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思奇: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下)

第十章歷史唯物主義和歷史唯心主義的根本對立 馬克思和恩格斯把辯證唯物主義推廣到對人類社會的認識,從而把唯心主義從社會歷史領域中驅逐出去,建立了完備的、徹底的唯物主義哲學。 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為社會科學提供了唯一正確的理論和方法,使得社會歷史的研究第一次有可能克服人們過去對於歷史和政治所持的混亂和武斷的見解,而成為真正的科學。 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是不可分割的有機統一的整體。列寧指出:「在這個由一整塊鋼鐵鑄成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中,決不可去掉任何一個基本前提、任何一個重要部分,不然就會離開客觀真理。就會落入資產階級反動謬論的懷抱。」① ①《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載《列寧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32—333頁。 意識和存在的關係問題是哲學的根本問題。意識和存在何者是第一性的問題,是劃分唯物主義哲學和唯心主義哲學的唯一標準。社會意識和社會存在何者是第一性的問題,是劃分歷史唯物主義和歷史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歷史唯物主義和歷史唯心主義的根本對立,歸根到底就在於對這個問題給與了不同的解答。歷史唯物主義堅持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原則,歷史唯心主義則認為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 在本書的前面各章,闡明了辯證唯物主義各方面的基本原理。這些原理告訴我們,世界是物質的世界,這個物質世界,是按照辯證法的規律,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複雜,曲折地向前發展的永無止境的客觀過程。馬克思列寧主義哲學指出,這個過程不僅僅存在於自然界,而且也存在於人類社會。這就是說,不論對自然界或對人類社會,都應該用唯物主義的原理來加以理解。自然界是不依賴人的主觀意識為轉移的客觀存在,同樣,人類社會歷史也是不依賴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按照本身所固有的必然規律而發展的客觀過程。 列寧指出:在馬克思以前,一切歷史理論有兩個主要缺點:「第一,以往的歷史理論,至多是考察了人們歷史活動的思想動機,而沒有考究產生這些動機的原因,沒有摸到社會關係體系發展的客觀規律性,沒有看出物質生產發展程度是這種關係的根源;第二,過去的歷史理論恰恰沒有說明人民群眾的活動,只有歷史唯物主義才第一次使我們能以自然史的精確性去考察群眾生活的社會條件以及這些條件的變更。」①列寧的這段話深刻地說明了歷史唯心主義觀點的致命的弱點。 ①《卡爾.馬克思》,載《列寧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86頁。 許多抱著歷史唯心主義觀點的理論家都把社會發展的原因歸結為人們的思想動機,歸結為個別英雄人物的思想動機。他們不能發現物質生產的發展是決定社會發展的最終原因,抹煞或忽視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者--廣大的勞動群眾在社會歷史上的決定作用;他們不能揭示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把社會發展看成是一些偶然事件的雜亂的堆積。按照這種理論,生活在黑暗中的人們,只能等待某一傑出人物的偶然的出現,等待他頭腦中偶然進發的明亮的思想火花照亮黑暗的大地。這些理論對人民群眾是精神的桎梏,叫他們安於困苦不堪的生活,最好也只是叫人們把希望寄托在幸運的偶然性上。 歷史上各個時期的進步思想家,曾經在對社會歷史問題的解釋上提出了某些有價值的論點和推測,有些唯物主義者力圖用唯物主義的觀點來解釋某些社會歷史現象,但他們的社會歷史觀在整體上仍然是唯心主義的。 在中國,例如春秋時代的管仲提出了「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①的觀點。東漢的王充發揮了管仲的這個觀點。王充認為,人們的善惡行為,並不在於人的性質,而在於人們的物質生活,在於農業生產的豐歉,而農業生產的豐歉則由於自然界的原因(風調雨順或水旱成災)。由此,王充得出結論說:「世之治亂,在時不在政。國之安危,在數不在教。」②王充把社會治亂的原因歸結到自然條件是錯誤的,但是他的觀點在反對主觀唯心主義的歷史觀方面是有一定意義的,在運用唯物主義對社會歷史的探索上也是一個有價值的嘗試。明末清初的王船山認為,社會是進化的,並肯定社會發展有其自身的因果聯繫,他否定意志決定論,認為人們的思想意識和行為是由其生活環境所決定的。 ①《管子.牧民》。 在歐洲,例如希臘的唯物主義哲學家德謨克利特曾對於社會生活的起源和發展提出下面的看法,他認為,原始社會的人過著群居生活,他們沒有住所、衣服和工具,他們以偶然獲得的食料充饑。 他們「受到需要的教訓」,逐漸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在需要的影響下,「雙手、智慧、機靈」就引導他們走向文明的生活。十八世紀的法國唯物主義者,對於社會歷史,提出了「環境決定意見」的觀點。例如愛爾維修認為,不良的社會風氣是惡劣環境的結果,因此要改變這種風氣就必須改變環境。但是,他們在提出這樣觀點的同時,又提出了「意見支配世界」這個公式。這兩個觀點是直接對立的。這些法國唯物主義者就使自己陷入了不可解決的矛盾循環,他們仍然不得不把歷史進步的希望寄托在某些能夠以自己的意見代表理性和真理的先知先覺的人物的身上。 客觀唯心主義者黑格爾認為社會歷史是絕對精神發展的高級、階段,但他曾試圖把人類歷史說成是具有某種必然性的過程。列寧曾認為在黑格爾的某些關於歷史的見解中具有歷史唯物主義的萌芽。 在馬克思以前,對自然界的解釋曾出現過很多的唯物主義派別;而在關於社會歷史的理論領域內,唯心主義卻占著完全統治的地位,因而不能產生真正的歷史科學,這不是偶然的。 毛澤東同志說:「在很長的歷史時期內,大家對於社會的歷史只能限於片面的了解,這一方面是由於剝削階級的偏見經常歪曲社會的歷史。另方面,則由於生產規模的狹小,限制了人們的眼界。人們能夠對於社會歷史的發展作全面的歷史的了解,把對於社會的認識變成了科學,這只是到了伴隨巨大生產力--大工業而出現近代無產階級的時候,這就是馬克思主義的科學。」① ①《實踐論》,載《毛澤東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260頁。 關於社會歷史的解釋直接同各階級的利害有關,它不能不更多地受到剝削階級偏見的歪曲。在任何剝削者占統治地位的社會中,剝削者擁有從事精神勞動的特權,被剝削者承擔從事體力勞動的沉重義務。一切剝削者總是誇大精神的作用,貶低物質生產的意義。不同的剝削階級以及同一剝削階級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情況雖然各不相同,但是,它們總是或多或少地抹煞被剝削者--勞動群眾在歷史上的作用。剝削階級為了維護其剝削的特權,總是把某種剝削制度說成是永恆的,把這種制度看成是神的意志或某種永恆的正義、人類的理性所決定的,而否認社會現象的暫時性,歷史性。因此,剝削階級總是竭力在社會歷史問題上堅持唯心主義的陣地。只有現代無產階級這個徹底革命的階級才能夠擺脫剝削階級的一切偏見,只有這個階級的思想家才能夠創立真正科學的社會歷史的理論。 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論在十九世紀四十年代以前不可能產生,還有其社會歷史的原因。只有發達的資本主義社會和大機器生產才提供了科學地理解社會歷史及其發展規律的可能。恩格斯說:「在以前的各個時期,對歷史的這些動因的探究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它們和自己的結果的聯繫是混亂而隱蔽的,在我們今天這個時期,這種聯繫已經非常簡單化了,因而人們有可能揭開這個謎了。從採用大工業以來,就是說,至少從1815年簽訂歐洲和約以來,在英國,誰都知道,土地貴族和資產階級這兩個階級爭奪統治的要求,是英國全部政治鬥爭的中心。在法國,隨著波旁王室的返國,同樣的事實也被人們意識到了;……而從1830年起,在這兩個國家裡,工人階級即無產階級,已被承認是為爭奪統治而鬥爭的第三個戰士。當時關係已經非常簡單化,只有故意閉起眼睛的人才看不見,這三大階級的鬥爭和它們的利益衝突是現代歷史的動力,至少是這兩個最先進國家的現代歷史的動力。但是這些階級是怎樣產生的呢?初看起來,從前大規模的封建土地佔有制的起源,還可以(至少首先是)歸於政治原因,歸於暴力掠奪,但是這對於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來說就不行了。在這裡,顯而易見,這兩個大階級的起源和發展是由於純粹經濟的原因。而同樣明顯的是,土地佔有制和資產階級之間的鬥爭,正如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之間的鬥爭一樣,首先是為了經濟利益而進行的,政治權力不過是用來實現經濟利益的手段。」①這就是說,資本主義的發生和發展使得社會階級關係簡單化,明朗化,把社會發展的經濟根源明顯地暴露了出來。而且資本主義的大機器生產打破了地方和民族的閉塞狀態,擴大了人們的眼界,使人們有可能把各國各民族聯繫起來加以比較研究,發現其共同性、重複也從中找出一般的規律。 馬克思以前的思想家所以不能夠在根本上擺脫歷史唯心主義的觀點,建立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論,除了階級立場和社會歷史條件的限制外,還因為歷史唯心主義觀點有它的特殊的認識根源。 人類社會歷史發展過程和自然界的發展過程有一個根本不同之點:在自然界中起作用的是各種盲目的、不自覺的力量。天體運動和微粒子的運動,聲、光、熱、電,化學變化,以至於生物的生存演變等等,這些物質的運動變化,都沒有自覺的預期要達到的目的,只是由於它們相互作用的結果,而表現為一定的有規律的客觀過程。社會歷史的情況卻不同,在這裡起作用的是人,「全是具有意識的、經過思慮或憑激情行動的、追求某種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發生都不是沒有自覺的意圖,沒有預期的目的的。」②這是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特殊形式。這個特殊的形式很容易使人發生迷惑:如果人們只看事情的表面現象,而不深入研究事情的本質,就會以為社會歷史的發展似乎是決定於人的主觀意識,而不是遵循著歷史的客觀規律。歷史唯心主義者就是利用了和片面誇大了這個表面現象,把人的思想、人的主觀意志說成是社會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特別是把英雄人物個人的思想和意志說成是歷史發展的主要決定力量。社會歷史是通過具體歷史人物所參與的具體歷史事件所構成的。每個具體歷史人物的性格、才智、意志都各不相同。由於不同的人物和許多其他複雜條件的影響,各個歷史事件的具體狀況是不會完全同樣地重複出現的。被這種現象所迷惑的人,就會否認在社會歷史領域中存在著規律性,把社會歷史看成是由個人意志所支配的一些偶然事件的堆積。 ①恩格斯:《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45--246頁。 ②同上,第243頁。 為了確立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就必須衝破籠罩在對社會歷史的認識上的這種迷霧。 在社會歷史領域裡,一切人的一切活動固然都有其自覺的意圖和預期的目的,但各個人的意圖和目的,並不是一樣的,而是多種多樣的,它們常常是互相衝突,互相矛盾的。這些互相矛盾。互相衝突的意圖和目的,在實際生活中並不都能夠成為現實。歷史上,在人們還沒有認識社會歷史發展規律,並應用這樣的認識來指導自己的行動的情形下,人們的主觀意向,在大多數的場合下所引起的結果,都不是所預期的,甚至是和預期相反的;只在很少的場合下,人們的期望能夠如願以償。資產階級的革命家曾經在「自由,平等,博愛」的口號下進行反封建的鬥爭,他們聲稱這個口號將引導人們去建立起永遠合理的社會制度,但在實際上所得到的結果,只是一個人剝削人的資本主義制度。這裡就有兩個問題必須解答:第一,為什麼同一個社會裡,人們的主觀意向會有種種不同甚至於互相矛盾、衝突?是什麼原因使得人們中間發生這樣的矛盾?第二,為什麼各種不同的主觀意向,有的能夠得到實現,有的不能實現,有的似乎實現了,但實際的結果和所預期的並不一樣?很明顯,這些問題,決不是在人的主觀意識本身中可以找到解答的。認為「意見支配世界」的唯心主義觀點,把社會歷史發展的根本原因歸結於人們的思想動機和主觀意圖,結果就只能在對社會歷史的認識上陷入一團混亂。如果不能弄清楚隱藏在人們的思想動機背後的動力是什麼,就不能科學地說明社會歷史。 唯心主義者黑格爾曾經試圖有系統地答覆這個問題。他認為,歷史人物所標榜的動機以及真實的動力,都根本不是歷史事變的最終原因,認為這些動機後面還有別的動力,而這種動力是應當加以研究的。黑格爾的這個思想無疑是深刻的,但是他不能正確地回答這個問題。黑格爾雖然批判了「意見支配世界」的觀點,但他不是從歷史本身去尋找這種動力,而是從歷史外面,從自己的哲學思想體系里把這種動力輸入到歷史中去。在他看來,支配人類歷史的「民族精神」無非就是支配整個宇宙的神秘的「絕對精神」的一個發展階段。 只有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才真正揭示了歷史發展的最終原因。 恩格斯指出,在研究歷史人物的動機背後的動力、研究歷史發展的真正的動力的時候,所應注意的,與其說是個別傑出人物的動機,不如說是推動整個階級、整個民族行動起來的動機。馬克思主義證明了,人類全部歷史(指階級社會),是階級鬥爭的歷史,階級鬥爭的根源是各階級之間經濟利益的衝突,階級的產生和發展是物質生產發展的結果。物質生活資料生產發展的狀況決定整個社會的面貌和社會意識,這是存在決定意識這個唯物主義根本原則在社會歷史領域內的貫徹。人類的歷史,歸根到底是社會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發展的歷史,是物質生活資料生產者--勞動人民的歷史。 恩格斯對歷史唯物主義的根本觀點做了一個經典的說明:「一切歷史現象都可以用最簡單的方法來說明,而每一歷史時期的觀念和思想也同樣可以極其簡單地由這一時期的生活的經濟條件以及由這些條件決定的社會關係和政治關係來說明。歷史破天荒第一次被安置在它的真正基礎上;一個很明顯而以前完全被人忽略的事實,即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就是說首先必須勞動,然後才能爭取統治,從事政治、宗教和哲學等等」①。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原理,提供了客觀地研究社會歷史發展規律的基礎,它可以使我們不為形形色色的複雜的,偶然的社會現象所迷惑,從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找出它的最深刻的根源。因而它就完全打破了以往某些歷史家否認社會歷史領域中存在著任何重複性的觀點。的確,社會現象的完全重複是沒有的,但是在不同的社會現象中卻存在著共同的本質,這裡就表現著社會發展規律的重複性。列寧指出:當人們「還局限于思想的社會關係(即通過人們的意識面形成的關係)時,始終不能發現各國社會現象中的重複性和常規性」②。因為這樣就不能區分社會中哪些現象是本質的、重要的,哪些現象是非本質的、次要的。「一分析物質的社會關係……,立刻就有可能看出重複性和常規性,就有可能把各國制度概括為一個基本概念,即社會形態。只有這種概括才使我們有可能從記載社會現象(和從理想的觀點來估計社會現象)進而極科學地分析社會現象。」③ ①恩格斯:《卡爾.馬克思》,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1頁。 ②③《什麼是「人民之友」以及他們如何攻擊社會民主主義者?》,載《列寧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頁。 社會歷史告訴我們,儘管各個民族具有不同的歷史,但從根本上說來,除了由於特殊的歷史原因之外,一般都經過原始社會、奴隸制社會,封建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四種歷史形態。凡是奴隸制社會,不管其民族特點如何不同,都充滿著奴隸和奴隸主的鬥爭。無論是東方或西方的封建社會,它的基本矛盾都是農民和地主的矛盾。一切資本主義國家的基本矛盾都是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這說明社會中各種現象之間存在著必然的、普遍的和不斷重複的聯繫。 馬克思主義堅持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原理,但它決不象資產階級學者所污衊的那樣,似乎低估和輕視社會意識在社會歷史中的作用。馬克思主義科學地說明了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同時,又同樣科學地指出了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重大影響。這種影響就在於:腐朽反動的社會意識如果支配了人們的頭腦,它就能夠對社會歷史的發展起阻礙的作用,新的進步的社會意識如果得到廣泛的傳播,並掌握了群眾時,它就能夠對於社會歷史的發展起極大的推動作用。在一定的條件下,進步的社會意識甚至成為推動社會前進的決定因素。毛澤東同志說:「我們承認總的歷史發展中是物質的東西決定精神的東西,是社會的存在決定社會的意識;但是同時又承認而且必須承認精神的東西的反作用,社會意識對於社會存在的反作用,……」。他又指出:「當著如同列寧所說『沒有革命的理論,就不會有革命的運動』的時候,革命理論的創立和提倡就起了主要的決定的作用。當著某一件事情(任何事情都是一樣)要做,但是還沒有方針、方法,計劃或政策的時候,確定方針,方法、計劃或政策,也就是主要的決定的東西。當著政治文化等等上層建築阻礙著經濟基礎的發展的時候,對於政治上和文化上的革新就成為主要的決定的東西了。」① ①《矛盾論》,載《毛澤東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300—301頁。 社會意識的重大作用是必須充分估計到的,但是,它不是社會歷史發展的最後決定的原因。因為,當著它成為某一歷史事變的原因之前,它的產生是另一更深刻的原因的結果。這一更深刻的、更根本的原因就是社會存在,社會存在最基本的是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而社會意識本身只是這個社會存在的反映。進步的社會意識,是社會中的新生的進步勢力的要求的反映;腐朽反動的社會意識,是社會中腐朽落後的勢力的要求的反映。例如中國革命沒有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指導是不能取得勝利的,就這一點來說它有著某種決定的意義;但是引起中國革命的根本原因是中國社會的矛盾。馬克思主義之所以成為中國革命勝利的思想武器,只是由於它適合於中國人民進行革命鬥爭的客觀需要,由於它反映了中國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的需要。 對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關係問題的正確解決,宣告了歷史唯心主義的徹底破產。恩格斯說:「人們的意識決定於人們的存在而不是相反,這個原理看來很簡單,但是仔細考察一下也會立即發現,這個原理的最初結論就給一切唯心主義,甚至給最隱蔽的唯心主義當頭一棒。關於一切歷史性的東西的全部傳統的和習慣的觀點都被這個原理否定了。政治論證的全部傳統方式崩潰了」。① ①恩格斯:《卡爾.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17—118頁。 反動的現代資產階級社會學都以反對馬克思主義、反對歷史唯物主義、反對共產主義作為自己的首要任務。如果說,在資本主義上升時期,資產階級思想家還能夠提出一些有價值的思想,那麼,到了腐朽的帝國主義時代,資產階級社會學家對社會歷史就只能提出極其反動的解釋。他們或者用新的形式重複那些早已破產了的歷史唯心主義的老調,按照生物機體的結構來解釋社會現象、把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混為一談。他們或者只注意社會生活中的枝節問題,迴避對社會發展中本質問題的研究。而根本否認歷史過程的客觀規律性,用各種形式宣揚非理性主義,則是現代資產階級社會學的主要傾向。大多數資產階級社會學家熱衷於研究個人的心理狀態,企圖從心理狀態方面對社會生活做主觀的任意解釋,所有這些都是為粉飾資本主義日益混亂的秩序,為醫治資本主義的不可解救的痼疾提供藥方。 唯物主義的歷史觀對社會主義由空想到科學的發展,有極為重要的意義。這種歷史觀自然而合理地解釋了以往歷史中階級統治、階級剝削的存在是和生產力發展的一定水平相適應的,從而說明了,階級統治、階級剝削的現象在生產得到巨大發展以後必然會逐步消滅,生產資料私有制必然為社會主義的生產資料公有制代替。馬克思、恩格斯根據唯物史觀研究了資本主義社會,指出,階級鬥爭必然引導到無產階級專政,而這個專政本身是進到消滅任何階級和進到無階級社會的過渡,從而建立了科學的社會主義的理論。在今天,社會主義已不再單純是一個科學的理想,在各個社會主義國家已成為光輝的現實。這一事實是對唯物主義歷史觀的科學性的無可辯駁的證明。 歷史唯物主義的創立,使研究社會生活方面的各門學問能夠成為科學。社會科學的各部門,如經濟學、政治學、美學、倫理學等,分別地研究人類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的發展過程的具體規律。歷史唯物主義和各個部門的社會科學有所不同,它所研究的是全部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最基本的過程和最一般的規律,而不是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的具體規律。歷史唯物主義所揭示的社會發展的基本過程和一般的規律,是在社會生活各個方面都起作用的,因此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論能適用於社會科學各部門,為這些科學部門提供方法論和理論基礎。但是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一樣,並不是科學之科學,它不能代替各門具體的科學,不能把它作為標籤硬貼在實際社會生活之上。十九世紀九十年代德國曾出現過把歷史唯物主義庸俗化的現象,恩格斯在批判這種現象時寫道:「無論如何,對德國的許多青年作家來說,『唯物主義的』這個詞只是一個套語,他們把這個套語當作標籤貼到各種事物上去,再不作進一步的研究,就是說,他們一把這個標籤貼上去,就以為問題已經解決了。但是我們的歷史觀首先是進行研究工作的指南,並不是按照黑格爾學派的方式構造體系的方法。必須重新研究全部歷史,必須詳細研究各種社會形態存在的條件,然後設法從這些條件中找出相應的政治。私法、美學、哲學、宗教等等的觀點。」① ①恩格斯:《致康.施米特》,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75頁。 在歷史唯物主義理論指導下,人類社會的全部歷史都成為完全可以用科學的方法透徹地理解的事情。依靠這種科學的認識,人們不但能夠了解今天發生的事情,而且能夠獲得關於社會發展趨勢的科學預見。歷史唯物主義使一切為爭取解放而鬥爭,為建設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而鬥爭的人民看出了明確的前途,增強了勝利的信心,並且能夠有把握地進行自己的活動。歷史唯物主義是領導人民創造自己的歷史的共產黨的可靠的理論武器。 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的序言中對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作了經典的論述。「人們在自己生活的社會生產中發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們的意志為轉移的關係,即同他們的物質生產力的一定發展階段相適合的生產關係。這些生產關係的總和構成社會的經濟結構,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層建築豎立其上並有一定的社會意識形式與之相適應的現實基礎。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不是人們的意識決定人們的存在,相反,是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社會的物質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便同它們一直在其中活動的現存生產關係或財產關係(這只是生產關係的法律用語)發生矛盾。於是這些關係便由生產力的發展形式變成生產力的桎梏。那時社會革命的時代就到來了。隨著經濟基礎的變更,全部龐大的上層建築也或慢或快地發生變革。在考察這些變革時,必須時刻把下面兩者區別開來;一種是生產的經濟條件方面所發生的物質的,可以用自然科學的精確性指明的變革,一種是人們藉以意識到這個衝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藝術的或哲學的,簡言之,意識形態的形式。我們判斷一個人不能以他對自己的看法為根據,同樣,我們判斷這樣一個變革時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識為根據,相反,這個意識必須從物質生活的矛盾中,從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之間的現存衝突中去解釋。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們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係,在它存在的物質條件在舊社會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決不會出現的。所以人類始終只提出自己能夠解決的任務,因為只要仔細考察就可以發現,任務本身,只有在解決它的物質條件已經存在或者至少是在形成過程中的時候,才會產生。」① ①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2-83頁。 在國際無產階級革命的長期實踐中,馬克思主義的社會歷史理論得到不斷地豐富和發展。 下面各章將分別闡述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第十一章生產力和生產關係 一切社會發展和變革的最後決定力量是生產方式。生產方式包含著生產力和生產關係兩個方面。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是生產方式發展和變革的原因,也是整個社會形態發展和變革的根本原因。因此,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是一切社會形態的基本矛盾。為著科學地認識社會歷史發展過程的客觀規律,必須研究為什麼生產方式是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研究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一生產方式是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 社會物質資料的生產是在一定的自然條件下進行的,地理環境和人口的增長或減少對社會的發展有著一定的影響,但它們不是社會面貌。社會制度的性質以及一個社會制度過渡到另一個社會制度的決定因素。 地理環境是物質資料生產的必要條件。物質資料生產的對象是自然界供給的,或者是人們從自然界取得的。人們進行生產所使用的工具也是用自然界的材料製成的。農業生產的發展特別明顯地受到土壤、氣候等自然條件的影響。馬克思說:「勞動的不同的自然條件會發生影響,致使同一勞動量,在不同國內,會滿足不同的需要量,並在其他情形相似的限限度內,使必要勞動時間成為不一致的。」①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在人們生產生活必需品費時較少的地理環境中,生產的發展就會快些;反之,在人們生產生活必需品費時較多的地理環境中,生產的發展就會慢些。 但是,地理環境不是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斯大林說:「歐洲在三千年內已更換過三種不同的社會制度:原始公社制度、奴隸制度、封建制度;而在歐洲東部,即在蘇聯,甚至更換了四種社會制度。可是,在這同一時期內,歐洲境內的地理條件不是完全沒有變更,便是變的很少很少,甚至地理學也不肯提到它。而這是不言而喻的。地理環境方面一種稍許嚴重的變更都需要幾百萬年,而人們社會制度中甚至最嚴重的變更,也只需要幾百年或一兩千年就夠了。由此就應得出結論。地理環境決不能成為社會發展底主要原因、決定原因,因為在數萬年間幾乎仍舊不變的現象,決不能成為那在幾百年間就發生根本變更的現在發展的主要原因。」某些資產階級社會學家,如十八世紀法國的孟德斯鳩,十九世紀英國的布克爾等人,企圖用地理環境來解釋社會制度的更替。他們認為,地理環境(包括氣候,土壤,地形等)直接或通過事務及職業類別來影響人類的生理和心理,決定人類的嗜好,氣質,並通過這些決定整個社會制度。這種誇大地理環境作用的觀點是完全錯誤的。至於法西斯主義的地理政治學派(這種學派在希特勒德國的先進的美國都很流行),則是利用政治由地理因素決定的謬論,來為帝國主義的所謂爭取「生存空間」的侵略戰爭以及公開的掠奪殖民地的暴行做辯護。人口的因素也是社會生活和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條件。在人口稀少的地區,雖然其他條件和別的地方一樣,生產力的發展可能慢一些。人口多少是生產發展的一個因素。 ①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632頁。 ②斯大林:《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載《列寧主義問題》,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706頁。 人口的增長雖然對社會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但它也不能成為社會發展中的決定力量。因為第一,人口的密度不能說明一個國家的社會性質:人口密度大的國家不一定是社會制度先進的國家;人口密度小的國家也不一定是社會制度落後的國家。第二,人口的增長或減少不能說明為什麼某一個社會制度恰好由某一個新制度來代替,而不是由其他的社會制度來代替。第三,人口的增長或減少不能成為改變社會制度的革命的原因。美帝國主義分子艾奇遜硬說中國革命的原因是由於人口過剩。毛澤東同志在駁斥這種謬論時說:「革命的發生是由於人口太多的緣故么?古今中外有過很多的革命,都是由於人口太多麼?中國幾千年以來的很多次的革命,也是由於人口太多麼?美國一百七十四年以前的反英革命,也是由於人口太多麼?艾奇遜的歷史知識等於零,他連美國獨立宣言也沒有讀過。華盛頓傑佛遜們之所以舉行反英革命,是因為英國人壓迫和剝削美國人,而不是什麼美國人口過剩。中國人民歷次推翻自己的封建朝廷,是因為這些封建朝廷壓迫和剝削人民,而不是什麼人口過剩。俄國人所以舉行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是因為俄皇和俄國資產階級的壓迫和剝削,而不是什麼人口過剩,俄國至今還是土地多過人口很遠的。蒙古土地那麼廣大,人口那麼稀少,照艾奇遜的道理是不能設想會發生革命的,但是卻早已發生了。」① ①《唯心歷史觀的破產》,載《毛澤東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1399一1400頁。 英國庸俗經濟學家馬爾薩斯捏造出所謂「人口是按幾何級數增長,生活資料是按算術級數增長」的規律,硬把這種「規律」說成是自然的法則,並由此得出結論說,失業和貧困的根源,不在於資本主義制度,而是由於人口太多。他認為只有減少人口,才能解決失業、貧困的問題。這種錯誤的觀點只是為著要掩蓋在資本主義國家中廣大勞動人民貧困破產的事實。資本主義國家的所謂「人口過剩」是由於資本主義制度造成的,而決不是由於生活資料的生產趕不上人口增長,事實上在應用進步技術的情形下,生活資料的增長遠比人口的增長要快。現代資產階級的新馬爾薩斯主義把馬爾薩斯的「人口論」同帝國主義的種族歧視和侵略政策直接聯繫起來,用來為他們發動侵略戰爭和掠奪殖民地的行為辯護。馬克思主義認為,適用於一切社會的抽象的人口規律是不存在的,各個社會都有它自身的具體的人口規律。對有計劃按比例發展國民經濟的社會主義社會來說,人口的增長也應該是有計劃的,而且只有在社會主義社會以及將來的共產主義社會才能真正做到計劃生育。 社會發展過程中的決定因素只能是人們為了維持自己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謀得方式,也就是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或者簡單地說就是物質生產。 人們要從事政治、科學,藝術等活動,首先要能夠生存。為了生存,必須吃喝穿住,這就是說需要有食品、衣服、住房、燃料等生活資料;為了獲得這些生活資料,就必須進行生產。馬克思說:「任何一個民族,如果停止勞動,不用說一年,就是幾個星期,也要滅亡,這是每一個小孩都知道的。」①離開了生活資料的生產以及為了生產生活資料所必需的生產工具和其他勞動資料的生產,人類就不可能生存,也就不可能有社會生活。物質資料的生產是人類社會生存的基礎。 ①馬克思:《致路.庫格曼》,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68頁。 人們為了進行物質資料的生產,必須使用一定的生產工具。從事物質資料生產的人同以生產工具為主的被用於生產的勞動資料相結合,就構成社會的生產力。社會生產力所表示的是人們在生產中對自然界的關係。人們除了在生產過程中要同自然界發生關係外,他們彼此之間也發生一定的關係,這就是生產關係。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統一,就構成生產方式。 一個社會的面貌是由生產方式所決定的。一個社會的基本制度、階級結構以及政治、法律,道德等觀點,歸根到底決定於生產力式。原始社會沒有階級沒有人對人的剝削,是由於那時的生產力式是以生產資料公有製為基礎的。隨著私有制的出現,社會才分裂為階級,人們之間才形成了剝削與被剝削、統治與被統治的關係,併產生了各個敵對階級的政治、法律,道德等觀點。這是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的特點。只有在消滅資本主義私有制生產方式和建立社會主義公有制生產方式的物質條件已經具備的前提下,無產階級的意識形態才會產生,無產階級專政的政權才可能建立。在無產階級專政條件下,隨著私有制生產方式的消滅,公有制生產方式的形成和發展,階級剝削的現象才會被消滅,新的政治法律觀點和道德風尚才能得到不斷地完善和鞏固。 生產方式的變化決定著從一種社會形態向另一種社會形態的轉變。當一種生產方式發展到一定時期,不得不為另一種新的生產方式所代替時,隨之而來的必然是整個社會制度的變化。人類社會的發展史證明了這一點:從原始社會向奴隸制社會,從奴隸制社會向封建社會,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以及目前在不少國家中已經實現的從資本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的轉變,都是為生產方式的更替所決定的。 二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 前面已經提到,生產力的要素包括:以生產工具為主的被用於生產的勞動資料,以及從事物質資料生產的勞動者。 生產工具是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客觀尺度,是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的物質標誌。歷史上每一種社會形態之所以比先前的社會形態達到更高的生產力發展水平,歸根到底是因為在生產中應用了或者能夠應用更進步的生產工具。生產工具和其它勞動資料是社會生產力中的物的要素。 僅僅有物的要素還不能構成生產力,物的要素必須被人--勞動者所掌握,才能成為生產力。勞動者是生產力中起主導作用的要素。沒有勞動者的勞動,生產工具和其它勞動資料只不過是一堆死物,不能成為現實的生產力。生產工具的製造和改進都是通過勞動者實現的。勞動者是首要的生產力。 前面也已經提到,在生產中形成的人們之間的社會關係,就是社會生產關係。馬克思說:「為了進行生產,人們便發生一定的系和關係;只有在這些社會聯繫和社會關係的範圍內,才會有他們對自然界的關係,才會有生產。」① 生產關係的特徵決定於生產資料的所有制形式。斯大林說:「生產力底狀況所回答的是人們用怎樣的生產工具來生產他們所必需的物質資料的問題,而生產關係底狀況所回答的則是生產資料(土地、森林、水流、礦源、原料、生產工具、生產建築物、交通聯絡工具等等)歸誰所有,生產資料由誰支配--是由全社會支配,還是由單個的人,集團和階級支配並利用去剝削其他的人、集團和階級的問題。」② ①馬克思:《僱傭勞動與資本》,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62頁。 ②斯大林:《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載《列寧主義問題》,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711頁。 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是生產關係的基礎。不同的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決定著人們在社會生產中的不同的地位和相互關係;而不同的所有制形式和人們的不同的地位和相互關係,又決定著產品在人們之間的分配形式。這樣,我們就可以看到,生產關係的內容包含著三個方面:(1)生產資料的所有制形式;(2)由此產生的各種不同社會集團在生產中所處的地位和它們相互間的關係;(3)由前面兩種情況所決定的產品分配形式。上述的三個方面,組成為生產關係的整體,它們相互作用、相互影響,而生產資料的所有制是其中最基本的、決定的方面,它決定生產關係的本質。 生產關係有兩種基本類型。一種是以生產資料公有製為基礎的生產關係,原始社會的以原始公社所有製為基礎的生產關係和今天的社會主義社會,將來的共產主義社會的生產關係都屬於這一類型。在這種生產關係下,人們在生產過程中的關係是互助合作關係;產品分配形式,在原始社會是平均分配,在社會主義社會是「各盡所能、按勞分配」,在未來的共產主義社會是「各盡所能、按需分配」。另一種是以生產資料私有製為基礎,以人剝削人的制度為其主要特徵的生產關係,奴隸制社會,封建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關係都屬於這一類型。在這種生產關係下,人們在生產過程中的關係是統治和被統治的關係,佔有生產資料的社會集團或階級居於統治地位,不佔有生產資料的社會集團或階級被迫處於服從的地位;由於前者佔有生產資料並處於統治的地位,他們就能夠以各種方式支配後者的勞動力,不勞而獲地佔有絕大部分的勞動果實,而勞動者只能得到僅夠維持活命、甚至難於維持活命的生活資料,這樣,就形成了剝削和被剝削的關係。這種生產關係具有對抗的性質,它表現為剝削者和被剝削者的殘酷的階級鬥爭。 在構成生產方式的這兩個方面--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中,生產力是最活動最革命的因素,它處在經常不斷地發展變革的過程中。同生產力比較起來,生產關係則是相對穩定的,一種生產關係一經形成,就在一定的歷史時期內表現為相對固定的形式。生產的變革和發展總是從生產力的變革和發展開始的,首先是從生產工具的變革和發展開始的。社會生產永遠不能中斷,改造自然的活動永遠不能停頓。由於勞動者的生產經驗和勞動技能不斷地積累和增長,就有可能在生產關係基本不變的情形下,逐漸改進生產工具和創造發明新的生產工具;自然科學的發展和它在生產技術上的應用,更能加速生產工具的變革過程。