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餐廳遭遇行業拐點,如何自救?

快餐廳遭遇行業拐點,如何自救?

隨著無店O2O、休閑餐飲、團餐在餐飲市場日漸活躍,多年來一直呈現爆髮式增長的快餐實體店開始遭遇市場瓶頸。洋快餐麥當勞今年一季度宣布將加快關閉部分地區店鋪的節奏。無獨有偶,擁有肯德基和必勝客的百勝集團上半年業績也持續下滑,並坦言在中國出現經營困難。不難看出,快餐實體店的行業拐點已經出現。

快餐實體店經營遇阻

快餐實體店作為近些年快速發展的餐飲品類,也沒有逃過業績下滑的窘境。據悉,麥當勞2015年一季度業績顯示,公司營收59.6億美元,同比下滑11%,凈利潤下滑則更加明顯,去年的12億美元到今年同期的8.12億美元,同比下跌將近1/3。與此同時,同店的重要銷售指標也都不盡如人意。相關統計數據顯示,麥當勞約15%的營業利潤來自亞太、中東和非洲地區。而財報顯現,在亞洲、中東以及非洲市場,同店銷售的降幅達到了8.3%。

無獨有偶,麥當勞的宿敵、擁有肯德基及必勝客的百勝餐飲集團業績一樣慘淡。百勝集團二季度財報顯示,佔據百勝集團超過一半營業收入的中國區,上半年收入28.92億美元,同比下滑6%;營業利潤3.34億美元,同比下跌30%。其中,二季度同店銷售下跌了10%,其中肯德基跌了12%,必勝客跌了4%。

面對市場窘境,麥當勞選擇關店來緩解燃眉之急。記者獲悉,面對一季度的銷售業績,麥當勞加大了關店力度。今年麥當勞關閉全球近700家門店,其中包括中國和美國的220家、日本的130家。

對此,業內人士稱,租金、人工成本、綜合性成本的不斷飆升,遠遠超過營業收入的增長。與此同時,國內消費者的觀念和生活方式在發生改變,餐飲作為百姓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自然也要隨之調整。之前的快餐實體店,已經不能很好地滿足現在消費者的需求,故此老牌洋快餐出現業績大幅縮水。除了洋快餐,國內其他快餐實體店面臨同樣的困擾。

多業態集體搶灘快餐市場

記者了解到,造成快餐實體店利潤縮水的原因,除了綜合性成本上升之外,多業態集中搶灘快餐市場也是不可小覷的成因。無店O2O模式、休閑餐飲、團餐等都來搶市場。

據悉,越來越多的餐飲行業通過發展互聯網預訂、點餐、支付進行產業升級,2014年整個餐飲業的O2O市場規模已經接近千億元,占餐飲行業總體比重的3.5%。預計到2017年,全國餐飲業O2O市場將突破2000億元。

根據易觀智庫之前發布的《中國互聯網餐飲外賣市場專題研究報告》來看,目前,餓了么、美團外賣、淘點點、百度外賣四家已佔據近80%的市場份額。

不難看出,雖然市場份額在逐年攀升,但是快餐實體店一家獨大的情景已經不再,隨著其他快餐業態的快速成長,快餐實體店如果不儘快調整經營策略進行有效的開源節流,其市場份額勢必會被進一步吞噬。

據艾瑞諮詢《2015年中國外賣O2O行業發展報告》顯示,去年國內餐飲外賣市場已超1600億元,營業額95.1億元,同比增加125%。

對此,和合谷總經理趙申認為,快餐實體店的格局在改變,尤其在第三方送餐業務快速崛起的當下,實體快餐店必須要考慮如何與時俱進,開拓新的市場渠道。外賣送餐業務現在佔到和合谷銷售的10%左右,和合谷已經嘗到了O2O的甜頭。

與此同時,趙申對於第三方配送平台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當下的外賣平台與之前的團購平台一樣,在短期內能夠帶來客觀的流量和份額,可對於整個餐飲行業而言,並不利於品牌的長期發展」。

輕體量快餐店成未來趨勢

中國烹飪協會日前發布的《2014年度中國餐飲百強企業和五百強門店分析報告》顯示, 在2014年度餐飲百強企業中,快餐儘管仍是主力業態,營收佔百強總營收的四成左右,但發展放緩,在所有業態中營收比重較上年滑落幅度最大,營收增速也最慢。儘管今年上半年全國餐飲業開始回暖,但對快餐業而言早已不復從前光景。

面對這樣的市場境況,許多企業開始思考出路,小而美的輕概念快餐實體店應運而生。韓國快餐品牌便當郎、國產快餐品牌和合谷都是這方面的先行者。

據悉,便當郎選擇了垂直精選服務,客單價在60元左右,企業訂餐的人均價格在50元左右,這樣其目標用戶群就更加精準。未來,便當郎可以提供從預約、下單到支付的一站式服務,這是國際送餐市場的發展方向。

針對新變化,趙申曾對旗下全部門店做了一次調查, 發現100平方米左右的門店比200平方米的門店投入少一半,但效益卻更好。

  • 快餐
  • 推薦閱讀:

    在北美生活的華人對 Chipotle 怎麼評價?是否符合中國人的飲食習慣?
    如何評價真功夫快餐?
    第一次去必勝客怎樣才能顯得不菜?
    餐飲快餐中的理想與現實,你懂這兩者的差別嗎?
    麗華快餐送餐的效率是如何實現的?

    TAG:行業 | 快餐 | 餐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