脈象。

什麼是脈證順逆?

脈證順逆,是指通過辨別脈證的關係來推測疾病發展、預後、善惡。脈搏和證候都是疾病反映於外的客觀現象,即所謂「病生於內,則脈色必見於外」。一般情況下,脈和證是相應的。也就是有是證即有是脈。如寒證,見遲脈;熱證,見數脈;虛證,見虛脈;實證,見實脈。這種脈證相一致的情況叫做「順」,所謂「順」,即脈證相應。一般來說,脈證相應,疾病就會按著正常的發展變化規律而演變,這種變化規律容易為我們所掌握,因此可以推測疾病的變化和預後。另外,疾病是十分複雜的,各種疾病變化是千差萬別的,大多數是脈證相應,但是也有脈證不相應即脈證不相一致的現象。如外感疾病初期在表階段,脈應浮而反沉;久病體虛脈反見浮;陽虛寒證脈反見數;熱邪亢盛而脈反見遲。這種脈證不相一致的情況叫做逆。所謂逆,即脈證不相應。一般來說,脈證不相應,可能出現疾病不按正常的發展變化規律演變,而出現一些曲折的變化,或者有假象出現。臨證時,要注意這種情況,要善於識別假象,不為假象所迷惑,要善於抓住疾病的本質使病情向好的方面轉化。正如《素問·玉機真臟論》所說:「病熱脈靜,泄而脈大,脫血而脈實,……皆難治。」

如何決定脈證從舍?

脈證有相應之時,也有脈證不相應之時。在脈證不相應的情況下,臨證判斷治療時,就有一個「舍證從脈」、「舍脈從證」的從舍問題。《景岳全書》中說:「凡見脈證有不相合者,則必有一真一假,隱乎其中矣。」故臨證時必須注意審察脈證的真假。在脈真證假的情況下,即脈反映了疾病的本質,而證是假象。那麼就應「舍證從脈」,憑脈辨證施治,在證真脈假的情況下,即證反映了疾病的本質,而脈是假象,此時就應「舍脈從證」,憑證辨證施治。脈證的從舍是一個關鍵的問題,此時變化比較複雜,病情比較嚴重,不能粗心大意,草率行事,隨便從舍,必須細心分辨每一個癥狀表現,必須四診合參,綜合判斷分析,才能從捨得宜,去偽存真,獲得預期治療效果。

脈脫的判斷方法有哪些?

經文說:「脈脫者,其脈空虛。」經文中的脈因其壅遏營氣,營行脈中,所以脈是指血脈。當脈脫時可以從切診、望診去判斷:(1)切脈方式。對於伏行於分肉之間的血脈,由於深而不見,所以切脈時應仔細體會,應選取較為表淺的部位切脈。脈象,當血脈空虛時,多見細微、軟弱無力的脈象,甚至可見澀脈。芤脈是最顯著的血脈空虛時的脈象,芤脈輕平似捻蔥、中空。(2)視診、切診。多用於觀察皮膚上較為表淺的皮部血絡,塌癟時多是血脈空虛之象。

如何理解脈象中的胃、神、根?

在脈學理論中,歷代醫家非常重視脈象的胃、神、根。所謂「胃」,即脈有胃氣。在《素問·平人氣象論》中指出:「人以水谷為本,故人絕水谷則死,脈無胃氣亦死。」由此說明了脈有胃氣的重要性。一般說來,所謂脈有「胃氣」,即脈來去從容,節律整齊。脈有胃氣,說明了機體的消化吸收功能旺盛,使谷氣入胃,五臟六腑皆以受氣,氣血化生充足,新陳代謝功能正常。那麼表現在脈搏上就能呈現有「胃氣」的形象。所謂「神」,即神氣,脈貴有神。脈有神氣,是指脈來充實有力,有柔和之象。從臨床實際來看,脈有神是和心的生理功能正常分不開的,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主血脈而藏神。心的功能正常,血液運行通利,那麼脈搏應指有力、飽滿柔和。心藏神,反應靈敏,生命力旺盛,脈有「神」亦屬正常之象,故脈有神與心藏神同類比象。所謂「根」,是指尺部沉取脈來有力。這種脈,稱為有根之脈。比方說,人之有尺脈,猶樹之有根,枝葉雖枯,有根就能復生。人之有尺脈,病雖重篤,尚有獲愈的希望。從而可知,有根之脈的重要性。實際上,有根之脈即有腎脈,尺部候腎,尺部沉取有力即腎的精氣旺盛。腎為先天之本,陰陽之根,根本猶在,生機尚存,生命的源泉不絕。總之,脈的胃、神、根是和脾胃心腎等臟腑功能正
推薦閱讀:

《黃帝內經太素》 > 卷第十三身度 骨度
黃帝內經--四季養生之道(二) - Qzone日誌
糾正千年錯誤,重建《黃帝內經》經脈循行圖
【千金方】走近《黃帝內經》2
黃帝內經中脈以胃氣為本的重要性及其四時五臟病死脈表現

TAG:黃帝 | 黃帝內經 | 內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