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美兩國教育

一個美國女孩讓一個中國媽媽一驚再驚,我們的孩子將來要和這樣的美國人競爭能勝嗎?一個值得中國家長看的故事,但願你再想一想,十年後我們的孩子還能否擔起世紀的責任?去參與全球化的競爭?其中我們家長要反思嗎?一位南京媽媽當了HOMESTAY的主人,一位美國女孩住在她家,短短几天,媽媽被美國女孩一驚再驚。那天,剛吃完早餐美國女孩跟我說:「這是我吃過的最好吃的早餐,非常謝謝您!」這個孩子這麼會讚美別人,我第一次被驚到了。給我孩子做了十幾年的飯菜,也沒聽到啥讚譽的話。被讚美的感覺的確非常美妙,一下子就把我們的距離拉近了不少。 晚餐,我做了最拿手的西紅柿炒雞蛋、糖醋排骨等三菜一湯,我們邊吃邊聊,非常開心。吃完飯,兩個孩子依舊在聊天,我開始收拾碗筷,美國女孩連忙站起來對我說「Can I helpyou?」我第二次一驚,看著這個孩子真誠的樣子,我連忙說:「不用了,你們聊。」我的孩子看著我忙碌了十幾年都習慣了,基本是熟視無睹。而美國女孩能為對方著想,瞬間做出本能的反應,看來是習慣使然。第二天以後,大家就比較熟悉了,所以一般想問啥就問了。我看到美國女孩子的護照已經很破舊了,就很好奇地問:「你走過了哪些國家?」美國女孩的回答讓我第三次被驚到了:「這是我的第三本護照,大概走過了30多個國家。」看著我驚詫的表情,她解釋說:「一般假期,我們學校都組織同學出去遊學。這次是第一次到中國,主要去上海、南京、北京和西安。」這四個城市是家長和老師們精心挑選出去的,基本代表了中國的過去和現在,我在暗自佩服的同時不由得發問:「你們這樣週遊世界,學習怎麼辦?」要知道我們的孩子寒暑假幾乎都奔波在各培訓點啊。美國女孩看著我孩子一臉的羨慕說:「我們平時的學習任務很重的,每天回家的作業量是5小時。」就這個「5小時」把我丫頭給震住了。 在聊到業餘生活時,我了解到美國女孩家庭的基本情況:爸爸在自己的企業工作;媽媽基本是家庭主婦,不上班,但是美國女孩強調她的媽媽很辛苦,要負責家裡的日常生活、草地、游泳池和直升機的日常養護;哥哥負責洗碗和協助媽媽搞衛生;她則是負責家裡兩條狗和三隻貓的衣食起居。一家人各負其責,井井有條。我們家是爸爸、媽媽要上班,媽媽還要負責全家的生活,孩子是兩耳不聞窗外事只管學習。在對家庭義務和責任方面明顯的我們差距很大。 我第四次被驚到的是聽倆孩子聊天,我孩子問美國女孩子遇到最恐懼的事情是啥?美國女孩子說是有一年的暑假,幾個家庭的父母把幾個10多歲的孩子送到原始森林裡,沒給帶水和食物,沒有床和帳篷,跟孩子們相約一周後來接。那一周是這個孩子最恐懼的,也是最刺激的。她告訴我孩子為了不挨餓,他們生吃過抓來的老鼠。這樣的活動家長們的出發點是鍛煉孩子們的生存能力。 第五次被驚到的是最後一頓晚飯。快要離開南京了,為了盡地主之誼,給美國女孩嘗嘗最美味的中國菜,我們帶她到了南京最繁華的地段 ——獅子橋,點了獲國家金獎的「雞煲翅」,當美國女孩明白是魚翅做的,她非常堅決地拒絕了這道菜:「這道菜我無法接受,動物需要保護。」沒有任何迴旋的餘地,甚至是不近人情。我汗顏之餘,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飯後,幾個孩子相約到附近的電玩城去玩,除了我孩子和美國女孩外,我們還邀請了女兒的兩個好朋友。整個玩的過程我是聽孩子跟我複述的:「媽媽,太可怕了,美國人太厲害了!一進電玩城,我的兩個好朋友就上去玩了,什麼好玩玩什麼。看得出平時繁重的學習壓力在這一刻被化解了。而美國女孩子則拉著我邊走邊觀察什麼遊戲盈利最大,轉了一圈才鎖定目標,美國女孩子贏了很多遊戲幣,分給我們3個,再去找自己感興趣的遊戲玩。」我這一次不僅僅是驚了,簡直是被震撼了:小小年紀就知道如何做到利益最大化,處處深思熟慮,確實是太可怕了。~~我孩子說了一句讓我思考至今的話:「媽媽,我們這樣下去,以後真的只能是給他們打工的啊……」 短暫的一周時間,給了我六個大大的驚詫。~~我們的孩子未來將要面對的是這樣的對手!~~而我們是在培養怎樣的孩子?過分的溺愛、頻繁的干預、過度的保護,導致了我們的孩子無情和無能。目前的複印機式的教育消耗著孩子們的精力,限制了孩子們的追求。~~眾所周知:自然是孩子的天性,自由是孩子的本性,扼殺天性和本性,就是扼殺成長的活力和動力,如此的教育能培養出創造性的人才嗎?~~不一樣的教育決定不一樣的結果,未來的主宰屬於什麼樣的人相信大家都很清楚,而我們則是在為人家輸送打工仔,再優秀充其量也就是個高級打工仔!

中美兩國的教育觀念竟然完全相反!作者:汪華斌時間:2013-12-15 06:08:19分類:紀實隨筆中美兩國的教育觀念竟然完全相反!----中國人教育子女時通常是用負能量,而美國人教育子女時通常是用正能量!中國人鞭策官員時基本只用正能量,而美國人鞭策官員時只用負能量!我與另一位到過美國的朋友同時見到一位親戚教育孩子時而引發的教育感慨!到親戚家作客,遇到另一位剛從美國回來的朋友;我們就在一起聊天。誰知聽到這家親戚的兒媳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基本上是又打又罵;說這孩子淘氣而學習退步,說與誰比又下降了多少;總之是用孩子的缺點與這孩子同學的優點比,這就是我們社會通常的負能量教育法。正是這教育孩子的負能量聲音,吸引了我們聊教育的話題;說美國人在孩子問題上的脾氣竟然特別溫柔,因為他們從來沒有打罵孩子(因為在美國打罵孩子違法);總是用鼓勵的口氣來引導孩子。正因為如此,所以我們說中美兩國在教育孩子的觀念上是完全相反的不同價值觀;中國人相信『筷子頭上出孝子』(打的意思),而美國人卻相信孩子是循循善誘的引導出來的。然而與我們社會的人教育子女用負能量相反的是,我們社會對官員的教育從來沒有用負能量;因為我們是用放大鏡來找官員的成績,最後通過歌頌這成績來激勵官員再接再厲。正因為全社會全部是用正能量,從而中國社會基本上沒有負能量。也正因為如此到處是正能量,所以就連網路上展現的也全部是正能量。也正因為如此,我們社會的腐敗分子在沒有公開處罰前宣傳的也全部是正能量;這也是外國人看不明白的地方,為何創造這麼多政績的人最後卻是腐敗分子呢?同樣美國社會竟然對官員從來沒有正能量,有的只是問題直面而來;沒有見到哪裡對官員全部是鼓吹政績,到處都是官員問題成堆。然而指責官員問題成堆的美國人卻允許官員繼續幹下去,這就是美國人;而我們社會政績斐然的官員,卻是老百姓巴不得其調離或被查處;這就是中國人。原來這是我們社會的宣傳定位的問題,對官員永遠只能是總結成績;決不允許挖掘問題與錯誤。正因為如此,我們對官員是有成績的要放大宣傳;沒有成績的要挖掘出成績而擴大宣傳。所以我們從來沒有發現任何領導在位時,他(她)領導的地方會有問題;通常都是成績斐然。即使後來成為了腐敗分子,繼任者也只會在問題上放大自己的政績;而不會公開前任的問題。這也是我們中國人不理解的地方,為何永遠成績斐然的社會竟然是問題倒推改革?同樣不明白的還有,既然永遠是成績單的社會為何總是這麼多的問題短板。我們不會忘記,在我們這個正能量的社會是看不到任何輿論導向是揭露陰暗面的;正因為如此,所以當年中央焦點訪談引起轟動。然而事過境遷,現在的焦點訪談也是談論官員政績的不同形式。後來網路成為老百姓的自主舞台後,一度成為全社會陰暗面披露的舞台;從而引發全社會官員的不安。後來政府實施大力整頓,從而使「虛假信息、負面信息扎堆、虛假低俗廣告……(九大亂象)網路環境得到根本性的改觀。因為現在我們的網路也是唱響主旋律的舞台,那些不是構建健康、積極、向上的網路文章全部在第一時間就刪除了;所以現在我們社會的網路名人、粉絲眾多的「大V」同樣是唱讚歌的網路力量。正因為如此的教育觀念,造成今天的中國人性格的特色;那就是中國的孩子全部不自信,因為長期負面教育的陰影在心靈的烙印;而同樣中國的官員全部相當自信,連我單位負責人是從實習生一步登天的人竟然也特別自信;「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因為專業技術實習生走上領導幹部崗位的他當年就出了全國行業管理案例巨著;從而贏得全國最年輕的高級管理專家學者稱號。正因為如此,我們社會的領導幹部走到哪裡都敢大手一揮;這裡就是新開發區了。也正因為如此,所以連老百姓都能看出的決策失誤竟然在領導幹部那裡卻是永遠正確。然而我們沒有意識到吹噓的害處,反而變本加厲更加追求正能量;從而對網路不同意見採取壓制的手法,於是一批較有影響力的博主、媒體微博編輯、政務微博自發組建了中國「網聚正能量、傳播真善美」的主旋律。因為這是我們社會傳遞網路正能量的特色模式,成為構建健康網路生態的主力軍。這就是國情,也是我們與美國人觀念大相徑庭的地方。

令我們震撼的美國小學生教育

作者:魯國平

!!!!!!!!請瀏覽下述地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82b6280102en6a.html

美國兒童是如何學習憲法的作者: 程映虹來源:南方周末時間:2013-04-02 17:11:23分類:默認分類 美國小學生的憲法試題(程映虹/圖)

