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課題行動研究 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小課題行動研究 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 汽車區第七小學

一、背景介紹:

在教育研究實踐中,規劃課題體現了「規劃」的需要和「集體」的需要,往往具有較強的宏觀性、前瞻性和理論性,與我校教師的教育教學實踐有一定的距離,不能實時有效解決教育教學實踐中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因此。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讓教育科研的重心下移,讓教育科研的方法通俗化,讓科研課題的內容個性化,讓科研課題的承擔者個別化,應該是新時期教育科研發展的必然趨勢;而「小課題」的提出和實施則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

小課題研究是與規劃立項的大課題相對而言的,主要是指教師以教育教學實際問題為中心進行可行性研究,以解決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實際問題為出發點,以改善教學質量、提高教學效果和提升教師研究能力為歸宿的研究活動,研究主體是教師。其研究的目的是進一步培養教師的科研意識,引領老師成為教育教學研究的參與者和實踐者,實實在在地解決教育教學中出現的一個一個小問題、實問題。

小課題研究的特點是切口小、範圍廣、方向明、周期短、投資少、收益高。有利於教師通過小課題研究來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問題,更貼近教師的教育教學的實際,以此來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我校從2004年開始堅持以「小課題研究」激發老師們的專業發展熱情,走上幸福發展的研究道路上來。「靠研究推動工作,用學習成就人生」,一個蓬勃、有生命力的學習型組織已經在七校悄然建立。目前我校每位教師都有一個研究的小課題,共 59 個,小課題組 13 個,我們認為開展小課題研究基於以下認識:

1、小課題來源於教師的教學實際,是教學中的難點和困惑,小課題的研究可以解決教學中的一些問題,探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進而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2、小課題的研究,使教師在研究中專業素質得到明顯的提升。

3、小課題的研究可以打造研究型組織,增強團隊的科研意識,形成學校科研體系,助推學校發展。

二、主題介紹:

成果展示的主題是「小課題行動研究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力求體現小課題研究怎麼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小課題研究怎麼打造學習型組織;通過小課題研究來構建校本研修的體系和方式,使其促進學校的特色文化的形成等。

三、成果展示的思路:

以小課題成果展示為主線。通過觀看學校和教師的小課題研究資料以及七校小課題專題片來了解五年來七校整個小課題開展的情況。

以小課題研究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為核心內容。通過課堂教學現場和學生素養的展示來體現教師和學生在課題研究中共同成長的經歷和成果。

以小課題研究的策略為重點。通過校長和教師的經驗介紹,為小課題研究提供範例和策略,體現小課題研究的實用價值。

四、主要內容:

第一項:看小課題研究資料。

第二項:觀看七校小課題專題片。

第三項:教育局郭彬書記致辭。

第四項:鍾梅校長彙報《小課題,大文章》

第五項:小課題成果展示:

1、英語小課題「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研究」微格課《家庭》 上課教師:曲伶慧

2、音樂小課題「豎笛教學培養學生音準能力的策略研究」成果展示《快樂豎笛,快樂吹》 指導教師:王勇

3、六年級語文小課題「語文讀寫一體化實踐研究」

學生展示:辯論會《讀書有益,讀書未必有益》

第六項:教師代表發言

美術教師 孔祥朋:《牽手小課題,追求高效課堂》

語文教師 楊建宇:《在作文教學實踐中成長》

五、得到的啟示:

通過這樣的成果展示,力圖體現小課題研究在教師教育教學中實用價值;小課題作用於教師的課堂教學起到優化課堂教學的作用,使課堂教學達到高效;小課題研究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打造學習型組織,使學校形成了良好的研究和學習的氛圍,使學生能夠得到全面發展。同時通過小課題經驗展示會,向致力於小課題研究的同行們展示我校小課題研究的成果,並把我們的經驗介紹給大家,為小課題研究提供研究的資源。五年來,我校在小課題行動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也形成了一定的可以借鑒的經驗。我們的經驗是:

(一)建立健全小課題研究的組織管理機構

經過4年的小課題研究探索實踐,我校逐步建立健全了四級組合型科研隊伍(教科研主任→學科教研組長→備課組組長→備課組組員)和三級網路管理機構(校教科研領導小組→科研室→教育科研學科組),學校教科研室制定了小課題研究管理辦法,確定了小課題研究流程,印發了「小課題研究過程手冊」,科學規範的指導全校教師開展小課題研究。

