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與個人成長(第一講)

原生家庭與個人成長(第一講)

主講人:沉默

一、摘要:   生活中有些衝突看起來沒什麼大不了,但很多人因為長年的衝突沒有獲得解決,心靈不斷得受折磨。

(大家有沒有這方面的困惑呢?)二、內容: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故事和遭遇,對於自己成長的家庭,也有不同的回憶。無論是愛或傷痛,「家」畢竟是我們一生中關係最密切的地方;童年時從家庭所受到的影響,會延續到日後所經營的新家庭、塑造出的下一代。有個甜蜜溫馨的家作為避風港,是人的基本需求;不把成長過程中負面的影響及擴及到新的家庭,而讓「家」成為更溫暖、更滋潤的地方,是人生的重要課題。 三、從「原生家庭」重新認識自己  基本上,人一生有兩個家庭:一個是自己出生、成長的家庭,另一個是進入婚姻生活後所建立的家,也就是自己「當家」的家。原生家庭就是指個人從小成長的家。   家庭塑造人的個性,影響人格成長、人際關係、管理情緒的能力,以及對人與人之間情緒互動的了解,甚至談戀愛時,總是不自覺看上某種特定類型的對象,也受到原生家庭不同背景的影響。   A君長得帥、條件好,周遭有許多女孩子喜歡他,但他的初戀情人患了抑鬱症,自殺未遂剛出院。他的第二個女友,是個「暴食症」或「神經性厭食」者。目前他的第三任女友則是個有夫之婦,得不到丈夫的愛,而在絕望時遇到A君。為什麼他不斷地被「受苦」的異性所吸引?總是喜歡精神上有問題的人?   追本溯源,A君十二歲時,父親有外遇,母親頓時精神瀕臨崩潰,開始進出醫院;當時,還是個小男孩的他必須轉換角色來扶持母親,其實他更需要被人照顧、關愛。A 君像小時候幫助母親般來幫助那些女孩,希望自己的好行為能使她們快樂起來,並且她們能夠重新開始來愛他。在心理學上,這稱為「強迫性重複」。   婚姻中的許多問題常是由原生家庭衍生而來的。過去的心理創傷,在與親密的人互動關係中最常浮現;以前沒有得到的滿足,現在要加倍得到。比如小時候曾被父親虐待,對下一代可能會產生兩種極端的傾向:一種是重複模式,不自覺地成為打孩子的人;另一種則可能是過度溺愛、完全不管教孩子。如果中間沒有人清醒,這個家族壞能量就會一代一代傳下去。有了這樣的認知後,我們應警惕自己,莫讓過去的創傷延續到現在,勿用憤怒向自己身邊最親近的人「討債」,而要以理性、愛心慢慢解決問題。

四、你的心理按鈕在哪裡?   B君的哥哥、弟弟都很外向,很會講話,他則較安靜善於思考。B君不吵不鬧、常被忽略、不被注意,所以從小受到的傷害就是「不公平」,他最害怕的也是「不公平」,這是他的「心理按鈕」。當別人對他不公平時,就會使他的情緒爆發出來。   B 君的妻子是家中的長女,和母親感情非常好,她對有外遇的父親心懷恨意,父女之間有很多衝突,父親自然把許多的愛給了第二個女兒;可想而知,她的「心理按鈕」便是希望得到更多男性的愛,希望被珍惜、被疼愛。這個妻子的「按鈕」是要「成為特別的」,在丈夫的心目中是「最重要的」。有時她撒嬌、耍賴,想得到丈夫的「包容」,也醫治過去的傷痛,但B君就受不了,因為這樣「不公平」,他認為凡事都要「講理」,當他越要講理,妻子越覺得不被「寵愛」,兩人就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中僵持不下。   B 君妻子生氣的對象其實是自己的父親,每當丈夫強調「公平」的剎那,她好像又看到從前父親用嚴苛的標準在要求她;當父親再度出現時,她的憤怒便有了發泄對象。經過一些心理輔導,認識了「原生家庭」的觀念,她學習饒恕父親,並把過去的需要講出來,改善了父女的關係;B君看到妻子和岳父之間有這麼大的衝突及痛苦,便特別疼愛妻子,妻子心存感激而對丈夫更好,形成一個良性互動。   生活中有些衝突看起來沒什麼大不了,但很多人因為長年的衝突沒有獲得解決,心靈不斷受到折磨。我們要把潛意識主宰狀態轉成意識主宰狀態,了解過去帶來的影響,並學會如何從當中跳脫出來。 摘要:   認識這些心理定律後,在婚姻、家庭中,比較能理性地滿足自己或別人的內心需求,也更懂得如何教導自己的孩子……

  內容:   〔心理上的兩個基本需要〕   沒有憂慮是何等美好,只是生活中難免會有憂慮,甚至很多人處在痛苦愁煩之中。上帝愛世人,祂深知人類的需要,聖經里有很多內容可以幫助我們發展情緒智商(E.Q.),藉著真理使我們過平安喜樂的生活。   上帝創造天地萬物時蘊含了物理定律,人的心裡也有一些定律,認識這些心理定律後,在婚姻、家庭中,比較能理性地滿足自己或別人的內心需求,也更懂得如何教導自己的孩子,讓他們健康地成長。以下我們來了解內心的兩個基本需要。   一、 安全感:   人出生後就需要安全的環境,知道下一餐有沒有得吃、關愛的人是否在身邊,如果這種安全感不能得到滿足,將來對愛情、婚姻、子女的關係都會產生問題。不同成長背景的人,對不同情境會有不同的詮釋,也許是正面的,也許是負面的:從小受傷的人,常把別人的善意當成惡意;沒有安全感的人,對別人的笑意會解釋成嘲笑或別人有居心,卻不能想像那可能是一種友善的表示。   二、 身體的撫觸:   第二個需要是身體的接觸和撫摸;很多臨終的病人,即使已失去語言溝通的能力,但被撫摸時,仍有感覺、反應。   所以有句英諺說:「We need three hugs to survive, another three hugs to thrive.」我們每天有三個擁抱就可以活得很好,再多三個擁抱會更神采煥發。但若從前的創傷未癒合,長大後恐怕也很難用擁抱來彌補。   〔心理治療上的兩個要素〕   心理治療中最有效的兩個要素是,鏡映(Mirroring)與理想化(Idealizing)。   父母親是小孩心理上的第一面鏡子,孩子起先不知道自己是誰,靠著父母對他的反應、評價,從中建立自我形象和自我觀念。而我們總有軟弱,愛也不完全,多半喜歡成績優異的、漂亮的、跑得快的、聰明的孩子,更喜歡跟自己長得像或個性相像的孩子,無形中,對待孩子就會有一些差別待遇,對那些被冷落的小孩造成影響。因此父母要了解孩子的心理,關愛他們,同時要好好面對自己的問題。   身上還帶著過去傷痕的父母,若不懂得面對自己的問題,會比較不能容忍孩子負面的情緒。大多數中國人習慣用高壓政策,只許孩子有正面的情緒,像乖、聽話。至於負面情緒則會帶給我們困擾,像觸犯了心中的地雷,不太舒服,於是就壓抑孩子不能發怒。但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讓孩子懂得如何適當地表達怒氣是非常重要的。  聖經上也說「生氣卻不要犯罪」,生氣是正常的情緒,重要的是如何以合宜的方法疏導,並且「不要含怒到日落」──不累積怒氣──累積久了會變成苦毒、疾病,導致一般常見的胃痛、偏頭痛……。許多人在成長過程中,情緒被壓抑,沒有表現出來,但其實一直在內心翻騰、攪動,一旦引爆,情況便難以收拾。   相對於「鏡映」,另一個要素是理想化(Idealizing);每個人都需要有個比自己更高、更大、更有智慧的力量引導,小孩需要父母關愛他、管教他。有些小孩雖然物質不虞匱乏,但父母很忙,無法陪伴他,這些小孩比較無法控制情緒。   國內在實施一胎化後,有個「四二一」現象:一個小孩有四個祖父母、二個父母,這個孩子集三千寵愛於一身,沒有人敢管教他,而且有求必應,變成一個小霸王或小公主,產生許多兒童問題。其中的關鍵不在於他們得到多少愛,除了愛,孩子還需要有外在的規範加以約束。假如小孩偷錢,沒有被抓到、沒有人管教,這個小孩心理上會越來越沒有安全感,越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如果小孩偷錢時被父母逮到了,嚴嚴地教訓一頓,反而可以幫助他建立內心的安全感,就像把內在許多的動力放在鐵軌上,讓火車可以循軌而行,而且沖得很快,也會發展得很好。   所以如何平衡愛與管教,是非常重要的,它們猶如老鷹的一對翅膀,要同時具備才能展翅上騰。鏡映和理想化就像上帝的兩個屬性:一是「無條件的愛」,一是「公義」的性格;前者是恩典,後者是真理。人需要無條件的愛,也需要有公義的法則;才能剋制衝動,發展堅韌的品格,完成人生目標。   愛雖重要,卻如此難以拿捏,需要我們努力學習。你我都不完全,我們的愛也不完全,我們有責任從自己開始,不要讓過去代代相傳的問題繼續出現。

摘要: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使一個人特別憤怒或過度受傷的「情緒過激」反應,通常是與小時候的原生家庭有關。   *********************    [省察過去的傷痕]   大家都有受傷的經驗,不管怎樣的傷口,都需要妥善處理才能癒合。人生難免會因人與人相處時產生衝突、摩擦,而內心受到傷害,如果那些傷害繼續存在,沒有得到應有的照顧和醫治,日後會有很多的後遺症。我們應如何面對這些傷害、如何療傷,才能更有力量站起來?   首先,我們當學習不再把手指指向別人,認為都是別人害我們變成今天的景況。心靈醫治的第一個步驟,就是「自我省察」,了解自己在成長曆程中曾發生的事,並用現在的眼光去檢視。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使一個人特別憤怒或過度受傷的「情緒過激」反應,通常也是與小時候的原生家庭有關。   有位住在舊金山的老先生,幾十年前逃難來美國時,就認為這裡不是他的家,儘管後來在美國娶妻生子、成家立業,卻還是一直懷念故鄉的水多甜、梨多大、人多好;直到大陸開放,有機會回到老家,才發現家鄉並非想像中那麼美好。經歷這些事情後再回到舊金山,他的心裡終於安定下來。   因此,人要學慣用現在的、較為成熟的、更客觀的立場檢視過去所發生的事情。如果你的父親曾對你很絕情,試著用新的角度來看,你可能會了解原來父親也是不得已的,或者他只不過是不小心講了一句話,對你的傷害卻是那麼真實、那麼的深。除非你能重新探索,否則很難從中跳脫出來。縱使父親對你的傷害是有意的,心靈探索和醫治也能減輕傷害,幫助你接受人的不完全,學習設身處地地,看到父親那樣做的理由,進而饒恕他。   孩子的承受能力不夠,遭遇一些事情時,有時會造成很深的傷害,但我們若能以現在的眼光追溯當下的景況,傷口也就沒有那麼大了,這也是為什麼回顧心理歷程很重要。

