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群雄逐鹿——元末起義軍錢幣介紹

談到明朝的那些錢幣,首先不能不說說元末明初的那場風起雲湧的農民革命——紅巾起義。元朝末年,一連串的天災人禍,一輪輪的通貨膨脹,還有一年年元朝貴族的壓榨盤剝,使社會的貧富矛盾日益尖銳,大量的農民散失土地,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於是,一場驚天地泣鬼神的大規模的農民起義爆發了。

雖然600多年後的今天,紅巾起義的滾滾硝煙早已散去,但我們手捧當年義軍們留下的這些鏽蝕斑駁的錢幣時,錢眼中似乎仍能傳來當年那不絕於耳的撕殺和吶喊之聲……

·龍鳳通寶

(圖二、 龍鳳通寶小平、折三)

「龍鳳通寶」為元末最早的農民起義領袖劉福通所鑄。據《元史·順帝紀》載: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山東潁州人劉福通以傳播白蓮教為名,散布其友韓山童為宋徽宗八世孫,當為人主。元朝當滅,大宋當復。號召農民和信徒以紅巾為標誌,聚眾數十萬,連拔潁州等數十縣,劉福通推韓山童之子韓林兒為皇帝,號小明王。建都毫州,國號宋。

前後共13年,劉福通率紅巾軍大小數百戰,殲滅大量元軍,從根本上動搖了元朝的統治,後來劉福通失敗於起義軍內部的戰爭。

「龍鳳通寶」錢取龍鳳呈祥之意,光背,有小平、折二、折三三種。錢文用楷書,端正優美。銅質如黃金,十分精良。由於「龍鳳通寶」鑄行的時間很短,流通的地域僅限于山東的部分地區,所以傳世極少,是中國古錢中的大名譽品之一。

·天佑通寶

(圖四、 天佑通寶折三)

「天佑通寶」是另一支農民起義軍領袖張士誠所鑄。

張士誠小名叫張九四,以操舟運鹽為業。因賣鹽給官家,官家不給錢,張士誠一怒之下率眾起兵。元順帝至正十三年(1353)正月,張士誠秘密聯絡了十七名膽大的鹽民,積極籌備武裝暴動。這天夜裡,十八名熱血鹽民在家鄉的草堰場起誓結盟,抄起挑鹽用的扁擔,在寒風中悄悄摸進鹽警邱義的家中,把這個平日里為害鄉鄰的惡霸亂棍打死。隨後,十八個人又衝進當地富戶家中,打開倉庫,把糧食和錢財分發給當地的老百姓,接著一把火將房屋燒了個乾淨。

張士誠等人的舉動極大地鼓舞了草堰場附近的鹽民,他們紛紛響應張士誠的號召,投身到反元的起義大軍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張士誠領導的鹽民起義軍就達到了上萬人的規模,成為元末反元起義軍中的主力軍之一。

後來張士誠領導的起義軍縱橫於江浙一帶,建立割據政權,並控制了中國東南最富庶的地區,切斷了元朝漕糧和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從經濟上沉重的打擊了元朝統治者。

(圖五、 張士誠像)

在元朝百萬大軍在圍攻劉福通紅巾軍的關鍵時刻,張士誠的起義軍英勇奮戰,最後大敗元軍。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高郵大戰。在鼎盛時期,《水滸傳》作者施耐庵和《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都曾效力於張士誠這位農民起義早期的傑出領袖。施耐庵筆下水泊梁山的一百零八條好漢,其中就有張士誠等元末起義軍將領們的影子。 當然,張士誠後來在朱元璋和元朝軍隊的夾擊下無奈投降了元軍(資料中也有說是詐降的),最後被朱元璋所滅。現蘇州市斜塘鎮保留有張士誠墓。

(圖六、 張士誠墓)

高郵大戰勝利後,張士誠命人把隆平府(今蘇州市)承天寺的銅佛融化,鑄造了「天佑通寶」銅錢,以取代元順帝發行的至正紙鈔在江浙地區流通,有效地穩定了江浙地區的物價和市場。

