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心繪畫 願被畫綁架一輩子——訪中國著名畫家石晉

石晉

石晉,著名畫家,1945年出生於印度尼西亞,小時候跟隨父母回到故鄉,1963年畢業於江西師大美術系並留校任教。80年代初移居海外,1999年回國並就讀於文化部岩彩畫高研班。其後十餘載常年浸身於中國藝術研究院、國家畫院、中國美院等地。2011年在東莞成立石晉藝術工作室,帶領一批優秀的青年畫家潛心於中國畫和岩彩畫的研究與創作。現為石晉藝術工作室導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首位駐校藝術家,廣州美院、安徽廣播電視大學美術學院客座教授。

更名石晉有淵源 石濤派系一脈傳

石晉先生本名歐陽偉,說起「石晉」一名的由來,還頗有些故事。這要從石濤畫論說起。石濤畫論中,以「一畫論」為基礎,對繪畫的道與法、感受與創造、了法和變法分別進行了探討,論述了繪畫創作中法則和自由的統一,繼承和創新的統一,整體性和多樣性的統一。他的書畫藝術對後來的「揚州畫派」及近現代書畫家吳昌碩、黃賓虹、齊石、潘天壽、張大千、傅抱石等人均有重要的影響。

尤其是傅抱石,他說:「余於石濤上人妙諦, 可謂癖嗜甚深,無能自已。」遂改名「瑞麟」為「抱石」。改了自己的不夠,又把他的表弟也是學生許建奎改名為許又石,為「又是一個石濤」,以此追隨石濤的思想和發展中國畫的決心。而許又石又將他的學生也是後來的女婿歐陽偉更名為石晉。晉,為晉陞、繼承發展之意,足見三代藝術家對繼承與發揚石濤創新精神的發願。

源於對石濤的藝術傳承,石晉對繪畫的「道與法」也有切身的踐行,其作品集《中國當代名家畫集·石晉》收錄的第一張畫為《問禪》:小和尚目光如斯,禪意幽幽,畫面中的火焰與光芒恰與岩彩的堆疊形成了強烈的時光穿透力,在古典靜謐的氛圍中似淡了一世的繁華。

問禪 40x60cm

棄理從藝皆命運 勤勉奮進成一流

石晉自幼學習成績優異,尤其在理工科方面有著獨特的天賦,深得師長們的厚望。原本想從事理工科研究的石晉因為命運的機緣巧合,走上了藝術繪畫的道路。對於繪畫,石晉從一開始打心底里不願意,到最後的極度沉醉其中,他的藝術生涯也逐漸熠熠生輝。

大學時代的石晉就讀於美術專業,先後師從江西師範大學美術系許又碩教授、彭友善(超真)教授、李柏樵。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石晉遠離祖國遊歷於巴拿馬、哥斯大黎加、中南美洲和美國,期間一直從事著摯愛的繪畫工作。石晉祖父是中國人,身體里自然流淌中國人的血液,懷著一顆對祖國的赤誠之心和對中國繪畫的摯愛,石晉於1999年毅然回到中國,追求文化歸宿和藝術創作的源泉成為石晉後來的藝術重心。

藝術是一件基於傳統而又需要創新的工作,從事多年藝術工作的石晉對此有個人的心得體會。在他看來,創新不是決然割裂傳統,不是完全摒棄傳統,創新是在傳統的基礎之上加上內心感悟,而后豐富表現方式,加以創新。藝術的生命力是堅韌的,充滿磨礪的,初出茅廬就想一鳴驚人是浮躁的,不現實的,凡事都需要一個循序漸進、厚積薄發的過程,藝術工作尤其如此。

事業家庭齊並進 賢妻功勞不可沒

古語有云:「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必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作為爾等凡夫俗子,不求治國平天下,能做到修身齊家已為大業。正所謂「先成家後立業」,石晉飽受中國儒家文化的熏陶,也如此踐行。石晉師從許又石,因為勤奮好學加之品性純良,深得老師喜愛,也因此結識老師的女兒許方咪。因為緣分的牽引,兩個志趣相投的年輕人很自然地走到了一起,自1967年結為伉儷,已攜手走過風風雨雨的五十個年頭。