摘要:   生活中有很多情況是因為我們把過去和現在混淆,以為過去的事情又再度發生了,其實,在你身邊的人只是碰巧觸發了你的心理按鈕。   *********************   內容:   [原生家庭的三個影響因素]   在自我探索過程中,對於原生家庭至少要有下列一些基本的了解:   1、 家中排行:   每個人在成長中多少都會留下某些印記,就是所謂的「心理按鈕」。對身為老么的人而言,在家裡他沒有決定權,如要突顯自己,講話就得特別大聲。一個總是害怕得不到注意而提高聲量的孩子,日後在人際關係上最敏感的,就是別人是否能尊重他的意見。一旦覺得被忽視,就容易「情緒過敏」造成不必要的衝突。   2、 成長背景:   一個從小看母親總是用眼淚操縱父親的小孩,長大後當他看見妻子掉眼淚時,立刻大發脾氣,而不是去安慰她;因為那一剎那間,兒時的影像彷彿又重演,他的淺意識里,認定妻子就像母親要控制父親一樣,其實這個妻子很無辜,她只是不小心觸犯了丈夫的心理按鈕。生活中有很多情況是因為我們把過去和現在混淆,以為過去的事情又再度發生了,其實,在你身邊的人只是碰巧觸發了你的心理按鈕。   3、 內在誓言:   每個人的心理按鈕各不相同,有人怕「不公平」,有人則怕「被冤枉」,但也有人行事風格深受「內在誓言」的影響。「內在誓言」也可以說是成長經驗中的「座右銘」,或是一直留在心中的某種理念,成為我們人生的最高指導原則。成長背景無形中灌輸我們很多信念,這些信念不但牢不可破,而且不斷影響著我們。「內在誓言」有其歷史性的功能,曾在過去人生某個階段中保護我們不致受到太大的傷害。   內在誓言有很多種,例如:「男人都是不可靠的,所以我要存私房錢」;從小經歷逃難或貧困生活,看見父母總是很努力工作,於是學會「人生就是要打拚」,甚至變成「工作就是人生,人生就是工作」。這樣的人成年後即使生活富裕,也無法讓自己與家人稍微輕鬆一些、生活多些享受。   [自我防衛的三種形態]   人際互動時,有三種自我防衛的形態:   第一種是「討好型」,以「討好人」來保護自己。這種人總是笑嘻嘻的,保護自己的方式就是甜言蜜語,主動上前和人握手、打招呼,用「只要我乖,人就愛我」的內在誓言,希望天下所有的人都愛他。但若是一直採用同一種方式面對問題而沒有彈性時,就會出狀況。每個人應該不斷成長,學慣用更為成熟的心態與方法去解決問題。   第二種是「攻擊型」,在人還沒有指責他之前,先兇狠的指責別人,與每個人保持距離。用這種方法可以隱藏自己的軟弱,不輕易被人刺傷,但付出的代價太大了,因為他內心其實很需要愛,卻用攻擊的態度拒人於千里之外。   第三種是「隔離型」既不攻擊也不討好別人,只是把自己隱藏起來,保持遙遠距離,冷眼旁觀。有的人是「電腦型」,凡事用邏輯分析,過度運用理性,以隔離感情的方式保護自己,不和別人互動,也不把心事告訴別人,似乎離群索居,很難與人深交。有的人是「小丑型」,雖然表面上嘻皮笑臉,卻從不開放自己的內心世界,他可以把你逗得哈哈大笑,可是根本不分享心事。如此一來,雖然達到保護自己的目的,但享受不到與人心靈相契的喜樂。

心靈成長的六個定律(第一部分)

主講人:沉默

今天講的課程是心靈成長的六個定律第一部分,定律一、二、三。與定律相對應的是傷害,傷害的意思就是不符合心靈成長定律,給孩子的心理造成了創傷。

定律一:成為自己。

一、什麼叫成為自己?成為自己是我們生命的根本動力。什麼是自己,我們又怎樣可以成為自己?所謂自己,就是一個人過去所有的生命體驗的總和。假若,這些生命體驗我們是被動參與的,或者說是別人的意志的結果,那麼我們會感覺,我們沒有在做自己。相反,假若這些生命體驗我們是主動參與的,是我們自己選擇的結果,那麼不管生命體驗是快樂或憂傷,我們都會感覺是在做自己。

二、是不是在做自己,這一點極為關鍵。如果我們感覺不是在做自己,那麼不管別人的意志看似多麼偉大或美好,我們都會感覺很不舒服,並會做一些看似莫名其妙的事情。看上去,這些事情看起來像是自毀或傷害別人,讓他人無法理解,其實我們不過是在用這些事情來喚醒自己的意志,來體現自我,體現自我本能。

下面舉一個例子:

譬如,美國明星「小甜甜」布蘭妮,她在演唱事業上獲得了極大成功,但是,這個成功不是她的意志的勝利,而是她媽媽林恩的意志的勝利。從兩三歲開始,媽媽一直帶著她轉戰美國各地,用盡各種辦法為她謀取演唱的空間。為此,她沒有了童年,只有13~15歲期間,過了兩年女孩的普通生活,還有了初戀男友。但林恩為了在女兒身上實現自己的夢想,迫使這個男孩離開了布蘭妮。這只是布蘭妮母女關係的一個縮影,其實布蘭妮的媽媽在各個方面都想操控女兒的一切。

按照通常的觀點,布蘭妮的媽媽在教育布蘭妮上是無比成功的,她用非凡的手腕和堅強的意志把女兒塑造成了超級明星。從公眾的角度看,媽媽這樣的塑造似乎也是值得稱道的,畢竟布蘭妮是在媽媽的推動下獲得了非凡的成功。這樣的成功也是絕大多數家長的企盼。

然而,有誰知道布蘭妮的內心是怎麼想的呢?她是快樂的還是痛苦的?是喜悅的還是悲傷的?在精神近乎崩潰的時候,布蘭妮在一家療養中心不斷對別人說:「我是騙子!我是冒牌貨!」這句話的意思其實很簡單,意思就是:你們在我身上看到的所謂成功不是我的,而是我媽媽的,她通過我的身體實現了她的夢想。這看似很好,但布蘭妮的意志卻被剝奪了,她遠遠沒有成為自己,而只是媽媽的「自己」的延伸,是媽媽手裡的牽線木偶。

類似的例子還是邁克爾?傑克遜,他的名聲、才華和影響力都勝過布蘭妮。但是,他開始的成就也是父親粗暴的塑造方式的結果。並且,和布蘭妮一樣,他在一次接受採訪時對記者說,他的童年被剝奪了,這是令他最耿耿於懷的事情。

後來,傑克遜成為戀童癖。這一點都不難於理解,他迷戀小男孩,是因為他自己不曾做過真正的小男孩。他和那些小男孩在一起,就好像得到了自己已經逝去的童年似的。

在爸爸的粗暴的意志控制下,傑克遜失去了童年。但他自己的意志渴望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於是,他迷戀男童。只是,當他把他的渴望強加在那些被他迷戀的小男孩身上時,他也是將自己的意志強加在他們身上,他是在剝奪這些小男孩的做自己的機會。

還有這樣一個例子,一位美國著名大學的教授,千辛萬苦把兒子培養成才,19歲就博士畢業了。可是孩子一畢業就喜歡做售貨員,不需要動腦筋,只有當售貨員才是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和願望。博士只是父親的願望。這樣的教育是成功還是失敗呢?

在支持和撫養孩子長大的過程中,允許孩子發現自己、成為自己、做最好的自己,是父母能為孩子做的最好的事情!允許孩子做自己身體的主人。允許孩子自由活動,在活動中兒童感覺身體,喚醒身體,讓孩子可以盡情地、反覆地使用身體、練習身體、開發身體。

請問家長几個問題:我是在愛孩子還是愛面子?我是愛孩子還是愛方便?我是在愛還是恐懼?我是在愛還是控制?很多父母對安全過度焦慮而限制孩子活動,培養出「多動」、「乖、聽話」的假孩子。

孩子是通過感覺發現著外在世界和內在世界。保護和允許孩子自己去感覺事物。保護和尊重兒童對自己內在世界的感覺,用愛陪伴孩子經歷生命之初的各種異樣的感覺。破壞、打擾、打斷孩子感覺的行為普遍存在於父母的言行中。

家長們,我們常說哪些否定感覺和感受的話?不疼、別嬌氣等等。

孩子是自己情緒的主人。內在感受帶來的情緒幫助孩子自我釋放、自我修復、自我調節、自我平衡和自我展示。接納孩子各種各樣的情緒,讓孩子的情緒自然流淌,尤其准許孩子哭和恐懼。重視孩子的情緒,給予孩子愛的陪伴和愛的連接。為孩子當下的情緒命名,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世界。引導兒童覺察和表達自己的情緒,走向自知後的情緒管理。父母壓抑、控制、評判兒童情緒釋放的各種行為,隨時隨地出現。

孩子的情緒往往引發父母的情緒,父母難以管理和處理自己的情緒,就會父母自身的情商發展也會影響到孩子粗暴禁止兒童情緒的表達和宣洩。

孩子是自己心理的主人。經歷、體驗帶來心理的成長;領悟來自經歷、體驗和參與,兒童通過直接經驗將外在世界接納到內在生命中來。和孩子一致性相處,引導孩子真實表達自己的心理活動。給予孩子時間和獨立空間的保證,讓孩子經歷內在的心理活動。

(情緒可以管理但是不能壓抑,家長也要接納自己的情緒,不要壓抑)

孩子是自己認知的主人。認知是組織、分析、整合和探索。保護孩子天然的興趣,保護孩子探知的內驅力。

孩子是自己精神的主人。父母是孩子最大的精神環境。父母精神生活的荒蕪,使得兒童精神發展的需求無法彰顯。父母迷戀電視或者打麻將,勢必會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父母不講文明禮貌,也就不要責怪孩子粗口。

傷害一:我們被選擇,被決定。用最通俗的話來說,存在與選擇的關係就是,你選擇,你才存在過。如果你總是被選擇,那麼你就沒有為自己活過、存在過。但問題是,太多的人喜歡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別人身上。甚至,一個哲學家稱,一個生命的過程,就是不斷與別人的個人意志做較量的過程。別人會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自己,自己同樣也會這樣做。

這樣做的時候,我們會有很多名堂,最簡單的說法是,我這樣做,是為了你好。有的家長們是不是最喜歡這麼說啊?一旦你將對方視為實現你的目標的對象和工具,那麼,不管你的目標看似多麼偉大,你都對那個人造成了傷害。

著名的寓言小說《盔甲騎士》中,騎士對導師梅林說,他愛妻子和兒子,但梅林反問他:「你有沒有把需要當作愛。」騎士恍然大悟,他需要去「愛」妻子和兒子,不管妻子和兒子需不需要,他都要去「愛 」他們。其實,妻子和兒子只是騎士的愛的對象和工具而已。或者說,騎士只是想將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妻子和兒子身上罷了。難怪,妻子和兒子都對他的愛沒什麼反應,因為這種愛其實是傷害。

是不是愛,不是由施與愛的人決定,而是由接受者來決定。譬如:你認為打孩子就是愛他,如果孩子不這麼認為就不是。這時的愛就變成傷害了。孩子沒有選擇這種所謂的愛,是被選擇。

不過,自己為自己的人生做決定,自己把握自己的命運,這聽上去很動聽,有一些偉大的味道。然而,這樣做的另一面,意味著你必須為你的決定負責,如果選擇錯了,你受傷了,不要怨天尤人,不要把責任推卸到別人身上。很多人懼怕這一點,於是寧願放棄自己的意志,寧願被別人決定。由此,他們自己阻斷了自我實現之路。

定律二:我們天然就有一個精神胚胎。

我們在自我實現的道路上,最容易遭遇到的第一個挫折,多來自父母等重要的親人。父母最容易以愛的名義,將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孩子的身上。但他們這樣做的時候,就壓制孩子成為自己的努力。

父母們之所以喜歡這樣做,常常是因為抱有一個傳統的觀點——孩子是一張白紙。按照這個觀點,孩子被認為一開始什麼都沒有,就是純粹的空白,我們怎麼塑造怎麼教育,孩子就會成長為什麼樣子。孩子變成了家長們的產品。

義大利教育學家蒙特梭利反對這一看法,她認為,孩子決不是一張白紙,相反一開始就有一個精神胚胎,這個精神胚胎中藏有心靈成長的密碼。並且,只有孩子自己通過自己的行動、感受和思考才能解開這個密碼。因為,那些敏感期只有一個大概的規律,我們無法找到一個精確的時間表,也就無法主動地操控,而只能由孩子的自發行為去發現,孩子目前正處於什麼敏感期。

很多幼兒教育學家支持蒙特梭利的這一說法,他們通過觀察發現,孩子6歲前有許多心靈發育的敏感期,譬如追求完美、音樂、數學等等都有一個敏感期。處於特定敏感期的孩子,會對某一件特定的事情有了匪夷所思的執著,他們會不厭其煩地自發地重複去做這些事。如果這些事在敏感期內得到了充分的操作和訓練,這個孩子的特定能力就會得到充分發展。如果錯過了這個敏感期,這一特定能力就會遭到難以逆轉的損害,以後要花極大的力氣才能部分彌補。

