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落實語言文字運用  建設卓越語文課堂

老師們,本次賽課的主題是:「落實語言文字運用,建設卓越語文課堂。」應該說「語言文字運用」是當前小語研究的熱詞,怎樣正確認識與把握語言文字運用已成為語文人關注的焦點。圍繞主題,對照2011版的《語文課程標準》,本次參賽的13節課,可謂節節有亮點,從不同的角度,給我們頗多的啟示和借鑒。下面我將結合13節課談談學習體會,以期引發大家對落實語文新課標精神的更多思考。。一、明確一個核心大家知道,課改是從2001年開始的,從2001年—2011年,整整十年。課改之初,人們形容課改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現在十年過去了,課改給我們留下的是什麼呢?是思想的解放、觀念的轉變和課堂教學方式的變革。但因「界域模糊,目標遊離,內容龐雜」,而致實踐中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有人說:設計很美好,現實有差距。尤其是語文教學,教材煥然一新,可謂有了新航船,但結果呢?似乎是拿著舊船票登上了新客船,只有濤聲依舊。舊人——老師,新人——新教材、新理念、新學生。老師該怎麼教還怎麼教;學生負擔仍舊很重。就現實而言,我個人感覺:目前的語文課堂,把語文課上成思品課的,有之;把語文課上成分析理解課的,有之;串講串問、泛語文、非語文的課亦不是一兩個老師。如一年級有篇課文:秋天來了,樹葉黃了,一群群大雁往南飛。老師怎麼教?課文寫的什麼時間啊?樹葉怎麼樣了啊?為什麼黃了啊?大雁往那飛呢?……這叫什麼課?誰願意學?因此,課改前後,蘇教版教材主編張慶先生有個著名的觀點:《堵不住繁瑣分析的路,就邁不開語言文字訓練的步》;在2003年的時候,我也曾寫過一篇文章——《閱讀教學要走出分析理解的沼澤》,表達自己的觀點:理解不是閱讀教學的全部,閱讀教學要在理解的基礎上加強語言的學習。所以,課改10年了,我覺得有變化,但還不夠。這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多年來,我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承載了太多的教學任務,什麼教給閱讀方法,培養閱讀能力;什麼養成閱讀習慣,拓展閱讀視野;什麼學會閱讀不同文體的文本資料,掌握不同文體的表達方法;什麼形成較為豐富的積累和良好的語感,能初步鑒賞文學作品等等、等等。我們說這些能都做到嗎?恐怕沒有人能回答。進入課改以後,一直困擾著我們語文老師的一個問題,就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教學中如何實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的有效統一,說得通俗一點,就是語文課到底應該教什麼?到底該怎麼教?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我在《小學語文教學》上發表的《教學目標的確定與教學內容的選擇》《教什麼比怎麼教更重要》談的也是這個問題。2012年,新課標出來了!2011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第一次為語文課程下定義: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第一次旗幟鮮明地提出語文教學必須要關注學生語文學習的實踐性,必須培養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也就是說,語文課程的內容可以十分豐富,語文教學的方法可以形式多樣,語文課堂可以因教師風格的差異而異彩紛呈,但是教學目標和內容都必須圍繞一個核心,教學的種種舉措和行為也都應該指向這個核心——語言文字運用。這裡,我們不妨再重溫一下葉聖陶先生關於語言文字運用的論述,葉老早就明確指出:「語言文字的學習,就理解方面說,是得到一種知識;就運用方面說,是養成一種習慣。這兩方面必須連成一貫。就是說,理解是必要的,但是理解之後必須能運用;知識是必要的,但是這種知識必須養成習慣。語言文字的學習,出發點在『知』,而終極點在『行』,到能夠『行』的地步,才算具有這種生活的能力。」以「學習語言文字運用」來定位,就是表明在語文教學中一切的語文學習都要圍繞著「語言文字運用」這根主軸,這個核心。本次賽課,我們確定《落實語言文字運用,建設卓越語文課堂》為研討主題,就是為了讓大家對語言文字運用問題有更清晰的認識與體悟。綜觀這13節課,我感覺大家都在努力體現語文新課標精神,都在依據文本、依據文體在語言文字上做文章。向非常正確,這是非常可喜的現象,應該肯定。二、關注六個方面第一、重視識字、寫字2011版課標說:「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也是貫串整個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教學內容。」