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著的意義
07-01
人為什麼而活,怎樣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人生,這個問題,稍微有點思想的人,相信都思考過這個問題。在談到這個話題之前,還是先談談影響國人思想最深的佛道儒。道家文化。其代表人物是老子莊子。無論是從《道德經》還是《莊子》,都能清晰的看到道家清靜無為,消極避世的思想。面對人生的困境不是想辦法改變,而選擇另一種消極無為的,超脫世外的生活,作為個人選擇,無可非議。但作為青年人,我對這種思想是批判的,更不能為青年人所借鑒。只顧自己清靜洒脫,不顧世人苦難,在我看來是,是一種自私行為,也是一種懦夫行為。引用晚清湘軍四大統帥彭玉林的話:人生唯有以剛毅,堅強,自立,卓越才能立於世間。所以道家思想,從古到今,沒有出現過什麼傑出人物。不能不說是消極思想的影響。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積極性,充分發揮調動了人的主觀能動性。讀書不是為了玩弄文字,而是為了明事理,為了經世致用。儒家學說從產生起,就圍繞著這個目標。「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身後亦,不亦遠乎」,正是這種莊嚴而又富於理想和悲劇色彩的實踐精神,使儒家建立起一套內修外治的學說,這就是內求修己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外志於世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最終實現理想的「大同世界」;從而實現儒家的仁義於天下。八條目,鋪設了儒者人生實踐的漫漫長路,其影響至深至遠,迄今依然影響著中國讀書人。正是儒家文化的實踐性,進取性,主觀能動性,在儒家文化的影響下,培育出了許多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哲學家,和企業家。 佛家文化。提到佛家,世人都會想到慈悲二字。慈者,給眾生以快樂,悲者,拔眾生之苦。中國的大乘佛教,追求的是自利利他,度盡眾生,實現人間凈土的美好理想。這點,和儒家的」大同世界有相似地方。為了這個宏願,修行者精進努力的實踐著」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的人生道路。可見,佛家並非我們想像的消極遁世,恰恰相反,卻是另一種積極的人生。佛家講無常,是警世我們珍惜短暫而難得的人身;佛家講滅貪嗔痴,是不讓我們做情慾的奴隸,做自己命運的主人;佛家講空,無我,也不是讓我們什麼都不做,而是讓我們放下小我,忘掉小我,成就大我。正如《金剛經》所說:以我無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貌,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秒三普提。這個善法既是利益眾生的一切事情。正是佛家這種積極的慈悲濟世精神,影響了許多革命家,政治家,企業家,文學家。如林則徐,譚嗣同,魯迅,章太炎 ,康有為,陳獨秀,周恩來,李嘉誠等等。由此可見,無論是儒家的「修身」,還是佛家的「持戒」,都是為了完善人格,在此基礎上,繼而推廣到實現儒家的「仁義天下」,佛家追求的「眾生離苦得樂 」。一言以概括:完善自我,利益眾生。這就是人生的意義所在。人無思想,如行屍走肉,青年毛澤東的話雖然偏激,但也不無道理。觀察我們的社會,許多人昏沉一輩子,不知為何而活,有的人抱怨人生煩惱無聊,更有甚者,空虛自殺。其根本在於沒有正確的人生觀。利益眾生,並非是要我們每個人都成就一翻轟轟烈烈的事業,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利益眾生。人的一生,由生到死,要扮演許多不同的角色,利益眾生就從扮演好每個角色開始,盡到每個角色的責任。作為子女,我們要盡到孝順父母的責任;作為丈夫妻子,我們要盡到家庭的責任;作為人之父母,我們要盡到撫養教育子女的責任;作為單位一員,我們要努力積極工作,盡到對單位的責任;作為社會一員,我們要積极參加公益事業,盡到對社會的責任。在奉獻中實現人生價值。這樣走完一生,才無愧於自己。對於人生有許多迷茫,只好從書中尋求答案。雖沒有左宗棠「讀破萬卷」之力,卻也能體會到其「神交古人」之境。而立之年,寫此帖以鞭策自己.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只要活著就好
※解讀人活著的七大需要
※婚姻漸冷,只有「小三」能讓我們感覺還活著?
※人活著就要有所追求
※有一種死叫作死:同學,你還活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