蒙特梭利認為,這就是精神胚胎指引的結果。源自精神胚胎的聲音告訴孩子,他需要做什麼。從這一角度而言,孩子的每一個自發的行為,其實都反映了精神胚胎成長的需要,都有其獨特的價值與。

更關鍵的是,6歲前的經歷決定了精神胚胎的發育程度。彷彿是,精神胚胎在6歲前基本發育成型了。假若在6歲前,父母一直忙於用自己的意志塑造孩子,那麼,孩子的精神胚胎就沒有發育的機會。於是,這個孩子就會出現種種問題。

國內知名的幼兒教育專家孫瑞雪女士說,一個精神胚胎得到良好發育的孩子,會有極好的感受能力,他充分信任自己的感覺,對任何事情都要尋求自己的判斷和理解。最終,他將成為一個極具獨立判斷能力和豐富的創造力的人。

傷害二:精神胚胎被壓制。

按照蒙特梭利的觀點,孩子的自由探索非常重要,因為這是精神胚胎得以發育的唯一途徑。然而,因為不理解孩子的行為,大人很容易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強迫孩子接受自己的意志,控制並壓制孩子的選擇空間。

孫瑞雪稱,依照她的觀察,所謂的多動症,其實大多數都是孩子的精神胚胎被嚴重壓制的結果。患有多動症的孩子,他的重要撫養者中一定是不斷有人對他說,你不能這樣做,也不能那樣做,你必須聽我的。於是,這個孩子的許多源自精神胚胎的自發行為都被打斷了,他錯過了一個又一個敏感期。但是,源自精神胚胎的那些需要還是要表達自己的聲音。假若100個敏感期的需要都被壓制了,那麼這100個需要都渴望表達,甚至是同一時間的表達。於是,一個多動症的孩子,給人的印象是,他好像在同一時間渴望做許多件事情,但因為太多的渴望了,他也不知道做什麼好,於是什麼都要做一點。多動就是管多了,是家長一手造成的

大人是怎樣壓制了孩子的自發的需要了,這可以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

一個3歲左右的孩子,會拒絕接受一小塊大餅,他一定要一個完整的。對於這種行為,大人會說,這個孩子怎麼這麼不懂事,不知道節約。其實,孩子這樣做,是因為他正處於追求完美的敏感期。一張整個的餅,是完美的,會滿足他的精神胚胎髮育的需要,而一塊餅,是破損的,會讓這個正追求完美的孩子感到不舒服。其實,他並不貪婪,假若你給他一張完整的、小小的餅乾,他一樣會心滿意足。所以,不要急著去評判孩子並塑造孩子,更不要急著把你的觀念強加在孩子頭上。譬如,節儉不節儉這樣的辭彙,是不適合來衡量一個3歲的孩子的。你可以強行把一個3歲的孩子塑造成看似節儉的孩子,但這個孩子因而就失去了對完美的感受、渴望和追求。這不是我們想達到是結果吧?

有一個孩子把一盒巧克力挨個咬一口。孩子怎麼說的?我要嘗味道啊。家長不必惱火,過幾天孩子還會接著吃的

定律三:關係勝於一切 。這裡的關係是指父母和孩子的關係。

情商比智商重要,這一點已成公論。那麼,請問大家:情商是什麼?其實,情商就是性格,就是人格,而人格就是我們的內在的關係模式。從這一點而言,父母不必太忙於給孩子灌輸知識,因為他們與孩子的關係,實際上遠比這些知識重要。假若父母能與孩子提供一個和諧的關係,那麼,孩子的精神胚胎就會在這個關係中,自由而安全地得到最大程度的成長。所以,父母應切記,他們與孩子的關係,才是壓倒一切的關鍵所在,至於他們想對孩子灌輸的知識,其實是配角,如果做不好甚至還是反角。

關係勝於一切。現代客體關係心理學認為,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內在的關係模式,這個關係模式決定了我們與其他人、與社會、與世界乃至與自己的相處方式。

這個內在的關係模式,用客體關係理論解釋起來會比較複雜,但可以用簡單而形象的解釋,那就是「內在的父母」和「內在的小孩」的關係。這個內在的關係模式也是在6歲前基本建立,那麼什麼是「內在的父母」和「內在的小孩」呢?

簡單的說,內在的父母就是我們內化了的父母的角色行為,由我們的原生家庭父母而來,超我的成分居多;內在的小孩就是自我中的小孩角色,本我的成分居多。內在的關係模式,基本也是童年時,孩子與父母等重要親人的現實關係的內化。

給予孩子愛,也要給予自由。由此可以看到,父母與孩子童年時的關係模式無比重要。衡量這個關係模式的質量有兩點:愛和自由。

通過對定律一和定律二的探討,我們已經知道,自由對孩子而言是非常重要。因為自由意味著孩子的精神胚胎可以充分地獲得發育,自由也意味著這個孩子的意志得到了尊重,他被允許並被鼓勵走向自我實現,自己為自己的人生做選擇。

這聽起來有點抽象,但做起來並不難,就是,但孩子開始進行自我探索的時候,既不要常替他完成,更不要經常限制他。譬如,當一個還不會走路的小傢伙辛苦地爬向10米外的一個玩具時,家長們通常會怎麼做?大人不要因為覺得他很辛苦,就把那個玩具替他拿過來。更不要把他抱起來,帶他去拿一個大人認為的更好的玩具。這就是孩子探索的過程,如果大人替他完成了這個過程,孩子就失去了一次探索和證明自己的機會,如果這時候的孩子懂得會很氣憤。孩子自己能做的一定讓孩子自己做。

給予孩子自由的同時,同等重要的是愛。愛是什麼?愛是既愛自己也愛他人,愛是深深的理解和接受。那麼,相反,假若我們做不到對孩子的理解和接受,而急於將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孩子身上,這就不是愛。

我們很容易急於給孩子建議和命令,這是因為,給建議和命令,遠比理解容易。實際上,無數父母感受到,理解孩子,太難太難了。譬如,有多少父母能理解,一個3歲的孩子為什麼非得要一張完整的大餅?

理解了,才能做到接受。談到接受,只有無條件的接受,才能令一個孩子感受到被愛。然而,無數父母對孩子的愛都是有條件的——「你必須做到什麼,我才愛你。」 有條件的愛,孩子會覺得我必須做到怎樣怎樣,否則我就不夠好,不值得父母愛。嚴重影響孩子形成自我價值感。自殺,自殘,都是對自我價值感的不認同,不愛自己的表現。大家說對不對?

當父母這樣做的時候,孩子就會把注意力從內部轉化到外部上來。原來,他是因為精神胚胎的召喚,才去爬10米遠去拿一個玩具的。但現在,他不去拿拿個玩具,是因為他知道,那樣做會令父母不高興。這樣一來,這個孩子就會失去對事情本身的原動力,一切行為都以獲得父母的關注和認可為目標。於是,他現在很容易被父母控制,等長大了,就很容易被其他人控制。

舉一個我回答的例子。有一位家長問我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我的孩子在學校不懂得拒絕?為什麼膽小任同學欺負?我反問她:家長是怎麼做的呢?是不是在家裡要求孩子聽家長的話呢?一語驚醒夢中人,她懊悔地說:是啊,我就是這樣要求孩子的,看來我錯了。大家想想看,這是什麼原因呢?孩子在家裡聽父母的話,心裡已經形成這

樣的關係模式:我不能表達我意見,如果我表達了,我父母就不喜歡我了,就說我不聽話,所以我不表達,我聽話。這樣的關係模式帶到學校可不就是不拒絕,膽小任同學欺負嗎?這正應了這句話:他現在很容易被父母控制,等長大了,就很容易被其他人控制。

我經常回答家長的提問,最頭疼的問題就是:為什麼我的孩子不聽話?怎樣才能讓孩子聽我的話呢?相信這裡的家長是不會問這個問題了,內心和諧,才有愛的能力。家長們內心也要和諧啊。這個關係的平衡性也非常重要。按照客體關係理論,關係的兩極——「內在的父母」和「內在的小孩」——同等重要,假若關係中一極過分強大,而另一極過分虛弱,那麼這個孩子一定會出現嚴重的心理問題。

若父母溺愛孩子,那麼這個內在關係中,「內在的父母」就會過於虛弱,而「內在的小孩」會過分強大。現實生活中,實施溺愛的父母是為了孩子而存在。內在關係中,「內在的父母」就會淪為「內在的小孩」實現自己慾望或目標的工具和對象。簡單而言,這個孩子的心中就只有自己,而沒有別人。

可想而知,正常人不會樂意和一個在溺愛中長大的人建立關係,因為這個人只知索取,而不知回報。即便他意識到這樣做不好而想改變,也很艱難,因為內在的關係模式一旦建立,再想動大手術,是很艱難的。

親子關係決定人際關係。因痴迷劉德華而聞名的楊麗娟就是這樣的例子。她的父母極度溺愛她,結果導致她的「內在的父母」一極非常虛弱,而「內在的小孩」一極非常強大。於是,她在父母和媒體面前,都像是一個只知索取的孩子。她甚至對父親的死,都缺乏正常人應有的哀傷。這不難理解,因為有她這樣的內在關係模式的人,嚴重缺乏愛的能力。

愛,是我們用得最多的字之一。但什麼是愛呢?愛就是既愛自己也愛他人。

按照客體關係的理論,會愛的人,得有一個平衡的內在的關係模式。「內在的父母」愛「內在的小孩」,於是這個人就懂得了自愛。「內在的小孩」愛「內在的父母」,於是這個人就懂得了愛別人。看上面,「內在的小孩」愛「內在的父母」,於是這個人就懂得了愛別人。就是說小時候父母不溺愛孩子,孩子知道愛父母,長大了,就知道愛別人。

看例子,楊麗娟的內在的關係嚴重失衡,只有「內在的父母」愛「內在的小孩」,而沒有「內在的小孩」尊重「內在的父母」,所以她也就沒有愛父母和愛別人的能力。父母溺愛孩子的下場。相應的,楊麗娟的父親的內在的關係模式可能恰恰相反,也是嚴重失衡,但卻是「內在的父母」極其強大,而「內在的小孩」卻被嚴重忽視。於是,他成了一個能愛別人但不能自愛的人,這個邏輯發展到極點,就是他為了滿足女兒的不合理的需求,而犧牲了自己的一切。他這種嚴重忽視自己的人格特徵,在其他細節上也可以得到體現,譬如他去最好的朋友家裡,也從不肯坐在沙發上,甚至連口水都不肯喝。

我們常講關係的互補性,其實,這種互補性常隱藏著很大的問題。因為,所謂的關係互補性,常常是兩個失衡的關係的相互彌補。譬如,楊麗娟和父親楊勤驥的關係就是互補的,楊勤驥的「內在的父母」過於強大,而楊麗娟的「內在的小孩」過於強大,這樣的兩個人在一起,他們的關係反而是比較和諧的。但是,他們兩個與正常人都無法相處,因為正常人既受不了楊麗娟的只知道索取,也受不了楊勤驥的從不肯索取。

孩子忍受不了分分合合。這個內在的關係模式的穩定性也非常重要。一些父母,既能給孩子無條件的愛,又尊重孩子的獨立空間,他們本來是優秀的好父親和好母親。然而,因為一些現實的局限,或一些錯誤的觀念,當孩子幼小時,他們不斷與孩子分分合合,最終令孩子內在的關係模式極不穩定的關係模式,而這個孩子也因此成為一個無法與別人建立穩定關係的人。

一位男士,他無法與別人建立良好的親密關係,既沒有知己朋友,又沒有戀人,而他回憶自己的童年,似乎一直是與父母居住在一起的,且父母一直既愛他又從不過分干涉他的自由。後來,在心理醫生面前,他說他腦子裡經常有一個畫面:他從一輛轎車中奔入另一輛轎車。這個畫面一出現,他會忍不住地憂傷。經過自由聯想,答案映現了出來。原來,他的父母事業都非常成功,並且他的親戚也多是成功人士。他出生後,父母誰都不能天天守護他,又不願意請保姆照料他,於是想了這樣的一個辦法:誰有時間,誰就照顧他,當沒有時間時,就把他轉給另一個親人。因為他們家族普遍有錢,大家都有轎車,所以他小時候經常被親人從一輛轎車裡轉到另一輛轎車裡。親人們對他普遍都很好,但是,一個幼小的孩子是無法承受不斷地分分合合的,因為每一次分分合合給他帶來的都是傷痛。因為這些分分合合,他小時候其實不敢與別人建立親密關係,因為每次都是剛建立沒多久就又斷裂了,這對一個3歲前的孩子而言是難以忍受的傷痛。

