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陶瓷發展簡史

第一章瓷器的起源及發展陶瓷是中國古代人民對陶瓷器皿的總稱,一般不作深究。以至1934年出版《中國陶瓷史》時,根本是陶、瓷稱謂混用,陶與瓷的真正區別劃分是現代的事。陶與瓷的區分關係到瓷器的起源問題,如果陶瓷不分,怎麼能大談瓷器是我國發明的呢?因為目前沒有充分證據證明我國是陶器發源地。所以陶與瓷的區別主要集中在瓷器的起源上,對後世的唐三彩、「宋三彩」、「遼三彩」、「金三彩」、「素三彩」以及鉛釉器的陶瓷屬性一般無人追究。自鞏縣窯「唐青花」出土後,唐代陶與瓷的屬性也主要集中在「青花」定義的影響下而探討。本文不涉及瓷器起源之爭論,因為這個問題到目前為止很難有公認的定論。

圖01西周原始青瓷豆,廣東博羅橫嶺山出土,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圖02春秋原始青瓷鼎,浙江德清火燒山窯址出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圖03北宋越窯盞托,浙江上虞縣博物館藏。

圖04唐越窯帶銎壺,浙江寧波市和義路遺址出土,寧波市博物館藏。

圖05唐越窯鎏金銀棱平脫秘色瓷碗,陝西扶風法門寺出土,法門寺博物館藏。14000年前,我國出現最早的原始陶器。新石器時代晚期出現了印紋硬陶,不用印紋軟陶的易熔粘土,而改用一種含Fe2O3較低的、較純的粘土,燒成溫度已提高至1100℃左右,與瓷胎已比較接近,燒造溫度開始接近瓷器。為原始瓷的產生做好了準備。第一節原始瓷器原始瓷屬於瓷器生產的早期和低級階段,繼印紋硬陶出現後,夏代晚期才出現「原始瓷」,但出土物不多。商周原始瓷生產又有了很大的發展,在浙江、江西、江蘇、福建、安徽、河南、陝西、山東、山西等地都有出土。經不斷發展,東漢燒成青釉瓷。完成了陶器向瓷器的過渡。原始瓷器胎以灰白為主,也有灰色較淡或較深,少數呈褐色,一般較緻密,略有吸水性。內外施玻璃釉,厚薄不勻,釉色青中帶灰、青中泛黃、黃中帶褐以至顏色較深的呈醬色。一般胎、釉結合不好,易剝落。胎的原料處理粗糙,有時肉眼可見到釉層下的粗顆粒石英砂和較大氣孔。原始瓷胎所用的原料可能類似於瓷石組成的粘土原料,因原料都就近取於地層表面,故含雜質較多,處理也不夠精細,特別是Fe2O3和TiO2的含量有時也較多,使胎質呈灰白或褐色。原始瓷釉是粘土配以草木灰或其它CaO的礦物質,屬高溫鈣釉。原始瓷燒成溫度一般在1100~12第二節瓷器產生原始瓷自夏代晚期出現,直至東漢時期才形成了真正的瓷器。在漢代窯址中,可以看出原始瓷向瓷器演變進化的整個過程。瓷器用瓷石或高嶺土做坯,表面施釉,在高溫中燒成。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瓷器品種愈來愈多,應用範圍更加廣泛,釉色以青為主,也見黑釉瓷。裝飾方法有刻、劃、鏤、雕、印、貼、堆塑、彩繪等,製成了各種色彩鮮艷,永不褪色的彩瓷。以原料多、成本低等諸多優點,產品比金銀銅漆低廉,經濟實用,一經出現,就獲得人們的喜愛,發展迅速。這一時期的瓷窯遍布大江南北,制瓷技術愈來愈精。東漢時期瓷器的燒成,標誌著中國從陶向瓷發展的又一個飛躍,是我國陶瓷工藝技術發展過程的里程碑。從此世界上有的瓷器,它是中國的偉大發明,為人類文明作出了巨大貢獻.第二章早期青瓷窯早期青瓷在南方與北方都有大量出土,但北方尚未見早期青瓷窯址,或窯址採集較少,未經科學發掘,故未將北方列入早期青瓷窯。邢窯北齊雖有少量青瓷出土,但卻以白釉瓷著稱,故在白釉章討論。越窯以其窯場眾多,產品精美,工藝獨特,影響廣大,故單列一節。下列諸窯址中,過去一般多引陸羽《茶經·四之器》:「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壽州、洪州次。」以此證實所謂「六大青瓷名窯」,筆者以為用事實說話才是硬道理。故未引用《茶經》,更因為《茶經》是北宋時的一部偽書,引用文獻時不可不辨也。

圖06唐越窯秘色瓷葵口碗,陝西扶風法門寺出土,法門寺博物館藏。第一節越窯青瓷對於越窯的理解目前有爭議。依一般理解越窯青瓷自東漢創燒,經三國、兩晉,到南朝獲得迅速的發展。紹興、上虞等地的早期瓷窯與唐宋時朝的越州窯是前後連貫的體系,可統稱為「越窯」。它不僅燒造時間早、延續時間長、生產規模大,而且工藝精、質量高。它所建立的燒造工藝和裝飾工藝既直接影響了浙江其他窯址的青釉瓷以及隨後發展起來的龍泉窯,也對我國南方和北方青釉瓷產生了廣泛深遠的影響。圖07唐越窯秘色瓷侈口碗,陝西扶風法門寺出土,法門寺博物館藏。一、越窯分布本文則依「窯以地名之」慣例,「陶至唐而盛,始有窯名」。越窯即是越州窯的略稱,所指應該嚴格局限於唐代越州境內,即現在慈溪、上虞、鄞縣、餘姚、寧海、奉化、象山、鎮海、紹興、諸暨、新昌、嵊州等原唐代越州轄內的唐宋越窯址。

圖08隋岳州窯青瓷印花盒,湖南長沙市出土,湖南省博物館藏。慈溪主要由上林湖、白洋湖、里杜湖、古銀錠湖窯區組成,上虞以上浦鎮、龍浦鎮、湯霸鎮、梁湖鎮等30餘處窯址組成,目前在鄞縣、餘姚、寧海、奉化、象山、鎮海、紹興、諸暨、新昌、嵊州等共發現唐宋窯址近300處。二、胎釉、造型與裝飾特徵唐早期製作粗劣,胎壁厚重、胎色灰白、含細砂,釉色灰青、青黃,以不同規格的侈口外翻、弧腹、假圈足和矮圈足碗為大宗,以及盤、盞、壺、罐、缽、燈、硯等,新出現玉璧底碗、盤口膽囊壺等。唐中期質量較高,胎色灰白、細膩,釉色青黃、青灰,以寬矮圈足碗和翻口、深腹圈足碗為大宗,新出現斂口玉璧底碗、卷沿直腹罐,器物多素麵,出現刻劃花裝飾。唐晚期進入鼎盛階段,胎體變薄,釉色以青黃為主,也見青灰、青綠,造型優美,製作規整,種類、器型繁多,裝飾以刻劃花為主,還見印花和褐彩,紋飾主要有荷、鳥、魚、鶴等,新見方盤、香薰、油盒、香爐、八棱瓶等。五代時的胎釉及製作工藝相本同於上期,造型有了變化,玉璧底碗消失,演變成敞口、斜腹、環底碗,上期的曲口撇足碗變成喇叭足,器表以素麵為主,有少量刻劃花,紋飾有龍紋、蓮荷紋等,新出現高圈足折沿盤、方形委角盒、卧足盤、卧足盆等。北宋早期至中期產品種類很多,胎色較上期略灰,釉薄色青灰,裝飾以纖細劃花為主,有雙鳳、雙蝶、鸚鵡、摩羯及花卉紋飾,制瓷工藝停滯,精細不及上期。北宋晚期至南宋早期是越窯的衰落時期,很多窯已停燒,越窯中心產地也只剩十餘處窯址還在繼續維持,產品質與量均急劇下降,釉色灰暗無光澤,製作不精,往日輝煌不再,南宋早期由於宋室南渡而出現一個短暫的繁榮後徹底衰敗。

