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天賜良藥,唾手可得 藥王傳下來的「六字真言」養生法

天賜良藥,唾手可得藥王傳下來的「六字真言」養生法

藥王傳下來的「六字真言」養生法

通過練「六字真言」養生法,我們就可以給自己的體內注入源源不斷的真氣。不需仰天長嘯,只要呼氣的時候發音念出或默念六個字就可以把五臟六腑全部養護。

為什麼古人講醫文相通呢?因為,美妙的文字讀了後也能治病養生,比如,王維的那首「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一詩就道出了「靜」養生的道理。

生活在車水馬龍的繁華都市,相信絕大多數讀者都和我一樣希望能夠「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啊!

在中醫養生方面,我一直在尋找一種具有「彈琴復長嘯」意境的美妙方式,渴望用某種音律來調治人們身心的眾多疾患。在多年深入研習古醫典的過程中,我驚喜地發現:中國南北朝時代的大醫家陶弘景在其《養性延命錄》一書中已經提出:出聲念(或默念)「噓、呵、呼、、吹、嘻」六字,就可以好好地保養人體的「肝、心、脾、肺、腎、三焦」。

比如,您有肝火旺、脂肪肝等亞健康狀態或疾病,那麼,只需您像古代俠客一樣發出「噓」的長嘯(出聲、默念都行,您可以根據身邊環境自己選擇是否出聲),那麼,肝系統上的疾病就會得到有效的調理;同樣,如果有心系統疾病、脾系統疾病、肺系統疾病、腎系統疾病、三焦系統疾病,可以分別發出呵、呼、、吹、嘻的聲音來保養。

六字訣根據天人合一的中醫理論,按春夏秋冬四個季節,配合五臟屬性,以中國傳統五音的發音口型,配以呼吸和意念,先吸入天地之清氣,再呼去臟腑之毒氣,其作用就是通淤導滯、散毒解結。

練此法時間不需太長,就會使得你精充、氣足、神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曾經對全國170多位名老中醫的養生方法做過調查,發現名老中醫最常用到的養生方法是六字訣、五禽戲、八段錦、太極拳。而其中最簡單易行的,就是上面介紹的六字訣養生法。

六字訣的練法非常簡單,首先平心靜氣,全身放鬆,讓呼吸自然平穩。注意,吸氣的時候和平日一樣,但在呼氣的時候就要發聲吐字(不方便發聲的時候,可以默念,也有效果)。在第一輪(6次)呼吸中念「呵」字,再在下面第二輪(6次)呼吸中念第二個字「呼」,依次呼吸下去,六六三十六次,這就是一個「小周天」(相當於一個療程),每天早晚各練三遍。

不過,這裡要特別提醒您,千萬別單練一個字,因為六字訣是對全身「精氣神」的綜合調理,單念一個字就會掛一漏萬,沒多少效果,大致來說,吹字養精,噓、呼、字養氣,呵、嘻字養神。

請記住,如果你的某個臟器有病(比如心臟病),可以在正常練習的基礎上,把相對應的字(如心臟病對應「呵」字)加練兩、三倍。

有些老年朋友可能會覺得「噓、呵、呼、、吹、嘻」六字和「肝、心、脾、肺、腎、三焦」難以對應記憶,那麼,請讓我告訴您一個最好的辦法:

按照一年四季的順序,中醫認為:肝屬春天之木,心屬夏天之火,脾屬長夏(或四季)之土,肺屬秋天之金,腎屬冬天之水;最後,三焦作為六腑中最大的腑,屬命門之相火。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到了,草木蔥蔥,鳥語花香,「噓」--,千萬別驚擾了草木中快樂的鳥兒。

春天之後就是炎熱如火的夏天,如果每個人都是笑呵「呵」的,那麼人心就清涼了。

夏天之後的長夏(夏至-處暑),氣候熱而多雨,化生為土,土生萬物,秋天快到了,就要遠離暑熱,可以鬆口氣了,怎不讓人大「呼」一聲呢!

秋天降臨,草木由繁華走向蕭索,秋霜漸起,隱約冒出「」冷氣。

冬天到了,雪花瓣瓣,北風勁「吹」,萬物休養生息,人也到了養腎的大好時機。

走完了一年四季,回到人生的命門,才知道人生應該永遠處於笑嘻「嘻」的歡喜之境。

這樣,您只需要在腦子裡讓自己依次走過四季--「春、夏、長夏、秋、冬」,最後回歸「命門」,就能夠很輕鬆地記住你需要發出或默念的六字真言,它們依次是:

「噓(春天)、呵(夏天)、呼(長夏)、(si,秋天)、吹(冬天)、嘻(命門)」。

通過練「六字真言」養生法,我們就可以給自己的體內注入源源不斷的真氣。不需仰天長嘯,只要呼氣的時候發音念出或默念六個字就可以把五臟六腑全部養護。

唐代著名的「藥王」孫思邈,活到了101歲,就因為他一生喜練六字訣,他還把自己習練「養生六字真言」的方法編寫成以下歌訣:

