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積極心理品質(2)
第四節 公正:公民素質維度的積極心理品質
公正是積極心理品質的公民素質維度,也是積極心理品質中的涉及群體領域的積極心理特徵。中國中小學生的認知維度包括領導力和合作力兩項因素,其中合作力包含著團隊精神和公平兩項內容。
一、領導力品質
(一)定義
指的是善於鼓勵、激發、協調團體成員完成任務的品質。在某一個群體當中,領導力可以鼓勵群體完成任務,促進同事在團隊中形成良好的關係,組織團體使活動順利進行。
領導力是一種個人品質,反映了在各種社會系統中獲得、保持、成功地執行領導職責的一整套動機的、認知的和氣質的特性。具有這種特性的人喜歡在關係和社會情境中處於主導地位。他們能夠從容地把個人活動和他人的活動整合到一個系統中。作為一種個人品質的領導力領導者在團體互動中佔有主導地位,但是有效的領導力既需要積極的指導,也需要傾聽成員的意見和感受。具有該品質的人能夠幫助團體一致地、有效地、和諧地實現目標。
(二)研究發現
領導力的個人特性包括社會權力、權威感、控制力、領導魅力、社會堅持力等。領導力作為一種影響和激發集體行動的能力有長期的心理學傳統。近年來則更強調個人魅力的影響力,領導可以用自己的人格、視野、力量來激發他人,給予他人力量,完成特殊的工作。
(三)促進和阻礙因素
在成年後當領導的人在生命早期就表現了領導的品質。
父母教養方式和領導力相關。父母示範社會性和可靠性、自己表現出領導力、設定高的表現標準可以促進孩子的領導力。
(四)干預
可以採用正式指導、發展性的工作經歷以及自助項目來培訓領導力。這些方式主要的焦點是培養領導力技能,一般來說都有好的效果。
有很少量的項目培養領導力的個性特質。但動機和人格特質是人比較穩定的特質,不易改變。很少有公司願意做長程干預。
一些涉及領導者「個人成長」的項目集中在自我覺察和自我理解上。這些項目的效果還有待考察。
二、合作力
(一)團隊精神
1. 定義
是指對團體忠誠,盡職盡責,積极參与的積極品質。團隊精神代表了一種為了一個共同目標產生的一種認同感和責任感,它包括自己,但超過了自身的個人利益。有這種特質的人有強烈的責任感,為了團隊的利益工作而非個人收益。有這種品質的人會投身群體的共同視野,把自己作為群體的一員,忠誠於所屬的組織,會為了團體作出自我奉獻。
這一品質還稱為公民性、社會責任,忠誠,它們之間略有區別:
公民性意含法律的標準,即自己作為社會一員並承擔相應責任。有這種特質的人在所屬社區的公共事物上會是積極的,如投票選舉,參加志願活動,為了社會的或環境的事業貢獻時間和金錢。他們的自我認同感是為了使得社會更美好,使世界更適於下一代居住。好的公民不是盲從,必要的時候會為了讓團體更好而努力進行變革。
社會責任感指一種幫助他人的傾向,即使個人沒有獲得好處也要幫助他人,其含義它更為利他主義。
忠誠含有一種承諾和信任的聯結感。
團隊精神則是這些品質最行為化的名稱,是指一個人和團隊中他人共同工作的能力,為了一個共同目標能夠合作協調。具有合作精神的人在團體中是有生產力的,並且是有責任感的。
2. 研究發現
團體精神能夠帶來滿足感。家庭自豪感、校風、愛國主義等都會讓個人有好的感覺。把注意力集中在實際的行為,即完成自己在團隊活動中的責任,會強化這個品質的滿足感。
團隊精神中包含道德價值。有該品質的人,無論屬於何種團隊,總的來說會是忠誠的和負責的。當個人為了共同的目標把自己的能量融入群體時會獲得尊重。它的反向標準是自私、自我中心、個人主義。
3. 促進和阻礙因素
成功的項目經驗包括強調集體的性質,而非個人的;領導風格是把團隊放在首位,給所有成員都提供機會的不同角色,在自由和結構中保持平衡;成年人作為導師和教練,但不是領導,年輕人在決策時有正式的身份;目標是有益於社會的,能夠給社區提供益處。
3. 干預
