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俠之大者--------金庸與古龍

俠之大者--------金庸與古龍

嗜武俠傳奇者言必稱金庸、古龍,我觀金庸與古龍猶如詩中的李杜。金庸氣象沉雄,莽 莽蒼蒼,法度謹然;古龍卻剔脫空靈,飄逸脫俗,常如天外隕石,流星破空,不知其所來。 金庸多數作品的人的系列及故事構型多置於廣闊的歷史大背景下,使情節發展有縱 深感,產生一種波瀾壯闊的效果。金庸早年曾涉足影視圈,而影視圈多女明星,故其作品中 的女人形象大都由這些原型提煉升華。梨園女子刁鑽古怪,惡毒精靈,翻臉無情,又善於做 戲,可以說是集女人個性之大成。金庸近水樓台,才創造出《射鵰英雄傳》中的黃蓉,《神 雕俠侶》中的小龍女,《倚天屠龍記》中的周芷若、趙敏,《天龍八部》中的阿朱姊妹等武 俠中不朽的女性典型,翻開來就是一本收羅齊全的女人譜。在這個世界上,女人比男人更難 把握,只要寫好女人就能寫好男人,加之金庸逸興雅博,對書法、史學、電影、芭蕾、圍棋 、佛學都很感興趣,甚至年青時代還有做外交官的興趣,所以金庸筆下才會出現令狐沖的寧 靜淡泊、寵辱不驚,胡斐的智勇雙全、浩然正氣,韋小寶小事無賴、大節不奪等等豐實厚重古龍則與金庸不同,他的故事及人物絕少有具體的時空限制,古龍創造的是人生孤 島上的獨立王國,既無複雜的歷史背景,也無實在地域的依託。古龍天分極高,嗜酒如命, 屬於十足的享樂型人物,身上具有一種文化浪子的洒脫風度。《多情劍客無情劍》中的李尋 歡,《天涯明月刀》中的傅紅雪,《絕代雙驕》中的小魚兒,以及楚留香、陸小鳳等,無不 或濃或淡地帶有古龍自身的色彩。這些光彩奪目的俠客孤傲不群,感情深沉,無畏而自負, 有所為而有所不為,但令人惋惜的是,古龍的女性人物系列卻不盡如人意,無論是鄉野村姑 ,還是名門淑女、官裝貴婦,雖然衣飾不同,但仍可嗅到酒吧女的隱隱氣息。然而古龍對於 人性具有一種奇異的洞察力,他的人物出現時雖如天外飛仙,不帶一毫人間的煙火氣,但當 他們在大地上行走時,仍然帶有濃郁的凡人的溫情。金庸與古龍雖有如此差異,但在兩種截然不同的藝術旨趣後面,卻存在著相近的哲 學內涵和文化內涵。 金庸早期偏於黃老,晚期雖然青燈木魚,苦研佛經,甚至自修梵文,但他的人物系 列即便光頭上燒有戒疤,也只能算是口誦南華經的冒牌和尚;古龍的人物系列慨然任俠,「 雖千萬人吾往矣。」外表上近於活潑而富於人情味的早期儒家,但考之於這些人物所孜孜追 求的那種武功及人生的境界反倒近於禪。 金庸、古龍的小說,所體現出來的武功境界與其視為技術上的造詣,還不如直接看 成是人生所企盼達到的超凡入聖的境界,這是武俠小說能博得高層次讀者喜愛的原因。 以金庸的《神鵰俠侶》為例,其中有一個並未出場的人物,即劍魔獨孤求敗,我們 只能憑藉楊過的眼睛想像他無敵於天外的風貌。他一生的武功進境實質上體現了某種循序而 至的精神歷程。獨孤求敗年輕之時手執吹毛可斷的利劍闖蕩天下,壯年內功漸深,舉重若輕 ,改用玄鐵重劍縱橫河朔,會盡天下英雄,自謂「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已不單靠利器招 式取勝了,這種以拙勝巧,以無招勝有招的境界可說已達到藝術的極致,因此獨孤求敗欲求 一敗而不可得,英雄寂寞,便遺世而獨立。暮年的孤求敗更上層樓,如莊周所謂的「技而近 乎道者」,連重劍都不必再繼續使用,手執木劍也可睥睨群雄,終於漸臻於無劍的境界。此 時無劍便是有劍,天下萬物,皆可作利劍傷人,甚至劍客本身也被淬為一柄鋒芒盡斂的神劍 。