生產工具的每一次顯著的改進,都要使人的生產經驗和勞動技能發展到一個全新的階段,從而把生產力提高到新的水平。 生產力是在生產方式中起決定作用的因素。在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相互作用中生產力是起決定作用的方面,每一種生產關係,都是適應於一定的生產力狀況而建立起來的。生產發展的情況不同,為進行生產而建立起來的人和人之間的關係也就不同。人和人的這種關係--生產關係必須適應於生產力的狀況,生產才能順利發展。任何一個社會歷史時期的生產方式,都以一定的生產力為其內容,而與之相適應的生產關係則是生產力賴以發展的社會形式。內容決定形式,形式必須適應於內容。有什麼樣的生產力,就會產生什麼樣的生產關係;生產力向前發展到一個新的更高的水平,遲早要引起生產關係的變革。 在使用石頭工具的極低的生產力條件下,只能產生原始社會的生產關係。以金屬工具為主的較為進步的生產力,決定了奴隸制生產關係的產生。由於金屬工具的改進,特別是冶鐵技術的進步,使手工業和農業的生產力得到了更大的發展,就使奴隸制的生產關係終於為封建主義的生產關係所代替。從使用手工工具過渡到機器生產,是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最終戰勝封建主義的生產關係的標誌。正如馬克思所說的:「手推磨產生的是封建主為首的社會,蒸汽磨產生的是工業資本家為首的社會。」① ①馬克思:《哲學的貧困》,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08頁。 這就是說,某種生產關係的必然出現,是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的結果。在根本上說來,生產關係的發展和變更決定於生產力的發展和變更。在生產力的發展還沒有達到某種水平的時候,就不可能出現與之相適應的某種生產關係。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關係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的發展狀況,這是歷史唯物主義的最基本的原理之一。這個原理深刻地揭示了社會歷史發展的源泉,指出生產力是生產方式的從而也是整個社會存在和發展的最後的決定力量,而首要的生產力--勞動人民,則是歷史的創造者。 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之間的關係是辯證的關係。生產力對於生產關係固然有著決定的作用,但是,生產關係也不是消極的東西,生產關係是生產力賴以發展的社會形式。每一個歷史時期所達到的生產力,都要求與自己的發展情況相適合的社會關係,只有在這樣的社會關係的形式之內,生產力才有可能順利地發展。當生產關係同生產力的發展要求相適合的時候,它就有力地推動生產力的發展;當生產關係不適合於生產力發展要求的時候,它就嚴重地阻礙生產力的發展。這就是生產關係對生產力的反作用。例如,在社會主義制度下,生產關係是適合於生產力發展需要的。在社會主義國家,生產資料公有制,使技術設備可能得到高度利用,生產力諸要素可能順利地發揮它們的作用,生產獲得迅速的發展。與此相反,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已經和生產力發展的要求相衝突。在帝國主義國家,經常存在著失業大軍,技術設備利用率很低,生產力各要素的正常發展受到了重大的障礙,經濟危機愈來愈頻繁,在一般的情況下,生產的發展是很遲緩的。 一種新的生產關係的產生,在新的生產力出現之後才有可能,但是,歷史上生產力的巨大飛躍,總是在改變了舊的生產關係、建立了新的生產關係之後,而不是在此以前。生產發展的辯證法總是這樣:新的生產關係的出現,必須以一定的生產力發展水平,一定的物質技術基礎為前提,必須是在經濟生活中迫切地提出了根本變革生產關係的要求的時候,也就是生產力在某種生產關係的內部已沒有發展的餘地,不根本改變這種生產關係就不能使生產力順利地向前發展的時候,另一方面,新的物質技術的大規模發展,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要求的實現,又有待於新的生產關係的確立。當新的生產關係一旦確立起來,它就成為一種積極的、能動的力量,促進著生產力的迅速發展和生產技術的巨大革新。資產階級的工業革命,資本主義大機器生產的發展,一般說來,是在資產階級取得政權之後,在資本主義生產關係代替了封建主義生產關係在經濟上的統治地位之後才實現的。社會主義國家的生產力的高速度的飛躍發展,是無產階級運用政權力量,把舊的生產關係摧毀,在經濟上實現了社會主義改造的結果。如果忽視生產關係的能動作用,那是不符合客觀歷史事實的,是違背馬克思列寧主義辯證法原理的。 毛澤東同志指出,生產力對生產關係一般地表現為主要的決定的作用。然而,當著不變更生產關係,生產力就不能發展的時候,生產關係的變更就起了主要的決定的作用。 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之間的相互作用,構成了生產方式的矛盾運動。生產力是比較活躍易變的,而生產關係則是相對穩定的,因此,它們在發展過程中始終存在著矛盾。這種矛盾在生產方式發展過程的不同階段,具有不同的情況。在新的生產關係建立起來以後的一定時期,生產關係同生產力基本上是相適合的,這時候的生產關係,對於生產力的發展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因而生產關係的相對穩定就為生產力的發展所需要。這時,生產關係和生產力之間仍然存在著矛盾,但這種矛盾還處在數量變化階段,還不會,也不需要引起生產關係和經濟制度的根本變革。當著社會的生產力繼續向前發展,到了一定程度,原來適合於生產力發展要求的親的生產關係,就逐漸變成不適合於生產力發展要求的、陳舊的生產關係,這時矛盾就日益激化起來,就必然要提出生產關係根本變革的要求,就由量變的階段進到根本的質變的階段。在生產關係的根本變革實現之後,生產關係同生產力的不適合又轉化為適合,從而又在新的基礎上開始了生產關係的相對穩定時期,開始了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之間的新的矛盾運動。由生產關係和生產力相適合到不相適合,再到新的基礎上的相適合,是一個不斷循環往複的向上發展的無限運動過程。 生產方式由量變到質變的矛盾運動過程,是通過人們的自發活動到自覺的革命活動的過程而實現的。歷史上每一代人開始生活時,必須適應現成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才有可能進行物質資料的生產活動,人們不能自由地選擇這種或那種生產方式。當人們在舊生產關係內部改進生產工具的時候,並不能理解到這種行為會引起什麼社會後果,他們所注意到的只是眼前的直接的經濟效果。原始社會的人們,在勞動實踐中,發現了從燒熔的石塊中淌出來的流質冷凝後的塊狀物,比磨製的石刀還要鋒利,於是,逐漸把石器改變為金屬工具,他們完全不知道,這將會引起奴隸制的誕生;資本家為了追逐更多的利潤採用大機器,他們沒有想到,伴隨大機器生產出現的無產階級恰恰是資本主義制度的掘墓人。 當舊的生產關係已經變成生產力發展的桎梏的時候,當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發展成為衝突的時候,反動統治階級仍然要竭力用物質的和精神的力量來維護這種腐朽的生產關係。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沒有代表生產力發展要求的先進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的自覺革命活動,就不可能粉碎舊的生產關係、建立新的生產關係。這時在先進階級中間就會產生新的思想和要求,這種新的思想和要求,一般地都在某種程度上反映著生產力發展的要求和生產關係根本變革的需要。在這個新的思想和要求的指導下,進步階級和人民群眾對反動統治階級進行革命鬥爭,這就使歷史發展由自發的運動進入自覺的革命活動,生產關係的根本改變,總是通過革命來實現的。 生產關係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的性質和發展的要求,這是客觀的必然規律。為了保證生產力繼續向前發展,舊的過了時的生產關係必須被打破,而且也一定能夠被打破。生產關係不能長遠地落在生產力的後面,作為最革命的、決定的因素的生產力最終必然要衝破束縛自己的桎梏,為自己的發展開拓道路。革命階級是生產力發展要求的體現者,勞動者是生產力的首要的要素,生產力的解放是社會前進的必然趨勢,是勞動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當勞動者已經無法在舊的生產關係下繼續生活下去的時候,他們就必然要行動起來,用革命的手段去衝擊腐朽的生產關係。奴隸暴動衝垮了奴隸制度,農民起義動搖了並最後摧毀了封建制度;目前在一些國家,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已經推翻了資本的統治,在自己的國家裡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在資本主義國家內無產階級和其他勞動人民的革命鬥爭,也必將粉碎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生產力發展的趨勢終究是不可阻擋的,人民群眾的力量是無敵的。 第二國際的修正主義者曾經用臭名遠揚的庸俗化了的所謂「生產力論」,來歪曲馬克思列寧主義關於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理論。他們片面地誇大生產力的決定作用,根本抹煞了生產關係對生產力發展的積極作用,特別是抹煞了在變革生產關係中群眾自覺革命活動的重大意義。按照他們的理論,由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似乎只是單純決定於生產力的發展,而不必經過生產關係的根本變革,不需要通過尖銳的階級鬥爭和革命運動。 現代修正主義者借口現代科學技術的巨大發展,公開宣稱馬克思列寧主義已經「過時」,並且大肆宣揚「議會道路」,「和平過渡」,這實際上是第二國際修正主義的「資本主義和平長入社會主義」的謬論的翻版。馬克思和列寧都非常重視科學技術進步的巨大作用。但是他們認為,科學技術的巨大進步決不是預兆著社會革命的消失,恰恰相反,對於資本主義制度說來,這正是預兆著新的社會革命的到來。列寧說,「……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增加社會財富的技術革新,在資產階級社會中卻使社會更加不平等,使貧富之間的距離擴大,使愈來愈多的勞動群眾無法生活,遭到失業和各種困難。」①這就是說,科學技術的進步必然引起推翻資本主義制度的社會革命。 《修改黨綱的材料》,載《列寧全集》第24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434頁。 生產關係一定要適合生產力性質和發展要求的規律,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政黨制定戰略和策略、方針和政策的重要客觀根據。馬克思列寧主義者要求在自己的工作和鬥爭中自覺地掌握和運用這個客觀規律。當著生產關係(如現代資本主義制度)成為生產力發展的嚴重障礙時,必須領導人民群眾,打破過時的、腐朽的生產關係,建立新的生產關係,為此就必須同維護舊生產關係的一切反動落後勢力,進行堅決的革命鬥爭,打碎反動的國家機器,建立新的國家政權。當著建立了適合於生產力的性質的社會主義生產關係時,就要使新的生產關係在一定的時期內保持相對的穩定,並不斷調整生產關係和生產力之間的某些環節上的矛盾,使社會主義生產關係不斷地得到完善,以便充分發揮它的優越性,保護和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某種生產關係應當加以變革還是應當使之相對穩定,並不依賴於人們的主觀願望,而是決定於它是否同生產力的性質和發展要求相適合。毛澤東同志指出:「中國一切政黨的政策及其實踐在中國人民中所表現的作用的好壞、大小,歸根到底,看它對於中國人民的生產力的發展是否有幫助及其幫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縛生產力的,還是解放生產力的。」①我們黨之所以正確、所以不可戰勝,就在於它是我國社會生產力發展要求的體現者;就在於它把生產力發展的要求,勞動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自己一切活動的出發點和最高準則;就在於它科學地把握了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其中包括生產關係一定要適合生產力性質和發展要求的客觀規律,領導我國人民摧毀了舊的生產關係,建立了社會主義的生產關係,使中國社會的生產力獲得了空前未有的強大的發展。 ①《論聯合政府》,載《毛澤東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980頁。三從原始社會到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 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推動社會從低級到高級發展。歷史上五種基本生產方式的依次更替,就是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矛盾運動的結果。 原始社會生產關係的基礎,是原始公社的生產資料公有制。這種生產關係是和當時極低的生產力相適應的。人們使用的是極其簡陋的石制工具,如果不採取集體勞動的方式,就無法進行生產,就不能生存。這種生產力的發展狀況決定了它的社會形式必然是以原始公社為單位的生產資料和產品的公有制。原始人沒有任何私有的觀念。某些同時用做防身武器的生產工具,只是為著使用起來順手,才固定歸個人使用。原始人的勞動產品只能勉強滿足生存最起碼的需要,沒有任何剩餘,與此相適應,產生了平均分配的制度。這時還沒有人剝削人的可能。 隨著生產力的逐步發展,出現了社會分工(最初是畜牧業和農業的分工,以後又出現農業和手工業的分工)和產品的交換。而這種社會分工和產品的交換必然引起私有制的出現,正如列寧所指出的:「當分工滲入公社,而社員開始各自單獨生產某一種產品並把這種產品拿到市場上出賣的時候,表現商品生產者這種物質上的孤獨性的私有制就出現了。」①同時,由於生產力的提高,金屬工具的出現,勞動產品除維持最低的生活而外,還有了些微的剩餘,這就造成了剝削他人勞動的可能。在當時的生產水平下,只有採取最粗暴的奴隸制的形式,才能從他人的勞動中壓榨出剩餘產品。於是,原始社會便合乎規律地由歷史上第一個剝削制度--奴隸制所代替。 ①《什麼是「人民之友」以及他們如何攻擊社會民主主義者?》,載《列寧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1頁。 奴隸制生產關係的基礎,是奴隸主佔有生產資料,並且佔有勞動者--奴隸。奴隸主可以象對待牲畜一樣地買賣甚至殺死奴隸。這是一種最粗暴的赤裸裸的剝削制度。儘管如此,奴隸佔有制的出現仍然是社會發展的進步現象,比起原始社會來,它提供了較高的社會生產力。金屬工具的使用,畜牧業、農業、手工業的分工,特別是大規模地利用奴隸的簡單勞動協作,提高了勞動生產率,發展了生產力。古代中國、埃及,希臘、羅馬的宏偉建築和巨大水利工程,都是奴隸勞動創造的。 在奴隸制的長期發展過程中,整個社會越來越把勞動看成是下賤的,可恥的事情,奴隸受著慘無人道的待遇,體力和智力遭到嚴重的摧殘,他們對勞動失去了任何興趣,並以怠工、逃亡、破壞工具、暴動作為對奴隸制的反抗。這樣,奴隸制不僅成為阻礙和破壞生產力發展的形式,而且危及到社會本身的存在。新的生產力的發展,要求有在生產中能表現某種自動性,對勞動感興趣的生產者。奴隸暴動動搖了奴隸制的基礎,於是合乎規律地產生了封建主義的生產關係。 封建的生產關係是以封建主佔有生產資料和不完全佔有勞動者為特徵的。在這裡,主要的生產資料--土地屬於地主所有。農民對地主有著一定程度的人身依附關係,他們要服從地主的支配;在封建制發展的某個時期,地主還可以把農民隨著土地出賣或贈予別人,只是沒有任意殺死他們的權利。農民在這樣的條件下,用自己的工具在地主的土地上進行勞動,勞動產品絕大部分以地租的形式交納給地主。農民和奴隸不同,他們有著以個人勞動為基礎的自己的經濟,他們可以把交付地租之後所剩下的很少的勞動產品作為自己所有,用以維持自己的生活。農民希望生產更多的東西,以增加收入和改善生活,這就有了積極勞動、改進技術的興趣。這對生產力的發展是一個相當大的刺激力量。在封建的生產關係下,農業生產特別是手工業技術得到了相當大的發展。中國封建社會的生產和技術,如在金屬冶鑄,農田水利、蠶桑業,陶瓷業,煮鹽業、釀造業等方面,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然而,地主階級利用人身依附關係(也叫經濟以外的強制關係),對農民所進行的剝削是很殘酷的。在封建剝削下,農民愈來愈貧困,破產,以至根本無力擴大生產。封建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愈來愈受到生產關係的嚴重阻礙,因此就引起了農民反抗地主階級的鬥爭。此起彼伏的農民起義和農民戰爭不斷衝擊著日益衰朽的封建制度。 在封建社會中,商品交換極不發達,在農村中幾乎完全是自給自足的經濟(又叫做自然經濟)。隨著封建經濟的發展,逐漸分化出獨立的手工業。手工業和農業生產的日益增長,城鄉之間社會分工的發展,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適應著生產力的發展和不斷擴大的新市場的需要,在封建社會內部就開始出現了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資本主義的商品生產,破壞了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同封建的生產關係發生了尖銳的矛盾。這個矛盾表現為資產階級反對封建地主階級統治的鬥爭。資產階級利用農民的反封建鬥爭的力量,推翻封建制度,建立起自己的統治,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掃清了道路。 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基礎,是生產資料的資本家佔有制。在這裡,資本家佔有一切生產資料,而勞動者(工人)成為一無所有的無產者。無產者對資本家沒有人身依附關係,但他們卻為饑寒所驅使,不得不把自己的勞動力出賣給資本家,忍受資本家的剝削。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曾經對生產力發展起過強大的推動作用。大規模的機器生產代替了手工勞動,蒸汽機的發明和蒸汽動力的廣泛應用,在工業中實現了一個革命。資本主義制度在一兩個世紀內所造成的生產力,比過去世世代代總共造成的生產力還要大,還要多。 然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從產生時起,就存在著不可克服的矛盾。一方面,資本主義使封建社會的個體生產和自然經濟,變為大規模的,社會化的生產,另一方面,它又使生產資料集中在人數甚少的資本家手裡。這樣就產生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產的社會化和資本家佔有制之間的矛盾。這個基本矛盾又表現為單個企業生產的組織性和整個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之間的矛盾,生產能力無限增長的趨勢和社會購買力的相對縮小之間的矛盾等等。這些矛盾的發展,使周期性的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成為資本主義的經常伴侶,嚴重地破壞著社會生產力,阻礙著生產力的發展。在這種情況下,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階級鬥爭日益尖銳化。 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生產資料日益集中於一小撮大資本家的手中,終於形成了壟斷資本。壟斷代替了自由競爭,使資本主義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帝國主義階段。 在帝國主義階段,壟斷組織在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生活中起著決定作用,它操縱著原料產地、銷售市場和市場價格,從而引起了停滯和腐化的趨勢,生產力的發展遭到了嚴重的阻礙。壟斷組織不但沒有消除競爭和生產的無政府狀態,沒有消除周期性的經濟危機,而且使它們更加嚴重。作為銀行資本和工業資本融為一體的財政資本的統治以及資本輸出的結果,使單純靠「剪息票」為生的食利者階層增長起來,帝國主義國家變成叮在數以億計的殖民地人民身上的寄生蟲。為了瓜分和爭奪殖民地,壟斷組織還不惜一再把千百萬人民投入世界大戰的血海。總之,到了帝國主義階段,資本主義制度已經成為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最大障礙,正如列寧指出的,帝國主義是壟斷的、腐朽的、垂死的資本主義,是無產階級革命的前夜。 偉大的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標誌著世界資本主義體系的總危機的開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由於一系列社會主義國家的產生、民族解放運動在廣大地區的勝利和發展,世界資本主義體系就進一步走向崩潰,帝國主義的地盤越來越小了。在帝國主義國家中,經濟不穩定性更為增長,生產無政府狀態更為加深,經濟危機的周期更加縮短,生產停滯、開工不足成了經常性的現象,國民經濟軍事化給勞動人民帶來無窮的災難,一小撮壟斷組織同廣大人民的矛盾日益尖銳化。帝國主義者拚命使用各種手段,妄圖保持對殖民地人民的壓迫和剝削,加緊擴軍備戰,到處玩弄戰火。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也加劇了。這一切都表明,帝國主義所固有的一切矛盾發展到了極為尖銳的程度,資本主義總危機已經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世界上所有的革命力量--社會主義國家,民族解放運動,資本主義國家工人階級革命運動以及廣大人民的民主、和平運動,等等,正在匯合成為一股衝擊和摧毀帝國主義體系的偉大革命洪流。正如毛澤東同志指出的,帝國主義的壽命不會很長了。 帝國主義的矛盾,加速了壟斷資本主義向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轉變。壟斷資產階級為了獲得更大的利潤,並企圖挽救其垂死的命運,憑著其日益集中的經濟勢力,大大加強了對國家的控制,把壟斷組織力量和國家力量合為一體。帝國主義的辯護士根據這種變化大肆喧嚷,硬說資本主義的無政府狀態已被「有計劃、有組織的資本主義」所代替。這完全是騙人的鬼話。事實上,國家壟斷資本主義並沒有而且也不可能建立有計劃有組織的經濟。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只不過是在客觀上為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準備了更成熟的物質條件,它本身決不可能使資本主義變成社會主義。由壟斷組織代理人所組成的資產階級政府只能是壟斷資本的馴服工具,國家壟斷資本主義不過是壟斷資本控制整個國民經濟的一種新形式,它決不能緩和資本主義所固有的矛盾,只能使它們更加深刻化和尖銳化。 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和生產力的對抗性矛盾,決不可能由它本身來解決,資本主義制度的滅亡是註定了的。代之而起的只能是通過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所建立起來的社會主義的生產關係。資本主義制度一定要滅亡,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制度一定要勝利,這是生產關係和生產力矛盾運動的必然結果,是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 原始社會,奴隸制、封建主義,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等五種生產方式的循序更替,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進程。但在肯定這個一般的社會進程的時候,還應當估計到社會發展的具體歷史的複雜性和曲折性。在具體歷史過程中,有一些國家和民族由於某種特殊原因而可能超越一定的歷史階段向前發展,或者在某一時期出現幾種生產關係並存的過渡性的社會形態。例如,舊中國沒有從封建社會發展到資本主義社會,而是在帝國主義侵略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生產關係,曾嚴重地阻礙了我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因而引起了我國廣大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鬥爭。中國共產黨自覺地正確地運用了生產關係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的性質和發展要求的客觀規律,在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鬥爭中,把革命的領導權堅決掌握在無產階級的手裡,因此在民主革命獲得全國勝利後,在推翻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生產關係之後,不經過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階段,就進入社會主義革命時期,就運用人民民主專政--無產階級專政的力量,建立了社會主義的生產關係,實現了我國社會的巨大飛躍,並為社會生產力的迅速發展開闢了廣闊的道路。四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 社會主義社會是共產主義的低級階段。社會主義生產關係之所以能在人類歷史上出現,是由於資本主義社會大工業生產力發展的結果。但是這個新的生產關係本身,不可能在資本主義社會內部形成,只有無產階級取得政權,對私有經濟--資本主義工商業和農業、手工業等個體經濟--進行了革命的改造,才能將社會主義生產關係逐步建立起來。 為了建立社會主義的生產關係,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政權必須採取不同的方式把各種私有制經濟改變為社會主義經濟。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政權首先沒收壟斷資本的企業,建立起社會主義的國營經濟。對一般的資本主義企業,根據不同國家的具體歷史條件,根據資產階級對待社會主義改造的態度,採取排擠、沒收的方式或者「贖買」的方式,或者兩種方式並用,把它們改變成為社會主義的企業。對農民和手工業者,則是根據自願原則引導他們逐步走上社會主義合作化的道路。農民和手工業者的個體經濟是資本主義的最後基地,個體生產者時刻向著貧富的兩極分化。列寧說:「小生產是經常地、每日每時地,自發地和大批地產生著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的。」①所以只有實現了對個體經濟的社會主義改造,才能建立起統一的社會主義的生產關係。 ①《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左派」幼稚病》,載《列寧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81頁。 在中國,無產階級取得政權之後,就沒收了官僚資本,建立了強大的國營經濟;對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採取了國家資本主義的各種形式,如加工定貨,統購包銷(在商業方面是經銷代銷)、個別行業的公私合營,全行業的公私合營等一系列階梯;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在土地改革的基礎上,經歷了互助組、初級合作社、高級合作社等一系列步驟;對個體手工業也經過合作化的道路,有步驟地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1956年我國社會主義「三大改造」的勝利,標誌著我國統一的社會主義生產關係已經基本上建立起來了。 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基礎,是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制。社會主義公有制,是通過兩種不同的途徑,對兩種性質不同的私有經濟--資本主義工商業和個體農業、手工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而建立起來的,由此就產生了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兩種形式;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對於資本主義工商業,不論採取排擠、沒收的辦法還是「贖買」的辦法,都是要使它們變為社會主義的全民所有制的經濟。個體的農民和個體的手工業者雖然是私有者,但他們是勞動者,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對他們採取剝奪的辦法來把他們的生產資料公有化,必須經過合作化的道路使個體經濟轉變為吐會主義的集體所有制的經濟, 社會主義的國營經濟屬於全民所有制,而農業、手工業合作社屬於集體所有制,我國由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聯合組成的農村人民公社,也屬於集體所有制。此外,在農村經濟中,還存在附屬子集體所有制經濟和全民所有制經濟的小規模個人所有的家庭副業,它是社會主義經濟的必要的補充和助手。 社會主義的全民所有制比起集體所有制來,是高級的公有制,它是和較高的生產力相適應的。全民所有制企業的生產資料和產品,可以直接由代表全體人民的國家,按照整個國民經濟的需要,作統一的分配,而集體所有制的企業,則不能作到這一點。在我國的條件下,在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一個很長的時期之內,集體所有制是與農業、手工業生產力的性質和發展水平相適合的,當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了很高的程度的時候,它們才有可能由集體所有制過渡到全民所有制。 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建立,是一個空前偉大的革命。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勞動者和生產資料不再相脫離,而是直接結合起來,生產資料不再屬於資本家私有,而是屬於勞動者的國家所有或勞動者集體所有。由於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建立,生產的目的、在生產中人與人的關係和分配關係等等,都起了根本的變化。生產的目的不再是為了滿足少數人的剝削和利潤的要求,而是為了逐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勞動者不再為剝削者勞動,而是為全社會的利益和集體的利益而勞動,同時也是為自己的利益而勞動。在生產中人與人的關係,不再是統治和被統治的關係,而是不受剝削的勞動者之間的互助合作關係。個人消費的生活資料是按勞動的質量和數量來分配的,「各盡所能,按勞分配」是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個人利益,集體利益和國家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社會主義生產關係比以前一切生產關係具有無比的優越性,它極大地提高了勞動人民的生產積極性和創造性,並為生產技術的不斷革新開闢了廣闊的道路。有計劃按比例的,高速度的發展是社會主義生產發展的根本特點。這同資本主義生產的無政府狀態。反覆不斷的經濟危機和生產停滯,恰成鮮明的對照。 一切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的國家在逐步建立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同時,就開始利用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優越性來提高社會生產力,發展國民經濟。對於原來經濟落後的國家說來,實現國家工業化是一個具有特殊重要意義的任務,也是一個十分艱巨的任務。製造生產資料的重工業,能夠為包括農業在內的整個國民經濟提供現代化的技術基礎,使國民經濟各部門的勞動生產率能夠不斷地提高。國家工業化是社會主義國家的經濟力量和國防力量不斷增強的保證。但是社會主義工業不能離開農業孤立地發展。農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工業發展的規模和速度,歸根到底取決於農業能夠提供出多少商品糧食和原料,取決於社會除了從事必要的農業以外,還能提供多少勞動力。正確地安排工業和農業、重工業和輕工業之間的比例關係,才能促使整個國民經濟高速度地發展。以工業為主導,以農業為基礎,把優先發展重工業和迅速發展農業結合起來,是我國發展國民經濟的根本方針。 我國人民正在為把中國建設成為一個具有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國防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社會主義國家而努力。中國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國民經濟都以遠遠超過資本主義國家的速度發展,充分表明了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優越性。社會主義各國的經驗都證明,社會主義生產關係是生產力的巨大發展的動力,而社會主義生產力的巨大發展又是促使社會主義生產關係能夠取得完全勝利和鞏固起來的保證。 社會主義生產關係適合於生產力發展的要求,並不等於說它和生產力之間已不存在任何矛盾,兩者之間在某些方面和某些環節上還會不斷地發生矛盾。毛澤東同志說:在我國「社會主義生產關係已經建立起來,它是和生產力的發展相適應的;但是,它又還很不完善,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產力的發展又是相矛盾的」。 社會主義的生產關係和生產力之間的矛盾的性質與舊社會根本不同,它不是對抗性的矛盾,不象資本主義的矛盾那樣必須經過推翻資本主義制度的革命才能解決,而是完全可以經過社會主義社會本身的發展不斷地得到解決的。 社會主義的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之間,由於公有化的水平不同,納入國民經濟計劃的程度和辦法不同,因而存在著某些矛盾。在工作中,需要經常注意對二者之間的關係加以調整,正確處理它們之間的矛盾。這些矛盾的處理和解決,歸根到底,決定於生產力的發展。 全民和集體兩種所有制的矛盾的中心問題之一,是工農業產品的交換問題。由於農民的生產是屬於集體所有制,農業勞動產品是屬於農民集體所有,而不是屬於全民所有,因此在進行工農業產品之間的交換時,必須遵循等價交換的原則。斯大林說:「為了保證城市和鄉村、工業和農業的經濟結合,要在一定時期內保持商品生產『通過買賣的交換』這個為農民唯一可以接受的與城市進行經濟聯繫的形式……。」① ①《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載《毛澤東選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74頁。 兩種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具體形式,也是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不斷發展的。在我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已經發展到一般的以生產隊為基本核算單位的三級集體所有制的人民公社,將來還要過渡到以公社為基本核算單位的集體所有制。社會主義全民所有製表現為國家所有制的形式,但在國家所有制中,某些具體的關係,例如中央和地方在生產的管理體制上的關係,中央企業和地方企業的經營範圍劃分等,也需要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進行一定的調整。 在社會主義生產過程中,人和人之間的關係表現為互助合作關係,這裡不存在階級社會裡的那種統治與被統治的關係,以及由此產生的對抗性矛盾。但這種互助合作關係,也是要在不斷揭露矛盾和解決矛盾的過程中,才能得到鞏固和發展的。在社會主義條件下,還存在著工農之間。城鄉之間、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之間的差別,還存在著領導者和被領導者之間、企業管理者和生產者之間的矛盾。對於工農之間,城鄉之間的矛盾,主要依靠在不斷發展生產的基礎上適當地安排工農業之間以及各經濟部門之間的比例關係,適當地安排積累和分配的關係,來加以調整,上面所說的在產品交換方面必須遵循等價的原則,也是調整這些矛盾的根本方法。對於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之間的矛盾,以及領導者和被領導者、企業管理者和生產者之間的矛盾,一方面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不斷提高工農群眾的文化技術水平,另一方面經常注意使腦力勞動者同工農群眾保持最密切的聯繫,並參加必要的體力勞動,同時,在企業管理和行政工作方面適當地採取各種必要的調整措施。中國共產黨所採取的通過文化革命和技術革命大力提高工農群眾的文化技術水平,幹部和知識分子參加體力勞動,工人參加企業管理,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等措施,對於調整和逐步解決這些矛盾、保證人們之間的互助合作關係能夠鞏固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各盡所能,按勞分配」是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在社會主義社會,生產力還不能達到實行「按需分配」的水平,必須堅持按勞分配的原則,才能有利於調動生產者的積極性和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為著正確實施這個原則,又必須隨著生產的發展對分配中的具體問題(如勞動定額、工資制度等等)適時地予以解決。為了使工人和農民意識到必須把目前的、個人的利益和長遠的、全體勞動人民的利益結合起來,充分發揮自己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在實行按勞分配的同時,還必須對勞動人民加強政治思想教育,把政治工作和物質保證結合起來。 在社會主義的分配關係中,經常出現社會生產和社會需要之間的矛盾、積累和消費之間的矛盾。正確地解決這些矛盾,就能使國家、集體和個人利益之間的矛盾、長遠利益和暫時利益之間的矛盾,得到合理的解決,而利於生產的發展。 調整生產關係的目的是為了最大限度地促進生產力的發展,而生產力的發展還必須通過對生產力的諸要素進行合理的調配,使用、改進和提高,來加以實現。開展勞動競賽,推行技術革命和技術革新,提高勞動者的技術水平,逐步實現生產機械化和自動化;根據國民經濟發展的情況,合理地配置生產力和合理地安排勞動力等等,對於迅速發展社會主義生產力有著重大的意義。 共產主義的實現是社會主義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矛盾運動發展的必然結果。當社會主義的生產力發展到了極高的水平,那時社會產品極大地豐富了,全體人民的共產主義的思想覺悟和道德品質都極大地提高了,全民教育普及了並且提高了,社會主義時期還不得不保存的舊社會遺留下來的工農差別、城鄉差別、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差別都逐步地消失了,反映這些差別的不平等的資產階級權利的殘餘也消失了,勞動已經不僅僅是謀生的手段,而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在這種時候,社會主義的生產關係將為共產主義的生產關係所代替,「各盡所能,按勞分配」的制度將為「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的制度所代替,由社會主義到共產主義的飛躍,就將得到實現。