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感心理學:美好生活13部曲

幸福感心理學

幾年前,詹姆斯蒙泰爾—全球資本規劃師,放下手中的投資項目,稍事休息準備寫一本對現有的幸福感心理學研究報告作回顧的書。蒙泰爾發現幸福感由三個部分組成:

1.50%的個人幸福感來自於基因。也就是說,我們每個人在幸福感上的感受程度事先都有一些預設。我們中間有些人就是很自然地比其他人更傾向於樂觀開朗。

2.10%的幸福感來自於我們的環境。我們的年齡、種族、性別,個人經歷、是的,還有財富,這些只佔幸福感的10%。

3.剩下的40%似乎來自於有意識的活動。這些活動來自於人們選擇去做的不連貫的活動或者實踐。

如果我們對於基因的幸福感點位無法控制,亦或是我們對環境也無可奈何的話,那麼專註於我們可以令自己幸福的事情上就顯得特別有意義了。根據蒙泰爾的文章,這些活動包括性、鍛煉、睡覺以及親密關係。

什麼東西不能帶來幸福感呢? 金錢,以及為了追求幸福而追求幸福的舉動。在讓自己以及別人感到幸福這個問題上,很多人高估了金錢的重要性。蒙泰爾這樣寫道。「心理學上的研究都表明金錢並不等於幸福。」

幸福的悖論

華盛頓郵報去年六月有個貼子,山卡沃單譚就這個主題最近的相關研究進行了描述。如果美國普遍比三十或者四十年前富有的話,那麼人們為什麼並沒有更幸福呢?經濟學家理查德伊思達琳—來自南加州—認為這個問題部分原因是「享樂適應症」在作怪:一旦我們達到某個財富水平,我們就會要求更多。我們不會得到滿足。沃單譚的文章這樣寫道:

伊思達琳把幸福感指數這種現象歸因於同經濟上的財富:人們的慾望和期待會隨著他們的物質財富的多少而變化。1970年的某個美國人曾夢想擁有一套房子,他或她可能現在想要兩套。人們過去可能想要一輛新車,現在他們想要一輛豪華車。

「人們認為更多的金錢會帶給他們更多的幸福感,」伊思達琳說,「當他們想到更多的錢的作用的時候,他們沒有注意到一個事實,那就是當他們有了更多的錢,他們就會想要比這還要多的錢。當他們有了更多的錢,他們就會想要更大的房子。他們從不會有足夠的錢,但他們所作的是犧牲家庭生活以及健康來獲得更多的錢。」

好笑的是:健康以及個人關係的質量是報告人們的幸福感的最好的評估值—而這兩者正是人們在追逐更多財富時犧牲掉的一部分。

為什麼富人沒有感到更幸福呢?也許是因為他們大多都是工作狂,因為他們更專註於錢,而不是其他給自己帶來愉悅感的事物上。華盛頓郵報的這個故事還有個簡短的小文章:研究者們發現,富有通常表示人們做令自己感到幸福的事情的時間越來越少了,而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做一些必須去做的事情,因此感到壓力很大。

總的來說,富人並不比中產階級的我們更幸福。是這樣,如果金錢可以讓你擺脫貧困,那麼金錢就買到了幸福,但除了這些好處之外的東西就微乎其微了。那麼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認為金錢可以讓事情變得更好呢?

幸福的迷失

2006年,哈佛大些的心理學教授丹尼爾吉爾伯特發表了「幸福的迷失」一書,寫了有關我們在獲知什麼能令我們感到幸福這件事情上的無力感。接下來是吉爾伯特2004年在TED大會上22分鐘演講,這次演講中他把自己的思想變成了一小塊一小塊的甜點:

吉爾伯特說,由於人們可以為將來做出計劃,我們自然就想通過這個方式來構建讓我們在現在以及將來都感到幸福的生活。不過我們如何才能知道什麼會令我們感到幸福呢?我們沒有做到。事實上,我們在預期什麼會給自己帶來幸福這個問題上做的很糟糕,這一點很令人意外。吉爾伯特問到:

你喜歡什麼樣的未來?中大獎?還是自己變半身不遂,哪個會令你幸福?失去雙腿後的一年,以及中大獎之後的一年,中大獎的人和截癱的人對自己生活的幸福感是相同的。

問題在於影響偏差,一種過高估計未來時間的享樂影響力。換一種說法就是,我們以為的那些可以令我們感到幸福的事物並沒有像我們想像的那樣令我們幸福。中大獎並不是什麼靈丹妙藥;跟一個熱辣的同事發生點兒風流韻事也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驚險刺激;失去一條腿也並不是世界末日。