這一漫長的過程如四季的必然,浸透純正的道家精神。老子曰「有無相生」、「無為有之 用」,有與無相反相成,有劍便是無劍,因此手中有劍,心中無劍,只能先靠招式取勝,然 後銷盡鉛華,磨去燦爛,玄鐵重劍的威力便在於以拙勝巧,大拙便是大巧,如那些歸於平淡 的文章,不再依靠精緻的技巧或花花綠綠的詞語去唬弄別人;又如人近中年,褪盡了青春的 火氣,像成熟後的毛桃,逐漸光潤起來,滋味悠長。最後木劍到無劍之時,便能不投於有形 之物,而達人生的巔鋒了。雖然手中無劍,但心中有劍,就像藝術家不再依靠創作的載體來 升華自我,而是站在人生的最高峰上,人與藝術合而為一,人即是藝術的最高體現! 古龍作品中的武功境界較之金庸更是超凡脫俗,那些俠士全都生有慧根,好像在一 種生命的頓悟中,一舉步便踏入了凡夫俗子所望塵莫及的境界。他們之中有的對敵決戰之時 全身空門大開,不作任何現於外形的人為防範,但對手都大驚而退,自認失敗。他全身空門 太多,整個軀體便似處於一種空靈的狀態,如大氣一樣不可捉摸和不可戰勝,似乎任何一處 的進襲皆可輕易得手,但每攻一處都可能受到致命的反擊。而絕世高手如《絕代雙驕》中的 大俠燕南天與移花宮主人的決鬥,則是以神為劍,不戰屈敵,簡直就是兩位禪師在打無言的 機鋒。無論楚留香還是陸小鳳,他們都不用兵器,武功無招無式卻擁有無窮的潛力,遇強則 強,武功已回歸為他們生命的本能。這種神奇的境界如釋迦牟尼拈花微笑,一切都不可說, 一說就便著了相,落入了小乘。禪宗的公案不斷反覆強調,佛在生活中無處不在,甚至可以 存在於一堆牛糞里。這些武功的境界的實質就是告訴我們,要在生存的過程中永立不敗,必 須恢復一種自然而然的人生!另外如李尋歡那樣的飛刀絕技,不發則已,發必傷人,但被傷 者根本不知飛刀從何而來,毫無蛛絲馬跡可尋,如山泉涌地,驀然而現,當行則行,當止則 止,簡直就是司空圖夢寐以求的那種「羚羊掛角,無跡可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得 詩境。這種武功抑或人生的境界無論是否精神的幻覺,都是無法抵禦的,因此《多情劍客無 情劍》中,百曉生《兵器譜》上排名第一的天機棍死於排名第二的龍鳳環上,而龍鳳環主人 上官金虹卻被名列第三得小李飛刀所殺。 金庸的武俠系列並非橫空出世,他嚴格遵循著宮白羽、還珠樓主、朱真木、平江不 肖生以來的傳統小說模式,並使之與基督山復仇一類的傳奇原型結合起來。金庸武俠系列情 節推進大致是:1.蒙昧少年。(愚鈍過人或聰明絕頂、熱血、仇恨、武功低微)→2.學藝過 程。(經歷奇險、集大成、終成絕藝)→3.非暴力主義的新約式復仇、寬恕。→4.武功與人 格精神的不斷強化和完善。→5.笑傲江湖、快意恩仇。→6.消隱。(不絕的輓歌)。而古龍 的則是:1.橫空出世,塵世的傷心人、浪子、孤兒、殺手。→2.參禪式的學藝過程、名師公 案般的點撥,對大自然閃電驚雷、飛蛇走獸的頓悟。→3.插入人間是非、秘密社會的決戰, 以及在這後面潛藏的人性搏鬥。→4.勝利。長留世間的英雄偶像。從這兩條線索可以看出, 金庸的武俠系列是儒家循序漸進式的,所謂「天行健,故君子自強不息」,這種積極的人生 態度使郭靖、張無忌、楊過等得以成為一代大俠,他們孜孜不倦、積極進取得精神與「天地 浩然之氣」相互交融,這種交融最終匯聚在胡斐身上,完成了對中國古代知識分子人格理想 的塑造,郭靖胡斐已升華為「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的大丈夫。