「天佑通寶」直讀,楷書。因是銅佛所鑄, 所以銅質精良,錢文美觀大方。共有小平、折二、折三和折五等四種。其中小平錢背銘以"一"字,折二銘"貳",折三銘"叄",折五銘"五"。 「天佑通寶」行用時間短,流通區域狹小,存世量少,其收藏價值一直居高不下。

·天啟通寶

(圖七、徐壽輝鑄天啟通寶)

「天啟通寶」是紅巾軍另一位著名領袖徐壽輝所鑄。徐壽輝是湖北羅田人,原是販賣土布的小商販,他身格魁偉,為人正直,見義勇為,在群眾中享有很高威信。當劉福通等人發動農民起義的時候,對元朝統治早就不滿的徐壽輝,見時機已到,便在湖北東部一帶宣傳「天下大亂,彌勒佛就要降生」的思想,並於同年八月發動起義,徐壽輝被擁戴為首領。他的起義軍也是頭裹紅巾,所以也稱為紅巾軍。徐率領的紅巾軍,一舉攻取了羅田縣城。九月在湖北浠水建都,國號「天完」(「天完」表示壓倒「大元」之意,「大」上加「一」為「天」,「元」上加「宀」是「完),發行「天啟通寶」銅錢。

同年,徐壽輝稱帝即位。徐壽輝在中國歷史上,曾是一位擁兵百餘萬,縱橫馳騁大江南北,震撼大半個中國,最終導致元朝的封建統治土崩瓦解的農民起義軍領袖。他創建天完政權,儘管前後只有短短的十年時間,但對後來朱元璋推翻元朝統治,建立大明朝,推動歷史向前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圖八、 徐壽輝像)

說到徐壽輝鑄造的「天啟通寶」,不得不說一下中國錢幣史上的一件奇事,那就是在中國古錢幣的大家族中,有兩種同名同姓同字卻不同時代的「天啟通寶」。一種是上面所說徐壽輝所鑄的「天啟通寶」,俗稱「徐天啟」。另一種是270年後、明朝天啟年間鑄造的「天啟通寶」,俗稱「明天啟」。現在,我將兩種「天啟通寶」放在一起,不知朋友們能否將它們辨認出來。

(圖九、「徐天啟」和「明天啟」)

不錯,粗看起來,這兩種天啟錢大小相同,文字也頗有些相似,特別是初學者很容易將他們濕淆起來。但如果認真觀察,它們的區別還是很明顯的:

1.錢文書寫的筆劃不同。「徐天啟」的「天」字第一筆較長,而「明天啟」的「天」字第一筆較短。「徐天啟」的「啟」字的「戶」第一筆為撇,且是連筆,稱為「連戶」,而「明天啟」的「啟」字左上部的「戶」字第一筆為點,稱為「點戶」。而且,兩種錢的「通」字和「寶」字在寫法上也有明顯的不同。

2.錢幣鑄造的銅質不同。「徐天啟」用紅銅(紫銅)鑄造,而「明天啟」絕大部分是用黃銅鑄造的。

3.製作形式不同。「徐天啟」的製作受元代「至正通寶」影響,錢的邊緣較細,有元代遺風。而「明天啟」的錢郭則顯得較寬,這是明代中晚期典型的製作特點。

4.書寫風格不同。「徐天啟」的書寫風格顯得靈活飄逸,而「明天啟」的書寫風格則較為呆板。

當然,兩種「天啟」現在還有一個最大的不同,就是它們的價值。「徐天啟」的鑄行時間未及一年,而且行用的地區基本上限於湖北及長江中下游一帶,所以留存下來的及其稀少,是十分珍貴的農民起義的歷史見證物。每一枚根據品種(有小平、折二、折三及楷書、篆書等)和品相不同,價值在幾萬元到幾十萬元之間。而「明天啟」則在明代天啟年間鑄造極多,其價值基本上在數十元到數百元之間,大多數常見「明天啟」價格在十元之內。

·大中通寶

(圖十、大中通寶折十、折五、折三)