圖09隋岳州窯青瓷印花洗,湖南省博物館藏。三、燒造工藝特徵最早的龍窯是上虞的商代龍窯。越窯由始至終的窯爐都為龍窯,由火膛、窯床、窯尾組成,窯壁用磚錯縫平砌而成,窯門平面呈八字形開在一側,窯底經過平整鋪沙。窯長約40~50米,寬約2~3米,斜坡度約10~15度。

圖10隋洪州窯青瓷蓮瓣紋碗,江西清江縣出土,江西省博物館藏。唐早期大部分器物是器底露胎採用明火疊燒,疊燒的泥點痕大多呈不規則的三角形,窯址僅發現少量匣缽。唐中期大量出土夾砂耐火土匣缽和部分夾砂瓷土匣缽,大多數器物用匣缽裝燒,罐、缽對口合燒,內置小件器套燒,圈足器足端刮釉有一圈松籽狀泥點痕。唐晚期普遍使用匣缽裝燒,出土夾砂耐火土匣缽和部分細瓷質匣缽,還新出現了匣缽蓋,碗、盤以一個匣缽內疊裝多件為主,兩坯間以泥點間隔,有些泥點較小,呈松籽狀,排列較密,多者達21個。五代的裝燒特點基本同於上期,瓷質匣缽、匣缽蓋減薄,大量使用墊圈裝燒,泥點支燒由足端移至器底,足端有釉而光滑,碗、盤等仍以一缽多件裝燒,兩坯間以3~4個長條形泥條間隔。北宋早期至中期圈足與器底有明顯黏結痕,挖足變為分段製作,細瓷單件匣缽裝燒普遍運用並以墊圈支墊,粗瓷沿用一缽多件裝燒間隔以泥條,不見瓷質匣缽和釉密封現象,已見明火疊燒。北宋晚期至南宋早期器物除沿用匣缽外,明火疊燒的粗劣產品窯址隨處可見,疊燒坯件間以圈條隔之,精品細瓷匣缽單件裝燒,多以墊餅和支釘支墊。秘色瓷,古代文獻中所讚美的一種青瓷。中外研究者已有較多的研究與論述,絕多數無疑是正確的,或亦有較充分論據。筆者認為如果簡單地重複前人觀點,寫一篇科普文章是很容易,但要有新發現、新觀點委實不易,也可以說雖是夾縫中求生存,但得以站在巨人肩上,攀登更高的峰巔並非不行,只要不懈努力,真正吃透讀懂先賢文句,揚長避短,一定能獲得新收穫。文中有關秘色瓷的文獻記載也都是前輩學者從浩如煙海的古籍中辛勤所獲。今天所需只是找到原文,重新審讀,認真理解而已。因此,也發現有可進一步研究、補充之處,故有此文三、秘色瓷的產生「秘色瓷」最早與越窯、越器名詞同見於晚唐陸龜蒙(?~881年)《秘色越器》詩:「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遺杯。」明確秘色瓷產地為越窯燒造,色如千峰翠色——青釉。還見於諸多詩人、筆記類,由於記載文字簡單,至宋代始,對「秘色」的理解已出現矛盾之處,後人理解也就更是雲里霧裡,分歧較大。1987年4月隨著法門寺塔基的發掘、地宮的清理,出土金銀器、玻璃器、絲織品等以外,有瓷器16件,其中青瓷12件,白瓷2件,漆平脫銀扣瓷2件。在通往前室之處,有咸通十五年(874年)碑石兩通。其中一為《應從重真寺隨真身供養道具及恩賜金銀器物寶函等並新恩賜到金銀寶器衣物帳》,記錄了「瓷秘色碗七口內二口銀棱,瓷秘色盤子、疊子共六枚」。從物帳記載看,秘色瓷是漆盒中的13件,1件青瓷八棱瓶未列入秘色瓷中。讓我們首次見到了秘色瓷的真容。秘色瓷是法門寺地宮發掘的重大收穫,給陶瓷史研究留下了極其珍貴的實物與文字資料,揭開了秘色瓷千古面紗。過去只聞其名,不見其物或見者不識。從釉色看,13件秘色瓷中有碗7件(2件漆平脫銀扣瓷碗)、盤6件。碗侈口,平折沿,尖唇,斜腹,平底內凹有支點痕約20個;另外還有五葵口碗,亦作侈口,五曲口沿,斜腹,曲口下有壓棱,高圈足外撇,足端無釉。釉色均為淡青稍綠,精妙無比,可謂千峰翠色。2件漆平脫銀扣瓷碗作敞口,五曲口沿,斜腹,圈足,碗外漆黑地,平脫5幅雙燕團花,罩以透明漆,口沿無釉(今之「芒口」)扣以銀棱,足外緣亦扣銀裝飾,內為黃色(有稱青黃釉、米黃色等。秞下有細小紋片,難以區分是漆黃還是釉色)。看不出原色。八棱瓶雖未在帳內,但釉色相同。有人認為它不能稱為秘色瓷。筆者認為秘色瓷就是這種淡青稍綠的青瓷,並非什麼神秘的瓷種。因此,法門寺地宮共出土14件秘色瓷,並非有人誤稱的16件。秘色瓷是指一種「神奇、珍異青瓷」。決不會指其它如白、黑等釉種瓷。筆者不同意越窯「曾置官監窯,燒造進御物品,這是最早的御窯廠」之說。置官監窯也僅為稅賦,真正的御窯廠只出現於明清。秘色是指瓷的顏色,如捨去色,則任何秘不示人的瓷種均可稱「秘瓷」乎?上林湖黃蟮山、司角斗等地的瓷胎匣缽是很值得注意的一個問題,每個匣缽彌合處外壁塗一圈釉,匣缽有了更好的密封度,保證了成色和質量,秘色之「秘」可能源出於此,而不是以色澤為衡量標準。科技測試證明:「晚唐時,上林湖窯採用了一種新工藝——用瓷質匣缽裝燒,且匣缽相迭處或匣缽與蓋相合處均用釉漿密封,燒成後,必須打破匣缽方能取出產品。有證據表明,採用這種特殊工藝裝燒產品,其釉色比用普通匣缽裝燒的要純正、清亮得多,基本上消除了傳統越窯青瓷釉色青中偏黃的色調。」秘色指什麼?即使見到了法門寺秘色瓷的真面目,人們認識上的歧義並未因此而釋然。上林湖有一種瓷做匣缽,它不僅採用精練過的胎泥製作,而且在匣缽與平蓋結合處的外側塗布濃稠的釉層,構成一個完全封閉的空間,以致燒成出窯時需破匣取物。這顯然是與匣缽使用常規相逆相悖的怪異現象。殊不知,恰恰是由於對這一特異現象的解讀與破譯,方才從實踐中使「秘色瓷」成因原理得到合理闡發。關於秘色瓷的年代,研究者各說不一。筆者以為,「秘色瓷」為細質瓷匣缽釉密封裝燒之產物,那麼秘色瓷的燒造年代就是細質瓷匣缽釉密封出現的時間。因此,秘色瓷的出現約在9世紀中葉。對出土或傳世「秘色瓷」的界定,確是一個很棘手的問題。目前可供對比的秘色瓷僅法門寺出土的14件標準器,僅零散見於出版物等。多數人看不到印製精美、色彩真實的圖片。好在發掘報告終於出版,圖片清晰,色彩亦不失真,均附底足。如果以此為標準,以往被定為秘色瓷的出土或傳世品,絕大多數都被拒之秘色瓷門外。的確,目前尚未見出土以及傳世的越窯青瓷的燒造質量能與法門寺秘色瓷相媲美,最能接近法門寺秘色瓷的可能只有「康陵」出土的44件被稱為「秘色瓷」的其中數件。如「康陵」出土青瓷盆,與法門寺侈口碗造型相同,釉色、尺寸近似。另「康陵」出土瓜棱蓋罐、粉盒、托盤、圈足盤等也與法門寺秘色瓷較接近2006年在杭州餘杭區江南水鄉文化博物館舉辦了為期一個月的「臨安吳越國錢氏王室珍寶展」,展出了「康陵」出土的五代越窯青瓷不少,得親眼觀察釉色。第二節浙江諸窯青瓷窯浙江地區除了越窯外,尚有以溫州、永嘉為主要產地的甌窯;以金華等地為主要產區的婺州窯;以德清等地為主要產區的德清窯;以龍泉、雲和等地為主產區的龍泉窯等。德清窯不以青瓷為主要品種,而以黑釉著稱,將之置於黑釉章節討論。雖有「龍泉窯開創於三國兩晉」和「唐五代」說,卻得不到科學和考古資料證明,故放在宋代章節中討論。

