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學葯】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乳癰要葯——蒲公英

⊙編輯:精誠君

【蒲公英基本介紹】

蒲公英又名黃花地丁、婆婆丁、華花郎、公英等,田間路旁隨地皆有,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蒲公英帶根全草。《本草新編》一言以蔽之:「蒲公英,至賤而有大功,惜世人不知用之。」蒲公英味苦、甘,性寒,歸肝經、胃經,清熱解毒,利尿散結,消炎殺菌,用於治療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急性支氣管炎、胃炎、肝炎、膽囊炎、痢疾、腸炎、尿路感染、盆腔炎、疔瘡瘍腫、目赤、肺癰、腸癰。蒲公英對黃色葡萄球菌、白喉桿菌等多種病菌有作用,現已製成注射液、片劑、顆粒劑、糖漿劑,用到感染性各科炎症,療效顯著。

蒲公英最常用於治療婦女的乳癰腫,是治療乳腺增生、腫痛等問題必用藥。鮮干皆可食用,鮮者搗汁溫服,干者煎服,也可外敷。

【性味歸經】

苦、甘,寒。歸肝、胃經。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尿通淋。主治疔瘡腫毒,乳癰,瘰癧,目赤,咽痛,肺癰,腸癰,濕熱黃疸,熱淋澀痛。

【相關配伍】

1.對熱毒所致的乳癰腫痛、疔瘡有良好的效果,可單獨煎汁內服,或外敷局部;也可配合其它清熱解毒藥同用,如銀花、連翹、地丁草、野菊花、赤芍等。治肺癰可用蒲公英配合清肺祛痰及清熱解毒藥物如鮮蘆根、冬瓜子、魚腥草、桃仁、黃連等同用。

2.蒲公英功能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在過去一般僅用於乳癰、瘡腫。近年來本品在臨床上廣泛使用,發現它除了有良好的清熱解毒作用之外,尚有利尿、緩瀉的功效。不僅可用於外科瘡癰,且可用治內科疾患。服配金銀花、魚腥草,可用於痰熱郁肺;配板藍根,可用治咽喉腫痛;配忍冬藤、車前草,可用治小便熱淋;配決明子、黃菊花,可用治目赤腫痛;配梔子、茵陳,可用治濕熱黃疸;配瓜蔞、貝母,可用治乳癰紅腫;配銀花、紫花地丁、野菊花、可用於疔瘡腫毒;配夏枯草、牡蠣,可用於瘰歷痰核。

【相關論述】

1.《本草綱目》記載:「蒲公英主治婦人乳癰腫,水煮飲之及封之立消。」

2.蒲公英可瀉胃火,從而緩解口臭、打嗝、牙齦腫痛等擾人問題。且因其性平,可長久服用,但瀉火之力不強,需要多用。但陽虛外寒、脾胃虛弱者忌用。

3.《本草新編》記載:「蒲公英亦瀉胃火之葯,但其氣甚平,既能瀉火,又不損土,可以長服而無礙。」

4.《本草經疏》:「蒲公英昧甘平,其性無毒。當是入肝入胃,解熱涼血之要葯。

5.乳癰屬肝經,婦人經行後,肝經主事,故主婦人乳癰腫乳毒,並宜生暖之良。」

6.《綱目拾遺》:「療一切毒蟲蛇傷。」

7.《唐本草》:「主婦人乳癰腫。」

8.《本草圖經》中:「敷瘡,又治惡刺及狐尿刺。」

9.《本草衍義補遺》:「化熱毒,消惡腫結核,解食毒,散滯白。」

10.《滇南本草》:「敷諸瘡腫毒,疥頹癬瘡;祛風,消諸瘡毒,散瘰癘結核;止小便血,治五淋癃閉,利膀胱。」

11.《本草綱目》:「烏鬚髮,壯筋骨。」

12.《醫林纂要》:「補脾和胃,瀉火,通乳汁,治噎膈。」

【用藥禁忌】

陽虛外寒、脾胃虛弱者忌用。

【實用簡方】

1.蒲公英60克,金銀花30克。煎後取汁,加粳米100克煮粥。每日2次,連服3~5日。用於治療各種炎症。

2.蒲公英30克,防風、荊芥各10克,大青葉15克。水煎服。用於治療、傷風。

3.蒲公英60克,魚腥草30克。水煎加白糖。每日1劑。治療肺癰,連服3~5日可效。

4.蒲公英30克,豬肚1個,燉熟食用。用於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或單用研末,每服3~5克,每日3次。

5.鮮蒲公英50克,金錢草30克。水煎服。連服15日。用於治療急性膽囊炎。

6.蒲公英、地榆等份。為末。每次10克,連服3日。用於治療上消化道出血。

7.蒲公英、玉米須各60克。水煎,糖調服。用於治療小便淋澀。

8.蒲公英30~60克。搗爛外用,用於治療腮腺炎。

9.蒲公英、紫花地丁各30克。煎後取汁,與綠豆60克煮熟服。用於治療癰皰疔毒。

版權聲明:本文來源:荊楚春播人。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信息。本微信所發布內容的版權屬於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協商.
推薦閱讀:

脫單必看!深度剖析:單身狗七宗罪【上品解毒】
解毒八君子
綠豆湯清熱解毒,六大禁忌要了解
毒戰里張隊被迫吸食毒品用冰水泡解毒正確嗎?
益肝解毒茶

TAG:解毒 | 蒲公英 | 清熱解毒 | 消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