春噓明目木扶肝,

夏日呵心鄉自閑,

秋定收金肺潤,

冬吹益腎坎中安,

嘻理三焦除煩熱,

四季長呼脾化餐。

切忌出聲聞耳內,

方知功效勝靈丹。

六字訣調理的病症

六字訣臟腑(所屬精氣神)調理疾病

噓肝(氣)肝火旺、高血壓、頭暈目眩、兩眼乾澀、食欲不振等。

呵心(神)心悸、煩躁、失眠健忘、出汗過多、口舌生瘡等。

呼脾(氣)脾胃不和、腹脹、腹瀉、消化不良、四肢疲乏、月經疾病等。

呬肺(氣)感冒傷風、咳嗽痰多、呼吸急促、胸悶氣短、尿頻量少等。

吹腎(精)腰腿無力、潮熱盜汗、目澀耳鳴、牙齒不固、頭髮脫落等。

嘻三焦(神)咽腫喉痛、胸腹脹悶、小便不利等。

動物日用而不知的養生秘密五禽戲

只要每天抽出一點時間去模仿五種動物的神韻、姿態,你就會在不知不覺之間,把虎、鹿、熊、猿、鳥的「精氣神」融合到你的體內,讓你神清氣爽、五臟越來越好。

大醫華佗發明的「五禽戲」是最受全國名老中醫們喜歡的養生方法之一,這些年,我接觸到的很多中醫老前輩,發現他們大多都有練習五禽戲養生的習慣。

五禽戲,是我見到的最有樂趣的快樂養生之術,因為五禽戲動作簡單有效,一學就上癮。每次,我教身體不好的中老年朋友們練習五禽戲養生法的時候,大家都是笑呵呵地在練,似乎不是在學養生法,而是在做一個有趣的遊戲。

想一想看,只要堅持模仿虎、鹿、熊、猿、鳥五種動物的神態、動作就能不花錢、不吃藥,把身體弄好,誰心裡不願意去做呢?五禽戲,華佗是這麼說的:「吾有一術,名五禽之戲。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鳥。亦以除疾,兼利蹄足。」

虎戲養生補精法:

無論你是否有病,身上都是需要有一種「威猛如虎」的陽氣的。我在診所中,最希望看到病人的笑容和面對疾病時的不懼。而這種性情,對於人體的養生和疾病,甚至比藥物還重要。

虎式養生補精法的具體做法:

(1)自然站立,兩手五指伸開,模擬老虎的利爪(大概那種姿勢就可以了,不必苛求精細);

(2)然後,兩隻手像虎爪一樣向前伸出「撲食」,同時,身體也隨著「利爪」的動作前撲,雙腳可以不動,只是雙手和上身前傾,做出撲食的動作。

這個動作每天堅持做幾次,就能夠「養腎補精」,增強腰部內力,像腰肌勞損、精氣虧虛、肌肉無力、老慢支、神經衰弱等多種疾病都會慢慢地好起來。

鹿戲護肝補氣法:

鹿為靈動十足的動物,身上表現出的每一個動作實際上都蘊藏著養生的大奧秘。

鹿戲護肝補氣法的具體做法:

(1)自然站立,兩手五指伸開,模擬小鹿的鹿角狀(雙手的中指、無名指彎曲,其餘三指伸直張開,張開的三個手指頭猶如鹿角(大概是這種姿勢就可以了,不必苛求精細);

(2)然後,想像「鹿回頭」的輕靈姿勢,先向左轉身回頭,再向右轉身回頭;在回頭的時候,用腰部轉動的力量帶動舉起的雙手(鹿角)。

每天練習此法20次,就能夠「護肝補氣」,不僅減去腰部和肚腩的贅肉,讓人身輕氣爽,更能提高免疫力,對慢性泄瀉、便秘、前列腺疾病、心血管疾病等效果特別好。

熊戲大補胃氣法:

熊給人的感覺是雖然笨拙緩慢,但內藏雄厚內力。

你可以想像,一隻大熊吃飽喝足後,用肉乎乎的熊爪撫摸著肉乎乎的大肚子,看似憨厚的動作,卻是在腹部自畫「太極圓圈」,同時,整個上半身也隨著腹部太極圈的節奏划動更大的「太極圓圈」……

熊日用而不知這個養生之理,但我們人類卻不可忽視這種博大精深之法,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從熊身上獲取「太極內功」的養生妙義呢?

熊戲大補胃氣法的具體做法:

(1)自然站立,兩手握空拳作熊爪(大概像這種姿勢就可以了,不必苛求精細);

(2)然後,兩手在腹部劃圓圈(類似太極圈),整個上半身隨著雙手畫出小圈而劃大圓圈(太極圖),這樣,全身的臟腑都能享受到太極按摩了。

這個動作在我的從醫經驗中,對脾胃有特別明顯的調理作用,能夠「大補胃氣」,對慢性胃炎、胃潰瘍、胃下垂、高血壓等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猿戲調理內分泌法:

猿猴生來靈活好動,一刻也閑不住,敏捷是它們的生命特徵,想一想看,如果我們讓自己的身心都敏捷起來,那現代人常犯的頸椎病、腰腿疼及內分泌失調症還會有嗎?