第十二章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 社會的基本矛盾,除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而外,還有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的發展和變化受到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的制約;而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矛盾的解決,又有賴於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矛盾的解決。為了把握社會發展的規律性,還必須進一步分析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相互關係及其矛盾運動。一社會形態是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統一 前面已經說過,包含著生產力和生產關係這兩個相互矛盾方面的生產方式,是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生產力的發展,對於社會形態的發展和變革,起著最後決定的作用,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遲早必然引起生產關係變革,從而引起社會的政治制度、社會的意識形態的變革,也就是引起整個社會形態的變革。但是,社會的政治制度和社會的意識形態的性質,並不是直接決定於生產力的情況,而是決定於生產關係的性質。例如,美國的生產力發展水平是很高的,但美國還沒有社會主義的生產關係,因而也沒有社會主義的政治制度,它的社會意識形態領域也是由資本主義思想占著統治地位,從而美國的整個社會形態也是資本主義性質的。 一定社會的生產關係的各個方面的總和,構成該社會的經濟基礎。資本主義的經濟基礎,也就是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各個方面的總和,其中包括生產資料的資本家私有制,在生產中資本家與工人的統治和被統治的關係,以及資本主義的交換關係和分配關係等。 社會的上層建築是建立在經濟基礎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與基礎相適應的社會意識形態,人們在一定經濟關係的基礎上形成一定的政治關係和一定的思想關係。政治關係體現在各種政治制度中,體現在政權、法制、軍隊、警察:法院、黨派團體的組織活動等全部國家機器和政治結構中。社會意識形態包括人們的政治觀點、法律觀點、道德、哲學、藝術、宗教觀點等等。政治法律制度和社會意識形態是有機地互相聯繫著的。一定社會的政治法律制度,都是以一定的社會觀點,思想體系為指導並與之相適應地建立起來的。例如,一定社會的法律制度,就是按照這個社會的統治階級的法律觀點建立起來的,它直接體現了統治階級的意志。各種思想觀點、意識形態,也總是要求有一定的制度、機構和設施同它相適應。在階級社會裡,無論是政治的和文化的機構、設施通常都是掌握在統治階級的手裡,或者主要掌握在他們手裡,因而他們的意識形態能夠得到最有力,最廣泛的傳播。這保證了他們的思想成為統治的思想。 上層建築是一個龐大的體系,其中,政治處於主導的地位。社會意識形態的發展不但反映著經濟基礎的發展,而且還受到政治的制約,從屬於政治。在階級社會裡各階級之間意識形態的鬥爭,直接地或間接地貫串著政治鬥爭的內容。 馬克思說:「人們在自己生活的社會生產中發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們的意志為轉移的關係,即同他們的物質生產力的一定發展階段相適合的生產關係。這些生產關係的總和構成社會的經濟結構,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層建築豎立其上並有一定的社會意識形式與之相適應的現實基礎。」①一定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有機的統一,構成了特定的社會形態。歷史唯物主義把錯綜複雜的社會現象區分為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由此出發就能夠對人類社會的結構及其發展規律作出精確的科學的說明,就能夠根據一定的經濟基礎及與之相適應的上層建築的情況,來把握這個社會的全部結構及其運動發展的規律。 ①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2頁。 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統一是具體的歷史的統一。從古至今,人類社會已經出現過五種基本的社會形態,每一種社會形態都有它特定的經濟基礎和特定的上層建築。任何經濟基礎以及同它相適應的上層建築,都有其產生、發展和滅亡的歷史,一切社會形態都不是永恆的。歷史唯物主義關於社會形態的理論,是與資產階級社會學關於「一般社會」的抽象議論根本對立的。資產階級社會學這種抽象議論的實質就在於否認資本主義社會的歷史的暫時性,為資產階級的統治作辯護。 現實存在的具體社會形態是複雜的,在每一個具體的社會形態里,都有著某一種生產關係占居主要的地位,它規定著這個社會的經濟基礎的一般的主要特徵,也規定著這個社會的上層建築和整個社會形態的主要特徵。同時,在這個社會形態里,還會存在著曾經孕育過這個社會形態的舊社會的生產關係和舊的政治,思想的殘餘,也會出現即將產生的新社會的生產關係和新的政治思想(但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只能產生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某些物質前提,而不能產生社會主義的生產關係)。這些複雜情況的存在,又使這個社會形態表現出自己的具體的歷史特點。列寧在談到資本主義社會的情況時指出:「世界上沒有而且也不會有『純粹的』資本主義,而總是有封建主義、小市民意識或其他某種東西摻雜期間。」因此,要想正確地認識一個具體的社會形態,必須對這種複雜的情況進行全面的分析,即要首先找出在它裡面占統治地位的主要的生產關係的總和及與之相適應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會意識形態,又要注意到存在於這個社會內的舊制度的殘餘或新制度的萌芽。具體地分析每一個社會形態的複雜情況,對於把握特定社會形態的具體內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二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辯證關係 社會形態是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辯證統一。在這個矛盾的統一體中,經濟基礎起著主要的決定的作用。 經濟基礎的性質決定上層建築的性質,有什麼樣的經濟基礎,就有什麼樣的上層建築。恩格斯說:「每一時代的社會經濟結構形成現實基礎,每一個歷史時期由法律設施和政治設施以及宗教的,哲學的和其他的觀點所構成的全部上層建築,歸根到底都是應由這個基礎來說明的」。②在階級社會裡,剝削階級在經濟生活中居於統治地位,建立在這個經濟基礎之上的上層建築,也就以剝削階級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的統治為其主要內容。這是一切階級社會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一般的特點。在封建社會裡,地主階級在經濟生活中占居統治地位,與此相適應,就產生了以地主階級的專政和地主階級的意識形態為主要內容的封建主義上層建築。在資本主義社會裡,資產階級在經濟生活中占統治地位,就產生了以資產階級專政和資產階級意識形態為主要內容的資本主義上層建築。叫任何社會的經濟基礎都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矛盾,這種矛盾必然表現在上層建築領域中,表現為政治上、思想上的矛盾和鬥爭。在階級社會裡,經濟基礎具有階級對抗的性質,與此相應,上層建築領域中也包含著階級對抗的內容。經濟基礎的變化決定著上層建築的變化。當著舊的經濟基礎讓位於新的經濟基礎之後,舊的上層建築也就或遲或早地必然為新的上層建築所代替。即使在同一社會裡,當經濟基礎發生某些局部的變化時,也會引起上層建築發生相應的變化。由於上層建築各部分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對的獨立性,各有其本身的形成和發展的相對獨立的歷史,它們並不都是隨著經濟基礎的變化或消滅而立即變化或消滅。但是,經濟基礎的根本變革,遲早必然要引起上層建築的根本變革,則是確定不移的歷史規律。 ①《第二國際的破產》,載《列寧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42—643頁。 ②恩格斯:《反杜林論》,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6頁。 歷史唯物主義肯定經濟基礎對於上層建築的決定作用,同時,它又指出上層建築不只是消極地反映經濟基礎,上層建築的產生,就是要為經濟基礎積極服務的,它必然對經濟基礎起著巨大的能動作用。上層建築作用的性質,取決於它所服務的經濟基礎的性質。當它為新的先進的經濟基礎服務時,它就成為促進生產力發展、推動社會前進的進步力量;當它為舊的落後的經濟基礎服務時,它就成為妨礙生產力發展、阻礙社會前進的反動力量。例如,處在上升時期的資本主義,生產關係是與生產力的發展基本上相適應的,它的經濟基礎還是先進的,為這個經濟基礎服務的上層建築(如資產階級的民主制和民主思想等),曾經對社會的發展起過一定的進步作用;但在帝國主義階段,壟斷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成為生產力發展的嚴重障礙時,為這種腐朽的經濟基礎服務的上層建築(如帝國主義國家的法西斯統治和腐朽的資產階級意識形態的統治等等)就成為阻礙社會前進的極端反動的力量。 上層建築是怎樣反作用於經濟基礎,怎樣為經濟基礎服務的呢? 上層建築能夠幫助經濟基礎形成、鞏固和發展。在階級社會裡,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的作用就在於:統治階級要依靠自己在政治上,思想上的統治地位,來鞏固和發展自己在經濟上的統治地位。更具體些說就是,統治階級通過自己的國家政權,來鎮壓被統治階級的反抗,鞏固自己的政治統治;通過自己的宣傳教育文化等機關,大力地宣傳自己的思想觀點,和其它階級的思想觀點進行鬥爭,以保證自己的思想統治。政治上,思想上的統治地位,是建立,鞏固和發展經濟上的統治地位的保證。反之,如果統治階級不能通過國家政權的力量與教育文化機關的影響,來確立自己在政治上、思想上的統治,那麼,它就不能克服被統治者的反抗,它在經濟上的統治地位就要動搖,它所依賴的經濟基礎必將加速趨於崩潰。 上層建築對於經濟基礎的反作用和上層建築領域中的矛盾鬥爭情形是密切聯繫著的。經濟基礎中存在著一定階級的統治,存在著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的對立,那麼上層建築領域中也就有著這個階級在政治上、思想上的統治,有著統治階級的政治,思想和被統治階級的政治、思想的對立。統治階級必須用自己的政治權力及其思想影響,戰勝被統治階級的政治反抗和政治、思想影響,它才能鞏固自己在政治和思想上的統治地位,才能繼續維持它所依賴的經濟基礎;相反地,如果被統治階級的政治力量和思想影響能夠發展和強大起來,以至發動革命,奪取政權,戰勝統治階級的政治權力和思想影響,那就必然要引起整個社會的經濟基礎的根本變革。例如,在封建社會裡,當維護封建經濟基礎的上層建築--地主階級的政治統治和思想統治--沒有被推翻的時候,即使已出現了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封建社會的經濟基礎仍然占著統治地位,而資本主義的經濟基礎也不可能發展起來。只有農民和其他勞動人民反抗封建地主階級的思想和情緒日益高漲,資產階級的民主思想的影響日益擴大,並終於引起了資產階級革命,使資產階級在政治上和思想上取得統治地位,資本主義的經濟基礎才能取得統治地位和順利地發展,資產階級在經濟上的統治地位才得到鞏固。 在帝國主義時期,資本主義經濟基礎已經衰朽,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已經嚴重地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但是,即使在這樣的情形下,如果資產階級還掌握著比較強大的國家機器,能夠繼續維持其政治上的統治地位,如果資產階級的各種思想宣傳還能夠欺騙人民群眾,那麼,資產階級就仍然能夠在一定的時期之內維持它在經濟上的統治地位,使資本主義的經濟基礎暫時不至於崩潰。所以,要摧毀資本主義經濟基礎,建立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無產階級的先鋒隊就必須通過思想文化領域的鬥爭,使馬克思列寧主義掌握廣大勞動群眾,發動無產階級的政治革命,建立無產階級專政,使無產階級在政治上取得統治地位,並進一步在思想上取得統治地位。馬克思、恩格斯說:「無產階級,現今社會的最下層,如果不炸毀構成官方社會的整個上層,就不能抬起頭來,挺起胸來。」① ①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62頁。 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這種辯證關係的理論,進一步揭穿了修正主義者所宣揚的庸俗化了的所謂「生產力論」。這種謬論在否認生產關係對於生產力發展的反作用的同時,還否認上層建築對於經濟基礎的反作用,由此引出了維護資本主義制度的反動政治結論:否認推翻舊的上層建築的必要性,即否認無產階級進行政治鬥爭,推翻資產階級專政、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必要性。 上層建築是適應經濟基礎的需要而產生的,但是,上層建築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完全地、絕對地適應經濟基礎的需要。新建立起來的上層建築總有某些不完全的地方,總不可能立刻就充分適應經濟基礎的要求;而且社會的經濟基礎是不斷變化的,即使在相對穩定的階段,也會發生量的變化和某些局部的質變,經濟基礎中的這種變化,並不會立刻就在上層建築里得到反映。這樣,就會不斷地出現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之間在某些方面不適應的情形,使兩者之間要經常發生某種矛盾。只有對上層建築中不適應的部分適當地加以調整,使之適應經濟基礎的變化情況,才能夠充分發揮上層建築的積極作用。 當社會生產關係同生產力的發展已經根本不相適應的時候,當經濟基礎已經瀕於滅亡的絕境的時候,反動階級在上層建築方面的調整和修補,雖然能暫時延緩一下腐朽的經濟基礎的壽命,然而無論如何都不能挽救它的死亡。因為反動的上層建築同經濟基礎的變革要求之間的矛盾是一種根本性的矛盾。只有根本摧毀反動的上層建築,才能解決這種矛盾。 資本主義的經濟基礎,在資本主義社會的全部發展過程中,基本性質雖然不變,但發生過由自由競爭階段到壟斷階段的重大的變化。在自由競爭時代,資本主義社會的上層建築,就政治制度來說,主要是採取資產階級民主制的形式。這同當時的經濟基礎是相適應的。到了帝國主義時代,資產階級民主制已不能成為保證壟斷資產階級統治的有力工具。資產階級就要把它的上層建築加以若干改變,使之適應於經濟基礎的變化。這時,資產階級採取了更野蠻的形式來鎮壓憤怒的勞動人民,以求在風雨飄搖之中暫時維持自己的統治,從而延長其經濟基礎的壽命。這就是帝國主義時代的資本主義國家在政治上都露骨地或者隱蔽地趨向法西斯的統治方式的根本原因。 法西斯的政治統治延緩資本主義經濟的崩潰,這只是暫時的情形。帝國主義是垂死的資本主義,它的生產關係和生產力的矛盾已走上發展的頂點,只有根本地變革生產關係,社會才能前進。壟斷資產階級的以法西斯統治為中心的上層建築,竭力維護阻礙生產力發展的生產關係,維護腐朽的經濟基礎。這種極端反動的上層建築和由生產力發展所引起的變革經濟基礎的要求之間發生了根本的矛盾,發生了尖銳的衝突。這種矛盾是對抗性的矛盾,不可能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得到解決。只有通過無產階級革命完全摧毀反動的資本主義上層建築,代之以社會主義的上層建築,才能解決這個矛盾。三 社會主義社會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 社會主義社會根本不同於一切以剝削制度為基礎的社會,它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在產生、形成以及兩者的矛盾性質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點。正確地理解這些特點,對於把握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規律,對於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實踐,有著重要的意義。 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就是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總和。社會主義的上層建築就是社會主義的各種政治法律制度和社會意識形態,是無產階級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的統治。在政治法律制度方面,最主要的是指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政權和法制。無產階級的政黨--共產黨,就是這個國家政權的領導核心。在社會意識形態方面,是占統治地位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無產階級意識形態。 社會主義的生產關係不可能在舊社會內部自發地產生,而只能在無產階級推翻了資產階級的政治統治之後,利用無產階級專政的政權,自覺地建立起來。作為社會主義上層建築的無產階級的政治統治--無產階級專政的確立,是建立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的基本前提。在這裡,上層建築對於經濟基礎的積極作用表現得特別明顯。無產階級首先必須經過社會主義革命、建立並鞏固自己的政治統治,才能求得經濟上的解放,才能建立社會主義經濟。 社會主義經濟基礎是在無產階級取得政權之後建立起來的,這是歷史唯物主義關於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一般規律的一種特殊表現。無產階級革命的勝利和無產階級專政的建立,是由經濟上的原因決定的,是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和生產力衝突的結果。社會主義的上層建築必須在這樣的條件下才能建立起來,即資本主義的生產已發展到相當集中的程度,使得無產階級專政在一開始建立的時候,就能從大資產階級的手裡,把有關國家經濟命脈的各種企業接收過來,把它們改造成全民所有制的企業,從而初步地建立起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這時,統一的社會主義經濟基礎雖然還沒有形成,但社會主義的經濟成分已經居於領導地位,能夠給無產階級國家以強有力的經濟上的支持。在這樣的條件下,進一步發展社會主義經濟成分,改造非社會主義經濟成分,建立統一的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才能使社會主義上層建築日益鞏固和逐步地完備起來。 統一的社會主義經濟基礎是經過一個改造多種經濟成分的過渡時期逐步建立起來的。在這個過渡時期的國民經濟中既有社會主義的成分,又有資本主義的成分,也有其他的經濟成分(主要是個體經濟成分),其中社會主義經濟成分和資本主義經濟成分的矛盾是主要的矛盾。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必須運用社會主義上層建築的力量,運用無產階級專政和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來促進社會主義經濟成分一步步地戰勝資本主義經濟成分,並改造其他經濟成分,以便使經濟上的社會主義革命獲得勝利,建立起統一的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 要使社會主義上層建築充分發揮這樣的作用,還必須在上層建築方面進行鬥爭,以鞏固和加強無產階級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的統治。經濟方面有著社會主義成分和資本主義成分的矛盾和鬥爭,那麼,在上層建築領域中,在政治關係和思想關係中,也就必然有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矛盾和鬥爭。已經被推翻了的資產階級對社會主義革命的抵抗不但表現在經濟上,並且也表現在政治上和思想上,這就是說,資產階級總是要利用它的政治和思想的影響,進行各種活動,力圖動搖和破壞無產階級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的統治,藉以阻礙經濟上的社會主義革命。因此,無產階級在進行經濟上的社會主義革命的同時,還必須在上層建築方面對資產階級展開堅決的鬥爭,還必須繼續進行政治上和思想上的社會主義革命。如果不在上層建築方面進行這樣的革命鬥爭,就不能保證上層建築適合於經濟上的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改造的要求,就不可能有效地運用社會主義的上層建築來幫助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的建立和發展。 從多種經濟成分到統一的社會主義經濟基礎形成的過程中,在經濟上有著兩種性質的矛盾和鬥爭:對抗性的和非對抗性的。個體經濟同社會主義集體經濟之間的矛盾,是非對抗性的矛盾。資本主義經濟同社會主義經濟之間的矛盾,是對抗性的矛盾。但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如果政策正確,處理得當,資產階級分子被大勢所迫,不得不接受社會主義改造,對他們就不需要進行對抗的鬥爭,至於對一部分堅決抵抗改造的資產階級分子,鬥爭不能不是對抗的。經濟上不同性質的矛盾和鬥爭的情況,也必然反映在上層建築領域中。這就是說,在政治思想上,社會主義道路和資本主義道路的鬥爭,無產階級觀點和資產階級觀點的鬥爭,包含著對抗的和非對抗的兩種不同性質的鬥爭。為了使社會主義的上層建築日趨完善,保證它能夠充分適合於改造資本主義經濟和其他經濟成分,促進社會主義經濟基礎建立和發展的需要,無產階級必須善於分析不同性質的矛盾,並採取不同的鬥爭方法來解決這些矛盾。 社會主義革命在經濟方面的決定性勝利,統一的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建立,標誌著多種經濟成分並存的過渡時期的結束和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的形成。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的形成,又進一步促進社會主義上層建築的鞏固和發展。 社會主義國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具有巨大的優越性,它同社會主義經濟基礎是適合的。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政權,不僅是社會主義經濟改造的槓桿,而且是組織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強有力的工具。無產階級國家政權的強大力量的來源之一,是它的民主集中制。它對全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實行著集中統一的領導,又使廣大勞動人民享受著廣泛的民主權利。只有在國家的統一領導下才能使社會主義經濟有計劃、按比例和高速度地發展,才能在社會主義經濟建設過程中,使社會主義的生產關係和勞動組織日益鞏固、完善和發展。社會主義國家所實行的社會主義民主,調動和發揮著廣大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社會主義的國家機器,是保衛社會主義制度的強有力的工具。共產黨領導著國家政權和群眾團體等社會組織,它是團結全體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核心。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武裝起來的共產黨的領導,是實現社會主義建設任務,鞏固,發展社會主義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根本保證。 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指導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對促進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的鞏固起著巨大的積極的作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使黨和國家能夠按照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進行自覺的指導,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啟發著人民群眾建設社會主義的自覺性。在黨和國家的指導和教育下,人民群眾社會主義覺悟的提高,新的精神面貌和道德風尚的形成,促進著群眾的創造精神和主動精神的發揮,加速著社會主義建設的進程。社會主義革命改變了以往的文化、教育組織活動的階級內容和工作方向。適應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的需要,社會主義文化日益繁榮和發展。 社會主義的上層建築幫助它的經濟基礎的建立、鞏固和發展這說明社會主義的上層建築和它的經濟基礎是相適應的。但是在適合之中也還存在著不適合的方面,也就是兩者之間還存在著某些矛盾。這是因為:第一,社會主義的上層建築不可能一旦建立起來就達到十分完善的程度,而總不免在某些環節上有不完善的地方。第二,資產階級的政治勢力和資產階級的意識形態,即使資本主義的經濟成分已經被消滅之後,也還會在相當長的時期里繼續存在,它們當然是同社會主義經濟基礎不相適應的,而且由於它們的影響,也會造成社會主義的上層建築的某些缺陷。第三,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也不是絕對不變的,雖然在過渡到共產主義以前,它是相對穩定的,但仍然有著不斷的量的發展和某些部分的質變。所以,社會主義的上層建築,對於它的基礎總是處於又適合又矛盾的狀態,這種矛盾是非對抗性的,它可以經過社會主義制度本身,不斷地得到解決,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正是在這種牙盾的不斷產生和不斷解決的過程中發展的。 在談到我國社會主義的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又相適應又相矛盾的情況時,毛澤東同志指出:「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制度和法律,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指導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這些上層建築對於我國社會主義改造的勝利和社會主義勞動組織的建立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它是和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即社會主義的生產關係相適應的;但是,資產階級意識形態的存在,國家機構中某些官僚主義作風的存在,國家制度中某些環節上缺陷的存在,又是和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相矛盾的。我們今後必須按照具體的情況,繼續解決上述的各種矛盾。當然,在解決這些矛盾以後,又會出現新的問題。新的矛盾,又需要人們去解決。」① ①《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載《毛澤東選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74—375頁。 在社會主義社會中,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之間的矛盾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由於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的存在,由於資產階級思想和舊社會的其他壞思想和壞習慣的存在所引起的,人民大眾同堅決反抗社會主義的資產階級分子和其他壞分子之間的矛盾,是敵我矛盾,在人民中間由於受到某些舊思想和舊習慣的影響而形成的矛盾,是人民內部矛盾。在社會主義社會中,人民內部矛盾是大量存在的。另一種是社會主義的上層建築本身某些局部缺點同經濟基礎之間的矛盾,它完全是屬於人民內部的矛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事業是一個極其偉大、極其艱巨的嶄新的事業,為著實現這個事業,人們必須在各方面積累經驗;人們的意識往往落後於客觀事物的發展,經過實踐,人們才能發現和解決一個個的問題。在沒有獲得足夠的實踐經驗之前,人們在建設社會主義的工作中不免要發生這樣或那樣的缺點。在社會主義社會中,隨著實踐經驗的增加,人們能夠在繼續鞏固和發展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及時地糾正上層建築中的某些局部缺點,使之適應於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發展的需要。 上述這些矛盾的不斷解決,使社會主義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不斷地互相適應和向前發展。毛澤東同志關於正確地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學說,對於解決我國社會主義社會發展中的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之間的矛盾,有著極其重大的指導意義。 我國在1956年基本上完成了生產資料所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這就使社會主義生產力得到了大解放。接著在1957年又進行了反對資產階級右派分子的鬥爭,取得了政治戰線和思想戰線上的社會主義革命的決定性的勝利,同時還在黨和國家機關的幹部中進行了反對主觀主義、官僚主義和宗派主義的整風運動。這樣,就在上層建築方面為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健全發展和社會主義生產力的躍進創造了有利的條件。1958年黨中央和毛澤東同志制定了鼓足幹勁、力爭上遊,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總路線的制定和在總路線的指導下所取得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巨大成就,都是在我國的條件下具體運用社會主義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的規律,社會主義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運動的規律的結果。我們還將繼續運用這些規律,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要求,改進社會主義的上層建築和生產關係,逐步地把我國建成為一個具有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國防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社會主義國家,並且進一步創造條件,準備在將來由社會主義向共產主義過渡。 四家庭、民族 社會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性質,決定著整個社會形態的特徵,也規定著家庭和民族等社會生活組織形式和社會共同體的特點。 一夫一妻制的個體家庭,是在原始公社末期私有財產發生的基礎上產生的社會生活組織形式。個體家庭的出現,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道路。從最初的原始群中,由雜交發展為實行各種形式的群婚,逐漸形成了以血緣紐帶聯繫起來的母系氏族公社。這是由於早期氏族公社生產力稍有發展,男女在生產中開始有了自然的分工(男子從事狩獵,婦女從事採集,初步種植植物),婦女的生產比較穩定可靠,並在原始公社生產中占居比較重要的地位等等原因而產生的。原始公社的生產由狩獵向畜牧和農業進一步發展,畜牧業和農業生產主要由男子負擔,於是男子在生產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母系氏族公社便為父系氏族公社所代替,並逐漸出現了父系家長制的家庭。畜牧業和農業生產力再向前發展,生產已有可能不依靠群體的共同勞動來進行,而由較小的個體單位來進行,同時,由於私有制的出現,也自然而然地要求形成各自獨立的經濟單位。這樣,就逐步地產生了一夫一妻制的個體家庭。 一夫一妻制的個體家庭,在階級社會裡,是建立在男性支配和奴役女性的基礎上的,這裡的一夫一妻制的義務,實際上只是片面地要求女方遵守。掌握財產所有權的男子方面的多妻生活和社會上的賣淫制度,成為剝削階級家庭制度經常的補充。這種一夫一妻制的個體家庭形式,是私有制生產關係的必然的產物,是為私人的財產占有權和財產繼承權服務的生活組織形式。它是以血緣關係為其自然基礎,又以私有製為其經濟基礎。它既擔負著繁衍後代的職能(對勞動者家庭來說,是勞動力的再生產的職能),又是私有財產佔有的單位。就後一種意義來說,它也是一個經濟單位。個體生產一般都是以家庭為單位進行的,這種家庭是生產的單位。在資本主義大生產的條件下,工人都在資本家的工廠里進行生產,家庭就成為單純的消費單位,而不再是生產的單位。工人的家庭不論作為勞動力再生產的單位,或者是作為消費的單位,對於資產階級來說,都只是提供剝削的源泉。由此可見,家庭的性質、職能,都是隨著人類社會的生產方式的發展而發展的。 家庭的制度以及與之相聯繫的倫理觀點和法律觀點,也是隨著經濟關係的變化而變化的。例如,與封建社會的經濟基礎相適應,產生了封建的家長制度和家庭內的尊卑等次--父子、兄弟、夫婦的不同地位,以及維護這一制度的國法家規和道德觀念。在封建家庭里,族權、父權、夫權控制著一切。農奴階級的家庭,對於封建主階級處於從屬地位。與資本主義經濟基礎相適應,「資產階級撕下了罩在家庭關係上的溫情脈脈的面紗,把這種關係變成了純粹的金錢關係。」①資產階級的法律和道德,實質上是把這種資產階級的家庭關係奉為至高無上的「神聖原則」。在工人家庭中,由於資本主義大機器工業的發展,把婦女吸引到生產勞動中,使婦女開始從宗法制度和家長制度束縛下解放出來,提高了她們在家庭中和社會上的地位。 ①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4頁。 隨著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剝削制度的消滅和公有經濟的日益發展,男女在經濟上、政治上以及在社會生活的各方面都處於完全平等的地位,婦女成為自由的、具有平等權利的社會成員。只有到了這個時候,一夫一妻制對於男女雙方才都是現實的。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家庭關係發生根本變化,人們才有可能擺脫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的家庭制度以及和它相聯繫的倫理觀點和法律觀點。建立真正平等,團結、和睦的社會主義新家庭。 總之,作為社會的生活組織形式的家庭,既反映社會經濟基礎的特點,也反映社會上層建築的特點。它同整個社會形態,首先是經濟基礎之間有著內在的,密切的聯繫。它的職能、性質、形式、結構以及和它相聯繫的倫理道德觀念,遲早都會隨著生產方式的變革而變革。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家庭制度。在不同階級間,家庭關係也有所不同。生活方式決定於生產方式,家庭關係決定於經濟關係。家庭關係的變化,歸根到底可以從經濟基礎的性質和變化中得到說明。 民族這一種社會共同體同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也有密切的聯繫。民族的形成主要是經濟發展的結果。要使人們打開各個地區閉關自守的界限,在廣大的地域里結合為民族,這首先要在各地區之間發展交換關係,擴大商品流通,使這些地域的居民之間形成經濟上的密切聯繫,才有可能。除此而外,要形成民族,還需要這樣的條件:共同的語言和表現在共同的文化特點上的民族心理。這樣,民族這種社會現象,是既包括一定的經濟關係,又包括一定的思想關係的綜合形態,但在構成民族的各種因素中,物質生活、經濟關係則處於主導的地位,它決定著民族文化的實質,決定著整個民族的根本特徵。 資本主義民族和社會主義民族是兩種類型的民族,它們有本質上的不同。 在資本主義民族中,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經濟利益,不同的思想感情,以至於不同的文化。在文化領域內,同一個資本主義民族裡,可以產生兩種不同的文化傳統,資產階級的民族文化傳統和勞動人民的民族文化傳統。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對立決不會因為屬於同一民族而有所減弱。不過,由於民族在生活習慣、思想傳統方面有著許多共同的東西,這使得同一民族中的不同階級、不同社會集團的人們,也能在某種程度上保持某些共同的文化特點和共同的民族感情。這種民族共同感情在一個民族受到外來的侵略時就特彆強烈地表現出來,而成為被壓迫民族人民反對帝國主義的重要思想動力之一。儘管如此,在共同抵抗外來侵略的時候,不同的階級在實際上仍然有著不同的態度,堅決反抗侵略、保衛民族利益的是勞動者階級,而剝削階級則很容易趨向於妥協和投降。資產階級民族主義在被壓迫民族反抗外來侵略時,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起積極作用,但是不論在壓迫民族或者被壓迫民族中,資產階級民族主義者總是誇大共同的民族感情,以此來抹煞民族內部的階級對立,鞏固資產階級對於本民族勞動人民的統治。 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使各民族之間的交往日益頻繁,聯繫日益密切起來。人剝削人的資本主義生產關係不但造成了民族內部的不平等,也造成了民族之間的不平等,造成民族歧視和民族壓迫的罪惡現象。資產階級民族主義在不同民族的勞動人民之間造成互相歧視、互相對立傾向,破壞各族勞動人民的團結。在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壓迫弱小民族的過程中,它成為民族侵略的思想工具。 馬克思列寧主義者一方面要求重視民族的特點,尊重各民族的民族感情,文化傳統和生活習慣,積極支持被壓迫民族反對帝國主義的民族解放鬥爭,另一方面又要求用無產階級的國際主義來反對反動的資產階級民族主義。馬克思列寧主義者在民族關係上,既反對大民族主義,又反對狹隘的地方民族主義。 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消滅了各民族內部的階級剝削和壓迫,形成了各民族內部的團結,各民族的社會政治面貌和精神面貌逐步得到改變,新型的社會主義民族形成和發展起來。社會主義制度從根本上改變了民族之間的關係,由於消滅了民族壓迫和歧視的經濟根源,形成了民族平等、團結、互助的新的民族關係。