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大哥就喜歡『搞』藝術的女孩"
范偉談張猛:我看著他長大,跟他是忘年交
一提張猛二字,很多人反射性想起來的會是《鋼的琴》,這部讓他譽滿亞洲的電影是每個喜愛電影的人的必修課。但其實在這之前,他已經有一部作品讓全球華人笑翻在地,那就是由他編劇,趙本山、范偉演出的春晚小品《功夫》,「豬撞樹上了,你撞豬上了,追尾啊」、「蒼天吶大地吶,是哪個仙女姐姐幫我出了這口氣啊」之類的台詞,許多年過去了依然是網路流行語。
提及這些,范偉忍不住樂:「他這個人生活中一點都不幽默,他把所有的幽默都放到了自己的作品裡。」張猛的第一部電影《耳朵大有福》就是由范偉主演,這次《一切都好》又來客串了一個角色,「他的父母比我年長几歲,我從小看著他長大,跟他也是忘年交。」
在范偉眼裡,張猛從小就是個不安份的孩子,「名叫張猛,打架特別猛,出了名的猛。東北有句話,叫楞的怕橫的,橫的怕不要命的。張猛打架不要命,因為他不服。後來他上了大學,再見到的時候,變得異常沉穩。但當他把《耳朵大有福》的本子遞到我手裡的時候,我大吃一驚:原來他把所有的不服輸全放在電影里了。」
對於《一切都好》,范偉同樣讚美有加:「《耳朵大有福》的時候,他剛剛出道,很多東西不懂。等到了《一切都好》再喊我來客串,我在邊上看他忙活,心裡知道張猛成了,大場面也好,鏡頭調度也好,完全成熟了。」
這讓人想起了小品《功夫》里的一句台詞:「一個廚不翻菜譜,看起兵法了!」張猛自己就是那個廚子,為了實現自己的電影夢,開始了自己的「不務正業」之旅,於是就有了《耳朵大有福》,有了《鋼的琴》,有了《一切都好》。
張猛:感謝賈樟柯,差點出演他手底下馬仔
說起電影夢,張猛反覆表示要感謝一個人:賈樟柯。正是他的《小武》讓他明確了自己的電影方向:專註普通人的普通生活。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才在拍攝《一切都好》時專門把賈樟柯拉到了澳門出演一個黑社會老大。賈導不負眾望地飆出了《一切都好》最牛的金句之一:「你要是跟了我,follow me ,我的body,我的money,my everything,隨便你消費。」
然並卵,說完這句話,他就被張國立一拳打翻在地。這一幕讓看過點映的影迷集體捶地大笑。對此張猛是這麼說的:「能夠請到賈導是我的榮幸,本來我是想演他手底下馬仔來著,可惜拍戲那天我在現場比他還要緊張,最好只好讓別人演。他的台詞是按照劇本來的,他還用山西英文改造了台詞。」這實在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否則,如果張猛導演穿一身黑走到一姑娘面前說「我們大哥就喜歡『搞』藝術的女孩」,絕對會成為2016年最為人津津樂道的鏡頭之一。
其實在片場的時候,有一次拍戲間隙,張猛導演跟工作人員聊天,聊到興頭上起身學西漢走路,那身段,那神態,絕對專業級別的表演,看到記者詫異的眼神,張猛笑說:「當年我是學表演出身的,可惜後來當了導演。」張導您完全不必感到可惜,最近有位叫做馮小剛的導演剛剛拿了影帝,誰知道多年之後你會不會出演另一部《老炮兒》呢?
「師父」領上門,修行在各人。在賈樟柯的感召之下,張猛走上電影這條不歸路,拍《鋼的琴》最窮的時候賬面上只有47塊錢。但他還是堅持下來了,而且交出了幾份異常華麗的答卷。記者採訪過的所有從業人員都對張猛讚嘆不已,而《一切都好》的主演張國立代表了大家的看法:「他拍了4部電影就有兩部獲國際獎,具備一切大導演的必備素質。他比較堅持已見,什麼事都想到最前面而且全部爛熟於心,這是一個成功導演必備的。我覺得他會在自己這條路上走下去。」
對於這些讚美,張猛不無自嘲地說:「從一開始我就是奔著商業片去的,但卻被生生逼成一個文藝片導演。」關於這一點,《一切都好》的主演之一姚晨最有發言權:「張猛找到我的時候,我特別開心:終於有文藝片導演找我拍戲了!結果發現還是商業片。」而對於文藝片和商業片的區別,張猛是這樣說的:「電影就是電影,我從來就沒想過文藝片與商業片的分野,我從《耳朵大有福》開始就認為我做的就是商業片,那時我請了范偉,《鋼的琴》我請了王千源、秦海璐,《一切都好》請了五大明星主演和14位明星客串。跟真正的演員合作做真正的電影,我一直都是這麼做的。至於別人給我的定位,我並不關心。」
導演談《一切都好》:是我告別過去,關注當下轉折的作品
預算不再捉襟見肘,卡司已然眾星雲集,但張猛骨子裡的情懷是不會變的,用他自己的話說,他的電影永遠是普通人拍,拍普通人,拍給普通人看的:「我以前的電影都在描繪過去,《鋼的琴》也好、《耳朵大有福》也好,包括《勝利》也好,它都不是當下這個時代,而是個特殊的歷史時刻,社會變革時期小人物的那些命運。
《一切都好》所描述的是當下,是我們每天都會遇到的問題:空巢老人的孤獨問題,兩代人之間隔閡的問題,年輕人的打拚問題,但依然是大時代背景下的小人物故事。所以說,《一切都好》是我告別過去,關注當下的轉折作品。但我作品的內核是不變的,就是關注普通人的生活本身。」
如果說有不同,那就是格局變大了,視野變寬了,《一切都好》探討的是「兩代人的衝突與和解」這樣一個屬於全人類的情感命題,在此之外,張猛借義大利經典電影的舊瓶,裝入的是大時代背景下的中國人的生存狀態這壺新酒,因此,他特地讓張國立扮演的老管,以一個父親的身份走遍全國,去聽去看去感受。
「每一個城市有每一個城市的環境,每一個孩子自然有每個孩子的問題,四個孩子所面臨的問題可能就是當下我們每個人面臨的問題:比如年輕人創業的問題,婚姻的問題,孩子的問題,或者是取向的問題,這些東西都是一個父親沒見到的,他只能去看,卻不能去解決。但是我相信,每一個觀眾進入到影院去看《一切都好》,都能在裡面找到自己,至於答案,要觀眾自己去尋找。」
這是一部宏大背景下的命題作文,同時又是一部細膩到骨子裡的溫情佳作,那麼,對於票房他是怎麼看的呢?對於這個問題,張猛笑說:「每年到了賀歲檔,都會有大量的大片。如果拿一桌子菜來打比方的話,大片就像是一道肉菜一樣,還有一些很好玩的電影可能像冷盤一樣,我覺得我們的《一切都好》可能是一道比較入味的、粗糧細做的一道菜。所以說,我不追求大家把它當作一道硬菜,更希望拍一道風味獨特的菜。」
有料,有味,有趣,有情,這就是張猛的新片《一切都好》,而且它還特地選在了2016年1月1日上映,新年第一天看《一切都好》,新的一年當然一切都好。
推薦閱讀:
※美國藝術家james.christensen油畫作品欣賞
※太行崖柏彌勒佛根雕藝術
※《當代中國·巴黎藝術展》參展徵集
※尋色 | 行走的春色
※如何讓孩子愛上博物館:藝術史入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