前幾天,剛上小學五年級的兒子晚上拿著回家作業來問:「excessive bail」是什麼意思?我拿過作業一看,是他學校中「社會研究」課程布置的美國憲法後面的頭十條修正案,即著名的《人權法案》的內容。其中第八條規定「excessive bail」和「excessive fine」都是不允許的。這兩個片語分別是「過分的保釋金」和「過分的罰款」的意思。弄明白了這個意思後,他又拿出作業的另外一頁,說他有一個單詞一時湊不出來。我拿過來看了一會才看明白,這是把《人權法案》的條款拿來做拼字遊戲,像報紙上常見的那種幫你在旅途中打發時間的拼字遊戲(crossword puzzles)一樣。試題上一共有九排空格,有的橫著有的豎著,交叉在一起組成一個複雜的網路,每排空格代表一個單詞,排與排之間交叉的地方說明每一個答案(拼出的單詞)都必須和其他的答案共享一個或幾個字母。在題目下面教師選了《人權法案》中的九款。上面的每一排空格上都有一個數字,對應這些條款,這些條款都是一句句子,其中有空缺的單詞,學生如找出那個空缺的單詞,就將它填進拼字遊戲。那麼怎樣答題呢?我一看,兒子已經答出了絕大部分。例如,數字為第3和第4的空格排,對應的是教師排出的第三和第四條法案的內容(不是按法案的真正順序而是教師根據出題需要而重排的),這兩條是豎排的;而第五條空格排則橫穿過這兩條,它的第二個字母和第三個字母分別和第四排的第二個字母和第三排的第三個字母重合,即使用同一個字母。兒子的答案是:第三排是英文單詞reason,第四排是capital,而第五排是warrant。把reason和capital豎起來排,讓warrant橫穿過去,正好符合題目的要求。這個答案是怎麼來的呢?根據教師的提示,學生分別到相關的法案內容中去想。第三條是「沒有充足的理由,不得對人民搜身」,這句話中有reason.(理由),但它在句子中是空缺的。第四條是「重罪可以判死刑」,其中有capital(重罪),也是空缺的。第五條是「警察必須有搜查證才可以對個人或其家產進行搜查」,這裡有warrant(搜查證),又是空缺的。你把它們都找出,先分別填進句子,再搬到上面的空格里,還要看它們是否和一些重合的單詞共享某個字母。做完第三、第四和第五排,再一看,第四排的最後一個字母又必須和橫在最下面的第八排的最後一個字母重合。第四排的單詞是capital,第八排找出來的單詞是federal,對上了。第八排對應的法案是「憲法限定了聯邦(即中央)政府的權力」,其中包含了federal(聯邦)這個詞,在句子中是空缺的。再順著federal一看,這個詞的第三個和第五個字母又必須和第七排和第二排的單詞的某個字母重合。兒子找出了和第七排共享的字母,第七排是「torture」(刑訊),對應法案是「刑訊不能作為懲罰措施」。但第二排那個單詞究竟是什麼難倒了他。根據提示,這個單詞的對應法案是第五條,它的最後一個字母必須和federal的第三個字母湊上,而它又只能有八個字母,其第六個字母還必須和另一個單詞的最後一個字母對上。那個單詞倒是找出來了,是protest,對應法案是第一條,其含義是人民有抗議(protest)政府的權利。我從來對拼字遊戲毫無興趣,一看這些重重疊疊的網狀空格就暈了。好不容易為第二排的空缺想出一個arrested(逮捕),字母倒是都對上了,內容也有點像,但兒子有些將信將疑,說對是對上了,意思好像不太對。果然,第二天老師批了錯,答案應該是indicted(正式起訴)。全句話的大意是:除非經過正式起訴,一個人不能前往聯邦法庭接受重罪的審判。所以光「逮捕」是不夠的。很有可能,老師事先就知道有些人會選擇「逮捕」,因為這是個比較容易想到又湊得上的單詞。大學教授掉進了為小學生設的陷阱。我恭恭敬敬地把兒子的家庭作業再翻看了一下,發現有關《人權法案》還有一頁對錯判斷題,對用T(true),錯用F(false)。每個題目的旁邊都要寫上你是根據法案的哪一條來判斷對錯的。這一部分容易多了。例如,第八個題目的陳述是「任何權力,如果憲法沒有規定屬於聯邦政府,那它就或者屬於州,或者屬於人民」。這一條是T,根據是法案第十條。第九個題目,「人民有擁有和使用槍支的權利」,答案是T,根據是法案第二條。第十個題目,「人民不能享受憲法沒有列舉的權利」,答案是F,根據是法案第九條。第五個題目,「一個人可以為同一宗罪接受兩次審判」,答案是F,根據是法案第五條。那麼小學生對《人權法案》的理解又是從何而來的呢?是不是直接讀原文就可以了呢?我看了印發給學生的「Bill of Rights」(人權法案)的「Kid Friendly」,即「兒童適用版」。這個專門為兒童準備的版本繞過了在歷史背景和法律術語上的一些麻煩之處,為兒童提供了白話文一般的解釋。例如,兒童讀到的法案的第一條是這樣的:「國會不能就你的宗教信仰制定任何法律,或者阻止你信仰自己的宗教,阻止你說你想說的話,或者不准你發表你想發表的東西(例如在報紙和書籍中)。國會也不能阻止你和平地集會,要求政府去改變某個事情。」我想,以這些通俗易懂的兒童版文字墊底,通過比較簡單的對錯判斷,進入複雜的拼字遊戲,這樣搞七搞八,幾個星期下來,小學生對如何應用《人權法案》應該說是心中有底了。他們沒有必要複述出法案的文字,但你告訴他們一個情況,一個陳述,他們多半應該有能力根據《人權法案》來對涉案人的權利作出判斷。換句話說,經過這麼一番訓練,他們對自己受《人權法案》所保護的那些權利是很清楚了。這就是美國兒童的普法教育,它不要求兒童理解憲法本文中那些有關國家根本制度的複雜概念,而是先把那些相對簡單的有關人權的修正案告訴他們。有意思的是,有關人權的憲法修正案產生在憲法制定之後,但在普法教育中卻放在憲法的前面。這樣的普法教育的重點不在早早地警告將來的公民不該做什麼,而是提醒他們注意政府和司法機構不該做什麼。難怪當初來美國不久,就聽到中國人說,美國人對他們的權利門兒清,而且斤斤計較得很。現在明白了,這是自小學就通過兒童專用版的白話文加上迷宮一樣的拼字遊戲灌輸進他們腦子的。

禺谷《中美教育的十個最大差異對比》【感動到流淚的教育小故事】西方把這個故事傳遞給老師和教育工作者湯普森夫人開學的第一天,她站在五年級的學生們面前,說了個謊。她看著她的學生,說她會平等地愛班裡的每一位同學。但這是不可能的,那是因為坐在前排的一個小男孩,他叫泰迪?斯托達德。湯普森夫人發現,泰迪根本無法與其他孩子們玩到一起去。他的衣服很邋遢,身上也不整潔,而且不怎麼受大家歡迎。湯普森夫人很喜歡在他的卷子上用紅筆畫一個個紅叉。過了不久,湯普森夫人教課的學校要求老師對每個孩子過去的記錄進行審閱,她把泰迪的檔案放到了最後一個才看。然而,當她看泰迪檔案的時候吃了一驚。泰迪一年級的老師寫道:「泰迪是個聰明的孩子,永遠面帶笑容。作業寫得很整潔、很有禮貌,他給周圍的人帶來了歡樂。」二年級的老師寫道:「泰迪是個優秀的學生,深受同學的喜歡,但是他很苦惱,因為他媽媽的病已到了晚期,家裡生活困難。」 三年級的老師寫道:「母親的去世對他是個沉重的打擊。他試圖盡最大努力,但他的父親責任感不強,如果不採取一些措施,他的家庭會對他產生不利影響。」四年級的老師寫道:「泰迪性格孤僻,對學習不感興趣。他沒有什麼朋友,有時會在課堂上睡覺。」此時,湯普森夫人才意識到問題的所在,她為自己的行為感到羞愧。聖誕節到了,當學生們送給她聖誕禮物時,她更是無地自容。學生們的禮物是用明亮的彩紙包好,上面扎著美麗的絲帶,唯獨泰迪的不是。他的禮物是用厚厚的牛皮紙袋包裹,那紙是從雜貨袋上扯下的。湯普森夫人費了很大勁才打開這個禮物。那是一隻水晶石手鏈,上面有顆水晶石已經丟失了,還有一瓶只有四分之一的香水。一些孩子開始發笑,她制止了他們。她大聲誇讚這隻手鏈多漂亮啊,並把它戴在手上,還在手腕上擦了些香水。那天放學後,泰迪?斯托達德說了一句話才走:「湯普森夫人,今天你身上味道就像我媽媽以前一樣。」孩子們走後,她哭了至少一個小時。就從那一天起,她不再研究怎樣教閱讀、寫作和算術,而是研究怎樣教育孩子們。湯普森夫人開始特別關注泰迪。與她一起學習時,他的大腦便顯得靈活起來,她越鼓勵他,他的反應就越快。到了這年年末,泰迪已成為班上最聰明的孩子,儘管她說過:「會平等地愛所有的孩子」,但泰迪成了她的「寵兒」。一年後,湯普森夫人在門縫下發現一張紙條,是泰迪寫的,他告訴她,她是他一生中遇到最棒的老師。又過了六年,湯普森老師又收到泰迪的另一張紙條。他說,自己已經高中畢業,成績排在全班第三名,她仍是他一生遇到的最棒的老師。多年後,湯普森老師收到一封信,這次泰迪說,當初拿到學士學位後,他決定繼續留在學校深造,他還說,湯普森夫人仍是自己一生中遇到的最好的老師。但如今信上的落款變得長了些:醫學博士西奧多?F?斯托達德。那年春天,泰迪又來了一封信,說他馬上要結婚了,他不知道湯普森夫人是否願意參加他的婚禮,並坐在新郎母親的座位上。當然,湯普森夫人去了。她戴著那隻丟了顆水晶石的手鏈,還專門噴了泰迪母親用過的那種香水。師生倆互相擁抱,斯托達德博士輕聲在湯普森夫人的耳畔說: 「謝謝你,湯普森夫人,非常感謝你讓我知道自己可以有所作為。」湯普森夫人眼含熱淚,低聲說:「泰迪,你全搞錯了,是你教會了我,直到遇見你,我才知道如何做老師。」西方把這個故事傳遞給所有的老師和教育工作者。這個故事中我們看到了有效的教育制度,回看學生的年度評語。我們看到優秀老師的責任,她認真完成了工作,並且思考了她以往的工作,更可貴的是她有一顆愛心,願意為此做點什麼。用實際行動給予了孩子最大的鼓勵。湯普森夫人給予了她身邊人的幫助,才是真正的正能量。對於一個孩子,老師是多麼的重要,他們需要老師的愛。遇到美好,就傳遞美好!力行美好!