社會主義生產關係是各民族文化發展和繁榮的經濟基礎,在這個經濟基礎之上,以民族形式和社會主義內容相結合的各民族的社會主義文化得到不斷的提高和發展。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政黨領導下,處在低級發展階段的民族,由於國內先進民族的幫助和自己的努力,可以超越若干歷史發展階段而直接進入社會主義,提高到先進民族的發展水平。各民族的繁榮和興旺,各民族之間的大團結,是社會主義建設迅速發展的重要條件。共產主義在全世界的勝利,將使世界各民族在乎等和互相尊重的基礎上,在各民族的經濟,文化高度發展的基礎上,通過一個長久的歷史時期的經濟、文化的交流和合作,逐步地達到民族界限的消亡。 由此可見,民族,民族關係和民族文化,歸根到底是隨著社會經濟基礎的變化而變化著的歷史現象。第十三章階級和國家 在階級社會裡,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之間、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都必然表現為階級鬥爭。國家是階級統治的工具,是上層建築中最主要的東西。階級,階級鬥爭和國家都是社會生產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它們有著自己的發生、發展和滅亡的規律。一階級鬥爭是階級社會發展的動力 階級是一個歷史的範疇,階級的存在是和生產發展的一定歷史階段相聯繫的。在人類最早的時期--原始社會時期,社會生產力水平極低,沒有剩餘產品,人們只有共同勞動,平均分配,才能免於飢餓和死亡。這時沒有生產資料的私有制,沒有人剝削人的可能,從而也就沒有任何階級的存在。原始社會末期,由於生產力的發展開始出現了剩餘產品,提供了剝削的可能性,也就有了產生階級的可能性。隨著社會分工的發展,生產資料私有制的出現,促使這種可能性變成現實。 隨著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發展,各個氏族和家庭之間財產不平等的現象便發展起來。氏族內部分化出了氏族顯貴,如族長、酋長、軍事首領、祭司和其他擔任公共職務的人員,他們利用自己職位的方便,侵佔一部分公共財產,並利用氏族、部落之間的衝突和戰爭的機會發財致富,甚至形成了以戰爭為專業的集團。財產不平等的現象日益發展,在氏族中逐漸出現了一批剝削者,這就是最初的奴隸主。 奴隸主階級的剝削對象--奴隸,開始時是由戰爭中獲得的俘虜來充當的。戰爭和暴力對階級的產生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它加速和加深了財產不平等的現象。但是戰爭和暴力不是私有制和階級產生的原因。掠奪不能創造財富,它只能把財產從一個所有者的手上轉到另一個所有者的手上。把俘虜變為奴隸只有在生產發展到一定程度時才成為可能。在社會生產力極低,沒有任何剩餘勞動可供剝削的時候,俘虜通常都要被殺掉,只有在生產可能提供剩餘產品的時候,才被用作被剝削的對象。使用奴隸的制度進一步發展以後,奴隸的來源就不再以戰爭的俘虜為限了。本部落里窮困的人常常被迫成為奴隸,而富有者則成為奴隸主。這樣,人類社會便由沒有階級、沒有剝削的原始社會進入了第一個階級對抗的社會--奴隸制社會。 可見,社會劃分為階級,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任何企圖離開社會經濟本身的原因去解釋階級的起源,都是錯誤的。 人類歷史的發展經歷過三個對抗性的階級社會,即奴隸制社會、封建制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在這三個特定的社會形態里,各有兩個基本階級,即奴隸主和奴隸、封建主和農奴、資本家和工人。各基本階級內部的各部分人之間還有某些具體區別,例如,封建主階級中有貴族領主和一般地主的區別,農奴中有依附於地主莊園的農奴和佃農的區別,等等。這些基本階級之間的鬥爭是各個社會特定的生產方式的基本矛盾的表現。在各個階級社會中還存在一些非基本的階級和集團。例如,在奴隸制社會裡,有不是奴隸主也不是奴隸的從事勞動的「自由民」,在封建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裡,都有依靠自己的生產資料從事生產的個體勞動者。有些非基本的階級屬於舊生產方式的殘餘或新生產方式的萌芽。例如,在封建社會初期存在一些奴隸主和奴隸,在晚期出現了資產者和無產者。在階級社會裡,知識分子不是一個特定的階級,而是分屬於不同階級的社會階層。他們的階級地位分別屬於其所服務的階級。 關於階級和階級鬥爭這個客觀存在的事實,馬克思和恩格斯以前的某些資產階級思想家,如十八世紀,十九世紀初葉的英國古典經濟學家和法國歷史學家,已經初步認識到了。但是他們都不可能對這個事實作出科學的解釋。馬克思主義第一次揭示了階級的本質,提出階級是與特定的生產關係相聯繫的、在經濟上處於不同地位的各個社會集團。列寧說:「所謂階級,就是這樣一些大的集團,這些集團在歷史上一定社會生產體系中所處的地位不同,對生產資料的關係(這種關係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規定了的)不同,在社會勞動組織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領得自己所支配的那份社會財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謂階級,就是這樣一些集團,由於它們在一定社會經濟結構中所處的地位不同,其中一個集團能夠佔有另一個集團的勞動。」① ①《偉大的創舉》,載《列寧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0頁。 各階級在社會經濟結構中所處的不同的地位,主要地就是在經濟上的統治和被統治的地位、剝削和被剝削的地位。奴隸主和奴隸、封建主和農奴,資本家和工人的地位的不同,就在於前者在經濟上處於統治和剝削的地位,後者處於被統治和被剝削的地位。這種地位的不同,首先是因為它們對生產資料的佔有關係不同。奴隸主階級、封建主階級、資產階級佔有全部或大部分的生產資料,而奴隸階級、農奴階級、無產階級則不佔有或很少佔有生產資料,所以前一部分人就能夠利用自己對於生產資料的所有權,對勞動人民實行經濟上的統治,從而佔有他們的勞動,對他們進行奴役和剝削。對生產資料的佔有關係不同,又決定著各階級在社會勞動組織中的作用不同。占統治地位的剝削階級既然佔有他人的勞動,因此就能在生產中居於指揮地位或者脫離社會的生產勞動,從事生產勞動以外的活動。人數眾多的被統治、被剝削者不得不全力從事繁重的、折磨人的體力勞動。對生產資料的佔有關係不同,以及在社會勞動組織中的作用的不同,又決定著各階級取得它們所支配的社會財富的方式和多少也截然不同。例如,資本家能夠佔有工人所生產的剩餘價值而增殖其財富,工人只能獲得勉強能補償他的勞動力價值的工資。 階級不僅是一個經濟範疇,而且是一個更廣泛的社會範疇:社會階級的矛盾和對立也表現在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上。但是,社會各階級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的特點,歸根到底還是決定於它們的經濟地位。 現代資產階級社會學家和思想家常常根本抹煞社會階級的存在,有的雖然承認階級的存在,但卻歪曲階級劃分的原因。有的人杜撰出一些生物學的,種族的、心理方面的、個人能力方面的以及其他非經濟的原因來解釋社會階級的劃分,藉以證明階級的存在是永久的、合理的現象。有的人雖然接觸到經濟問題,但只是孤立地從經濟現象的某一方面來解釋階級。例如,資產階級社會學的「組織論」者硬說階級的出現是由於人們在社會生產組織中的職能不同而分為「組織者」和「執行者」的結果。這種觀點是企圖這樣來為資本主義制度作辯護:資本家在社會生產中有著「組織者」的職能,因此就應該永遠居於統治者、生產領導者的地位。其實這是把事情說顛倒了。事實是,資本家並不是因為他們生來對社會生產有著組織者的職能,才在經濟上佔有統治者和領導者的地位,相反地,他們只是由於佔有了生產資料,在經濟上居於統治的地位,所以才成為生產中的組織者、領導者。「分配論」者則把階級之間的區別歸結為收入來源和收入多少的不同。其實,經濟上的分配關係是由生產資料的所有制決定的,收入來源的不同決定於人們對生產資料的關係不同和由此產生的經濟地位的不同。按照「分配論」者的說法,似乎只要把分配方式改變一下,無需改變資本主義所有制,就可以改善無產階級的經濟地位,這顯然是錯誤的。 剝削階級思想家還常常把階級和等級混淆起來。舊中國的某些資產階級學者把封建等級制度和階級混為一談,硬說中國只在古代社會有「階級」(如王、諸侯、大夫、士、庶人),到了現代就沒有什麼階級的區分了。這種說法的目的,顯然在於抹煞階級的區分。其實,在奴隸制社會或封建社會裡出現過的那種等級制度(如貴族和平民的等級)的特點,主要是在法律上,道德上所規定的等級差別和一部分人的特權制度。但是等級不等於階級,階級是根據人們不同的經濟地位來劃分的。同一階級中可以分為不同的等級(如中國古代社會的公、侯、伯、子、男),同一等級也可以包括不同的階級(如西歐封建社會末期的第三等級包括資產者,無產者、農民和城市貧民等),因此決不能把等級和階級等同起來。資本主義社會一般在法律上取消了等級制度,但是階級仍然存在著。 馬克思主義指出,自從階級產生以來,「到目前為止的一切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鬥爭的歷史。」①剝削階級為著維護和加強他們在經濟上的統治地位,使其剝削的要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滿足(實現最大限度的剝削是剝削階級要求的一般的趨勢),必然要用一切方法,首先是政治統治的方法,來壓迫被剝削階級。被剝削階級為了擺脫被剝削、被奴役的地位,不能不起來進行鬥爭,不能不起來反抗剝削階級的經濟上、政治上的剝削和壓迫。因此,在階級對抗的社會裡,階級鬥爭是不可避免的,而且這個鬥爭總是對抗性的,它集中地表現為統治者和被統治者、壓迫者和被壓迫者之間的尖銳衝突。這樣的階級鬥爭貫穿著階級社會的全部歷史。各階級在階級鬥爭中會形成集中地代表自己利益的政治集團,政治組織。這樣的政治集團和政治組織在資本主義國家中就是政黨。政黨是階級中最積極的、最有組織的一部分。代表不同階級利益的政黨之間的鬥爭,最集中地表現了階級鬥爭。 ①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0頁。 階級鬥爭是階級社會發展的動力。在階級社會裡,當舊的生產關係已經成為生產力進一步發展的桎梏時,就會發生最尖銳的階級衝突。占統治地位的剝削階級總是想盡辦法去維護現存的生產關係和為它服務的上層建築,從來沒有一個剝削階級自動地放棄自己的統治地位,退出歷史舞台。只有依靠代表生產力發展要求的階級的革命鬥爭,才能改變舊的生產關係,促使新的生產方式建立和成長,才能使一種過了時的社會形態為另一種新的更高級的社會形態所代替。 階級鬥爭對歷史的推動作用,不僅突出地表現在階級社會更替的質變過程中,而且也表現在同一社會形態發展的量變過程中。被剝削階級為著反對統治階級日益加強的壓迫和剝削,一次又一次地進行鬥爭,每一次鬥爭都會在不同程度上打擊剝削階級的統治,從而在不同程度上推動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毛澤東同志在論述中國歷史上反覆出現的農民革命鬥爭時指出:「在中國封建社會裡,只有這種農民的階級鬥爭,農民時起義和農民的戰爭,才是歷史發展的真正動力。因為每一次較大的農民起義和農民戰爭的結果,都打擊了當時的封建統治,因而也就多少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①在奴隸制社會和封建社會中,對社會發展起主要推動作用的是奴隸反對奴隸主、農民反對封建主的各種形式的階級鬥爭。奴隸的革命暴動,如羅馬帝國斯巴達克所領導的大規模的奴隸起義,動搖了奴隸主統治的根基。中國封建社會從秦朝的陳勝,吳廣起義,直到清朝的太平天國,大小數百次的農民戰爭,打擊了當時的封建統治。奴隸和農民在他們所處的社會結構里,都不是和新的生產方式相聯繫的階級,他們不能在自己的鬥爭中提出建立一個較進步的社會形態的綱領,因此他們的鬥爭不能使自己得到解放。但奴隸、農民的起義和他們的革命戰爭,對於破壞奴隸制度、封建制度起著決定性作用。資產階級反對封建主階級的革命鬥爭,總是要依靠或者利用農民群眾的鬥爭,才能取得勝利。在資本主義社會裡,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不斷進行著尖銳的階級鬥爭。跟過去的奴隸、農民不同,無產階級是作為新的、社會主義生產方式的體現者而出現的先進階級。在無產階級的階級鬥爭的基礎上產生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產生了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指導的無產階級政黨--共產黨。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指導和共產黨的領導之下,無產階級能夠提出推翻資本主義社會和建立社會主義社會的正確的戰鬥綱領,制定正確的階級鬥爭的戰略策略,能夠通過革命鬥爭使自己和全體勞動人民得到解放。 ①《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載《毛澤東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588頁。 全部階級社會的歷史,證實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關於階級和階級鬥爭理論的正確性。毛澤東同志指出:「階級鬥爭,一些階級勝利了,一些階級消滅了。這就是歷史,這就是幾千年的文明史。拿這個觀點解釋歷史的就叫做歷史的唯物主義,站在這個觀點的反面的是歷史的唯心主義。」①馬克思列寧主義關於階級和階級鬥爭的觀點是歷史唯物主義的一個根本觀點。 ①《丟掉幻想,準備鬥爭》,載《毛澤東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1376頁。 資產階級社會學家、右翼社會黨的領袖和修正主義者竭力鼓吹階級合作,反對無產階級的革命鬥爭,以至抹煞階級鬥爭的客觀事實。他們說什麼階級鬥爭是社會的病態,是互相殘害,說什麼只有階級合作才是社會發展的動力。階級合作是一切機會主義者的中心思想。列寧曾經指出:機會主義論調的基本錯誤,「在於它們實際上是用資產階級的『共同的』『社會』進步的理論來代替階級鬥爭是歷史唯一的實際動力這個社會主義的理論」①。修正主義者以階級合作和階級利益調和的謬論迎合資產階級的需要,犧牲無產階級的根本利益,為資本主義制度效勞。反動的資產階級思想家和修正主義者還努力把資本主義社會制度加以百般的粉飾,硬說資產階級的政治自由、民主以及普選制已經把階級鬥爭的根據消滅掉了。這些說教者在口頭上反對階級鬥爭的存在,實際上卻正是在全力幫助帝國主義,反動資產階級來對無產階級和廣大人民進行階級壓迫。 階級鬥爭貫串在階級社會的始終,貫串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人們如果不能把握社會現象的階級本質,就不能正確把握社會運動、社會生活的脈搏。馬克思主義政黨要指導無產階級的革命鬥爭,取得革命的勝利,就必須運用階級鬥爭的理論去分析社會現象。列寧說:「馬克思主義給我們指出了一條指導性的線索,使我們能在這種看來迷離混沌的狀態中發現規律性。這條線索就是階級鬥爭的理論。」②把這種理論用來分析社會歷史現象,就是階級分析方法。階級分析方法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研究社會歷史的根本方法。只有了解各階級的經濟,政治情況,了解各階級的歷史變化和動向,了解各階級的相互關係,才能對革命鬥爭的形勢作出正確的估計,才能在革命鬥爭中分清敵友,制定正確的戰略和策略。 ①《再論杜馬內閣》,載《列寧全集》第11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7頁。 ②《卡爾.馬克思》,載《列寧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87頁。二國家是階級統治的工具 國家和階級一樣,也是一個歷史的範疇。國家隨著階級的產生而產生,也將隨著階級的消滅而消亡。 國家並不是從來就有的。原始社會沒有私有制,沒有分裂為統治階級和被統治的階級,沒有供一個階級專門用來統治其他階級的政權機構。這樣的機構必須有一系列的暴力組織(武裝部隊、監獄、及其它強迫他人服從暴力的工具)作為自己的核心,必須有成批的為階級統治服務的專職人員--官吏,才能保證真正具有統治的力量。這一切在原始社會裡都是不存在的,並且也是不需要的。原始公社裡為全體成員共同利益而服務的組織,不是一部分人壓迫另一部分人的機構,這些組織包括氏族、部落的議事會,和具有最高權力的氏族、部落成員大會等等。氏族、部落議事會的成員都是經過選舉產生,並且不脫離生產勞動的。在這裡,社會公共秩序的維持,主要依靠習慣和傳統的力量,也依靠族長和首領所享有的威信。原始社會不需要用特別的武裝組織來維持社會內部秩序,僅僅在和其他部落發生衝突時,才由全體成員共同進行武裝活動。 在原始社會解體後出現的奴隸制社會中,奴隸主階級為著保證對奴隸及其他勞動者的經濟上的統治和剝削,必須建立強有力的政治上的統治。奴隸主是少數人,而奴隸和其他勞動者則占人口的絕大多數。奴隸主階級對奴隸的極端野蠻和殘酷的剝削,不能不引起奴隸階級的強烈的反抗,不能不引起奴隸反抗奴隸主的階級鬥爭,這種鬥爭從奴隸制社會產生之日起,就一直沒有停止過。為著鎮壓奴隸的反抗,為著有可能壓迫占人口絕大多數的勞動人民,強使他們遵循不違背統治階級利益的社會秩序,奴隸主就必須使用有組織的特別的暴力工具(軍隊、警察,法庭、監獄等等)。奴隸主掌握了這個有組織的暴力工具,就掌握了對於奴隸及其他勞動人民的政治統治權,來保持為其所需要的社會秩序。這個有組織的暴力工具,就是國家。 可見,國家是在階級出現之後才產生的。表面上看來,國家是整個社會的代表,但實際上,它不是超乎各階級之上使各階級的利益調和起來的力量,而是統治階級對其他階級施行壓迫的力量;它不是對各階級一視同仁地來管理社會公共事務的機構,而只是為統治階級服務,保證他們能對社會進行政治統治的機構。恩格斯說:「國家是社會在一定發展階段上的產物,國家是表示,這個社會陷入了不可解決的自我矛盾,分裂為不可調和的對立面而又無力擺脫這些對立面。而為了使這些對立面,這些經濟利益互相衝突的階級,不致在無謂的鬥爭中把自己和社會消滅,就需要有一種表面上駕於社會之上的力量,這種力量應當緩和衝突,把衝突保持在『秩序』的範圍以內;這種從社會中產生但又自居於社會之上並且日益同社會脫離的力量,就是國家。」①列寧說:「國家是維護一個階級對另一個階級的統治的機器。」② ①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66頁。 ②《論國家》,載《列寧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2年版,第48頁。 在奴隸制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中,國家都是掌握在剝削階級手中的一整套的有組織的暴力機構。剝削階級運用國家機器壓制被剝削階級,把階級之間的鬥爭控制在一定的「秩序」之內,以保證剝削階級的統治。這就是剝削階級的國家的最基本的、主要的職能。國家除了這種對內的職能以外,還有對外的職能。剝削階級的國家保衛本國的利益不受他國侵犯,並且只要有可能就對外實行侵略,損害其他國家和民族的利益。 在國家機器中,軍隊是特別重要的部分,歷史上一切善於代表統治階級掌握政權的人物和集團,沒有不注重掌握軍事力量的。隨著國家的出現,出現了大規模的專門的武裝部隊。這種武裝部隊是統治階級用以維護自己的統治權力的最重要的手段。在階級社會中,階級和階級的衝突,國家和國家的衝突,以至同一統治階級中的不同集團為了爭奪權力而發生的衝突都會發展為戰爭。剝削階級的國家在執行它的對內、對外職能時,有時採取和平的手段,有時採取戰爭的手段,有時這兩種手段同時並用。戰爭是一定階級的政策的繼續,是為這階級的政策服務的。在有了階級、有了國家以後,戰爭成為一種不可避免地反覆出現的歷史現象。馬克思列寧主義者在分析歷史上的各種戰爭時,根據戰爭所要達到的政治目的的不同而區別正義戰爭和非正義戰爭。剝削階級國家為掠奪其它國家人民所進行的侵略戰爭和為鎮壓本國人民革命所進行的國內戰爭是非正義戰爭。人民的革命戰爭和被侵略的民族,國家反抗外來侵略的自衛戰爭是正義的戰爭。 以建設社會主義社會和消滅階級為自己的中心任務的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同樣也是一種階級統治的工具,對於反抗社會主義的階級敵人,它也要進行暴力專政。不過,它的性質和剝削階級專政的國家根本不同:它不是少數剝削階級統治廣大勞動人民及其他階級的工具,而是廣大勞動人民統治少數被推翻了的剝削者的工具。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也有一整套有組織的暴力機構,那是掌握在人民手中的不可缺少的武器,國家的軍隊是人民自己的軍隊。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的對內職能,除了要鎮壓那些不甘心被打倒和不願意接受改造的剝削階級的反抗之外,還要組織人民群眾全面地進行經濟文化建設和思想教育工作(包括對那些願意接受社會主義改造的剝削者的思想改造工作)。社會主義國家沒有任何向外擴張和向外侵略的需要,但是在世界上還存在著帝國主義的時候,它還具有防禦帝國主義侵略的職能,必須加強國防力量,並且在帝國主義如果一旦向社會主義國家發動侵略戰爭的時候,就要用正義的自衛戰爭來消滅這種非正義的戰爭。社會主義國家在對外關係上,還要發展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友好互助合作關係,要支持各國被壓迫人民和被壓迫民族反對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的革命鬥爭,要實行和平外交政策,為爭取不同社會制度國家之間的和平共處,為保衛世界和平而努力。 同一個階級統治的國家,隨著階級鬥爭形勢的變化和統治階級的需要,可以採取各種不同的政權組織或政權構成形式,例如同樣是資產階級專政的國家,可以採取議會民主制的形式,也可以採取法西斯專政的形式。但是,不管採取那種政權形式,它始終是資產階級統治的國家。資產階級的社會學者和政治家,一貫誇大政權組織形式的區別,來掩蓋國家的階級實質。他們把西方的資本主義國家,硬說成是所謂「民主」「自由」的國家。其理由是這些國家裡存在著議會民主制。為著揭穿這種詭辯,需要把「國體」和「政體」兩個範疇加以區別。 關於這個問題,毛澤東同志指出:國體「就是社會各階級在國家中的地位」①;而政體,「那是指的政權構成的形式問題,指的一定的社會階級取何種形式去組織那反對敵人保護自己的政權機關。」②國體問題表明這個國家究竟掌握在哪一個階級的手中,這個階級又聯合哪些階級去統治,鎮壓哪些階級。歷史上沒有超階級的國家,所有的國家都是某一特定階級專政的國家,或者是奴隸主專政的國家,或者是封建主專政的國家,或者是資產階級專政的國家,現代則出現了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只有根據不同的國體來區別各種國家,才能把握各種國家的真正的性質。至於政體,只是一個國家的政權組織形式。如果僅僅依據政體的不同來區別各種國家,就會使人忽視各種不同國家的階級實質。資產階級的社會學家和政治家的詭辯,正是利用議會制這種虛偽的民主形式,把資產階級專政的國家渲染成似乎是代表全體國民的「自由」「民主」國家。所以,把國體和政體加以區別,著重根據國家的階級內容區別各種國家的性質,這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用以揭露和粉碎資產階級在國家問題上的詭辯的一個重要方法。列寧說:「資產階級國家雖然形式極其繁雜,但本質是一個:所有這些國家,不管怎樣,歸根到底一定是資產階級專政。從資本主義過渡到共產主義,當然不能不產生非常豐富和繁雜的政治形式,但本質必然是一個,就是無產階級專政。」③ ①②《新民主主義論》,載《毛澤東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637--638頁。 ③《國家與革命》,載《列寧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00頁。 國家問題直接牽涉到統治階級的利益,歷來的剝削階級及其思想家總是根據自己的需要來加以解釋,把國家問題弄得混亂不堪。在國家的起源和實質問題上,奴隸制社會和封建社會的統治階級有所謂「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師」①,和「君權神授」等說法,假借所謂「天命」或「上帝」的旨意,掩蓋他們的階級統治的實質。在中國古代也有與此相對立的,在當時有進步意義的思想,認為最初的君主是傑出的人物,為人民辦了好事,由人民擁戴而產生的。例如戰國末期的韓非說:「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有聖人作,構木為巢,以避群害,而民悅之,使王天下。號日有巢氏。」②但韓非的這種說法也未能正確地解釋國家的起源。法國十八世紀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盧騷的「社會契約論」,把國家說成是由於人們相互約定而形成的。這種思想是反對「君權神授」的國家學說的,它反映了當時資產階級從封建主手裡奪取政權的要求,曾經起過積極作用,但是對於國家起源的解釋則是錯誤的。資產階級獲得政權以後,特別是到了帝國主義時期,它的國家學說就不僅是錯誤的,而且是十分反動的了。現代資產階級社會學中的自然學派,崇奉斯賓塞的反動的「社會有機論」,硬把生物的有機結構用來比擬人類的社會組織,企圖以此來給資產階級國家和整個資產階級統治塗上一層「合理」的油彩。社會學中的心理學派認為,社會上的各種集團是由於這些或那些「心理刺激」的作用而建立起來的,而國家就是社會上各種不同的集團和階層的利益和要求的調和者。至於社會學中的神學派,至今仍然胡說什麼國家政權是從神那裡產生的。所有這些觀點,都脫離社會本身的物質條件,脫離私有制和階級對抗的事實,來曲解國家的起源和實質,把國家說成是「永恆的」和「超階級的」,掩蓋國家作為階級統治的暴力工具的本質。 ①《書經.泰誓上》。 ②《韓非子.五蠹》 資產階級國家是資產階級統治和壓迫勞動人民的工具,而資產階級辯護士卻把它說成是各階級利益的「調節者」,是「民主」,「自由」、「平等」和「博愛」的體現者。資產階級在革命年代裡,曾經舉起「民主」,「自由」、「平等」和「博愛」的旗幟,反對封建地主的統治,在歷史上起過一定的積極作用。同封建主義的國家比較起來,資產階級的民主共和國是一種進步。但是,資本主義社會並沒有消滅人剝削人的私有制,它只不過是以僱傭奴隸制代替了農奴制;它也沒有消滅少數人對絕大多數人的壓迫和統治,而只是以資產階級專政代替了封建主階級專政。在資產階級專政下面,「民主」,「自由」對於勞動人民,都是騙人的空話。在階級利益根本對立的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之間,事實上是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什麼「平等」和「博愛」的。 資本主義從自由競爭發展到壟斷階段,反映在政治上,就是資產階級國家的政權組織形式從虛偽的民主轉向公開的反動。這是帝國主義時代資產階級國家發展的總的趨勢和特徵。 如果說在自由資本主義時期,資產階級國家是管理整個資本家階級共同事務的委員會,那麼,到了帝國主義時期,資產階級國家則已成為財政寡頭追求最大利潤的工具。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加強壟斷組織對國家生活的統治,把壟斷的力量和國家的力量合為一體。隨著壟斷集團對國家機器控制的加強,現代資產階級國家,已經或者正在拋棄以往的虛偽民主的遮羞布,走上公開的法西斯主義和軍國主義的道路。帝國主義者執行著最反動的內外政策:對內實行法西斯恐怖,殘酷鎮壓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對外瘋狂地執行侵略政策和戰爭政策。現代資產階級國家反動的軍事官僚機構,特別是軍隊、警察、特務組織等反革命暴力機關,發展到了空前龐大的地步。美國的壟斷資產階級統治者規定了許多新的法規,在實際上剝奪了美國憲法所承認的那些公民權利;按照史密斯法或麥卡倫一伍德法,可以任意逮捕那些根據美國刑法不能構成任何罪行的人。逮捕他們只是因為他們擁護自由、民主、和平。 現代修正主義者把壟斷集團日益直接控制國家機器這個事實,說成好象是壟斷資本集團服從於某種超階級的國家。因此,他們大肆宣揚:只要對資產階級國家不斷施加壓力,爭取在這種國家機構中取得決定性的影響,就可以和平地過渡到社會主義。這種謬論,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國家學說的公開背叛。三資本主義社會中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鬥爭 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鬥爭,對於社會發展起著史無前例的巨大作用。它是階級鬥爭歷史上的「最後的鬥爭」。這個鬥爭要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消滅資本主義剝削制度和其它一切剝削制度,建立以前奴隸和農民的鬥爭所不能實現的勞動人民的政治統治,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利用這個專政建設社會主義社會,並由社會主義社會逐步過渡到共產主義社會。 無產階級之所以能夠肩負起這個偉大的歷史使命,是由於:它是同大生產相聯繫的勞動者階級,是新的、比資本主義更高的社會主義生產方式的體現者,它不象小生產者那樣將隨著大工業的發展而趨於衰落,而是隨著生產的發展日益壯大,它是最有前途的階級。無產階級在資本主義社會裡沒有任何生產資料的所有權,它除了自己的勞動力以外,一無所有,所以它在革命鬥爭中沒有什麼可顧慮的,正如《共產黨宣言》所指出的:「無產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鎖鏈。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①無產階級只有消滅了一切剝削形式和一切生產資料私有制,解放一切勞動者,才能解放自己,因此,無產階級是最革命的階級。大工業生產的條件,使無產者聯合起來,養成他們高度的組織性、紀律性,使他們有可能在鬥爭中鍛煉成極堅強的戰鬥隊伍。由於無產階級具有這樣一些特點,所以只有它才能把一切被剝削、被壓迫的勞動人民團結在自己的周圍,並領導他們去摧毀資本主義舊制度,建立社會主義新制度。 ①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85-一286頁。 無產階級從它誕生之日起,就同資產階級展開了鬥爭。貪得無厭,無止境地追逐利潤,永遠不能滿足發財致富的慾望,是資產階級的階級本性,這個本性驅使它以無情的手段來壓迫和剝削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貧困、奴役的枷鎖一開始就套在無產階級頸上,而且越來越沉重。無產階級為了擺脫這種沉重的枷鎖,不得不進行反抗,而資產階級對於無產階級這種反抗總是進行殘酷的鎮壓。由於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在根本利益上的對立,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鬥爭是不可避免的。 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的鬥爭,最初只是採取經濟鬥爭的形式,在這個時期,無產階級的鬥爭是處於自發的階段。經濟鬥爭是工人為爭得出賣勞動力的有利條件,為改善工人勞動條件和生活條件而向廠主進行的集體鬥爭。在這種鬥爭中產生了無產階級的最初組織--工會。經濟鬥爭有許多形式,罷工是經濟鬥爭最重要的手段。 無產階級的鬥爭,並沒有停留在經濟鬥爭上,而逐漸發展成為政治鬥爭。例如,十九世紀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法國里昂的織工起義,英國的憲章運動,德國西里西亞的織工起義,都是無產階級早期的政治鬥爭。無產階級在反對資產階級的鬥爭過程中,不僅成立了自己的工會和其它職工組織,而且隨著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思想的出現,終於建立起自己的先鋒隊伍--革命的無產階級政黨。革命的無產階級政黨是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有了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領導,無產階級便從「自在的」階級發展為「自為的」階級,無產階級的階級鬥爭便從自發的階段進入了自覺的階段。這時,無產階級的政治鬥爭成為無產階級的各種鬥爭形式的中心環節。 在馬克思主義政黨領導下的革命無產階級的政治鬥爭,包括政治罷工、示威遊行,議會鬥爭、武裝起義、奪取政權的革命等等。政治鬥爭的主要任務是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政權。奪取政權的武裝鬥爭是政治鬥爭的最高形式。列寧在駁斥自由主義的階級鬥爭觀點時強調指出:「馬克思主義認為,只有當階級鬥爭不僅屬於政治範圍,而且抓住政治中最本質的東西即國家政權機構時,才是充分發展的、『全民族的』階級鬥爭。」① ①《論自由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的階級鬥爭概念》,載《列寧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54頁。 在經濟鬥爭中,只是個別企業、個別行業的無產者反對自己的剝削者,而政治鬥爭則是無產階級反對整個資產階級的鬥爭。在經濟鬥爭中,無產階級保衛的是眼前的、局部的利益,而政治鬥爭所追求的則是整個無產階級長遠的、根本的利益。經濟鬥爭不管取得多大的勝利,它最多只能暫時減輕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不能根本取消這種剝削;只能暫時改善工人出賣勞動力的條件,不能根本廢除僱傭勞動制度;只能起「止痛劑」的作用,而不能「剷除病根」。只有徹底進行政治鬥爭才能徹底消滅剝削制度,使一切勞動人民得到解放。馬克思主義者認為,經濟鬥爭對於無產階級來說,是完全必要的。經濟鬥爭的必要性,不僅在於它可以限制資本家對工人的殘酷剝削,使工人得以生存下去,而且還在於它是無產階級階級鬥爭發展過程中必經的階段。通過經濟鬥爭,可以使無產階級受到鍛煉,逐步使他們提高覺悟,為進一步走上政治鬥爭階段準備條件。在無產階級已將政治鬥爭提到議事日程的首要地位的時候,經濟鬥爭仍然是不可缺少的。但是,無產階級如果局限於經濟鬥爭,那就只能養成工聯主義的意識,只看到自己的職業利益。只有在馬克思主義政黨領導下把經濟鬥爭提高到政治鬥爭,才能使廣大的無產者認識到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 資產階級不但在政治上、經濟上對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進行剝削和壓迫,而且在他們中間散布資產階級思想,用一切方法阻止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傳播,對他們進行精神上的奴役。因此,無產階級為著政治鬥爭的勝利,又必須和資產階級進行思想方面的鬥爭。思想鬥爭的任務在於揭露資產階級形形色色的欺騙宣傳,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武裝無產階級和其他勞動人民,幫助他們從資產階級思想影響下解放出來,走上社會主義革命的道路。思想鬥爭的中心環節,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科學理論反對形形色色的資產階級思想體系的鬥爭。只有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才能為無產階級的鬥爭指出正確的方向和正確的戰略策略,把鬥爭引向勝利。 機會主義和修正主義,是資產階級意識形態在工人運動中的表現。修正主義是資產階級思想的一種最狡猾的形式;它披著馬克思主義的外衣,來反對馬克思主義,否認實行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的歷史必要性,否認無產階級的鬥爭必須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政黨為領導。它的作用就在於麻痹無產階級的革命意志,解除無產階級的思想武裝,要求保存或者恢復資本主義。「資產階級影響的存在,是修正主義的國內根源。屈服於帝國主義的壓力,則是修正主義的國外根源。」①修正主義是當前國際工人運動中的主要危險。現代修正主義者起著帝國主義和右翼社會黨所不能起的反動作用。徹底粉碎現代修正主義,是無產階級戰勝帝國主義和資產階級的必要條件。 ①《莫斯科會議的宣言》,人民日報出版社1957年版,第11頁。 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無產階級的經濟鬥爭、政治鬥爭和思想鬥爭三種鬥爭形式,互相聯繫、缺一不可,而政治鬥爭是主要的,經濟鬥爭和思想鬥爭必須服從於政治鬥爭,為政治鬥爭服務。工人運動中的一切經濟主義者和改良主義者都企圖使無產階級的鬥爭永遠局限在經濟鬥爭範圍內,使政治鬥爭永遠局限於議會鬥爭和合法鬥爭的範圍內,永遠不去觸犯資產階級政權和資本主義制度。 無產階級要能夠正確地確定革命的戰略策略和運用各種鬥爭形式,把自己很好地組織起來,在鬥爭中戰勝資產階級,就必須組成自己的政黨--共產黨。 共產黨是無產階級的先進部隊。共產黨是由無產階級中最優秀的分子組成的,它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思想為指導,依據社會發展的規律和階級鬥爭的規律,它能夠結合每一個國家階級鬥爭的具體情況,為本國無產階級的鬥爭實踐提出正確的綱領、路線和戰略、策略。共產黨是無產階級有組織的部隊。它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組織起來的,它有為全體黨員所自覺遵守的紀律,它能夠經常應用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方法克服自己在工作和鬥爭中的缺點和錯誤,它把全體黨員組成一個由統一意志、統一行動、統一紀律所團結起來的統一部隊。共產黨是無產階級的一切組織中的最高組織形式。它能夠和本階級以及其他勞動階級的廣大群眾保持最密切的聯繫,它不僅應該領導,而且能夠領導其餘一切無產階級組織。共產黨是無產階級的政治領袖和戰鬥司令部,它能夠實現對無產階級的階級鬥爭的最堅強的領導,把這個鬥爭引向一個總的目標--推翻資本主義,建立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 共產黨在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同一切改良主義、機會主義的政黨,是有根本區別的。那些打著「社會主義」旗號的右翼社會黨,實質上是工人階級隊伍中的資產階級政黨。其上層分子是工人貴族,是資產階級的代理人。一切新老修正主義者都否認共產黨對於無產階級的階級鬥爭的領導作用。要不要共產黨領導的問題,也就是要不要社會主義的問題。這個問題始終是馬克思主義和機會主義鬥爭的根本問題之一。四階級的消滅和國家的消亡 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鬥爭,最終必將導致階級的消滅。馬克思說:「(1)階級的存在僅僅同生產發展的一定歷史階段相聯繫;(2)階級鬥爭必然要導致無產階級專政;(3)這個專政不過是達到消滅一切階級和進入無階級社會的過渡……」① ①馬克思:《致約.魏德邁》,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32--333頁。 階級是在社會生產力有了一定發展而又發展不足的情況下產生的。當生產力高度發展之後,階級剝削制度的繼續存在就成為生產力進一步發展的障礙,這就出現了使階級消滅終於不可避免的物質前提了。恩格斯說:「只有通過大工業所達到的生產力的大大提高,才有可能把勞動無例外地分配於一切社會成員,從而把每個人的勞動時間大大縮短,使一切人都有足夠的自由時間來參加社會的理論和實際的公共事務。因此,只是在現在,任何統治階級和剝削階級才成為多餘的,而且成為社會發展的障礙,也只是在現在,統治階級和剝削階級,無論它擁有多少『直接的暴力』,都將被無情地消滅。」① ①恩格斯:《反杜林論》,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21頁。 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的高度發展,提供了消滅生產資料私有制、消滅階級的可能性,創造了建立社會主義社會的物質前提。