有時,我們還會看到這樣的現象:生下孩子後,年輕的父母太忙了,於是把孩子交給老人帶,時間寬鬆了,再把孩子接來與自己團聚,忙了,就再送走。這一樣會對孩子造成難以逆轉的傷害,總是經歷分分合合的孩子,長大後在對人的信任度上勢必會出現問題。

傷害三:關係最容易傷人

我們最重要的生命訴求是成為自己,而最容易對這一根本性的生命訴求造成阻礙的,就是關係,尤其是童年時與父母等重要親人的關係。

通過上述的描述,我們看到,父母與孩子的良好關係需要太多的因素:

第一、要有愛。沒有愛,一個孩子可能根本就無法長大,他甚至都不會產生活下去的願望。一些殘酷的研究發現,如果沒有皮膚的接觸,嬰兒的夭折率高得可怕,即便生存了下來,他們的智商和情商都會處於一個很低的水平。

第二,要有自由。沒有自由,一個孩子就會成為撫養者的意志的延伸,他會覺得自己好像不是自己。孩子的事,孩子自己決定。

第三,關係要平衡。我們常喊「一切都為了孩子」這樣的口號,其實這樣的口號是極其糟糕的。假若我們真這麼做,那麼所有的孩子的內在關係模式都將是只有自己沒有別人,他們都將喪失愛的能力。真正的好的關係模式是,父母自愛,同時愛孩子,於是也教給孩子自愛並愛別人。

第四,關係要穩定。愛情中,一個不穩定的關係會給一個成年人造成極大的傷害。童年時,這個傷害會更重。孩子需要的這樣的穩定的家庭:有爸爸媽媽,爸爸媽媽相愛,爸爸媽媽愛孩子。

這四個條件缺少任何一個,一個孩子就會受傷,他就難以在內心中建立起一個好的內在的關係模式來,他的人格就會存在一些缺憾,他的心靈成長就會出現一些問題。

總結一下今天的內容:

定律一:成為自己,自己對自己的事有選擇權。

傷害一:我們被選擇,被決定。

定律二:我們天然就有一個精神胚胎,不是白紙隨意塑造。

傷害二:精神胚胎被壓制。

定律三:父母和孩子的關係勝於一切。

傷害三:不平衡的父母和孩子的關係最容易傷人。

原生態家庭與個人成長(第三講)

主講:沉默先複習一下:定律一:成為自己,自己對自己的事有選擇權。傷害一:我們被選擇,被決定。定律二:我們天然就有一個精神胚胎,不是白紙隨意塑造。傷害二:精神胚胎被壓制 。定律三:父母和孩子的關係勝於一切 。傷害三:不平衡的父母和孩子的關係最容易傷人 。今天講心靈成長的第二部分:第四個定律,投射與認同 上一節課講到童年時,我們怎麼與父母相處,長大後,我們就怎麼與其他人相處。再來回憶一下什麼是內在的父母和內在的小孩,內在的父母就是我們內化了的父母的角色行為,由我們的原生家庭父母而來,超我的成分居多;內在的小孩就是自我中的小孩角色,本我的成分居多。在某個關係中,你會以「內在的父母」自居,而將「內在的小孩」投射到對方身上,而在另一時刻,你或許以「內在的小孩」自居,而將「內在的父母」投射到對方身上。並且,你在將自己內在的關係模式向外投射的時候,關係的另一方,也在做同樣的事情。 這就是人際互動的主要方式。   這裡所說的互動,不只是我們與其他人的言語的互動,還有來自潛意識的信息的互動。相對於意識層面的言語的互動,潛意識的互動更重要。人的潛意識支配意識。如果只討論現實中的人際關係,可概括為一句話,即,關係並非是兩個人的事情,其實是兩個內在的關係模式的互動。 就是說童年時和父母的關係模式是怎樣的,今後你和其他人的互動就是怎樣的關係模式名詞解釋:投射與認同 我們常說,一個人怎麼對待別人,其實是這個人的內心的反映。   這個道理,套用一個心理學術語,就是投射。 更細緻的解釋是,一個人的外部的人際關係其實就是他的內心關係向外的展現。 大家先看一個例子:他為什麼甘於被同學羞辱?學習就會改變認識到了就會改變與人相處時,我們必須意識到,我們面對著的那個人,並非是一個簡單一致的人。其實,我們面對的是一個關係,即這個人的內在的關係模式。這個關係模式形成與童年時和父母的關係。並且,這個人與你相處時,一定會玩投射的遊戲。或者,他會把他的內在的關係模式中的「內在的父母」投射給你。或者,他會把他的「內在的小孩」投射給你。  這幾乎是必然的。所以,我們應知道,一個人怎樣面對自己,其實反映著這個人的內心。他怎樣對待你,其實反映著他的「內在的父母」與「內在的小孩」的相處模式。 看例子: 有兩個男孩常來一個餐館吃飯,男孩A一身名牌,顯然家境很好,男孩B有些寒酸,顯然家境一般。  不僅如此,男孩A還帥氣、高大,而且學習成績似乎更出色。總之,他似乎在各個方面都比B顯得出色一些。 也因此,A趾高氣揚,總是很無情地對待B,一會兒說,你怎麼能用手吃比薩,簡直就是原始人嗎!一會兒又說,你怎麼這麼笨,吃飯的樣子真是難看。最後,該結賬了,A看似豪爽但其實很尖刻地說,我知道你很窮,當然是我結賬了。 如果你是B你接受這樣的方式嗎?但是B笑嘻嘻地接受了。這是為什麼呢?原因是他們,無論A還是B都生活在勢利的家庭。 可以這樣推測,A的家庭缺乏平等觀念,他的父母和家人不僅瞧不起別人,他們在家中也會彼此製造壓力,要是誰在某一方面不夠「優秀」就會瞧不起誰。這就在A 心中形成了「挑剔的內在的父母」常瞧不起「不夠優秀的內在的小孩」的關係模式。有了這樣的內在的關係模式後,A就會把它帶到任何關係中,B只是被他選中的一個而已。 大家好好理解這段話他先在家中習慣了被挑剔 甚至,A看似很在乎優秀不優秀,但其實,他很喜歡和B這樣處處不如自己的人打交道,因為只有和這樣的人在一起,他才可以完美地把他的內在關係模式投射出去。這就是A選擇B的理由因為這樣的內在關係模式,他內心中會有許多衝突和不良情緒,必須宣洩出去,他才會感覺好一些。 同樣,還可以看出,B的內在的關係模式和A是一樣的。儘管不斷遭受A的羞辱,但B一直笑嘻嘻的,好像沒有什麼不滿。這可以推測,B的內在的關係模式,是贊同「優秀者」有資格羞辱「不優秀者」的。B的父母或家人經常拿B和別的孩子做比較,並且會斥責甚至羞辱達不到他們理想要求的B。這導致B和A一樣,內心中也有一個「挑剔的內在的父母」和「被挑剔的內在的小孩」。於是,當外在條件都勝自己一籌的A不斷羞辱自己時,有這樣的內在關係模式的B認為這是合理的,自己就應該被羞辱。所以他認為這樣很合理,所以一直笑嘻嘻地接受。理解例子不是自尊心也不是習慣是和父母的關係模式導致這一切此外,還可以更進一步推測,當A遇到比自己更優秀的人的羞辱時,他可能也會安之若素。至於B,他也會去羞辱不如自己的人。 明白了嗎?B的不良情緒的宣洩就是羞辱不如自己的人每個人的性格的不同都和父母童年時的關係模式有很大關係而且他們這樣做都是潛意識的但是,如果我們意識到了,就可以用意識支配潛意識。而不是受潛意識的控制理解嗎?然而,假若B的內在關係模式是另外一回事,和父母的關係是平等和尊重的關係,那麼他的內在的關係模式就是:內在的父母尊重內在的小孩,內在的小孩尊重內在的父母,那麼他就會不吃A那一套,會對A的羞辱加以還擊。 不是,如果潛意識對的就接受用心理學的術語講,A羞辱B,是投射,即將自己內在的關係模式強加在B的頭上。B接受了A的羞辱,是認同,更準確地說,這叫做投射性認同。但假若B不接受A的羞辱,這就叫做投射不認同。 與人相處時,我們必須意識到,我們面對著的那個人,並非是一個簡單一致的人。其實,我們面對的是一個關係,即這個人的內在的關係模式。這個關係模式形成與童年時和父母的關係。並且,這個人與你相處時,一定會玩投射的遊戲。或者,他會把他的內在的關係模式中的「內在的父母」投射給你。或者,他會把他的「內在的小孩」投射給你。 譬如,假若一個人的內在的關係模式是「挑剔的內在的父母」與「被挑剔的內在的小孩」。那麼,這個人的現實的人際關係,要麼是他瞧不起別人,要麼是他甘於被別人瞧不起。 面對這樣的人,我們就要明白,他挑剔你,其實並非是你的錯,而是他自己的問題。他是把自己內心的東西投射到你身上了。 不過,接不接受他的投射,就是你的問題了。如果你的內在關係模式恰好和施與投射的人相同,那麼你就極有可能就接受了這種投射,這就是認同。如果你不接受,就是不認同。自己學好了就可以解釋身邊的問題投射與認同,這是人際關係中最重要的心理互動機制。  在一個心理學論壇上,23的女孩阿娜寫道:「很多人都擺出一副長者的姿態來教訓我這個沒事找事、頑固不化、不懂事的小孩子。」 這些擺出長者姿態的人來教訓她,可以理解為,他們正在向她投射他們的一些東西。一般而言,他們投射給她的,就是他們的「被挑剔的內在的小孩」。理解嗎?因為這些教訓,阿娜很容易受到影響。別說教訓了,甚至「一旦別人有一點表示出不滿,我就有天塌下來的感覺」。  也就是說,這些人對她的投射,都成功了,都嚴重影響到了她。按照心理學的說法,就是她認同了這些人投射給她的「被挑剔的內在的小孩」。 那些人向她投射,是他們的事,而她認同這些投射,就是她自己的事。 她為什麼這麼容易認同這些投射,這麼容易受到他們的影響呢?大家說說原來,她的父母一直就是這樣對她的,他們幾乎從來不誇她,而只是一味地挑剔她指責她甚至羞辱她。由此,她的內在的關係模式就是「挑剔的內在的父母」和「被挑剔的內在的小孩」。別人之所以那麼容易把他們的「被挑剔的內在的小孩」投射到她的頭上,是因為她的內心中首先有了一個「被挑剔的內在的小孩」。 這種互動模式令阿娜非常痛苦,她渴望擺脫這種痛苦。那麼,她可以給自己的心靈多一雙眼睛,當別人再次動輒指責她時,她可以告訴自己,這些人其實是把他們的「被挑剔的內在的小孩」投射過來了。這不是她的問題,而是他們的問題。 譬如,就在這個心理論壇上,一個經常以專家口吻訓斥別人的網友辱罵阿娜說:「沒出息的臭丫頭,要是你找我做心理諮詢,我會罵死你。」 沉默(865778227) 15:39:43在別人看來,這個網友顯然不是什麼諮詢師。如果真是,那麼也是一個應該被開除的心理諮詢師。然而,即便這麼明顯無理的話,也嚴重影響了阿娜,她怯生生地問這個網友:「為什麼?」 顯然,這個網友的投射獲得了成功。   其實,阿娜只要做一個簡單的工作,就可以擺出這個網友的投射了。我對她說,這個網友的內在的關係模式中,有一個「內在的中毒父母」和一個「內在的受傷小孩」。現在,她這樣訓斥阿娜,其實就是以「內在的中毒父母」自居,而將「內在的受傷小孩」投射給阿娜了。這個道理很簡單,阿娜明白這一點後,立即就可以笑對這個網友的無理攻擊了。

