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太素24】在線收聽
07-01
平按:《靈樞》、《甲乙經》「顛」均作「巔」。「貫臀」上,《靈樞》有「挾脊」二字,《甲乙 經》有「會於後陰」四字。 其支者,從髆內左右別下貫胂,過髀樞, 胂,俠脊肉也,似真反。髀樞,謂髀骨尻骨相入轉動處也。 平按:「支」正統本《甲乙經》作「直」。「髀」《甲乙經》作「膊」。「胂」《靈樞》、《甲乙經》均作「胛」,《甲乙經》注云:一作「髖」。「胂」下,《靈樞》、《甲乙經》均有「挾脊內」三字。又注「髀骨」,「髀」字;「相抵」,「相」字,袁刻均脫。 循髀外後廉,下合腘中,以下貫腨,出外踝之後,循京骨,至小指外側。 京骨,謂外踝下近前高骨也。京,高大也。 平按:「後廉」上,《靈樞》有「從」字;「腨」作「踹」,《甲乙經》同。 是動則病沖頭痛,目似脫,項似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回,腘如結,腨如裂,是為踝厥。 腘、腨之病者,皆是太陽行踝之後,為厥失逆病也。結,謂束縛也。 平按:《甲乙經》「脊」下無「痛」字;「折」下無「髀」字。「回」《靈樞》作「曲」,《甲乙經》同。注 「為」上,別本有「所」字。 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瘧狂顛疾,頭亞項痛,目黃淚出鼽衄,項背腰尻腘腨腳皆痛,小指不用。 足太陽水,生木筋也,故足太陽脈主筋者也。所以邪傷於筋,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澼為痔也。 平按:「顛」《靈樞》作「巔」。「亞」《靈樞》作「囟」,註:「音信,頂門也。」 《甲乙經》作「囟」,音同,疑是古「囟」字之誤。「項痛」《甲乙經》作「項頸間痛」。 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盛者則人迎大再倍於寸口,虛者則人迎反小於寸口。腎足少陰之脈, 足少陰脈,上行屬腎,通行腎之血氣,故曰腎足少陰脈也。 起於小指之下,邪趣足心,出於然骨之下, 足太陽腑脈至足小指而窮,足少陰臟脈從小指而起,是相接也。然骨,在內踝下近前起骨是也。 平按:「趣」《靈樞》作「走」。 循內踝之後,別入跟中, 少陰脈行至內踝之後,別分一道入足跟中也。 平按:注「足跟」二字,袁刻誤作「骨陷」二字。 以上腨內,出腘內廉,貫脊屬腎絡膀胱; 貫脊,謂兩箱二脈,皆貫脊骨而上,各屬一腎,共絡膀胱。 平按:《甲乙經》「腘」下有「中」字。 其直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俠舌本; 直貫肝鬲而過稱貫,即舌下兩傍脈是也。 平按:「舌本」下,《甲乙經》注云:「一本云:從橫骨,中挾臍,循腹里上行而入肺。」 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 從肺下行,循心系絡於心,注胸中也。 是動則病飢不欲食,面黑如地色, 少陰脈病,陰氣有餘,不能消食,故飢不能食也。以陰氣盛,面黑如地色也。 平按:「面黑如地色」《靈樞》作「面如漆柴」,《甲乙經》作「面黑如炭色」。 欬唾則有血,喝喝如喘, 唾為腎液,少陰入肺,故少陰病熱,咳而唾血。雖唾喉中不盡,故呼吸有聲,又如喘也。喝,呼葛反。 平按:「欬」《甲乙經》作「咳」;「如喘」作「而喘」。 坐而欲起,起目,如無所見, 少陰貫肝,肝脈系目,今少陰病,從坐而起,上引於目,目精氣散,故無所見也。莫郎反。 平按:「起」字,《靈樞》、《甲乙經》不重;「」作「」。 心如懸病飢狀, 足少陰病,則手少陰之氣不足,故心如懸飢狀也。 平按:「病」《靈樞》、《甲乙經》作「若」。 氣不足則善恐,心惕惕如人將捕之,是為骨厥。 腎主恐懼,足少陰脈氣不足,故喜恐,心怵惕。前之病,是骨厥所為,厥謂骨精失逆。惕,恥激反,謂懼也。 平按:「氣不足」至「捕之」,《甲乙經》無此十四字。 是主腎所生病者,口熱舌干,咽腫上氣,嗌干及痛,煩心心痛,黃癉腸澼, 熱成為癉,謂腎臟內熱發黃,故曰黃癉也。腎主下焦,少陰為病,下焦大腸不和,故為腸澼也。 平按:「癉」《靈樞》、《甲乙經》作「疸」。 脊股內後廉痛,委厥嗜卧, 津液不通,則筋弛好卧也。 平按:「委」《靈樞》、《甲乙經》均作「痿」。 足下熱而痛。 少陰虛則熱並,故足下熱痛也。 平按:「而痛」下,《甲乙經》有「灸則強食生肉,緩帶被發,大杖重履而步」十六字,本書及《靈樞》均在後。 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灸則強食生食, 不盛不虛以經取者,亦以經取灸也。故療腎所生之病亦有五法:自火化以降,並食熟肉,生肉令人熱中,人多不欲食之,腎有虛風冷病,故強令人生食豕肉,溫腎補虛,腳腰輕健,人有患腳風氣,食生豬肉得愈者眾,故灸腎病,須食助之,一也。 緩帶, 帶若急則腎氣不適,故須緩帶,令腰腎通暢,火氣宣行,二也。 被發, 足太陽脈,從頂下腰至腳,今灸腎病,須開頂被發,陽氣上通,火氣宣流,三也。 平按:注「從頂」,「頂」字袁刻作「項」;「開頂」,「頂」字袁刻脫。 