(1) 課外活動:參與高中的課外活動(體育運動除外),參加有對時事的討論的課程,可以預測成年之後對於公民活動和政治活動的參與。
(2) 青年社團:有共同使命的年輕人社團可以培養年輕人融入社會秩序的主流。這些活動提供了自由時間的結構,社會取向同齡人團體,有成年人指導(往往也是志願者)。這種非正式的學習氣氛、人人平等的結構,以及年輕人自身經常要承擔責任提供了公民性學習的獨特機會。年輕人可以一同構建組織的性質,共同決定團體的目標,彼此信任。
(3) 志願活動和社區活動:對於年輕人來說,社區組織的志願活動,給予他們機會來實踐「公民性」的機會。這樣的活動是有意義的,由團隊進行,反映團隊而非個人。最好把現在的服務行動和組織的歷史聯繫起來,參與某種特定的服務反映了組織的理念,明確這點可以讓年輕人知道他們屬於一個有歷史的組織,也在創造歷史。
(二)公平
1. 定義
指的是按照普遍原則對人一視同仁,不偏待人的品質。根據公平的原則對所有人一視同仁;不因個人情緒影響對他人的判斷,給每個人公平的機會。
公平是指按照普遍的平等或者公正的原則對待每一個人。公平的人在進行和他人有關的道德或倫理決定時,不因個人的感覺而帶來偏見,而是能夠依靠一套更廣闊的道德價值進行判斷。真正的公平既包括對道德準則的尊重,也包括對他人的仁慈。這個優秀品質對社會的各個層面都能應用,從每日的交往直至關於社會公正的國際問題探討。
2. 研究發現
總體認知發展是培養公平的前提條件。進一步來說,公平是道德判斷的產物。一個人決定什麼在道德上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什麼是道德規定的。邏輯推理對於道德發展及道德行為是關鍵的。公平能夠使人對所有社會關係有承擔,發展對於公平安排的抽象邏輯,反對各種社會不公正,把仁慈和關心帶給他人,發展對於帶來好的發展結果必須的洞察力。
3. 促進和阻礙因素
(1) 父母教養方式:對孩子既有充分的指導,又有充分的關愛,家庭氣氛有較多參與互動、家庭決策中較為民主的教養方式對孩子公平推理髮展有益。
(2) 環境:同輩環境以及學校對公平的形成有重要影響。提供關心、鼓勵、社會支持的環境可以促進公平的形成。
4. 干預
以學校為基礎的干預,既包括對學校整體氣氛的干預,也包括具體的課程,比如在成人的指導下進行同伴討論,通過道德兩難問題來進行認知方面深入的探討,以促進道德推理的發展。
第五節 節制:避免極端維度的積極心理品質
避免極端是積極心理品質的節制維度,是積極心理品質中的對人、對己、對社會的積極心理特徵。中國中小學生的節制維度包括寬容、謙虛和持重三項因素,其中持重包含審慎和自製兩項內容。
一、寬容品質
(一)定義
寬容是指接受他人弱點,原諒他人過犯,不懷恨報復的品質。當在關係中被另一方傷害、冒犯時,寬容能夠帶來一種能夠對社會有利的變化。當人們寬恕的時候,他們對於侵犯者的基本動機和行為傾向性變得積極了,他們更加仁慈、善良、大方,較少採用消極的方式,如報復和迴避。應當區分寬仁之心(forgivingness) 和寬恕(forgiveness),前者是一種容易寬容的傾向性,後者是面對特定的侵犯者或侵犯行為的一種心理變化過程。
(二)研究發現
寬容和一系列特質相關,這些特質對個人和社會的健康都有益。
寬容的人在一系列負面情緒的喚起似乎更慢一些,如憤怒,抑鬱,敵意。寬容者常認可社會欣賞的態度和行為,自述的寬容與敵意、被動攻擊行為有負相關。
大五人格中,寬恕與隨和性正相關,和神經質負相關。
最近有一種傾向,認為寬容能促進心理和生理健康,預防身心疾病,但支持數據還比較弱。
(三)促進和阻礙因素
1. 寬容者的特質
經歷對侵犯者的共情的人、或者對侵犯者有一種認知的覺察的人更可能對某些侵犯者寬容。這些因素與隨和性相關,他們很容易體驗共情。反覆回想(思維反芻)侵犯行為會讓人很難寬恕,這種心態和神經質有密切關係。