中美教育的十個最大差異對比http://www.edu11.net/periodical.php?do=content&pid=2&cid=38作者:禺谷(源自網路:http://tieba.baidu.com/p/2346366441)一、為誰而學:美國教育告訴學生學習是自己的事,讓學生自己去想,想學什麼東西,因而學生一般學得主動、靈活、高興。而中國的教育總是要事先給學生做出細緻繁瑣的各種規定,該學什麼,學多少,什麼時候學,該怎麼學等等,中國的學生視學習為功利,因而習慣於應付,學習是家長、老師的事情,是為升官發財找工作而學,學得被動、教條、無奈。二、育人目標:美國不太重視「基礎知識」的學習,極其看重學生「創造力」的培養,因而才會有美國白領不會算10減6等於幾貌似「可笑」的事情發生,他們覺得要趁孩子年齡小時抓緊培養創造性思維,而中國教育特別重視所謂的 「雙基」,重在練「基本功」,不重視對學生創造力和思維能力的培養。美國的學生低分高能,中國的學生高分低能。因而世界500強企業,一般不願意接收中國學生,在他們看來,中國教育是培養知識的奴僕,而不是在「育人」。三、課堂:中國的教育善於給孩子一個總結,把學生教到無問題就好;美國的教育善於給孩子一個啟發,把學生教到能不斷提出新問題。中國的課堂要舉手發言,美國的課堂鼓勵自由發言。中國的課堂如果對教師的結論不同意會遭受批評,而在美國的課堂上則受到表揚。中國的課堂講紀律,美國的課堂講人權。四、師生關係:在中國,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孩子剛踏入學校就知道老師總是高高在上,而在美國教授也沒有什麼權威可談的。美國人不承認權威。中國孩子盲目崇拜老師,覺得老師總是對的,中國的老師喜歡保持威嚴,不苟言笑,美國老師很喜歡和小孩一起聊天,是要好的朋友關係。五、考試製度:美國的考試經常是開卷,孩子們一周內交卷即可,而中國的考試則如臨大敵,單人單桌,主監副監嚴防緊守。在中國,考試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淘汰;而美國的考試目的在於尋找自身存在的不足,查漏補缺,以利於今後的發展。六、班級人數:中國雖明文規定每班不超過45人,但鄉鎮及縣級學校班級人數平均60人之多,法律並不能約束什麼。而在美國,一個班的人數不超過30人,31個人就屬於違反教育法,不同的是美國人看重的是誠信——自我信譽度,故不敢越雷池半步。七、時間:在一年中,中國中學生有8個月是上課時間,每天11個小時左右的在校時間。美國學生每年只有1000個小時左右。上學時間短、課業負擔少,這是讓孩子做自己感興趣的事,孩子有了更多的自由安排時間還能讓孩子學習自己安排時間。八、成績單:成績在美國屬於「隱私」。老師給家長看成績單,他只給你看自己小孩的成績,不會公布全班的成績。在中國,行政部門會想方設法的公布學校成績。教師的考核也要看學生的升學率、優秀率。學生從一年級開始就在這樣的機制下長達12年之久,心理壓力之大是顯而易見的。九、教材:美國的教材淺顯,對孩子沒有嚴格的要求,特別是數學,導致許多的成年人離開計算機對數字就沒了概念,連日常生活的計算都成了難題,看之非常可笑,但是他們注重動手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我國的教材一味的強調夯實基礎,才導致機械重複的作業一堆堆,其結果是造就了一批有一批的高分低能的人才。十、課外生活:中國一般不太允許小孩參加真正的社會活動。但在美國小學生一旦走進校門就開始真正參與社會活動了。美國的課外活動是學生自發參與,經費也是大家共同出資、共同尋求贊助。比如,8歲的孩子會幫人家清洗洗衣機,一次8美元,為別人演奏等等,把賺到的錢拿來搞活動。當然並非所有的活動都是為了賺錢,也有很多是打義工的。美國讓小孩接觸社會環境的方式非常多,他們認為教育即生活。源地址鏈接:http://www.edu11.net/space.php?uid=39&do=blog&id=594538http://www.edu11.net/periodical.php?do=content&pid=4&cid=74

美國四年本科後對中國教育的感悟作者:鄭人元來源:新期刊  今天接到一個妹妹的電話,她剛查到了高考成績,問我明天填志願該填什麼專業,她爸爸說金融工程好,以後去銀行就業,收入穩定,要不要報金融工程?  我要怎麼告訴她呢?我自己為了選擇我的專業花了一兩年的時間思考,到現在還沒有給我自己的職業生涯下一個定論,我怎麼樣告訴她在一個晚上的時間裡快速地判斷學什麼專業好呢?中國的教育就是這樣,中學時代的孩子什麼都不懂,不知道各個專業到底是什麼意思、社會上各種職業到底意味著怎樣的工作狀態、他們到底擅長什麼、對什麼感興趣、終生的追求是什麼,統統不知道... 於是就在高考分數出來之後的某一晚在飯桌上和家長合計了一下,就胡亂報個金融、報個計算機、報個會計... 可是這麼重要的事情,怎麼可以在飯桌上花一兩個小時決定呢?  我決定整理一下電話里的內容,這些是我在美國四年對大學教育的很多思考,這一陣子一個接一個的社團聽到我的講座邀請我去講夢想-講經歷、講選擇-受之有愧,因為我畢竟沒有那麼多超出同齡人的見解可講,但我又時分迫切地希望更多處在迷茫中的學弟學妹們得到一些正能量,面對壓力和挑戰更加堅定信心,去做最好的選擇。那麼,我乾脆寫成一篇文章吧。也許在填報志願這些日子不經意間轉發到某位大學新生的手裡了還可以給人一些啟迪。當然啦,我不是教育學專家,一家之言,有些偏頗的觀點還望指正。  一、成功的人都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我首先問她:你想做一個成功的人嗎?她迫不及待地說:想!我說:那我告訴你,所有成功的人,無一例外,都在做他們感興趣的事情。如果你不喜歡金融,但是覺得金融好就業就填報金融,那大學四年會非常的難過,工作之後會覺得壓力特別的大,生活質量也不高... 但如果你認為你真心的熱愛畫畫、你可以不知疲倦地研究地圖、談到各種美食的烹飪方法就會眉飛色舞,那很有可能你就應該去學美術、地理或者烹飪,並且很可能會取得了不起的成就。哈佛大學的校長Faust曾在畢業典禮上說:你可以選擇你的退路,但人生很長,先去做你最熱愛的事情,不要一開始就選擇退路。  對!人生還很長,即使你現在已經中年了,只要目標堅定,都是可以重頭開始的!美國人一般會轉行很多次,這也是他們反覆探索自己興趣的一個過程,但是一般對於東亞人來說,重頭開始總被認為是特別困難而且丟人的。大家知道摺紙原理嗎?50年可以奮鬥的人生如果是50張紙疊在一起,就只有幾厘米厚,但是目標堅定的人,50年都圍繞著一個目標在生活,那麼50年之後的成就就像一張無限大的紙摺疊了50次一樣厚!一張紙摺疊50次之後一定會很厚吧?但你絕對無法想像,它的厚度竟然可以從地球伸到太陽!那我們現在來想像,為什麼有人一輩子對人類的貢獻微不足道,有的人卻可以改寫人類的歷史呢?這就是夢想的力量!  當然了,這個不適用於沒有成功野心的人,很多人就是喜歡安逸的小日子,那隨波逐流地選專業、進體制,也未嘗不可。但是我想說,社會永遠都只有絕對的上游和絕對的下游,和一個正在縮小的的中游,中國的經濟脈搏一刻不停,而社會階層在固化,不進則退的河流里,是容不下一條小船舒適地游弋的。  說到選專業這個事情,我認為就先不要考慮好不好找工作了,反正不好找!今年大學生只有30%不到能找到工作,再說,找工作跟專業不相關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肯定會有人說,那找不到好工作怎麼辦呢?掙不夠錢買不起房丈母娘看不上娶不到老婆怎麼辦呢... 其實這些不是本文想要討論的範圍,但如果允許我發表一些自己的觀點的話,我覺得找不到工作的意思是說找不到好工作,但是即使是工地里的工作都可以至少讓自己有飯吃啊,如果夢想夠堅定,就能體會到一邊流浪一邊作畫的樂趣,就不會把當下吃的苦看得那麼重了... 我相信好姑娘會欣賞有夢想有志氣的男生的,喜歡這篇文章的人很多都是有能力有野心的人,我相信你們不會連自己都養不活的。我高中是理科,我一直有種從政報國的念頭,於是看著很多領導人的簡歷,感覺應該去學理科,於是大學也繼續學習電子工程(真是一個很奇怪的邏輯,好在現在的領導人都開始變成文科出身了)。我修了很多的數理化,結果發現那些課學起來過於簡單(可能是國內高中基礎打得好),慢慢地越來越迷茫-我花了這麼多的時間,付這麼多的學費,到底要來美國學什麼?我不想就這麼稀里糊塗地念完大學的四年,最後像大多數華盛頓大學工程系的學生一樣去微軟、英特爾找個舒適的工作-我接觸過這些公司里的一部分工科男,社交圈子非常的窄,每天和程序打交道,以至於英文都說不流利了(當然啦,真心喜歡這個行業的肯定也不少的)... 我跟學校提出要休學,於是我去了中國的西部各省,開始窮游歐洲,後來決定要學社會科學-經濟學和國際研究學。  可是在國內可等不得!讀了一年多發現不喜歡了再轉肯定是很困難的!我們還是先問問自己,本科學習到底意義是什麼?英文里,之所以有undergraduate和graduate的區別,是因為西方人覺得研究生才算是真正的大功告成,本科只是打個基礎而已。美國上層家庭的子女愛去文理學院,就是因為那裡的基礎打得好,什麼基礎呢?人文基礎!美國富人總覺得金融、計算機、工程、醫學這種技術性很強的學科是中低階層的孩子還有很多亞洲人愛學的,他們的孩子以後要做高管,要去政府,就必須學英文文學、歷史、哲學、經濟、政治、法律這一類的富人才敢學的專業,因為本科畢業不用急著養家糊口,還可以體驗幾年社會,再繼續深造,接著進入商界和政壇。(這裡是我與很多美國人交流之後的一個不具權威性的總結,並不代表對任何專業的否定,還是那句話,不管是數學、醫學、工程... 都是有價值的專業,你必須去學你熱愛的東西)中國的富人們也開始慢慢轉變思維了,開始避免讓孩子選擇會計、工程等類似技校也可以學到的專業,而讓孩子接受更好的人文教育。  二、千萬不要繼承父母不成功的思維模式  前些天看到一篇文章,是一個銀行的人力資源經理寫的面試大學實習生的感悟,說進銀行的三類大學生特徵明顯:機關子弟、商人子弟、知識分子子弟和農民子弟。父母是公務員或者國企職工的,一般會搞關係,做事兒的時候愛耍小聰明;生意人的孩子顯得自信而且做事認真;父母是知識分子的總顯得有點傲氣,不合群;農民的孩子不太愛說話,情商不高,但是做事勤快。接著作者說,最受歡迎的商人子弟一般都能留下,機關子弟有關係,也可以,知識分子子弟和農民子弟一般都很難留在銀行...  每個人的父母都會不知不覺地把他們認為最正確的一套是非觀和為人處事的辦法教給孩子-如果他們認為不正確他們也不會那麼干-結果就是孩子們完完整整地接受了父母的思維方式,造成了很多人一輩子辛勤工作卻仍然無法成功的最主要原因。  我認識的大多數同齡人,都處在父母粗暴的人生規劃之下,從小學這學那是父母決定的,選什麼專業上什麼大學是父母決定的,大學畢業馬上讀研究生或者考公務員是父母決定的,跟哪個女生在一起也是父母決定的... 那人生到底還有多少是自己的?大多數的美國學生都不會在本科畢業之後立即讀研究生(少數數學、物理等理論科學除外),而是進入社會體驗個幾年或者十幾年,甚至有人在沒進入本科或者剛讀了一兩年之後中斷好多年去做任何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他們總是認為帶著經驗閱歷進入研究生院才能學到更多,在職業生涯里遇到一個學位造成的瓶頸了再去取得那個學位更有目的性。這樣一來,他們可以嘗試很多領域,真正知道自習喜歡什麼之後,再帶著自己工作中的實戰經驗去聽課,真是把讀研究生的時間和錢花在了刀刃上,再看看我們中國一窩蜂地讀研大軍,非常的盲目,大多數人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學到這樣的學位如果以後再找一份跟專業不對口的工作,將會是怎樣一番感受呢?  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可以去做做職業性格測試,或者多接觸各個領域的成功人士(比如參加各種論壇和聚會),聽聽他們的成長軌跡,也可以禪修、去休學、去打工、去旅遊,讓自己的內心走出喧囂的環境,自習地聽清楚內心的呼聲到底是什麼。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了,再去讀書,再去花時間培養自己那一方面所需要的所有素養,而不是相反。  好在,還是有人敢於去冒險,敢於挑戰常規,去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去為了教育的理想建學堂,還有人耶魯畢業去當村官... 這些都是了不起的嘗試,雖然在美國人看來可能都是身邊隨處可見的例子,但至少中國的90後們開始了對常規的挑戰,這就是一個好的開始!對於父母的建議,很多當然都是寶貴的人生經驗,但不要在自己獨立思考判斷之前就全盤照收,除非你不想發展得更好,只想複製你父輩的人生軌跡。父母永遠都是為你好,沒錯!但是父母永遠都不知道什麼選擇對你最好!做為司機的你,做為棋手的你,必須經過自己的思考,自己手握方向盤、自己謀劃大的棋局,而不是和父母一起握著方向盤、在爭吵聲中落棋...  三、大學,不僅僅只是學好專業那麼簡單  在美國的大學畢業要求里,每個學生通常都必須修滿定量的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藝術課程,這三個領域也是構成一個人知識系統的基本分類,如果任何一個人,沒有在這些領域都有過較好的教育,都很難稱為一個成功的領導者。所以,不管你學的專業是什麼,都去關心政治、歷史、經濟、法律、哲學、地理、天文、生物、數學、美術、音樂這些學科吧,為什麼猶太商人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商人?因為它們對待各種學科的知識貪得無厭!據說猶太商人聚會的時候不怎麼愛談生意,話題通常會非常的廣闊。一個人的視野決定了他的高度,決定了他可以成為一個多好的領導,其實你永遠都不知道哪一天某一門知識就會在一個重要的時刻派上大的用場!喬布斯不就是從他感興趣的大學書法課中獲得蘋果獨創字體的靈感的嗎?  很多人都在花很大的氣力提高自己的GPA,這樣固然是好的,但是大學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啊。從一個懵懂的高中生,到進入職場,我們需要在大學裡學到的東西還有好多-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藝術、領導能力(包括演講能力、寫作能力和溝通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你是否敢於挑戰權威,永遠保持冷靜客觀?尤其是在國內上學的學生們,更應該特別小心地呵護自己地批判性思考能力遭到扼殺,否則將造成非常大的遺憾)、寫作能力、社會責任意識、職業素養... 其中的每一項都非常的重要,而且是很多大學生在畢業的時候還嚴重欠缺的。既然如此,那就好好地利用大學四年的時間吧!給自己一個閱讀和鍛煉的計劃;去勇敢地開口和陌生人交談,去接觸各種各樣的人,了解他們的故事;去積極地參與幾個有意義的社團,或者組建一個自己的社團;去旁聽各類入門的課程,打開自己的知識面;去逼自己跳出舒適圈,不要交那麼多的酒肉朋友,獨立地應對挑戰,並且和優秀的、志同道合的人交朋友吧;去打工、實習、省下零花錢,去旅遊和探險吧!  前些天我參加了一個活動的面試,被問到在美國的大學四年,最大的收穫是什麼?我想了一會兒,覺得是-包容-二字。我盡量避免過多和中國學生「扎堆」,花了很多的時間,去理解華大里的國際學生們背後的文化,去感受基督教、天主、摩門教徒們的信仰,利用交流訪問、會議、採訪、背包旅行各種機會,去到20多個國家,認識當地的人,感受他們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 我認為避免「文明的衝突」需要包容的公民和包容的國家,增加對整個社會和世界格局的認識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順便說一句,去很多國家不需要很有錢才可以做到的,很多人可以一分錢不帶,靠coachsurfing和打零工環遊世界。你可以有一百個理由不去做,但如果要去做,那隻需要一個理由,就是你真的想!  去年在東京UNIQLO實習的時候,親自面試每一位實習生的總裁柳井正曾一度是日本首富,他年輕的時候在早稻田大學學習政治經濟學,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專業背景,他具有非常獨特的視角和眼界。他不喜歡看人的簡歷,常常會問:你是哪裡人?父母是做什麼的?你曾經在哪裡生活過?你童年的時候做過什麼有意思的事情?他試圖去從文化和價值觀的角度去理解一個人,因而會比別人看到的更深刻。也許,這就是為什麼我認為大家需要多接觸人、多關心時事、多認識世界-有容乃大,包容讓人成為更出色的領導者。  四、做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對自己沒好處  現在大學畢業的時候流行說「感謝室友四年的不殺之恩」了,其原因就是我們從小到大的教育機制讓我們一直參與非常盲目狹隘而且沒有意義的分數攀比,導致學生的心理和生理出現了嚴重的扭曲。生理上的教訓就是現在學生的體質的嚴重下滑和近視的大規模發生。心理上,學生開始為了自己的一點點利益不擇手段,甚至殺害自己的同窗好友,還有更多的人為了一些情感上的問題選擇自殺!什麼樣的問題值得我們犧牲生命的代價呢!北京大學錢理群教授說:我們的大學,包括北京大學,正在培養一大批「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他們高智商,世俗,老道,善於表演,懂得配合,更善於利用體制達到自己的目的。這種人一旦掌握權力,比一般的貪官污吏危害更大。我們的教育體制,正在培養大批這樣的「有毒的罌粟花」。  已經進入到大學的各位,肯能深有體會,身邊很多人是這樣的吧!他們真的很聰明,有手腕,為了自己的保研、留學、獎學金、競選真的可以不擇手段。我在美國的體會是怎樣的呢?我的國際研究課上有不少同學,他們在朝鮮進行過食品援助,他們積極地為無家可歸者籌集物資善款,他們去非洲幫助難民解決用水問題... 這些偉大的國際主義精神真的讓我倍受感動,儘管很多人是出於自己的信仰去實現他們的善舉,但不管信仰如何,這樣的力量指引著人們做真、善、美的事情,我們的社會就還有希望。我在雲南看到干海子村的小孩兒們一年只能洗一次澡,幾乎完全過著原始人的生活的時候,深深地不明白為什麼同一個國家的教育可以差得那麼遠... 我們這邊有很多人為自己沒考上一本苦惱,那邊的孩子上不上得了高中都是個大問題。  我總是在想,我去做公益,你們真的就覺得我不懂為自己撈利益那麼傻嗎?人活著的意義就是為了快樂,我們的任何一個舉動,歸根結底都是為了讓自己快樂,要麼直接取悅自己(比如遊戲、吃喝),要麼避免讓自己陷於不快(比如賠償、減肥)... 但是你們想過人的終極幸福來自於哪裡嗎?人的終極幸福感來自於感覺到被愛和感覺到自己的重要性。如果不去親自參與公益,不去親自幫助那麼一兩個人,我想這樣的給予所帶來的幸福感,是沒有辦法體會的。正是因為這種對於最偉大的幸福的追求,才會有屈原、魯迅、南丁格爾、甘地這樣的人像燈塔一樣照亮人類文明的前進方向。這樣的幸福,可不是豪華的汽車別墅和萬貫財富可以比擬的。  我一直很厭惡各種在網路上炫富的行為,一方面,這樣的人沒有思想,只有繼承的一些財富和揮霍的暴發戶習氣,另一方面,我們的國家這麼的積貧積弱,人均收入在非洲都只能算中等啊!你們知不知道,我們今天所擁有的生活,沒有飢餓、戰爭,擁有住所、潔凈的飲用水、充足的糧食,是多少人做夢都在渴望的生活啊!如果你知道這個世界上,某個角落,也許就在印度活著非洲,每四秒鐘就有一個不到五歲的孩子因為貧困而死,你還會忍性浪費糧食嗎?你還好意思去炫耀自己的包包和汽車嗎?收入分配還這麼的不公平,這樣的人有什麼資格炫耀自己的很可能是不法所得的財富?施比受更有福,去關心一些更大的事情,去幫助別人吧!源地址鏈接:http://www.edu11.net/space.php?uid=46489&do=blog&id=599242