在這次比賽中,無論是低段、中段還是高段,老師們都能夠從最基本的字詞入手,運用多種識字教學方法和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寓識字、寫字於教學情境之中、寓識字、寫字於教學過程之中,識寫結合,形式多樣,難點分散,扎紮實實地進行識字、寫字教學,提高識字、寫字效率。如學習「掛」字,這個字如果直接告訴學生怎樣是「掛」?很簡單,但學生不會在頭腦中產生深刻的印象,張老師不是這樣,她先讓學生:誰來幫我把這個綠太陽掛在黑板上,掛的過程也是理解的過程。學生上黑板掛綠太陽後,老師又問:「掛」為什麼是提手旁?那「娃、蛙」是什麼偏旁,為什麼是「女字旁、蟲字旁」?然後出示:娃、蛙、哇及兒歌:提手旁,用手掛;女字旁,胖娃娃;蟲字旁,是青蛙;口字旁,哇哇叫。最後問學生:綠綠的太陽都掛在了那兒?(領著學生讀:掛在高山上,掛在田野里,掛在校園裡,掛在街道上。)這樣的教學方法、這樣的教學形式,這樣的拓展,這樣的鞏固,這樣的語境運用就讓「掛」在孩子的頭腦中立體、形象而豐滿。這樣的生字教學形象、有趣、深刻、文化、鮮明。妙!後面對「月字旁」字的教學以及通過文本再現、編成新材料閱讀等方式來鞏固識字,拓寬識字環境,實現在本課中會認,在其他語言環境中也能會認識的目的。都值得肯定。再如王廣妹老師對「啄」、對「蚜」、對「女」字旁的教學。學習「姑娘」一詞,先引導學生讀准字音,後教學形聲字的特點,在寫的環節,王老師不僅提醒學生要寫得工整、規範,還引導評價,發現優點,指出不足。教師將識字與讀文融為一體,讓學生在情境中紮實進行識字寫字實踐。伊老師的《識字7》,在「課文見面會」環節,在2分鐘限時讀中,比誰讀的遍數多,認識的字最多,讓學生在正確、流利的朗讀中,識字,學詞,感悟,積累;在「識字快樂園」環節,除了常規的識字形式外,引入遊戲「玩字卡」,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品嘗學習的快樂,在遊戲中、在娛樂中,學生不知不覺地學會了識字,有趣有效。老師們的字詞教學都能遵循由字到詞,由詞到句,由句而文。很好,值得表揚。再有就是字理的滲透。何老師對「虹」字的教學,通過「虹」字的演變過程,讓學生明白「彩虹」的「虹」為什麼是「蟲」字旁,將「虹」這個字變成了一個故事,變成了一個傳說,相信此時的漢字在學生頭腦中已不再是抽象的符號,而是一幅優美的圖畫了。田老師通過對「提手旁」的古文字演示來提升對「信奉」的「奉」的理解,提升對「信奉」的理解,很高明,很有智慧。運用字理教學,實際上是在潛移默化地傳播更多的語文知識,傳播更多的中華文化。這次比賽,中、低段的課都比較重視寫字教學,都有「讀帖—講解—示範—臨寫—評價」的指導環節。在寫字教學上捨得花時間。如王婷老師的寫字指導環節,讓學生當「小小評論家,欣賞欣賞別人寫的字」,何淑英老師對「彩、垂」的指導,陳俊麗老師對「齡」的指導等等,大家一定印象深刻。寫字環節為什麼要這樣做?目的是什麼?目的是培養學生觀察的能力,比較的能力,發現規律的能力。但,讀帖讀什麼?一是筆畫;二是筆形(就是每一筆的筆畫像什麼?有這樣一首寫字歌:點如瓜子撇如刀,橫平豎直折有角;鉤提出鋒捺有腳,行筆輕快要記牢);三是筆順;四是筆位。也就是結構怎麼安排?筆畫怎麼穿插、怎麼書寫。首筆在什麼位置?主筆是那一筆?有經驗的老師都知道,首筆最重要!首筆的位置,決定了整個字的位置。首筆的大小,決定了整個字的大小。第二、重視初讀,重視在讀中學習語言如陳炎強老師的《一面五星紅旗》,在學生充分初讀後,老師打出文中最難讀的一段,指名讀、合作讀,由詞到句,由句到段,由段而篇,體現了過程性。張秋媚老師的《畫風》,整節課都書聲琅琅。還有王廣妹的《棉花姑娘》、伊老師的《識字7》。再如《月光曲》教學中的指導朗讀皮鞋匠想像部分。田家紅老師的《兩個鐵球同時著地》。怎樣才能讓學生體會到亞里士多德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他通過對「那時候,研究科學的人都信奉亞里士多德,把這位兩千多年前的希臘哲學家的話當作不容更改的真理。」「那時候,研究科學的人信奉亞里士多德,把這位希臘哲學家的話當作真理。」句式比較,在讀中讓學生體會。這裡的朗讀指導,有過程,有方法,有效果,實現了讀的增量。我們語文教師都知道:語文教學第一是讀,第二是讀,第三還是讀,這是中央教科所張田若先生說的;於永正老師說:書不讀熟不開講。課標說,閱讀教學是教師、學生、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認為第一重要的是與文本對話。對這些理念,我們參賽老師認識得都比較到位,在教學過程中,他們都採用不同的形式,讓學生充分讀書,這是非常好的現象,要繼續發揚。我一直認為語文教學要「讀」占鰲頭。要用不同的方式去讀,讀得琅琅上口,讀得痛快淋漓,讀到忘我境界。要熟讀成誦,不熟,書是書,你是你,書沒有進入你的心裡;熟了,語言儲備豐富了,張口提筆,詞句就會從你胸臆中自然流露出來。為什麼呢?