猿戲養生的動作趣味性十足,練習此法時,首先,像齊天大聖孫悟空一樣東瞧西望「偵察」周圍環境,兩隻手(猴爪)提到胸前(甚至一隻猴爪「手搭涼棚」),左瞧瞧,右望望,當發現前方的樹上有「仙桃」,就喜出望外,迅速出手「摘果」,這就是猿戲的動作內容。

猿戲調治內分泌失調法的具體做法:

(1)自然站立,兩手五指撮攏(想像與猴子們越神似越好),上提到脖頸,做這個動作的同時,順勢肩要上聳,縮脖子;

(2)頭開始左轉,然後右轉,就彷彿猿猴在東張西望一樣;

(3)然後,想像身邊有株樹,樹上好多有棵仙桃,您正在伸出右手去摘。

這個動作雖然簡單,但可以有效地治療當代人常犯的頸椎病,無論對於中老年人還是上班族,都能讓有病的脖頸重歸健康。這個動作還能夠「調理心神」,對現在普遍治不好的內分泌失調病,如失眠多夢、精神憂鬱、神經衰弱、心悸心慌等見效特別快。

「鳥戲」調肺理氣法:

鳥兒雙翅輕扇,翱翔藍天,老是讓人感到「超凡脫俗」這幾個字,它能這樣,全憑它的充沛肺氣和一雙翅膀,翅膀的扇動使其能駕駛自然界中的六氣,更重要的還是在振奮自身的氣機。

「鳥戲」調肺理氣法的具體做法:

(1)自然站立,兩手模擬鳥兒的翅膀(雙手的五指併攏、伸開即可);

(2)然後,像鳥的翅膀一樣,沿身體兩側「飛」(抬)起來;

(3)到了頭頂,再落下來到腿側,然後再「飛」上去……宛如鳥兒的翅膀,一升一降、自由翱翔。

還可以像丹頂鶴一樣,一隻腳抬起,而另一隻則站立,雙手抬起的時候,一隻腳也抬起;雙手落下的時候,那隻腳也落下,這樣,手部的「雙翅飛翔」和腳部的「金雞獨立」同步,如此養生的效果會更加突出。

這個動作不僅能夠「調肺理氣」,更能引血下行,讓全身經絡通暢,對多年的氣管炎、肺氣腫、高血壓、糖尿病等病調理效果特別快。

只要每天抽出一點時間去模仿五種動物的神韻、姿態,你就可以盡情享受「五禽戲」打通經絡給你帶來的快樂和自由了,你會在不知不覺之間,把虎、鹿、熊、猿、鳥的「精氣神」融合到你的體內,讓你神清氣爽、五臟越來越好。

特別要提醒您的是,所做的動作姿勢不要求特別精確,只要大致相似就可以了,重要的是你在練習的時候,要體會到其中的神韻,這才是關鍵所在。

為了讓朋友們更快明白練五禽戲後的神奇,我常向大家講武林中的一個經典故事:

太極拳的創始人張三丰,居然要在群敵當前的險境中,只用半個時辰教會年輕的張無忌一套新創的太極劍。

張無忌不記招式,只細看劍招中「神在劍先、綿綿不絕」之意。張三丰一路劍法使完,便問張無忌:「都記得了沒有?」張無忌道:「已忘記了一小半。」

張三丰道:「好,那也難為了你。你自己去想想罷。」張無忌低頭默想。

過了一會,張三丰問道:「現下怎樣了?」張無忌道:「已忘記了一大半。」

張三丰微笑道:「我再使一遍。」提劍出招,演將起來。眾人只看了數招,心下大奇,原來第二次所使,和第一次使的竟然沒一招相同。

張三丰畫劍成圈,問道:「孩兒,怎樣啦?」張無忌道:「還有三招沒忘記。」張三丰點點頭,收劍歸座。

張無忌在殿上緩緩踱了一個圈子,沉思半晌,又緩緩踱了半個圈子,抬起頭來,滿臉喜色,叫道:「這我可全忘了,忘得乾乾淨淨的了。」

張無忌終於由此悟得太極劍的精髓:要知張三丰傳給他的乃是「劍意」,而非「劍招」,要他將所見到的劍招忘得半點不剩,才能得其神髓,臨敵時以意馭劍,千變萬化,無窮無盡。倘若尚有一兩招劍法忘不幹凈,心有拘囿,劍法便不能純。

治病就跟使劍一樣,用心才能治本,練五禽戲時更應注意神似而非形似。

五禽戲五臟精氣神

虎戲腎精

鹿戲肝氣

熊戲脾

鳥戲肺

猿戲心神

靜坐就是不生病的大智慧之一:真氣運行法

靜坐也能養生治病?可能很多人對此會有質疑。但是大道至簡,「靜坐」不是我們通俗意義上的「不運動」,對於中醫養生來說,「靜坐」是一種高級運動的特殊形式。正如《黃帝內經》所講: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老中醫一般都是高壽,那大家一定非常好奇:作為中醫名家,每天給別人治病,那麼,他們自己是怎麼保健養生的呢?