2. 侵犯者的特質和行為
侵犯行為和侵犯者的特質會影響人們是否寬恕特定侵犯者。人們一般不會寬恕故意的且有嚴重後果的侵犯,這是社會-認知因素的中介作用。
道歉會促進原諒。但其效果不直接。道歉會減少受害者對侵犯行為的負面情感。受害者對有悔意的侵犯者更能共情,更容易寬宏大量。
3. 寬容者和侵犯者的相互關係
寬容會受侵犯行為發生時的關係的特點影響。伴侶中間,如果感情滿意度、承諾、親密度高,那麼他們更可能原諒。但對不同的關係類型我們還所知甚少。
(四)干預
心理學家發展出在個體心理治療,婚姻治療,心理教育小組中促進寬恕的方法,但很難說是該方法有效,或者只是心理治療本身具有的效果。
其他干預方式還有基於促進共情的干預方法。
這些干預方式的一個共同關鍵因素是治療時間的長短。有6小時以上的比只有1、2個小時的要更有效。所以建議至少要6個小時,而且最好跨若干周,而非集中在兩個長治療中。
二、謙虛
(一)定義
謙虛是指誠實面對自己不足,不追求被特別關注的品質。傳統經典把驕傲視為邪惡和罪,甚至是其他罪惡的根源。但現代西方則把自尊看得很重要,鼓勵追求驕傲,提高自尊的運動充斥無數的自助書籍。現代社會不僅把驕傲看成可接受的,甚至是有價值的。
對自己感覺良好是有好處的,如積極情緒和追求目標時的自信心。但是社會不顧一切急於培養對自己的良好感覺會忽視了謙虛的美德,從而帶來一種危險的失衡
謙虛儘管放在心理學中,但我們要承認倫理學家的貢獻,很多神學家、作家、宗教史學家都就這個美德有很多著作。過去的幾十年中在謙虛和科學之間有了明顯的聯繫,並且謙虛可能在組織和經濟領域有重要的角色。
謙虛的關鍵特徵有:
——對自己能力和成績的準確的評價(並非低估);
——能夠承認自己錯誤、缺點、知識漏洞、局限;
——對新想法,矛盾信息和建議的開放性;
——正確認識自己的能力和成就;
——較少把自己放在關注焦點,或者具備能夠忘我的能力;
——欣賞所有東西的價值,欣賞各種不同的人和事用不同的方式貢獻給這個世界。
相對比的,謙讓主要是一種行為方式,比如不把成功都歸功於自己,當有他人在場時不過分估計自己未來的成就。
(二)研究發現
和謙虛相反的個性特質是自戀。儘管自戀型人格障礙是一種病,但自戀本身更是一種在正常人群中分布的人格特質。自戀的標誌是一種很高的積極的自我概念,相信自己比別人強。
自戀者通過一系列方式維持自己的高自我評價:在自我水平,比如把名聲和成功幻想化,把失敗歸結為外在因素。在人際水平,自戀者通過有策略地在公開的表現中超過他人來實現競爭、追求自尊。在社會角度,感覺有資格是自戀的特別重要的方面。自戀者相信他們比其他人更值得有特殊對待和好處,他們專註於收集他們認為自己應該得到的好處。
自戀者從高自我評價中獲益,比如較少社會焦慮,高自尊,他們享受自己更高的智力和外貌的吸引力,儘管他們的自我評價不一定反映實際。
但自戀在人際領域則有很多副作用。自戀者的高自尊是不穩定的,他們對於威脅自尊的事情特別敏感,發現一點不尊重的信號就會以憤怒回應,具有較高的攻擊性。在最壞的方面,防禦性的高自尊會引發暴力。
過度自我關注會對親密關係不利,因為它排除了共情、關心和承諾。過度自我關注的人會愛誇口,讓人都不喜歡。
相反,謙虛的人對於給別人留下深刻印象以及控制他人的需要較少,較少需要為自己收集特權。所以在集體主義文化中,自我中心是不被喜歡的,謙虛被強烈鼓勵。即使在美國,儘管在新認識的人中間人們都會「自我推銷「,但在建立友誼中,謙虛是常態。
謙虛能夠對個人更有好處,包括情緒健康和自我調控。在自我受到危險時,謙虛能夠保護人們不做愚蠢的冒險或作出錯誤決定。相反,自戀者會為了讓自尊最大化不惜代價。
謙虛者使得自己從自我捲入中釋放出來。當人拚命要保持某種自我形象時,會帶來心理負擔,甚至重到讓人想逃,包括用自毀的方式,如物質濫用、飲食障礙、甚至自殺。但謙虛可以讓人不必逃跑。謙虛的人更能夠保持情緒和心理的能力,不必去防禦自我形象受威脅。