因為讀裡面有內容的理解,我們不是常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嘛;讀裡面有詞句的積累;讀裡面有語感的養成;讀裡面有形象感染,情感熏陶;讀裡面有音韻節奏的審美愉悅;讀裡面還能潛移默化地感悟語言表達形式和方法等等。學生精神成長和語言發展都要靠多讀。可以這麼說,沒有「讀」,一切能力的目標,一切通過閱讀實踐所能生髮的「產品」都將難以實現。著名特級教師竇桂梅老師有這麼一句教學名言「朗讀就是理解,朗讀就是發現。」就是說,朗讀能夠幫助我們理解,朗讀能夠幫助我們發現,朗讀能夠促進我們理解,朗讀能夠促進我們發現。當然,注重「讀」不是要你機械地一遍又一遍的呆讀、傻讀,而是一遍有一遍的要求,一遍有一遍的提升,所以要講究「讀」的層次,要發揮不同形式「讀」的功能,尤其是默讀,既要書聲朗朗,又要靜思默想。我們還要提倡「慢讀書」,不要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在越來越現代化的城市裡,使人們的腳步再也慢不下來,做什麼都要講個速度。以前的「深圳」速度,如同「k」字頭的火車,被「D」字頭或「G」字頭的動車無情地淘汰了。人走在路上,對「效率」的崇拜、對速度的迷戀,對幸福生活的渴望,也如同火車的速度一樣,越來越快,就是等個電梯,稍微慢一點就會有人抱怨。更別說那隨處可能遇見的堵車,往往是好端端的路,因為搶道就擠在了一塊,誰也不讓誰,似乎每個人都有等不及的事情。快,讓許多美好的風景一閃而過,因而有人呼喚「慢慢走,欣賞啊」。其實,精神活動是來不得快速的,哲人提醒大家「停一停前進的腳步,等一等自己的靈魂」,教育是慢的事業,只能慢地嚼、細細地品,才能汲取精神的瓊漿;一快就糟了,淺讀、泛讀、偏讀、誤讀都可能發生。我們不要忘了,生命的成長不可能一蹴而就,從來都需要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慢慢成長。早熟的生命容易早衰,早熟的果子不好吃。東北的大米為什麼比江南的大米好吃?因為氣溫低,水稻生長緩慢。孩子的語文能力是最需要慢功夫的,字要讓孩子一個一個地寫,書要讓孩子一頁一頁地讀,作文要孩子一點一點地練習,慢慢積累,積累語言,積累生活閱歷,語文素養逐漸就提升上去了,不要那麼著急,不要那麼急躁,不要一個勁兒驅趕著孩子快點閱讀、快點思考、快點表達,快快快,看誰的小手舉得快……蘇教版教材主編張慶,很著名的語文教育家,有一個很形象的比喻,說語文教育就是熏鍋底。熏鍋底什麼意思啊?就是一個嶄新的鍋,你要把這個鍋底熏黑,必須一點點地燒上半年以後,黑的鍋底你就再也擦不掉了。語文素養的形成要靠「熏」,靠浸潤,你要把孩子放在語言文字的火上來熏,放在語言文學的大缸里來泡。路是一步步走出來的,學生語文的素養的形成過程也是如此,正如我們爬山欣賞的風景和乘坐索道無法同日而語一樣。如今的課堂越來越喧嘩,越來越熱鬧,多媒體、聲光電一起上,學生一會兒表演,一會兒討論……不錯,語文課堂需要熱烈的對話,但也需要安靜的思考,因為課堂不是表演的舞台。所以,我們說語文課堂有時需要一種豐富的安靜,因為在一種安靜的情境中,學生可以靜下心來,一筆一畫地臨寫漢字,盡情享受書寫漢字所帶來的審美體驗;可以潛心會文,靜心思考,穿行在文本的世界之中,與文字對話,同智者交流,思接千載,視通萬里,盡情享受著靜悄悄的豐富;可以圈點批註,動筆圈畫,寫下感受,盡情享受著文本所營造的豐富多彩的世界。當然,洗耳恭聽,也是一種安靜。課堂上,讓學生靜下心來,或傾聽老師的講解,或聆聽同學的對話,或欣賞同學的朗讀,盡情享受著洗耳恭聽所帶來的豐富的感受。千萬不要形成一種很急躁的學語文的氛圍。要讓孩子有一種感覺,語文的學習是優雅從容的,是奇思妙想的,是詩情畫意的,是花前月下的。花前月下是什麼?花前月下是談情說愛的境界,談情說愛是不能講效率的,不能今天見了面,明天就結婚,那這個婚姻可能長久不了。談情說愛需要拿出時間,拿出情感,拿出耐心,慢慢地品味,慢慢地磨合。我們要讓孩子帶著深情、帶著眷戀、帶著耐心,徜徉在語言的花前月下,感受語言的美妙神奇,不斷與語言磨合,不斷培養跟語言的親密感情。第三、重視落實年段目標小語會名譽理事長崔巒先生在第九屆全國青年教師閱讀教學大賽開幕式上,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走向、發展趨勢及研討重點有明確的要求:落實年段學習目標、夯實識字寫字教學,加強語言文字運用,呈現學生學習過程。落實年段學習目標,就是要在閱讀教學中增強課標意識、目標意識、年段意識,使所上的課是那個年段的,符合那一類課型的、符合那一種文體特點。在課堂上落實三個維度學習目標,要既得意得言,又得法得能。本次活動,老師們對年段目標的把握都比較準確。特別是課時目標,明確、具體、可操作。如:《四個太陽》的目標:1、認識「掛、街」等13個生字,指導書寫「園、因」。2、能正確、流利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畫風》的目標:1、會認7個生字,會寫「顯、丹」兩個生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會文中小朋友的創意。等等,都簡潔明了。就低段而言,突出了識字、寫字教學,重視了朗讀指導,還重視了關鍵詞、常用句式、有特點的句式的遷移運用。