(二)規範小課題的研究過程管理

做法一:明確問題的來源

小課題研究中的問題從哪裡來呢?經過梳理,我們把問題分為兩部分,一是內部根源(對教師自己行為的反思),二是外部根源(對別人行動的反思)。

針對這兩種問題,我們確定了兩種研究過程:即「開放型研究過程」和「定向型研究過程」。

開放型研究過程的步驟是:發現問題——提出假設——調查研究——重新確認問題——制定行動計劃——實施計劃——在實施中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計劃——觀察收集數據——分析、反思和評價效果——撰寫研究報告。

定向型研究過程和步驟是:發現一個新觀點或新方法——制定一個實施方案——在教學中實施這一方案——實施中調整方案——觀察和收集數據——分析和評價效果——撰寫研究報告。

這是兩種過程的具體步驟,它們的不同之處在於研究課題的確定範疇,開放型研究過程的課題來源於教師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定向型研究過程中課題的確立來自於學習他人的研究成果,把這些方法實施到自己的教學中去體會、去應用。兩種過程的研究都根植於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增長教師的實踐智慧。

做法二:確定小課題研究選題的原則

應該說,我們的教學工作每天都要面臨大量的問題,那到底選什麼樣的課題進行研究呢?遴選的標準和原則又是什麼呢?我們送給老師三把鑰匙:即「近」、「實」、「小」。

——「近」就是貼近教育,貼近現實,貼近學科學習背景。

——「實」就是實在,課題實實在在,研究實實在在,結論實實在在。

——「小」就是切口小,從小事,小現象,小問題入手,以小見大學習研究。

在「近」、「實」、「小」原則的指導下,老師們紛紛選取了自己的小課題研究題目,這是我們主要開展的小課題研究項目:

從以上各項課題可以看出,從縱向上包羅了語文、數學、英語、美術、科學、音樂等各個學科,確保了學校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

再從橫向上看,語文學科的課題分設以下幾個方面:識字、寫字、閱讀、寫作、積累等幾個方面,數學學科的課題也分設為口算、解決問題、創設問題情景審題能力培養等幾方面,確保了學科教學研究的深入有效。

教師的小課題研究我們又把它分為個體研究和群體協作研究兩種方式,其中教師的群體協作研究模式是我們大力提倡的。在各項小課題下,各學科,各學年把質量意識落實在課堂中,去尋求再次,又分設了若干個子層課題,

例如我校的高年組數學確定的「小學數學課中如何創設問題情境」這一課題,老師們分頭選定了以下四個問題進行研究

——選擇什麼內容進行問題情境創設

——創設問題情境要關注學生的基礎性

——如何通過創設問題情境提升學生的能力

——創設問題情境體現問題的價值

這幾個問題分頭研究,形成策略,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從根本上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個體研究我校也有成功的範例。楊建宇老師從03年開始,一直堅持作文教學的研究,他的小課題研究走過了以下歷程:

03年 「在積累和運用中學會作文」

04年 「細節描寫作文教學策略研究」

05年 「作文課堂教學的評價語言研究」

06年 「作文教學講評課的教學模式研究」

「利用綜合性學習活動,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作文重點段的描寫促進作文有效教學」

從研究問題當中不難看出,楊建宇老師一年一小步,幾年一大步,在作文教學領域當中智慧的思考,勤奮的耕耘,個性化教學風格逐步形成。

做法三:確定小課題的研究方法

根據小課題開放性、定向性研究過程的特點,我們把「行動研究」確定為小課題研究的主要方法。我校確立 「多人同課+小課題研究」 為教師小課題群體協作的研究模式之一,即從課堂教學入手,以課例研究為平台,開展小課題研究:

環節一——多人同課:以同年級同學科教師為基本單位組合成研究小組,選取大家均感興趣的某一教學內容,進行同課多輪和同課異構的研討。

環節二——小課題研究:在多人同課研修中,每個教師針對上課實踐情況,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研究點(即小課題)進行分析診斷,並通過親身實踐去驗證自己的預設。通過不斷的觀測、思考、實踐、研討,逐步形成小課題成果。例如劉維娜、梁盈盈老師研究的「提高識字教學效率」的課題,她們選擇了二年級長春版教材《昆蟲世界》一課進行同課研討。

第一次上課的劉維娜老師在預設的時候進行了充分的準備,導入環節安排了謎語、昆蟲錄像,還有一些頭飾,預計課堂教學效果應該很好。可實際情況是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根本沒有被調動起來,整節課平平淡淡。為什麼能出現這種情況呢?在與教研員的探討過程中,我們認識到原來的教學設計存在的問題是:

(1)沒有準確把握本課生字的特點,

(2)教學時對生字平均使用力量,

(3)課堂上大部分時間都用來分析字型,所以學生覺得枯燥無味;