在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高度發展的情況下,資本主義生產的社會性和資本家私人佔有之間的矛盾,達到了極其尖銳的地步。資產階級對於生產資料和生產品的佔有,以及與此相聯繫的資產階級的政治統治、資產階級對於教育和精神指導的壟斷,成為經濟,政治和知識的發展的嚴重障礙。資產階級的壟斷統治妨礙了生產力的充分利用,妨礙了科學知識的發展。與帝國主義相聯繫的侵略戰爭和經濟危機的加深,毀滅著社會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因此,推翻資本主義和消滅人類社會最後一個剝削階級--資產階級,已成為社會發展的迫切需要。正如過去階級的產生曾經是歷史進步的現象一樣,階級的消滅也終於成為歷史進步的必然趨勢。 階級的產生是自發的過程,而階級的消滅卻是人們自覺地進行鬥爭的結果。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是消滅階級的必經途徑。和剝削階級相反,無產階級奪取政權,不是為了永遠鞏固自己的階級統治,而是為了消滅一切階級(包括無產階級自己本身),並使作為階級統治工具的國家機器歸於消亡。 列寧指出:「消滅階級要經過長期的、艱難的、頑強的階級鬥爭。在推翻資產階級政權以後,在破壞資產階級國家以後,在建立無產階級專政以後,階級鬥爭並不是消失(如舊社會主義和舊社會民主黨中的庸人所想像的那樣),而只是改變它的形式,在許多力面變得更加殘酷。」①無產階級專政不是階級鬥爭的結束,而是階級鬥爭在新形式下的繼續。列寧說:「無產階級專政是對舊社會朗勢力和傳統進行的頑強鬥爭,流血的和不流血的,暴力的和和平的,軍事的和經濟的,教育的和行政的鬥爭。」② ①《向匈牙利工人致敬》,載《列寧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58頁。 ②《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左派」幼稚病》,載《列寧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00頁。 消滅階級,不但要消滅地主資產階級的私有制,而且要改造個體小生產者的私有制,這個任務在一定的意義上說,是比消滅剝削階級更為複雜的。無產階級的政權要通過說服教育和示範的辦法,把廣大小生產者引上集體經濟的道路。消滅階級,就要消滅剝削制度賴以滋生的經濟基礎。 生產資料所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實現之後,階級剝削制度就消滅了,作為階級的剝削階級就不再存在。但是,階級鬥爭現象還會存在,在相當長的時期內,階級鬥爭還不會熄滅。殘餘的和新生的剝削分子、各種敵視和反對社會主義的分子破壞、危害和削弱社會主義的政治經濟活動還會存在。資產階級和其他剝削階級的意識形態還會長期存在,對社會主義的發展產生不利的影響。在無產階級專政條件下,工人階級為反對和克服上述現象而進行的鬥爭都具有階級內容。 為了徹底消滅階級,實現共產主義社會,不僅要消滅階級對抗,而且還要使舊社會遺留下來的工農差別、城鄉差別、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差別逐步消失。無產階級國家,一方面,必須大大發展生產力,為這些差別的消失創造物質條件;另一方面,還必須不斷提高全體人民的共產主義思想覺悟和道德品質,提高人民群眾的科學文化水平。這些工作做好了,上述的三個差別都消失了,這樣,才有可能進入徹底消滅階級的共產主義社會。 在階級和階級鬥爭消滅以後,國家也就隨之失去作用,國家的消亡和階級的消滅一樣,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列寧說:「無產階級國家代替資產階級國家,非通過暴力革命不可。無產階級國家的消滅,即任何國家的消滅,只能通過『自行消亡』。」①在階級消滅以後,政黨也因為沒有存在的必要而消亡。毛澤東同志說:「階級消滅了,作為階級鬥爭的工具的一切東西,政黨和國家機器,將因其喪失作用,沒有需要,逐步地衰亡下去,完結自己的歷史使命,而走到更高級的人類社會。」② ①《國家與革命》,載《列寧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88頁。 ②《論人民民主專政》,載《毛澤東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1357頁。 在沒有達到共產主義高級階段和帝國主義還存在的時候,國家的消亡是不可能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經典作家批判了國家消亡問題上的反動謬論,闡明了國家消亡的條件。國內反動派的徹底消滅和階級的消滅,是國家對內職能消亡的必要前提;消滅了帝國主義,剷除了爆發戰爭的根源,才能消滅戰爭,實現永久的和平,這時國家的對外職能才會消亡。在國內外反動派沒有消滅和階級沒有消滅以前,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不但不應該消滅,而且還應該加強,否則就不能對付這些反動派的瘋狂掙扎,就不能粉碎有時還會特別增強起來的帝國主義和反動派的搗亂、破壞活動,不能制止或粉碎帝國主義的戰爭挑釁。所以,國家的國內鎮壓職能和反對國外反動派的職能,只能經過長期的過程才能完全歸於消亡。任何脫離上述條件而空談國家消亡的人,都不是馬克思主義者,而恰恰是反對無產階級社會主義事業的人。為了在將來完全消滅階級和使國家歸於消亡,目前還必須加強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這正是革命的辯證法。第十四章社會革命 人類社會的發展表明,任何一種社會形態都具有暫時的、歷史的性質,都有其發生、發展和滅亡的過程,每一種社會形態都將為另外一種更高的社會形態所代替,而一切社會形態的更替都要通過社會革命才能徹底實現。在階級社會裡,革命是階級鬥爭的最高表現。在我們的時代,無產階級領導的民族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是全世界人民解放的根本道路。一社會形態的更替必須通過革命的變革 從一種社會形態過渡到另一種社會形態,是社會的基本矛盾發展的結果,是生產關係和生產力,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矛盾發展的結果。社會革命的最深刻的根源就在於生產關係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的性質和要求這一客觀的必然的規律。社會革命要變革經濟制度,即消滅過時的、束縛生產力發展的舊的生產關係,建立和發展適合於生產力發展的新的生產關係,解放被束縛的生產力。而為了消滅舊的生產關係,順利地建立和發展新的生產關係,就必須改變舊的上層建築,使它成為與經濟基礎的變革要求相適應的新的上層建築。 在階級社會,改變經濟制度的鬥爭,必然要集中地表現為革命的政治鬥爭,表現為奪取國家政權的鬥爭,就這一點來說,政治革命在整個社會變革中具有決定的意義。列寧說:「一切革命的根本問題是國家政權問題。」①國家政權從一個階級手裡轉到另一個階級手裡,乃是實現革命變革的首要的、基本的標誌。 反動統治階級是不會自願讓出政權的。在反動統治階級的暴力鎮壓之下,被壓迫階級為了實現革命任務,通常都不得不經過暴力革命。馬克思說:「暴力是每一個孕育著新社會的舊社會的助產婆。」②列寧說:「歷史上還沒有過一次不經過國內戰爭的大革命。」③1789—1794年的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經過了一系列的起義,內戰,粉碎了封建主階級的統治才取得了徹底勝利。美國資產階級革命不僅經過了1776—1781年的獨立戰爭,而且經過了1861—1865年反對奴隸制的國內戰爭,才取得了完全的勝利。德國、日本等國的資產階級和封建勢力妥協,使社會由封建制度向資本主義制度的變革走著改良的道路,但是,這些國家的資產階級革命是不徹底的,並且在新舊階級取得妥協之前,仍然經過了或大或小的國內戰爭。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是經過武裝起義而取得的,並經過三年國內戰爭和粉碎外國干涉的戰爭,才得到鞏固。中國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革命,通過二十二年長期的、艱苦的革命戰爭才取得了勝利。 ①《論兩個政權》,載《列寧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9頁。 ②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載《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19頁。 ③《預言》,載《列寧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78頁。 先進思想與革命理論的創立和傳播,對革命鬥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革命的一般進程是: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創立和傳播先進思想、革命理論,宣傳新制度的優越性,揭露舊制度的腐朽性,造成社會輿論;奪取政權,建立革命階級的政治統治;消滅舊的生產關係,建立和發展新的生產關係,從而推動社會生產力飛躍地向前發展,推動社會形態走上更高的階段。 革命不是在任何時候都能夠發生和取得勝利的,只有當社會基本矛盾及其所引起的種種社會矛盾達到極其尖銳的程度,形成了全國性的(既牽動被剝削者又牽動剝削者的)危機的時候,即革命形勢成熟的時候,才會爆發革命。列寧說:「只有當『下層』不願照舊生活而『上層』也不能照舊生活和統治下去的時候,革命才能獲得勝利。」①要取得革命的勝利,除了有客觀的革命形勢以外,還需要主觀條件的成熟,這就是;革命階級的覺悟程度和組織程度大大提高,形成足以摧毀反動政權的強大革命力量。對於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說來,主觀條件成熟的集中表現,就是無產階級政黨的成熟。只有成熟的無產階級政黨,才能發動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不失時機地領導他們進行各種各樣的鬥爭,使革命走向勝利。 社會總是在和平發展與革命變革的交互更替過程中前進的。和平發展時期總是比革命變革時期長得多,但革命對社會的發展起著強大的促進作用。在革命高漲時期,尖銳的階級鬥爭激發著人民群眾的革命意識,熱情和理想。革命是被壓迫者和被剝削者的盛大節日。革命的變革越是深刻,人民群眾的發動就越是廣泛同時,人民群眾發動越廣泛,革命的改造也就越深刻。勞動群眾積极參加了十八世紀的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對革命進程發生了深刻的影響,這次法國革命成為資產階級領導的革命中最徹底的一次革命。在無產階級領導的革命中,人民群眾的發動最廣泛、最充分,他們的偉大創造作用得到了空前的發揮,湧現出自己創造歷史的無窮無盡的力量和智慧。歷史上的一切革命總盡在不同程度上發動了人民群眾,發揮了他們創造歷史的主動性、積極性,起來推翻反動階級的統治,摧毀腐朽的舊制度,使社會的發展實現飛躍的進步,所以馬克思說:「革命是歷史的火車頭。」① ①《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左派」幼稚病》,載《列寧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39頁。 反動的資產階級思想家和右翼社會黨人都企圖以改良主義來反對馬克思主義的社會革命論。他們認為,只有和平的進化才是社會發展的「正常」途徑,而革命則似乎倒是「反常現象」,應當用所謂「和平抵抗」來代替階級鬥爭,用所謂「和平鬥爭」、「民主手段」來代替革命行動。改良主義者力圖用小恩小惠來分裂工人隊伍,欺騙工人群眾,引誘他們脫離階級鬥爭。改良主義是資產階級腐蝕和軟化無產階級的工具。列寧曾經指出:「一般說來,改良主義就在於,人們只限於提倡一種不必消除舊有統治階級的主要基礎的變更,即是同保存這些基礎相容的變更。」②右翼社會黨人正是提出某些資產階級所容許的、粉飾資本主義制度的要求(例如充分就業,提高生活水平,實行社會保險和收入,財產的「公平」分配等等),作為他們實現所謂「社會主義」的綱領,藉以反對共產黨人的革命主張。 ①馬克思:《1848年至1851年的法蘭西階級鬥爭》,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74頁。 ②《幾個爭論問題》,載《列寧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79頁。 馬克思主義者並不一般地拒絕改良,並不反對無產階級為爭取日常的改良而進行鬥爭。但馬克思主義者指出,改良只能使舊制度發生一些小的,量的變化。日常的改良只不過是無產階級革命鬥爭的副產品。由資本主義轉變為社會主義,無產階級擺脫資本主義壓迫,決不能經過改良來實現,而只能經過資本主義制度的質變,經過革命來實現。誰如果只把改良當作自己的唯一任務,就必然要墮落到充當「資本主義看護婦」的地步。無產階級的根本任務是進行推翻資本主義制度的革命鬥爭,因此,爭取改良的鬥爭必須服從於革命根本任務的解決。改良是無產階級革命鬥爭的輔助方法。 無產階級把改良作為積聚革命力量、發展革命鬥爭的一種手段。 歷史上有過各種類型的革命,有反對奴隸主階級的奴隸革命,有反對封建地主階級的農民革命和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有反對資產階級的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由於革命所解決的社會矛盾各有其特殊性,所以這些革命的性質和任務不同,革命的對象,動力也各有不同。誰是革命對象,誰是革命動力,決定於社會各階級對於革命的態度和立場如何,而他們對於革命的態度,又決定於他們在社會經濟制度中所處的地位。在舊經濟制度中處於統治地位的階級,總是要反對革命的,所以他們成為革命的對象;在這個經濟制度中處於被壓迫和被剝削地位的階級,他們就會起來革命,或贊成和擁護革命,就成為或可能成為革命的動力。馬克思列寧主義政黨要正確地指導人民的革命運動,就必須對社會經濟的狀況和社會各階級進行分析,確定當前社會的性質。並以此為根據,確定革命的性質,規定革命的任務、對象、動力,提出指導革命的綱領、路線和戰略策略。 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使人類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將來社會主義向共產主義的過渡將仍然是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的根本變革,仍然是革命性的社會變革。不過,由於社會主義社會將消滅一切剝削一切壓迫,將消滅對抗性的階級矛盾,所以,社會主義社會向共產主義社會的過渡,將再不會有一個階級推翻另一個階級的暴力革命了。 二民主主義革命 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在資本主義上升時代的十七世紀到十九世紀中葉,先後都經過了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這種革命是反對封建農奴制度的革命,是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掃除障礙的革命。當時革命的動力,包括資產階級、農民和無產階級。由於當時無產階級還沒有完全形成為獨立的政治力量,在革命中不得不充當資產階級的助手,而農民只是資產階級革命的後備軍,革命的領導權掌握在資產階級手裡。因此,革命的結果是資產階級取得政權,確立統治地位。 到了帝國主義時代,資本主義進入腐朽的、垂死的階段。這時,在一些封建地主階級還佔著統治地位的國家,還要進行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這個歷史時期發生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如1905—1907年的俄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和十七--十九世紀西歐各國的革命有著根本不同的特點。1905年的俄國革命是在無產階級已形成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鬥爭已經展開,強產階級趨向於和封建勢力妥協。甚至直接投入反革命營壘的情況下發生的。因此,俄國資產階級已失去了十七--十九世紀中葉西歐資產階級的那種積極作用,它已不能夠領導俄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時代的變化和階級矛盾的變化,使得無產階級必須而且能夠掌握革命的領導權。只有在無產階級的領導下,聯合農民,孤立自由資產階級,徹底破壞沙皇制度和地主土地所有制,才有可能使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得到真正勝利。 在指導1905年革命的過程中,列寧第一次提出了無產階級在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中的領導權的思想。列寧指出,資產階級革命不僅對資產階級有利,而且對無產階級也是極其有利的。資產階級需要革命進行得不堅決、不徹底,以便他們可以依靠舊制度的某些殘餘來反對無產階級;而無產階級卻需要把革命進行得十分徹底,因為「資產階級革命進行得愈充分,愈堅決,愈徹底,無產階級為爭取社會主義而反對資產階級的鬥爭就愈有保證。」①無產階級能夠而且應當成為這個革命的領導者。在無產階級領導下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必然以有利於農民和無產者的形式來實現,必然要建立無產階級和農民的革命民主專政,並且必然要轉變為社會主義革命。」列寧的這些思想對帝國主義時代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有著重大的指導意義。 ①《社會民主黨在民主革命中的兩種策略》,載《列寧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41頁。 在帝國主義時代,沒有完成民主革命的,還有廣大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帝國主義的侵略和殘酷壓迫,阻礙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發展。為了便利其無止境的掠奪,帝國主義一方面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內部的封建勢力相勾結,保持封建剝削制度的根基,並使封建地主階級成為自己侵略和統治這些國家的支柱,另一方面,又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豢養帶買辦性的大資產階級,作為其直接統治人民的代理人。在許多國家,大買辦階級發展成為官僚資產階級,利用國家政權壟斷著一國的經濟命脈,來為帝國主義服務。解放前的舊中國就是這樣。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結合一起,成為壓在中國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不推翻這三座大山,中國人民就不可能得到解放。帝國主義同被壓迫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買辦資本同人民大眾的矛盾,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基本矛盾。隨著這種矛盾的發展,就必然興起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民主革命運動。 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民主革命鬥爭,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和俄國十月革命以後,起了一個很大的變化。十月革命終結了屬於資產階級和資本主義範疇的世界革命,開始了無產階級的社會主義的世界革命。斯大林說:「戰爭和俄國的十月革命把民族問題從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一部分變成了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的一部分。」① ①《再論民族問題》,載《斯大林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85頁。 毛澤東同志指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革命,是徹底打擊帝國主義的,它使帝國主義的後方變成威脅帝國主義生命的前線,從根本上動搖帝國主義制度,而有利於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的發展。因此它不為帝國主義所容許,而為帝國主義所反對。但是它卻為社會主義所容許,而為社會主義國家和國際無產階級所支持。在由十月革命所開始的無產階級社會主義世界革命的新時代,「任何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如果發生了反對帝國主義,即反對國際資產階級、反對國際資本主義的革命,它就不再是屬於舊的世界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的範疇,而屬於新的範疇了;它就不再是舊的資產階級和資本主義的世界革命的一部分,而是新的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即無產階級社會主義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了。這種革命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已經不能當作世界資本主義反革命戰線的同盟軍,而改變為世界社會主義革命戰線的同盟軍了。」① 資本主義國家的無產階級在自己的革命鬥爭中必須與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革命人民聯合起來。不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革命人民聯合,不支援他們反對帝國主義的鬥爭,就是在事實上幫助了帝國主義,就會損害無產階級的革命事業。資本主義國家工人運動中的機會主義者,口頭上講社會主義革命,卻不肯反對本國資產階級對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侵略罪行,不和殖民地半殖民地革命人民結成戰鬥的同盟。列寧指出:「如果歐美工人的反資本鬥爭不把被資本壓迫的千百萬『殖民地』奴隸最緊密地全部團結起來,那末先進國家的革命運動事實上只不過是一場騙局。」② ①《新民主主義論》,載《毛澤東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628—629頁。 ②《共產國際第二次代表大會》,載《列寧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38頁。 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革命運動,也需要社會主義國家和國際無產階級的支援。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民族解放運動的巨大發展,就是與社會主義國家和國際無產階級的支持分不開的。蘇聯的支援和國際無產階級的支援,對中國民主革命的勝利起了巨大的作用。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和中國革命的勝利,大大擴大了社會主義的力量而削弱了帝國主義的力量,使國際舞台上的力量對比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社會主義力量的巨大發展,鼓勵了戰後反帝國主義的民族運動的大發展。社會主義國家,對被壓迫民族爭取和維護民族獨立的每一鬥爭,都給予了一切可能的支持和援助,這就更加便利了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民族解放運動猛烈發展,帝國主義殖民體系瀕臨全面瓦解。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除了已經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的國家外,還有許多國家由於進行了長期的反帝國主義鬥爭,而取得了政治獨立或部分獨立地位,成立了民族主義國家。但是,帝國主義對於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獲得獨立,是不甘心的。美帝國主義力圖採取更加狡猾的新殖民主義政策,來實行對原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剝削,並取老殖民主義者的地位而代之。新殖民主義不是用赤裸裸的直接的殖民統治的方式,而是以「援助」為釣餌,通過經濟控制。政治收買和軍事條約的束縛,達到舊殖民主義所要達到的同一目的。新殖民主義在表面上允許被侵略國家保有形式上的「獨立」,因而具有更大的欺騙作用,它比舊殖民主義更為危險。被壓迫民族從自己切身的經驗中體會到,帝國主義的所謂「援助」就是一種資本輸出,這種「援助」是為了加強對受援國的侵略、剝削和控制,攫取最高利潤,是為了使受援國在經濟上、政治上永遠淪為帝國主義的附庸。因此,已經取得獨立和正在進行鬥爭的被壓迫民族,為了保持鬥爭的成果,進一步爭取民族民主革命的徹底勝利,正在和帝國主義者所採取的各種侵略手段作堅決的鬥爭。 在世界無產階級革命時代,列寧提出的關於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理論,對於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民主革命運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中國革命的實踐進一步豐富了這個理論。中國人民革命具有許多具體的歷史特點,和其他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不完全相同。但是,作為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徹底勝利的革命來說,中國革命是具有典型意義的。 在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以前,中國革命是由資產階級領導的、舊式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十月革命以後,中國的民族民主革命就獲得了新的性質,毛澤東同志把它叫做新民主主義革命。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是中國革命的第一階段。它並不要求一般地消滅資本主義,所以其性質仍然是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但它已經不是舊的、被資產階級領導的、以建立資本主義的社會和資產階級專政的國家為目的的革命,而是新的、被無產階級領導的、以在第一階段上建立新民主主義的社會和建立各個革命階級聯合專政的國家為目的的革命。革命的對象是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代表它們利益的官僚資本主義;革命的動力,主要是佔全國人口百分之九十左右的一切從事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的人民,即無產階級、農民、知識分子和其他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在一定時期中和一定程度上能夠參加革命或保持中立,因而也是革命的力量之一;而無產階級則是革命的領導者。毛澤東同志根據對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制定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這就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①在這條總路線的指引下,中國共產黨領導各個革命階級,組成了以無產階級和農民的聯盟為主力軍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廣泛的統一戰線,和反動統治者進行了一個長時期的革命的武裝鬥爭,終於取得了徹底的勝利。 ①《在晉綏幹部會議上的講話》,載《毛澤東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1208頁。 殖民地半殖民地革命運動的領導權問題,是一個根本的問題,是民族民主革命能否徹底勝利的關鍵問題。在無產階級社會主義世界革命的時代,只有無產階級才能領導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把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買辦資本的民族民主革命進行到底,實現全民族的完全獨立和徹底解放。 無產階級對於民族民主革命的領導權問題是和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性相聯繫的。毛澤東同志在分析中國民族資產階級時指出,民族資產階級是帶兩重性的階級。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資產階級一方面受帝國主義的壓迫和封建主義、買辦資本的束縛,同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買辦資產階級有矛盾,因而他們具有一定的革命性,在一定時期中和一定程度上能夠參加反帝反封建和反對買辦資本的革命運動。但是,另一方面,由於他們在經濟上和政治上的軟弱性,由於他們同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及其代理人並未完全斷絕經濟上的聯繫,他們又具有對於革命敵人的妥協性,當著無產階級發動了廣大農民,進行轟轟烈烈的人民革命運動時,他們就會害怕革命,甚至有時還可能叛變革命。民族資產階級的兩面性,在革命發展的不同階段上,又會隨著社會矛盾的變化而變化。民族資產階級參加革命的程度,取決於階級力量對比的變化,取決於階級矛盾的變化。 毛澤東同志指出:「在帝國主義時代,任何國家的任何別的階級,都不能領導任何真正的革命達到勝利。」①中國革命的歷史經驗,充分地證明了這一點。某些國家的民族資產階級在一定時期中和一定條件下雖然也領導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運動,取得某些勝利,但是最後仍不能徹底解決民族民主革命的根本任務,也充分證明了這一點。①《論人民民主專政》,載《毛澤東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1368頁。 無產階級對革命的領導是通過自己的政黨--馬克思列寧主義政黨來實現的。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中,農民一般占人口的多數,現代無產階級人數較少。在這樣的條件下,建立馬克思列寧主義政黨是一個特別艱巨的任務。以毛澤東同志為首的中國共產黨中央在領導中國革命鬥爭中,根據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建黨學說,把黨的思想建設放在黨的建設的第一位,應用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方法在黨內進行大規模的整風運動,改造了出身於非無產階級的黨員的思想,使全黨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礎上堅強地團結起來。這樣就解決了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中國,在小資產階級象汪洋大海一樣的農村環境,如何把黨建設成為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堅強的戰鬥組織的問題。 實現無產階級領導權的中心問題,是領導農民的問題,是工農聯盟的問題。 農民問題是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民主革命的中心問題。包括貧農和中農的廣大農民,是民族民主革命的主力軍,能不能領導農民革命乃是能不能領導民族民主革命的根本標誌。資產階級不能領導徹底的民族民主革命,基本上就是因為它不能放手發動農民起來革命,它常常害怕和反對農民革命。只有無產階級才能堅決支持農民的革命要求,深入農村,進行艱苦的工作,發動農民群眾,組織和領導他們最徹底地實現自己的要求。無產階級也只有和廣大農民群眾結成堅固的聯盟,才能領導革命達到勝利。 領導農民革命,就是要領導農民徹底消滅封建剝削,實現土地制度的根本改革。毛澤東同志在中國民主革命時期曾經指出:「全黨必須明白,土地制度的徹底改革,是現階段中國革命的一項基本任務。如果我們能夠普遍地徹底地解決土地問題,我們就獲得了足以戰勝一切敵人的最基本的條件。」① 中國共產黨在領導農民的問題上曾經同右的和「左」的機會主義進行過鬥爭。右傾機會主義者否認農民革命的重要性,不但放棄無產階級對農民運動的領導權,而且反對發動廣大農民群眾起來進行徹底的反封建鬥爭。「左」傾機會主義者否認有聯合包括中農在內的全體農民的必要,結果也是放棄了無產階級對革命的領導權,使革命失去了可靠的同盟軍。右傾和「左」傾機會主義都使革命受到嚴重的挫折。 為了團結一切可能團結的力量,壯大革命勢力,孤立反動勢力,無產階級還必須在工農聯盟的基礎上,同民族資產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及其他愛國力量建立廣泛的革命統一戰線。 由於民族資產階級既有參加革命的可能性,又有對革命敵人的妥協性,無產階級必須採取又聯合、又鬥爭的統一戰線政策。這就是:一方面要在保持無產階級運動的獨立性的條件下,聯合他們進行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買辦資本的革命;如果不把民族資產階級和買辦資產階級區別開來,不注意聯合他們,就會犯「左」的錯誤。另一方面,又要同他們的妥協性進行堅決的鬥爭,如果不在鬥爭中堅決克服民族資產階級的動搖、妥協、反對工農群眾和反對共產黨的傾向,爭取無產階級領導權,就會犯右的錯誤。在統一戰線的問題上,「一切聯合,否認鬥爭」的右傾機會主義,和「一切鬥爭,否認聯合」的「左」傾機會主義,都是錯誤的。 地主階級、買辦資產階級是革命的敵人。但是,無產階級也可以根據「利用矛盾,爭取多數,反對少數,各個擊破」②的原則,在可能和必要的時候同他們之中的某些勢力,建立暫時的統一戰線。 ①《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載《毛澤東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1148頁。 ②《論政策》,載《毛澤東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722頁。 在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曾經和親英美派大資產階級的國民黨蔣介石集團,在共同抗日這一點上建立了統一戰線,同時和他們反共反人民的方面,反覆地進行了堅決的鬥爭。 在包括資產階級和其他社會勢力的統一戰線中,共產黨必須保持獨立自主的地位,必須積極地發展革命力量。在無產階級領導下的工農聯盟是統一戰線的主體,只有充分發展這個主體的力量,才能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才能阻止中間力量的動搖,把它們吸引到自己方面來,從而不斷地擴大和鞏固統一戰線,最大限度地孤立反動勢力。 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人民在反對革命的敵人時,採取一切可能採取的鬥爭形式,包括合法的與非法的、和平的與武裝的等各種鬥爭形式,而武裝鬥爭常常成為主要的形式。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中,外國帝國主義和本國反動派互相勾結對人民實行極其殘暴的統治,對人民的解放運動採取武裝的殘酷鎮壓。無產階級和人民群眾不可能經過合法的鬥爭取得真正的解放。為著使民族民主革命獲得徹底的勝利,無產階級和革命的人民必須在可能的地方和可能的時候,建立一支被共產黨所領導的、善於和敵人作戰的人民軍隊,以及這支軍隊所藉以活動的根據地,並使敵人統治地區的群眾鬥爭與武裝鬥爭相配合。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的民族民主革命就是這樣。毛澤東同志說:「離開了武裝鬥爭,就沒有無產階級的地位,就沒有人民的地位,就沒有共產黨的地位,就沒有革命的勝利。」① ①《共產黨人發刊詞》,載《毛澤東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573頁。 在中國革命中,武裝鬥爭問題、建立革命根據地的問題和農民土地問題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毛澤東同志把這三個方面概括成為「工農武裝割據」的觀念。「工農武裝割據」就是在無產階級領導下,以農民土地革命為主要內容,以武裝鬥爭為主要形式,以農村根據地為主要陣地,把三者緊密地結合起來,進行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資本的革命道路。在指導中國革命的過程中,毛澤東同志提出了以革命的鄉村包圍城市的新觀念,創造了從建立小塊的革命根據地發展成為大塊的革命根據地,從農村包圍城市到最後奪取城市的理論。在這個理論指導下,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首先在一塊一塊,一片一片的地區上摧毀了反動政權,建立了革命政權,進而在全國範圍內打碎了反動的國家機器,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取得了革命的徹底勝利。 無產階級領導的民族民主革命徹底勝利的標誌是推翻帝國主義,封建勢力及其代理人的政治統治,建立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政治統治。毛澤東同志曾經把中國革命的全部經驗,集中到打碎反動階級的國家機器和建立人民的國家這一點上。他說:「總結我們的經驗,集中到一點,就是工人階級(經過共產黨)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這個專政必須和國際革命力量團結一致。這就是我們的公式,這就是我們的主要經驗,這就是我們的主要綱領。」① 中國人民民主革命取得全國勝利和在全國範圍內建立起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就使革命由民主主義革命階段發展到了社會主義革命階段。 無產階級領導的民族民主革命,即新民主主義革命,其發展前途必然要轉變為社會主義革命,建立社會主義制度。這是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正如毛澤東同志所指出的:「民主主義革命是社會主義革命的必要準備,社會主義革命是民主主義革命的必然趨勢。」②處在二十世紀的今天,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不可能有任何其他的前途,而只能是社會主義的前途。 ①《論人民民主專政》,載《毛澤東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1369頁。 ②《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載《毛澤東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614頁。 三社會主義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 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是人類歷史上最深刻的革命,包括資產階級革命在內的以往的一切革命,不過是以一種剝削形式代替另一種剝削形式,而社會主義革命的任務卻是要消滅一切剝削,一切壓迫,創造條件,使階級社會過渡到無階級社會。 