劉渡舟是中醫圈內如雷貫耳的名字之一,正如同「張藝謀」三個字對於中國電影圈的影響。一生救人無數的劉渡舟先生,曾在自己七十六歲的時候向我講授了自己的養生秘訣:「垂垂老矣,然尚能飯,能講學看病,能完成任務。得力之處,自思每日打坐一個小時,從不間斷,持之以恆。」

他是這樣向身邊的人具體介紹他的養生方法的:

儒、釋、道三教皆有養生之法,而皆主張靜坐。教人患心摒念,放下塵懷,從「恬淡虛無」四字入手,少一點妄念,便多添一點正氣,久而久之,則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大動不如小動,小動不如不動(靜坐)

靜坐又稱「打坐」。一開始坐時,你會發現思想是很雜亂的。要想名利財色皆為身外之物,而人生苦短,如露如電,應做如是觀。把一團似烈火的心冷下來,給心鬆綁,心得自在,不被物慾所擾,則神清氣爽,而真氣從之。如此,就可以做到《內經》講的:「是以嗜欲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大道真是至簡啊,一個簡簡單單的靜坐,就能做到《黃帝內經》中所講的「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中國傳統養生方式的打坐,和風靡世界的時尚運動--瑜伽一樣,都主張靜坐,而我發現,在諸多的養生保健法中,靜坐是中老年人最好的運動方式之一。

古人言:「大動不如小動,小動不如不動(指靜坐)。」而對中醫養生來說,靜坐絕對不是「不運動」,而是高級運動的特殊形式。

說到此,可能有人還是不明白:簡簡單單的靜坐,怎麼就能夠「真氣從之」呢?怎麼就能夠讓我不生病呢?

讓我舉個例子您就會明白:我們都有過登山遊玩的經歷。爬山,其實挺耗體力的。我時常開玩笑地和患者朋友講:「如果爬山不是一種遊樂,而是有人讓我們馬上衝到山頂上去送封信,那麼,爬山絕對是件特別累人的差事!不過,如果是心裡放鬆地去爬山,那麼,情況就完全不同了。同樣要流汗,但感覺完全不同,效果也更不一樣。為了任務完成的去爬山,心中充滿的是緊張、責任、沉重、單調,毫無樂趣可言。而和家人朋友一起爬山,心中則充滿的是輕鬆和舒展。

看似同樣的爬山,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心情、效果。而對於健康養生而言,何嘗不是如此?很多的疾病,是由於「心累」造成的,這種心累,既有生理上的,也有心理上的,劉渡舟老先生所說的「名利財色」這些「身外之物」,如果生理上和心理上擺不平的話,都會構成「物慾所擾」。而這種擾亂,則會潛移默化地積澱為身體的不適或疾病。

那麼,如何「給心鬆綁,心得自在」呢?劉渡舟老先生從《黃帝內經》中找到了靜坐養生的方法:回到家裡,只需要安靜地盤腿而坐。兩三分鐘或者十幾分鐘都可以(不要求非得靜坐多少時間才行,自己可以隨心所欲地安排時間,以感覺良好為原則)。

還可以放上自己喜歡聽的輕柔的音樂,享受天籟之音的空靈之美。接著,輕輕閉上雙眼,輕輕的呼吸,不去想什麼工作、生活、感情等俗事,彷彿來到一個世外桃源。久而久之,您就會像劉渡舟老先生所說的一樣「神清氣爽,而真氣從之」了。

或許會有人說:你能不能把靜坐的方法說得更具體點,還有,靜坐到底能改善和調理身體的哪些癥狀呢?

真氣運行法

別急,當代已經100歲的著名老中醫、甘肅中醫學院教授李少波老先生,專門編創了適合普通人養生祛病的「真氣運行法」,五天見小效,十天見中效,兩月見大效,只要您堅持去練,就能輕鬆達到「練精化氣」、「鍊氣化神」的養生目標。

第一步:煉精化氣--呼氣注意心窩部。

(1)在椅子上或床上閉目端坐,耳聽呼吸,從容自然;

(2)然後內視心窩部(好像用眼睛「看著」心窩部),注意要讓意念(即注意力)隨著呼氣而趨向心窩部,而吸氣的時候順其自然就行了,別加任何意念。

早晚各一次,每次20乣30分鐘。

通常練習此法三五天後,就會感到心窩部沉重,五到十天後就會感覺心窩部有溫熱感,這是真氣集中的表現。這第一步練習能使心火下降,脾陽振奮,讓食欲不振、脾胃虛寒的人增加食慾,胃口大開。

第二步:意息相隨丹田趨。

這也就是中醫養生常說的「氣沉丹田(指小腹部位)」。

做完第一步「呼氣注意心窩部」的動作後,再呼氣的時候如果心窩部發熱,就讓意念(即注意力)隨著呼氣而趨向小腹(丹田)部位,吸氣時還要順其自然,不加意念。照此法去練,一般人10天左右,呼氣時就會感覺一股熱流送入丹田,這就是氣沉丹田了。

早晚各一次,每次30分鐘。

第二步的練習能使您的脾胃功能得到很好地增強,消除慢性消化系統的疾病。

前兩步通過呼吸、意念的配合,推動體內的真氣,使真氣從心窩集中到丹田,這在中醫里稱之為「煉精化氣」。

第三步:鍊氣化神--調息凝神守丹田。

當丹田發熱之後,就要開始意守丹田了,也就是自然地把注意力放在小腹(丹田)部位,而不再去想什麼呼氣時要往下送的動作了。

還是早晚各一次,每次三四十分鐘乃至一個小時。

通常練此法後40天左右,您就能使丹田積足真氣,感覺小腹發熱明顯,特別舒服。練習到這個階段,您就明顯能夠睡得香、精力充沛、性功能也大大增強,心臟不舒適的多種情況都會有所好轉。此法還能有效調理諸多肝臟方面的慢性疾病。