「大中通寶」是朱元璋在與元朝軍隊和其它割據勢力進行長期戰爭時期所鑄造的錢幣,也是元末農民起義軍鑄造的錢幣之一。

朱元璋出身佃農,從小放牛,因生活無著,後入皇覺寺當和尚,曾有三年托缽乞討的生涯。他對元朝蒙古貴族的統治極端不滿,於是紅巾軍農民起義爆發時,他參加了郭子興領導的一支紅巾軍,投身到了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之中。為僧期間,他初識了文墨,托缽遊歷時,又增長了見識,開闊了眼界。他在義軍中表現出的組織才能和軍事才能很快脫穎而出,受到了郭子興的器重和賞識。郭死後,由他統帥了這支起義隊伍。為了擴大勢力和影響,他率部投奔小明王韓林兒,南征北戰,屢建戰功,被小明王封為吳王。隨後,他的勢力不斷擴大,先是用軍事和政治手段,擊敗各路義軍首領,統一了抗元軍事力量。然後佔領江南,又出師北伐元軍,逼走元順帝,統一了全國。最後他定都南京,建元洪武,當上了大明王朝的開國皇帝。

(圖十一、朱元璋像)

朱皇帝長什麼樣?我查了有關資料。以上這兩張畫像都是歷史上留下來的,而且都有證據說是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可是一張那麼氣勢非凡,一張又那麼其丑無比,到底哪個是真的朱元璋呢?史學界一直說不清,當然我也沒見過朱皇帝。那隻好兩張都留存,朋友們喜歡哪張是哪張好了。

「大中通寶」就是在朱元璋受封吳王之後、建立明朝之前鑄造和發行的錢幣。「大中通寶」分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共五個等級,用背文一、二、三、五、十標記。此外,朱元璋還在戰爭過程中不斷發行帶有各種地名的錢幣,將北平、鄂、京、浙、濟、廣、福、豫等地名的簡稱鑄於錢背,以標識自己佔領的地域和赫赫的戰功。所以「大中通寶」的版別特別複雜,有些版別因鑄量極少現在已達到很高的價值,要想將「大中通寶」錢幣的種類收集齊全是十分困難的。

(圖十二、大中通寶背文版別)

現在,我們再從錢幣的角度,來看看朱元璋的抗元戰爭為什麼能最後勝利?而其它農民領袖的起義和抗爭又為什麼會最後失利呢?

在元末的農民大起義運動中,共湧現了六大反元軍事集團。他們紛紛建立自己的政權,鑄造自己的錢幣。除了上面說的劉福通的「龍鳳通寶」、張士誠的「天佑通寶」、徐壽輝的「天啟通寶」、朱元璋的「大中通寶」之外,還有陳友諒的「大義通寶」和明玉珍的「天統通寶」。限於篇幅,這兩種錢幣我就不在這展開講了,它們的圖示如下:

(圖十三、大義通寶和天統通寶」)

這六種起義軍錢幣體系中,唯有朱元璋的「大中通寶」發行的時間最長,發行的數量最多,影響也最大。為什麼呢?他是怎麼成功的?歷朝歷代以來,錢幣既是經濟的媒介,又是政權的體現。朱元璋在長期的抗元鬥爭中,從經濟、軍事和政治的需要出發,他所到之處安撫百姓,發展經濟。在錢幣政策方面,他嚴厲廢止元朝和其它割據政權的一切錢幣;大量發行自己鑄造的錢幣;大力打擊當時普通存在的私鑄錢幣現象。這種三管齊下、長期堅持的錢幣政策,正是朱元璋笑到最後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直到朱元璋在南京稱帝洪武,建立明朝後,他才正式宣布停用「大中通寶」,頒布了自己的年號錢——「洪武通寶」。


推薦閱讀:

夜深人靜時:哪兩種閨蜜千萬不能介紹給男友認識
介紹4個聊天絕技,吃定妹子,讓妹子成為囊中之物。 [一點資訊]
香港旺角旅遊景點介紹(附圖)
五穀雜糧養生粥現磨系列介紹
中藥吳茱萸的介紹

TAG:錢幣 | 介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