但金庸的 武俠系列又往往歸結到陶潛式的隱逸狀態。如《笑傲江湖》中的令狐沖,《倚天屠龍記》中 的張無忌,對此與其給他們貼上老莊哲學的標籤,還不如說在早期的儒家——孔子思想里就 包容了這種可能,因為張無忌們並非功成身退,而是被迫式的,厭倦了人生的流血、痛苦、 爭名奪利的傾扎,使他們只好抱琴遠去。孔子在屢遭挫折之際也曾說「道不行,吾將乘槎浮 于海」,當時尚未受到宋明理學毒害的早期儒家,既富於人情味,更貼近生活,於是在大俠 們因友誼或愛情的觸動心灰意冷之時,為孔子所首肯的「暮春者,春服既成……浴乎沂,風 乎舞雩,詠而歸」的生活理想便悄悄復甦了。我們再來研究古龍的武俠系列,他永遠只是在 儒道之間搖擺,孔孟與老莊已經合而為一,流淌在他的血液里。李尋歡、楚留香、陸小鳳、 花滿樓等都是儒隕石般破空飛來,不帶煙火痕迹,只知他們原本世家子弟,某日忽得奇遇遂 成一代名俠,成名後他們仍如神龍隱現,蹤跡飄忽,行事則本著「有所為,有所不為」得信 條,該乾的事,哪怕壯志未酬,身蹈虎口也在所不惜。輕生死,重然諾。同時他們也超脫、 豁達、樂觀而豪邁,如李尋歡一樣洞悉人間的痛苦而能默默忍受,更多的是魏晉人物的瀟洒 與風流,從不為禮法、君臣之道所拘。李尋歡、楚留香、陸小鳳的行俠過程,與其說是對江 湖秘密社會、梟雄與小人的爭鬥,還不如說是對自身人性弱點的克服,戰勝對手的同時也戰 勝了自己。這些古龍人物並不屬於忠君愛國的岳飛?郭靖類型,他們只對永恆的人性、正義 與光明盡瘁,人物已從情節的外殼中掙脫出來,心靈已從倫理的外殼中掙脫出來,留下的已 是超越狹隘感情的自我覺醒的光輝。古龍的人物構型過程與我們自動所接受的行為規範是如 此的不同,導致了一般讀者僅僅停留在古龍的粗糙、神秘、造作與難以捉摸上;而金庸的武 俠小說往往得到不同層次的欣賞與喝彩,根源在於他那渾厚的歷史氛圍、合情合理的故事框 架、積極的人生態度深深地打動著我們,大俠們從人生的大背景上退隱之時的情調,與中國 傳統知識分子的人文理想、審美趣味相契合。 由此我們就不難明白,古龍的武俠(人性)可以超越物理空間和時間的限制不絕如 縷,而金庸的武俠(人文理想)只能將不同側面的風采盡情展露之後,只有讓韋小寶出來宣 告英雄的死亡,然後在功利主義與個人生存那裡找到最後的歸宿。 金庸與古龍的區別,還在於他們彼此對世界觀察方式的不同。這種觀察角度的分離 使他們從共同的源頭出發,在人類精神幻覺的曠野上洶湧為奇異的兩大景觀。 金庸的人物不是孤立的,無論郭靖、楊過、張無忌、韋小寶都是從激烈的故事衝突 中自然凸現出來,金庸將所有的人物投放到轟轟烈烈的群體大環境中去冶煉,讓他們最終被 嚴酷的生活錘鍊得爐火純青,成為標準的符合儒家用世原則的大俠,即金庸所下的定義:為 國為民,俠之大者。因此金庸觀察角度的指向是社會和群體,他所感興趣的是武俠世界中「 人與人的關係」,甚至還可以這樣說,金庸感興趣的是「關係」,而人物與故事只是為使這 種「關係」形象化的道具和背景。《天龍八部》中的喬峰是金庸武俠世界的最後一個標準大 俠,加之於喬峰的人生的驚濤駭浪較之楊過、張無忌更加嚴酷,不白之冤破空而來,使他從 丐幫最尊容的高峰驀然墜入深淵,良友成仇,情人在懷抱中死去,天下英雄皆曰可殺,在這 種飽受了人間大慘痛之後,金庸唯有讓他在高僧點化、心學「良知」那裡獲得人格的皈依, 然而金庸的讀者仍會感到迷惘和困惑,因為喬峰不是謝遜一類介於正邪之間的人物,所以大 家甚至包括金庸都對喬峰抱有深厚的同情,人們對社會加之喬峰身上的諸多惡行永遠難以釋 懷,這種心態促使金庸的「文人理想」在喬峰身上破滅之後,最後只有讓韋小寶作為一個「 反武俠」出現,金庸對世界的觀察也由此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的境界,達到了其他人難以逾越 的高峰。