我們的小學低段教材,主體內容(拼音除外)是兩類課文——識字課文和閱讀課文。教材編者將這兩類課文交替編排,其目的就是為了增強字詞教學的靈活性和趣味性,讓小學生在規範的書面語言環境中認字、學詞、學句,發展書面語言,從某種意義上說,低段的課文閱讀,只是為識字提供了更為廣闊的語言環境,以便學生隨著語境的變化進行立體識字。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對小學低段孩子來說,課文中的語言主要分為兩種:一是適合兒童現實交流的夥伴式語言(如兒歌、童謠、童話故事等),這種語言學生多數能夠讀懂,也能自由運用表達;二是適合兒童發展的日常語言(如敘述語言、描寫語言、人物對話等),這種語言學生通過認真閱讀,也會學懂。那教學的主要任務是什麼呢?教學的主要任務就是識字寫字,學詞學句,發展書面語言。所以,教師在小學低段教學中,一定要緊緊扣住識字寫字和學習規範的書面語言,培養語感,大量積累語言材料這個重點不放鬆;要把注意力放在指導學生正確認讀,讀得連貫,形成順暢的語流上;要注意培養學生認真的閱讀態度和優良的注意品質。在閱讀理解上,沒有理解課文內容的目標,有學習從文本中提取簡單信息的要求。對識字、寫字,要從時間、環節、指導、練習等方面予以保證,打牢識字、寫字基礎。這是小學階段,尤其是低段語文教學的根本所在,絕不能馬虎,絕不能忽視或偏離。你馬虎了,你忽視了,你偏離了,就是抓不住根本,就會造成教學目標缺位、越位、不到位。中年段是低年級向高年級的過度階段,承上啟下,因此,目標的著力點應放在繼續進行詞句訓練,體會關鍵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同時加強段的訓練和文章的整體把握,培養學生歸納段意、理清段序、揣摩寫法的能力,為高年級打基礎上。在這些方面,老師們做得都比較到位,如陳俊麗老師的《月球之謎》,陳老師重視在語言環境中學習語言。「皎潔、遐想、奧秘、奇異、費解」這些詞都來自於學生。對這些詞語的理解,老師沒有就詞解詞,沒有停留在字面的理解上,而是在讀句、讀段中豐富這些詞的意象與內涵,如由「皎潔」聯想到有關月亮的詩句,很巧妙。高年級教學的重點應放在引導學生掌握閱讀不同文體文章的方法,改變不分年段、不分文體的千篇一律的閱讀教學模式上,要教給學生逐漸領悟不同文體文章的方法,並將一些基本寫法用於學寫記實作文(吸取記事、寫人、寫景、狀物等方法)、想像作文(展開想像、聯想、幻想)和說明性文章(常用一般的說明方法)中去。如王東鳳老師教學課文《橋》對小說體裁的關注,對表現形式的關注。學習小說,要注意它的環節描寫,要注意它的氣氛烘托,要注意它的矛盾衝突以及懸念等等。第四、重視呈現「學習過程」2011年版課標指出: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所以在學習過程中,要讓學生在實踐中學語文,在讀中體會朗讀的樂趣,提高朗讀的能力;讓學生在寫中練習與提高寫的水平。在聽課中,我們還感到:教師們更加尊重學生學習語文的規律,留足了學生讀書的時間、思考的時間,學生能真正靜下心來讀書學習、讀書思考。引導的策略和手段更加實在有效,表演的成分少了,花架子少了,虛假的場面少了,課堂教學更加趨於平實,更加真實。如朱仙榮老師執教的《最大的「書」》的「合作學習」環節就充分體現了學生的學習過程。我記得這個環節是這樣進行的:第一步,出示合作學習要求:1、默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再互相檢查。2、兩人一起學習二類生字,不會認的教一教。3、兩人一起讀課文,錯字互相糾正。第二步,學生先自主學習後合作學習,在這一步里,學生學得很充分。第三步彙報:教師以「你教了夥伴什麼?」為引導性問題,展示合作學習的成效。在這個環節中,我感到學生是真學習,真合作,而不是一種形式。一句「你教了夥伴什麼?」把學生帶回到了學習的現場。第五、重視閱讀方法、學習策略的滲透與指導葉聖陶先生早就說過: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閱讀教學,不僅要引導學生讀懂課文,感受形象,從中受到思想啟迪,情感熏陶,更重要的是要通過教學活動培養學生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教學生學會閱讀。在聽課中,我們欣喜地看到老師們變「教課文」為「教語文」,「學課文」為「學閱讀」,關注閱讀方法、學習策略的滲透與指導。這是非常可喜的現象,值得提倡。比如識記生字的方法,理解詞句的方法、概括主要內容的方法、揣摩文章表達特點的方法,朗讀、默讀、瀏覽等閱讀的方法,教師基本上能根據教學需要靈活安排,有效落實。如:概括主要內容的方法。陳海濤的《月光曲》,在讓學生說說: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時,提醒學生:課文主要講了誰?幹什麼?概括時要盡量簡潔。熊正虹的《一件運動衫》主要內容的概括,由啰嗦逐步引導到簡潔,都注意教給學生概括的方法,值得提倡。如在關鍵處咀嚼品析的方法。