圖11隋洪州窯青瓷印花缽,江西豐城縣出土,江西省博物館藏。一、甌窯青瓷溫州、永嘉、樂清等甌江下游地區已發現的窯址,統稱為甌窯,其燒制青瓷的歷史始自東漢,結束於元代,先後約1300年。在此之前已燒造印紋陶和原始瓷,再次證明青瓷是在原始瓷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胎釉與越窯同期相差不大,但胎比越窯同期略白。可見甌窯的燒造工藝十分成熟,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褐彩部分是釉上,部分屬釉下,開創了這兩種彩飾的先例。

圖12唐壽州窯黑釉貼葉枕,江蘇揚州市郊出土,揚州市博物館藏。二、婺州窯青瓷婺州窯泛指金華、衢州、常山、武義、永康、東陽、浦江等金華地區的瓷窯,早在東漢晚期即已燒制青瓷,歷經唐宋元鼎盛不衰。在我國陶瓷史上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婺州窯青瓷的胎、釉化學組成隨著時代和燒制地區的不同,變化也較大。兩晉時間婺州窯就已使用化妝土,屬我國最早使用化妝土的窯場之一。

圖13唐邛窯綠釉省油,邛窯古陶瓷博物館藏。第三節南方諸窯青瓷窯南方除浙江外,尚有早期燒造青瓷的瓷窯多處,如江蘇宜興窯、安徽淮南窯、廣東新會窯、廣西桂州窯、福建懷安窯和磁灶窯等等,由於我國南方燒造青釉瓷的窯口眾多,更由於考古發掘和科學研究不足,難以一一列舉,僅擇其重要者簡單介紹。

圖14唐邛窯海棠杯,邛窯古陶瓷博物館藏。一、湖南嶽州窯青瓷岳州窯也叫湘陰窯,因唐代湘陰屬岳州,故其境內湘江沿岸的古窯址稱為岳州窯。其創燒於東漢,衰落於元代。產品種類豐富,造型多樣,採用模印、貼花和綠褐等釉下彩裝飾,產品暢銷國內外。岳州窯出土了南朝晚期的匣缽,是我國最早使用匣缽裝燒工藝的窯場之一。

圖15隋邢窯白釉束腰蓋罐,陝西西安市郭家灘出土,中國國家博物館藏。二、江西洪州窯青瓷洪州窯位豐城北部贛江沿岸的丘陵地帶,窯址多達數十處。東漢晚期始燒,直至隋唐五代。因其胎色多呈灰黃或灰黑,為掩蓋胎色對釉的影響,一般多用化妝土,亦屬我國較早使用化妝土的窯場之一。洪州窯東晉南朝早期地層出土了大量匣缽及匣缽蓋,至遲在南朝早期就使用了匣缽裝燒瓷器,是我國最早使用匣缽裝燒工藝的窯場之一。還發現了南朝芒口碗和唐代玲瓏瓷片,但數量太少,只能說是一種新工藝和新品種的嘗試,也應是該窯的創新。三、安徽壽州窯青瓷壽州窯橫跨淮南、鳳陽兩市縣,窯址十餘處。創燒於南朝,歷經隋、唐繁榮,唐末開始衰落。南朝時燒瓷規模小,器物的南方文化因素偏重,另蘊含有中原、北方文化因素。隋唐時規模不斷擴大,品種增多。擺晚了南北文化束縛,由青釉改燒青黃釉,即所謂的黃釉瓷。它還是屬青釉瓷,只是釉藥中鐵含量稍高,釉面呈黃色,窯溫和窯內位置不同,亦可出現黃色瓷。四、四川邛窯青瓷邛窯又稱邛崍窯,位於邛崍縣城附近,以什方堂窯址最大,產品最豐富。它創燒於南朝(也有東晉說),唐代最為繁榮,延續至南宋。早期以青瓷為主,至隋創燒了高溫彩繪瓷,唐代又獨創了高溫三彩瓷,最早創燒高溫銅紅釉和最早創燒高溫鈷(青花原料)藍釉,在中國陶瓷史上留下了光輝的篇章。邛窯釉色以青綠色(亦稱綠松石色)為多,兼有不同程度灰綠色和灰黃色。第三章北方白釉瓷的創燒北朝時間北方白釉瓷的出現,不僅打破了青釉瓷一統天下的格局,形成了我國陶瓷歷史上南青北白相互爭艷的兩大體系,而且在制瓷技術上取得了許多突破,為我國制瓷業的發展創造了非常重要的條件。白釉的出現是我國制瓷技術進步的必然結果,技術進步首先表現在原料的使用和配方的改進,從而形成了以邢窯為代表的如銀似雪的白釉瓷。東晉葛洪《肘後備急方》有:「井中令冷澈如水,白磁器及金銀器……」出現了「白磁器」一詞,但不能確定該書(為後人增補並易名)的成書年代,也得不到考古資料的證實。

圖16-1唐邢窯白釉「盈」字款白釉海棠碗,河北內丘縣唐墓出土,內丘縣文保所藏。

圖16-2唐邢窯白釉「盈」字款白釉海棠碗,河北內丘縣唐墓出土,內丘縣文保所藏。第一節白釉瓷的燒造地區由於南方與北方制瓷原料不同,其陶瓷工藝發展過程亦迥然不同。這種不同反映在瓷器的興衰過程中,則是早期的白瓷大多數出現在長江以北,特別是集中在黃河兩岸的河北與河南兩省,而長江以南早期白瓷的出現則要比北方晚數百年,但北方白瓷在唐宋以後衰落,取而代之的則又是南方的白釉瓷。這一現象的存在,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在發展初期,自然資源是主要的,發展後期社會背景則又是主要的。唐代文獻中雖有四川大邑白瓷和廣州白瓷,但均停留在文字上,也沒有考古資料證實。故本書不以討論。

圖17北宋定窯白釉「官」字款蓮紋凈瓶,河北定縣靜志寺塔基出土,定州博物館藏。一、長江以北白釉瓷窯目前所見以邢窯北朝至隋白瓷為最早,隋代白瓷窯址除邢窯外目前尚未發現。唐代河南鞏縣窯和河北定窯也開始燒造白瓷,此外唐代白釉瓷窯還有河南密縣窯和郟縣窯,山西平定窯和渾源窯,安徽蕭縣窯以及陝西銅川窯。以邢、定兩窯質量最好,鞏縣窯次之,其餘的白釉瓷窯屬於粗瓷類。為了改進瓷器的外觀質量,多數採用了化妝土方法。如鞏縣窯、銅川窯等唐代白釉下均施有化妝土。由於胎色深灰,化妝土呈淡黃色,一層薄釉又為無色透明的,因而受胎和化妝土顏色的影響,這種白瓷帶有明顯的淡黃色。