這就是投射不認同。你有投射的自由,而我有不認同的自由。這樣一來,我就不再為你的投射所影響。假若阿娜很生氣,並要求這個網友收回她的投射,那麼就仍然是在受她的影響,投射與認同的遊戲還是會進行下去。現在,阿娜的心靈好像多了一雙眼睛,可以跳出來,旁觀地看這個網友的獨自表演,於是投射就成了那個網友的一個人的遊戲,她自然就玩不下去了。 自愛=「內在的父母」愛「內在的小孩」 愛他人=「內在的小孩」愛 「內在的父母」現實生活中,我們也通過與無數人的互動,逐漸改變著自己的一些投射與認同的方式,同時也會逐漸獲得一些新的方式,而內在的關係模式就在這個過程中逐漸發生改變。 運氣好的話,我們會遇到一些溫暖的過客,他們的溫和、愛與寬容可能會起到很大的作用,令我們的內心發生改變。通過與他們的交往,我們甚至可能在相當程度上放棄了童年時建立的內在的關係模式,他們不僅促進了我們的「內在的小孩」的成長,還會改變我們的「內在的父母」,最終令我們學會自愛。 運氣不好的話,我們會遇到很多殘酷的過客,他們的冰冷、恨與苛刻也會對我們造成很大的影響,令我們內在的關係模式向糟糕的方向發展。 沉默(865778227) 15:46:56怎麼辦?若想少受到那些殘酷的過客的不良影響,我們須養成一個意識:在關係中受傷的時候,適當從關係中跳出來一下,用那雙旁觀的心靈之眼審視若有了這樣一雙心靈之眼,你會發現,很多關係並不是很難處理,受傷的也並不總是我。總結這一段在上節課我已講到自愛,所謂的自愛,如果從內在的關係模式去看,其實就是「內在的父母」愛「內在的小孩」。我們與自己的關係,也是無比重要的關係。很多人會說,接受自己,愛自己。但是,假若「內在的父母」與「內在的小孩」衝突性很強的話,這是並不容易做到的。就是說。童年時父母愛孩子,孩子就會自愛。如果一個人一直對自己不滿意,譴責自己,一定是童年時父母沒有給孩子足夠的無條件的愛。所以,過於挑剔的父母,很難讓自己的孩子學會自愛。 同樣,我們可以此類推,自信,其實就是「內在的父母」讚賞「內在的小孩」,而自立,就是「內在的父母」尊重「內在的小孩」的獨立空間…… 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了:父母愛孩子——孩子自愛父母讚賞孩子——孩子自信父母尊重孩子的獨立空間——孩子自立

做不到也是因為,我們常以為,自愛與自信是自己的事,只要自己努力去嘗試就可以逐漸做到了,我們很少從關係的角度去審視這一點。 如歌兒(1025291874) 15:51:46理解了,做到還要慢慢修鍊。我們不僅要從內在關係的角度上看自己,也要學會從內在關係的角度上去看別人。假若我們學會這一點,我們就會明白,這世界上到處是假自信、假自愛和假自尊。 因為,有太多看似自信自愛的人,會給周圍的人帶來極大的痛苦,這其實暴露出了一個秘密,他們的強大的自我是偽裝的,他們必須要把自己的強大建立在別人的弱小之上。他們內在的關係模式中,有一極——通常是「內在的父母」——過於強大,而另一極——通常是「內在的小孩」——過於弱小,這種非常不和諧的內在關係模式給他們帶來很大的衝突,令他們很不舒服。清風明月(554146109) 15:56:55如何調整?是個問題於是,他們會儘可能地向「內在的父母」認同,而將「內在的小孩」儘可能地投射到別人身上。由此,這些貌似強大的人,對周圍人而言,其實是地獄。 請看下面的例子。喜歡嘲笑弱者的強人一定是假強者 最經典的例子是希特勒。小時候,他的父親常把他打得死去活來,並且一邊暴打他一邊嘲笑他弱小、意志不堅強。這樣一來,希特勒的內在的關係模式非常可怕,一極是「 暴虐的強大的老爸」,另一極是「受虐的弱小的小孩」。最終,希特勒意識上徹底認同了「暴虐的強大的老爸」,並將「受虐的弱小的小孩」壓抑到潛意識中。然而,「受虐的弱小的小孩」並未消失,相反可能對他的影響會更大,它會時時跳出來,告訴希特勒,他曾經多麼弱小多麼沒用。希特勒不能容忍這個「受虐的弱小的小孩」影響自己,於是他將它先是投射到周圍的人,接著投射到其他群體——如猶太人身上,最終將它投射到整個歐洲。 在與其他人、群體和國家的關係中,希特勒表現得無比堅定無比強大,同時拚命地攻擊各種各樣的「弱小者」。看上去,他好像是百分百的強人。然而,我們用我們的心靈之眼,從內在的關係這個角度審視一下就會知道,這其實只不過是他內心的病態的關係模式向外展現的結果而已,他以「暴虐的強大的老爸」自居,而將 「受虐的弱小的小孩」投射到了其他人、群體和國家之上。然而,這遠不能表明他強大,相反表明他有無比脆弱無比自卑的一面。 希特勒是一個極端,然而,類似他這樣的人在我們的生活中比比皆是。假若你遇到一個貌似強大的人,但你和他相處非常不舒服,他總是有意無意地用盡一切辦法,顯示他的堅強並令你感覺自己很渺小。那麼,你可以推斷,這個人和希特勒有類似之處,他正將他的「內在的弱小的小孩」投射到你的身上。 有一位私企老闆,他白手起家,歷經難以想像的磨難,才有了成功的一天。這些磨難,令他心如鐵石,對剛畢業的大學畢業生和下崗工人大肆攻擊。他的邏輯是,這些人如此脆弱,所以活該掙不到錢,也活該被強他的傳奇般的磨難,令網上許多人對他心生崇拜,並贊同了他這種邏輯。但我知道,他之所以攻擊那些弱者,其實是他特別懼怕自己會變成那樣。他的人生經歷告訴他,如果他變成了那樣的弱者,沒有誰——其實是沒有親人,尤其是最重要的親人——會同情他,所以他絕對不能陷入那種境地。於是,他絕對排斥自己柔弱的一面,這最終變成,他絕對排斥所有的弱者。 然而,非常有趣的是,這個私企老闆招的大學畢業生,卻多是無能之輩,常犯一些低級錯誤,最終被他嘲弄,然而他又很少開除他們。 這是因為,他和這些大學畢業生建立關係,正是為了將自己「內在的脆弱的小孩」投射到他們頭上去。只有在這樣的關係中,他才能很好地以「內在的堅強的父親」自居,而將自己膽怯、柔弱的一面投射到員工身上去。我們應切記一點,真正的強者絕對不是那些從不怕疼而且總是無情地嘲笑別人的柔弱的人。真正的強者,應該是一方面堅強,另一方面又非常溫和、非常富有包容性。 培養我們的孩子做真正的強者。

有錢有地位有事業不代表就是強者在講一個例子 一次,我遇到一個女子,她很漂亮,旁邊一個小女孩稱讚她說:「姐姐,你好漂亮啊!」 這個女子溫柔地撫摸了一下小女孩的頭髮,用很好聽的聲音對她說:「小妹妹,你也很漂亮啊!」 她說得看似很真誠,但接下來,她不經意但又極自然地補充了一句:「小妹妹,你臉上這裡有一個雀斑啊!」 這句話令小女孩很受傷,她一聲不吭地走開了。 這句不經意的話表明,這個女子內在的關係模式有一些問題。在與這個小女孩的關係中,她要在相貌上保持一個優勢。那麼,大致可以推測,在她內在的關係上,只怕她與一個重要的女性親人——譬如姐姐或妹妹,也有可能是媽媽——存在著嚴重的競爭關係,令她無法坦然欣賞其他女子的優點,而總要有意無意地去打壓對方。 假若不留意這個細節,這個女子看上去是很可人的,她不僅漂亮,並且非常會說話,能力也非常出色。然而,儘管她看上去會很用心地對待你,但你總會感覺她有一些說不出的東西會時不時刺痛你一下,這些說不出的東西,應該正是來自被她壓抑的「內在的自卑的小女孩」。 那個小女孩被這個投射給擊中了,她認同了這個投射,於是很受傷。如果她能多一雙心靈之眼,審視一下這個女子的內在關係,她會明白,這個投射首先反映的是這個女子內心的問題。如果明白了這一點,那麼想必她能在相當的程度上避免自己的受傷,相反還可能對她生出一些同情,知道她是因為自己內心不夠和諧才忍不住這樣做。那以後我們每次受傷都能這麼想想,相信心靈再也不會受傷了多一隻心靈之眼,可以讓我們在適當的時候從一個傷害性的關係中脫身而出。 同樣,我們在認識自己時,也應多一隻心靈之眼,學會經常審視自己的內在關係,從這個角度上理解我們對其他人的態度。 譬如,這個女子,假若她能有這樣一隻心靈之眼,能審視一下她自己的內在的關係,她就能懂得,自己忍不住地指出那個小女孩臉上的一個雀斑,其實反映的是自己心靈深處的「雀斑」。總結一下今天的內容:今天的主要內容講的是投射與認同,一個人怎麼對待別人,其實是這個人的內心的反映,是他的內心關係向外的展現,這就是投射。如果你的內在關係模式恰好和施與投射的人相同,那麼你就極有可能接受了這種投射,這就是認同。如果你的關係模式和他的關係模式不同,就不會接受,就是不認同。作業,請大家找出自己和自己身邊的投射和認同的例子,並參照今天的對自己好一些,不要給別人的憤怒的衣服在自己心裡準備一個掛衣服的鉤子。對自己好一些,不要給別人的憤怒的衣服在自己心裡準備一個掛衣服的鉤子。不準備掛衣服的鉤子,衣服就沒地掛了,就不受傷了。對極了強大孩子的內心

不受他人的左右和傷害對,自愛的孩子就好很多啊以前只關注外在學習的強大,沒有關注過內心,所以家庭教育是失敗的

原生態家庭與個人成長(第四講)

主講人:沉默

上一節講的主要內容講的是投射與認同,一個人怎麼對待別人,其實是這個人的內心的反映,是他的內心關係向外的展現,這就是投射。如果你的內在關係模式恰好和施與投射的人相同,那麼你就極有可能接受了這種投射,這就是認同。如果你的關係模式和他的關係模式不同,就不會接受,這就是不認同。今天要講是的心靈成長的第五個定律。第五定律:主動傷害自己,就不怕被傷害了在我們身邊有這樣的例子,童年幸福,長大後就不斷重複幸福,這一點容易理解。然而,為何童年痛苦,長大後就不斷重複痛苦呢?   因為有的時候,我們主動製造的痛苦,比突然襲擊來的痛苦,疼得程度更低一些,於是更容易承受。在我們身邊有這樣的例子,童年幸福,長大後就不斷重複幸福,這一點容易理解。然而,為何童年痛苦,長大後就不斷重複痛苦呢?   因為有的時候,我們主動製造的痛苦,比突然襲擊來的痛苦,疼得程度更低一些,於是更容易承受。在我們身邊有這樣的例子,童年幸福,長大後就不斷重複幸福,這一點容易理解。然而,為何童年痛苦,長大後就不斷重複痛苦呢?  