第三步練習在中醫里被稱為「鍊氣化神」,是打通全身經絡的前奏。我們很多患者朋友都反映:練到這一步時,身體的好轉很明顯,自覺每天都離不開「真氣運行法」了。

不久前,我去蘭州參加「真氣運行法」創立人、甘肅省名中醫李少波先生「百歲大壽」時,親眼看到老人家鶴髮童顏、精神矍鑠,和來自世界各地的中醫學者談笑風生。而來自各個國家的「真氣運行法」練習者,也現身說法,講述了練習真氣運行法調理自身高血壓、冠心病、慢性鼻炎、支氣管炎、胃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幾十種常見疾病的真實案例,場面真是感人至極。

用太極治病,四兩撥千斤

其實,太極功法的所有動作都是諸病通治的,都是保養人的精氣神的,都是對五臟六腑的全面調理,正如明代名醫張景岳所說:「善養生者,必寶其精,精盈氣盛,氣盛則神全,神全則身健,身健則病少。」

經常有患者問我,從古至今的養生方法成千上萬,散步、慢跑、健身、鍛煉經絡、瑜伽……如果只允許選擇一種養生方法,你會推薦哪一種呢?

其實,在養生的「八萬六千法門」中,和您最有緣分、讓您堅持修鍊的只有幾種,就像你一生中最真摯的朋友只有那麼幾個,道理是一樣的。如果硬讓我做「唯一」的選擇,我會毫不猶豫地說:對中國人來說,最妙的養生運動是練太極拳,因為她是「身心並練、性命雙修」的養生法,既簡單又有效,而且極富文化韻味,會讓您身心都快樂、健康。

有人會說,聽說太極拳的招式很多,這麼多動作,太複雜難學了吧?別急,今天我教您最為精簡易練的「八式太極拳」,加上起勢、收勢總共才10個動作。全套太極拳只需三分鐘就能習練完畢,普通讀者只需兩三天就能夠學會掌握。

太極拳的每個招式都可以單獨練習進行養生保健。也就是說,你學任何一個太極拳的招式,就相當於學到一則養生妙法,單獨反覆練習就能起到養生效果。而全套的太極拳會通過「四兩撥千斤」的神奇方式,讓您很快就全身氣血暢通,精神大好,而很多經久不愈的身體頑疾因為氣血一通,往往就會像「秋風掃落葉」一般隨風而逝。

一升一降「調陰陽」

起式的動作非常簡單,雙手緩慢平舉,好像吊車一樣升騰起來,此所謂「升」;然後,雙手和身體輕輕下沉,此所謂「降」也。

而收式則是雙手由升到降,恢復平常的站立姿勢就可以了。

為什麼《易經》上說「太極生兩儀」?因為就在這一升一降間,您肝火會平,元氣會升,從而細細品味到真氣澆灌身體的快感。

前後推掌「通氣血」

一掌向前推出,而另一掌則向後收回;然後,另一掌再向前推出,其他一掌則向後收回。主要的動作就這麼簡單。

有人會問:這一式的標準叫法是「卷肱式」,這是什麼意思呢?卷是彎曲、肱是胳膊,卷肱就是彎曲胳膊。「卷肱式」的主要動作是「前後推掌」,但為了讓推掌的內力更大、更強,就要採取彎曲胳膊(卷肱)的方式,彎完胳膊之後,再把掌推出。就像要跳得很遠,先要後退以便助跑一樣。

這個招式您別看簡單,練久了您就會感覺到什麼是《黃帝內經》上所說的「骨正筋柔,氣血以流,神形俱修」的真義。

左右推掌祛「三高」

這一式動作稍微複雜一些,但為了方便您一目了然地掌握,我建議您先將其「精簡」為左右推掌。只要明了這個基本動作,就容易把其他複雜的動作順暢地做出來,不信,請往下看。

太極拳源於技擊,雖然動作看似柔緩,但每招都暗藏攻防之法。這招「摟膝拗步」在向左或向右推掌(攻擊)的同時,下方的另一隻手則要摟開(撥開)對方向我攻擊的拳腳,此為防守也。推掌攻擊的手在身體上方,而摟開敵方的手則在身體下方的「膝蓋之上」位置,手掌的動作(上推掌、下摟膝)學會了,那麼,腳步的動作(拗步)也就順勢做出來了,基本不需要再學。

初學的朋友們,只做「左右推掌」的基本動作就可以了,以免貪多嚼不爛。

這個動作能夠很快打通您全身的經絡,讓元氣上下貫通,有了心血管疾病,你多練這個方法就可以少吃藥了,效果還更好。

太極抱球「補腎精」

先雙手環抱「太極球」,然後「合久必分」,兩隻手順勢分開擺動,其動作如同野馬分鬃一樣飄逸。

幫助受苦受難的五臟六腑,用此法甚好,此法特別能大補您的腎精,堅持練習能夠讓您每天精力百倍。

雲手一推「心無礙」

雲手,就是兩隻手輪流做著向外撥打的動作,您自己不妨試著比劃一下,要記得把柔中帶剛、行雲流水的感覺加進去。

練習一段時間後,手和腳的動作就慢慢開始「行雲流水」,一般練到這個程度,您脾胃不會發生任何問題,這是保證您後天之本永遠基業長青的好方法,如此,您就能「心無掛礙,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達到佛家所言的健康最高境界。