一個活生生的雷夫老師作者:許錫良來源:新期刊 「一個活生生的雷夫老師,他身上洋溢著生命的熱情與教育的智慧。」2013年6月19日晚,在廣州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附設外語學校終於聽到來自美國的雷夫老師的報告,中途主持人要我點評一下,我脫口而出的就是這句話。  其實三年前,我就因為參與廣州一個小學舉辦全校師生共讀美國雷夫.艾斯奎斯的《第56號教室的奇蹟》閱讀活動而認真讀過他這本書。當時我的感覺是:真是不錯。不是因為他來自美國而不錯,而是他身上充分體現了一個現代型教師的優秀品質,也是美國文化與教育的活標本。雷夫滿臉的絡腮鬍子,個子不算高,但是長得很結實,充滿活力,多才多藝,而且有極好的表演才能,富有幽默感,但是雷夫說自己其實是一個性格內向,有點害羞的人。那晚的演講內容,其實對我來說是非常熟悉的,因為,那些內容都在他的專著里都有充分的展示,但是,號通過現場演繹出來,那種感受還是不同的。  雷夫老師十分真誠地告訴我們:他來中國,有人常常問他教什麼學科,教幾年級的學生之類的問題,他說我教在第56號教室里教育學生,心中不是什麼學科,也不是五年級的學生,而是只有學生。一個把學生作為思考核心的老師,他眼中不會是只有學科知識,也不會是只有一個年級的學生的概念,而是把他教給學生的所有知識與作為一個個活生生的人的學生結合起來考慮。事實上,在美國小學的老師都是全科老師,在這裡,老師要教給學生的知識,不是一門一門的分科知識,而是作為思想營養與啟迪智慧的知識,不是一個年級的學生,而是把任何一節課,把教給學生的任何一點知識都當成學生一生成長的組成部分來對待。他教過的學生不會因為學生畢業了就離開學校,就離開老師,而是還會經常回來參加學校的一些活動,比如像雷夫每個學期親自帶隊的遊學活動,常常就有他教過的已經升入中學的學生參加。  他始終是在把學生當成一個人來對待。從教育的理念上說,這並不是多麼高深的道理,但是,一個教師要從內心裡認同,並且在日常生活中去實踐,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雷夫一直做得很好。他教育學生,就是要喚醒學生的生命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創造性地主動做事的意識,主動面對困難與解決問題的意識。當學生做出了違背社會道德事情的時候,他告誡學生,那是你個人恥辱,而不是老師的恥辱,自己做的事情,自己要擔負責任,維護自己的尊嚴。讓學生在輕鬆而愉悅的狀態中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這是雷夫非常喜歡做的事情。每個學生都要善於發現自己的優點長處,發揮自己的長處,找到生存於這個社會的那種愉悅與自信的感覺。雷夫自己非常喜歡英國莎士比亞的劇作,喜歡讓學生朗誦並且表演,但是,他多次強調,這只是他個人的愛好,每個老師都可以有自己的愛好。我們在現場看到了雷夫錄製的課堂與學生表演的節目。那些充滿了生命活力的學生,還有他們表演的各具特色的節目,可以看到雷夫所言不虛。  儘管雷夫所教過的學生,在任何重要考試中成績都是非常顯著的,但是,雷夫說,那些驕人的成績,只是佔了他教育內容的1%而已。雖然要重視考試,但是考試成績絕不是一個老師教給學生全部內容。他總是努力引導學生,把書本知識與自己的生活經驗,社會實踐結合起來,真正的考試不是來自紙上的,而是來自現實生活中的。在這裡,我從雷夫身上看到了美國教育家杜威提倡的「在做中學」、「教育即生長」、「學校即社會」的教育觀。  嘗試、體驗,並且在犯錯中學習,才是真正的學習。雷夫說,不能害怕學生犯錯誤,事實上,學生做錯事,不是教育的失敗,如果學生做錯了事,而自己不能夠發現,也不能更正,這才是真正的教育失敗。在這裡,我們真正體驗到了來自西方關於教室的那句話的含義:教室是創造出來專門供學生犯錯誤的地方。雷夫的教室就是一個萬花筒,教室的布置本身就是充滿創意的,不像中國的教室里如插秧般整齊劃一而死板。按照人的本性,而不是機器的本性來按照教室與課堂,這是真正的人性化教育。  雷夫老師演講風趣幽默,輕鬆詼諧,站在舞台上不停地走動著,從左邊到右邊,再右邊到左邊。但是,他非常關注聽眾的反應。他絲毫不能夠容忍,在他演講的時候,台下有人交頭接耳,也不能夠容忍台下有人走動。有一些家長帶來了幾歲的孩子一起來聽報告,結果孩子在下面打鬧,雷夫就停下來示意工作人員把孩子帶走,並且表示出明顯的不高興。對演講人員的尊重,這是雷夫老師非常在意的。好老師似乎總是有點個性,有點脾氣的。比如演講時,對聽眾的要求也很嚴格,演講期間是不允許有人做其他的事情,比如走動、說話、看書與交頭接耳之類。每次遇到類似的情況,不論是成年,還是小孩子,他都要停下來制止,然後才能夠接著演講。雷夫老師,這個過程也是教育學生學會尊重他人的過程,有時一味遷就未必就是寬容,在教育學生過程中,教師必須要有自己的個性,正如學生也需要培養自己的個性一樣。  2013年6月22日星期六(地址:http://www.edu11.net/space.php?uid=2841&do=blog&id=597700)源地址鏈接:http://www.edu11.net/space.php?uid=46489&do=blog&id=599263【12】http://www.edu11.net/periodical.php?do=content&pid=2&cid=27