為了實現這種極其深刻的歷史變革,需要最廣大的人民群眾的革命行動。馬克思和恩格斯說:「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或者為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①社會主義革命能夠發動和吸引廣大勞動群眾來參加。由於根本利益的一致,在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鬥爭中,作為革命領導者的無產階級,能夠和廣大勞動人民--首先是農民,結成長期的鞏固的聯盟。 ①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62頁。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世界資本主義發展到了帝國主義階段。列寧對帝國主義的各種矛盾作了系統的分析研究之後指出,帝國主義是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的前夜。歷史證實了列寧的科學預見。俄國無產階級領導農民第一次取得了這個革命的勝利,開闢了無產階級社會主義世界革命的新的歷史時代。 在自由資本主義時代,馬克思和恩格斯曾經認為,社會主義革命將在一切資本主義國家,或者至少是在幾個主要的資本主義國家內同時實現。後來,他們又提出社會主義革命可能在個別國家爆發,但是,在資本主義上升時期,各國資產階級容易採取聯合行動把單獨一個國家發生的革命鎮壓下去,社會主義革命單獨在一個國家內取得勝利是不可能的。列寧根據帝國主義時代新的歷史特點,創造性地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提出了社會主義革命能夠在一國首先勝利的新原理。 列寧根據對帝國主義的研究證明,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在帝國主義時代具有更尖銳的性質。由於這個規律的作用,某些原來比較落後的資本主義國家,可以以跳躍的速度趕上和超過某些原來比較先進的國家,因而帝國主義各國為爭奪殖民地和重新瓜分世界的戰爭便是不可避免的。在這樣的情形下,帝國主義世界體系的各種矛盾就極端尖銳化起來,其中主要的是帝國主義國家相互間的矛盾,帝國主義國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等,這些矛盾的發展削弱了帝國主義世界體系,使得這個體系的某些地方可以出現特別薄弱的環節,從而使得個別國家的無產階級有可能利用時機,突破這個最薄弱的環節,取得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 帝國主義世界體系最薄弱的環節不一定是工業發展程度最高的國家,也不一定是無產階級占人口多數的國家。資本主義經濟的一定程度的發展和工人階級的存在,是社會主義革命的必要前提,但是各國發生革命的先後,並不是由經濟發展的水平決定的。經濟上最發達的國家,革命條件並不一定就是最成熟的。在某些最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中,資產階級掠奪殖民地半殖民地取得超額利潤,並且培植了「工人貴族」,分裂工人運動,革命力量的成熟就受到了阻礙。確定某一個國家革命的客觀前提是否成熟,不能僅僅看這個國家內部的發展程度,還應看它在帝國主義世界體系中所處的地位,它是不是帝國主義體系各種矛盾的焦點,帝國主義和反動派的統治是不是在這裡已經搖搖欲墜。 列寧的社會主義革命理論是在和第二國際機會主義作鬥爭中產生的。第二國際機會主義、修正主義者抹煞壟斷資本主義的深刻矛盾,宣傳所謂「超帝國主義」論、「有組織的資本主義」論,否認帝國主義各國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否認帝國主義戰爭的必然性,從而實際上否認社會主義首先在一國勝利的可能性。他們硬說在生產力發展水平不夠高、無產階級還沒有在全國人口中占多數,無產階級還沒有造就足夠的管理國家的幹部的時候,便不能奪取政權。列寧痛斥了這些謬論。 列寧的社會主義革命的理論武裝了各國革命的無產階級,使其在條件成熟時能夠主動地去衝擊資本主義制度,而不致消極地坐待革命的「總爆發」。 無產階級革命的根本問題是奪取政權、徹底摧毀資產階級國家機器和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問題。資產階級的國家機器只是適合於保護資本主義經濟基礎的官僚軍事機構,而根本不適合社會主義的需要。在資產階級革命中,資產階級只是奪取封建地主階級的政權,而不打碎原有的國家機器,這是因為資產階級革命是以一種剝削制度代替另一種剝削制度。而無產階級革命要消滅一切剝削制度。馬克思強調地指出:「工人階級不能簡單地掌握現成的國家機器,並運用它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奴役他們的政治工具不能當成解放他們的政治工具來使用。」①列寧把無產階級革命問題集中到這樣一點上:「不用暴力破壞資產階級的國家機器,不用新的國家機器代替它,無產階級革命是不可能的。」② ①馬克思:《法蘭西內戰》二稿,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34頁。 ②《無產階級革命和叛徒考茨基》,載《列寧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24頁。 馬克思列寧主義者認為,在存在著軍閥制度和官僚制度的資產階級國家機器的情況下,無產階級革命的勝利一般都要經過武裝鬥爭,但是並不排斥在特定的條件下革命和平發展的可能性。即使是革命和平發展,也必須徹底摧毀資產階級的國家機器而代之以無產階級專政。 如果無產階級能夠用和平方式取得政權,過渡到社會主義,這是對人民最有利的。只要有這樣的可能,不管它實現的機會是怎樣微小,馬克思列寧主義者都是重視的。從資產階級掌握著軍閥制度和官僚制度的國家機器這個客觀事實出發,馬克思列寧主義者認為,革命和平發展是「革命史上千載難逢的機會」①,這種機會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之下,是在階級力量形成某種特殊對比的情況之下出現的。共產黨人一旦遇有革命和平發展的機會時,總是緊緊地抓住它,努力利用它來實現革命的目的,但同時又要準備,一旦這個時機逝去了,就仍然要用武裝鬥爭來奪取革命的勝利。 在1917年俄國二月革命後的一段時間裡,國內存在著「兩個政權並存的局面」,當時資產階級反革命的力量還沒有完全組織起來、鞏固起來,武器掌握在人民手中。這時,列寧提出了「全部政權歸蘇維埃」的口號,爭取革命的和平發展。但是,不久以後反革命武裝力量很快地組織起來,破壞了革命和平發展的可能性。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和白匪軍用暴力鎮壓了工人士兵群眾的和平示威。於是列寧宣布,革命的「和平發展的道路已經不可能了。已經開始走上了非和平的、最痛苦的道路」②。俄國工人階級通過武裝起義才取得了十月革命的勝利。 ①《革命的任務》,載《列寧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92頁。 ②《論口號》,載《列寧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09頁。 中國抗日戰爭結束時,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和解放區有了很大發展,全國人民和全世界的人民都和我們站在一起,反對中國內戰,主張和平,民主。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共產黨曾經同國民党進行和平談判,並且在1946年同國民黨達成了一個實行國內和平的協議。但是,國民黨反動派違背全國人民的意志,撕毀了這個協議,在美帝國主義支持下發動了全國的大內戰。這就迫使中國人民不能不進行革命的戰爭。由於中國共產黨在爭取和平改革的時候,沒有放鬆警惕,沒有放棄人民武裝,而且做了充分準備,所以戰爭沒有嚇倒人民,反而使戰爭的發動者自食其果。 如果某一個資本主義小國已經處在社會主義國家包圍之中,或許有較多的可能出現革命和平發展的機會。但是,即便是在這樣的情形下,反動統治階級仍然可能採取「困獸猶鬥」的行動,因此也絕不能認為革命和平發展是唯一的可能性,而應當同時估計到革命非和平發展的另一種可能性。 1957年社會主義國家共產黨和工人黨代表會議的宣言指出:「列寧主義教導我們,而且歷史經驗也證明,統治階級是不會自願讓出政權的。這樣,階級鬥爭的劇烈程度和所採取的形式,與其說是決定於無產階級,不如說是決定於反動集團對於絕大多數人民的意志抵抗到什麼程度,決定於在爭取社會主義鬥爭的這一或那一階段這些集團是不是採取暴力。」問題並不在於無產階級願意不願意進行和平的變革,而在於資產階級和反動統治者能不能接受這種和平的變革。無產階級決不能片面地,沒有根據地把自己的方針和全部工作建築在資產階級願意接受和平變革的估計上面,而必須同時準備兩手,就是既準備革命的和平發展,又準備革命的非和平發展。 為了實現奪取政權的武裝起義,無產階級一般地需要經過長期的、艱苦的、積聚力量的過程,不能設想可以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輕率地發動武裝起義,奪取全國政權。毛澤東同志指出:「不到資產階級處於真正無能之時,不到無產階級的大多數有了武裝起義和進行戰爭的決心之時,不到農民群眾已經自願援助無產階級之時,起義和戰爭是不應該舉行的。」①在積蓄力量的過程中,無產階級採取多種多樣的鬥爭形式包括議會鬥爭和其他合法鬥爭的形式,是完全必要的。 ①《戰爭和戰略問題》,載《毛澤東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507頁。 現階段,在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中一小撮壟斷資本家同無產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不論在經濟方面還是政治方面,都形成了極其尖銳的對立。這種情況就使得無產階級可能在實現一些民主任務的號召下來團結各階層人民,組成反對壟斷資產階級的統一戰線。無產階級和廣大人民在一起,堅決為實現民主任務而進行鬥爭,這不但適合於廣大人民的切身利益,而且也能加強無產階級同人民群眾的聯繫,提高無產階級的威望。但是,爭取民主任務的鬥爭,還僅僅是在資本主義制度範圍內的鬥爭,這些任務即使實現了,也並不能使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得到真正的解放。因此,馬克思列寧主義者和覺悟的無產階級決不以此為滿足,而要把民主運動引向社會主義革命。這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政黨同改良主義者的根本區別。改良主義者把資本主義制度範圍內的改革看成是最終目的,否認社會主義革命的必要性。馬克思列寧主義者堅信,資本主義國家人民在日常鬥爭的過程中將認識到,只有社會主義才是他們的真正出路。 奪取政權是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的開始。社會主義革命必須進一步改造舊經濟,建設新經濟,徹底消滅階級,並進到無階級的社會。這是一個長期的、複雜的、艱巨的任務,無產階級只有依靠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機器,才能逐步地完成這個任務。馬克思指出:「在資本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之間,有一個從前者變為後者的革命轉變時期。同這個時期相適應的也有一個政治上的過渡時期,這個時期的國家只能是無產階級的革命專政。」① 無產階級專政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無產階級革命問題上的根本觀點。是否承認無產階級專政,是馬克思主義者同一切機會主義者、修正主義者的分水嶺。列寧指出:僅僅承認階級鬥爭,還不是馬克思主義者,「只有承認階級鬥爭、同時也承認無產階級專政的人,才是馬克思主義者。馬克思主義者同庸俗小資產者(以及大資產者)之間的最大區別就在這裡。必須用這塊試金石來測驗是否真正了解和承認馬克思主義。」②第二國際的領袖們之所以成為可恥的叛徒,主要的就是因為他們在這個問題上背棄了馬克思主義。現代修正主義繼承了第二國際修正主義的衣缽,無恥地攻擊無產階級專政,散布種種取消無產階級專政的反動謬論,就徹底地暴露了他們的叛徒立場。 帝國主義者和各國反動派極端仇視無產階級專政。他們攻擊無產階級專政,說這是「獨裁」,是「極權主義」。針對著反動派的攻擊,毛澤東同志指出,無產階級和革命人民對於反動派的革命專政,同反動派對於人民的反革命專政,性質是相反的,而前者是從後者學來的。這個學習很要緊,因為只有依靠無產階級專政的力量,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才能夠真正得到翻身的機會。如果無產階級和革命的人民,不能堅持這一項對反革命階級的統治方法,放棄或放鬆了自己的革命專政,反動派就會復辟,革命的人民就會遭受天大的災難。作為無產階級專政的第一次英勇嘗試的巴黎公社,其失敗的原因之一,就是對階級敵人過分仁慈,對反動勢力沒有實行徹底的鎮壓。1956年,喪失了政權達十一年之久的匈牙利資產階級反動派,曾經一度在帝國主義支持下發動武裝叛亂,實行反革命的復辟,也是由於過去匈牙利沒有充分應用無產階級專政的力量,對國內反革命勢力予以足夠的打擊。所以,只要帝國主義還存在,國內的反動派還存在,無產階級的任務就是要強化人民的國家機器,藉以鎮壓反動派的一切破壞活動和復辟陰謀,鞏固國防和保護人民利益。 ①馬克思:《哥達綱領批判》,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1頁。 被推翻了的剝削階級不僅千方百計圖謀復辟,而且還有力量進行反抗和復辟活動。因為剝削階級被打倒後,在相當長的時期內,還會保留著某些財產,保留著某種知識上和技術上的優勢;剝削階級的世界觀,剝削階級的政治影響還會長期存在;小資產階級的習慣勢力還會長期存在;特別是,在國際上帝國主義還存在。帝國主義絕不甘心社會主義的勝利,它們時刻企圖扼殺社會主義國家。帝國主義及其走狗對社會主義國家的種種破壞,顛覆活動,與國內反動剝削階級對社會主義的反抗,是互相支持的。由於上述這些情況,在社會主義國家中就不能不存在著極其複雜的、有時還是很尖銳的階級鬥爭。所以,無產階級專政是必不可少的。 無產階級專政是由無產階級實行國家領導的政權,堅持無產階級和勞動農民的聯盟,是無產階級專政的最高原則。沒有無產階級和農民及其他勞動人民的鞏固聯盟,也就沒有鞏固的無產階級專政。工農兩個階級在所有的國家中都占人口的絕大多數。推翻地主、資產階級的反動政權,主要是這兩個階級的力量,實現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制度,也主要是靠這兩個階級的聯盟。 中國社會主義時期,除了工人階級同農民和其他勞動人民的聯盟外,還存在著勞動人民同可以合作的非勞動人民的聯盟。這兩個聯盟就構成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民主統一戰線。後一個聯盟包括民族資產階級、各民主黨派、無黨派進步人士等等,它團結了勞動人民以外的一切人民的力量,動員他們來為社會主義國家的各種事業服務,幫助他們在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過程中進行自我改造。這對於鞏固我國的無產階級專政是很重要的。 無產階級專政是無產階級和最廣大的人民反對國內外反動勢力的戰鬥的聯盟。專政是對付敵人,對付國內外反動派的武器。對人民自己,對聯盟內部,則不能實行專政,而只能實行民主。對於反動派的專政必須同最廣泛的人民民主即社會主義民主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無產階級專政之所以強有力,所以能夠戰勝國內外的強大敵人,擔負起實現社會主義的偉大歷史任務,正因為它一方面是勞動群眾對反動剝削階級的專政、絕大多數人對極少數人的專政,而另一方面又對於廣大人民實現了任何資產階級民主所不能實現的民主。它能夠充分發揮千百萬勞動人民以及一切社會進步力量的自覺性和積極性,把他們緊密地團結起來,形成能夠戰勝一切的偉大力量。毛澤東同志說:「對人民內部的民主方面和對反動派的專政方面,互相結合起來,就是人民民主專政。」① ①《論人民民主專政》,載《毛澤東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1364頁。 社會主義民主是任何資產階級民主所不能比擬的。資產階級民主是供極少數人享受的民主,供富人享受的民主,被壓迫的勞動人民根本沒有什麼政治權利。社會主義民主由於它是對絕大多數人,對勞動群眾和一切願意為社會主義事業服務的人們的民主,所以它標誌著民主、自由的空前巨大的擴展。它從政治上和物質上保證一切勞動群眾的民主權利,也保證除反動派以外的一切人民享有政治上的民主和自由權利。在中國,各民主黨派、民族資產階級,宗教集團都享有民主權利,他們的代表人物還參加了政權機構。在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的關係方面,一方面是共產黨被公認為領導黨,另一方面,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之間,實行「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的原則。 社會主義的民主、自由並不是無政府狀態。這種民主是集中指導下的民主,自由是有領導的自由。為了充分地發揮一切革命人民的力量,有力地去反對革命的敵人,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必須加強人民隊伍的組織性、紀律性。在人民內部,不可以沒有自由,也不可以沒有紀律;不可以沒有民主,也不可以沒有集中。毛澤東同志指出,我們的目標是想造成一個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 社會主義民主不僅是人民的政治權利,同時也是解決人民內部矛盾的手段。社會主義條件下的人民內部的矛盾,包括工人階級內部的矛盾,農民階級內部的矛盾,知識分子內部的矛盾,工農兩個階級之間的矛盾,工人、農民同知識分子之間的矛盾等等。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政府是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府,是為人民服務的政府,但是它同人民群眾之間也有一定的矛盾。這種矛盾包括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同個人利益之間的矛盾,民主同集中的矛盾,領導同被領導之間的矛盾,國家機關某些工作人員的官僚主義作風同群眾之間的矛盾。這種矛盾也是人民內部矛盾。此外,工人階級和其他勞動人民同願意接受社會主義改造的民族資產階級的矛盾,也屬於人民內部矛盾的範圍。 一般地說,人民內部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礎上的矛盾。人民內部的矛盾不能用強制的方法去解決,更不能用專政的辦法去解決。毛澤東同志說:「凡屬於思想性質的問題,凡屬於人民內部的爭論問題,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決,只能用討論的方法、批評的方法、說服教育的方法去解決,而不能用強制的,壓服的方法去解決。」①人民有了自己的國家,就有可能在全國範圍內和全體規模上,用民主的方法教育自己和改造自己,使自己在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條道路的鬥爭中,逐步擺脫資產階級的影響,擺脫舊社會的壞習慣、壞思想的影響,堅決走社會主義道路。 ①《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載《毛澤東選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68頁。 毛澤東同志把這種民主的方法具體化為「團結--批評--團結」的公式,說得詳細一點,就是從團結的願望出發,經過批評或者鬥爭,分清是非,使矛盾得到解決,從而在新的基礎上達到新的團結。這種方法在中國共產黨內部,在中國人民內部,長期行之有效。 毛澤東同志明確地區分了社會主義條件下的兩類矛盾--敵我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並且把無產階級專政的兩個方面--對反動派的專政和對人民的民主與兩類不同性質的社會矛盾處理問題聯繫起來。這就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關於無產階級專政的學說。社會主義國家在執行國家的任務時,嚴格區別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分別用兩種不同的方法去處理,這樣就能團結最廣泛的人民力量,對敵人的破壞活動給予最有力的打擊,就能最有效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加速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如果混淆了敵我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用錯誤的方法去處理這兩類矛盾,就會犯右的或「左」的錯誤,就會給社會主義事業造成損失。 無產階級在建立了自己的政權以後,就可以利用這個政權的力量,繼續把社會主義革命進行到底。 在經濟戰線上,工人階級國家的任務,是要消滅生產資料的資本主義所有制,建立生產資料的公有制,並且對個體經濟實行社會主義改造。 在生產資料所有制方面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後,社會主義革命並沒有結束,還必須在政治戰線和思想戰線上進行社會主義革命。 經濟戰線、政治戰線和思想戰線的社會主義革命,是為著解決生產關係和生產力的矛盾、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的矛盾,為生產力的發展開闢廣闊的道路。為了促進生產力的迅速發展,黨和國家還必須領導全國人民逐步實現技術革命和文化革命,把全國經濟建立在現代化大生產的技術基礎上,並造就一支強大的工人階級的知識分子隊伍。 無產階級要取得社會主義革命的徹底勝利,在國內必須依靠黨的領導和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政權,依靠工農聯盟和各族人民的團結;在國際上還必須依靠國際無產階級和社會主義國家的團結一致和互相支援。 各個國家的社會主義革命,由於具體歷史條件的不同,總會有某些不同的特點。但是,從根本上說來,每個國家又必須遵循著一條共同的道路。這就是十月革命的道路。十月革命的道路反映了各國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普遍規律。這就是:建立一個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指導思想的無產階級革命政黨,作為革命的領導核心;在這個黨的領導下,無產階級聯合農民和其他勞動人民,通過武裝鬥爭奪取政權;在革命勝利後,實行無產階級專政,鎮壓反動階級的反抗和復辟活動,保衛無產階級政權;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要有計劃地發展社會主義經濟和社會主義文化,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思想覺悟和生活水平,為向共產主義過渡準備條件;在對外政策方面,要堅決反對帝國主義侵略,堅持無產階級國際主義,積極支援被壓迫人民和被壓迫民族的鬥爭。十月革命的這些基本經驗,經過半個世紀以來各國人民的鬥爭實踐,更加發揚光大。四革命發展階段論和不斷革命論 無產階級革命的總的任務是要實現偉大的共產主義理想,為了達到這個總的目的,必須經過一系列的互相連續的革命發展階段。無產階級政黨在指導革命的時候,必須把各個革命階段的不同的性質加以明確的區別,在進行前一個階段的革命鬥爭時,不過早地執行下一個革命階段的任務;同時又力求使革命的前後兩個階段緊密地連接起來,在革命的前一階段,根據客觀可能積極地為下一個革命階段準備條件,以便在前一個階段的鬥爭勝利後,使革命不停頓地發展到下一個階段。 當無產階級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出現在歷史舞台的時候,在某些國家裡,它需要解決的迫切問題,暫時還不是無產階級的社會主義革命,而是資產階級的民主革命。在這種情況下,無產階級應該採取什麼樣的革命的戰略和策略呢?馬克思和恩格斯曾經明確地回答過這個問題。他們認為,在這種情況下,無產階級應該積极參加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因為這個革命對發展無產階級的鬥爭是有利的。但是,在這個鬥爭中,無產階級必須堅持自己獨立的政治方向,以便在推翻封建地主階級的統治之後,立即就開始鬥爭去反對資產階級。《共產黨宣言》指出:「共產黨人為工人階級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鬥爭,但是他們在當前的運動中同時代表運動的未來。」① ①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84頁。 1850年3月,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德國小資產階級民主派在民主革命中的改良主義要求時,明確地提出了無產階級不斷革命的思想。他們說:「民主主義的小資產者至多也不過是希望實行了上述要求便趕快結束革命,而我們的利益和我們的任務卻是要不間斷地進行革命,直到把一切大大小小的有產階級的統治都消滅掉,直到無產階級奪得國家政權,直到無產者的聯合不僅在一個國家內而且在世界一切占統治地位的國家內都發展到使這些國家的無產者間的競爭停止,至少是直到那些有決定意義的生產力集中到了無產者手裡的時候為止。對我們說來,問題不在於改變私有制,而在於消滅私有制,不在於掩蓋階級矛盾,而在於消滅階級,不在於改良現存社會,而在於建立新社會。」①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無產階級的戰鬥口號應該是:不斷革命。 列寧在俄國1905年革命期間所著的《社會民主黨在民主革命中的兩種策略》一書,發揮了馬克思和恩格斯的這個思想,進一步指出無產階級在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中,必須爭取革命的領導權,把民主革命進行到底,以便在民主革命勝利後,使革命有可能發展到社會主義革命階段。列寧明確地提出了由民主革命轉變為社會主義革命的原理。列寧說:「我們將立刻由民主革命開始向社會主義革命過渡,並且恰恰是按照我們的力量,按照有覺悟有組織的無產階級的力量,開始向社會主義革命過渡。我們主張不斷革命。我們決不半途而廢。」② ①馬克思,恩格斯:《中央委員會告共產主義者同盟書》,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85頁。 ②《社會民主黨對農民運動的態度》,載《列寧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34頁。 中國革命的歷史經驗證明了革命發展階段論和不斷革命論相統一的理論的正確性。正確地認識和對待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區別和聯繫,曾經是關係中國革命成敗的關鍵問題之一。 中國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出現過象俄國的孟什維克一樣的右傾機會主義者。他們否認不斷革命論,在本來互相銜接的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之間,隔上一道資產階級專政的「萬里長城」,否認這兩個革命之間的相互聯繫,否認在無產階級領導之下有把民主革命轉變為社會主義革命的可能的前途。他們說什麼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應該由資產階級來領導,主張放棄無產階級的領導權,在革命勝利後讓資產階級掌握政權,實現資產階級專政。中國還出現過「左」傾機會主義者。他們否認革命發展階段論,混淆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界限,要在民主革命階段內消滅資產階級,實現社會主義革命的任務。右傾機會主義路線和「左」傾冒險主義路線都曾經使中國革命遭受過很大的損失。 毛澤東同志遵循馬克思列寧主義關於革命發展階段論和不斷革命論相統一的原理,正確地解決了中國革命兩個階段互相區別和互相銜接的問題,批判了和糾正了上述兩種錯誤路線。毛澤東同志指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整個中國革命運動,是包括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兩個階段在內的全部革命運動;這是兩個性質不同的革命過程,只有完成了前一個革命過程才有可能去完成後一個革命過程。……只有認清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區別,同時又認清二者的聯繫,才能正確地領導中國革命。」①毛澤東同志一方面堅持了只有經過民主主義,才能達到社會主義的原理,把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嚴格區別開來;另一方面,又堅持了民主主義革命是社會主義革命的必要準備,社會主義革命是民主主義革命的必然趨勢的原理,把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銜接起來,不容許在兩個革命階段中橫插一個資產階級專政的階段。他告訴全黨和全國人民,一定要由無產階級堅決掌握領導權,以便把民主革命進行到底,並準備在一切必要條件具備的時候把它轉變到社會主義革命階段上去。 ①《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載《毛澤東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614頁。 為了正確地把握民主革命階段和社會主義革命階段的區別和聯繫,在思想工作上,毛澤東同志還指出,要把擴大共產主義思想的宣傳同當前的行動綱領的實踐區別開來。他在《新民主主義論》中說:「在現時,毫無疑義,應該擴大共產主義思想的宣傳,加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學習,沒有這種宣傳和學習,不但不能引導中國革命到將來的社會主義階段上去,而且也不能指導現時的民主革命達到勝利。但是我們既應把對於共產主義的思想體系和社會制度的宣傳,同對於新民主主義的行動綱領的實踐區別開來;又應把作為觀察問題、研究學問、處理工作,訓練幹部的共產主義的理論和方法,同作為整個國民文化的新民主主義的方針區別開來。把二者混為一談,無疑是很不適當的。」① 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是同一共產主義社會形態的兩個不同的階段。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一書中指出:社會主義「……是剛剛從資本主義社會中產生出來的,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經濟、道德和精神方面都還帶著它脫胎出來的那箇舊社會的痕迹。」②而共產主義是在社會主義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是更成熟、更發展的高級階段。馬克思寫道:「在共產主義社會高級階段上,在迫使人們奴隸般地服從分工的情形已經消失,從而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對立也隨之消失之後;在勞動已經不僅僅是謀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後;在隨著個人的全面發展生產力也增長起來,而集體財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後,--只有在那個時候,才能完全超出資產階級權利的狹隘眼界,社會才能在自己的旗幟上寫上:各盡所能,按需分配!」③ ①《新民主主義論》,載《毛澤東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666頁。 ②③馬克思:《哥達綱領批判》,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0,12頁。 關於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兩個階段如何區別又如何銜接的問題,黨的八屆六中全會的決議指出:「在由社會主義向共產主義過渡的問題上,我們不能在社會主義階段上停步不前,但是也不能陷入超越社會主義階段而跳入共產主義階段的空想。我們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不斷革命論者,我們認為,在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之間,在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之間,沒有隔著也不允許隔著萬里長城;我們又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革命發展的階段論者,我們認為不同的發展階段反映事物的質的變化,不應當把這些不同質的階段互相混淆起來。」① ①《中國共產黨第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文件》,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6頁。 馬克思列寧主義關於革命發展階段論和不斷革命論相統一的原理,要求我們掌握革命發展的階段性和連續性的統一,而不要把這二者割裂開來。右傾機會主義者看不到革命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看不到前一個過程和後一個過程之間的聯繫,因而認為革命應該停頓在它的某一個發展階段上,不再繼續前進。「左」傾機會主義者看不到革命必須分階段、有步驟地前進,因而混淆不同質齣發展階段,企圖超越某些必經的過程,而跳入那些目前還不能達到的階段。認識和掌握馬克思列寧主義關於革命發展階段論和不斷革命論相統一的原理,正確對待各個革命階段的區別和聯繫,克服和防止右傾和「左」傾的錯誤,才能把無產階級的革命事業一步步地推向前進。 第十五章社會意識及其形式 為了全面把握社會發展的規律性,不僅要正確了解經濟、政治的現象,而且要正確了解社會意識的現象,正確了解社會意識及其形式的特點以及各種形式的社會意識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一社會意識的一般特點 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是人們對於自己周圍環境、社會關係、社會過程的認識。社會意識的內容,不管它是正確的或是錯誤的,甚至是純粹出自幻想的,都是現實的某種反映,都可以從社會存在找到它的來源。社會意識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其中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科學、哲學、藝術、宗教等形式。 社會意識依賴於社會存在。社會意識的內容是由社會存在、社會歷史條件決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不同,生產發展的水平不同,社會意識也就不同。社會意識的發展不是脫離社會存在而絕對獨立的。每一社會都有與其相應的社會意識,隨著社會存在的變化,社會意識也必然或遲或早地發生變化。在原始社會,沒有私有制,生產資料和產品都歸原始公社全體成員所有,人們共同生產,平均分配勞動產品,每個人都完全依賴於集體。當時人們的這種生活狀況,不可能產生私有觀念,而只能有樸素的、原始的集體觀念。隨著私有制、剝削和階級對立的出現,就產生了私有觀念和發財致富的慾望,並出現了剝削階級和被剝削階級的意識的對立。隨著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的徹底勝利,私有制和階級剝削最後消滅,公有制經濟的高度發展,無產階級集體主義就逐漸成為全民的意識。不僅如此,即使同樣是階級社會,在奴隸制、封建制和資本主義等不同的社會形態里,社會意識也各不相同。社會意識是具體的、歷史的現象,沒有抽象的、超歷史的、永恆不變的社會意識。 一定的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哲學、藝術、宗教等社會觀點的總和,構成一定階級的意識形態。在階級社會裡,不存在超階級的。統一的意識形態。由於人們的階級地位和階級利益不同,在同一個社會關係里,會形成不同的思想感情、願望要求,習慣風尚和道德觀念,會有不同的以至根本相反的意識形態。毛澤東同志指出:「在階級存在的條件之下,有多少階級就有多少主義,甚至一個階級的各集團中還各有各的主義。」① 統治階級的思想和被統治階級的思想是對立的。在經濟上和政治上居於統治地位的階級,在思想上、精神上也必然居於統治地位,而被統治階級的思想則處於被壓抑的地位。馬克思、恩格斯寫道:「統治階級的思想在每一時代都是占統治地位的思想。這就是說,一個階級是社會上占統治地位的物質力量,同時也是社會上占統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著物質生產資料的階級,同時也支配著精神生產的資料,因此,那些沒有精神生產資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受統治階級支配的。」② ①《新民主主義論》,載《毛澤東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648頁。 ②《德意志意識形態》,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2頁。 資產階級的理論家把資產階級的意識形態說成是全民的超階級的,他們提出意識形態超階級、無黨性的觀點。這是因為他們的利益和勞動人民的利益根本對立,他們需要在勞動人民面前掩蓋資產階級意識形態的階級本性。其實,無黨性的說法正是資產階級黨性的表現。十八世紀法國資產階級思想家曾經打著「自由、平等、博愛」的旗幟反對封建主義,他們認為這種思想是全民的思想,他們自認為是全人類利益的捍衛者。這些口號在當時的確曾經起過動員群眾摧毀封建制度的進步作用。但是,資產階級革命勝利後的現實表明,「自由、平等、博愛」這種思想所要求的實質上是剝削和競爭的自由,是虛偽的形式上的平等,是掩蓋人與人之間冷冰冰的純粹金錢關係和相互傾軋的空話。因此,「自由、平等、博愛」從一開始就不是超階級的東西,而是屬於資產階級的意識形態。帝國主義國家的資產階級早已成為反動的社會勢力,它們和勞動人民之間的矛盾已經十分尖銳化。它們的思想代表所說的「超階級」的意識形態只是與人民為敵的反動意識形態,他們所說的「全民」利益只是少數壟斷資產階級的利益。 無產階級和一切剝削階級根本不同,它公然申明自己的意識形態是有階級性、黨性的,是無產階級根本利益的表現。無產階級的利益同社會發展的方向完全一致,同廣大勞動人民的根本利益一致,無產階級不需要掩蓋自己意識形態的階級實質。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的意識形態,又是客觀世界和社會發展規律的科學反映。只有以馬克思主義為核心的無產階級意識形態,才真正代表全體勞動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未來的共產主義社會裡,它將是全人類的意識形態。 馬克思主義肯定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同時又肯定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的獨立性。某一種社會思想和理論,當它賴以存在的物質條件根本改變之後,還可能存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並對社會的發展起著一定的阻礙作用。這種意識落後於存在的現象,是社會意識相對獨立性的一個表現。與落後的社會意識相反,先進的社會意識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預見社會發展的趨勢,它對於人們的社會實踐起指導和動員的作用。