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格衝突背後的美國大戰略

俄格衝突背後的美國大戰略

戴旭

俄格衝突似乎塵埃落定.俄格固然都有自己精心的戰略盤算,但雙方都沒有逃脫鷸蚌相爭的命運.真正的漁翁在衝突後才走上前台.

幾乎可以斷定,美國是此次喬治亞發起對俄挑釁的幕後策劃者。這從衝突發生前後美國的表現就可以看出來.衝突一爆發,美國不問情由上來就宣布和喬治亞站在一起,然後又是警告俄羅斯,又是操縱北約凍結和俄羅斯的關係,然後是宣布將軍事援助喬治亞.而喬治亞也非常配合地宣布退出獨聯體.同時,這一事件還牽動東歐局勢.美國人大搖大擺冠冕堂皇地進入了他夢想的高加索地區,為下步直接控制裏海產油區找到了著力點.這不僅極大地威脅了俄羅斯的戰略利益,對伊朗也有著迂迴包圍的效果.

911」的煙霧,掩蓋了美國的國家大戰略。很多人天真地認為,在1991年蘇聯解體後,冷戰就結束了。其實,只有美國清楚,在世界範圍內,能夠與它在軍事上分庭抗禮的,以前是蘇聯,以後則是繼承了大部分蘇聯實力的俄羅斯。繼續肢解後蘇聯時代的俄羅斯,因此自然地成為美國大戰略的第二步目標。只是礙於世界輿論的「熱情」,美國不再使用「冷戰」的字眼。美國在冷戰結束後,為什麼一口氣打了二十多年代戰爭?歸納一下就可以看出,這些被消滅了的國家都是原蘇聯的鐵杆盟友.美國一會人權高於主權,一會反恐怖,其實根本的動機就一個,那就是收穫冷戰成果,大量吞食原蘇聯的勢力範圍,一是壯大自己,二是剪掉俄羅斯的世界羽翼,免得那個已經倒下的超級大國死灰復燃.在這些掃蕩外圍的工作進行即將告一段落,俄羅斯在世界的盟友只剩下互不關聯的幾個孤島之後(美國就核問題找伊朗麻煩其實是項莊舞劍,意在俄羅斯),美國開始實現第二步目標,這就是割裂獨聯體,將其和原蘇聯勢力範圍的東歐國家一起,一併收入囊中,在擴大歐美戰略安全縱深的同時,大大壓縮俄羅斯的生存空間,為下一步肢解俄羅斯奠定基礎。在割裂獨聯體的同時,還將已經運轉了好幾年的上海合作組織一併肢解,讓以中國、俄羅斯為中心,未來可能擴大為中、俄、印、伊朗等地區合作組織,胎死腹中。俄羅斯對美國的這一一箭多雕的戰略洞若觀火,故最近和美國的全球敵人打得火熱,不僅大量賣給伊朗和委內瑞拉軍火,俄空軍和海軍開始全球巡弋,還準備在美國後院的古巴進駐戰略轟炸機。作為對俄羅斯的實質性殺傷步驟,美國鼓勵喬治亞以胸膛划過俄羅斯的刺刀,其動機就是在俄羅斯周邊的鄰國製造俄羅斯威脅,加速這些國家脫離俄羅斯,投向西方陣營的步伐。這就為美國率領北約挺進到世界戰略要地高加索地區,製造了有利的輿論氛圍。從打著反恐旗號進駐中亞和阿富汗開始,美國就開始盤算這一步了。可以說,美國是以俄羅斯和喬治亞人的鮮血,基本實現了自己的戰略目的。俄格衝突結束後,烏克蘭、亞塞拜然都譴責俄羅斯,其他國家則態度曖昧。波蘭迅速達成和美國的反導協議,捷克明確宣稱受到俄羅斯威脅。喬治亞明確表示,歡迎美國軍隊進駐。

俄格衝突表明,美國和西方對歐亞大陸最大版圖的那個國家的既定削弱和肢解戰略沒有任何改變,而且還大大加速了實施的步伐。蘇聯解體結束的只是冷戰的第一階段;吸收波羅的海三國,吸納烏克蘭和喬治亞加入北約,拆散獨聯體,進一步縮小對俄羅斯的包圍圈,是第二階段。現在隨著俄格衝突的發酵,獨聯體已到了分崩離析的前夜,美國和西方即將贏得這一回合對俄羅斯的戰略勝利。以後我們會看到極度膨脹的北約在俄羅斯邊界,美國和俄羅斯在政治、經濟和軍事的大領域全面角力的情景。這第三階段的較量將決定俄羅斯是作為一個整體繼續生存還是被分解成更多的小國。在美國和波蘭宣布聯合部署反導系統的同時,俄羅斯也宣布將和白俄羅斯組建聯合防空體系。這是俄羅斯在準備獨聯體散架後,構築的最後一道本土防線。

俄格衝突是一個標誌性事件。它不僅意味著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與西方的蜜月徹底結束,還意味著在反恐事業中俄羅斯與美國、西方的合作,名存實亡。美國與俄羅斯的全面對抗,將在今後相當長的時間內,呈現表面化。由於俄羅斯整體實力弱小,對抗不會出現蘇聯當年那樣的全面對峙,但由於迫近俄羅斯的核心利益,在局部領域,對抗可能更充滿火藥味。由於目前美國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困境,在伊朗核問題上必須對俄羅斯的借重,所以美國和北約尚不敢在喬治亞和烏克蘭的短兵相接中,逼俄羅斯太甚。但俄羅斯除了武力之外,目前能夠應對美國和北約的王牌不多。這使得俄羅斯在未來的國際政治鬥爭中,將面臨沉重的壓力。

文章發於:烏有之鄉


推薦閱讀:

南海成「戰略大競逐」新舞台
美刊:從兩本書看美對華戰略分歧
南海狼煙:美國的戰略試探!
以「三嚴三實」為契機加強作風建設 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
美國的戰略及我們的應對之策

TAG:美國 | 戰略 | 衝突 | 背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