為什麼我們缺少特立獨行的人生態度作者:蕭功秦一  不久以前,我們去看一位從美國回上海探親的朋友。這位和我從小一起長大的朋友二十年前赴美國留學,他談到多年以來在美國生活,感觸最深的是,在美國的中國人的生活追求,與西方人相比,有一個相當大的區別,那就是旅美中國人無論事業成功與否,無論屬於哪一個階層,似乎都非常重視物質生活方面的追求,只要中國人在一起,無論是台灣人、香港人、大陸人還是多年旅居美國的華僑,都非常實際,講求生活的享受與安樂,中國人平時談話的內容不外乎是房子、汽車,在世俗生活的享受方面似乎有很強的從眾心理,不像西方人在人生追求方面那麼多元化。在西方,確實有不少人只關心自己的物質生活,但也確實有為數不少的人在追求其他東西,例如有的人喜歡冒險,而在日常物質享受方面則相當隨便,有的人成了事業上的億萬富佬,但生活卻十分樸素,始終開一部普通的車子。錢賺得再多也不會想到買什麼高級轎車。他們對於別人以何種方式生活,追求什麼,物質生活得如何好,可以完全不在乎。每個人都以自我為中心,追求自己覺得值得追求的價值。換言之,中國人的人生追求相對而言則十分單一,而且很在乎別人如何看自己,既然社會上以物質生活為中心,在從眾心理的支配下,人們也就自然會去擺闊,以此來顯示自己的成功。西方人的生活追求則比較多元化。甚至連日本人也比中國人生活價值的多元化追求方面要豐富得多。  這位朋友提出的問題,實際上是一個文化問題,我覺得非常有意思。在人生目標追求上中西文化所表現出來的反差,我過去也隱約感覺到了。就拿我所接觸到的文科研究生與大學生來說,就我多年教學所知而言,其中相當強烈地出於對本專業由衷的熱愛而選擇這一專業的學生實在並不多。  前不久我見到的一位來上海開會的美國女教授。十八年以前,我在南京大學讀研究生時,就與這位研究中國歷史的留學生成為好朋友。她現在在美國新英格蘭地區一所不太有名的大學任教,她說,她希望的是提早退休,這樣,她就可以有足夠多的時間來自由地研究中國文化與歷史,因為她現在上課太忙了,最缺少的是自由支配的時間。她還說,她生活很簡樸,只要再積一些錢,提前退休以後的生活不會有問題。  這種把學術視為生活中最重要的價值追求的生活態度,在美國並非少見。在美國大學裡,人文學科的助理教職的收入並不那麼有吸引力,然而往往會有數十個博士或博士後寧願不要去公司賺大錢,而要前來應聘,大學教職競爭非常激烈。我曾向一位美國朋友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既然獲得一個大學文科教職是如此困難,為什麼在美國還是會有那麼多人選擇去讀文科學位呢?這位朋友告訴我,這是因為他們確實有志於哲學、歷史、文學與藝術專業,確實以此種學科當作為自己由衷的愛好,他們才會做出這種選擇。  當下中國人的價值追求的單一化、同質化,我在日常生活中就有深切的體會。記得有一天晚上,我的自行車壞了,正在車攤修車時,放在車架上的一本《西方哲學史》的書名給一位路旁休息的中年人看到了,他好像是突然發現外星人似的驚訝地看著我,並自言自語地說:「哈!哲學!現在是什麼時代了,居然還有人在讀哲學!」  這件事至少可以說明兩點,一是這位市民周圍確實長期以來沒有人對於純粹屬於人文領域的事物有興趣,否則他不會把我看成異類,並如此真切地感到驚訝。其次,他非常自然地認為,所有的人都理應追求與他所追求的同樣的價值。他無法理解別人追求一種與他不同的價值是合理的、自然的。他的表現正是他的人生態度的一種最自然的反應。我用這個例子只想以此來說明,中國人在人生價值方面,確實相當普遍地存在著一元化、、板塊化、同質化現象,中國人的價值觀分化程度很低。用這個例子可以從反面來說明,什麼是「特立獨行」的生活態度。  另一個例子是,去年有一天,我的一個發了小財的初中同學請我和其他幾位同學吃飯,在開往一家大飯店的計程車上,他突然大發感嘆,說我們當中最可憐的就是筆者本人了,他說這是因為筆者現在還在拚命讀書。在他看來,在當今中國讀歷史書又能賺多少錢?對此我一時語塞。不知如何回答才好,我確實找不到合適的語言來對他的想法提出反駁,因為這實在不是一個簡單的常識問題,而是一個不同的生活價值態度問題。  這個例子之所以特別有意義,是因為這位朋友在中學時期是全校最傑出的優等生,他的作文常常被語文教師當作全校高中生的範文印出來讓大家欣賞。而現在他卻非常真切地把金錢與享受,作為人生唯一值得的追求的價值來確認,並相當自然地認為,可以以此作為唯一的尺度,對別人幸福與否或可憐與否來進行評價,絲毫不覺得這樣做有什麼不妥。至少這個例子可以說明,這種一元論的拜金主義、功利主義、世俗化的價值觀如同潮水一樣已經滲透在我們活著的一代人中。以至於這種價值優勢已經取得可以指點江山、臧否人物的霸權地位了。  再有一個例子是,去年七月我在舊金山矽谷參加了一個中國新僑民舉辦的家庭聚會。我滿以為這些旅居海外的朋友會由於我這位剛從國內的老鄉的到來,而問及有關中國的一些話題。然而在整個聚會中,人們談的只是各自如何賺錢,剛買不久的房子又漲價了,附近什麼地方的託兒所最便宜,等等。人們幾乎完全沒有注意到一位中國大陸來客的存在。也根本沒有想到問問自己的故鄉有什麼新鮮有趣的事情,中國有什麼變化,中國有什麼問題,未來會怎麼樣。回來的路上,我對此十分感嘆,詢問帶我來參加這次聚會的朋友,這是為什麼,我的朋友一時也回答不上來,只是說,「這裡大多數中國人圈子談的都是這些。不談這些他們還有什麼可談的?」  二  為什麼會這樣?是由於中國人的國民性中缺乏超越性的價值追求?是由於中國文化中有問題?還是是一時的、過渡性的現象?  有人說,這是由於中國人長期以來太窮了,窮怕了。所以會以十倍的努力來追求自己從來沒有真正享有過的東西。因為人畢竟是有欲求的動物。從古北新區訪友返回家後,我通過電話向我當年的一位中學老師談及這個問題,這位老師用傑克倫敦的一部小說里的情節來說明這一點:當一個落水者在海水中被救起時,這個被救者會不自覺地把船上的水與食品偷偷藏到懷裡去。因為他在海水中實在渴怕了。正因為如此,這位老師認為,將來中國人富了以後,一切都會變的。人們的追求會多元化的。  但這種解釋卻不能說明,為什麼那些已經相當富裕的海外中國新僑民中產階層仍然如此強烈地追求實惠,在他們身上,似乎絲毫看不出有什麼新的價值觀出現的跡象。就拿越來越富有的台灣來說,金錢至上潮流,已經發展到越演越烈的地步。就拿香港來說,我在香港作了三個月的訪問學者,使我最驚異的一大發現是,號稱為世界上第一自由港的香港,擁有六百萬高素質人口的特大都市,除了香港中文大學辦了一份《二十一世紀》外,居然找不到一本本地人辦的純人文刊物。這是不是表明,香港的中國人比日本人更像是經濟動物呢?  有人說這與中國文化中缺乏宗教因素有關,這樣的解釋也有一定的道理。因為宗教對來世,對超越性的彼岸世界的追求與信仰,往往能培育人們超越功利的價值觀。中國人與其他民族相比,宗教心理確實是相對淡漠的。佛教並不是中國的國教,本土的道教與其他宗教相比其實也相當功利化,自古以來,包括歷史代帝王在內的相當多人們信此教的目的,也只是追求現世的長生,對來世與彼岸世界並沒有興趣。在中國,人們即使信佛,也往往是懷著某種相當具體的功利的目的來求神拜佛的。一個結婚幾年沒有生兒子的中國人去觀世音象前燒幾柱香,與其說是出於對超然世界的追求,不如說是一種對神靈的賄賂,體現的恰恰是最功利的態度。一個缺乏彼岸觀念的國度里,講求實惠、注重於現世的生活,務實而少幻想,便成為我們中國人的民族性品格。如今又處於一個商品世俗化成為潮流的時代,那麼,走向全民性的物質財富的追求也就自然而然了。  有人說中國人的價值同質化這種現象與大一統的儒家價值有關,因為儒家文化與其他文化相比,例如與伊斯蘭文化、東正教文化與西方基督教文化相比,由於沒有宗教作為自己的形而上的存在基礎,儒家缺乏強烈的宗教情懷,缺乏超越功利的價值。深受儒家影響的中國文明,因而與其他文明相比,無疑是一種世俗化程度最高的文化。  然而,當我們追溯到孔子的思想中去時,卻會發現孔子恰恰是一個具有特立獨行的人生態度的人。孔子本人是有強烈的超越功利的價值追求的。例如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在儒家先賢那裡,對形而上的道的信仰與追求是相當執著而且強烈的。「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一個像顏回那樣的有精神信仰的君子,會生活得相當充實並具有人格力量。孔子從來對超功利的藝術與精神領域的追求看得遠比物質上的收穫更重要,他說過「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他還意識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在他看來,貴在自得之樂,一個人的追求才具有真正的動力。他對音樂的熱愛可以使他「三月不知肉味」的地步。在《論語》中,人們可以找到這方面的許多言論。  另一方面,孔子對「道」的追求又並沒有使他成為禁欲主義者,他從來沒有單純地拒絕過物質上的享受。他並沒有像後世的佛教徒那樣,一般意義上反對「富且貴」。他只是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無寧說,他主張在現世生活中,在追求崇高的超越性的「道」同時,仍然保持著一種有節制的世俗物質生活。這是一種相當樂觀的、積極向上的、既有精神追求又有物質享受的人生圖畫。一個以原典意義上的儒家作為安身立命的基礎的君子,他希求的是在精神與物質方面達到的平衡和諧狀態。  這使我想到了我的祖父。直到六十代年初期過世,可以說他屬於中國最後一代的受儒家影響的老式讀書人。根據家人的回憶與我小時候對他的依稀的記憶,他是一個樂天的老人,自命為「謔翁」,喜歡喝酒,喝得過量也會發酒瘋,對人非常善良。讀書甚勤,擁有萬卷藏書,購書成為生活中最大的愛好。每次發薪水就用來購書,購書之後往往是身無半文。反過來還要向子孫輩「借錢」。吃的則基本上是粗茶淡飯。高興時會眼淚縱橫。對子女又非常寬容,早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他就鼓勵自己的女兒(即我的姑媽)去讀易卜生的《傀儡家庭》,去追求自由戀愛,他從來不以自己的意志要求他人。朋友很多,見到別人有難總會儘力相助。  記得我小時候,哥哥笑話祖父填寫表格時把「宗教信仰」一欄填寫為「信仰儒教」,哥哥說,「儒家怎麼能算是宗教呢!」現在想來,祖父正是在精神上最接近於孔子原本意義上的那種儒者了。他對他所理解的「道」的誠摯信仰,與對現世生活的熱愛、對現世價值的享受有機地結合到一起,並達到和諧的地步。他從來沒有壓抑自己的個性,用「發舒」這兩個字來形容這位謔翁是最合適不過的了。他的這種自由舒展的個性與他的人生意義的追求結合到一起,形成一種樂天的生活態度與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態度的意義就在於,對天道的尊崇,使一個人可以擺脫那種單純的物質金錢的追求,而對現世人生的熱愛與樂天的態度,又使人不至於變成 「道」的殉葬者而不自知。我想,這種和諧的生活,可以產生一種真正意義上的自由的人格,一種不是刻意包裹與修飾自己,以迎合世俗生活的人生風格。