金雞獨立加蹬腳,大道至簡壽命長

「金雞獨立」就是一腿站立,而另一條腿抬起。「蹬腳」就不用多做解釋了,簡單得不能再簡單了。

別小看這兩個簡單至極的動作,卻對養生有頗多功效,能夠修陰壯陽、把好氣血引到身體的病灶上去,特別能夠補養您的肺氣,讓全身免疫力大增,能最快改善人身上的亞健康狀態。

攬雀尾--除病迎新人似仙

攬雀尾的意思是做手攬孔雀尾的動作。

這個動作是想像先把體內的「疾病」往身體近處引,然後推出去。如此一來一回,前後三次。

第二次迎來送往,則是有意識地將體內頑疾往「側方」迎引,然後再送出。這就好比在技擊上,打人並不直接打,而要先讓對方靠近自己,這樣自己打出去的勁力,相當於「自己之力+對方之力」。太極拳借力打力、借力祛病的道理,就在於此。

第三次迎來送往,則是有意識地將疾病往「正面」迎引,然後再送出。一收一送,體內的凜然正氣就似排山倒海。

我建議初學此法的患者朋友,單做第一個迎來送往的動作就可以了。只練這個招式就能補腎養精,讓人精力倍增。

要記住,您在學習太極養生的時候,沒必要去追求動作的標準、精確,只需要求得一點真意,然後舉一反三就可以了。您看,風靡中國的健康養生《求醫不如求己》的作者中里巴人先生也練太極拳來養生保健,大家肯定都想不到,他的太極拳打得卻連「簡單的姿勢也不像」,看看先生本人是怎麼說的吧:

本人三生有幸,幾年前偶遇太極恩師李寶良先生,老師弟子眾多,很多師兄太極拳打得是「游龍戲鳳」,瀟洒飄逸。而我的拳法套路打得總是「熊頭狗面」,渾混不清。老師平日當眾對我也頗有微詞,說我太笨,簡單的姿勢也學不像。

但與老師私下交流心得時,老師對我卻大加肯定,說我已經悟到了太極拳的心法意趣。至於形體姿勢,若願意打得漂亮些,則賞心悅目,更為理想,若只是尋求太極意境,姿勢倒不很重要,照樣可以「啞巴吃蜜」,樂在其中。

兩手交叉--「性命無憂」

練此法時,兩手交叉如十字。在武學中的含義是交叉手以靜待動,應敵變化。練此法時,求的是健康至境--平心安神。

練完「十字手」之後,您的雙手再由升到降,恢復平常的站立姿勢就行,這樣,才對身體有一個圓滿的交代。

說了這麼多太極養生祛病的道理,生活中,有人還會追著問我,舒大夫,您能不能把每個動作、招式的養生具體功效、能調理什麼疾病都告訴我們呢?其實,太極功法的所有動作都是諸病通治的,都是保養人的精氣神的,都是對五臟六腑的全面調理,正如明代名醫張景岳所說:「善養生者,必寶其精,精盈氣盛,氣盛則神全,神全則身健,身健則病少。」

精簡太極拳五臟六腑精氣神

一升一降「調陰陽」(起式)肝氣

前後推掌「通氣血」(第一式:卷肱式)心神

左右推掌「祛三高」(第二式:摟膝拗步)

太極抱球「補腎精」(第三式:野馬分鬃)腎精

雲手一推「心無礙」(第四式:雲手)脾氣

大道至簡「舒筋骨」(第五式:金雞獨立)肺

大道至簡「身心命」(第六式:蹬腳蹬腳)

除病迎新「求真意」(第七式:攬雀尾)腎精

身心雙修「在當下」(第八式:十字手)心神

一升一降「調陰陽」(收式)肝氣

「把一天養好」,就相當於養好了一年

我建議不妨把"每一天』都當成"一輩子』來養,各位再忙碌,早晨、上午、下午、晚上各抽出十分鐘來養生,不就相當於春夏秋冬四季都養了嗎!

最近,中央電視台的一位編導找到我,商討做中醫養生節目的事宜。他說,我們想做一期「養生和四季」的專題節目,讓人們在春、夏、秋、冬學會採取不同的養生方法。

我告訴他,《黃帝內經》里有專門講述四季養生大法的篇章,要求人們「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還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具體方法。我還告訴他,不僅要堅持四季養生,還要把四季養生的原則落實到日常生活的每一天中。

如何落實呢,「各從其欲,皆得所願」才是最好的,你如果喜歡我在書里提出的「精氣神修鍊法」,那麼堅持使用。我再向大家介紹一個好方法,這是黑龍江省80多歲的著名老中醫鄭僑先生獨創的。

春天氣溫,「天地俱生,萬物以榮」,所以晚上9時要睡覺,早5時起床。

夏天氣熱,「天地氣交,萬物華實」,睡眠改為晚9時半,早起床仍為5時。

秋天氣涼,「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晚9時入睡,而早起時間為5時半。

冬天氣寒,「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晚8時半睡眠,早6時起床。

老人家行醫濟世六十多年,真正做到了「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所以,每次當我有機會作養生講座的時候,我都會把這位老中醫的養生秘訣向大家介紹。