(三)促進和阻礙因素
自我認同的發展是謙虛的必要條件。自我認同的發展包括嬰兒期的獨立的出現,成長中對新經驗開放,決策的經驗,和在老年時對生命的回顧和整合。民主型父母教養方式促進青少年的自我認同感的發展。
謙虛不等於自我貶低。相關的活動如果讓人感覺無助、羞恥、不重要,則可能會帶來負面情緒等不良反應。
(四)干預
1. 自我批評:跨文化研究發現,願意進行溫和的自我批評可以幫助人自我提高。
2. 寫作:在讓來訪者寫感覺自己重要、謙卑的文章或者不寫三種情況下,在後來的挫折中,寫了關於謙卑的文章的人會等待更長時間去攻擊對方。但對於謙卑的理解很重要,等待更長時間的是那些從更大的視角來看自己的人,而非感覺羞恥、內疚或愚蠢。寫感恩日誌也會促進謙虛,因為感恩會讓人看到自己需要他人。
3. 反饋:準確的自我評價有助於謙虛,為了促進準確的自我評價,對孩子的優勢和局限進行準確反饋是很重要的,尤其在早年。
4. 超越:關於敬畏感的文學可以幫助培養自我超越的能力。
5. 安全感:人們如果有安全感,不完全依靠自我評價的價值感,會更願意培養謙虛。所以如果任何技術、資源、關係能夠讓人感覺安全,都可以促進謙虛。觀察到可以接受積極和消極評價而不過度反應的榜樣也有助於培養謙虛。總之,目標是促進一個人感覺足夠安全從而可以不防禦地承認自己的優勢和局限。
三、持重品質
(一)審慎
1. 定義
是指為了長遠目標小心決策,不冒無謂風險的品質。是一種對於個人未來的認知傾向性,它是一種能夠幫助人有效地實現長期目標而進行實用推理和自我管理。審慎的人目標長遠,仔細考慮他們行動和決策的後果,成功抗拒犧牲長期目標實現短期目標的衝動,他們對於生活有靈活的、適度的方式,努力在自己的各種目標之中保持平衡。
在日常生活中,審慎的例子包括為未來存錢,為不時之需和不可預見的事情做準備,避免以往作出過衝動性決策的環境,做生活決策時既考慮近期的也考慮長遠的好處和代價,留心它們與目前其他目標的關係,用實用的方式仔細考慮自身的個人目標。
審慎並不是過度的小心、吝嗇、膽小的服從,缺少自發性,也不是冷酷的精明。審慎它包括靈活的和適度的自我管理。審慎的人儘管重視個人的目標和興趣,但他們的很多目標和興趣也是和社會道德相關的。
2. 干預
沒有什麼干預方式明確促進了審慎,除了個別促進財務自律以及促進安全性行為的項目。某些認知心理治療和審慎相關,如培養現實推理技能來促進情緒監控、糾正認知的扭曲和不靈活。有很多行為療法涉及克服衝動(如飲酒,暴食),也與審慎中的自我控制因素相關。
(二)自製
1. 定義
自製指根據原則、目標調控自己的情緒、行為的品質。它是一個人獲得對於自己反應的控制,從而追求達到目標或者滿足某種標準。這些反應包括思想、情緒、衝動、表現和其他行為。這些標準包括觀念、道德禁令、常規、行為目標以及他人期望等等。自製(self-control)個詞有時和自我規範(self-regulation)同義,但這裡特指控制自己的衝動以使自己用有道德的方式行事。自律(self-discipline)和自我規範相似,但意義更窄,特指使自己去做不想做的事情,並抗拒誘惑。
對於自製來說,拒絕或改變自己的反應特別重要。對於像人這樣複雜的生命有機體,要經常對內在和外在刺激做反應,但所有的反應未必是最佳的、最有適應性的。這樣,拒絕和更改最初的反應就很重要。比如使自己的思想進入不是自己通常反應的方向,或試圖讓情緒做出和第一反應不同的反應,做出比自己一般水平更好的表現等等。很多自製行為包括中止自己的反應,比如節食者不吃誘人但容易長胖的食物。不過,也有一些例子是通過自製來引發反應,如在寒冷早上把自己拖起床。
2. 促進和阻礙因素
有效自製依賴幾個因素,其中任何一項缺乏都會失敗。
(1) 資源:心理上的資源(如優勢或能量)會幫助人改變自我的反應,而當資源耗盡時人就更難自製。所以,當人暫時剝奪對自己重要的資源之後,在後面的情境中自我就難以再進行自製了。