一種有著豐富的精神追求的,達到「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的人生境界。可惜這一種類型的儒者與我們之間已經出現無法接合的斷層。  現在想來,人們從五四反封建的文學作品中見到的近代以來的士紳形象已經臉譜化了:中國的儒家士紳階層是專制的,不開化的,僵化而封閉的,生於儒家士紳統治家族社會,只有打倒它或者離家出走一途。巴金《家》里的那個士紳老家長的形象實際上是被高度符號化了,自五四以來,幾乎就成為中國舊家長制度的象徵。其實,中國士紳階層本身在在外部文化的衝擊下也處於轉化過程中,分化出不同的類型。士紳中的專制家長當然不在少數,但並不是沒有其他類型,至少在我們家裡,就出現了從傳統士紳中轉化出來的一種新類型。在一定的條件下,儒家文化在與外部文明的融合中未必不能衍化出一種能夠容納超功利的精神價值追求的、容納特立獨行的人格的、通達發舒的新類型。可惜的是,這種自然的轉化由於種種因素而在中國沒有實現。二十世紀以來,士紳文化終於徹底消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帶了革命特色的農民文化。而農民不得不為稻梁謀的生活處境,使這種文化註定具有相當實用性與功利性特質。當然,這一點肯定不能解釋我們提出的問題的全部,但也許可以解釋部分。  三  當然,從總體上來看,中國的儒家主要的歷史趨勢不是走向發舒,而是走向「律則化」。我們自五四以來批判的,實際上是意識形態化的儒家,即把儒家的 「道」變成官學化的政治意識形態,變成為統治者的工具,變成一種硬化了的「君尊臣卑」的綱常倫理。其結果就是儒家自身的異化。這種由於政治化而異化的最典型例子是東漢時期的「二十四孝」,一個為了使雙親有飯吃而把兒子活埋的孝子,成為中國文化中的典範與英雄,這無疑是一種為了某種被閹割了的「道」而犧牲人性的文化,這是一種失去了人性與道之間的和諧平衡的文化,這種「道」又如何對子孫後代具有吸引力呢?人們又如何會在對這種意識形態化的「道」的精神嚮往中,感受到人生的價值與意義呢?一旦這種「道」對人們的強制與約束力瓦解了,失去精神追求的人們又怎麼可能不走向極端世俗化呢?  一種重發舒的、通達而多少富有人性味的原典儒家,如何在西漢以後演變為「重一道同風」的、以律則化的方式來限制人的自由發展的官學化的儒家?這可以說自五四以來就是中國知識分子最感興趣的問題。我想可能有兩個關鍵點。雖然這兩點也許都是老生常談。首先,在孔子那裡,作為社會人倫的「道」,被歷朝統治者解釋為「上尊下卑」的等級秩序的「道」,從而失去了原典中的道的本性。其次,把人慾追求與對道統的尊順不是有機地結合,而是完全對立起來。在《禮記》中有一段話最為清楚地表明了這種對立:「儒有不寶金玉而忠信以為寶,不祈土地,而立義以為土地。不祈多積,多文以為富。」這種思維方式與價值判斷,把忠信、立義視為與世俗欲求完全對立的東西來遵順,無疑是把儒家變成禁欲主義,而這種禁欲主義並不是為了實現超功利的審美追求,而是要實現一種現世政治目標,即實現統治秩序的機械般的穩定。這種禁慾甚至還及不上西方禁欲主義宗教中的「彼岸世界」對人性的吸引力。很難想像這種官學化的儒家,怎麼能使人們獲得一種發舒的自由的生活。  於是,中國文化的周期變動就顯示出這樣的特點,禁慾式的「律則化」對人性的壓抑,形成機械式的人格特質。這種格式瓦解後,則呈現為不受精神力量制約與節制的逐利趨勢。在亂世時代,這種物質追逐表現為沒有章法的不開化的利己主義,在一個商品化的世俗承平時代,則表現為「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天下熙熙,皆為利來。」而無論在禁欲主義的格式化約束力有效的時期,還是在其失效的時期,無論在亂世還是承平時期,國民人格的表現都體現為同質化,中國有的是賢臣、烈婦,營利之徒或官學化的儒生,但就是沒有特立獨行的自由人格。當今中國,是一個可以讓人們自由逐利的時代,其人格特徵更多地是表現為後一種類型。  在當今時代,一個沒有被超越性的宗教終極關懷浸潤的民族,一個缺乏精神自主性價值的民族,一個長期受僵化甚至異化了的制度與律則支配,而並不理解自由主體性的民族,在市場化、電視文化的影響下,從意識形態的教義中脫逸出來的思想解放的衝動消失以後,只能導致人文精神的缺乏,對超然的、超越功利的審美追求的缺乏,務實的傳統品格傳承下來,也只有逐利一途。  文化的解釋是以一個民族長期生存過程中形成的深層結構為基礎的。這種深層結構在意義在於,人們不自覺地受一種約定俗成的思維習慣與價值態度的支配而不自知。正如人們說話時,對支配這種語言的內在的語法結構的存在並不自覺一樣。一個民族很難擺脫長期形成的深層思維方式與價值觀念。  其實,我們現代中國人中並不是沒有特立獨行的人,每一個民族的文化中總有一些超越性價值的因子。(這些超越性價值未必只有知識分子精英們才能理解,並去身體力行的。)只是我們沒有去發掘它們。  我們歷史中有過屈原的浩渺無涯的想像力,有過《史記》中的豫讓那種充滿悲劇性格的俠義英雄,有過竹林七賢的真瀟洒,有過李白的真浪漫。只是這些文化因子在宋元以後逐漸消失了,消失在金榜題名與洞房花燭的世俗追求之中了,或者說逐漸處於休眠狀態了。難道到了今天,我們芸芸眾生註定只能把坐在沙發上看電視機視為唯一的生存方式?  我們當代很多人至少在理論上對價值多元化還是肯定的,但這也許主要還是受惠於西方文化中的那些「超越性價值」的影響與啟發,而不是來源於對自己文化中被我們已經遺忘了的文化基因的回歸。希臘文化中的普羅米修斯,西方人的那種「無止境的追求」的浮士德精神,愛因斯坦推崇的「熱愛是最好的老師」以及那種 「孩子般的」「對宇宙秩序超功利的好奇心」,約翰克利斯朵夫式的英雄主義,美國小說中的海鷗喬納森利文斯頓,對「飛得盡善盡美就是天堂」的那種人生理解,都曾在不同時期給我們中國知識分子以超越功利的審美主義與浪漫主義的人生啟示。  中國人什麼都不缺,智慧、毅力、勤勉、奮發、這些東西都有,缺少的就是一種對人生的浪漫主義態度,我們應該感謝西方文明在這些超功利的價值方面給予我們的激刺與啟迪。如果我們能從原典儒家的思想精華中汲取更多的養份,並把它與我們從西方文明中擷取的超功利的價值精華結合起來。我們也許可望獲得一種更為豐富、更富有激情、更具有色彩的生活。  事實上,特立獨行的人生態度乃是創造之母。而有沒有這種多元化的生活態度與人生哲學,有沒有對生活本身的富於詩情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將決定我們生活方式的丰度與深度,決定這個民族對人類的文明是否能提供更多的具有原創性的東西。決定我們的生命有沒有一種立體感,一個終日在電視機旁的看「會動的圖畫」 的兩腳動物是不會有原創性的。【附記】不久前,看電視中的《親情》節目,說的是一個湖南成績優良的高中生,性格內向,喜歡哲學而不願聽從家長的意旨去考大學建築系,他放棄了考到一半的高考,回家後老師與同學,心理醫生都說他有精神病,七年前離家出走,至今未歸。母親在電視上述說著自己對兒子的思念,希望這位失蹤的兒子能與她聯繫,並保證再也不會幹預兒子以後的生活選擇。  這一事件確實發人深思,喜歡哲學而不願考大學,這件事如果發生在前面提到的西方國家,決不會有人認為是精神不正常。而在中國,文化價值是如此的一元化,凡是與這種占統治地位的人生價值態度不吻合的,人們就會把這種價值態度視為異類。人們無法理解:這個學生成績那麼好,放掉大學不考,不是精神病是什麼?這種一元價值觀,在文革時期是如此,在世俗化的今天同樣是如此。不同的只是價值觀的具體內容前後時代有所不同而己。這種情況似乎自古就是如此。記得多年以前讀研究生時,我讀到過一部明代縣誌,其中記載,在元代中期,由於多年不行科舉取士,以至當地儒家的禮儀皆已失傳,而當地卻有一個鄉村紳士,事事處處依古禮行事,在當地傳為笑談。由於可見,在中國古代,也是一元的價值態度占統治地位。  一個不能寬容特立獨行人生的態度的民族,是很難產生天才的。天才就是那些具有常人所沒有的思想與行事方式的人們。他們對於社會的意義在於,他們以全部的心思投入到自己的事業中去,並經由這種超越來達到常人難以達到的境界。只有在那種境界中,才有可能發現常人難以發現的事物的本質。可以說當下讀哲學系的人中,很少有人像這位高中生那樣具有真正的哲學家的稟賦。這一件事令人深思,它也許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為什麼我們這個民族為什麼創造力不發達,為什麼我們社會缺乏人文科學的人才,為什麼我們的生活沒有豐富的色彩。源地址鏈接:http://www.edu11.net/space.php?uid=39&do=blog&id=594548http://www.edu11.net/periodical.php?do=content&pid=2&cid=29教育的終極目標是獲取心靈自由作者:劉燕克里希那穆提(1895年-1986年)是20世紀印度最卓著的哲學家,被認為是20世紀60年代推動東方宗教、哲學思想以及文化在西方傳播最重要的思想大師,他的哲學思想不隸屬於任何的宗教,但其深刻的對於心靈的空性洞見,卻極大地影響了二次世界大戰後的西方人心理。 1986年,克里希那穆提辭世後留下60本著作,現已被翻譯成47種語言出版,由他的追隨者自發創建的世界範圍內的非宗教基金會,主要用以推動人的心靈文化建設和學校教育。  2013年1月4日,本報記者特別專訪克里希那穆提美國基金會主席Jaap,就教育的終極目標展開具有借鑒意義的探討。【核心觀點】  >>教育是在生活中實現的,不在生活中實現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  >>現代人最大的問題是,人們心甘情願地允許自己麻木,對生活沒有好奇和探索,對孩子的教育隨波逐流,這導致人們對自己的生命感到無所適從,或者有願望卻無能為力  >>在以謀生和技能為重點的學校教育里,教條式的考試、老師講學生聽的方式基本抹殺了孩子對生活現象的敏感性,當所有人的眼裡只有制度、競爭、強烈的謀生願望時,人與人之間就不可能有一個良性的關係  >>教育並未實現每一個人內心真正的獨立和自由,所以大多數人沒有為自己所受的教育感到快樂  17歲那年,英國人Jaap在瑞典的一家書店看到了克里希那穆提(以下簡稱「克氏」)的著作後,便被克氏融匯著東西方古老智慧的哲學思想所吸引。在英國,大學畢業後的Jaap在一次公共演講集會中見到克氏,此後便一直為其在英國和美國的基金會工作。對於Jaap而言,在當下這個只關注物質生成而不觀照心靈感受的社會,積極推廣克氏關於認識生命的哲學教育思想,將會使人們從另一個角度更好地生活。  了解生命本身比學習和考試更重要  記者:現在我們生存的時代已與克氏在西方創建其哲學思想的年代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您認為,他的哲學教誨還適用於當下的人嗎?  Jaap:在我看來,當下這個時代,人們比任何一個時期都更需要克氏的思想來指導自己的生活。克氏的哲學思想不是形而上學的,他的思想完全地用於指導人們如何更好地體驗生活。