應該說每一節課都有體現,只是體現的程度不同。如:《橋》中對「災難面前老漢的一喊,一揪,一推的品讀:這一喊,喊出了什麼?這一揪,揪出了什麼?這一推,推出了什麼?」這樣的品讀就使老漢心繫群眾、不徇私情、深愛兒子的形象深深地烙在學生的心裡。還有「默讀課文,划出描寫老漢的句子,在旁邊寫上你的讀書感受。」以及對老漢沙啞的喊話:「橋窄!排成一隊,不要擠!黨員排在後邊!」標點改動的比較。再如陳海濤的《月光曲》,在「品讀語言,走進內心」環節,他讓學生默讀課文,看看是什麼打動了貝多芬,讓他為窮兄妹倆彈琴,並即興創作出《月光曲》?讓學生在靜思默想中「畫一畫句子,圈一圈詞語,寫一寫感受。」這裡的「畫一畫,圈一圈,寫一寫」就是閱讀方法,就是閱讀策略。還有的課重視引導學生從課題中質疑,在關鍵詞句的研讀中設疑,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提出問題,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如陳俊麗老師在板書課題後讓學生讀題質疑;田家紅老師在引導學生體悟出人們對亞里士多德信奉到極致時,推出伽利略對亞里士多德話的懷疑,並進行質疑。在課堂接近尾聲時,田老師又設懸念:面對著亞里士多德這樣的權威,面對人們無情的指責,伽利略是怎麼想的?他又是怎麼做的呢?人們信奉的是亞里士多德,伽利略信奉的又是什麼呢?……我們下節課再共同探討。讓學生帶著問題走出課堂。這些都值得我們借鑒第六、重視文本表達形式、重視語言形式的學習近幾年,語文課程改革進入了一個更加理性的反思階段。從偏重內容分析到關注文本表達形式,這是語文閱讀教學的理性回歸。聽課中,我們明顯地感受到老師們對文本表達形式的關注。大家都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的表現形式,理解語言的表達形式,並融入最基本的寫作知識,使學生了解作者是如何立意,如何選材,如何安排層次結構,如何遣詞造句的。教學沒有僅僅停留在以往內容分析、人文感悟上,而是突出語言文字應用。如標點符號的用處,反覆出現的詞語表達效果,文章的敘述順序,文章的表達方式等。中高年級的課,基本上都能根據具體的課文特點,安排了不同形式的課堂練筆,或寫感悟,或寫想像,或仿寫等等。教學中空泛的議論少了,動筆實踐的多了,真正讓學生有所得、有所獲,實現了語文教學美麗的轉身。如《橋》中的老漢沙啞的喊話:「橋窄。排成一隊,不要擠。黨員排在後邊。」老漢沙啞的喊話:「橋窄!排成一隊,不要擠!黨員排在後邊!」標點變化的比較;《月光曲》中的刪除想像的內容比較都是指向文本表達方式的教學行為,對提升學生賞析、品味語言的能力非常有作用;如《雷雨》,教師出示雨後彩虹圖問學生「看到這幅圖,你想到那個詞?」;《檢閱》,「如果你當時在場,你會怎麼勸說?」「聽了隊長的話後,你會怎麼議論?」;如《一件運動衫》,「作者為何要反反覆復不厭其煩地寫『藍色的仰著頭的大角麋鹿』呢?」以及一些句式的訓練;《兩個鐵球同時著地》中,教師對側面描寫的關注。等等。講到《兩個鐵球同時著地》,我順便談一下資料引入的問題。田老師的資料引入就非常巧妙,非常及時。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此時,就需要老師的啟。我們常說:語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那種僅僅依靠課內資源,以為只要把課本教好、課文學好就可以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認識顯然是有失偏頗的,新課程倡導的「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其深意也在於此。因此在用好課內資源的同時適當引入課外資源是必要的,是有利於語文教學的,是有利於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的。如田老師對「信奉」的拓展理解。師:人們對亞里士多德「信奉」到如此程度,那他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呢?有誰知道,給我們介紹一下?師:課件出示:亞里士多德的資料學生看了資料後明白:看來亞里士多德並不是徒有虛名,人們對他的信奉是非常有道理的。我們說,人們信奉亞里士多德,把他的話奉為真理。然而在課本中,並沒有對亞里士多德的介紹,學生對亞里士多德也沒有什麼了解,這就很容易造成學生對亞里士多德的片面理解,造成對亞里士多德形象的貶損,亦會降低對伽利略做實驗的風險感受。這就需要引入課外資源,填補文本空白,確立亞里士多德的偉大形象,這是其一;其二,這裡看似研究亞里士多德,實則醉翁之意不在酒,在於利用人們對亞里士多德的信奉,更好地襯托伽俐略的不畏權威,堅持真理,執著探究的精神。這樣設計,讓學生走進文本,走近人物,在感同身受中豐富了對亞里士多德、對伽利略的認識。不瞞大家,我對《兩個鐵球同時著地》一課也是比較感興趣的。