(2) 自我監控:注意力對自製很重要,因為我們需要關注自我的行為才能有意識地控制它。減少自我監控會使得人開始喪失對自我狀態的跟蹤,所以會開始放鬆。
(3) 環境:環境會教會人們學會是否值得自製、拒絕誘惑。學會延遲滿足可以促進自製,但如果成人許諾了長期回報又不給,孩子就會覺得還不如及時行樂。
3. 干預
在認知-行為方面的條件策略可以幫助促進自製。首先確立目標,通過認知使得學生做好應對挫折的準備並激發相關行為。目標的實現是有條件的,讓學生知道當什麼條件存在時,什麼行為就應該出現。比如減肥的人可以設定為「如果我在餐廳,我只點沙拉」,父母可以告訴孩子:「如果有人給你毒品,就對他說,我什麼都不要,我現在必須回家。」
條件策略能夠幫助人實現目標,它帶來更多自發性,使得反應需要更少能量,行動更自動化。這樣人們就會體驗更少的自製的失敗。
第六節 超越:與意義世界相聯繫維度的積極心理品質
與宇宙和意義世界建立聯繫是積極心理品質的超越維度,也是積極心理品質中的最高層次的積極心理特徵。中國中小學生的認知維度包括心靈觸動、幽默風趣和信念與希望三項因素,其中心靈觸動包括感恩和審美兩項內容,而信念與希望包括精神信念與希望兩項內容。
一、心靈觸動品質
(一)感恩
1. 定義
是指關注、感謝生活中美好的事,並表達出來的品質。感恩是一種接受到禮物時的愉快感,不論這種禮物是一個有外在形式的事物,還是只是在大自然之美之中的一顆平靜愉快感。傳統上,感恩來自對於一個人由於其他人的行為獲得好處的感知,即認可自己收到的禮物,並且欣賞和承認禮物的價值。
感恩包括個人的感恩和超個人的感恩。個人的感恩是對一個特別他人的感謝,這個人幫助了你,或者只是因為他們的人本身。超個人的感覺是對自然、對上帝、對更高存在、對宇宙的感恩。典型的超個人感恩是「高峰體驗」,是一種壓倒性的感恩感覺,比如被所感受的美深深打動,從而深覺感恩。
作為一種特質,感恩是在不同情境和時間都能保持感恩之心。感恩有三種成分:對某人某事的溫暖的欣賞感;對該人該事的良好祝願;在欣賞和祝福之後隨之而來有所行動的傾向性。
一個感恩的人會識別他人的慷慨。感恩作為一種人性力量能促進個人的和關係的幸福感,對於社會整體也有益。
2. 研究發現
實驗中,每周寫感恩日誌的人會更規律地鍛煉,更少身體癥狀,更有整體感,更樂觀。每日寫感恩日記的會有更高的清醒、樂觀、決心、專心、能量,他們更可能幫助他人解決問題,為他人提供情感支持。
在特質水平,感恩的人有更高水平的積極情感,生活滿意度、活力、樂觀主義,他們更外向,更隨和,有更低的神經質和抑鬱、壓力感。感恩主要是促進愉快感覺,而非消除不快感。
感恩和宗教和靈性相關。定期參加宗教集會活動或閱讀宗教書刊的人更可能感恩。感恩的人更確信所有生命都相聯繫,並且有對他人的承諾和責任。他們對物質更不重視,不會用外在積累財富來評價自己和他人的成功;更少嫉妒富人,更可能和他人分享。
感恩促進正向的社會交往。感恩者的朋友報告他們有更多親社會行為,如借錢,提供安慰和情感支持。感恩會抑制破壞性的人際行為。表達感恩對成功、豐富、長期的人際關係是關鍵的。
感恩是在人生全程能夠讓人有良好功能的重要因素。成熟地適應生活的關鍵是用感恩和接受來代替對帶來傷害的人的痛恨和厭惡。感恩是一個創造性的過程,把自我毀壞性的情緒轉化成帶來醫治和重建的情感。
感恩可以影響生理功能和身體健康。和感恩相關的積極情緒對於心血管和免疫功能有重要的生理作用。
3. 促進和阻礙因素
阻礙感恩的因素包括認為自己是被動的受害者;感覺自己有特權、有資格的感覺,物質主義;缺少自我反省。
阻礙感恩的人格變數是自戀。
一些團體因素促進感恩。感恩的家庭和工作單位可以通過鼓勵和促進對成員的感恩開始。夫妻彼此感謝可以促進婚姻。在組織層面,感恩的模式可以融合進現在的領導和管理訓練項目。研究發現感恩的組織中,和主觀幸福感的測量會上升,如工作滿意度、士氣、公民行為;在客觀方面也有較好的指標,如較低的僱員轉移率,較高的利潤和客戶保持率等。
