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睦鄰戰略急需調整
鑒於國家間的利益關係常常是合作與衝突並存,一個國家有敵人並不奇怪,一般也無需過度緊張。但如果周邊國家都是敵人,或至少是不把自己當盟友,那麼這個國家就比較危險。在當代國際關係中,古代的「遠交近攻」戰略已失去其意義。這是由於衝突與戰爭常常會給國內發展造成極其嚴重的破壞,遠距離戰爭與近距離戰爭對一國通常有著極其不同的影響。冷戰之後,一場車臣戰爭就能讓俄羅斯傷筋動骨,美國卻能接連不斷地打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部分原因也就與這種距離因素有關。
中國目前就處於這種鄰國困境:沒有真正的朋友,卻不乏潛在的敵人。儘管中國近些年來的經濟增長也為周邊國家帶來了實惠,中國也有意通過自貿區建設等方式讓鄰居們分享自己的「崛起紅利」,但顯然沒有真正贏得人心。在東南亞,東盟決定把美俄納入,其潛在目的之一就是平衡中國。在東北亞,朝鮮是唯一與中國有條約關係的盟友,但事實上除了向中國要援助外,幾乎極少考慮中國的利益。至於韓國,與中國關係還算不錯,但卻是美國的堅定盟友。特別是近來的天安艦事件和黃海演習事件,無疑會讓韓國的外交天平更加傾向美國一邊。
鄰居們之所以恐懼中國,遠非國際關係中的均勢理論所能解釋。根據均勢理論,周邊國家實力多小於中國,故會與地區外國家結盟加以遏制。但小國對周邊大國採取追隨而非遏制或平衡者的例子亦不少,如墨西哥、加拿大就沒有想過要同中國或歐洲結盟去平衡美國。所以,我們不能對這種脆弱的周邊關係有「勢必如此」的簡單化想法,從而以「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的簡單化想法來應對之,而必須深入探究其中癥結。
以筆者之見,其中原因無非如下:一是現實的利益爭端,如南海問題;二是地區權力爭奪,如中日關係;三是歷史陰影,包括被納入一種新式朝貢體系的擔心以及戰爭的遺留影響(如中印關係、中越關係);最後是中國快速崛起導致的不確定性,由於不知道未來中國的國際角色及其在內政上如何演變,一些國家寧願把遠在太平洋那邊的美國拉過來以作保障。美國是霸權主義不錯,但它幾招幾式大家都已看得清楚,無非是推廣民主加干涉內政,不可能有什麼領土野心。如此一來,除了朝鮮、緬甸等少數國家之外,那些已主動或被動民主化的國家便自然不會對美國太過擔心。這正是中國的不理解之處:為何內斂的中國反而不如霸權的美國受歡迎?其中的部分奧妙就在於鄰國們更加看重的是對遠景的判斷而不僅是現狀的估量。
這種認識上的錯位也妨礙中國奉行一種有效的睦鄰戰略。中國推行了睦鄰友好戰略已有許多年,但至今成果有限,已急需調整認識、改弦更張。歸納起來,中國傳統的睦鄰戰略有以下幾方面:一是宣揚平等,意在減少小國對大國常有的警惕之心;二是擱置爭議,以圖避免關係激化之效;三是通過貿易、援助等手段輸出利益,希望能夠以實利收買人心。但在實際效果上,口頭的平等宣示顯然不能讓鄰國們感到有所保障,利益爭端也由於受許多客觀事件所左右而難以真正擱置,鄰國們對送來的實利是歡迎的,但與更加重要的安全關切相關,仍然被置於相對次要的位置。由於未能對症下藥,周邊國家中的「中國恐懼症」自然也不會藥到病除。
中國與鄰國關係中的深層次問題,如領土爭端、權力爭奪、歷史陰影等也確實不是用什麼「葯」一下子就能「治」好的。但是,有一個途徑卻能在減少中國崛起所導致的不確定性的同時,給這些問題一個穩定和緩衝的空間,那就是地區關係,特別是安全關係的制度化。中國與周邊一些國家經濟關係的一體化通過自貿區而有所增進,現在的問題表明,要把這種經濟一體化關係以及整體關係推向深入,就少不了一種安全關係上的制度化。這種制度化只能是漸次進行的,可以像中美戰略對話那樣開始,最終在雙邊或者是多邊間建立一種固定的安全對話甚至問題解決渠道。這種制度化也不必非以排斥地區外大國影響為代價,讓仍然心存恐懼的鄰國們選擇非此即彼式的「站隊」很不現實。如果一定要它們選擇的話,它們很可能選擇美國而不是中國。
概而言之,對於周邊國家,中國應該有於對本國利益的合理堅守,和對他者心態的充分理解與包容。我們以前做的恰恰相反,固守自己的心態,但有時又不惜出讓利益又彰顯大度,結果兩邊不討好:其他國家和國內民眾都不買帳。
古人有「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之句,中國在周邊經營多年,環顧眾多比鄰而居的國家,卻有「咫尺天涯」之感。這其中固然有客觀的原因,卻推脫不掉主觀的缺失。現在是該好好反思的時候了!
推薦閱讀:
※尊貴的海濤法師在中國大陸江蘇無錫橫山寺,針對尊勝佛母心咒「唵,普隆,梭哈」,指出此咒不但可以利益六道...
※中國月份別稱
※中國男性精子合格率不足30% IT成不育高危職業
※以奮鬥為名義的中國富豪們為何要移民?
※中國人的十大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