2009與2010年分別在《遼寧教育》、《福建教育》、《小學語文》、《雲南教育》上以《信奉但不盲從,膽大並非妄為》、《穿越言語密林,感悟人物精神》、《品詞析句,辨偽求真》發表過《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的教學設計,如果大家在百度里鍵入《兩個鐵球同時著地》朱瑛,可能會有相關網頁。當然,課堂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這13節課也暴露出了不少的問題,有的問題還很突出,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楊再隋教授常說「一堂課最大的缺點就是沒有缺點,最大的問題是學生提不出問題,發現不了問題。」三、注意五個問題1.不要剝奪學生想像的權利不知老師們注意了沒有,不管你願意不願意,喜歡不喜歡,一個讀畫時代正鋪天蓋地迎面而來。大街上,商場里,就是你足不出戶,只要打開電視,你都能感覺到圖畫就像潛伏在草叢裡的各種動物出現在你的眼前,並正向你奔跑而來,海報、廣告、卡通的圖面正日新月異地侵犯我們的文字空間。圖畫已經不知不覺地走進我們的語文課堂,多媒體教學,竟然在不長的時間內,幾乎成為我們語文老師駕馭自如的教學手段。可以這麼說,那些精心設計的觀摩課,如果沒有課件相助,幾乎無法演繹。這些天,我們看到粉筆、黑板被冷落。或許在坐的各位這幾天領略了圖畫與音樂的美妙之處,看到了好多的畫面對理解文本起到了出其不意的作用。但我們在面對這些美妙畫面的時候,不禁產生了疑問:「文字真的失去魅力了嗎?」這裡,講一個《美國家長狀告勞拉三世幼兒園》的案例。事情發生在1968年,美國內華達州的一場著名教育官司。3歲女孩伊迪絲一次放學回家就告訴媽媽,她認識禮盒上的字母「O」,媽媽問她是怎麼認識的,她說是老師教的,這位媽媽在表揚女兒之後,一紙訴狀將女兒所在的勞拉三世幼兒園告上法庭。因為她認為:以前在女兒的眼裡,「O」可能是蘋果、可能是太陽,可能是足球,也可能是雞蛋之類的東西,很有想像力,現在只是「O」,失去了這種能力。她要求幼兒園對這種後果負責,賠償伊迪絲精神傷殘費100萬美元。訴狀遞上之後,在內華達州立刻掀起軒然大波。所有的人都認為這位母親是小題大做,簡直是瘋了,連她的律師也認為這場官司是浪費精力。然而,這位母親卻堅持要把這場官司打下去,哪怕傾家蕩產。結果:勞拉三世幼兒園輸了。據說內華達州也因此修改了《公民教育保護法》,規定幼兒在學校擁有玩的權利、想像的權利。文字是美的,我們不要輕易剝奪學生豐富的想像。《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山谷中,早先有過一個美麗的小村莊。山上的森林鬱鬱蔥蔥,村前河水清澈見底,天空湛藍深遠,空氣清新甜潤。(讀文—想像—看圖,看圖—讀文)大家知道,文字是從哪裡來的?文字是從圖畫里來的,文字是圖畫的攝像,而這一過程,經歷了漫長的歲月,它使人類的大腦變得更加發達。我們設想一下,如果人類沒有文字,而只有今天人們看來謎一般的圖畫,我們今天能坐在這裡嗎?文字的出現,是人類經驗的層層沉澱。文字的出現又進一步促進人類大腦的發展,人類通過文字進行思維、進行思考、踏入精神宮殿,文字使人類的歷史成為一部完整的歷史。但今天我們看到,文字正受到圖畫的擠壓,當然今天的圖畫同昨天的圖畫並非是同等意義上的,它與文本的關係並非是進化與被進化的關係,但,它依然讓我們看到許多問題,我們有無可能因為圖畫的大面積進步而導致語言能力的退化?我們有無可能因為大面積的圖畫而使我們的抽象能力下降?我們有無可能因為直觀的圖畫而使我們的聯想能力、想像能力得不到鍛煉?我們回到學習語文的目的上,學習語文最重要,甚至最根本的目的是什麼?培養人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如果我們承認這個定義,再來反看圖畫對課堂空間的佔有,大家是否同意這樣一個觀點:那就是只有當圖畫可以幫助我們理解語言文字,可以幫助我們培養語言文字能力時,它才是值得我們引入的。曾看到過這麼一份資料,說的是女詞人李清照。李清照在彌留之際,對她的丈夫說:「日後,如果家中經濟困頓的話,家中經濟困頓要賣書的話,你先賣帶圖畫的書,萬不得已再賣文字的書。」當時,我不太理解,現在終於明白她臨終的囑咐:文字比圖畫重要。有一次,與一個教研員聊天,我說,以後可以搞一個這樣的語文比賽,叫「裸課」,「裸」體的「裸」。就是什麼呢?什麼也不要,就是一支粉筆,一本語文書。我在這裡談圖畫與文字的問題,聲明一點:我絲毫沒有反對運用多媒體教學,反對將圖畫引入課堂的意思。一點點都沒有,只是為了提出一個問題:不要輕易剝奪學生的想像力。2.教學內容不要過於飽滿應該說隨著語文課程改革的穩步推進,大家已普遍認識到建構明確、合理的語文教學內容是當前深化語文課程教學改革的核心問題之一。只是,在教學實踐中,教學內容的確定與選擇仍然是個大問題,因為就一篇文章來說,可教的內容實在很多,字、詞、句、篇,語、修、邏、文,工具、人文,但哪些是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點,哪些是這一課時要解決的,要訓練的,我們應根據學段目標、單元重點、課後練習和編者意圖來定。