16歲的姜,是一個漂亮的高一女生。然而,她夏天不敢穿短袖上衣。原來,她的胳膊上留下了很多傷痕,穿短袖上衣會暴露它們。這些傷痕是怎樣來的呢?是她自己用鉛筆刀割的。特別傷心的時候,特別麻木的時候,甚至特別開心的時候,她會有一種強烈的衝動,忍不住想割自己的胳膊,尤其是手腕處。她並非是想自殺,她只是想把自己弄疼一些。她自己這樣說:「肉體上的疼,比心理上的痛苦更容易忍受。」 所以,她會在特別傷心的時候,譬如和男友鬧矛盾時,會選擇割傷自己的手腕,那樣一來,肉體上的疼痛就替代了心理上的痛苦,變得更容易忍受了。麻木時,她也會割傷自己,是因為肉體上的疼痛,彷彿可以刺激她,令她感覺到自己還是活著的。這兩種情形都比較容易理解。然而,為什麼特別快樂的時候,她也會去割傷自己呢?譬如,最近一次割傷自己,是因為她發現,高中的班主任對她特別好,就像一個溫暖的媽媽一樣。這種發現,令她有點受寵若驚,然後,她就產生了一種強烈的衝動,於是割傷了自己的胳膊,看到鮮血留出來,切實地感受到了傷口處的疼痛,她覺得放鬆了一些,也好受多了。在諮詢室中,心理醫生對姜做了一些放鬆的工作後,讓姜重新細細講述這次事情的經過,更重要的是講述她內心的一些對話,一些體驗。她講到,當發現班主任特別喜歡她時,她受寵若驚,一方面是不敢置信地欣喜,另一方面卻是一種隱隱的惶恐。「什麼樣的惶恐?」心理醫生問她。 「我……我擔心她一轉身就對我不好,就不理我了。」姜回答說。說完這句話,她的眼淚流了下來。這就是她在特別快樂時,也想自傷的答案。她所說的快樂,都是被一些重要的人愛與認可所帶來的快樂,譬如與男友、老師或知己。她無比渴望被人愛,但一旦真得到了愛,她立即就會擔心被拋棄。並且,她知道被拋棄的感覺是多麼可怕,而最可怕的就是突然襲擊式的被拋棄,對方不說理由,忽然就變臉了,就遠離了她。這種不可預見的被拋棄,帶來的痛苦太大了。為了減少這種心理疼痛,她會先弄疼自己。這樣一來,等被拋棄的事情再次發生時,她產生的難過感就相對輕了很多。這裡面隱含著這樣一個邏輯:我先弄疼自己,就是告訴自己,我知道別人的愛與認可,是不可靠的,而拋棄早晚會到來。 這是經典的悲劇性的自我實現的預言。姜之所以形成這麼糟糕的自我實現的預言,與她的生命經歷息息相關。她只有幾個月大時,就被送到鄉下的爺爺奶奶家,當父母想念她時,就把她接回城裡住一段時間,忙了,就再把她送回到鄉下。她7歲時,因為要上學,於是又回到城裡和父母住在一起。有3年時間,她與父母關係都很糟糕,她渴望父母能多給她一些愛,但父母覺得,她已是大孩子了,要有大孩子的樣,要懂事要聽話。不過,慢慢地,她和父母的關係逐漸改善,尤其是和父親的關係。到了10歲時,她已開始感受到溫暖的父愛,自己心裡的一塊堅冰正慢慢融化。但就在這一年,她的父親遭遇車禍而意外身亡。10歲前的一系列不幸,令姜懼怕起快樂和幸福來,因為她發現,她的每一次幸福和快樂之後,就會伴隨著一個不幸和痛苦。這個發現,最終在她內心深處紮根,並發展成一個非常悲觀的自我實現的預言。其實,在很小的時候,姜就學會了先製造痛苦,以防禦不期而至的被拋棄的痛苦。譬如,當知道父母將到鄉下看她時,她會很渴望,然而,一旦真見到了父母,她會冷落他們,拒絕與他們親近。儘管這種疏遠,令她也感到痛苦,但畢竟自己製造的痛苦,比先與父母親近然後再被父母「拋棄」,要好承受多了。不僅如此,姜對父母屢屢「拋棄」自己,有著強烈的憤怒。然而,她不敢表達,父母也不容許女兒表達。他們整個家族都不能接受晚輩對長輩表達不滿,他們也認為,他們是處於為女兒好,才將她送到鄉下去的。但是,對姜而言,她的被拋棄感是無比痛苦的,這種痛苦是切實的,她因此產生的憤怒也是真實的。被拋棄所帶來的痛苦,她可以通過先製造痛苦來減輕受傷感。但憤怒,她怎麼表達呢?   割傷自己,就是她的表達方式。我們前面講到,我們常說的自愛,其實是「內在的父母」愛「內在的小孩」。那麼,所謂的自虐,其實常是「內在的小孩」攻擊「內在的父母」,或「內在的父母」懲罰「內在的小孩」。那麼,當被拋棄時,姜割傷自己的手腕,就是「內在的小孩」在攻擊「內在的父母」。她不能通過合理的方式向大人表達憤怒,於是只能通過扭曲的自虐的方式來表達憤怒。她不能對現實的父母表達不滿,只好對「內在的父母」表達不滿。姜的自我實現的預言,是自暴自棄式的預言。當最快樂的時候,她的自暴自棄的預言,會使她做一些自傷或傷人的努力,將事情向壞的方向推動。畢竟,自己製造的痛苦,比被別人拋棄的痛苦,感覺上要好承受多了。還有未被實現的願望所造就的預言,這也是極其普遍的預言。我們過去——尤其是童年——產生過許多重大的願望,但因為我們人小力微,這些願望常常無法實現。於是,它們深埋心底,成了我們的一種夙願。並且,與自暴自棄式的預言不同,未被實現的願望所造就的預言,常看上去非常美好,實質上同樣危險。譬如,法國著名小說家瑪格麗特?杜拉斯在她的自傳體《情人》中就不經意地描繪出了這種預言。《情人》,顧名思義,頗像一部愛情小說,但實質上,這部小說至少有一半的篇幅描繪了杜拉斯的家庭悲劇:她的爸爸自殺,她的媽媽艱難度日,她的大哥哥孔武有力、性格霸道且受盡媽媽寵愛,於是一直肆意凌辱她的小哥哥,她想拯救小哥哥,她常想殺死大哥哥,有時也仇恨媽媽……但是,和無數家庭一樣,瑪格麗特?杜拉斯作為家中最小的孩子,她能發揮的影響很小,她救不了她的小哥哥。由此,她的這個重大的願望就被壓抑下去了,並最終在她的中國情人身上得以體現。儘管與中國情人相愛時,她還是未成年人,但在這個關係中,她好像是媽媽一樣,而中國情人卻像是一個柔弱的男孩。   在小說中,她細緻入微地描繪說,她多麼愛中國情人的柔弱。杜拉斯的小哥哥27歲時死掉了,當時,她感到切膚之痛,這種痛苦,和她剛分娩後的孩子死去帶給她的痛苦一樣。痛苦的另一面,是她對小哥哥的無比的愛,而這種愛,讀上去和她對柔弱的中國情人的愛,非常相像。在家中,瑪格麗特?杜拉斯和柔弱的小哥哥站在一起,愛他,用強硬的姿態與暴虐的大哥哥和偏心的媽媽抗爭。她試圖拯救小哥哥,但她失敗了。這種失敗,這種未被實現的願望最終糾纏了杜拉斯一生。她先是在未成年時愛上和小哥哥一樣柔弱的中國情人,後來又在她60歲時的時候,與一個同樣柔弱的20多歲的男人相愛。通過上面的故事,我們引出這樣一個名詞,就是拖累症。拖累症指的是這樣一種心態:看到別人的痛苦,就忍不住想幫對方,而且是沒有原則地幫助對方。    看上去,拖累症屬於美好的範疇,其實遠不是那麼簡單。美國心理學家托馬斯?摩爾在他的著作《少有人走的路》中寫道: 「我們不能剝奪另一個人從痛苦中受益的權利。」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個人勢必會從受挫中成長,如果他能做到這一點,那麼他的個人能力就會得以發展。由此,假若我們替這個人背負他的痛苦,幫他化解一切難題,那麼,這個人就無法得以成長。所以孩子的痛苦由孩子自己承受,他才會成長。但是不拋棄孩子,愛孩子,給他力量。患有拖累症的人,看到別人的苦難,就彷彿那是自己的苦難一樣,於是先會拋出一大堆建議,如果對方不主動改變,那麼他會撲上去,用儘力量幫對方解決他的問題。然而,這樣一來,他就剝奪了對方「從痛苦中受益的權利」。假若對方是意志比較強大的人,那麼就會討厭拖累症患者,於是敬而遠之。假若對方是有依賴習慣的人,那麼就會和拖累症患者粘到一起。由此,他們逐漸沉溺到這樣一種關係模式——你忘我地幫助一個人,而那個人會嚴重依賴你。並且,依賴你的同時,這個依賴者常常會不感恩。譬如,一個女子找了個酒鬼丈夫,她養他,他依賴她,同時還常常揍她。更重要的是,當這個酒鬼男人找了心理醫生,酒癮越來越小時,這個好妻子卻出現了嚴重的焦慮。原來,這個妻子看似是原來關係模式的受害者,但其實也是某種程度上的受益者,那個酒鬼丈夫幾乎一無是處,於是她在這個關係中就有了這樣的心理意義上的好處——「我永遠是正確的,一切問題都是他造成的」。現在,酒鬼丈夫要變好了,她原來的這個邏輯就不成立了,她就必須承擔這個關係中的一些屬於自己的責任了。於是,她開始焦慮,因為她一直在用這個邏輯逃避自己的問題,逃避屬於自己的責任。極端情況下,拖累症還隱含著這樣一種邏輯:人們註定是忘恩負義的,而我是永遠的聖人。托馬斯?摩爾還有一句話,可作為拖累症者的座右銘——真愛非常可貴,必須只給值得的人。現實生活中,我也常見到類似的情形。一個女子,她非常優秀,但最優秀的男人對她沒有吸引力,她喜歡的都是同一類男子——他們外在條件優秀但自我評價卻極低。她說,她一定能改變他們,讓他們相信,他們有多優秀。這是她的一個重大的自我實現的預言,而她也努力地試圖拯救過兩名類似的男子,但她一次都未獲得成功。拖累症患者也有類似的心理。他們有時想拯救朋友,有時想拯救愛人,有時想拯救孩子,有時則想拯救素不相識的陌生人。但是,假若能深入地去了解自己,他們童年時不是想拯救自己,就是想改變父母、兄弟姐妹等親人。這兩者是合而為一的,童年時想改變親人,其實就是想讓親人多愛自己。但是,任何人,只有自己願意努力改變自己時,性格的改變才有可能。假若一個人不願意主動去改變,那麼任何人想改變他的努力只怕只有失敗,而沒有成功的可能。自我實現的預言=內在關係的對話並且「自我實現的預言」這個詞不能細緻地描繪出它的本來含義。這個詞很容易令人以為,能否有一個好的內在的預言,是一個人自己說了算。但實際上,這個所謂的「自我預言」,常是一個人內在關係的對話。這個內在關係的核心,是「內在的父母」與「內在的小孩」。其實,每一個重要的親人,都會內化到我們心靈深處,我們童年時與每一個重要親人的關係模式,都可能會成為我們內在關係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並在我們目前的現實關係中得以體現。由此,所謂的「自我實現的預言」,其實就是我們童年時與重要親人的關係中所形成的一些結論性的東西。假若一個人屢屢遭受重要親人的拋棄,他就可能形成自暴自棄的預言。相反,假若一個人得到了大多數重要親人的愛與認可,他就可能形成陽光燦爛的預言,等長大後,會堅信自己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贏得別人的愛與認可。譬如,我一個朋友說,她心理一直有一個信念:大家都會喜歡她。因為這樣的一個信念,她會很自如地和每一個人交往,不僅在普通場合,她靠這個信念交往了許多朋友。在商務場合,她一樣能和每一個人平等相處,不會因為對方地位很高而覺得自己低人一等,也不會因為對方地位低而自己趾高氣揚。於是,她在相當程度上跨越了商務場合的送禮、請客等煩人的潛規則的障礙,用一顆最簡單的心獲得了相當的成功。她為什麼能有這樣的一個信念,這樣的一個積極自信自我實現的預言?因為她從小就獲得了幾乎所有家人和重要親人的愛。被愛,才會覺得自己有價值, 有價值才有自信, 才對自己有積極的預言, 好的預言. 不是像姜一樣,覺得自己不夠好.很多人在社交中特別過敏、特別自卑,很容易在乎別人的反應,這是因為他們內心中總有一個消極的預言——我是不受歡迎的。這種消極的預言的形成,常常是因為他們在自己家中不受關注,或者他們的家庭整體上都對社會交往有強烈的抵觸和自卑。告訴孩子做好自己, 你就夠好了,不需要變成誰誰, 做好自己,你是好的,可愛的, 很值的我愛的好孩子, 你就夠好了, 會越來越好.同時,我們也必須看到,自我實現的預言的重要性,恰恰意味著,我們是自己命運的主動參與者,我們主要是被自己內在的東西所決定的,而不是被外在的所謂命運給強加的。總結一下今天講課的內容:第五定律:主動傷害自己,就不怕被傷害了,這個可怕的自我實現的預言來自於內在關係的對話。內在關係來自於原生家庭的關係模式,認識到這種關係的模式,對我們自己要通過學習來成長,對下一代要盡量避免這樣的傷害。