仔細分析教材後,梁盈盈老師進行了同一堂課的第二次教學。(點擊)因為本課的生字大都是帶有「蟲字旁」的(分析表),所以上課時用「你發現本節課的生字有什麼共同點?你準備怎樣記住它?」這樣一個問題發動學生思維的馬達,(圖片)教師靈活的,詳略得當的處理這15個漢字,突出了重點,調動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有效的提高了識字效率。

經過一個階段時間的實驗,「提高識字教學效率」課題組成功總結出了4種策略,即:

(1)掌握識字方法,利用規律識字

(2)在遊戲中識字

(3)在生活中識字

(4)與閱讀結合鞏固識字

在這個教學案例中我們不難看出,老師們經歷了「在行動中、通過行動、為了行動」的行動研究過程,這是一個不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螺旋上升的反思過程,同時也是教師從不成熟到成熟、從新手到行家的專業發展過程。

做法四:一題一檔,規範小課題研究管理。

針對教師的小課題研究,學校還採取一題一檔的管理辦法,確定課題編號,開展研討活動監控小課題研究過程,指導教師撰寫課題研究記錄。(孔祥鵬檔案)

做法五:多樣範式表達研究成果

在實踐中,很多老師因為懼怕撰寫課題研究報告、論文,從而畏難於小課題研究,我們倡導老師用教育博客、教育敘事、教育案例、教育反思等研究表達方式來體現自己的小課題研究成果。我們尤其倡導老師們通過博客平台撰寫「教育隨筆」,這種可長可短,自由互動的方式,讓老師們放飛了思緒和想像力, 效果十分顯著。我校的這種做法於07年7月3日被《中國教育報》校長周刊報導,08年1月10日,在哈爾濱召開的《中國教育報》校長座談會上,中國教育報的趙書生社長、翟博副總編對我校引導教師開展小課題研究的做法給與了高度的肯定。

(三)小課題研究的階段成果

第一、打造了一隻研究型的教師隊伍

我們認為,小課題研究,有助於教師找到自我——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有助於教師找到感覺——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有助於教師找到價值——讓自己成為重要人物。我校連續幾年召開教師小課題研究成果發布會,聽著老師們的精彩演繹,你就彷彿看到一隻只美麗的蝴蝶,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一個奮爭的過程、一個痛苦的過程,付出了汗水和心血,用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毅力,破繭而出,舞美翩躚。小課題研究在我校營造了濃郁的、具有廣泛群眾基礎的團隊式教學研究氛圍。學校「同課異構」的教師研修活動獲得全國《「有效推進區域教師專業化發展」第十屆年會團隊成果展示會》成果評比一等獎。

第二、提升了教學質量,明確了對教育科研的認識。

開展小課題研究以來,我校連續三年,6次參加教育局質量測試,被抽測年段均平均分總分名列榜首,奠定了七校的質量品牌,學校也多次獲得區教育局教學質量管理獎和先進集體獎。在開展小課題研究的初始,老師們認為會影響教學工作,另外教學工作本身就很繁忙,哪有時間開展教育科研呢?現在,我們得到了共識:教師的工作時間( T) = 教學時間( I) + 研究時間(R) 。當T 值不變時, I 值越大則R 值越小。反之, R值越大則I 值越小。當教師從自己的研究中找到了有效的教學策略和教學管理策略時, 就有可能熟練地解決種種「教學困惑」、減少無效的重複勞動, 在不一定增加工作時間的前提下提高教學效率。

第三、學校躋身省市名校行列,提升了知名度。

憑藉著「小課題研究」的這塊平台,學校形成了鮮明的校本研修特色。於2004年光榮的被評為了長春市首批教師專業發展型學校;於2003年11月在長春五中介紹了學校教師專業發展型學校建設經驗;2006年4月在西五小學彙報了我校開展「教師敘事研究」工作的具體做法。08年9月,我校又被長春市教育局命名為「教師專業發展型學校工程示範校」,韓長賦省長親自給予頒獎。

五年來,七校以「小課題」為載體引領全體教師在教師專業發展的道路上執著邁進,有效地提高了教師的專業能力,促進了教師的專業發展,提升了學校的辦學品質和社會聲譽。開展小課題研究,已經讓七校人喜嘗了累累碩果,小題大做,小題深做,小題精做,立足小課題,做好教育這篇大文章,讓小課題研究成為教師的工作行為,思維方式,讓我們在教師專業發展的道路上走得更穩健,更高速。


推薦閱讀:

專業音響中音箱的分類大全
有效的法庭辯護要做到「三性」--專業性、針對性、幫助性
ARJ21怎麼做C檢?專業飛機維修工程師幫你解答
養雞專業戶常備藥物及用法
頭孢知識┃獸用頭孢類抗生素的專業剖析

TAG:教師 | 發展 | 行動 | 專業發展 | 專業 |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