大杖, 足太陽脈,循於肩髆,下絡於腎,今療腎病,可策大杖而行,牽引肩髆,火氣通流,四也。 重履而步。 燃磁石療腎氣,重履引腰腳,故為履重者,可用磁石分著履中,上弛其帶令重,履之而行,以為輕者,可漸加之令重,用助火氣,若得病癒,宜漸去之,此為古之療腎要法,五也。 盛者則寸口大再倍於人迎,虛者則寸口反小於人迎。 心主手厥陰心包之脈,心神為五臟六腑之主,故曰心主。厥陰之脈,行至於足,名足厥陰;行至於手,名手 厥陰。以陰氣交盡,故曰厥陰。心外有脂,包裹其心,名曰心包。脈起胸中,入此包中,名手厥陰。故心有兩經也:心中起者,名手少陰;屬於心包,名手厥陰。有脈別行,無別臟形,三焦有氣有脈,亦無別形,故手厥陰與手少陽以為表裡也。 平按:「心包」下,《靈樞》有「絡」字。《甲乙經》無「心包」二字。 起於胸中,出屬心包,下鬲,歷絡三焦; 自有經歷而不絡著,手厥陰既是心臟之腑,三焦腑合,故屬心包,經歷三焦,仍絡著也。三焦雖復無形,有氣故得絡也。 其支者,循胸出脅,下掖三寸,上抵掖下,下循臑內,行太陰、少陰之間,入肘中,下臂行兩筋之間,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別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循胸出脅之處,當掖下三寸,然後上行,抵掖下方,下循臂也。太陰、少陰既在前後,故心主厥陰行中間也。 平按:「循中指」上,《甲乙經》無「入掌中」三字。 是動則病手熱肘攣急掖腫,甚則胸中滿,心澹澹大動,面赤目黃。 澹,徒濫反,水搖;又,動也。 平按:《靈樞》、《甲乙經》「手熱」均作「手心熱」;「肘攣」均作「臂肘攣急」;「胸中滿」均作「胸脅支滿」;「心澹澹」均作「心中澹澹」;「目黃」下均有「喜笑不休」四字。「大動」,趙府本《靈樞》作「火動」。 是心主脈所生病者,煩心心痛,掌中熱。 心包既病,故令煩心心痛。 平按:「心主」,「心」字《靈樞》、《甲乙經》無。 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盛者則寸口大一倍於人迎,虛者則寸口反小於人迎。三焦手少陽之脈, 上焦在心下,下膈在胃上口,主內而不出,其理在膻中。中焦在胃中口,不上不下,主腐熟水谷,其理在臍傍。下焦在臍下,當膀胱上口,主分別清濁,主出而不內,其理在臍下一寸。上焦之氣如雲霧在天,中焦之氣如漚雨在空,下焦之氣如溝瀆流地也。手少陽脈是三焦經隧,通行三焦之血氣,故曰三焦手少陽脈也。 起於小指、次指之端,上出兩指之間,循手錶出臂外兩骨之間,上貫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陽之後,入缺盆, 上肩交足少陽,行出足少陽之後,方入缺盆也。 平按:「手錶」下,《靈樞》、《甲乙經》均有「腕」字。 布膻中,散絡心包,下鬲遍屬三焦; 遍,甫見反。散布膻中也。有本「布」作「交」者,檢非也。三焦是氣,血脈是形,而言屬者,謂脈氣相入也。 平按:《靈樞》「絡」作「落」;「遍」作「循」。 其支者,從膻中上出缺盆,上項,係耳後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頰至;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過客主人前,交頰,至目兌眥。 系,古帝反,有本作俠也。 平按:「係」《靈樞》作「繫」,《甲乙經》作「俠」。「下頰」,「頰」字,《甲乙經》作「額」。「兌」,《靈樞》作「銳」,下同,不再舉。 是動則病耳聾渾渾淳淳,嗌腫喉痹。 渾渾淳淳,耳聾聲也。 平按:「淳淳」《靈樞》、《甲乙經》作「焞焞」。 是主氣所生病者,汗出,目兌眥痛,頰痛,耳後肩臑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 氣,謂三焦氣液。 平按:「頰痛」,「痛」字《甲乙經》無。「不用」《甲乙經》作「不為用」。 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盛者則人迎大一倍於寸口,虛者則人迎反小於寸口。膽足少陽之脈, 足少陽脈,起目兌眥,下行絡肝屬膽,下行至足大指三毛,通行膽之血氣,故曰膽足少陽脈也。 平按:注「屬膽」二字,袁刻脫。 起於目兌眥,上抵角,下耳後,循頸行手少陽之前,至肩上,卻交出手少陽之後,入缺盆; 角,謂額角也。項前曰頸。足少陽脈,從耳後下頸,向前至缺盆,屈迴向肩,至肩屈向後,復迴向頸,至頸始入缺盆。是則手少陽上肩向入缺盆,肩上自然交足少陽也。足少陽從頸前下至缺盆向肩,即是行手少陽前也;至肩交手少陽已向後,回入缺盆,即是行手少陽之後也。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黃帝內經》醫史篇(3): 赫赫始祖(下)
※《黃帝內經》精讀:2018年戊戌五運六氣總綱流水筆記
※《易經》與《黃帝內經》精髓的全新解讀(下)
※黃帝內經使用手冊 (武國忠)(3)
※《黃帝內經太素》 > 卷第十九設方 知針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