凡是接觸過克氏哲學的中國讀者都知道,克氏所有的思想都在涉及人如何更好地認識自己,如何創建自己的生活,教育、關係、謀生、自由等主題都是他反覆提及和思考的領域。  記者:據我所知,克氏基金會投入最大的就是教育。  Jaap:是的,克氏基金會在美國、英國和印度有自己的學校,教育完全遵循克氏關於真正的教育是什麼的教導。現在看來,它與現在西方心理學所倡導的理想教育是完全一致的。  記者:在您看來,這種理想的教育實質是什麼?  Jaap:這當然要涉及一個問題,受教育的目的是什麼?多數人理解的教育是在學校學習技能,然後謀生。這個教育軌跡基本不會遭到人們的質疑,我們開設各種科目,甚至將競爭作為整個教育的手段,這是不是真正的教育目的?如果我們活著只是為了謀生,就會失去生命的重點,了解生命本身是比學習各種科目和考試更重要的事情。  記者:「謀生」和「了解生命」之間有衝突嗎?  Jaap:大多數時候我們避免不了這樣的衝突。你通過考試找到一份工作,遵循著結婚、生子這樣的人生軌跡,甚至有一份體面的工作,但你發現,你的人生就像一部機器在一天天萎縮,這其中,伴隨你的是與日俱增的恐懼、焦慮和不安,這又是為什麼?如果教育的目的僅僅是謀生,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衝突?  教育不在生活中實現就不是真正的教育  記者:顯然,當下的教育沒有幫我們解決您說的這個問題?  Jaap:是的,除非我們的教育幫我們了解到有關生命所有的微細面——它驚人的美,它的哀愁、喜悅和快樂,否則教育就沒有什麼意義。  記者:我們憑藉什麼去達到您所說的生命的這個層面?  Jaap:智慧!教育的真正意義就是培養我們的智慧,然後借著它,每一個人會找出自己的答案。你的智慧具有無限的包容性,但它被我們的恐懼和教條所掩埋,你甚至都沒有自由的思想,我們所受的教育是聽話、模仿、公式,然後通過競爭進入一個被檢驗的管道,這一切同時製造了野心和恐懼,只要你還有這兩樣東西,你就不可能接觸到你的智慧。你的智慧只能在簡單的心智、自由和清明的內在升起。  記者:這似乎是個挑戰,您知道,傳統的教育模式很難直接脫離以技能和謀生為目的的初衷,但越來越多的人發現,這些的確不能再成為教育的重點了。  Jaap:這是全世界教育都面臨的現狀,豐富的教育資源多數由政府來提供。但關鍵是,你得先有一個教育革新的願望,當你知道問題出在哪兒,你會全心全意地用另一種教育來對待你的孩子和家人,這就是教育革新。學校並非實現教育的唯一場所,教育是在生活中實現的,不在生活中實現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  學習的目的是對生活保有敏感  記者:我認同您關於「教育應該在生活中實現」這個提法,實際上中國國內一些家長已經開始嘗試這樣的做法,比如,前段時間武漢有7個家長在鄉村自辦學校教授自己的孩子,讓孩子充分和大自然接觸,您怎麼看這些家長的做法?Jaap:我得肯定他們的做法,這是一群有革新想法的家長,他們走了一條完全不同於世俗的教育之路,他們的勇氣也許來自他們對自己所受教育的覺醒。這個覺醒就是,他們開始願意對生命有意義的部分保持一種敏感性,這個品質相當的重要。你知道,現代人最大的問題是,人們心甘情願地允許自己麻木,對自己的生活沒有好奇和探索,對孩子的教育隨波逐流,這導致人對自己的生命感到無所適從,或者有願望卻無能為力。  要想改變這一點,人們得先從一個地方做起,就是保持對大自然的敏感性。任何一個人,無論他具備怎樣的野心和挑釁,有一點顯而易見,就是當他進入自然,內心的良善會被自然而然地喚起。他不會不允許一棵草或一朵花長成不同的樣子,他敏感地接納自然中所有事物全然的樣子,沒有辨別之心,這才是人內心最大的美,借著對自然發展出的這份美和良善,就可以對周圍的人和事情保持同樣的感受。  所以,前面提到的這幾個家長是非常懂得生命的家長,他們開始放棄以謀生為目的的教育,開始轉向一種以創造有意義的生命為目的的教育。  記者:您知道,我們面對的現實是,並沒有那麼多開放的自然環境提供給我們去實現真正基於良善的教育,所以,我更想知道的是,如何在生活中保持這樣的敏感?  Jaap:這是個實際的問題。我真正想表達的是,在沒有純然的自然環境里,我們的教育仍舊可以實現這樣一種理想,我們可以保有對這個世界除了科技、競技和物質之外的敏感,也許是你頭頂的天空,也許是公園裡的一棵樹、一隻飛鳥,甚至是窗沿上的一盆花,任何你能看得到的,都可以對它們升起一種純然的感受並建立情感上的聯繫。你知道,我們最害怕的是麻木,因為麻木,會對生命喪失起碼的敬畏,我們外在的糾紛基本是由喪失對生命的敬畏引發的。  在包含著以謀生和技能為重點的學校教育里,教條式的考試、老師講學生聽的方式基本抹殺了孩子對於生活現象的敏感性,當所有人的眼裡只有制度、競爭、強烈的謀生願望時,人與人之間就不可能有一個良性的關係,一個對自然、對生命的神秘(非宗教)缺乏聯繫和探索精神的人,無論如何是不可能與人建立良好關係的。  認識自我是學習的主要內容  記者:為什麼一些接受過高學歷教育的人反而會對自己的現狀有諸多的不滿意?  Jaap:一個核心的問題是,我們的教育沒有教會我們如何認識自己。我們的教育最強調要迎合別人對你的認識,而不提及你如何認識自己。  記者:更多的宗教里才會提及「認識自我」。  Jaap:我不這麼看,哲學要解決的是與人的生活有關的問題,而生活要解決的是「認識自我」的問題。一個有趣的現象是,人們會把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看成對立的兩面,在充滿競爭的環境里競爭,然後在教堂或寺院尋找生命的意義。我們受大腦習慣性的思維控制,但又想過另一種生活,這種分裂如何才能製造生活中的愉悅?高學歷的人似乎更是如此。有沒有可能實現這樣一種統一,我們不再分裂地看自己的存在,這裡涉及的一個問題就是,我如何「認識自我」。  這並非是各種宗教討論的問題,這是生活面臨的實質問題,是教育應該真正重視的問題,我們無法獨自生存,只能活在與人、與事、與概念的關係之中,當開始觀察自己與外在的人、事及內心種種活動(情緒)的關係時,「認識自我」就開始發生了。  記者:認識自我的什麼?  Jaap:首先要在現實環境中認識自己的恐懼、焦慮、不安、憤怒、孤獨等等,可能過去你認識到的自我不過是一堆記憶、觀念、經驗和傳統的組合而已,那些都不是真正的你,真正的你是如何與你的恐懼、焦慮、不安、憤怒、孤獨相處,你知道感受對你來說是最真實的,別人的感受無法取代你的感受。  記者:我們的學校教育可不會教給學生「認識自我」。  Jaap:當然,學校教育往往意味著服從順應,而真正的教育需要的是一顆敏銳的心,我們的老師從不教孩子如何面對自己的傷心、害怕和挫折,學校教育往往拒絕孩子有敏銳的感受,當你那樣時會被認為懦弱、膽小、沒有進取心,這是全世界教育普遍面臨的問題:教育並未實現每一個人內心真正的獨立和自由,所以大多數人沒有為自己所受的教育感到快樂。  記者:為什麼我們的父母也意識到一些問題,但面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時還是屈從於主流的意見,擇校、比技能,甚至在國內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學習奧數會成為比較孩子聰明的一個指標,但父母們還是熱衷於追逐這些。  Jaap:因為父母自己也生活得很矛盾,很沒有安全感,所以他們除了選擇隨大流不會有更好的辦法。但父母仍舊有可以突破的地方,如果父母覺得自己的孩子接受教育的目的是為了讓生命有更多的自由而非為謀生服務的競爭,他們就會重新反省自己的教育環境,在這裡有一個核心的問題就是,父母必須覺得自己的這個反省和改變是重要和有價值的,如果你不這麼想,你就不可能全心全意去做一件事情,最多發些牢騷,你必須在精神上覺得教育無論如何也不能是一件僅僅體現腦力和體力的技能工作,教育的目的是為了獲得心靈上的真正自由,當你能朝這個方向想時,你已經開始學習認識自我。  真正的心靈自由沒有恐懼和勉強  記者:我們之前探討了那麼多有關學校的教育目的、學習目的,最終,我們又回歸到關於「心靈自由」這個問題上,追尋這個問題的答案對當下人的生活有所幫助嗎?Jaap:人活著難道不是為了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生活嗎?從這個角度看,受教育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理解生活,但沒有心靈上的自由你是無法理解生活的,當然,沒有心靈上的自由,再富裕的生活也無法讓你獲取滿足,你會看到,高學歷、高地位的人反倒生活得更不快樂,他們擁有的資源可比常人多得多。  記者:包括我在內,所有的人都想知道「心靈自由」究竟是怎樣的一種生活狀態,是無拘無束的樣子嗎?  Jaap:什麼是自由?也許你會理解為,你做你想做的事情,去你想去的地方,想你愛想的事,你夠獨立自主就是自由。我只能說,這些都是表面的自由,真正的心靈自由是一種精神狀態,其中沒有恐懼和勉強,沒有求取安全感的衝動。你必須從一些你熟悉的依賴中走出來,否則你無法實現真正的心靈自由。  記者:我們如何讓孩子能領悟到您所說的這種心靈狀態?  Jaap:你想問我們的父母該實施怎樣一種教育嗎?的確,孩子必須要靠父母的幫助才能了解自己的生命。這裡有個關鍵的問題,如果你真正愛孩子,你就不會逼迫孩子去做一些甚至連你都做不到的事情,你只是為孩子創造一個環境,一個能讓孩子認識自己的環境,允許孩子認識事物會和你有所不同,將競爭和比較從你的內心剔除,否則你什麼都沒有做,首先你得革新自己。  記者:一些人認為,中國的獨生子女本來就很難管教,給孩子太多的自由只會導致孩子越來越沒有責任心和受挫的意志力。  Jaap:這是一些人一相情願的結論。很多父母本身對權威感到恐懼,但很奇怪,他們對待孩子的態度卻是要樹立自己的權威,一方面你希望孩子能了解生命,可另一方面你以自己的權威掌控著孩子,你不是為孩子提供一個了解自己的環境,你提供的是你的建議和觀點,這樣看,你並不是一個革新者和創造者,你只是一個發號施令的人,這就是父母的矛盾,你希望孩子獨立有擔當,但你卻替孩子做決定,有時不惜採用暴力,而當一個孩子有問題時,我們會說這個孩子是被嬌生慣養導致的,這就是我要強調的,父母得先下定決心有所革新。  記者:在不能改變學校教育環境的前提下,父母在家庭中的努力會促使社會教育的目的發生實質性的改變嗎?  Jaap:當然,在某種程度上,父母的教育比學校的教育更重要。我們得營造這樣一種教育氛圍,我們得讓孩子清楚,這個世界除了科技、競爭和謀生,還有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讓我們的心靈從紛繁的功利領域裡掙脫出來,這是獲得心靈自由和快樂的唯一途徑,如果學校以教授技能為主,有關生命的探索問題就需要父母的協助,但首先,你得有這個覺悟,你得允許很多事情發生,得有人來談論這個問題,然後有關教育實際的目的就會影響到整個社會,克氏教育基金會推廣的也正是這樣一種理念!源地址鏈接:http://www.edu11.net/space.php?uid=39&do=blog&id=594546