圖18北宋定窯白釉「官」字款六花瓣口蟬紋盤,河北定縣靜志寺塔基出土,定州博物館藏。二、長江以南白釉瓷窯目前南方不見隋代白釉瓷窯發現,唐代白釉僅見湖南長沙窯出土數件乳濁釉白瓷,器型有橫柄壺、托盞和白釉點彩瓷片,似乎難以證實長沙窯的「乳濁釉白瓷」是否為真實白瓷,因為窯內氣氛、溫度、位置等都有可能改變其原呈色,特別是溫度不夠的生燒更易出現這種「乳濁釉白瓷」。確在實據的是景德鎮五代白釉瓷,產於勝梅亭窯、黃泥頭窯、白虎灣窯等。有人據景德鎮雲門教院斷碑中載有唐人陸士修詩句「素瓷傳靜夜」考證,認為「素瓷」即白瓷,那麼景德鎮唐代即已燒造白瓷。筆者認為「素」字有多釋,還需實物證據。

圖19唐鞏縣窯白釉三足樽,鞏縣窯址出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圖20唐鞏縣白釉貫耳瓶,鞏縣窯址出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第二節邢窯一、邢窯遺址分布邢窯是我國生產白瓷最早的窯場,創燒於北朝晚期,經隋代的發展,唐代已達到鼎盛階段,成為我國白瓷生產中心,五代、宋、金、元,代代傳承。遺址主要位於河北內丘、臨城、邢台三縣和邢台市區境內的太行山東麓丘陵和平原地帶,分部於京廣鐵路以西的泜河、李陽河流域,集中在臨城縣西雙井以南、邢台縣西堅固以北約60公里、寬30公里的狹長地帶內。西雙井、祁村、崗頭、澄底、射獸、南程村、解村、山下、陳劉庄、內丘城關等26處不同時期瓷窯。

圖21-1南宋建窯曜變天目盞,日本藏。二、胎釉、造型、裝飾及燒造工藝特徵邢窯白瓷從瓷質上來說,共有三個瓷種,即「粗白瓷」、「細白瓷」、「精細透光白瓷」。

圖21-2南宋建窯曜變天目盞,日本藏。粗白瓷北齊時胎色灰黃,一般不施化妝土;隋代胎色青灰,施化妝土,而後更進一步用白色粘土製胎;唐代進一步精選胎釉原料,旋坯技法更加規範,採用匣缽正燒法,消除了器物內的支燒痕;五代時胎質粗松,胎色多灰黃或灰青,施化妝土,釉色多灰白,製作工藝粗糙;北宋金元產品單調,實用性更加突出,體態輕盈。細白瓷的胎質致窯細膩,胎色為雪白、銀白,燒成溫度較高,在1350度左右,屬「硬瓷」。正是文獻中的「類銀」、「類雪」的細白瓷。精細透光白瓷隋代創燒,胎體有薄厚兩種,胎色為乳白,與德化窯「豬油白」相似,厚胎的特點是胎質細膩而柔潤,釉皮極薄與胎壁混為一體,難以分出胎與釉,給人的直觀是「脂油白蠟」,它雖然器壁較厚,均能透影;薄胎做工極為精細,胎厚僅0.7~1毫米,能達到光照見影的程度。唐人元積詩中有「雕晚荊玉盞,烘透內丘瓶。」可能即指這類透影白瓷。

圖22-1南宋建窯兔毫盞,日本藏。裝飾手法多樣,刻劃、點彩、捏塑、鏤空、模印、貼花、鐵鏽花、剔花等。北齊、隋以窯柱、墊片架明火燒制;唐代細白瓷匣缽正燒,底部鋪砂;五代時砂圈疊燒;宋金時多以支圈覆燒,口沿刮釉澀口,即所謂「芒口」;金元時使用砂圈法,即內底刮釉成澀圈,大件產品多採用墊珠支燒法(套燒)。

圖22-2南宋建窯兔毫盞,日本藏。三、「盈」、「官」等款瓷國為外出土了不少「盈」、「官」等款白瓷。據筆者統計,目前國內所見「盈」(包括殘器,還有1件「盈、翰林」雙款器)字款白瓷共計57件(窯址出土者不計)。器型有碗、盤、帶蓋執壺,執壺、罐、盞托、枕、蓋盒等。「大盈」字款白瓷共計16件(窯址出土者不計)。器型均為大平底碗。「翰林」(包括雙字款「盈、翰林」罐)共計10件(窯址出土者不計)。器型僅見罐,部分有蓋,款識均刻於罐底。窯址曾出土1件白釉器蓋,上刻「翰林」款。流通成品中未發現有器蓋上刻款者。

圖23-1南宋福清窯黑釉碗(粘匣缽),福建福清窯址出土,私人藏。「官」、「新官」款白瓷,目前所見「官」款白瓷157件(窯址出土者不計)。器型有碗、盤、碟、洗、缽、瓶、瓿、枕、罐、托盞、水盂、水丞、水注、溫碗、溫壺、執壺、凈瓶、長頸瓶、盤口瓶、海棠杯、葫蘆執壺、盤口穿帶壺、腰形高足盤、高足亞形盒等,器形多種多樣。字款均刻於足底,惟陝西出土一件碗或罐殘片「官」字刻於腹外壁釉面上。「新官」款白瓷24件(窯址出土者不計),器型有碗、盤、缽、把杯、盞托、鎏金銀套鳳首瓶幾種。「官」、「新官」款白瓷合計183件,若加上窯址出土標本,估計有200件以上。

圖23-2南宋福清窯黑釉碗(粘匣缽),福建福清窯址出土,私人藏。這些「官」類款瓷器,引起了國內外學者及收藏家的極大關注。關於「盈」、「大盈」、「翰林」款白瓷的窯口為邢窯,目前學術界多認可。確定瓷器的窯屬,最可信的是在窯址中發現相同的標本,甚至相同的款識。1984年內丘邢窯出土「盈」字款細白瓷標本數件。 1987~1991年較系統調查、試掘邢窯遺址中,出土「盈」字款執壺、碗、盤標本多件,確定了「盈」字款瓷的產地。但也有研究者堅信遼墓中出土的「盈」字款白釉芒口碗為定窯產品。是否意味著他們確信定窯遺址也終會出土五代「盈」字款白瓷標本呢?關於「盈」銘款陶瓷的涵義,多數人持「貢瓷」,貢天子大盈庫,「大盈」銘款白瓷在邢台市數處建築工地中多見出土。

圖24-1南宋福清窯青釉刻花碗,福建福清窯址出土,私人藏。關於「官」、「新官」字款白瓷的產地、時代及字款的內涵問題,目前存在著不同的看法和意見。但有一點目前學術界已達成共識,即定窯是「官」、「新官」字款白瓷的產地之一。筆者以為,目前可肯定燒造「官」款白瓷的有定窯與邢窯。2003年夏為配合內丘縣舊城改造,邢窯(縣城窯)遺址搶救發掘,在晚唐文化層中發現10餘件「官」款白瓷碗、盤標本,均為圈足,除足根無釉,余施滿釉,字款均為行書(也許有楷書),字體大致雷同,分施釉前和施釉後刻款兩種,其中有的「官」款白瓷碗還粘連大半個匣缽,可確信為該窯燒造無疑。

圖24-2南宋福清窯青釉刻花碗,福建福清窯址出土,私人藏。河北井陘縣天長鎮井陘窯經出土的白瓷標本中,有數片在底部刻有「官」字款。天長郵局試掘中,五代層中還見「官」字款細白瓷盒殘件。這一發現確為「官」字款白瓷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資料。以往研究者一般見到「官」類款瓷器,習慣性的想到官窯並與之與御窯或貢瓷相提並論。要談「官」、「新官」等「官類」款窯口的性質,就必須重新討論「官窯」的概念,力求統一對「官窯」的正確認識。名正才可以言順,只有理順了「官窯」的來龍去脈,才可能心平氣和地探討「官類」款窯口的性質。通過筆者考證、研究,釐清了大部分「官」類款瓷的時代、窯口及其涵義。解決了部分遺留難題,對「貢窯」、「官窯」、「御窯」、「民窯」的概念進行了分析,並總結出只有官窯與民窯之兩大類。首次提出生產「官」、「新官」款的窯址是地方官窯,如越窯、邢窯、定窯、建窯、耀州窯等,均發現「官」款瓷和窯業工具。同時部分窯址又出土了「官樣」,如越窯、卭窯等,說明窯場群中設立了「監瓷窯務官」,目的是負責稅務。邢窯、定窯中發現的多種字款瓷,如「盈」、「翰林」、「官」、「新官」等,證明在這兩大窯址群中,有民窯與地方官窯共存,而民窯中的「盈」款等瓷為貢瓷,「官」款等瓷為地方官窯的商品流通瓷,這此窯場中都有瓷販商人活動。故「官」或「新官」款瓷見於我國的陝西、河南、河北、遼寧、北京、山東、內蒙古、四川、湖南、浙江、廣東、台灣等地及國外的埃及福斯塔特遺址、韓國慶州皇龍寺遺址、蒙古國等就不足為奇了,國外如日本、英國、美國、法國、德國、瑞典等也收藏了數十件。第三節定窯與鞏縣窯一、定窯位於曲陽縣的定窯是宋代所謂「五大名窯」之一,創燒於唐代早期,盛於宋,金代續燒,衰於元代。宋代定窯白瓷深得朝廷賞識,曾作為貢瓷,影響深遠。北京、河北、山西、四川、江西等地瓷窯都仿燒過定窯刻、印花白瓷,形成龐大的定窯類型。