4. 干預
(1) 宗教性的自助組織:如匿名酗酒者組織。
(2) 回顧與寫作:每日回顧感恩時刻,寫感恩日誌。
(3) 感恩表達:進行感恩拜訪,寫感恩卡片。
(4) 認知技術:確認不感恩的想法;構建感恩的想法來代替不感恩的想法;並把內在感覺轉換成外在行為,把感恩表達出來。
(5) 教養方式:父母強調感恩的感受,而非強調其中禮貌的功能和強制的性質。
(6) 敘事:講故事的方式來培養感恩。
(二)審美1. 定義
能夠發現、識別、並且從物質世界或社會中的美好事物中獲得愉快感。有這種優勢的人在日常生活,如走在城裡或樹林里,看小說讀報紙時,會有和敬畏感相關的情緒,如崇拜、感覺奇妙,升華。而缺少這種品質的人,日常生活會是疲憊的,對美是看不見的,也很少為周圍的美感到愉快。善於審美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對於美和優秀更開放,有更多方式和他人深切相連,更多方式在生活中發現意義。
在生活中的美好有三個類別:
物質世界的美:主要是視覺環境的,但也有聽覺的,如音樂。
技能或才能:展現藝術上的精湛技藝或超過常人的能力。
美德或道德上的益處:如善良,同情心,寬恕,以及其他積極心理學中的積極品質。
以上三個類別中的任一個都能帶來敬畏相關的感覺。從語言學角度我們把這些特質,即對於各種形式的美好都能產生欣賞的情緒反應稱為審美。
可以從反義的角度來理解審美,就是幸災樂禍。審美是為其他人好的地方,如技能、美德、成功感到快樂。
2. 研究發現
審美部分地與外向相關,因為外向特質與體驗正向情緒有一致的相關。
「大五人格」里的隨和性與和審美相關。
物質主義和審美負相關。
審美與對經驗開放以及自由主義有關。自由主義者更可能支持藝術以及重視環境。
3. 促進和阻礙因素
和審美相關的研究很少。猜測那些成長在可以開放表達審美感覺的家庭、學校、社區的人會有更多審美特質。但當把審美和天真相聯繫、把懷疑主義和很酷聯繫起來會抑制審美。
4. 干預
美和優秀無處不在,因此審美應該是一個普遍的品質,對所有人開放。
有很多項目培養審美,比如以自然為基礎的,以藝術為基礎的,以榜樣為基礎的,以及以領悟為主的項目等等。
Kuo和同事的研究發現:在城市中心使人接觸綠地和戶外環境,可以促進城市中促進鄰裡間的社會聯繫和個人的社區感。因此,自然環境的體驗促進社區聯繫。
二、幽默(一)定義幽默是指喜歡給人帶來歡笑,看到事情輕鬆有趣一面的品質。包括:
(1)遊戲式的認知。
(2)從逆境中發現好玩的成分。
(3).一種能夠使人發笑的能力。
有這種品質的人會同意善於給他人帶來歡笑,在嚴肅的、有壓力的環境中也能發現快樂。
(二)研究發現
作為個體差異,幽默明顯有很多相關因素。最可靠的結果是幽默和好心境有關,幽默可以構成壓力和日常瑣事的緩衝。這個機制可能是認知的,因為幽默讓我們可以用一些更好的方式來建構不愉快的、甚至是威脅性的情景。
廣泛傳播的信念是幽默促進健康和長壽,但研究不多,數據並不可靠。
狹義的幽默經常和外向性格有正相關,和神經質負相關。近來區分不同幽默類型的研究發現各種人格特質都和幽默有聯繫,經常很微妙。比如幽默中的機智成分和智力和創造力相關。
有的幽默也會帶來不良後果。比如,對和某一類人的刻板印象相關的笑話會助長歧視。不是所有幽默的嘗試都是善意的。
(三)促進和抑制因素
幽默來自同情心,機智來自超然的精神,諷刺挖苦來自高傲的道德感甚至惡意。
好玩一般是和活力和精神飽滿相關。現在有些研究發現創造幽默和智力和創造力相關,壞情緒則和諷刺、懷疑、尖刻相關。
快樂的氣質對於形成幽默有特別的作用。幽默的態度是由快樂的氣質加上生活經驗產生的。有幽默態度的人能夠理解生活的不足、缺點但能夠容忍和寬恕。他們所經歷的負面生活經歷讓他們對人生本質和存在有更深刻的認識。在這種意義上幽默是一個嚴肅的品質,是基於認識到世間的任何事情都不完美的智慧。所以,幽默和開心不同,前者是思考的、深刻的,後者是表面的,淺薄的。