原生態家庭與個人成長(第五講—主講人:沉默)

前幾課的總結:

定律一:生命的動力是成為自己,自己對自己的事有選擇權。如果我們被選擇,被決定,就不會有自我價值感,就沒有為自己活過。

定律二:我們天然就有一個精神胚胎,不是白紙隨意塑造。如果精神胚胎被壓制 ,就會出現各種問題。

定律三:父母和孩子的關係勝於一切。不平衡的父母和孩子的關係最容易傷人。童年的關係模式會成為我們內在的關係模式。

定律四:投射與認同,一個人怎麼對待別人,其實是這個人的內心的反映,是他的內心關係向外的展現,這就是投射。如果你的內在關係模式恰好和施與投射的人相同,那麼你就極有可能接受了這種投射,這就是認同。如果你的關係模式和他的關係模式不同,就不會接受,這就是不認同。

定律五:主動傷害自己,就不怕被傷害了,這個可怕的自我實現的預言來自於內在關係的對話。幸與不幸,是我們在內在關係模式的引導下主動完成的。

我們再來研究這五個定律:定律四,投射與認同關係中,我們被投射中了,是因為我們內在關係的原因,是因為我們本身認可這樣的關係模式,所以被投射中了。定律五,主動傷害自己,就不怕被傷害了,這個可怕的自我實現的預言來自於內在關係的對話。這個定律說明了傷害自己也是因為內在的關係模式。由定律四和五我們驗證了定律三,那就是父母和孩子的關係勝於一切,就是你的內在的關係模式勝於一切,這種關係模式一般形成於6歲之前。

怎樣才能形成健康的內在關係模式呢?

那就看定律一和定律二:讓自己成為自己,自己有選擇權,孩子有自己的精神胚胎,不要壓制孩子天然的精神胚胎,換句話說,就是給孩子一定的自由,一定的空間,允許他們做最好的自己。

我們研究了定律一到五,那麼一個人的關係模式從小就形成了,難道不可以改變了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這就是第六個定律,也是最後一個定律:

定律六:答案,在你自己心中。

大家都知道性格決定命運,性格就是心理學上的人格,既內在關係模式,所以說,所謂的命運,不在別處,就在你心中,由此,你改變了你內在的關係模式,也就在相當程度上改變了命運。世界是你眼中的世界,你戴上藍眼鏡,世界在你眼中就是藍的,你戴上紅眼鏡,世界在你眼中就是紅的,所以,我們只要改變自己,世界就會變得的不同。

一、 別人不是你心靈成長的答案

一種最常見的人生悲劇是所託非人,譬如交錯了朋友,找錯了戀人,嫁錯了配偶…… 但是,這樣的事情,卻常常是自找的。

請看一個例子:

一個40餘歲的女子,已是第三次結婚。她的前兩次婚姻都堪稱不幸,兩任丈夫都有嚴重的暴力傾向,常把她打得鼻青臉腫的去上班。熟悉她的朋友和同事都為她鳴不平,因為她不僅漂亮溫柔,而且非常能幹。

當她第三次結婚時,她的朋友們認為,她的不幸可以結束了,因為第三任丈夫苦戀她多年,終於如願以償和她走到了一起,還發誓說會一直疼她,絕對不會令她再受苦。然而,剛結婚兩個星期後,他們就發生了戰爭,她給幾個朋友打電話,哭著求他們過來,因為她又挨打了,這個自稱會愛她一輩子再也不受苦的男人,居然這麼快就違背了自己的誓言,難道男人都是這麼不可靠,難道她的命就是這麼不好……。

幾個朋友立即趕到了她的家。到了她家後,發現她坐在電話旁嗚嗚地哭,而他則蹲在身邊,邊流淚邊求她原諒,並對紛紛譴責他的朋友們說,他絕對不是有意打她,只是當時突然失控了,一拳打在她臉上。但把她打倒後,他又心疼,又惶恐,惶恐自己怎麼也變成了壞男人。

趕來的朋友中有一位女子是心理醫生,她沒加入譴責他的隊伍,而是耐心地問,到底發生了什麼,請講一下整個事件的細節,越詳細越好。當兩人把事件過程講出來後,趕來的朋友都驚訝地停止了對丈夫的譴責。

原來,因一件很小的事,他們發生爭吵。爭吵到最激烈的時候,妻子質問丈夫說,你是不是想打我,像×××(她爸爸的名字)打我媽媽一樣?丈夫說,怎麼會,我不會打你的,我承諾過的,而且我從不打女人。妻子說,你就是想打我,我早看出來了,你和他一樣,你和他們(她的前兩任老公)一樣,你們男人都一樣,你打我啊,你打我啊,你不打我,你就不是男人……她這番話重複了很多次,突然,他失控了,揮起了拳頭,等醒過神來,就發現她已躺在地上。

如只看表面現象,這個男子絕對錯誤,因為他是暴徒。但是,這個過程一梳理出來,趕來的朋友立即明白,這個女子,真的是在討打。當然,不是意識層面上的討打,而是潛意識層面上的討打。她的潛意識是男人一定會打女人。所以男人打了女人這就符合她的潛意識了。

這個例子說明,許多成年人的人生悲劇的根本原因,並不在別人身上,而在你自己心中。當然這只是特例,可是在你身上是不是也有不同的特例呢?只是問題大與小的關係。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但可惜的是,只有少數人才持有這樣的觀點,多數人自覺或不自覺地都在別人身上尋找答案。

二、 怪罪父母是逃避成長責任 

既然心理問題的原因可回溯到童年,回溯到與父母的關係上,那麼請問,是不是說,我們就可以怪罪父母,甚至斥責父母,從而把責任推卸給父母呢?

答案當然不是。

我們可以歸因於童年,歸因於我們與父母的關係上,但不要怪罪父母。因為,怪罪是一種逃避,是將已成年的自己成長的責任放到了父母身上。自己不願意承擔自我成長的責任,而只是一味地怪罪父母或其他親人,這就是一種沉溺性的情緒發泄,沒有任何益處,阻礙自己成長的腳步。

渴望改變父母,和怪罪父母一樣,都是沒有認識到,真正的問題在哪裡。

是的,我們童年時與父母等重要親人的關係模式,是我們人格的基礎,也在相當程度上決定著我們的命運。

改變別人的努力,大多數情況下都會失敗。改變父母的努力,一樣會有這個結果。可以引導,引導自我覺察。並且,即便理想的狀況發生了,父母的確因你而改變了,他們反省自己對我們的教養方式的問題,甚至還向我們道歉。但是,過後我們還會發現,問題依舊存在。

因為,我們與父母的外在關係是改變了,但我們的內在關係模式——「內在的父母」與「內在的小孩」的關係仍然沒有發生重要變化,你的性格還是老樣子,那也意味著你的命運一樣不會發生改變。

譬如,前面提到的那位女士,小時候,她爸爸常打她媽媽,這種關係模式最終紮根於她的內心,於是她將它複製在自己的三次婚姻中。那麼,設想,她的父母改變了,不再發生戰爭了,甚至非常非常和諧了,她的婚姻關係模式,會發生巨大的變化嗎?顯然不會!父母糟糕的關係模式,是她的糟糕的內在關係模式的原因。但她的內在關係模式一旦形成,就具備了獨立性,就不再會隨著父母關係的變化而自動發生根本性改變。

成年後,我們必須有這個意識,不要再將焦點放到自己與父母的關係上,認為這個外在的關係改變了,自己就得救了。要想得救,我們必須把焦點放到自己的內在的關係模式上。

三、 內心不改變,還會走在老路上

父母不是我們心靈成長的答案,我們自己的外在條件也不是。

一位50多歲的男子,在廣東和香港都有公司,兩個兒子都在國外留學,他的外在條件夠優秀了,但他的自我評價仍然很低。他特別愛養狗,但之所以喜歡上養狗,是因為他第一次遛狗時,他一路上贏得了許多關注的目光,以前從不打招呼的鄰居打起了招呼,從不注意他的美女開始對他微笑。這種感覺太好了,以後他一發而不可收地喜歡上了養狗,現在家裡已有多條狗了。

一位50餘歲的女士,也是成功人士,她對金錢有一種痴迷。儘管她已不再需要掙錢了,因為她的事業和積蓄足夠她和家人過很富足的生活了。但她不能停下來,因為一旦停下來,她的心就會有空空如也的感覺,這種感覺很不好,而要逃避這種感覺,她發現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拚命工作拚命掙錢,錢不斷累積時,她會有一種安全感。

這兩個例子表明,很多時候,追求成功的心理機制是一種循環。我們不斷地按照一個固定的模式奮勇前進,但其實只是為了逃避內心的一些受傷感。這個辦法看似有效,因為我們奮勇前進的時候,受傷感的確似乎沒有了,而成功帶來的富足、榮耀和羨慕,也令我們非常享受。

然而,一但陷入這個循環,我們會發現,我們不能停下來。一旦停下來,一種莫名的受傷感就會襲來,而那些所有外在的榮耀似乎都沒有一點力量,可以抵擋這種感受的襲擊。於是,我們寧願每天都像高速旋轉的陀螺一樣,一天只睡五六個小時,甚至三四個小時,其他所有時間都在拚命忙碌。但這忙碌,只是為了不去面對內心那個無法逃避的受傷感。

許多人失眠,也是因為同一原因。當像陀螺一樣高速旋轉時,我們綳得非常緊,內心的東西就被忽略被壓制了,但一旦處於放鬆狀態,內心的這些東西就會冒出來,我們就會難受。於是,為了不難受,我們就不放鬆,但不放鬆,就不可能有很好的睡眠。

這也是一個惡性循環,於是你會發現,你越努力,越優秀,失眠就越重。最終,你只好求助於藥物,而這也逐漸成為一個惡性循環——你對藥物的依賴越來越重,你需要的藥物劑量越來越大。

對此,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有很好的描繪:「先是有孤獨,然後又有逃避這份孤獨的執著活動,接著這份執著就變得非常重要,它操縱了你整個人,使你無法看清真相。」

好好反省一下,看看你的外在的優秀究竟有沒有帶給你良好的心態。如果沒有,那麼你一定是將外在條件當成了逃避內在自卑的工具了。如果意識到自己有這個問題,那麼請試著對內在自卑做工作,而這個內在的自卑,一定發生在內在的關係模式中,一定是因為「內在的小孩」對獲得愛與認可沒有信心。

其他「別人」也不是我們心靈成長的答案。如果我們把焦點放到了別人身上,渴望了解別人,而了解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改變別人。那就錯了。

有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覺:我的生活很痛苦,但不是我造成的,而是我的有問題的孩子、有問題的配偶所造成的。他們要是改變了,我就幸福了

許多女士不幸嫁給了一個酒鬼或一個賭鬼,她們整日為此焦慮,無比渴望丈夫發生改變。然而,許多心理醫生髮現,一旦她們的丈夫經過心理治療後,酗酒或賭博的程度大大降低後,這些女士會無比焦慮,她們會做一些微妙的事情,阻止丈夫變得徹底健康。原來,這些女士的自我價值感的一個重要來源,就是建立在不斷指責並幫助有問題的丈夫上,但一旦丈夫真的沒有問題了,她們的指責和幫助都失去了意義,她們會因此手足無措,不知道該怎麼做。

其實答案很簡單,她們最需要做的,是把焦點從丈夫的身上轉移到自己的身上來,是反省她們自己的內在關係模式,這經常是「有問題的爸爸(或其他重要的男性親人)」和「渴望改變爸爸(或其他重要的男性親人)的小女孩」。

四、 生命的意義在於選擇

一切自由,一切真理和一切意義都依賴於個人做出並予以實施的選擇。

——奧地利心理學家維克多·弗蘭克

我們的根本動力是成為自己,但這個過程是在關係中完成的。相對於「成為自己」而言,似乎 「關係」更重要。

這有兩個原因:第一,我知道我該如何成為自己,但我不知道你該如何成為自己,這隻能由你自己去探索;第二,束縛我們走向成為自己的最大障礙,就是圍繞在關係上的迷霧。假若破除了這些迷霧,理解了關係的實質,懂得放下對別人的執著後,對成為自己的渴望自動會浮現出來。

關於我們的心理行為模式,可以概括為一個簡單的公式:

B

  A————C

A,(事件),B(信念),C(結果)

看起來,事件直接導致我們的行為結果,但其實,這中間由我們的信念做了大量的加工工作。

B可以視為信念,也可以視為一個人格系統,一種對話,即內在的關係模式中,「內在的父母」與「內在的小孩」的對話。不管你怎樣理解,都不是特別重要,特別重要的是,如果我們想令自己的人生具有真正的價值,我們必須對B進行深度的了解。黑匣子就是潛意識,就是來自內在關係模式。來自小時候的原生家庭。

假若對B有了深度的了解,那我們的心理行為就有了自主選擇的色彩。深度的了解一旦發生,B一定會發生劇烈的變化,即便暫時沒發生變化,它也不再是一個 「黑匣子」,那麼當一個事件發生後,我們不會再像以前那樣,自動出現一個特定反應,而是會加以控制、進行分析,然後再主動選擇更合理的反應。

簡單地說,如果我們被指責,就會發火。是吧?