圖25南宋武夷山窯金彩文字武夷山圖天目碗,日本藏。定窯的主要產品有黃釉、褐釉、黑釉、醬釉、綠釉等瓷種,白釉為大宗產品。黃釉瓷流行唐代,褐釉瓷的流行時代與黃釉瓷相當。黑釉被稱之為「黑定」、「墨定」,釉色漆黑、光亮,胎與白釉瓷同,是北宋時的名品,產量不多。醬釉即所謂「紫定」,亦即「定州紅瓷」,流行年代北宋至金,金代出現覆燒印花器。明初曹昭《格古要論》所說的「有紫定色紫,有墨定色黑如漆,土俱白,其價高於白定。」所以,從明初至今,這類定瓷價格都很高。其實,他們都是一種黑釉瓷,因配方、氣氛、溫度的不同,產生了醬紅、醬黑等色澤。所謂綠釉瓷,實際上是低溫鉛釉,只是胎體為瓷質,是否可稱「瓷」呢?鞏縣窯唐三彩與白瓷的胎質相同,是否也稱「唐三彩瓷」呢?故筆者將之排出「瓷」的範疇,凡低溫鉛釉,二次燒成者的鉛釉製品,如絞胎器、宋遼金元三彩等,本書不收。

圖26-1南宋武夷山窯金彩文字「壽山福海」天目碗,日本藏。定窯白瓷,興起在邢窯、鞏縣窯之後,在器物造型上首先是繼承邢窯的傳統,不僅在器型種類上都與邢窯產品相類似,而且同樣的玉璧底和空心的圓唇口,造型風格幾乎和邢窯相同。北宋以後,定窯在繼承吸收邢窯傳統的基礎上,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特別是北宋後期創造了覆燒工藝,已完全擺脫了邢窯的影響,以自身的文化品味的獨特類型,反過來又影響了邢窯的金代產品。定窯燒制的雖然仍是碗盤、瓶罐等多種生活日用品,但卻增加了形象生動的仿生器物造型,如花瓣狀盤碗、盒,瓜棱狀碗及葉狀盒、人形壺、桃式和石榴式盒、五獸足薰爐、龍首凈瓶、孩兒枕、卧女枕等,以及一些小型人物和動物雕塑等裝飾器物和瓷鈴、瓷球等玩具。碗盤之類器物胎的厚度也較邢窯器更薄,口徑30厘米的大盤也僅厚2~4毫米,表現了定窯興盛時期器物挺拔、清秀、文雅的藝術風格。儘管這些金銀扣的「芒口」大型盤碗口大壁薄,但卻很少變型,這不能不歸功於支圈芒口覆燒的新工藝。定窯初期的裝飾較為單調,入宋後裝飾方法得到了較快的發展,除已有刻劃花紋外,又創造了輪制模印壓印花一次成型工藝,使定窯的裝飾工藝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刻花紋飾使用的工具有梳篦刀、竹尖刀、單線和雙線刀等。定窯的金銀銅扣裝飾是特別值得一提的,過去一直以為金銀銅扣是掩蓋工藝缺陷的一種措施,陸遊《老學庵筆記》:「故都時,定器不入禁中,惟用汝器,以定器有芒。」因為有芒口,宮廷棄而不用。筆者則不以然,認為「芒」是指光芒。蘇軾題趙昌黃葵圖句:「低昂黃金杯,照耀初日光。檀心自成暈,翠葉森有芒。」是指一種金葵花杯盞,仿生黃蜀葵。《證類本草》引寇宗奭《衍義》曰:「黃蜀葵花,與蜀葵別種,非為蜀葵中黃者也。葉心下有紫檀色。」檀心是指杯內底心的紫檀色,翠葉森指葵花杯上金色花瓣多,有芒亦指光芒。

圖26-2南宋武夷山窯金彩文字「壽山福海」天目碗,日本藏。引用文獻,就自然要多加思考,其真實性應放在研究的首位。對文獻理解上的偏差,也會影響到其結論的準確性。審視文獻,除《垣齋筆衡》外,以「定器有芒」句行文相似的記載還有3處,一為陸遊《老學庵筆記》:「故都時,定器不入禁中,惟用汝器,以定器有芒。」二為《負喧雜錄》,三為明正德五年承天貴《汝州志》曰:「汝窯,創始無考。元至元間,以定州白瓷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瓷,最美。」「定州白磁器有芒」,關鍵在於「芒」字的解讀。所有研究者都認為「芒」是指芒口,即覆燒工藝中的口沿無釉露胎。愚以為「芒」應是指光芒,定州白瓷白色耀眼,有一種光的鋒芒。為什麼要突出「白瓷有芒」,而不說定州瓷器有芒?因為他色器物雖也有澀口覆燒,卻沒有耀眼的鋒芒。這一結論從乾隆多首詩中也可得以認證,如乾隆《詠定窯三羊洗》:「運久矣息寒芒註:宋時以定器有光芒,不用。惟用官窯器,見高士奇詩。」已說明順治~康熙時期高士奇(1645~1704年)即有「芒」為「光芒」、「寒芒」之說。如果「芒」是指芒口,內廷只需令定窯燒造傳統的無芒口白瓷即可,何需另設汝窯?又除圓器碗盤類澀口覆燒外,琢器多數正燒無澀口。另外,皇室所用定瓷均有金銀稜扣,也不存在「有芒不堪用」。定窯在北宋中期前尚未在覆燒之澀口(芒口)碗,金棱器在此之前已大盛,可知芒口器是因金銀棱扣的習尚而生。如台北故宮藏定窯「印花牡丹碗」、「瑩白三足洗」,儘管口鈐銅扣,然而底足內均有支釘或墊燒痕迹。其次,以支釘仰燒的汝窯「卵青圓洗」口沿有已經脫落的金屬扣痕,露出無釉澀口。說明仰燒瓷器也可將口沿一周釉水抹去,產生澀口以便於扣金銀的附著力。

圖27南平窯黑釉執壺,福建南平窯址出土,私人藏。故定窯「芒口」並不是一種缺陷,而是一種工藝進步,在提高產量的同時,更適合於金銀棱扣。因而陸遊「故都時,定器不入禁中,惟用汝器,以定器有芒。」等非指澀口,而應指白色刺眼的光芒。宮廷命汝州造青瓷窯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顏色關係,與國人的崇玉情結相關,特別是士大夫推崇以玉比德,以至判別瓷皿優劣的標準亦如是。如陸羽《茶經》評價越窯青瓷似冰類玉為上品,而邢窯白瓷似雪類銀不如越器也。可見作者有「尚青抑白」的鮮明觀點。唐李肇《翰林志》有:「凡太清宮道觀薦告詞文,皆用青藤朱字,謂之青詞。」《道門寶制》亦有:「青紙朱書,以代披肝瀝血之謂也」的記載,史籍中還有宋徽宗作青詞的多種記載。改用汝瓷即是這種「尚青抑白」傳統情結的具體反映之一。