似乎是人們能合成幸福感。很多人從自身以外的事物中尋找滿足;他們希望在事物,或者在關係里,或者在一個銀行大賬戶里找到幸福感。但是真正的幸福感卻來自內在。真正的幸福感會在我們學會對我們擁有的感到滿足時來到。

美好生活13部曲

這一切對你意味著什麼?如果金錢不能給你帶來幸福感,那麼什麼才可以呢?你如何才能停止讓自己痛苦的舉動,開始學會熱愛生活呢?根據我的研究,以下十三個行動是最能調動幸福感的方式:

1.不要拿自己和別人作對比。無論在財務上、外表上、社交上,把自己拿去跟別人作比較是個陷阱。你總會有比你有錢的朋友,比你跑得快的人,還有比你更成功的人。請專註自己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目標。

2.培養緊密的關係。那些有五個或者更多親密朋友的人會比那些朋友少的人更幸福。

3.性。特別是和自己愛的人,這一點一直都是幸福感最大的源泉。一種長期的戀愛關係跟性是並駕齊驅的。

4.定期運動。身體健康和幸福感有非常緊密的聯繫。那些長期經受過身體受傷或者病痛的人都知道其對人精神上的毀滅性打擊。吃得健康一些,多做運動,愛護身體。

5.足夠的睡眠時間。好的睡眠也是健康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當你沒有休息好的時候,身體和思想都會缺乏能量。你的情緒也會受到影響。

6.制定目標,追求目標。我認為通往財富的道路上鋪滿的是目標。更進一步說,通往幸福的路上滿是目標。持續不斷的自我成長會讓你的生活更具有滿足感。

7.找到有意義的工作。有人會辯解說,工作不過就是一份工作嘛。我認為完成工作的意義比這個要大得多—它是一種職業。可能你要花上幾十年的時間才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但是一旦你找到了,它就會為你的生活帶來更多的意義。

8.加入小組。那些小組成員,比方教堂組織,會體驗到更多的幸福感。但是小組不一定非得是宗教組織。參加一個讀書小組。在某個星期天的早晨邀上別人一起來一次自行車騎行。在紗支小店裡圍坐一圈做做針線。

9.不要活在過去。我知道一個傢伙,他總是用自己過去犯的錯誤懲罰自己。他不是專註在現在(或者,更好一點的話,專註將來),他讓自己過去的錯誤吞噬了所有的快樂。請你專註現在。

10.接受常規。研究表明,雖然我們自認為喜歡多元的選擇,但實際上我們對有限的選擇會感到更開心。這並不是說我們不要選擇,只是因為我們不想被太多的選擇打敗。而常規則可以限制住我們的選擇。他們舒適而且熟悉,如果用得好的話,他們會讓我們感到幸福。

11.節制。一件事太好的話可能就是壞事了。把自己投入到某個場景里是沒錯—不過不要讓它失控。沉迷和被迫做某事都會毀了原本好的生活。

12.常懷感恩。很多自助式書籍鼓勵讀者去感恩,這一點並非偶然。當我們定期對我們擁有的事物進行感恩的動作時,我們會更加欣賞他們。我們就不太可能把他們當做理所當然的事物了,也不會容易嫉妒別人。

13.幫助別人。各種研究一次又一次地表明,助人為樂是是提升幸福感最好的方式。當然,到當地無家可歸處做志願者是一種好的方式,不過在日常生活中待人友善也是不錯的。

記住,真正的財富跟金錢沒有關係。真正的財富跟關係有關,跟健康有關,跟持續的自我成長有關。

延伸閱讀:

以下是一些幸福感資源:

1.幸福感計劃是來自我的同事格萊陳魯賓的一個博客。

2.紐約雜誌:有關幸福感的幾個「陰暗」的想法。

3.幸福星球指數是第一個把環境因素和幸福感聯接起來的指數,它對每個國家的環境效率進行測量,測量其與長壽和幸福生活的關聯。

4.Brazen Careerist:有關獲得幸福感的新方法的研究

5.紐約時報:為什麼錢買不到幸福。

上個月,我們討論了變富重要還是獲得幸福重要。「錢和幸福感並不互相抵觸,」很多人這麼說,這是對的。你可以同時擁有財富和幸福感,或者兩者都得不到。但是,有一點要清楚,金錢並不比你的內在更可靠,你的內在才是幸福真正的源泉。

推薦閱讀:

教孩子合理宣洩心理壓力
《看不見的客人》、《羅輯思維》、頂級段子手都在用的法術
我有個辦法讓你感受到「當明星的快樂」!想體驗趙麗穎還是范冰冰
我的愛情觀-----愛情心理學論文
怎樣克服孤獨?

TAG:美好 | 心理學 | 生活 | 心理 | 幸福 | 幸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