回望過去的時光,石晉對賢妻充滿了感恩和驕傲。在他眼裡,許方咪不僅是家庭的堅實後盾,也是事業上的良師益友。「因為自己對事業的全身心投入,我幾乎十指不沾陽春水,家裡的大小事務都是賢妻在料理,特別是養育三個孩子,其中的艱辛程度我真的無以言表。除了照顧家庭,賢妻在我的事業上也有很大的幫助,出生於書香門第的她自幼受父親的熏陶,也熱愛繪畫,自身的天賦加上環境的影響,讓她對繪畫具有較高的鑒賞能力,我的每一幅畫她都是第一個觀眾,除了欣賞也會對作品提出自己的見解,也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我繪畫水平的提升」。談到自己的賢妻,石晉有說不完的話,平和的語氣里抑制不住內心的幸福,對於自己今天的成就,石晉堅定地表示這其中有三分之二的功勞應該歸於賢妻。

世間最好的愛情莫過於彼此相知相惜,也許正是因為賢妻對石晉無條件的支持,石晉對賢妻滿心的愛惜,才成就了他們這段平淡而又偉大的愛情。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如今耄耋之年的石晉夫妻仍然保持著出雙入對的常態,無論是去參加文藝交流等聚會還是去超市購買日常用品,他們都習慣有彼此的陪伴。相互攙扶並肩而行,從清晨到日落,從黑髮到白頭,呈現出的一幅幅畫面平靜如水,卻又彌足珍貴,願百歲之後的石晉夫婦依舊幸福安康。

深耕岩彩十六載 融合創作彰國風

2000年,石晉獲得一個機會,進入國家文化部第六屆岩彩高研班,受業於日本多摩美術大學校長市川保道先生,對日本岩彩進行了一番系統研究,並因此而愛上岩彩。作為一名海外歸來的畫家,遊歷各國的人生經歷造就了石晉複雜而豐富的人生體驗,日本岩彩與中國繪畫的文化對撞,帶給石晉激烈的創作源泉,一種中西方藝術的融合讓石晉在岩彩的創作道路上越走越深,越走越遠,其作品也呈現出濃郁的國際化色彩。

岩彩是一種充滿魅力的繪畫材料,以這種天然礦物品顆粒繪製而成的作品稱之為岩彩畫。岩彩畫就其淵源探究,在中國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的摩崖壁畫中,我們的祖先採用赤鐵礦辰砂色在崖壁上繪刻圖畫。在考古出土的文物中,如馬王堆帛畫、秦代咸陽宮壁畫殘片、秦始皇墓兵馬俑、唐代西安的永泰公主墓壁畫、章懷太子墓壁畫,都能發現岩彩的身影。縱觀岩彩發展沿革,會發現中國岩彩早盛於魏晉時期,中國敦煌、克孜爾、永樂宮、法海寺等地的古典壁畫就是最華美的岩彩佳作。

石晉最初學習繪畫以國畫和油畫為主,後來因為機緣巧合接觸岩彩並傾心開始研究岩彩。在研究岩彩的過程中,他不畏年過六十高齡的壓力,不停地學習、探索、追求、嘗試,只為能找尋一條屬於自己的獨特的繪畫創作之路。在他看來柔和中西的現代岩彩才是最適合表達自己思想、抒發自己情感的藝術形式和語言。

如何用「中國式的表達」來展現岩彩的藝術感染力曾是石晉一度困惑的事情,所幸經過努力他解除了這一困惑,如今由其推崇的「岩彩山水畫」風格鮮明,自成一派,他創作的一系列岩彩小品和在夏布上創作的水墨山水作品昭示著一種新的繪畫語言正在形成,同時作品也獲得業內人士的高度好評。石晉的「岩彩山水畫」既保留了中國傳統山水畫的傳統,又在視覺衝擊上加重了堅硬的質感和體量感,可謂是中西方藝術的一次完美融合和高度創新。

使命情懷蘊作品 岩彩終將迎盛世

悠悠十六載的岩彩研究和創作,讓石晉在個人作品中不再拘泥於作品本身的表現形式,而是賦予了更深層次的人文情懷和社會使命在其中。採訪現場,記者注意到牆壁上懸掛的一組「人與自然」主題作品,對此石晉表現得尤為激動,急切想要表達自己創作理念:這組作品的創作更多的是想傳遞內心的一種呼喚,人類文明的發展與自然環境的毀壞並行,最終遭受懲罰的終將是人類,藉此希望能引起人們對自然環境的關注並改善之。在石晉看來,藝術家除了藝術形式的表現,應該更多一份社會責任感,能夠通過作品去呼喚人們對社會問題的關注。

在著名美術評論家徐恩存的眼裡,石晉是一個藝術方向感很強的畫家,他的岩彩作品、山水畫中始終有著一脈相承的「意象」。用徐恩存的話語來說,石晉岩彩除了作品《人.自然》,《問禪》、《交響》、《生存空間》更是在作品中介入時代良知的穿透力,在延續中華民族文化傳統的基礎上,將永恆的、積極的元素放大,讓作品體現出成熟的練達和純正的品質。