圖28-1南平窯褐釉軍持壺,福建南平窯址出土,私人藏。《正德汝州志》亦曰:「元至元間,以定州白瓷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瓷,最美。」所指至元應為後至元,前至元的可能性不大。元開國之始尚無暇考慮造瓷問題,且元人 「國俗尚白,以白為吉」,很難想像為什麼會棄白尚青,尚青也只能是元人在不斷漢化過程中的漸變。另外,定窯入元已停燒,那來元代芒口定器?這也是「芒」非言芒口的證點之一。

圖28-2南平窯褐釉軍持壺,福建南平窯址出土,私人藏。宋人的記載較含糊,可能也有其難以後齒而有意隱瞞的原因。五代以後,契丹多次南下掠奪中原財物,虜掠人口,特別是工匠,對窯戶尤為如此,史載遼兵多次佔領定州。《遼史·地理志》載:「弘政縣,世宗以定州俘戶置,民工織班,多技巧」。1004年遼發動對宋大規模進攻,直達黃河岸上澶州城下,宋被迫與遼簽訂「澶淵之盟」,承認遼對幽雲的統治。這樣定州曲陽便暴露於遼,遼兵南下犯境,定州便首當其衝。金兵亦多次南下,定窯所在地中山在金人統治之下,宋朝對定窯的統治已經喪失。朝廷只好改用汝窯瓷,這也是朝廷用汝瓷而不得不棄定的主要原因之一。「定州白瓷有芒」只是愛國人士的一種掩飾之藉口而已。

圖29南宋吉州窯剪紙佛像碗,上海博物館藏。第三節定窯與鞏縣窯一、定窯位於曲陽縣的定窯是宋代所謂「五大名窯」之一,創燒於唐代早期,盛於宋,金代續燒,衰於元代。宋代定窯白瓷深得朝廷賞識,曾作為貢瓷,影響深遠。北京、河北、山西、四川、江西等地瓷窯都仿燒過定窯刻、印花白瓷,形成龐大的定窯類型。

圖25南宋武夷山窯金彩文字武夷山圖天目碗,日本藏。定窯的主要產品有黃釉、褐釉、黑釉、醬釉、綠釉等瓷種,白釉為大宗產品。黃釉瓷流行唐代,褐釉瓷的流行時代與黃釉瓷相當。黑釉被稱之為「黑定」、「墨定」,釉色漆黑、光亮,胎與白釉瓷同,是北宋時的名品,產量不多。醬釉即所謂「紫定」,亦即「定州紅瓷」,流行年代北宋至金,金代出現覆燒印花器。明初曹昭《格古要論》所說的「有紫定色紫,有墨定色黑如漆,土俱白,其價高於白定。」所以,從明初至今,這類定瓷價格都很高。其實,他們都是一種黑釉瓷,因配方、氣氛、溫度的不同,產生了醬紅、醬黑等色澤。所謂綠釉瓷,實際上是低溫鉛釉,只是胎體為瓷質,是否可稱「瓷」呢?鞏縣窯唐三彩與白瓷的胎質相同,是否也稱「唐三彩瓷」呢?故筆者將之排出「瓷」的範疇,凡低溫鉛釉,二次燒成者的鉛釉製品,如絞胎器、宋遼金元三彩等,本書不收。

圖26-1南宋武夷山窯金彩文字「壽山福海」天目碗,日本藏。定窯白瓷,興起在邢窯、鞏縣窯之後,在器物造型上首先是繼承邢窯的傳統,不僅在器型種類上都與邢窯產品相類似,而且同樣的玉璧底和空心的圓唇口,造型風格幾乎和邢窯相同。北宋以後,定窯在繼承吸收邢窯傳統的基礎上,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特別是北宋後期創造了覆燒工藝,已完全擺脫了邢窯的影響,以自身的文化品味的獨特類型,反過來又影響了邢窯的金代產品。定窯燒制的雖然仍是碗盤、瓶罐等多種生活日用品,但卻增加了形象生動的仿生器物造型,如花瓣狀盤碗、盒,瓜棱狀碗及葉狀盒、人形壺、桃式和石榴式盒、五獸足薰爐、龍首凈瓶、孩兒枕、卧女枕等,以及一些小型人物和動物雕塑等裝飾器物和瓷鈴、瓷球等玩具。碗盤之類器物胎的厚度也較邢窯器更薄,口徑30厘米的大盤也僅厚2~4毫米,表現了定窯興盛時期器物挺拔、清秀、文雅的藝術風格。儘管這些金銀扣的「芒口」大型盤碗口大壁薄,但卻很少變型,這不能不歸功於支圈芒口覆燒的新工藝。定窯初期的裝飾較為單調,入宋後裝飾方法得到了較快的發展,除已有刻劃花紋外,又創造了輪制模印壓印花一次成型工藝,使定窯的裝飾工藝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刻花紋飾使用的工具有梳篦刀、竹尖刀、單線和雙線刀等。定窯的金銀銅扣裝飾是特別值得一提的,過去一直以為金銀銅扣是掩蓋工藝缺陷的一種措施,陸遊《老學庵筆記》:「故都時,定器不入禁中,惟用汝器,以定器有芒。」因為有芒口,宮廷棄而不用。筆者則不以然,認為「芒」是指光芒。蘇軾題趙昌黃葵圖句:「低昂黃金杯,照耀初日光。檀心自成暈,翠葉森有芒。」是指一種金葵花杯盞,仿生黃蜀葵。《證類本草》引寇宗奭《衍義》曰:「黃蜀葵花,與蜀葵別種,非為蜀葵中黃者也。葉心下有紫檀色。」檀心是指杯內底心的紫檀色,翠葉森指葵花杯上金色花瓣多,有芒亦指光芒。

圖26-2南宋武夷山窯金彩文字「壽山福海」天目碗,日本藏。引用文獻,就自然要多加思考,其真實性應放在研究的首位。對文獻理解上的偏差,也會影響到其結論的準確性。審視文獻,除《垣齋筆衡》外,以「定器有芒」句行文相似的記載還有3處,一為陸遊《老學庵筆記》:「故都時,定器不入禁中,惟用汝器,以定器有芒。」二為《負喧雜錄》,三為明正德五年承天貴《汝州志》曰:「汝窯,創始無考。元至元間,以定州白瓷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瓷,最美。」「定州白磁器有芒」,關鍵在於「芒」字的解讀。所有研究者都認為「芒」是指芒口,即覆燒工藝中的口沿無釉露胎。愚以為「芒」應是指光芒,定州白瓷白色耀眼,有一種光的鋒芒。為什麼要突出「白瓷有芒」,而不說定州瓷器有芒?因為他色器物雖也有澀口覆燒,卻沒有耀眼的鋒芒。這一結論從乾隆多首詩中也可得以認證,如乾隆《詠定窯三羊洗》:「運久矣息寒芒註:宋時以定器有光芒,不用。惟用官窯器,見高士奇詩。」已說明順治~康熙時期高士奇(1645~1704年)即有「芒」為「光芒」、「寒芒」之說。如果「芒」是指芒口,內廷只需令定窯燒造傳統的無芒口白瓷即可,何需另設汝窯?又除圓器碗盤類澀口覆燒外,琢器多數正燒無澀口。另外,皇室所用定瓷均有金銀稜扣,也不存在「有芒不堪用」。定窯在北宋中期前尚未在覆燒之澀口(芒口)碗,金棱器在此之前已大盛,可知芒口器是因金銀棱扣的習尚而生。如台北故宮藏定窯「印花牡丹碗」、「瑩白三足洗」,儘管口鈐銅扣,然而底足內均有支釘或墊燒痕迹。其次,以支釘仰燒的汝窯「卵青圓洗」口沿有已經脫落的金屬扣痕,露出無釉澀口。說明仰燒瓷器也可將口沿一周釉水抹去,產生澀口以便於扣金銀的附著力。