還有一次,我在給一個國學班的講課中,碰到了幾位能夠把養生心法運用到「拈花微笑」境界的企業老總。

那次我講《黃帝內經》的「四氣調神大論」,要下課前,我把我認為最經典的段落作為講課的結語:「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葯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

台下很多人都不由自主地微微點頭。因為這段話不僅可以用到人的身體上,對於企業的健康乃至於社會的健康也都用得上。

在接下來的互動討論環節,這批商業精英們,不自覺地把數字化思維用到了養生裡面。

這時,一位證券公司的董事長舉手發言:「諸位,我有個發現,每天養生十分鐘,相當於春夏秋冬某個季節的養生。」

他說:「像我們在座的各位,都已經人到中年。就算活到八九十歲,也就平均剩下不到40年的時間。請注意:每天睡覺時間八個多小時,佔了全天時間的1/3。那麼,我們每個人其實只有25年左右的生命"凈資產』,說得浪漫一點,也就剩下100個春夏秋冬。

如果從現在開始養生,把"每一天』當成你未來生命的全部。那麼,一天除去睡覺的時間,就有16個小時,合計近1000分鐘。

我們來算一算一天的1000分鐘和一生剩下的100個春夏秋冬,豈不是每10分鐘就對應著你生命歲月的一個季節?

我建議不妨把"每一天』都當成"一輩子』來養生,各位再忙碌,早晨、上午、下午、晚上各抽出十分鐘來養生,不就相當於春夏秋冬四季都養了嗎!

我們這些商務人士,總抱怨自己的時間緊張,沒時間養生,所以就有很多英年早逝的悲劇,我們一定要警醒啊!」

看到這些忙碌的商界精英對養生有了發自內心的認識,我特別高興。此時,我想到了一個禪宗故事,和養生有著本質的契合。

我對他們講:

有個人失足掉下了懸崖,萬幸的是他抓住了一根爬藤。然而更糟糕的事情發生了,他看到一隻老鼠正在啃咬他抓住的爬藤,而此時他已經精疲力竭,腳下就是深不見底的萬丈深淵……這時,這個人該怎麼辦呢?恐懼、放棄都是沒有用的,他想起了禪宗"活在當下』四個字,因為,每一剎那的當下,就是人生的一個縮影,如果諸多剎那間充滿恐懼、疾病,那麼,生命就多災多難。於是,他放下心來,騰出一隻手去摘懸崖上長的野果子,不去過分把心放在那個嚙咬懸系生命爬藤的老鼠上……至於這個人的結果如何,是吃了野草莓,把那一剎那延展成甜美、平和的生命結局,還是有了力氣而抓住另一根堅固的爬藤而脫身,這已經並不重要了!

相信這樣的人生絕境,我們在座的很多人都在商海競爭中切身遭遇過。但如果我們能像這個故事裡的主人公一樣,把每一剎那都視為生命最絢麗的部分,那麼,我們的身體、我們的心靈、我們的生活,何嘗不能有一個嶄新的開始呢!

略汗運動排大毒,氣血暢通百病滅

不管做什麼樣的運動,只要達到略微汗出,就能達到排毒治病的最佳效果,而不必硬性規定運動的時間。我指導過很多病人用這種運動排毒法進行疾病康復的輔助,真是屢試不爽、立竿見影!

我的鄰居張大媽是個養生愛好者,時常喜歡和別人介紹她的養生經驗:「養生要進補,多吃營養品,再加勤鍛煉,保您身體棒」。

我笑著對張大媽說:您的養生順口溜,編得真是太好了!你看,我能不能續上一句呀?張大媽樂呵呵地說,您是醫生,我巴不得讓您指點指點呢。

我沉吟片刻,接著張大媽的順口溜說道:「補正又攻邪,百病都不生,運動排毒法,略汗最相宜」。我的順口溜編得有些拗口,只得和張大媽細細解釋:

中醫里有個很有趣的典故,叫做「閉門留寇」,說的是古代有位王爺,時常宴請天下豪傑。天晚了,就邀客人在他的王府留宿。夜晚關閉大門後,那些混入客人中的盜寇也同樣留在王府之內,開始大肆偷盜……

這和養生有什麼關係呀?張大媽心直口快,打斷我的話。我笑著對她說,您老吃的補品,不僅是您自己在享受,您身體里的病邪也在偷偷跟著享用啊!如果養生光靠進補,既補了正氣,也補了病邪啊。就像我講的典故里的那位王爺,既留下了英雄,也留下了盜寇。

張大媽恍然大悟,拉著我的手對我說,快告訴大媽,怎麼才能把病邪趕跑,我也不願意留什麼寇。我呵呵而笑,因為這裡面的奧秘還真不是幾句話能說清楚的。

人身三寶「精氣神」,以平衡為無病。如果精氣神虧損(中醫術語叫「虛」),當然要補養。如果精氣神產生邪變(中醫術語叫「實」),則要攻邪。老百姓喜歡把攻邪說成「排毒」,真是生動形象極了。而適合所有人的最簡單易行的排毒方法,莫過於「運動排毒法」了。

如果列舉我親手用這種養生法來讓病人康復的例子,怕有人說我「王婆賣瓜、自賣自誇」,那麼,就請您看看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三代御醫之後趙紹琴先生親自講述的發生在他身上的真實經歷:

  我出生於1918年,曾祖父、祖父及父親均為清太醫院御醫。自1934年懸壺於北京以來,迄今已60載。現身體健康,精力充沛,每天照常門診。許多同志都問我,我的養生訣竅是什麼?我認為:生命在於運動,「走為百鍊之祖,百鍊不如一走」。

「走路」每個人都會,每天都離不開,可許多人不知道走路的深奧意義。經過兩次大病之後,我方從實踐中體會到其中的真正含義。

60年代初期,由於過度勞累,在一次查房時,突然心絞痛發作。經協和醫院心電圖檢查診斷為「心後壁大面積心肌梗死」,血壓222/100mmHg,醫生令我停止一切活動,絕對卧床休息。不過,我並沒有按照醫生的要求去做,而是以走路鍛煉為主,吃藥為輔,每天早晨到北海攀登白塔的台階。堅持三個月後經檢查,梗塞完全消失。

1973年,我開始聲音嘶啞,且越來越重,最後失音,經協和、同仁、北醫大等幾家醫院檢查都診斷為喉癌,其治療方法只有手術一條路。但是我又用老辦法,以走路為主以吃藥為輔堅持了三個月,癥狀便奇蹟般的消失了。到現在已經過20多年了,沒有留下任何後遺症。

從醫學角度看,行走鍛煉,無病可以防病,有病可以促進病癒,對人體的各個系統各器官的生理功能都有促進作用。晨起走路一小時,精神煥發一天,晚上行走一小時,可以安然入睡一夜。

因此,現在我每天看病30乣60人,甚至有時80乣100人,仍能保持精神充沛,不覺疲倦,精力旺盛。

讀者可能會感覺奇怪,為什麼簡簡單單的行走運動,會有這麼大的養生治病效果呢?為什麼每天晚飯後我也堅持散步,就沒有這麼好的保健奇效呢?

奧秘的關鍵在於:每天運動量要恰恰達到能夠「排毒(驅邪)」的標準,才能讓運動發揮出驚人的治病威力。毒邪最容易排出的地方是哪裡呢?莫過於隨呼吸而出、隨汗水而排。所以,只有達到略微汗出的運動量,才能使得體內潛伏的濕邪、氣鬱、血淤等毒邪隨汗排解。

我曾經指導過上百位老患者,我讓他們在吃藥的同時堅持略汗運動排毒法,都取得了讓他們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不過,千萬要注意的是:身體健壯的年輕人運動到滿身大汗自然無妨,但對於體質偏弱或疾病在身的人來說,切忌不要運動到大汗淋漓,因為這樣會使得全身毛孔「門戶大開」,毒邪雖然得以排除,但精氣神也容易隨之瀉散,這就有點像是西醫同行們反思腫瘤化療的弊端,化療雖然有效,腫瘤細胞被殺死了,但一些良性細胞也被殺死了。醫聖張仲景早在《傷寒雜病論》中就提出了「發汗排毒法」的千古定論:「發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風濕俱去也。」他還特別提醒:「汗大出者,但風氣去,濕氣在,是故不愈也。」

據國家中醫藥管理權威部門的統計,名老中醫們自身的養生方法中,大多數是略汗運動法。比如,當代中醫泰斗、廣東中醫藥大學教授鄧鐵濤,每天都會圍繞著住的樓房悠閑散步10圈。鄧老解釋說:「每天閑庭散步30分鐘(平地行走),醫學上也稱之為"醫療步行』,每天散步兩次,每次30分鐘到40分鐘,對身體是非常有好處的。」鄧老在90多歲的高齡,仍能堅持看病、講學,深受這種最簡單有效養生法的益處,每天神清氣爽,精力旺盛。

我通過臨床對病人的觀察,發現人的體質不同,運動養生的時間和力度也不同,有些人能輕鬆散步一個多小時,有人慢跑十多分鐘就難以堅持。所以,不管做什麼樣的運動,只要達到略微汗出,就是運動排毒治病的最佳點,而不必硬性規定運動的時間。我指導過很多病人用這種運動排毒法進行疾病康復的輔助,真是屢試不爽、立竿見影!

讓我意想不到的是,不少朋友根據「略汗運動(排毒)法」的原理,自己創造出「老百姓自己的養生妙法」。有位六十八歲的李阿姨,每天把看電視的時間,用來「捎帶著」做全身經絡自我按摩,每次半個多鐘頭,邊看電視邊自我按摩,連續做上個三次,正好讓自己微微汗出,全身松透,打通人體十二經絡,比以前花錢找人按摩還舒坦呢。張大媽還把這個方法告訴小區里的老人朋友,讓大家都來自己給自己排毒養生!

中國漢代名醫華佗曾說:「血脈流通,百病不得生」。略汗運動(排毒)法雖然簡單,但如果您堅持每天鍛煉,就能使得全身氣血通暢、毒邪排出,讓人越活越有精氣神。這才是「攻補兼施」的全面養生法啊。

(來自):

天賜良藥,唾手可得_qinqin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2375fc01018ddb.html


推薦閱讀:

中醫腳底養生五法
氣虛體質的表現及養生
子午流注養生經
[艾灸養生系列(八)] 鼻炎灸治先治肺、大腸、胃
黃帝內經養生寶典

TAG: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