中國教育的根本問題http://www.edu11.net/periodical.php?do=content&pid=4&cid=78作者:劉雲楓來源:新期刊  中國教育已經成了「老大難」,誰提起來,都是一聲嘆息。之所以成了這種局面,原因在於,我們始終沒有找到問題的根源。以前沒有,現在也沒有;當政者沒有,老百姓也沒有。根源找不到,在枝節問題上做文章,當然無濟於事了。中國教育,問題到底出在哪兒呢?我的答案是,問題不在教育體制,也不在考試製度上,而是中國社會的價值觀出了問題。  中國社會的價值觀,迄今,依然是被儒學體系主導的。儒學的核心是「禮」,「禮」的關鍵是「等差秩序」,而等差秩序背後的一個基本假設是:人和人是不平等的,就像一塊莊稼地,「良莠不齊」。人和人之間的這種不平等,或者說差異,在道德上表現為:君子和小人;在智力上表現為:賢能和愚笨。一個「好社會」,就是要把「君子」和賢能之士,選拔出來,由他們來管理人民和治理國家。  如何選拔呢?考試。選拔的方法,有很多。早期,用過「舉孝廉」,即,由當地的知名人士或地方長官,向上推薦。但這種辦法,實行了不久,就有了問題。魏晉時期,「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當官的永遠是當官的,老百姓永遠是老百姓。舉薦的辦法,不行,因為太不公平。怎麼辦,只好改成考試。  因此,在中國,考試的目的在於選拔人才,是面向「人」的,而不是面向「知識」的。考什麼,考多少,根本無關緊要。只要能把人的等級區分出來,就行了。科舉制,考「四書五經」;現在,考數理化,結果,都一樣。只要是面向「人」的選拔制度,都必然帶來對新知識、新發現和新思想的禁錮。換言之,即使在古代,中國人就考數理化,科學思想和探索發現的精神,依然不會在中國出現。為什麼?這是由考試的性質決定的。  既然是考試,就要統一;不統一,就有失公平。1,試卷統一;一人一份卷子,不行;因為,難以保證考試的難度一致;2,考試內容統一;考什麼不考什麼,要公之於眾;科舉考試,必須以朱熹註解的四書五經為準,或許,這不是當權者的要求,而是考生的要求。第三,答案要統一;要有標準答案,如果沒有標準答案,學生就不知道怎麼學,老師也不知道怎麼教,判官也不知道如何給分。  考試,天然地抑制了對新知識、新思想和新發現的追求。新東西,都沒有定論。比如,有沒有外星生命存在,根本不適宜作為考試題目。為什麼?因為,沒有答案。說有、說沒有,無從判別。所以,凡是考試,一定是成熟的、老舊的、有限的,有現成答案的東西;而且,越是成熟的、老舊的、有限的考試製度,就越公平、有效和經濟。科舉走向八股,是必然的;正如當下的高考,越來越令人厭惡,一個道理。  選拔人才,聽上去很好,看上去很美,結果,卻由此締造了世界上最令人噁心的考試製度。追根溯源,是「人人不平等」的價值觀在搗鬼–本來,就沒有什麼「君子」和「小人」,也沒有一個人比其他人更聰明,更適宜作為其他人的管理者和領導者。但是,儒學家及其走狗,偏偏要「選賢與能」,要把「人上人」篩出來,要通過考試發現誰比誰更牛。過去的真狀元,現在的「假狀元」,趾高氣揚的架勢,不就是那種「昨吃苦中苦,今為人上人」、覺得自己高人一等的集中表現嗎?  西方國家,與此相反。他們的價值觀是:「人人生而平等」,除去全能全知全善的上帝,每一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人人皆可以為堯舜–只要有適當的監督機制,使人去惡揚善;每個人也都可能成為魔鬼,只要權力無限膨脹。西方人從不天真地選拔「好人」,而是隨機地抽籤決定誰可以暫時代行管理職責–僅僅是代行,輪流坐莊人人有份。例如,在古希臘雅典,很多「人民公僕」,是抽籤決定的。  抽籤是盲目的、隨機的,但其背後隱含了一個完全不同於中國人的價值觀:人人平等,沒有任何一個人,比其他人更高明;也沒有任何一個人,比其他人更傻。「上智下愚」,乃一派胡言。  由於有了人人平等這個前提,教育的作用就單一了、明確了–教育和考試不是鑒別人高低的手段,而是追求知識的過程。教育有,且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探求真理。考試與探求真理無關,當然,是一個擺設,可有可無。考試成績,更是僅供參考。美國沒有高考,也沒有高考狀元;他們不理解成績排名的意義,更不理解「高考狀元」為什麼那麼受中國人追捧。因為,與無窮的知識以及無盡的知識探索比起來,「高考狀元」也不過是一個「無知者」–一個無知者,難道值得興高采烈嗎?  柏拉圖說:我愛我師,我更愛真理。孔子的學生,就不這樣。每一個孔子的學生,都在樹立孔子的「聖人」形象。子路就拍孔夫子的馬屁,說:孔老二的學問,就像北京的紫禁城,牆太高了,從外面看,什麼也看不見,但是,城府陰深,深不可測。我們沒見過西方學者,這樣吹捧老師的,一個也沒有過。不管他是哪一個學派的,從來沒有。  為什麼?因為,人人平等,再大的學問,也不是拿來炫耀的,而是用來證明上帝之光輝。所以,西方的學者,都很謙卑,甚至自卑。和上帝比起來,由不得你不謙卑和自卑。中國的學者,都自以為是,都認為他們是可以拯救他人拯救世界的。比如孔夫子就說,要是給他一個有實權的職位,他就可以讓魯國「一年一變樣,三年大變樣」。蘇格拉底那麼大學問,卻每天疑問:我究竟知道什麼呢?他想了很久,最後發現:他知道自己的無知。可見,西方教育的目的,不是為了選拔人才,而是為了探求真理;是面向知識和真理的,而不是面向「人」的。所以,我們看到,西方人對什麼都感興趣,學什麼的都有。有些學問,在中國人看來,簡直無聊,可西方人卻研究得津津有味。比如,去非洲森林裡,和大猩猩一起生活20多年。靠什麼支撐呢,只有靠追求真理的信念和樂趣。  因為要追求真理,獲得「新」知識,所以,西方教育的目標是「求異」和發展人的個性;人沒有個性,人云亦云,像一個跟屁蟲,只會拍老師和領導的馬屁,就沒有創見;沒有創見,就不可能找到知識的「新大陸」;在「老地方」上轉悠,是與探求真理的宗旨背道而馳的。多樣化的世界,形態各異的自然現象和紛繁複雜的社會問題,更需要不同個性、不同興趣的人去探索。進化論創始人達爾文,小時候,「除了打獵、養狗、抓老鼠以外,無所事事」–這是達爾文的父親對他的評價。達爾文要生在中國,其身份和命運,也就是一個八旗子弟,提籠架鳥撩貓逗狗而終其一生。因為,中國不需要博物學,也不需要博物學家。達爾文的個性和愛好,在中國,只有死去。  由於,要選拔人才,中國教育的目標是「求同」和壓制人的個性–只有在同一個標準之下,才能公平、有效地將人分出等級和高下;只有沒有個性,所有人都是「同質機器人」,才能分別品級優劣。蘿蔔是蘿蔔,白菜是白菜,蘿蔔和白菜必須分開;中國的教育和考試系統,在選拔人才方面,是有效的。換言之,制度是好制度,作為一種人才選拔制度,沒有比科舉和高考更好的制度了。正因如此,叫嚷改革高考制度的人、方案、機構,層出不窮,高考制度卻紋絲不動。為什麼?因為,根本沒有比高考更好的人才選拔制度了。但是,隱身在這種制度背後的價值觀,卻是令人唾棄的、與世界潮流背道而馳的。  這一切,都源自中西方基本的價值觀差異–西方人認為人人平等,選拔,多此一舉,抽籤就行了;中國人認為,人有賢愚,有考試,才能有鑒別。中西之別,一「念」之差,但其帶來的後果,卻是整個中華民族不得不在漫長的歷史時期中,承受數不盡的艱難和困苦。古代如此,而今依然。高談教育改革的人,想到這一層了嗎?要是沒想到,所有有關教育改革的「高論」,只能是謬論和妄想。  要改革我們的教育,先革新我們的價值觀;否則,一切免談。

推薦閱讀:

家庭教育就是家風熏陶
長城哈佛h6.有藍標和紅標兩種,請問那一種好一些?
儒家生命哲學與當代生命教育的價值重構
性教育讀本太「猛」嚇到家長 官方稱內容沒問題
教育雜談(科普向)

TAG:教育 | 聚焦 | 中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