圖27南平窯黑釉執壺,福建南平窯址出土,私人藏。故定窯「芒口」並不是一種缺陷,而是一種工藝進步,在提高產量的同時,更適合於金銀棱扣。因而陸遊「故都時,定器不入禁中,惟用汝器,以定器有芒。」等非指澀口,而應指白色刺眼的光芒。宮廷命汝州造青瓷窯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顏色關係,與國人的崇玉情結相關,特別是士大夫推崇以玉比德,以至判別瓷皿優劣的標準亦如是。如陸羽《茶經》評價越窯青瓷似冰類玉為上品,而邢窯白瓷似雪類銀不如越器也。可見作者有「尚青抑白」的鮮明觀點。唐李肇《翰林志》有:「凡太清宮道觀薦告詞文,皆用青藤朱字,謂之青詞。」《道門寶制》亦有:「青紙朱書,以代披肝瀝血之謂也」的記載,史籍中還有宋徽宗作青詞的多種記載。改用汝瓷即是這種「尚青抑白」傳統情結的具體反映之一。

圖28-1南平窯褐釉軍持壺,福建南平窯址出土,私人藏。《正德汝州志》亦曰:「元至元間,以定州白瓷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瓷,最美。」所指至元應為後至元,前至元的可能性不大。元開國之始尚無暇考慮造瓷問題,且元人 「國俗尚白,以白為吉」,很難想像為什麼會棄白尚青,尚青也只能是元人在不斷漢化過程中的漸變。另外,定窯入元已停燒,那來元代芒口定器?這也是「芒」非言芒口的證點之一。

圖28-2南平窯褐釉軍持壺,福建南平窯址出土,私人藏。宋人的記載較含糊,可能也有其難以後齒而有意隱瞞的原因。五代以後,契丹多次南下掠奪中原財物,虜掠人口,特別是工匠,對窯戶尤為如此,史載遼兵多次佔領定州。《遼史·地理志》載:「弘政縣,世宗以定州俘戶置,民工織班,多技巧」。1004年遼發動對宋大規模進攻,直達黃河岸上澶州城下,宋被迫與遼簽訂「澶淵之盟」,承認遼對幽雲的統治。這樣定州曲陽便暴露於遼,遼兵南下犯境,定州便首當其衝。金兵亦多次南下,定窯所在地中山在金人統治之下,宋朝對定窯的統治已經喪失。朝廷只好改用汝窯瓷,這也是朝廷用汝瓷而不得不棄定的主要原因之一。「定州白瓷有芒」只是愛國人士的一種掩飾之藉口而已。

圖29南宋吉州窯剪紙佛像碗,上海博物館藏。二、鞏縣窯鞏縣窯以河南鞏義市站南鎮大、小黃冶村為主要生產區,以往多稱黃冶三彩窯是因為這裡是唐三彩的主產區。以往人們只知道河北邢、定兩窯生產精美白瓷,自鞏縣窯調查、採集和科學發掘後,證實鞏縣窯唐代也生產精美白瓷,而且還生產了我國最早的白釉青花瓷。

圖30-1南宋吉州窯剪紙團花紋碗,日本藏。對於唐青花瓷的起源和產地問題,歷來是國內外陶瓷界關注的焦點。1999年印尼海域發現9世紀沉船「黑石號」,出水67000件中國唐代陶瓷器,其中有3件青花瓷,證實中國唐代生產青花瓷,江蘇揚州唐代地層也出土了數件青花瓷。鞏縣窯發掘品中的幾件青花碗、罐、水注殘片與「黑石號」、揚州的青花瓷年代、工藝一致。

圖30-2南宋吉州窯剪紙團花紋碗,日本藏。關於唐青花是陶或瓷的問題,是學術界爭論的焦點。各執一詞,相持不下。科學是公證的,經多次測試,三彩釉(包括鈷藍彩)氧化鉛含量達36.7~61.8 wt%,白釉鈷藍彩釉中氧化鉛的含量在34~54wt%之間,屬鉛釉陶;而唐青花瓷釉中沒有發現氧化鉛,屬高溫鈣釉或稱鈣鎂鹼釉。因此,證明唐青花是瓷。同時也把以往視為唐青花「白釉鈷藍彩」釉陶從唐青花中分離了出來,唐青花的概念得以明確。黃冶窯最新考古資料顯示:窯址出土的唐·青花執壺殘片,內外施白釉,釉質純凈,釉下飾青花紋,白色胎質堅硬。而唐白釉藍彩碗殘片,施白中泛黃富鉛釉,釉下敷層化妝土,口沿施藍彩條帶紋,灰白胎,屬釉陶。

黃冶窯挖掘現場以往對於河南窯口白瓷多從為是粗糙產品,黃治窯出土了不少精緻白瓷,如貫耳瓶、三足樽、斂口缽、三足爐及各式碗、罐、盆等。為收藏於國內外各大博物館的那部分不屬於邢、定窯的唐代細白瓷找到了窯口歸屬。如國外伊拉克薩馬拉出土的中國唐代白瓷,過去被認為是邢窯或定窯產品,現在可歸入鞏縣窯。

河南鞏義窯博物館藏鞏縣窯白瓷有粗、細之分,但都是在柴窯中以氧化焰燒成,使胎和釉白中而泛微黃,均施有化妝土,器型以碗、盤為主,也見高足盤、豆、水池、唾盂、粉盒、單柄杯、枕、茶具、酒具等。口沿有圓尖唇、翻沿圓唇等,底足有平底實足、淺圈足、玉璧形足等。碗型竟多達十餘種,以敞口、環形淺圈足的一種最多。鞏縣窯白瓷都是素麵,目前未發現刻劃花紋裝飾,只發現碗口呈四花瓣形等。鞏縣窯白釉瓷在唐代的整個燒造時間相對較短,但在窯址出土標本中可見到與邢窯、定窯相媲美的精細白釉瓷。為《新唐書·地理志》中記載的河南府在盛唐開元時貢白瓷,提供了重要依據。附件

鞏義2.jpg (41.87 KB)2011-2-5 20:45

鞏義3.jpg (27.5 KB)2011-2-5 20:45

鞏義4.jpg (33.72 KB)2011-2-5 20:45

鞏義5.jpg (34.2 KB)2011-2-5 20:45

第二節南宋官窯長期以來,學術界對南宋官窯的相關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爭論不斷。所謂南宋官窯,目前已發現兩處,即杭州市南郊烏龜山郊壇下官窯、鳳凰山與九華山之間的老虎洞「修內司官窯」。

圖66「北宋鈞窯玫瑰紫尊」(為明前期),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一、郊壇下官窯郊壇下官窯創燒於紹興八年或紹興十三年,隨著南宋結束而終結。遺址出土標本3萬餘件,完整器很少,能復原的器形也不多,共有器形23件,有碗、盤、三足盤、碟、盞、洗、盒、杯、缽、盆、花盆、唾具、爐、尊、觚、壇、燈、盞、瓶、壺、罐、器蓋、器座、彈丸。除飲食等日用器具外,禮器和陳設器比例較大,有鼎式爐、奩式爐、鬲式爐、蔥管足爐、簋式爐、貫耳瓶、膽瓶、盤口長頸瓶、六棱瓶、八棱瓶、花口瓶等,其中爐、尊、觚、瓶等多數是仿古銅器、玉器的造型式樣。前期壁薄胎細,胎色有淺灰、灰、深灰、灰黑等,釉層較薄,釉色有粉青、灰青、米黃等,釉面多有開片紋,圓器圈足高而外撇,以支釘支燒,外底釉面多留有3、5枚針尖狀支釘痕,也有多至10枚的;後期胎壁更薄,而釉層不斷加厚,至此開始多次素燒、多次施釉,胎薄如紙、釉若堆脂,達到了類玉的效果,裝坯支墊具改用墊餅,故圈足變得矮小精緻,足端刮釉以免與墊餅黏連。因口部釉汁流動,口沿隱現胎骨的紫色,而足端刮釉的露胎部分經二次氧化為鐵褐色,形成了「紫口鐵足」。胎薄釉厚青瓷的成功燒造,標誌著南宋官窯的工藝技術達到了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