我們要有課時意識,哪些是第一課時該教的?哪些是第二課時的教學內容?心中要有數,不能鬍子眉毛一把抓。要有所取捨,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不要面面俱到,因為面面俱到其實是面面不到,是「蜻蜓點水」,是「水過地皮濕」,「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作為語文教師,要有「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的氣魄。因為暫時的放棄,是為了長遠的取得。我們完全可以在引導學生初讀課文,整體把握的基礎上,深入一點重鎚敲擊,在一點上做紮實。我們不是常說一課一得,一課兩得嗎?如果我們承認不可能通過一篇課文的教學解決學習上的所有問題這個事實的話,就不要期望一課多得。不要把教學內容安排得過於飽滿,一個環節「趕」一個環節。內容太多,學生消化不了。語文老師要學數學老師,每一節新授課都是一課一得。3.「以生為本」理念有待加強《學記》上說:「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即:注重引導但不牽引,嚴格要求但不壓抑,注重啟發但不告訴。「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和易以思,可謂善喻矣。」意思是:誘導而不強牽著學生,學生就不會產生抵觸情緒;鼓勵而不抑制學生的進取精神,學生就會樂於接受;開導而不是直接告訴,就能啟發學生思索。能使學生無抵觸情緒,樂於接受而又勤于思索,可以稱為善於教育了。從聽課中,我們看到大多數教師給予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但我們有的課,有意無意中還是體現出教師「強勢」的一面,教師竭盡全力地去完成預定方案;教師強勢,學生必定弱勢;教師話一多,學生的話必然就少,講得多,佔用的時間就多,學生學習的時間、言語實踐的時間就少;牽引太多,唯恐節外生枝,希望一切盡在掌握中,急於自己去總結、去提升,急著把答案告訴學生,急著從一個教學環節奔向下一個教學環節……於是,許多課堂缺少思維碰撞,缺少問題質疑,課堂看似行雲流水,「順利」地上下來了,卻很難見到精彩的生成。我們是要努力追求美的課堂,美的課堂,是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以激發、靈性得以迸發、生命活力到處洋溢的課堂,是喚醒精神的課堂,是學生得以成長的課堂!可是,為了完整的教學結構,我們無視下課的鐘聲早已敲響(這一點,我們這次賽課沒有發生,老師們一聽到哨聲,立馬收課,我們是說我們平常的課。)……豈不知,學生的心已飛出課堂;豈不知,教師的精彩蓋不住學生的無精打采;豈不知,表面的鬧騰掩蓋不了學生思維的貧乏。所以,我們要切實轉變教學思想,以生為本,讓學於生,要把學習的時空最大限度還給學習生,要在轉變教學方式上想辦法、求突破。我們的教學,常常犯這樣的錯誤:走了很遠,忘了當初為什麼出發!教學的目的是什麼?是讓學生自己學會學習,讓學生儲備自我學習的能力,增強自我學習的動力。要讓學生學會走路,教師必須學會「放手」!自主學習、小組合作,讓每個學生都參與,不應該成為被教學「遺忘的角落」。4.理解與運用有些顧此失彼我們看到,這次中高年級的課,幾乎課課有練筆,這不禁讓我產生了疑問:語文文字運用是不是就是小練筆?往常,我們一般總是將「理解」和「運用」並列,似乎「理解」應對應於閱讀教學,「運用」對應於作文教學。「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就是「正確理解祖國的語言文字」+「正確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於是,閱讀教學就以「理解」為核心目標,作文教學則視「運用」為價值取向,二者分工明確,自成體系,互相很少往來。其實,「理解和運用不能割裂開來,因為「理解」是「運用」的基礎,沒有「理解」,「運用」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反過來,「理解」只有在「運用」過程中才能真正形成,離開了「運用」,「理解」就可能淺表化,甚至誤入歧途。我們強調運用,但不能忽視理解。不能在學生對課文內容還不夠理解的情況下,就直奔表達,總結寫法,遷移運用,這樣做是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以前的語文教學,因強調理解而忽視運用倍受詬病,而此時有些教師反其道而行之,也是要不得的。理解,本身就是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一部分,是閱讀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課標明確指出,語言文字運用不僅包括學習中的聽說讀寫活動,也包括工作、生活中的聽說讀寫活動;不僅包括實用的、工具的「語言文字運用」,也包括審美的、文學的「語言文字運用」。