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感悟】:今天,我們為什麼還要讀《三字經》
在絕大多數中國人心裡,《三字經》可謂是再熟悉不過了。《三字經》是儒家思想佔據主流地位的傳統中國社會眾多兒童蒙學讀物里最著名、最典型的一種。然而,《三字經》從來沒有抖落滿身的「難登大雅之堂」「低級小兒科」的塵埃。古人蒙學特別看重背誦的功夫,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蒙學師基本不負講解的責任。因此,面對童蒙讀物《三字經》,我們並沒有完全理解的把握。就拿《三字經》的前四句做個例子。「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四句,許多人都可以琅琅上口,表面上看,沒有任何難解的地方,甚至根本不需要任何解釋。可是,真的是這樣嗎?「人之初,性本善」是哪一位儒家大師講的話呢?儒家對於人性是善是惡的看法並不是統一的。比如孔子,他是持人性有善有惡的看法的,並沒有下過斷言,荀子則是認同性惡的,而孟子卻是傾向於「性善」的。《孟子·公孫丑上》講:「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人之所以為人而不是禽獸,就是因為有這「四心」。可以看出,《三字經》主要是順著孟子一脈來講的。但是,要麼是《三字經》的作者沒有能夠把握孟子的真實思想;要麼就是他根據自己對孟子的理解,有意或無意地將「性(向或趨)善說」推到了絕對化的「性本善」的絕境,那其實已經是謬誤了。正因為《三字經》是最普及的童蒙讀物,原本近乎向壁虛造的、在儒家思想里根本不存在的「人之初,性本善」,竟然也就借勢喧騰於人口,並由此深入人心。由「向」偷換到「本」,對中國傳統的文化心理帶來的影響之大,遠非我們所能想像。著名的美籍華裔學者張灝教授在其名著《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中,有非常精當的論述,粗略的大意是:西方傳統中,只有上帝是無罪的,人則都是有原罪的。換句話說,人性是惡的,或者有著不可忽視的惡的可能。因此,對誰都不可以無條件地信任,不能把權力集中起來交付給任何一個人,必須有法制來加以約束。而在中國,由於大家相信或是以為人性本善,那麼,就可以用某種特殊的教育方式使得人人皆可為堯舜、滿街都是聖人。於是,只要確信找到了一個「聖王」,就應該將一切都無條件地交託給他,哪裡還有法制的必要呢?幸好,緊接下來的「性相近,習相遠」是確鑿無疑地出自《論語·陽貨》。我想,其實《三字經》就以此兩句開頭或許更好。以《三字經》開頭的兩句作例子,無非是想說明,我們其實對這部傳統的童蒙讀物並不熟悉,更談不上有準確地理解。不費一番力氣,恐怕是讀不懂當年的孩童讀的《三字經》的。當然,貌似熟悉實則陌生,並不是我們在今天還要讀《三字經》的唯一理由。顧靜先生說:「《三字經》三字一句的形式及簡明賅備的內容——前者語句簡潔、抑揚頓挫,故而琅琅上口而易記易誦;後者則以短小的篇幅最大限度地涵蓋中國傳統社會的各種常識,提挈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通過《三字經》給予蒙童的教育,傳統社會在一定程度上規定了一個人在社會化過程中建立起來的內在價值取向與精神認同。」
推薦閱讀:
※凈慈居士:隨喜放生功德之感悟和方法
※在和戀人分手後,大家都有反思過什麼麽?有什麼感悟?
※醒世箴言:精彩的人生感悟 七 (走向成功 )
※客官, 請慢走! ——快與慢的人生哲學
※老Q感悟錄(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