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與傳統文化怎麼結合?

心理學是舶來品,用在中國人身上必須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也就是所謂的本土化。中國傳統文化主要是儒、道、佛。我發現儒家與心理學沒法結合,因為儒家著眼於集體,心理學著眼於個人。

有人說,儒家也很重視心理,對人的心理有很獨到的見解。但是,這樣的心理學還是為別人服務的。這個「別人」包括老師(教育心理學)、領導(管理心理學)、軍官(軍事心理學)、警察(犯罪心理學),而不是「當事人」。換句話說,學了儒家(以及法家、道家)的心理學,可以用來對付學生、下屬、敵人、罪犯,而不是幫助他們。而西方的心理學是用來認識「當事人」、幫助「當事人」的,是以「當事人」為中心、以人為本的(人本主義、人道主義)。

以個人為中心的心理學與以「別人」和集體(社會)為中心的儒家思想不能說完全對立,也許可以雙贏,但衝突不可避免。一旦發生衝突,兩者就無法兼顧了。這個時候如果仍然堅持儒家思想,就是反心理學,反人性;如果堅持人本主義,就要破除儒家思想。

所以,心理學與傳統文化的結合只是一種噱頭,兩者根本無法真正結合。而這種噱頭的危害是,心理學有可能會被改造成反人性的武器。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說白了,每一樣都是犧牲自己成全別人。仁就是對別人好,當自己的利益與別人的利益發生衝突時,犧牲自己;義就是對社會好,當自己的利益與社會的利益發生衝突時,犧牲自己;禮就是規則,當自己的需要與社會規則發生衝突時,壓抑自己的需要;智就是理智,當情感與理智發生衝突時,壓抑情感;信就是信用,當心情與已經說出的話發生衝突時,壓抑心情。再具體一點,恕就是犧牲自己成全壞人,忠就是犧牲自己成全領導,孝就是犧牲自己成全父母,悌就是犧牲自己成全哥哥。

一個人如果這樣做了,社會肯定非常和諧,但心理徹底扭曲了。他的敵人、領導、父母、哥哥肯定非常開心,但他抑鬱了。對於社會來說,他抑鬱了有什麼關係?社會發展了、國家強盛了就可以了。

奇怪的是,如此反動反人性的思想怎麼會延續到今天,而且還有那麼多人追捧?

我真的理解不了,只好胡亂投射一下:1、儒家思想是為統治者服務的,統治者竭力推行,所以能夠延續至今,而老百姓都被洗腦了;2、有的人年輕的時候反抗過,後來慢慢往上爬,越爬越高,也成了「統治者」,然後恍然大悟,原來這是個好東西,用它來壓制年輕人的反抗;3、除了皇帝,其他人都是既有領導又有下屬,儒家思想用來對付下屬非常管用,至於怎麼對付領導,那就另想辦法;4、儒家思想是顯規則,另外還有潛規則;5、人前是儒家,背地裡不知道是什麼家。

遠古時代生產力低下,單獨一個人很難生存,必須依靠集體。通過自然選擇,推崇儒家思想的集體得以保存,不知道儒家思想的集體遭到淘汰。古埃及、古希臘、古印度都已銷聲匿跡,唯有我大中華巍然屹立,說明儒家思想「就是好」。

對於集體來說,儒家思想確實很好。但是,對於個人來說,它的確是不好的。它親社會,反人性。而對於儒家來說,人性才是不好的,所以壓抑人性、犧牲個人是好的,負負得正。

儒家也說性本善,是認為仁義禮智的善根預存在人性之中(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其實,除了四個善根,人性中還有很多根,在儒家看來都是惡的。換句話說,惡根比善根多得多,儒家說「性本善」,還是噱頭。

人是社會的動物,天生具有某種社會性是很正常的。同時,人也具備所有的動物性。從社會的角度看,動物性就是惡。但從人的角度看,動物性非善非惡(善惡是社會的概念,不適用於個人)。

隨著生產力的提高,有了剩餘產品和私有財產,人類進入父系社會,個人主義開始嶄露頭角。從某種意義上講,真正的「人」才正式誕生。在此之前只有「人類」,沒有「人」。

從那以後,集體主義變成了社會發展的阻礙,它打壓個人主義,妨礙個人主義的崛起和人性的覺醒。兩千多年前的「軸心時代」,全世界個人主義泛濫,呈現出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局面。不久,中國出了個秦始皇,西方出了個奧古斯都,個人主義遭到全面壓抑。

一千多年後,西方迎來了文藝復興,人性重新彰顯出來。然而,即使到了二十世紀,在馬斯洛提出人本主義和自我實現論之後,他還是擰不過內心的集體主義,在需要層次論的上面又按了一個「超個人」。

在中國,個人主義的流行與國家強盛是同步的,譬如漢朝、唐朝、明朝。儘管如此,主流文化仍然竭力否定個人主義。所以,個人主義是永遠不可能得到集體主義的認可的。在與集體主義的搏鬥中,個人主義註定會一敗塗地。

但是,每個人的內心都有個人主義的傾向。一有機會,個人主義就會抬起頭來,發揮自我潛能,展示自我價值。羅傑斯把人性比喻為一棵樹苗,它一定會衝破種種障礙,努力長成參天大樹。在集體主義的重壓之下,它是長不大的。心理諮詢就是移除障礙。一旦障礙移除,它又會繼續生長。

所以,心理諮詢不是諮詢師指導來訪者做什麼,這樣的話就跟「別人」心理學和集體心理學(管理心理學、教育心理學、軍事心理學、犯罪心理學)沒有區別了。心理諮詢是「當事人」的心理學,研究當事人,了解當事人,以當事人為中心,為當事人服務。

以當事人為中心,意味著當事人是主體。他不需要犧牲自己成全別人,他必須成全自己。他不需要溫良恭儉讓。他可以隨心所欲。他有「天賦人權」。

天賦人權,還是「天」所賦予的,人是被動接受的。其實,有些「權利」是本來就有的,心理學稱之為本能、動機和需要、願望。弗洛伊德提出了自我本能和性本能,馬斯洛提出了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這些都是人的權利,與社會對人的要求截然相反,按社會標準就是惡。

既然社會是反人性的,那麼,人性是不是就是反社會的?是的。當社會反人性時,人性一定是反社會的。所以,反人性的社會最後都會被人性反掉。社會想持續發展,必須接納人性,尊重人性,把權利還給人。

在整個社會中,心理諮詢師是最早去接納人性的。有的諮詢師學心理的初衷是改造別人,後來慢慢學到了尊重人性。隨著心理諮詢的普及,人權也會越來越受到尊重。

個人主義是沒有標準的,因為每個個人都是不同的。個人主義尊重每個人的獨特性。所以,對於人本主義取向的諮詢師來說,「病人」是不存在的,也沒有所謂的心理健康水平。人與人之間沒有質的差別(正常不正常),也不分高低(成熟不成熟),只有心情順暢不順暢、願望能不能實現、權利有沒有得到保障。諮詢師的任務就是讓他順暢起來,幫他實現願望,使他的權利得到保障。然後,來訪者有了自我,或者變得越來越自我,他的自我得到了解放,他變成了自我實現的人。


推薦閱讀:

留學路 到底要怎麼走?·每日商報
愛上大我三十歲的男人怎麼辦
怎麼去除異味,巧妙方法在這裡
埃及獅身人面像下面有人類文明的記錄?怎麼進入獅身人面像呢
旺夫、克夫究竟是怎麼回事?

TAG:心理學 | 心理 | 文化 | 傳統文化 | 傳統 | 怎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