那是因為我們對小時候被指責的一種對抗和保護,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被按住了自己的心裡按鈕。而不會分析,他的指責是他的心裡有問題,和我們無關的。

從內在關係模式的角度看,如果你對B沒有深度的了解,那麼你基本上就是一個純粹的原生家庭的產物,你徹徹底底地陷在家族命運輪迴的鏈條上,一個完全了解你的內在關係模式的人,可以輕鬆對你的人生做出一個準確的預言。

內心認可自己,就不會把別人的指責當成聖旨。從而發動保護自我的戰爭。如果不了解自己的黑匣子,這也就是說,你的一生是白活的,你不過是一個家族的自動產物。但是,一旦你對B有了深度的了解,你就可以在相當的程度上跳出家族命運輪迴的鏈條了。這樣一來,你的人生將不再只是一個別人的生命的延續,而有了你自己的意義。

未經省察的生活是沒有價值的,蘇格拉底如是說。我想,這位古希臘先哲的話可以從上述的角度來理解,即你必須省察你的生活,然後再根據你的了解,對你自己的人生作出選擇。

很多人會告訴你,活著是為了什麼,怎樣做好某件事。並且,為了幫助你達到這個目的,他們還提供了許多辦法。然而,每當聽到這樣的教導時,我忍不住會想,假若我按照這些辦法做,那我的人生,究竟是我的,還是他們的呢?

所以我覺得,教給大家應該是理念,然後自己覺醒自己選擇自己的生活,而不單純強調方法和技巧。我不能改變任何人,只有自己才能改變自己。只有你才能點亮你自己心中的光,而要達到這一點,你要做的就是自我覺察。自我覺察,如果用心理學的術語來解釋,就是將潛意識的內容意識化。一旦你的習以為常的價值觀、信念和教條背後藏著的潛意識的「黑匣子」的內容被自我覺察的光照亮,那些以前控制著你的一些非理性的東西就可以消失了。

五、 親密關係是決定人生是否和諧的第一關

我們的一生有四個重要的關係:

  1)自己與自己的關係,即孤獨;

  2)自己與最值得珍惜的人的關係,即親密關係;

  3)自己與社會的關係,譬如友誼與事業;

4)自己與世界的關係。

我們若想擁有一個和諧的人生,那意味著我們在這四個關係上都做到了和諧。但是,親密關係是第一關,假若這一關過不了,根本沒和諧可談,那麼其他三個關係也一樣是談不上和諧的。

之所以認為親密關係是第一關,這是由親密關係的特質所決定的。所謂親密關係,不外乎兩種:親子關係、婚戀關係。如果你原生家庭的親子關係基本上是和諧的,那麼這個關係最終會內化到你潛意識深處,成為你人格的基石,這也意味著你的內心是和諧的。一旦有了一個基本和諧的內心,在一定程度上達到容忍孤獨甚至享受孤獨就不是太難的事情了。

相反,如果你的內在的關係模式是充滿衝突的,那麼你的婚戀關係也勢必會充滿衝突。並且,這個內在的關係模式一樣會延伸到你與社會的關係,以及你與世界的關係上,令你習慣在社會和世界中製造衝突。希特勒與父親的關係充滿了激烈的衝突,這個充滿衝突的關係模式最終延伸到希特勒生命的每一角落。

作為親密關係的兩個組成部分,原生家庭的親子關係會種下因,而長大後的婚戀關係會收穫果。因為這個因果關係的關聯如此強烈,我們可藉助婚戀關係來反省自己在原生家庭的親子關係,其實也就是自己的內在關係,也即人格。

前面講的那位挨打的女士,她這麼做,一定是有一些很重要的理由。在這些重要的理由被覺察前,它們無疑就是一個「黑匣子」,它們操縱了她,令她在婚姻中一直處於自動反應的支配之下。但一旦她認清了這個「黑匣子」,她的內心就會發生劇變,她的心理行為模式會從自動反應發展到自主行為。

這個「黑匣子」里究竟有什麼內容呢?答案可能有許多種。

一種可能的情形是,這位女士的媽媽在挨打後,可能和女兒一樣,叫來一些親朋好友,讓他們指責自己的丈夫。她還可能會經常向女兒傾訴,讓女兒同情自己。

更可能的情形是,這位女士在替媽媽爭取公平。在她的原生家庭,當媽媽被爸爸暴打之後,可能會不吭一聲,但女兒忍不住想來替媽媽爭取公平,她對爸爸充滿了憤怒,並渴望替媽媽對爸爸進行報復。只是,如果爸爸太暴力的話,女兒未必敢把憤怒表達給父親,她可能會將這個憤怒壓抑在心中,以後再尋求機會把它表達出來,而最容易找到的機會,就是她自己的家庭。第三次婚姻中,暗含著這樣的一個邏輯——她把丈夫變成和父親一樣的暴徒,然後她可能就會拋棄他,和他離婚,離婚就是她的報復方式。

當然,這一切並非是她有意的追求,而是潛意識層面的內容。她對潛意識層面的內容越不了解,她被這個「黑匣子」控制的程度就越深,而命運的輪迴也就越無從打破。

但如果她清晰地了解了這些深層的心理機制,她就會懂得,她對丈夫的行為是多麼不合理,她也就可以放下這些行為了。那麼她就可以不受黑匣子的控制了。

也許,這並不是一個能立即完成的結果,而需要一個時間。但起碼,她可以控制住自己,當丈夫又產生類似的衝動後,她可以對自己說一句:「停!你又在玩一個遊戲了。」哪怕僅僅做到這一點,她在婚姻上也已是部分擺脫了命運的輪迴,而有了自我選擇的色彩。

六、 從自己入手是改善關係的唯一有效途徑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去省察一下自己關於親密關係的信念和教條。那一切被我們當作金科玉律的東西,真的就是正確的嗎?有太多的時候,那些看起來無比光鮮的金科玉律,其實不過是一個你根本還不了解的黑匣子罷了。

擺脫黑匣子的控制,自己主動選擇自己的生活。

比方說,一個女孩說,她一定要找一個有男人味的男友。這個男人味,到底是什麼意思?許多和她有同樣渴望的女孩,最後找的男友或丈夫,其實就是一個施虐狂。有這樣夢想的女孩,常常是剛傷痕纍纍地離開了一個暴力男友,接著又迷上了一個有「男人味」的男子,結果最後又是傷痕纍纍。她們也覺得自己有些不對勁,但她們會說,我就是對溫和的好男人沒感覺。

感覺的確是最重要的,只是,感覺其實只是一個信息,如果你仔細聆聽這個感覺,你會發現藏著這個感覺背後的真相。那個真相才是最重要的。

但我們經常抵觸這個會令自己難過的真相,我們更願意放縱自己的感覺。那麼,你的生命就是沒有意義的,你不過是其他人的生命的一個自動反應的結果而已,你看似活過,但你其實不曾存在過。

童年越不幸的人,越容易產生一見鍾情式的愛情,越容易在乎感覺。由此,我特別想強調,如果你的童年很不幸,那麼一旦有了一見鍾情,那麼這幾乎一定意味著危險的來臨。假若你渴望過健康的生活,你渴望自己的心靈有所成長,你渴望你的一生是你自主選擇的結果,那麼請不要立即投入到這種迷戀式的愛情的懷抱中去。你要停下來,試著不去執著於那個人,那麼你一定會產生強烈的情緒。這時,你好好去聆聽一下,你的這些情緒是什麼,這裡面藏著什麼信息。如果你聽到了,你就可以解脫了。

停下來,聆聽,而且什麼都不做,這是一個很好的了解自己的辦法。很多時候,我們都是處於自動反應的支配下。

譬如,你一坐在電腦桌前,你會有點急不可耐地想打開電腦。那麼,試著就是不打開電腦。這時你一定會有情緒產生,然後去體會這個情緒,順著這個情緒往下想,看看最後究竟會看到什麼,那個最後看到的東西,一定是很重要的答案。一旦找到這樣的答案,你對電腦或網路的執著就可以放下了。

一個女子,一次看體育比賽,一個運動員撞在另一個運動員的臉上,撞得對方頭破血流,這個女子忍不住哈哈大笑,結果被丈夫說冷血。她也覺得自己太冷血了,於是開始譴責自己。我建議她去體會去聆聽自己的內心,展開一下自由聯想,從那個撞擊的畫面自由想像下去,看看會想到什麼。她這樣做了,最後腦中出現的畫面是,她的爸爸一拳打在媽媽的臉上,而那時她覺得很爽。

為什麼呢?原來,她的媽媽是特別喜歡嘮叨的人,而她的爸爸是很沉默的人,儘管很討厭妻子的嘮叨,爸爸卻不會還嘴,更不會使用暴力。但這個女兒為爸爸感到痛苦,於是渴望爸爸揍媽媽。然而,這種渴望似乎大逆不道,她自己也無法接受,只好把它壓抑到潛意識中。但是任何自然產生的情感都是壓抑不了的,它總要找機會表達出來,她在看體育比賽時的冷血就是表達了這種被壓抑的情感。

我們的一切心理都是圍繞著關係展開,它先在原生家庭的關係中產生,而後又在其他關係中展現。只是,關係勢必意味著別人的參與,這就給我們製造了一個巨大的難題——這個關係中的事情,到底該我負責,還是該對方負責,若想改變一個關係,是該從我入手,還是從對方入手。

答案自然是,我們該從自己入手,這甚至是唯一有效的途徑。

自己心靈成長,你成長了,就平靜了,平靜了就會理智的處理問題。教育不成功,往往來自自我感覺的放縱。放縱自己,孩子就倒霉了。

但問題是,童年時,一個關係中的事情,的確不該孩子負責,孩子如果想從自己入手,也一般沒有什麼太大的效果。這就給我們的人生製造了巨大的矛盾,我們多在童年學會了把改變關係的責任放到了別人身上,我們長大後又把這個做法照搬了過來,但這是無效的。心靈成長是自己的事。

總結一下今天的課程內容:

人生的答案在你心中,別人不是你心靈成長的答案,雖然我們的關係模式來自於童年,但是我們不能怪罪父母,而逃避自我成長的責任。

生命的意義在於選擇,我們可以從自我入手,這是唯一有效的途徑,跳出家族輪迴的命運,認清控制自己的黑匣子,選擇做自己。

同時讓我們的下一代,從現在開始就選擇做自己,還給他們屬於他們的那一片天。

http://blog.sina.com.cn/xinlijiaolian2008
推薦閱讀:

你的失敗,原生家庭不背這個鍋
原生家庭的不幸,是不是人生永久的夢靨?
朱莉和皮特離婚了: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太可怕了……
對原生家庭的流行理論,我要扔幾個炸彈

TAG:成長 | 家庭 | 個人成長 | 原生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