幽默在傳統意義上是一個明確和情景相聯繫的特質,當出現逆境時幽默是一個防禦機制。幽默作為一種人格特質,能夠幫助人在遇到逆境時更好地應對,減少逆境的負面影響。很多黑色幽默是在集中營中、壓抑的社會氣氛以及戰爭中出現的。
(四)干預
從心理分析角度,幽默感只是成熟或者治療的副產品。但從認知行為角度,幽默可以和任何一種技能一樣被習得。因此在醫院、教育機構和治療機構中,有一些培養幽默感的項目。
McGhee的假設是遊戲心態(playfulness)是幽默的基礎,重新發現遊戲心態對改變人的幽默感有效。幽默感可以在團體中教,在家庭中練習。它包括8個階段,從容易(在日常生活中享受幽默)到難(笑自己,在壓力中找到幽默)。前面一步完成了再進入下一步。
Neto 等人在以色列設計了一個提高幽默感的系統項目。項目包括14個單元,講授和幽默相關的認知的、動機的、情緒的和社會的元素。結果發現幽默部分地可教。比如,參與者被同伴認為更能欣賞幽默,但創造幽默的能力沒有差別。
三、信念與希望
(一)精神信念1. 定義精神信念可以被定義為相信生命更高的目標和意義的品質。在西方主要指的是宗教信仰、靈性或宗教感,即建立在生活中有一個超越的維度的信念和行動上,這種信念是廣泛的和穩定的。
2. 研究發現
在年輕人中,信仰和避免一系列反社會行為相關,如吸毒,販毒等。在信仰上高分的兒童和青少年一般在情緒控制上更好,更少表現攻擊性,更少使用毒品和酒精使用,有更好成績,傾向延遲參與性活動。
信仰和情感關係有積極的結果,尤其是家庭生活。信仰和更少婚姻衝突,更多配偶支持,更多一致性的父母教養方式相關。
信仰在廣泛的意義上和一系列美德相關,包括寬容,善良,同情。宗教感,尤其是參與教會,是利他主義、志願行為、慈善行為的強有力的預測因素。早年的宗教參與對於促進親社會品質有特別關鍵的作用。
很多研究發現宗教感(主要是宗教參與)和心理和生理的健康有正相關。Ellison等人發現高水平的宗教感和更高的生活滿意度相關。宗教在個人試圖應對疾病和心理社會壓力時有關鍵作用。祈禱對應對壓力和促進幸福感有特別重要的作用。還有證據表明,宗教生活的其他方面,包括教會的支持,牧師支持,對於應對挫折也很重要。
很多學者試圖發現宗教在促進社區幸福感的作用。教會,尤其是有很強的社會公正感和服務定向的,在促進社區方面有重要的作用。這些教會常常在會眾中植入一種公民責任感,並通過促進一系列服務來推動,如教育、心理諮詢、財務支持、住房、服裝以及食物等等。
宗教的作用不一定完全正向。 James發現宗教和某些人身上嚴重的心理病理學相關。Wilson指出宗教並一定導致精神疾病,但是在癥狀的顯示和疾病發展上表現出來。
Allport和Ross發現宗教感和歧視的關係,主要是那些在外顯宗教感上得分高的人。他們傾向於使用宗教或者宗教的歸屬感滿足特別的目的,相對於那些把宗教信仰內化並且生活在其中的人,他們更傾向於歧視人,他們也更可能把世界看成是威脅性的。
3. 促進與阻礙因素
社會網路因素對於促進宗教發展有重要作用。J.Jacobs發現在兒童和父母(照看者)的共情聯繫提供了信仰價值觀傳承的情緒背景。
對於鼓勵和阻礙宗教的因素研究很少。
4. 干預
傳統上,宗教教育在家庭、宗教機構、學校中被進行。宗教教育的內容常常被和重要他人的關係所強化,尤其是和家人以及同伴,以及利他行為。現在很多宗教社區利用技術和網路。
宗教和靈性在很多干預和預防項目中起到核心作用。在很多社區教會有關於物質濫用、青少年犯罪、性克制、父母教養方式和健康教育的項目。在貧困社區,教會在提供工作技能訓練,經濟發展,住房,危機干預項目中有重要作用。匿名酗酒者把干預根植在宗教思想上。宗教和靈性對干預的作用來自:它給人提供道德框架,幫助人建構意義,提供目的感,提供樂觀主義和情緒支持。近來研究認為,以宗教為基礎的干預可能很有效,尤其是對於有色人群,因為他們提供了一個文化上有意義和一致性的意識形態框架。
