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年輕人中近4成主張「台獨」的背後#UC訂閱號#

每個人都會對一個地方產生印象,這些印象來自親身體驗、道聽途說或是媒體報道,一旦接受就容易形成對這個地方的「刻板印象」。

兩岸的民眾亦然。

話說,最近島內就有一家媒體做了一份「大陸印象」民調,時間間隔16年,調查對象是20歲至39歲的台灣年輕人。

從這份民調內容來看,涉及三個層面的「印象」問題。一是對中國大陸的「整體印象」,二是對大陸政府的印象,三是對大陸民眾的印象。

總體上看,台灣青年世代對中國大陸的認識趨於正面與客觀,顯示出大陸自身的進步與發展,以及16年間兩岸交流的初步效果。但因受兩岸制度差異以及島內媒體訊息的影響,台灣青年世代對大陸政府以及民眾「印象」較為負面。

就「統獨議題」民調來看,值得注意的是,希望維持兩岸「現狀」的比例較2000年大幅度上升13個百分點,成為年輕人中的主流意見。希望「獨立」的比例上升11個百分點,而希望「統一」的比例甚至下降超過20個百分點。

這個民調結果,對大陸來說可謂是「喜」也有「憂」,而「憂」更甚於「喜」。

「喜」的是,現在的台灣年輕世代群體主流趨於理性,對兩岸的政治現實有較清醒的認識。16年間,民進黨執政的8年與國民黨執政的8年,台海形勢對比可謂強烈。前者因搞「台獨」而導致兩岸緊張動蕩,衝突危機時刻陰影籠罩全台灣;後者因認同「一中」而讓兩岸和平相處、互利共贏。這16年來的正反兩面的歷史事實就是對島內年輕人最好的教育。

更多的是「憂」。按理來說,現在的兩岸政治現實與勢力對比,要比16年前更加清晰,近8年來的兩岸交流更加緊密,為什麼年輕世代希望「獨立」的比例反而會上升呢?

一方面要歸咎於自李登輝開始,並在陳水扁時期全面推行的「去中國化」工程,其中貽害最深的莫過於教育上「去中國化」,解構整個台灣社會的「中國史觀」,逐步培養年輕世代的「本土意識」,導致年輕人漸漸形成兩岸「兩國」的認知。馬英九時期「課綱微調」引發的巨大反彈,就是最好的證明。

另一方面要歸咎於國民黨重返執政後,專註於加強兩岸經貿往來,任由教育等社會領域的「去中國化」發展,「台獨意識」在「本土」的帽子下暗暗滋長,以至於積重難返。前一段時間,島內的「競爭力論壇」發布的一份調查顯示,20歲-29歲的群體對「中國人」的身份認同僅佔28.1%。

此外,2014年的反服貿「太陽花」學運,集中反映了島內年輕世代普遍存在的「反中」思想,也表現出「恐中」的焦慮。內部經濟低迷讓年輕人看不到前途,外部恐懼大陸的崛起,在這樣的環境下,年輕人更容易產生「獨立自處」的自我封閉思想。

所以,對大陸來說,形勢可謂非常嚴峻。

台灣年輕世代對大陸的「刻板印象」可以通過更開放更廣泛的溝通與交流來消除,如何根除「獨派」種在年輕世代內心中的「分離主義」種子,對大陸來說是十分棘手的問題,處理起來恐怕要比「武力統一」所付出的代價更大。

歡迎關注我的UC訂閱號:台灣內參 微信公眾號:夷洲刺史
推薦閱讀:

港媒起底朱凱迪「獨」路:幕後是「台獨」扶植 與綠營勾連
大陸不會接受蔡英文的和平「台獨」
天下雜誌427期,龍應台獨家專訪
國台辦:「台獨」勢力是兩岸最大威脅 「以武拒統」註定失敗
澳門太牛了!港獨-拒絕入境 台獨-即時遣返!

TAG:台灣 | 年輕人 | 年輕 | 背後 | 訂閱 | 訂閱號 | UC訂閱號 | 台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