這表明,聽是運用,說是運用,讀是運用,寫是運用,文學活動的感受、欣賞、評價都是運用。可以說,語言文字的運用存在於語文學習的方方面面。所以,對「運用」我們要作寬泛的理解,聽、說、讀、寫實踐都是運用,學習的過程、實踐的過程就是運用的過程。我們不能狹隘地理解「運用」。1.不是只有「寫」,才是重視「運用」課標說:「閱讀,是語言文字運用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寫作,是語言文字運用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創造性表述的過程。」閱讀,是一種運用;表達,也是一種運用!「運用語言文字」,應涵蓋語言文字的「理解」與「表達」兩個層面,重視並不是要弱化閱讀理解!因此,體現「語言文字運用」,未必都要「寫一寫」。聽、說、讀,都是語言文字運用。2.「一課一得」,不是只有「寫」才是「得」強調語文教學要提高實效性,要有所得,因此就出現了「一課一寫」現象。那麼,是不是只有「寫」才是「得」呢?葉聖陶先生認為:「學語文為的是用,就是所謂學以致用。經過學習,讀書比以前讀得透徹,寫文章比以前寫得通順,從而有利於自己所從事的工作,這才算達到學習語文的目的。」書比以前讀得透徹,是不是「得」?學到一種理解詞語的方法,是不是「得」?學到一種概括的方法,是不是「得」?都是「得」,並不是只有寫才是「得」?閱讀教學強調動筆,強調學習運用語言文字,但是並不是說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一學就用」?每節課學一點立馬就要寫,是不是太急了點?再說,為了在一課時中體現「寫」,生硬地在閱讀教學中安排小練筆,人為地割裂教學過程的流暢性,破壞和諧的閱讀場,把教學過程弄得支離破碎,不但收不到預期的練筆效果,還影響了正常的閱讀教學。所以,練筆,不能太隨意,不是想什麼時候練就什麼時候練,要把握好練筆的時機,抓准學生表達的時機,激發學生表達的慾望。要練在學生思維最活躍、情感最飽滿、情意和諧共振之時,要練在學生被文本中事物所吸引,被文中情感所感染,對文中語言形式產生濃厚的興趣,如骨鯁在喉,不吐不快時,這樣的練筆才為必要,要讓小練筆在閱讀中自然生髮出來。還有一點要注意的是:現在有一種現象,很多老師的課堂練筆陷入了模式化,寫的東西不是感受,就是假如你是課文中某個角色你會說什麼等。我們要警惕這種模式化,要從文本出發,從文本的內容出發,從文本的語言形式出發,從文本的寫作特點出發,多角度設計練筆的形式,真正做到適時、適度,真正提高學生語言文字運用的能力。不能讓課堂練筆成為「美麗的尾巴」,隨意讓學生寫一寫。教學中,我們不妨在以下方面進行課堂練筆:文中好詞,換一換;好的句式,練一練;抓住「留白」,補一補;扣住「略寫」,擴一擴;觀察插圖,寫一寫;精彩片段,仿一仿(遷移寫法,仿一仿);欣賞古詩,改一改(變換文體,改一改);合理想像,續一續(順著情節,擴一擴);遷移主題,寫一寫;段篇內容,歸一歸;文章結構,理一理;加工信息,編一編;學習所得,記一記。3.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意識比較淡薄「學生的問題才是真正的問題。」「帶著問題走進課堂。」「帶著問題走出課堂。」這是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重要理念。如何提問:問了,自己能回答的不是問題;問了,永遠找不到答案的也不能成為問題;問了,經過反覆閱讀,思考能解決的,才是最有價值的問題。同時,老師也要幫孩子學會梳理問題。有了問題的開放,才有可能帶來探索的開放,繼而形成思維的開放。如《魚游到了紙上》,真正的問題只有三個:青年是怎樣畫魚的?青年怎麼會有如此高超的畫技?課文是怎麼描寫他畫技高超的?帶著這三個有價值的問題,潛入到語言文字中去感受、體悟、品評,在這樣的基點上展開課堂教學才是高效的。還有,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指導要有針對性。再有,對課標提出的每天要寫字10分鐘的認識。課標說:「第一、第二、第三學段,要在每天的語文課中安排10分鐘,在教師指導下隨堂練習,做到天天練。課標這樣規定,是為了引起我們重視,是要我們在日常書寫中增強練字意識。這10分鐘是個概數,而不是確數,難道練8分鐘就不行嗎?不是的。這個事要重視,要常抓不懈。至於練幾分鐘,練什麼,怎麼練?我們要根據學情來定。以上講的問題都是在實踐新課標過程中出現的共性的不可避免的問題,我們不應該對上課老師求全責備。我相信,在卓越教學理念的引領下,我們必能從促進學生終身發展的大計出發,在遵循語文教學基本規律的基礎上,大膽實踐,敢於突破,共同創造小學語文教學美好的明天。
推薦閱讀:

《將進酒》課堂實錄及教學反思
媽媽育兒自學課堂
書法課堂1:漢字是怎麼產生的
董氏針灸微課堂 | 婦科病
課題《將進酒》 課堂類型 欣賞課

TAG:語言 | 語文 | 轉載 | 文字 | 課堂 | 建設 | 語文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