儘管一般相信以信仰為基礎的干預是有效的,實證研究的結果是不一致的。一個使得研究複雜化的因素是到底如何定義一個項目是以信仰為基礎的。Myers提出需要區分以教會為基礎的干預和以信仰為基礎的干預。
儘管有爭議,但是有理由相信包括了教會、神職人員、宗教內容的干預比起世俗基礎的有特別的好處。比如有研究發現有牧師參與的項目更有效,因為牧師比專業人士更容易聯繫,他們常常提供更廣泛的支持(心理的,教育的,經濟的)。另外,因為他們在社區,使得神職人員和教會對於他們幫助的人來說更可靠。
目前研究的主要不足是多數研究是基於廣義基督教的,對於廣義精神信念的研究較少。
(二)希望/樂觀1. 定義
希望,樂觀,未來定向,是一種期待未來更美好,相信努力就會實現的品質,代表一種對於未來的認知的、情緒的、動機的態度。樂觀的人會考慮未來,期待好的事情發生,並採取行動促使好事情發生。樂觀的人相信作出適當的努力可以在此時此地和將來帶來好的結果。
從概念上,「希望」有更多情緒成分;而「樂觀」更多是期待性的,有更多的認知成分;「未來定向」代表一個人從現在到想要的未來之間的系統的理論。現實中,這些是並存的。
2. 研究發現
希望和樂觀主義可以預測很多好的結果,如各領域的成就、不焦慮抑鬱、良好的社會關係、身體健康、更積極的問題解決、以良知、勤奮和延遲滿足為未來的定向。有這種個性的人喜歡做「做事清單」,會用計劃手冊,能夠做到收支平衡平衡支票本。
在危險覺察中的樂觀主義偏向可能會有不良影響。有樂觀主義解釋風格的人會誇大自己不會遇到危險和得癌症的可能性。副作用是會令人忽視預防和補救措施。但如果人們認識到危險的存在,樂觀的人會應對更好。但是極端的樂觀主義在老人中是不現實的,因此在老人中,樂觀解釋風格的人在遇到壓力情形下會有抑鬱。
3. 促進和阻礙因素
環境因素會影響到解釋風格。我們有關於形成悲觀主義解釋風格的原因,如創傷和各種失敗。但我們不太了解樂觀主義的原因,也許示範作用是內隱的原因。如果解釋風格是示範性的,那麼不僅父母起作用,老師、教練、同伴、媒體以及宗教都有關。
4. 干預
(1)以敘事為基礎的干預:McDermott & Hastings 研究了以學校為基礎的希望干預。他們把兒童環繞在有希望的敘述中,如其他孩子寫的文章,兒童書等。也許敘述為基礎的干預可以把幾乎所有的優勢和美德都可以發展出來,這樣可以給一個新課程一個新的意義。
(2)前治療干預
Irving 等人有一個前治療干預項目,以培養希望為目標。在此之後再進行常規治療會更有效。前治療干預包括知道設定目標和計劃如何實現。
(3)解釋風格
以往知道通過以認知為導向的個體心理治療可以改變解釋風格,促進樂觀。現在則把這些干預擴展到對非抑鬱的成人,比如用團體或個人的方式。在通過解釋風格進行干預時,學習者被教給基本的認知-行為策略,尤其是和悲觀信念辯論和去災難化,教給學習者用更積極的風格來解釋事件的原因,這樣的干預會讓學習者的解釋風格更樂觀,並且預防抑鬱和焦慮。
要警惕的是,干預的帶領者要意識到,這些以認知為焦點的干預可能會讓一些參與者更清晰地認識到他們所有的情緒問題。在短期內,他們可能更會把自己標為抑鬱的。但這並不是讓我們放棄這些干預,只是在干預的時候要小心這些短期的不良反應。要獲得良好的效果,這些干預也許需要較長的時間跨度來完成。
推薦閱讀:
※女生最喜歡男生身上的哪些品質?
※珍惜你擁有的這個品質,否則終生遺憾!
※《紅高粱》收視品質大豐收 周迅一個"躺姿"拿下"九兒"
※七覺支——心靈品質的提升
※成功者必備品質?(善良的人註定幸福的回答,2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