十八世紀法國資產階級的傑出的啟蒙主義者,以特殊的方式預見了資本主義社會的來臨。十九世紀偉大的空想社會主義者,對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圖景已做了某些臆測,雖然帶有極大的幻想的性質,但也具有一定的合理的成分。馬克思主義全面地揭示了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對社會發展的前景作了科學的預見。這些都表現了社會意識的相對獨立性。這種獨立性所以是相對的,是因為舊的社會思想和理論不可能在它的物質基礎消滅之後長久地存在下去,新的理論只有在社會存在的發展能夠提出新的任務時,才可能產生。 社會意識的相對獨立性還表現在它的發展具有歷史的繼承性。每一歷史時期的社會意識的各種形式,都同先前這方面的思想成果有著繼承的關係。每一時代的思想家。藝術家在認識和解決當前社會存在的問題時,都要利用前人所創造的成果和遺留下來的思想資料,把它們加以改造發展,使社會文化向前推進一步。每一民族的文化,由於歷史傳統的不同而具有自己的特點。繼承了春秋戰國儒家傳統的中國封建時代的統治思想,和繼承了古羅馬基督教運動傳統的歐洲封建時代的統治思想,各有著顯然不同的特色。但是社會意識歸根到底是社會存在的反映。對文化遺產的繼承不會是無條件地原封不動的接受,而是對以前文化遺產的加工改造。怎樣進行加工改造,擯棄哪些,發展哪些,這在根本上也是由社會存在的現實情況和思想家們的階級地位所決定的。 先進階級的意識形態繼承了的是歷史上優秀的文化成果,反動階級的意識形態則繼承了歷史上落後的、反動的東西。無產階級文化是人類歷史上一切最優秀文化成果的集大成,它絕不是在世界文明發展大道以外產生的,而是人類過去偉大思想發展的繼續。 列寧說:「無產階級文化應當是人類在資本主義社會、地主社會和官僚社會壓迫下創造出來的全部知識合乎規律的發展。」① ①《青年團的任務》,載《列寧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48頁。 各種形式的社會意識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不估計這些相互作用、相互影響,企圖單純地用社會經濟條件來說明社會意識的發展,就不能正確地了解各種社會意識的特點。這也表現了社會意識發展的相對獨立性。例如,不了解歐洲中世紀宗教的作用,就不能了解那個時代哲學發展和鬥爭的特點;脫離了近代自然科學的發展,就無從說明近代唯物主義哲學和無神論思想的發展,不估計中國封建時代哲學、政治思想的影響,就不能完全了解中國封建時代的文學藝術的許多特點;在今天,不看到無產階級政治和馬克思主義哲學對藝術發展的作用,就不能了解革命文藝發展的規律。但是各種形式的社會意識的相互作用,以及它們同政治法律的相互作用,歸根到底是受經濟基礎所制約的。 社會意識的相對獨立性還表現在社會意識的發展同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平衡。歷史上有許多經濟上落後的國家,在思想領域內卻超過了經濟上先進的國家。如十八世紀末法國的哲學和政治思想超過了經濟上先進的英國,十九世紀中葉經濟上落後,政治上分裂的德國是馬克思主義的故鄉;十九世紀末經濟落後的俄國是列寧主義的故鄉。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由於產生這些思想的國家裡的階級矛盾在當時特別尖銳,使它們成了革命的中心。十八世紀末法國是歐洲革命的中心,十九世紀中葉革命中心轉移到了德國,十九世紀末革命中心又轉移到了俄國。這種思想發展對經濟發展水平的獨立性也只是相對的。因為階級矛盾的尖銳化和革命運動的發展,歸根到底還是經濟矛盾的表現,是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尖銳化的結果。經濟落後國家在特定條件下所以能夠出現先進的思想意識,仍然是以經濟發展達到一定的水平為前提的。假如德國和俄國在當時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不達到一定的水平,沒有相當成長了的無產階級,那末馬克思主義和列寧主義的產生是不可能的。 歷史唯物主義對於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關係問題,堅持唯物的、辯證的觀點,既反對誇大社會意識的作用,把社會意識的相對獨立性絕對化的唯心主義,又反對否認社會意識的相對獨立性和它的能動作用的機械論。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但是,決不是說社會意識僅僅是經濟發展的消極的結果。相反地,社會意識對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起著巨大的能動作用。這是社會意識相對獨立性的突出表現。 某種社會意識形態對社會發展究竟起什麼作用,是促進還是阻礙社會的發展,取決於它所服務的經濟基礎的性質,也就是說,取決於它所反映的是社會先進勢力的要求,還是落後勢力的要求。先進的社會思想理論對社會發展起促進作用,因為它正確地或比較正確地反映了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它是先進階級,先進的社會勢力的精神武器。它一旦掌握了群眾就能發揮偉大的動員、組織和改造的作用,就能形成推動社會前進的強大的物質力量。列寧說得好:「沒有革命的理論,就不會有革命的運動。」①與先進的社會意識形態相反,反動的社會意識形態同歷史發展規律背道而馳,它反映著腐朽制度和反動階級的要求,歪曲現實,散布各種要勞動人民安於受壓迫,受剝削地位的迷信說教,因而起著阻礙社會發展的作用。反動的思想、理論決不能長期地蒙蔽廣大人民,阻擋先進的思想、理論的偉大解放作用,它最終必將被先進思想戰勝,必將隨著舊制度的消滅而逐步歸於滅亡。 ①《怎麼辦?》,載《列寧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41頁。 各種先進的社會意識形態對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也有不同。它們的作用大小,歸根到底取決於它們反映社會發展規律的正確程度。馬克思主義以前的先進階級的社會意識形態,例如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的資產階級意識形態,由於受到狹隘的階級眼界的限制,都只能在一定限度內反映當代歷史發展的前進趨勢,不能全面地認識社會運動各方面的客觀過程及其規律性。它雖然在一個時期內能幫助先進階級動員人民起來摧毀腐朽的舊制度,但終歸不能成為廣大勞動群眾爭取徹底解放的精神武器。只有馬克思列寧主義才完全正確地反映了社會發展規律,能夠掌握最廣大的群眾,最廣泛、最深入地動員人民群眾,形成無堅不摧的物質力量。 在社會主義社會的條件下,無產階級意識形態所以能夠發揮特別巨大的作用,這是和社會主義制度的特點分不開的。在社會主義制度下,無產階級和其他勞動人民得到了徹底的解放,成了新社會的主人。同無產階級和其他勞動人民社會地位的變化相適應,無產階級意識形態也改變了在舊社會的被壓抑,被排斥的地位,成了社會主義社會的統治思想。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勞動人民由於政治地位的根本改變和經濟上的解放,他們更深刻地體驗到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正確性。因此馬克思列寧主義及其指導下的各種社會意識形式,越來越深入人心。無產階級意識形態在社會主義條件下所以能夠發揮特別巨大的威力,還由於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掌握著國家機器、生產資料等實現自己的理想的物質手段。 當然,在社會主義條件下,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傳播,人民群眾思想覺悟的提高,也不可能是自發地實現的。資產階級意識形態和舊社會遺留下來的習慣勢力的存在,都阻礙著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傳播和人民群眾思想覺悟偽提高,阻礙著馬克思列寧主義及其指導下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能動作用的發揮。因此,加強政治思想工作,同資產階級思想展開不調和的鬥爭,在人民群眾中開展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思想教育,加強和擴大無產階級的思想陣地,是共產黨的經常任務。二社會意識的各種形式 社會意識有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科學、哲學、藝術、宗教等具體形式。不同形式的社會意識,是從不同的方面、以不同的方式來反映社會存在和作用於社會存在的。同時,它們之間又是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的。 (一)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 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是隨著階級和國家的出現而出現的。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是經濟基礎的最直接,最集中的反映。它們同階級的利害關係最為密切。 歷史事實表明,在一切社會經濟形態中,占支配地位的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只能是統治階級的思想。統治階級的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除了表現為理論形式以外,還體現在國家的政治、法律制度和政策法令當中。它直接維護著現存的階級關係和階級統治。 被統治階級在階級鬥爭的發展過程中也會形成自己的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這種思想是為破壞現存的社會制度,奪取國家政權,建立自己的階級統治服務的。 在封建社會中,農民雖然不能形成自己的系統的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的理論,但代表農民利益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也提出了一些和封建統治根本對立的政治觀點和法律觀點。如東晉的鮑敬言就提出了反對封建統治的「無君論」思想,我國在歷代農民運動中出現過平均主義思想。這些思想對農民起義曾經起過動員和組織的積極作用,但並沒有也不可能得到實現。 在資本主義社會裡,資產階級的政治思想,法律思想是占統治地位的。隨著無產階級走上階級鬥爭的政治舞台,無產階級的政治思想、法律思想也產生了,它起著動員勞動人民為爭取自己的解放而鬥爭的重大作用。但是,只有在無產階級奪取了國家政權,建立了無產階級專政時,它才能取得統治地位。無產階級的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能夠指導勞動人民實現社會的根本改造。這種根本改造,在社會主義國家裡,已經成為現實。 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是思想上層建築中階級性最強烈最鮮明的部分,它們比其他社會意識形式對社會經濟基礎起著更直接的作用。政治。法律思想在意識形態中占著主導的地位,它給予其他一切社會意識形式以重大的影響。(二)道德 道德在歷史上比法產生要早,在原始社會裡就已經存在。道德是調整人們之間以及個人和社會之間的關係的行為規範的總和。道德規範和法不同,它不是由國家強行制定和強制執行的,而是依靠社會輿論的力量,依靠人們的信念、習慣、傳統和教育的力量來維持的。人們以善和惡、正義和非正義、公正和偏私。誠實和虛偽等等道德概念,來評價人們的行為,從而調整人們之間的關係。道德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比法還要廣泛,它對人們行動的支配,有時顯然是法所不能做到的。所謂「殺身成仁,捨生取義」等行為,就是道德觀念起作用的表現。但是,道德沒有法的強制作用,要調整人們的社會關係,單靠道德是不夠的,還必須依靠法的作用。道德和法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往往是相互補充的。道德和政治、法一樣,也是生產關係的比較直接的反映,一定社會中占統治地位的道德和法都是統治階級意志的表現。經濟基礎的變化或遲或早地引起道德的變化。道德對經濟基礎的作用也是比較直接的。 馬克思主義以前的道德理論都是離開社會的經濟基礎和階級關係來考察道德規範的。它們或者認為人們的道德規範是上帝規定的,或者認為道德規範是合乎人類不變的自然本質的,就是說道德規範是永恆不變的。例如,董仲舒說「天不變道亦不變」,他所說的道,實質上包括封建的政治經濟制度和封建的道德規範。資產階級的辯護士們,正象他們把資產階級的法說成是永恆的、合乎人性的一樣,把道德也說成是超歷史的、超階級的、永恆的。 馬克思主義第一次正確地揭示了道德的本質及其產生髮展的規律性。它認為,道德是由一定社會的經濟基礎所決定,並為一定的社會經濟基礎服務的。永恆不變的、適用於一切時代、一切階級的善和惡、正義和非正義、榮譽和恥辱等等的道德規範,是根本沒有的。任何道德規範都具有歷史的性質,在階級社會裡,道德規範具有階級性。恩格斯說:「一切已往的道德論歸根到底都是當時的社會經濟狀況的產物。而社會直到現在還是在階級對立中運動的,所以道德始終是階級的道德;它或者為統治階級的統治和利益辯護,或者當被壓迫階級變得足夠強大時,代表被壓迫者對這個績治的反抗和他們的未來利益」。① 在原始社會裡,雖然還沒有形成道德理論,但人們卻有著公共的道德標準。由於生產的發展,人們第一次感到公社成員的義務和權利的統一,這時,最初的道德觀念就產生了。在氏族和部落內部共同勞動、平均分配、愛同胞、服從集體決議、為同胞復仇和為部落英勇作戰的義務,這都是他們的道德標準。在某一時期,殺死沒有勞動能力的老人和戰爭俘虜在道德上被認為是允許的。這樣的道德標準,是由生產關係的公有性質和生產力的水平極其低下所決定的。 ①恩格斯:《反杜林論》,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34頁。 社會分裂為階級以後,社會中就沒有統一的道德,剝削階級和被剝削階級有著不同的道德觀念。在奴隸制社會中,奴隸主把體力勞動看作是最大的恥辱,把買賣、鞭打,甚至屠殺奴隸的行為看成是合乎道德的,把奴隸的逃亡和暴動看成是極不道德的;與此相反,要求解放的奴隸則把逃亡和暴動看成是合乎道德的。在封建社會裡,占統治地位的道德,在西方是基督教的道德,在中國則是封建禮教。所謂「三綱五常」、「忠孝節義」等,被中國的封建地主階級說成是天經地義、永世不變的道德規範。這種道德是維護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和封建等級制度的。在封建社會裡,農民受著封建道德的嚴重壓迫和束縛,同時農民在勞動中也形成了自己的道德觀念,例如勤勞,勇敢,艱苦樸素、濟困扶危、互助友愛等。 在資本主義社會形成的過程中形成了資產階級的道德。資產階級道德的基本原則是個人主義。它在資產階級革命的時期,曾經以要求自由、要求個性解放的名義,推動人們起來反對封建制度和封建道德,起過積極的進步的作用。但資產階級個人主義是以資產階級的財產私有權為基礎的個人發財致富的要求的反映。它在結束了反封建的歷史任務之後,就只是要求把個人的利益建築在別人受痛苦的基礎之上,它表現為唯利是圖,損人利己、爾虞我詐等等。資本主義社會把人和人的關係變成赤裸裸的金錢關係。金錢是資產階級的真正的道德標準。馬克思說得好,資產階級可以這樣對自己說:「我是一個惡劣的、不誠實的。沒有良心的,沒有頭腦的人,可是貨幣是受尊敬的,這就是說,它的持有者也是受尊敬的。貨幣是最高的善,這就是說,它的持有者也是善的。此外,貨幣使我免於作不誠實者的麻煩,--所以事前就認為我是誠實的。」①這是對資產階級拜金主義道德的極深刻的揭露。目前,在帝國主義國家中,和現代資本主義經濟基礎的日益腐朽相適應,現代資產階級在道德上已經墮落到無以復加的地步,窮奢極欲、虛偽、奸詐、誨淫、誨盜、謀殺等等現象充斥整個社會,它甚至公開提倡非道德論。 ①《馬克思恩格斯論藝術》第1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60年版,第241頁。 現代資產階級倫理學完全否認道德的社會基礎和客觀標準,它以個人或一定集團的情緒、願望、愛好和利害作為道德評價的標準。這種主觀唯心主義的道德觀,實際上是抹殺道德的非道德論,是為著替極端個人主義的行為作辯護,企圖為帝國主義的罪行作出「合乎道德」的解釋。 在階級社會中,各個階級都以自己的道德觀念評價別人的行為。但是,道德是有客觀標準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認為,在歷史上,人們的行為凡是有利於社會進步和社會發展的就是合乎道德的,反之就是不道德的。 馬克思主義肯定道德規範的歷史性和階級性,並不否認道德本身的發展和繼承。先進的階級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社會發展的需要和人民群眾的利益,所以他們的道德觀念總包含有一定的積極內容,這些內容被以後的先進階級所繼承和發展。勞動人民的優秀道德品質,是在他們世世代代的勞動和解放鬥爭中培養起來的,是人類寶貴的財富。 資產階級的倫理學者歪曲馬克思主義承認客觀規律對人們行動的決定作用,誣衊馬克思主義否認對人們行為作道德的評價。 馬克思主義不承認人們有意志的絕對自由,卻承認人們有意志的相對自由,就是說在客觀規律最後起決定作用的範圍內,對幾個可能的行動,有主動地選擇其中某個行動的一定的自由。人們的這種選擇是自覺的、有目的的。因此,人們對其行為是要負道德責任的。堅貞不屈的革命者和變節分子,革命叛徒在道德品格上截然相反,這是因為他們在相同的情況下選擇了不同的道路。列寧說:「決定論思想確定人類行為的必然性,推翻所謂意志自由的荒唐的神話,但絲毫不消滅人的理性、人的良心以及對人的行為的評價。恰巧相反,只有根據決定論的觀點,才能做出嚴格正確的評價,而不致把一切都任意推到自由意志的身上。」① 馬克思主義絕不排除對人的道德評價,只有馬克思主義才能夠對人們的行為作出嚴格正確的評價。馬克思主義反對唯心主義的形而上學的道德觀,它要求客觀地歷史地去評價人們的行為。馬克思主義者對過去勞動人民中所表現的勤勞、樸素、勇敢、友愛互助等美德,對一切獻身於社會發展進步的事業、反抗侵略、反抗壓迫、關懷人民的優秀人物的道德行為,根據當時的歷史條件,予以充分的肯定。無產階級在階級鬥爭中繼承和發展了這些美德,並且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逐步形成了共產主義的道德。 共產主義的道德是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利益和要求的反映,它是人類道德發展的最高階段,是最高尚的道德。與資產階級的個人主義道德觀根本相反,共產主義道德的實質,就是集體主義的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毛澤東同志說:「從這點出發,就可以變為大有利於人民的人。一個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這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② ①《什麼是「人民之友」以及他們如何攻擊社會民主主義者?》,載《列寧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6頁。 ②《紀念白求恩》,載《毛澤東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621頁。 共產主義道德是為團結全體勞動人民,反對一切剝削制度和私有制度,建設社會主義和實現美好的共產主義服務的。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共產主義道德只是無產階級中最先進的分子所具有的品質。在社會主義社會中,隨著階級和階級差別的消滅,共產主義道德將逐步地成為多數人的行為的準繩。到了共產主義社會,共產主義道德就會成為全民的道德。 培養全體人民共產主義道德品質,徹底克服剝削階級的道德觀點影響,是一個長期的、艱巨的任務。必須採取各種有效的辦法,特別是通過生產和階級鬥爭的實踐,對廣大群眾進行共產主義道德的教育,同剝削階級的道德影響進行堅決的不斷的鬥爭。提高人民的共產主義道德品質,對於社會主義建設有巨大的作用;對於將來由社會主義過渡到共產主義社會,它也是一個重要的條件。 (三)科學和哲學 科學是人們關於自然、社會和思維的知識體系。科學是應人們的實踐的需要、生產鬥爭和階級鬥爭的需要而產生的,它是實踐經驗的概括和總結。科學是以概念和邏輯的形式來反映世界的。科學的任務是揭示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探求客觀真理,作為人們改造世界的指南。由於客觀世界的發展有不同的階段,表現為不同的運動形式,而每一門科學通常都只是研究世界發展過程的某一個階段或某一種物質運動形式,因此就出現了多種多樣的科學部門,但歸納起來不外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兩大類。哲學是研究自然、社會和人類思維發展的最一般規律的科學,它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概括和總結。 科學的發展表現著特別明顯的繼承性。後一代人的科學研究必須以前一代人已經達到的終點為起點。不能把現代科學同過去的研究成果割裂開來。天文學的歷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占星術,化學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鍊金術和煉丹術,近代原子論也和古代的原於假說有聯繫。不僅自然科學要批判地繼承前人的研究成果,就是馬克思主義也批判地繼承了德國的古典哲學,英國的古典經濟學和法國的空想社會注意的合理因素。 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研究的領域不同。自然科學是人類改造自然的實踐經驗、即生產經驗的總結,並且是為生產服務的,科學技術本身也是一種生產力。 自然科學反映的是自然界發展的規律,任何階級的人從事生產活動,都必須遵循這些規律。這就是說,自然科學的規律,如象數學、物理學、化學等科學規律,可以為各階級的人們所發現、掌握和利用。因此,自然科學本身沒有階級性。 但是,在階級社會裡,自然科學怎樣被利用,為什麼目的服務,這是由掌握它的階級所決定的。從而,它的發展也就受著階級利害的嚴重影響。在資本主義社會中,資產階級利用自然科學來提高生產技術,使自然科學成為增加利潤和剝削勞動者的工具。在帝國主義國家裡,自然科學和技術的發展更是直接為帝國主義的反動政治服務的。正象毛澤東同志所指出的:「美國確實有科學,有技術,可惜抓在資本家手裡,不抓在人民手裡,其用處就是對內剝削和壓迫,對外侵略和殺人。」①在社會主義國家裡,科學技術掌握在勞動人民的手裡,用來發展生產、為人民謀福利和為世界和平事業服務。由於沒有資產階級那種狹隘利益的限制,在社會主義國家裡,科學技術得到了飛躍的發展。 自然科學的研究也要受到哲學的影響。自然科學家研究問題總是在一定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支配下進行的。恩格斯說:「不管自然科學家採取什麼樣的態度,他們還是得受哲學的支配。問題只在於:他們是願意受某種壞的時髦哲學的支配,還是願意受一種建立在通曉思維的歷史和成就的基礎上的理論思維的支配。」②在自然科學發展的一定階段上必須有某種唯物主義哲學思想與之相適應。這種唯物主義哲學思想對於自然科學的發展起著促進的作用,唯心主義觀點則對自然科學的發展起著阻礙的作用。例如,在歐洲,神學和經院哲學曾經嚴重地阻礙著自然科學的發展,而唯物主義哲學則對自然科學的發展起著偉大的解放作用,儘管當時的唯物主義是形而上學的,但與當時的自然科學的發展情況相適應,因為那時自然科學主要還是搜集材料、積累材料、分門別類進行整理的階段。近代(特別是二十世紀以來)自然科學的發展,日益深刻地揭示了各現象之間的內在聯繫,它要求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作指導。近代資產階級的形而上學,唯心主義的世界觀,對自然科學的發展起著阻礙作用,而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對自然科學的發展則起著促進作用。 ①《別了,司徒雷登》,載《毛澤東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1384頁。 ②恩格斯:《自然辯證法》,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33頁。 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不同,它是反映社會發展規律的。社會發展規律的本身,雖然也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但在階級社會裡,社會發展規律的作用,是同階級利益、階級鬥爭直接聯繫著的,因此人們對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就必然以階級利益為轉移。社會科學是人們對階級鬥爭經驗的總結,它的發展不是直接取決於生產的發展,而是直接取決於社會經濟制度和階級鬥爭的發展狀況。某一剝削階級當它還是進步的社會力量的時候,它的利益和社會生產發展的要求一般地還沒有抵觸,能夠多少正確地認識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但就是在這個時候,它也受到它的階級私利的限制。當它取得統治地位走向反動的時候,就再也不能對社會發展規律有正確的認識了。馬克思指出:資產階級在法國和英國取得政權以後,「它敲響了科學的資產階級經濟學的喪鐘。現在問題不再是這個或那個原理是否正確,而是它對資本有利還是有害,方便還是不方便,違背警章還是不違背警章。不偏不倚的研究讓位於豢養的文丐的爭鬥,公正無私的科學探討讓位於辯護士的壞心惡意。」①無產階級和一切剝削階級根本不同,它是最革命、最進步的階級,它的利益是和社會發展的方向完全一致的,只有無產階級才能正確地全面地認識社會發展規律,建立真正的社會科學。社會科學具有鮮明的階級性。 哲學和科學一樣,也是用概念和邏輯的形式來反映世界的。但是,哲學對現實的反映更概括、更具有普遍性。哲學在全部意識形式中起著方法論的作用。一切意識形式都不可能離開哲學思想的影響,不與唯物主義哲學的觀點相聯繫,就要與唯心主義哲學的觀點相聯繫。在階級社會裡,哲學是有強烈階級性的,任何哲學都是一定階級的世界觀,都是為一定階級服務的。徹底粉碎形形色色的現代資產階級反動哲學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戰鬥任務。 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哲學和科學的研究,要逐步地清除資產階級的偏見的影響,因為這種偏見妨礙人們對於事物客觀規律性的認識。但是,不能把反對資產階級偏見的問題同學術性質的是非之爭混淆起來。人類對於事物的客觀規律的認識要經過艱苦的摸索過程,許多問題不經過反覆的討論,就不能得到正確的解決。學術性的是非之爭,並不一定都受到階級觀點的影響。有些不同的意見是由於研究的角度和方面不同、掌握的資料不同和認識的深度不同而引起的。特別是自然科學,由於研究的傳統不同,觀察的自然界的方面不同,研究資料的來源不同,可以形成不同的學派,這種不同的學派的爭論,就更不能看作是不同的階級立場和不同的世界觀之間的爭論。對於科學和哲學的研究,必須容許不同的意見和不同的學派展開充分的爭論,才能有利於認識客觀真理的目的,才能有利於科學和哲學本身的發展。中國共產黨和毛澤東同志提出在學術上實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正是根據科學藝術發展的內在規律而制定的發展社會主義科學文化事業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方針。 ①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第二版跋》,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13頁。(四)藝術 藝術和社會意識的其他形式一樣,都是現實生活的反映。不過,藝術不是象科學那樣用概念和邏輯的體系來反映世界,也不是象道德那樣用道德規範來反映一定的社會關係和評價人們的行為,而是通過生動、具體、感人的藝術形象來反映現實生活的。 藝術的產生和人們的社會生產活動是分不開的。它在原始社會的早期階段就開始出現了。隨著勞動生產的發展和社會生活日益豐富,藝術逐漸成為精神活動的一種獨特的形式。藝術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建築、繪畫、雕塑、音樂、舞蹈、戲劇、文學等等形式。 資產階級的社會學家、藝術理論家認為,藝術起源於「人類的精神本性」,或起源於動物界的「自然美」,如鳥類的啼囀,美麗的羽毛和動物的嬉戲等等。這些觀點是錯誤的。馬克思主義認為藝術起源於人類社會勞動。原始人最初的歌唱是他們的勞動「號子」。原始藝術中的舞蹈、壁畫、雕像等,是原始部落勞動活動的再現。藝術在原始部落中不過是生產實踐的美化形式。在社會發展的較高階段,藝術和生產的聯繫複雜起來了,往往不再是直接的聯繫。在階級社會中,主要的是社會經濟制度、階級鬥爭、政治直接影響著藝術的性質及其發展,宗教、道德、科學、哲學等意識形式也給予藝術的發展以一定的影響。 毛澤東同志說:「一切種類的文學藝術的源泉究竟是從何而來的呢?作為觀念形態的文藝作品,都是一定的社會生活在人類頭腦中的反映的產物。革命的文藝,則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頭腦中的反映的產物。人民生活中本來存在著文學藝術原料的礦藏,這是自然形態的東西,是粗糙的東西,但也是最生動、最豐富、最基本的東西;在這點上說,它們使一切文學藝術相形見絀,它們是一切文學藝術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這是唯一的源泉,因為只能有這樣的源泉,此外不能有第二個源泉。」① ①《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載《毛澤東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877頁。 藝術在階級社會中總是反映階級關係和一定的社會力量的要求的,它是社會上層建築的一部分,是為一定的經濟基礎服務的。各個階級為了維護自己的階級利益,進行階級鬥爭,不僅要有政治、法律思想等武器,而且還要有藝術這種武器。藝術是有階級性的,為藝術的藝術,超階級的藝術和政治並行或互相獨立的藝術,實際上是不存在的。 在階級社會裡,存在著先進階級的藝術和反動階級的藝術。先進階級的藝術反映社會生活中的進步要求,起著推動社會前進的作用。它或者揭露舊社會的醜惡和黑暗,鼓舞人民群眾對舊制度的反抗;或者歌頌勞動人民的勤勞勇敢和高尚的品德;或者喚起人民對新生活的嚮往。先進階級的藝術,揭露了現實社會生活的矛盾,表達著健康的、高尚的情感。它通過對活生生的形象的描繪,幫助人們認識社會生活和歷史的規律性;並以它的感染力培養人們的良好品質,鼓舞人們的樂觀主義和進取精神;同時使人們得到健康的娛樂和美的享受。反動階級的藝術則起著阻礙社會前進的作用,它鼓吹敵視社會進步、敵視勞動人民的思想,使人們消極頹廢、精神墮落,追求低級趣味。 在帝國主義國家中,資產階級的文學藝術呈現出一片陰暗、頹廢、沒落的景象。在那裡,進步的文學藝術受到迫害,反動的文學藝術到處泛濫。最典型的是美國,誨淫誨盜的影片和文藝作品、荒誕的抽象主義繪畫廣為流行,甚至把黑猩猩奉為「畫家」。這一切腐朽透頂的「藝術」,是垂死的資本主義制度在社會意識形態上的反映。 現代資產階級用「藝術是超階級的」、「藝術與階級鬥爭無關」等謬論來攻擊馬克思主義的藝術理論。中國過去「新月派」的代表梁實秋等反動文人宣揚「文學一概以人性為本,絕無階級的分別」,「文學家並不會有固定的階級觀念,更不會有為某階級利益的成見」等謬論。現代修正主義者也跟著資產階級大講其抽象的「人性論」,「人類之愛」,否認藝術的階級性。他們把人類心理的某些共同屬性片面誇大,硬說「共同的人性」、「人類之愛」是藝術的「永恆的主題」,否認階級社會裡「人性」的階級本質和藝術的階級本質。他們的說教在實際上是力圖把資產階級的人性說成是全人類共同的人性。在階級社會裡,根本不存在什麼超階級的人性。毛澤東同志說:「有沒有人性這種東西?當然有的。但是只有具體的人性,沒有抽象的人性。在階級社會裡就是只有帶著階級性的人性,而沒有什麼超階級的人性。」①同樣的,在階級社會裡也根本不存在什麼普遍的「人類之愛」,人的愛和恨是由他們的階級地位決定的。地主、資本家不可能愛農民、工人,而農民、工人也不可能愛騎在他們頭上作威作福的地主、資本家。「真正的人類之愛是會有的,那是在全世界消滅了階級之後。階級使社會分化為許多對立體,階級消滅後,那時就有了整個的人類之愛,但是現在還沒有。我們不能愛敵人,不能愛社會的醜惡現象,我們的目的是消滅這些東西。」② ①②《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載《毛澤東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827、827—828頁。 藝術是經濟基礎的反映,藝術有階級性,這是就藝術的一般的社會本質來說的,但是藝術本身還具有它自己的特殊的規律性。每一個時代的好的藝術作品,都能夠用生動的、典型的形象集中地反映當時社會生活的某些矛盾關係,用精鍊的形式和技巧,鮮明地表現出某種思想和情感,使千百年以後的人們還能從這些作品裡面認識到當時現實生活某些方面的逼真的面貌,還能深深地受到作者的思想情感的感染。它的美的感染力在長久以後還能發生作用,它的進步的思想內容還要被後代的藝術家加以繼承和發展,它的形式和技巧還要成為後代的藝術創作的借鑒。 今天,在社會主義國家裡,許多優秀的古典藝術作品仍為廣大群眾所喜愛,為藝術家所借鑒,為黨和國家所珍視。但是,任何杰出的古典藝術都有其歷史的、階級的局限性,並且有不少作品是精華和糟粕混雜在一起的。因此,必須批判地繼承這些文化遺產。無產階級批判地繼承這些優秀的文化藝術遺產,是為了創立嶄新的無產階級的文藝。 無產階級的文藝是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一部分,它必須為千千萬萬的勞動者服務,為無產階級的革命事業服務。無產階級文藝是教育和鼓舞人民進行革命和建設的武器,是反對各種反社會主義傾向的武器,是整個社會主義思想文化戰線的一個重要方面。 無產階級的文藝要求革命的政治內容和儘可能完美的藝術形式的統一。在政治上有害的作品,即使是有相當高的藝術性,也不是好的作品。政治上愈反動的作品,藝術性愈高就愈有害,愈應加以排斥。而缺乏感人的藝術力量的作品,公式化,概念化的作品,無論其政治思想內容怎樣正確,也是沒有力量的。毛澤東同志指出,文藝批評有兩個標準,一個是政治標準,一個是藝術標準,這兩者的關係又是以政治標準放在第一位,以藝術標準放在第二位的。 無產階級文藝堅持文藝為工農兵服務、為社會主義事業服務的方向,同時又要求在風格、形式、體裁、題材等等方面開闢最多樣、最寬廣、最富有創造性的新天地。勞動人民精神生活的需要是十分廣泛的。特別是在社會主義條件下,隨著社會生活的豐富和發展,人民群眾在精神生活方面也要求豐富多彩。因此,藝術風格、形式、體裁、題材的多樣性,是無產階級文藝的要求,是社會主義社會精神生活的客觀需要。藝術風格、形式、體裁、題材的自由發展,是充分發揮無產階級作家和廣大群眾的藝術才能的必要條件。只有不同風格、不同形式互相借鑒、互相補充,共同提高,社會主義文藝才能繁榮和發展。 黨和毛澤東同志所提出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推陳出新」的方針是完全符合社會主義文藝發展需要的,是繁榮和發展我國社會主義文藝的方針。毛澤東同志說:「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是促進藝術發展和科學進步的方針,是促進我國的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的方針。藝術上不同的形式和風格可以自由發展,科學上不同的學派可以自由爭論。利用行政力量,強制推行一種風格,一種學派,禁止另一種風格,另一種學派,我們認為會有害於藝術和科學的發展。」① ①《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載《毛澤東選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88頁。 (五)宗教 宗教也是現實世界在人們主觀意識里的一種反映,不過,它是一種虛幻的、顛倒的反映。恩格斯說,「一切宗教都不過是支配著人們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們頭腦中的幻想的反映,在這種反映中,人間的力量採取了超人間的力量的形式。」② ②《反杜林論》,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54頁。 唯心主義不能科學地解釋宗教的起源和實質。舊唯物主義者對宗教作了尖銳的批判,提出了若干有科學意義的見解。但是,他們把宗教產生的原因,或者歸結為群眾的愚昧無知和僧侶的欺騙(如十八世紀法國唯物主義者);或者歸結為人和人之間的某種情感上的聯繫(如費爾巴哈),這些都是離開了社會物質生活條件而從主觀上來找宗教的根源,實際上都是歷史唯心主義的觀點。 宗教並不是社會的永恆現象。它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才逐步產生的。在原始社會裡,由於生產力水平極端低下,人們對自然災害無法抵抗,對自然界千變萬化的現象不能理解,對自己身體構造和夢境無法說明。這樣,人們便產生了對「超自然力量」的崇拜,形成了最初的宗教。 當社會出現了階級對立,人們除了受自然力量的壓迫外,又加上了社會力量的壓迫。這種社會的壓迫往往比洪水猛獸、瘟疫等等自然災害更為慘重。勞動人民為了擺脫這種壓迫和剝削,在歷史上曾經進行過無數的艱巨鬥爭。但是以往勞動人民的鬥爭,都沒有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鬥爭的結果,最多也只是擺脫了舊的枷鎖而又帶上了新的枷鎖。因此,人們對社會壓迫和對自然壓迫一樣,感到難以理解和難以捉摸。列寧指出:「被剝削階級由於沒有力量同剝削者進行鬥爭,必然會產生對死後的幸福生活的憧憬,正如野蠻人由於沒有力量同大自然搏鬥而產生對上帝、魔鬼、奇蹟等的信仰一樣。」①在階級社會裡,階級的剝削和壓迫是宗教存在和發展的主要根源。統治階級總是極力地培植,支持和利用宗教,把它作為鞏固自己統治的精神武器。 ①《社會主義和宗教》,載《列寧全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62頁。 人們的宗教觀念和宗教制度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變化。在氏族社會的較早時期,存在著圖騰崇拜(崇拜一定的動物和植物等等)。隨著氏族公社聯合為部落,就出現了部落的神,每個部落都有自己的神。到了奴隸制社會,在國家形成過程中,從部落神中分出了至高無上的神,其餘的神都從屬於它。人間有了等級,神也就有了等級。單一的,全能的神,只是伴隨著君主專制的大國出現而創造出來的。一神教的出現是和地上的君主專制的產生相適應的。基督教、伊斯蘭教和佛教三大世界性的宗教,就是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產生的。它們隨著社會經濟形態的更替,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例如,在西歐,隨著資本主義制度的出現,基督教就發生了相應的改革。 在資本主義社會裡,科學技術雖然有了高度的發展,但是宗教依然存在著,資本主義社會沒有消滅宗教存在的社會根源。在資本主義制度下,資本主義生產無政府狀態所帶來的經濟危機,破產、失業,飢餓和貧困,時刻襲擊著人們,從無產者到資本家都充滿著恐懼心理,這就是宗教繼續存在的條件。 由此可見,宗教是自然壓迫和社會壓迫的產物。宗教的產生和發展,歸根到底是由社會經濟狀況、經濟關係所決定的。 在歷史上,奴隸和農民有時也曾利用宗教來聯合自己的力量,進行反對奴隸主和封建主的鬥爭。但是,在階級社會裡,宗教終歸是反動統治階級壓迫群眾的工具。宗教使勞動群眾迷信神靈,而不相信自己的力量。宗教要人們順從和忍耐,把希望寄托在天國和來世,安於自己被奴役的命運。這種精神麻醉的作用對於統治階級是很有利的。馬克思指出:「宗教是人民的鴉片」①。 ①《<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頁。 反動資產階級和以往一切統治階級一樣,把宗教作為維剝削制度、麻痹勞動人民的工具。