提到石晉的水墨畫作品,不能不提名為《夢回苗鄉》的畫冊,為完成《夢回苗鄉》創作,石晉和學生歷時數月,親自去往苗寨,用眼觀察、用身體驗、用心感悟,最終完成全部創作。縱觀其作品,著名美術評論家汪晟如是言:作品在布局稠密,筆勢縱橫,有隱有現,有高有低,有正有側,有穿插,有交錯,主體突出,客體一樣吸人眼球,複雜而又最難處置的客體竟被畫家們恰到好處地放在了合適的位置,從而構織出苗家山鄉獨特的自然景色。此外,將西方繪畫的透視方法運用到山墨山水畫中對畫家確實是一種考驗,而他們做到了。

岩彩在現代中國的重現雖然不足二十年,但發展速度卻極其迅速。據石晉透露,目前中國岩彩研究主要集中在藝術類院校,由於岩彩繪畫材料偏貴,以及市場面狹窄,岩彩並不為普通大眾所觸及和熟悉。對於中國未來岩彩的發展,石晉信心滿滿:相信在同仁的共同努力之下,岩彩在中國一定會迎來盛世,融入中國傳統藝術精髓的岩彩也終將走出中國,走向國際,為更多的世人所接受和理解。

德藝雙馨為人師 同道同行不談教

作為當代畫家,石晉在獲得藝術肯定的同時,淡然守望著自己的藝術理想與精神家園。他曾經如此表達個人藝術觀:「我畫的每一幅都是在跟靈魂對話,因為我敬畏它。」一人之力甚微,眾人之力方能成偉業,於是石晉於2012年10月3日成立「石晉藝術工作室」,工作室除了教授學生,也合力出品過眾多代表中國繪畫成就的佳作。「不畏古人,謂之有勇;能容今人,謂之有度」,這是石晉對工作室畫家們常道的言語,純粹的藝術追求必然會孕育出深刻雋永的藝術結晶,關於石晉工作室的名聲也日益聲名遠播,願其能夠一直傲然矗立,為中國的藝術奉獻出無窮的魅力。

工作室顧名思義是為工作,難脫名利二字。以石晉今時今日的藝術造詣和人生境界,名利於他不再是趨附之物,他更在意的是對藝術的弘揚和傳承,也因此他幾年前就萌發了免費教學的念頭並付諸於行動。藝術是獨特的,藝術是苛刻的,對於免費教學的己任,石晉有自己的原則,一如年少時候的自己,勤奮好學、品性純良是他對學生的基本要求,如今已有近十名學生跟隨石晉免費學習繪畫,學生之中不乏科班出生且小有名氣的畫家,也有從藝多年已經是省市級美協會員的畫家。

對於這場免費教學的行為,石晉強調這是一種自由結盟,他與這些年輕人只是同道同行,自己雖然比他們年長一些,但還是應該互相學習和交流。這是石晉式的謙虛,也正是這種謙虛讓他具有極大的親和力,也更多地反映在他的學生身上。美術大師吳冠中曾說過:「筆墨等於零」,自古至今凡是有成就的畫家都十分注重精神涵養的修為,如果人品不高,境界低俗,則自然會投射到筆墨上,所呈現的筆墨必然會缺少一種靜氣,甚至混亂而無章法。所以今生能有幸與石晉成為一場師生,也許學到的不僅僅是一份繪畫技藝,更多的是一種藝術修為。

回首石晉的藝術之路,他的夫人說他「被畫綁架了」,他的所有業餘時間幾乎都與畫離不開,不是在創作畫,就是在談論畫。他對繪畫藝術愛的如此之深沉,如此之痴迷,以至於他更喜歡閉門不出,安靜地讀自己的書,畫自己的畫,驚喜於自己的每一個進步和發現。作為日漸成熟的當代畫家,石晉在時代的大潮中歷練自己的藝術,堅持與求新的精神已經顯示了他「新古典主義」的藝術追求,願他以淡定自若之風範,獨立思考之身份,繼續自己的藝術苦旅並樂享其中。

(摘自《世紀人物》雜誌2016年9月刊)


推薦閱讀:

7幅圖讓你學會鑒賞世界名畫
當代著名畫家張志平
中國歷代最全的關於《馬》的名畫
如何看懂傳世名畫《五馬圖》?
世界人體名畫欣賞

TAG:中國 | 繪畫 | 畫家 | 綁架 | 名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