《鹿鼎記》是繼《官場先行記》之後的一部奇書,他入木三分地揭露了傳統官僚宦 海浮沉的技巧,種種人間的惡行被這面哈哈鏡中所反映出來的各種「關係」進行了總結。在 這裡,典型的傳統俠士如陳近南(為人不識陳近南,就稱英雄也惘然)不可挽回地像煙霧散 去,真正屹立不倒的只是韋小寶,這個流氓中的君子,大智大慧的真小人,他之所以不倒是 他洞悉各種花樣多變的生存技巧,是因為他已從傳統的英雄俠士中脫去蟬殼,成為自如處理 「公共關係」的大師。金庸對社會群體的總結體現在兩個方面:即金錢和人情。韋小寶就靠 這兩條腿走路,逢凶化吉,在那個魔幻世界裡縱橫自如。 古龍這個天才浪子與金庸不同,他的故事背景異常酷似於布萊希特的戲劇場景,簡 潔、虛無而富於象徵意義,社會群體退隱為淡淡暗影。古龍對世界和人生的觀察認識方式純 粹是「反觀內照」,將他的喜愛者們引向內心。金庸與古龍的本質區別在於前者所關注的是 「集體經驗」,而後者所關注的是「個體經驗」。 我們只要對古龍傳世精品詳加解析,就可以看出古龍筆下的主要人物如楚留香、陸 小鳳、沈浪等都是富於浪漫主義色彩的完美形象,他們只是古龍自身的價值尺度,而如眾星 拱月般環繞在他們周圍的一些次要人物如西門吹雪、王憐花、劍客阿飛等才是我們分析的對 象,因為他們構成了古龍武俠世界的各種原型,古龍將他們的內心世界一層層剝離,使之完 全裸露在我們面前。這些人物內心深處的痛苦與狂喜、自尊與自卑,良知意識與陰暗心理、 人性與獸性、善與惡,全都不倦地糾纏在一起,這是已沉潛在我們人性中地真相,在古龍的 武俠人物身上展開無休止地搏鬥。古龍曾受到西方現代小說和心理科學的影響,因此在他剖 析人性的弱點,揭開人的內心世界之時,以相當重的分量涉及了變態行為,這種變態行為除 了自虐與受虐、變態情結、被異化的支配願望和欲求外,變態心理甚至還演化為邪惡的武功 。劍客阿飛就是為變態情結不斷糾纏和擊倒,給自己套上了毛姆所稱的「人性的枷鎖」,古 龍放大了處於苦戀中的人類的愛情經驗,展示了一個邪惡女子對男人所擁有的催毀性力量。 古龍的貢獻在於使我們看到了人性中的「弱」與「惡」。他這種對於內心陰暗角落的摸索常 常會讓人們厭惡和反感。我們對這束在內心深處不停掃描的燈光懷有本能的恐懼,因此我們 只好向李尋歡、燕南天靠攏,在浪漫主義的完美理想中獲得慰藉。 無論如何,我們應該承認,金庸與古龍如晝夜不可分割,他們的經典作品構成了武 俠世界的人間諸相。大俠金庸早已封刀,古龍這個浪漫主義的詩人也離我們而去,與金庸相 比而言,古龍的粗俗要使他丟失幾分,但他們是處在大致等同的層次上的,當古龍躁動的濁 水流盡之後,真面目才會凸露出來。儘管蜂湧而來的出版物總是企圖淹沒我們,我還是認為 這二人的作品比一般的傳奇、言情故事及暢銷詩集有較高的審美價值,它使我們得以從各種 生存狀態中暫時脫逸出來,在想像世界裡休憩和神遊,雨雪之間終宵卧讀,抽煙飲茶相忘於 江湖。


推薦閱讀:

金庸寫李自成下落之謎與考古發現互相印證?
以仙劍里林月如的性格,如果在金庸世界裡比較容易和哪些男主角成cp?
從未看過金庸小說的人應從哪部看起?
趙敏怎麼喜歡上張無忌的?
郭靖和黃蓉婚後家務怎麼分配?

TAG:金庸 | 古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