以羅馬教皇為首的天主教會,到處維護反動制度。羅馬教皇庇護十一世在他的「聖諭」中宣布:資本主義和僱傭勞動是符合上帝意志的制度,而「工人應毫無怨尤地接受天意恩賜給他的地位」。天主教會的中心--梵蒂岡,是一個擁有大量資本和許多分支機構的、披著宗教外衣的反動政治組織。它曾經公開支持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法西斯主義,現在仍然為反動的帝國主義勢力服務。梵蒂岡和其他同帝國主義勾結的宗教組織一起,都充當著壟斷資產階級的精神棍棒。壟斷資產階級不僅利用宗教奴役本國人民,而且以宗教為幌子進行罪惡的侵略活動。美帝國主義每年都要化大批美金,僱用「傳教士」滲入別的國家,披著宗教外衣進行種種陰謀破壞活動。我國解放前後,美帝國主義曾通過梵蒂岡和美國教會控制中國的天主教和基督教,對中國人民革命進行過瘋狂的破壞活動。 宗教和唯心主義是一對孿生兄弟,所不同的是,宗教採取感性的,通俗的形式來宣揚上帝,唯心主義則採用理論的,邏輯的形式來宣揚上帝。唯心主義是精製了的宗教,而宗教是最粗魯,最拙劣的唯心主義。 科學和唯物主義是宗教的死敵。科學的每一發現,都打擊著宗教迷信。科學對於客觀世界的認識是和所謂「神的意志」的宗教教義根本對立的。因此,在歐洲中世紀,許多堅持真理的科學家遭到教會的殘酷迫害,甚至被活活地燒死。現代資本主義國家的教會力圖把科學和宗教教義「調和起來」,並且用各種辦法迫害正直的科學家。歷史上的唯物主義哲學家也曾經遭到過和科學家同樣的命運,但他們一直進行著不屈不撓的反宗教鬥爭。我國古代的唯物主義哲學家如王充、范縝等等,很早就以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駁斥了對於鬼神的迷信。十八世紀的西歐唯物主義者,如霍爾巴哈,狄得羅等人都是戰鬥無神論的堅強戰士,他們在反宗教的鬥爭中,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最徹底的無神論,它揭示了宗教產生和存在的根源,指出了宗教的反動作用和克服人們的宗教偏見的途徑。馬克思主義認為,宗教是一個歷史現象,隨著宗教產生的根源的消失,宗教將必然消亡。對廣大人民進行無神論的教育是必要的,但是宗教的消亡需要首先根本改變人類社會的經濟關係和政治制度,提高人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列寧指出:「如果認為,在一個以無休止的壓迫和折磨勞動群眾為基礎的社會裡,可以用純粹說教的方法消除宗教偏見,那是愚蠢可笑的。如果忘記,宗教對人類的壓迫只不過是社會內部經濟壓迫的產物和反映,那就是受了資產階級觀點的限制。」①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學的普及,無神論越來越多地佔領陣地。但是,只有在消滅了資本主義實現了共產主義以後,人類才能最終地從宗教偏見的束縛下解放出來。 在社會主義社會中,由於消滅了剝削制度,摧毀了宗教的社會基礎,大部分勞動者擺脫了宗教偏見。但是宗教的長期影響在某一部分人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習慣,剝削階級的思想影響還沒有最後消滅,而且在社會主義條件下自然災害有時還能造成相當大的困難,帝國主義的戰爭威脅仍然存在,人民的物質生活文化水平還沒有得到極大提高,所以宗教偏見在一部分人的思想中仍然存在。克服宗教偏見的鬥爭,仍然是長期的任務。 克服人們的宗教偏見是一個耐心教育的過程,要依靠群眾自己的覺悟,而不能採取任何強制手段。毛澤東同志說:「菩薩是農民立起來的,到了一定時期農民會用他們自己的雙手丟開這些菩薩,無須旁人過早地代庖丟菩薩。共產黨對於這些東西的宣傳政策應當是:『引而不發,躍如也。』菩薩要農民自己去丟,烈女祠,節孝坊要農民自己去摧毀,別人代庖是不對的。」 ② ①《社會主義和宗教》,載《列寧全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65頁。 ②《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載《毛澤東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33頁。 馬克思主義者要宣傳無神論同宗教偏見作鬥爭,和在政治上聯合宗教教徒為爭取和平,民主、社會主義而鬥爭是兩回事,我們不能因為前者而在政治上排斥宗教徒,同樣,也不能因為後者而放棄無神論的宣傳,調和宗教和科學。 馬克思列寧主義教導我們,無產階級政黨應該把政治的分野提到首位,不能把宗教的分野提到首位,否則就會使工人階級中的某些人和民主派忽視階級鬥爭的迫切任務。無產階級政黨要耐心地努力組織和教育無產階級,使宗教漸漸消亡,而不要冒險地在政治上對宗教作戰。克服群眾中的宗教偏見首先是要依靠群眾自己的覺悟。 我國憲法中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和不信仰宗教、宣傳無神論的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決不是允許帝國主義和反動派利用宗教進行反革命活動,而是要求對於帝國主義和反動派披著宗教外衣進行的反革命活動,給予堅決徹底的打擊。我國的這一宗教政策得到愛國的宗教徒的熱烈擁護。 馬克思主義者的戰鬥任務之一,就是要大力宣傳無神論,向宗教迷信作堅決的思想鬥爭。隨著社會階級的徹底消滅,隨著社會生產和文化科學的高度發展,隨著馬克思列寧主義世界觀教育的深入,人們頭腦中的宗教意識,必將逐步消亡。第十六章人民群眾和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 歷史唯物主義從生產方式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的觀點出發,肯定人民群眾對於歷史的發展具有決定作用,同時承認個別人物在歷史上也有重大的作用。歷史唯物主義第一次科學地解決了人民群眾和個別人物在歷史上的作用問題,這對於正確地理解社會歷史發展的客觀過程,對於無產階級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有著重大的意義。一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是否承認人民群眾在歷史上的決定作用,是歷史唯物主義和歷史唯心主義鬥爭的根本問題之一。 歷史唯心主義從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的基本觀點出發,否認人民群眾在歷史上的決定作用。它有時表現為唯意志論,把個別人物的作用誇大到了極端,認為少數英雄人物的「非凡的」智慧和意志,可以隨心所欲地左右歷史的進程;而人民群眾則不過是「消極的」,「被動的」東西,是「惰性的物質」,是這些少數英雄人物的「盲目追隨者」。它有時又表現為宿命論,認為決定社會歷史的是神秘的精神力量,如「上帝」、「天命」、「宇宙精神」等。在宿命論者看來,英雄人物是「上帝」命令的執行者或「宇宙精神」的體現者,而人民群眾只能俯首聽從這種緒神力量的支配。 剝削階級的思想家,從根本上說來,都否認人民群眾的偉大作用。中國封建社會地主階級的某些政治家和思想家,認為「治國」就是「牧民」,即把人民群眾看作應該是被他們任意驅使的牛羊。中國資產階級思想家梁啟超說:大人物「心理之動進稍易其軌,而全部歷史可以改觀。」① ①《飲冰室合集》十六冊《歷史研究法》。 十九世紀英國的托馬斯.卡萊爾說過:「照我看來,世界歷史,即人類在這個世界上所完成的歷史,實質上是那些在地球上辛勤勞作的偉大人物的歷史。」十九世紀末德國唯心主義哲學家尼采,露骨地表示了極端仇視人民群眾的思想,他把人民群眾看成「不過是供實驗的材料,一大堆多餘的廢品,一片瓦礫場」。現代帝國主義的反動思想家們,極力喧嚷尼採的所謂「超人」哲學和其他形形色色的抹煞人民群眾偉大作用的歷史唯心主義觀點,來為帝國主義的反動統治進行辯護,妄圖破壞被壓迫人民為解放而鬥爭的信心,瓦解他們的鬥志。 與歷史唯心主義根本相反,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社會發展的歷史首先是生產發展的歷史,是生產方式新陳代謝的歷史。從這個根本觀點出發,必然得出社會歷史是物質資料生產者本身的歷史,是勞動群眾的歷史這樣一個結論。這是唯一符合歷史實際的科學觀點。 人民群眾是一個歷史的範疇,在階級社會的不同的歷史時期,包括著不同的階級、階層和社會集團。例如十八世紀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由資產階級、城市平民,農民和無產階級組成的第三等級,屬於人民的範疇,而國王、貴族和僧侶,則是人民的敵人。拿我國的情況來說,在抗日戰爭時期,一切抗日的階級、階層和社會集團都屬於人民的範圍,日本帝國主義,漢奸、親日派都是人民的敵人。在解放戰爭時期,美帝國主義和它的走狗即官僚資產階級、地主階級以及代表這些階級的國民黨反動派,都是人民的敵人;一切反對這些敵人的階級、階層和社會集團,都屬於人民的範圍。在現階段,在建設社會主義的時期,一切贊成、擁護和參加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階級、階層和社會集團,都屬於人民的範圍;一切反抗社會主義革命和敵視,破壞社會主義建設的社會勢力和社會集團,都是人民的敵人。 但是,在任何時候,從事物質資料生產的勞動群眾,都是人民群眾的主體。人類社會賴以生存的物質資料是勞動者的雙手創造出來的。勞動者的生產活動是社會的一切活動的基礎,人們不首先取得生活資料,就不可能從事政治的、科學的和藝術的活動。勞動者在不斷地生產和再生產的過程中,不但創造出物質資料,而且不斷地改善生產工具,積累生產經驗,而生產力的不斷向前發展,又是引起生產關係變化和推動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即使群眾在政治上還沒有覺醒起來,反動統治階級還能夠阻礙著社會的前進速度,就是在這種時候,推動社會前進和最後決定歷史進程的也還是人民群眾的勞動活動。 人民群眾不僅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而且是精神財富的創造者。勞動群眾的生產實踐和階級鬥爭實踐是科學文化發展的唯一源泉。 傑出的科學家、思想家、藝術家的創造性活動,對於人類科學文化的發展,是有重要貢獻的。他們對於社會歷史的發展、文化的積累和傳播起了重大的作用。他們的作用在於對人民群眾的生產鬥爭和階級鬥爭的經驗作了概括和總結。科學的理論把人們的實踐經驗概括成系統的規律知識,文藝作品以集中的,典型的形式表現著人民的實際生活。科學家和藝術家的創造性的勞動成果,對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發展有著很大的提高和推進的作用。掌握前人已經達到的文化科學的成就(這些成就也是在過去群眾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形成的),是科學家,思想家、藝術家能夠創造出新的成果的重要條件。但是,他們的創造和發明的最後源泉是人民群眾的實踐。沒有人民群眾的實踐作基礎,就不可能有科學家、思想家和藝術家所創造的一切有價值的東西。 歷史上許多科學家和藝術家的偉大作品,是直接依據勞動人民所創造的素材、並對這些素材進行整理和提高而成的。例如,我國優秀的古典文學作品楚辭,就是吸收了當時大量的民歌民謠寫成的;樂府、唐詩、宋詞、元曲也都是從民間文學中吸取精華髮展而成的;《水滸》、《三國演義》、《西遊記》等小說都是在民間口頭文學的基礎上加工整理而成的。科學的發展也是這樣。我國古代的著名的《本草》,就是由歷代的藥物學家、醫學家,總結了人民群眾的生產和生活經驗,不斷豐富和發展起來的。農業科學方面漢代的《氾勝之書》、南北朝的《齊民要術》、元代的《王禎農書》、明代的《農政全書》等,也是直接總結了勞動群眾的農業生產和飼養經驗編寫成的。 歷史唯心主義者,特別否認人民群眾對科學文化發展的決定作用,他們把人民群眾誣衊為「沒有高尚理想和智慧」,「智力有限」的、「低賤的物質的東西」。這種說法是完全錯誤的。在階級社會裡,由於剝削階級對勞動人民的殘酷剝削和壓迫,由於剝削階級對科學文化的壟斷,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受到摧殘和壓抑,但是即使在這樣的條件下,在勞動群眾中也出現了許多偉大的科學家、思想家和藝術家。人類最初關於天文、地理和數學等等的知識,豐富多彩的建築、雕刻和繪畫,民間流傳的音樂、舞蹈等等,無一不是勞動人民的天才創造。歷代有許多聞名的科學家、藝術家出身於勞動人民。中國宋代發明活字印刷的畢昇,近代歐美髮明蒸汽機的瓦特,發現電的作用的佛蘭克林,發明電燈,電影、留聲機等的愛迪生,唯物主義哲學家狄茲根,偉大的科學家和思想家羅蒙諾索夫,世界大文豪高爾基等,他們本人都出身於勞動者。 人民群眾的偉大作用,在社會革命的過程中表現得特別明顯和突出。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一切真正的革命運動,實質上都是勞動人民自己起來摧毀那些腐朽的社會制度的鬥爭。在一定歷史時期或一定階段,有的剝削階級和集團雖然也能參加這個鬥爭,有時甚至還是這個鬥爭的領導者,但是,勞動人民終究是推動社會變革的主力。當奴隸制度已經過時,封建制度已經萌芽的時候,是奴隸的英勇鬥爭動搖了腐朽的奴隸制度的基礎,沒有他們的鬥爭,封建制度就不可能戰勝奴隸制度。當封建制度已經過時,資本主義制度正在興起的時候,起來結束封建制度的決定力量是廣大工農群眾的革命鬥爭。現代資本主義國家的無產階級以及殖民地的人民群眾革命運動,是徹底摧毀資本主義制度和殖民主義制度的決定力量。帝國主義者膽戰心驚地懼怕群眾,也從反面證明了這一點。 人民群眾是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這個原理,對於人類社會的一切時代是普遍適用的,決不會有什麼例外。帝國主義的戰爭狂人時刻想發動核武器戰爭,但是,全世界無產階級和被壓迫人民以及愛好和平的人們團結起來,對帝國主義和其他戰爭狂人進行鬥爭,核戰爭是可能防止的;即使帝國主義的戰爭狂人竟敢發動核戰爭,其最後結果也只能是帝國主義制度的徹底滅亡。歸根到底,決定人類命運的,不是核武器,不是帝國主義的戰爭狂人,而是人民群眾。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推動社會前進的決定力量。但是在不同的社會條件下這種作用發揮的情況是有所區別的。 資本主義社會以前的勞動人民,主要是奴隸階級和農民階級,他們經過鬥爭,雖然能夠動搖以至於摧毀當時妨礙生產力發展的社會制度,因此他們在實際上是推動社會前進的主力,但鬥爭的果實,總是落到剝削階級手裡。奴隸暴動的結果是封建主代替奴隸主成為統治階級;農民起義最後摧毀了封建地主階級的統治,但取得統治的階級卻是資產階級。到了資本主義社會,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出現了新型的勞動者階級--無產階級。他們是新生產方式的代表者。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政黨的領導下,無產階級不但能夠摧毀舊的社會制度,而且能夠領導一切勞動人民,建立一個沒有壓迫、沒有剝削的新的社會制度。 在剝削階級占統治地位的社會中,人民群眾在經濟上、政治上和思想上都遭受種種壓迫,他們創造歷史的作用,受到了壓抑和限制,不可能得到充分的發揮。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使全體勞動群眾得到了解放,掌握了國家政權和生產資料,勞動群眾在無產階級政黨的領導下,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教育下,深知是在為自己的幸福生活和所有勞動群眾的徹底解放而進行鬥爭。這就使人民群眾的偉大創造作用得到了空前的發揮,並具有全新的意義。 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取得了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為廣大人民群眾充分發揮自己的革命創造性和積極性開闢了廣闊的天地。毛澤東同志早在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就說過:「中國人民將會看見,中國的命運一經操在人民自己的手裡,中國就將如太陽升起在東方那樣,以自己的輝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迅速地蕩滌反動政府留下來的污泥濁水,治好戰爭的創傷,建設起一個嶄新的強盛的名副其實的人民共和國。」①事實正是這樣。解放以後僅僅十幾年的時間,我國的面貌卻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以高度的自覺性組織起來,緊密地團結在一起,發揮著偉大的創造作用,從而使工農業生產迅速地增長,人民的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顯著提高。人民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正象毛澤東同志所指出的:「從來也沒有看見人民群眾象現在這樣精神振奮,鬥志昂揚,意氣風發。」②在毛澤東思想的旗幟下,中國人民正在社會主義大道上昂首闊步地前進。 ①《在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上的講話》,載《毛澤東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1356頁。 ②毛澤東:《介紹一個合作社》,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頁。二傑出人物在歷史上的作用 歷史唯物主義在肯定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這個前提之下,承認傑出人物的活動對於推動歷史的發展進程具有重大的作用。把人民群眾在歷史上的作用和個別傑出人物的作用絕對對立起來,否認個別傑出人物的作用是不對的。 傑出的科學家和藝術家對社會歷史發展所起的重大作用,上一節已經提到了,下面著重說明政治上的傑出人物在歷史上的作用。 歷史表明,當先進階級及勞動人民為了解決新的歷史任務和衰朽反動勢力進行革命鬥爭時,必然會產生出一些領導運動的傑出的領袖,政治家和思想家。列寧指出:「歷史上,任何一個階級,如果不推舉出自己善於組織運動和領導運動的政治領袖和先進代表,就不可能取得統治地位。」① ①《我們運動的迫切任務》,載《列寧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10頁。 傑出人物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產物。任何杰出人物也不能決定社會發展的基本趨勢,而他們自己卻是順應著歷史發展的趨勢出現的。傑出人物,由於各方面的條件,能夠比其他人看得較高較遠,他們的思想能夠及時地集中反映當時歷史發展的趨勢,反映當時條件下人們的某些進步願望和要求。正是這個特點,使得他們對於歷史的發展和前進能夠起重大的作用。 任何一個時代,人民群眾要對腐朽的制度進行強有力的鬥爭,都必須在一定的共同思想指導之下動員起來和組織起來,有了共同思想的聯繫和鼓舞,有了相當的團結和組織,人民群眾就能形成一個偉大的勢力,就能打敗那些腐朽的統治者。人民群眾的鬥爭所需要的這種共同思想總是由某些傑出的人物首先提出的。人民群眾的鬥爭總是由少數人發起和組織的,傑出人物則起了發起者和組織者的作用。我國歷史上歷次農民起義所出現的農民運動領袖,如陳勝、吳廣、樊崇、張角、竇建德、黃巢、宋江、方臘、李白成,洪秀全等,都對組織農民運動,指揮農民戰爭起了巨大的作用,從而對歷史的進程發生了深刻的影響。資產階級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在推動我國的民主革命運動中起過傑出的不朽的作用。在我國周秦以後的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統治階級的某些代表人物,如、周公、秦始皇、漢高祖、漢文帝、漢武帝、漢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清代康熙皇帝等,一方面是人民群眾的統治者、壓迫者和剝削者,但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當時社會發展的前進趨勢,他們也利用自己的權力,在某種方面對社會歷史的發展起了相當大的推動作用。 我們說的傑出人物,是指的對於社會發展起某種進步作用的代表人物,他們是社會的先進勢力的代表。至於歷史上的反動階級和集團的首領,當然不能算傑出人物。反動階級首領是沒落的,腐朽的社會勢力的代表,這就決定了他們的思想和活動必然違背歷史發展的趨勢和人民群眾的要求,對社會歷史發展起著消極的阻礙的作用。在一定歷史條件下,他們的活動可以使歷史發展進程多少延緩下來,但這種局面決不會支撐很久,遲早會被人民群眾的力量所打破。 不同的傑出人物,由於客觀條件和主觀條件不相同,在歷史上的積極作用有各種不同的情況。一般地說,在客觀方面,傑出人物的作用的限度,取決於他們所處的時代、環境和他們所代表的階級。在主觀方面,某個傑出人物在推動歷史發展上所起的作用的大小,則取決於他們認識社會發展趨勢和反映人民群眾要求的正確程度。他們個人的品質和意志的強弱,也對他們所起作用的大小有一定的影響。政治上的傑出人物都是一定階級的代表和領袖,傑出人物的面貌是由階級所決定的。他們對階級雖然有一定的影響,但不能決定階級的面貌。傑出人物的思想和行動反映社會物質生活發展需要的正確程度,他們和人民群眾的關係,從根本上說,就是取決於他們是代表哪個階級的利益。 過去歷史上所出現的傑出人物,由於受到他們的階級地位和當時歷史條件的限制,不能夠科學地、全面地認識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性。某些剝削階級的傑出人物,為了借用人民群眾的力量奪取統治地位,雖然在一定時期能夠與群眾保持一定的聯繫,但是就是在這個時候,他們也不能充分發動群眾。人民群眾發動起來後,他們又為了自己的狹隘的階級利益而壓抑群眾,和群眾逐步疏遠,最後走到完全脫離群眾,以至走到與勞動人民對立的反動立場上。在封建社會裡,農民領袖的思想和行動反映了廣大農民群眾反抗封建統治的強烈要求,但也反映了農民階級的狹隘性和散漫性,甚至還或多或少地反映了封建地主階級給予農民的某些影響。他們雖然能夠率領廣大農民起來暴動,嚴重地打擊封建地主階級的統治,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生產力所受的束縛,因而多少推進了社會的發展,但不能領導農民求得徹底解放。 無產階級的領袖和過去歷史上的傑出人物根本不同,他們所代表的是最革命、最先進的階級,他們是在群眾的革命鬥爭中成長和鍛煉起來的。只有無產階級的領袖,才能站在徹底革命的立場,科學地、全面地認識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性,給人民群眾指出正確的鬥爭方向。只有他們才能把終生為人民群眾的利益而工作看作是自己的最高職責,一貫地和廣大勞動人民的鬥爭保持最密切的聯繫,站在人民群眾之中,先做群眾的學生,再做群眾的先生,和人民群眾同命運、共呼吸。他們站在革命的集體之中,強調集體領導的作用,正確地把集體領導和個人負責結合起來。因此,他們能夠成為團結全體勞動人民的核心。他們在人類歷史上所起的巨大推動作用是以往任何杰出人物都遠不能比擬的。斯大林曾經把列寧和彼得大帝作了一個比較:列寧是大海,彼得大帝則不過是「滄海之一粟」。 無產階級的許多傑出的革命領袖是最堅強、最勇敢的革命家和組織家,同時又是偉大的理論家和科學家。國際無產階級的偉大領袖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在總結科學的全部成果和無產階級的鬥爭經驗的基礎上,創立並不斷地發展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學說,給了工人階級以戰無不勝的理論武器。無產階級不能在沒有革命理論作指導的情況下,依靠自發性的鬥爭達到徹底解放自己的目的。科學社會主義思想也不可能在工人群眾中間自發地產生。無產階級的偉大領袖馬克思和恩格斯創立了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使工人運動和科學社會主義結合起來。他們創立了無產階級的國際組織,領導了無產階級的革命鬥爭,使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活動開創出一個全新的局面。在帝國主義時代,列寧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建立了布爾什維克黨,領導了偉大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和國際無產階級的革命運動,把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推進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各國無產階級在革命鬥爭中鍛鍊出來的領袖人物對革命事業都起了重大作用。 我國各族人民的偉大領袖毛澤東同志,是我國無產階級最傑出的代表。幾十年來,他始終站在中國人民革命的最前列,領導中國人民同帝國主義和一切反動派進行不調和的鬥爭。他根據列寧主義的建黨學說,締造了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在黨和毛澤東同志的領導下,取得了民主革命的徹底勝利、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勝利。毛澤東同志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我們黨幾十年來的革命鬥爭表明:毛澤東同志的領導是革命和建設事業勝利的保證,毛澤東的旗幟就是勝利的旗幟。我國工人階級和各族人民從自己的實踐鬥爭中深深地體驗到這一點。中國人民對偉大的領袖毛澤東同志的無限熱愛,是從中國幾十年來的革命實踐和他們的切身經歷中自然形成的。 馬克思列寧主義者從來就反對和厭棄資產階級的庸俗的個人迷信。個人迷信把個別人物神化,否認人民群眾的偉大作用,這種唯心主義觀點是極其有害的。另一方面,馬克思列寧主義者也反對低估和否認無產階級革命領袖的偉大作用,否認無產階級革命領袖的作用的觀點是一種自發論的觀點,這也是極其有害的。無產階級的革命領袖的威信是在長期革命鬥爭中自然形成的,是建築在同廣大人民密切聯繫的基礎之上的。革命領袖的威信就是黨的威信,階級的威信、人民的威信,它是人民群眾的最寶貴的財富。人民群眾對無產階級領袖的熱愛和個人迷信根本不同,人民群眾對領袖的愛護在本質上是表現對於黨的利益、階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的愛護,而不是對個人的神化。三無產階級政黨領導下的群眾運動和黨的群眾路線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群眾的力量和智慧是無窮無盡的。人民群眾的敵人,只有人民群眾自己起來才能打倒;人民群眾的解放和幸福,只有人民群眾自己起來鬥爭和爭取,才能獲得和鞏固。馬克思主義認為,沒有革命的群眾運動,舊的社會制度就無法推翻,新的社會制度也無法建立,社會就不能發展,歷史就不能前進。 對待群眾運動的態度問題,是區分無產階級革命家和資產階級革命家的一個根本問題。無產階級的革命領袖總是把人民群眾的首創作用放在首要地位,在革命和建設事業中,大膽地充分地放手發動群眾。他們始終站在群眾運動的前頭,熱情地支持革命的群眾運動,把群眾的願望和意志集中起來,以明確積極的方針,實事求是地領導著群眾前進。 和無產階級革命家相反,一切資產階級革命家,不是把自己當作人民群眾的工具,而是把人民群眾當作自己的工具。資產階級從事反封建的鬥爭時,為了自己的階級利益,曾不得不依靠群眾的力量來推翻封建制度;但當群眾的革命運動超出他們所許可的範圍,觸犯到他們的階級利益時,他們就千方百計地限制和鎮壓群眾運動。正如馬克思所說的:「當群眾墨守成規的時候,資產階級害怕群眾的愚昧,而在群眾剛有點革命性的時候,它又害怕起群眾的覺悟了。」① 毛澤東同志指出,對待群眾運動有三種不同的態度:「站在他們的前頭領導他們呢?還是站在他們的後頭指手畫腳地批評他們呢?還是站在他們的對面反對他們呢?」②第一種是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態度;第二種是資產階級革命家的態度;第三種是反革命的態度。 ①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95頁。 ②《湖南農民運動考察招告》,載《毛澤東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13頁。 資產階級革命家竭力誇大群眾運動中某些局部的、暫時的。個別的缺點,採取攻其一點不及其餘的手段,非難革命的群眾運動。與此根本相反,無產階級革命家堅決相信群眾的創造力和智慧,相信群眾有能力克服運動中的偏差和缺點,並積極地幫助群眾克服這些偏差和缺點,而克服偏差和缺點的正確辦法也是由集中群眾的正確意見而得到的。 無產階級革命家和資產階級革命家對待群眾運動的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是由兩種根本相對立的世界觀決定的。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態度,是由肯定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觀點出發的,也就是由唯物史觀決定的;資產階級革命家的態度,是從否認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錯誤觀點出發的,也就是由唯心史觀決定的。 群眾運動必須和革命政黨的領導結合起來。人民群眾包含著先進的,中間的和落後的部分。必須使全體群眾跟著先進部分的方向走,而不是跟著落後部分的方向走,人民群眾和無產階級的事業才不會走錯路,才有可能獲得勝利。無產階級是先進的階級,無產階級的政黨--共產黨是無產階級中間的先進部分的人所組成的戰鬥隊伍,它的中央領導機關是由最有鬥爭經驗的、能夠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和自己國家革命實踐結合起來的領袖人物和幹部集團所組成的。人民群眾的鬥爭,需要這樣的黨來領導。無產階級只有在自己的政黨及其領袖的領導下,才能完成自己的歷史使命。列寧說:「在多數情況下,至少在現代的文明國家內,階級通常是由政黨來領導的;政黨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響、最有經驗、被選出擔任最重要職務而稱為領袖的人們所組成的比較穩定的集團來主持的。」① ①《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左派」幼稚病》,載《列寧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97頁。 黨的領導是無產階級的革命和建設事業勝利的根本保證,沒有黨的領導就沒有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解放。毛澤東同志說:「既要革命,就要有一個革命黨。沒有一個革命的黨,沒有一個按照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革命理論和革命風格建立起來的革命黨,就不可能領導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戰勝帝國主義及其走狗。」①近百年來,從鴉片戰爭經過太平天國,義和團到辛亥革命,中國人民進行了多次大規模的革命鬥爭,結果都失敗了。只有在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影響下,馬克思列寧主義傳播到了中國,和中國的工人運動相結合,產生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才出現了一個嶄新的局面。中國人民在自己的切身經驗中體會到:「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要實現黨對群眾運動的領導,除了首先在政治上代表人民群眾的利益外,還要正確地處理黨和人民群眾的關係,用正確的方法去領導人民群眾。中國共產黨和毛澤東同志根據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對黨和群眾的關係、黨領導群眾的方法做了一系列的規定,把它們概括起來,通俗地稱為群眾路線。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根本的政治路線和根本的組織路線。 正確地貫徹黨的群眾路線,是群眾運動健康發展的保證。要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必須首先在群眾中進行一點一滴的、細緻的、艱苦的工作,沒有這樣的工作作基礎,不可能有真正的群眾運動。 黨的群眾路線是建立在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的基礎上的。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點,這就要求,堅信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群眾是能夠自己解放自己的,反對任何恩賜和代替群眾鬥爭的錯誤觀點;要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把無產階級政黨當作人民群眾的工具,反對從個人和小集團的利益出發,反對把人民群眾當作自己的工具的錯誤觀點;要求一切向人民群眾負責,把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最大利益看作黨的根本利益,反對把對人民負責和對黨負責對立起來、把人民群眾的利益和黨的利益對立起來的錯誤觀點:要求向人民群眾學習,甘當群眾的小學生,反對輕視群眾,不相信群眾有無窮無盡的創造力的錯誤觀點。只有虛心地向人民群眾學習,先作人民群眾的學生,然後才能作群眾的先生。只有作群眾的好學生,才能作群眾的好先生。 ①《全世界革命力量團結起來,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載《毛澤東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1249頁。 群眾路線是無產階級政黨的根本的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毛澤東同志在《關於領導方法的若干問題》一文中,深刻地全面地闡明了群眾路線的領導方法。毛澤東同志指出:「我們共產黨人無論進行何項工作,有兩個方法是必須採用的,一是一般和個別相結合,二是領導和群眾相結合。」① 在任何工作中,必須把一般的號召和個別的具體解決結合起來。如果沒有一般的普遍號召,就不能動員廣大群眾行動起來。但是,如果只有一般號召,領導人員不找一個地區或單位具體地直接地組織和從事所號召的工作,就無法檢驗一般號召是否正確,也無法充實號召的內容和用最具有說服力的生動事例去動員群眾響應號召,就有使一般號召落空的危險。 在任何工作中,還必須形成一個以主要領導人為核心的少數積極分子組成的領導骨幹,並把這些領導骨幹的活動和廣大群眾的活動密切結合起來。如果只有領導骨幹的積極性,而無廣大群眾的積極性相結合,便將成為少數人的空忙。但如果只有廣大群眾的積極性,而無有力的領導骨幹去恰當地組織群眾的積極性,則群眾的積極性既不可能持久,也不可能走向正確的方向和提到高級的程度。 ①《關於領導方法的若干問題》,載《毛澤東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852頁。 應用上述的方法時,領導者必須掌握「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原則。毛澤東同志說:「在我黨的一切實際工作中,凡屬正確的領導,必須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這就是說,將群眾的意見(分散的無系統的意見)集中起來(經過研究,化為集中的系統的意見),又到群眾中去作宣傳解釋,化為群眾的意見,使群眾堅持下去,見之於行動,並在群眾行動中考驗這些意見是否正確。然後再從群眾中集中起來,再到群眾中堅持下去。如此無限循環,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確、更生動、更豐富。這就是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① ①《關於領導方法的若干問題》,載《毛澤東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854頁。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正確領導的根本方法,是群眾路線的根本方法。領導和群眾相結合的方法,一般號召和個別指導相結合的方法都必須以這個根本方法為基礎。例如,在採用一般號召和個別指導相結合的方法的時候,必須注意到要從許多個別的指導中形成一般意見,又拿一般意見到許多個別單位去付諸實踐,從而檢驗和豐富一般意見,這也就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具體運用。群眾路線的領導方法深刻地全面地體現了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實質。它正確地處理了實踐和認識、感性和理性,個別和一般的關係。它使黨在領導人民群眾進行實際工作和鬥爭的時候,把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一些基本公式變成行動的指南,這些公式就是:認識運動是一個從實踐到認識,再回到實踐,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再由理性更深刻地抓住感性,由個別到一般,再由一般到個別的循環往複、無限上升的過程。這是把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方法論和黨的具體工作方法熔為一體的傑出典範。 群眾路線的領導方法同群眾觀點是統一的,是不容分割的。沒有堅定的群眾觀點,就不可能在工作中貫徹群眾路線的領導方法。單有為人民服務的熱情,而無正確的領導方法,也不能把工作做好。 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就要反對命令主義和尾巴主義。命令主義是錯誤的,因為它超過了群眾的覺悟程度,害了急性病;尾巴主義也是錯誤的,因為它落後於群眾的覺悟程度,害了慢性病。既要從群眾的覺悟程度和實際需要出發,又要放手發動群眾,積極領導群眾前進,這是群眾路線所要求的基本原則,離開這個原則,必然要犯錯誤。 黨的群眾路線體現了黨同無產階級以及其他勞動群眾的正確關係,體現了黨以堅定的無產階級政策對於群眾的領導作用。黨在貫徹群眾路線的時候,對人民群眾中的各個階級和階層經常要應用馬克思主義的階級分析方法,把群眾中最革命最積極的階級和階層作為鬥爭的主要依靠,同時堅持團結中間的階級和階層,努力爭取落後的階級和階層。黨的群眾路線也就是黨的階級路線。 在一切工作中走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幾十年來,我們黨在革命和建設的一切事業中,一貫地堅持群眾路線。黨和毛澤東同志在我國的民主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所制定的路線、方針、政策,都充分地體現了群眾路線的精神。每個時期的路線、方針、政策,都動員、鼓舞了我國億萬勞動群眾的革命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使我國的革命和建設事業,不斷地取得輝煌的勝利。我國革命和建設事業的勝利,就是黨的群眾路線的勝利。 馬克思說:「哲學把無產階級當做自己的物質武器,同樣地,無產階級也把哲學當做自己的精神武器」。①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無產階級的哲學,它在群眾鬥爭的實踐中為自己開闢了廣闊的道路。馬克思主義哲學一旦掌握了群眾,就形成了巨大無比的變革世界的物質力量,就能把人民群眾的解放事業和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事業引向勝利。 ①馬克思:《<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5頁。
推薦閱讀:

崇尚網路共產主義
唯美主義在三毛與張愛玲作品中的不同表現
胡適:溫和的「自由主義鬥士」 |近代法政人物素描系列(3)
兩種存在主義
24本書主義

TAG:歷史 | 辯證 | 主義 | 辯證唯物主義 | 歷史唯物主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