圖67金磁州窯類型白釉紅綠彩玉壺春瓶,甘肅平涼市出土,平涼市博物館藏。官窯瓷未見出土。1972年浙江湖州下昂鄉山塘村墓葬出土了2件「紫口鐵足」墊餅燒瓷器,被定為官窯六瓣蓮口碗、官窯粉青釉把杯(後改定為龍泉仿官),1978年下昂鄉山塘村墓葬又出土了1件「紫口鐵足」墊餅燒瓷杯,定名為龍泉窯青瓷杯。那麼同墓所出的六瓣蓮口碗也應該是龍泉仿官。

圖68金代河南窯口黑釉瀝粉彩長頸瓶,美國波±頓美術館藏。一般認為它是南瓷北燒,即北方汝窯帶來的工藝技術,是傳承了北宋官窯的衣缽。有人認為南宋前期的官用瓷是由北方匠人在龍泉燒制,南宋官窯在臨安燒造時,則由北方匠人與龍泉窯工聯手燒造。也有學大膽地提出,南宋官窯源於越窯,郊壇下官窯是繼承了低嶺頭上層類型工藝發展而來。其製品特點、工藝技術、窯爐設備與同期的越窯系窯場一脈相承,北宋晚期的「越窯秘色瓷」中這類黑胎青瓷紋片釉就是後來成為南宋官窯之青器的模範,南宋官窯應該是越窯系青瓷的繼續與發展。筆者以為目前杭州所見兩處南宋「官釉」窯標本及清宮傳世品,雖與汝瓷有相似的裝燒工藝,但胎釉並不一致,而部分與越窯低嶺頭、寺龍口窯址的部分精品相似。南宋「官釉」中的黑胎開片釉則與龍泉大窯相似,汝窯不見。

圖69元代景德鎮卵白釉瀝粉五彩高足杯,內蒙古出土,上海博物館藏。二、老虎洞「修內司官窯」「修內司官窯」一直是中國陶瓷史上的難解之謎,爭議不斷。窯址初期燒造越窯類青瓷,約為北宋時期。南宋初年燒造官窯類仿青銅禮器為主的瓷器和日用生活用具。元代燒造的仿哥器,因發現褐彩書寫「官窯」款標本,可能是一處元代地方官府開辦的以仿南宋官窯為主的窯址。

圖70-1元代景德鎮卵白釉瀝粉五彩碗,上海博物館藏。(一)南宋地層 出土瓷片10萬多件,絕大多數可復原,已修復的有800餘件,20多種器型,有碗、盤、杯、罐、碟、托盞、洗、套盒、缽、盆、花盆、筆架、琮式瓶、爐、尊、觚、壺、器蓋、器座等。這裡僅就有可能是修內司官窯的「南宋初年」出土物作些介紹。前期以厚胎厚釉為主,薄胎厚釉少見,胎色黑褐、灰黑、灰白,釉色以粉青為主,米黃次之,還有灰青、灰黃等色。多數釉面開片紋,常見「紫口鐵足」特徵。除少數裹足支燒外,多數為足端刮釉以墊餅墊燒。

圖70-2元代景德鎮卵白釉瀝粉五彩碗,上海博物館藏。(二)元代地層 其實與南宋地層並不能清晰分辨出來,因窯具中發現元代八思巴文字的餅形支墊,才硬性分成了南宋初年與元代兩期。此處「修內司官窯」規模不大,卻斷斷續續跨越了北宋、南宋初年、元代三個時期。元代器物主要有碗、盤、洗、瓶、爐、鳥食罐等,流行花瓣口與瓜瓣腹。胎體粗厚,色以褐色為主,還有黑褐色胎及少量棕色、赭褐色胎等。釉色以類黃、灰青、月白等為主,大部分釉有較強的玻璃質感,釉內有小氣泡。裝燒方法以滿釉支燒為主,支釘為3~6個不等,少見墊餅燒。該層出土的器物與傳世哥窯相似,可能是所謂的「傳世宋代哥窯」製品。-------------------------------------------------第三節傳世哥窯目前傳世宋代哥窯一直是窯址無著落,故考古上沒有突破性的進展,出現了種種猜測。有人認為是龍泉窯燒造,但並無充分的證據。作為宋代產物,卻不見一字半句宋人記載,多為明清時期的追記。而元代末期雖有記載,卻是說「哥哥窯」是元末新仿古官窯,證明哥窯是元末仿宋官窯器。傳世哥窯是收藏界和古陶瓷研究者對各大博物館收的哥窯器的一個特定名稱,但它們收藏分散,內涵複雜,時代更是模糊不清。考古發掘中,宋代墓葬從未出土哥窯類器物,元明墓葬中卻見哥窯類器物出土,如上海青浦元代任氏墓、南京明初汪興祖墓,元代窖藏也出土了哥釉類器物,如安徽繁昌和安慶市的元代窖藏、江蘇溧水的元代窖藏等。

圖71北宋容縣窯高溫銅綠釉碗標本,廣西容縣窯出土,廣西自治區博物館藏。經多次科學測試,證明老虎洞元代層出土的瓷片標本與傳世宋代哥窯相符。可參閱李家治著作《簡論官哥二窯——科技研究為官、哥等窯時空定位》一書。至此哥窯完全可以所謂宋代五大名窯中刪除。

圖72唐青釉鑲嵌絞胎虎枕,浙江寧波出土。第四節福建仿龍泉青瓷福建宋元青瓷皆仿龍泉,以鄰近閩北的為最早。仿龍泉品種主要是北宋龍泉厚胎、薄釉、刻劃花的「珠光青瓷」,還有一種仿南宋龍泉厚胎、厚釉、無紋青瓷。

圖73-1元絞胎高足杯,內蒙古察右前旗集寧路古城遺址出土,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藏。福建宋元青瓷產品多為仿龍泉窯而形成自己風格的同安窯系「珠光青瓷」,同安窯系是指以汀溪窯場為中心的青瓷體系,珠光青瓷是指一種外刻直線(摺扇紋、貓搔紋),內刻劃卷草、花卉間飾篦梳、篦點紋的青瓷(多呈青黃色,類似枇杷黃色)茶碗。

圖73-2元絞胎高足杯,內蒙古察右前旗集寧路古城遺址出土,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藏。1956年陳萬里等專家到同安窯址進行調查,發現大量卷草、篦紋青黃釉碗,即是日本學者稱之為「珠光青瓷」碗,確定了「珠光青瓷」產地為同安縣汀溪窯(時屬晉江專區轄,現為廈門市同安區),引起學術界廣泛關注,而在國內外享有較高聲譽。通於歷次文物普查,目前在全省60餘個市縣中,有45個市縣的百餘處窯址主燒或兼燒這類青瓷,因這類青瓷的研究最早從同安汀溪窯考古調查開始,故學術界約定俗成,稱之為同安窯,用「同安窯系」青瓷來代表或概括這類青瓷產品。

圖74-1「北宋耀州窯絞釉碗」(未見金以前的絞釉製品),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漳浦竹樹山窯以仿北宋「珠光青瓷」類為主,兼及梅瓶等其他筆型,同時仿南宋龍泉窯厚胎、厚釉、無紋青瓷。「仿龍泉釉」青瓷器型多樣,有鬲式爐、鼎式爐、八卦紋爐、獸足爐、三乳足爐、管足爐、四足爐、雙耳爐、三柱足爐、圈足爐、高足蓮花爐、蓮荷紋梅瓶、鋪首銜環瓶、雙耳瓶、弦紋瓶、貫耳瓶、竹節長頸瓶、雙系執壺、八角杯、八角盤、「孔明碗」等及各式執壺、罐、盒、燈以及外凸雕蓮瓣紋蓋罐、碗、碟等,造型、釉色、紋飾、胎質等與龍泉窯白胎厚胎厚釉產品如出一爐,竹窯不見黑胎及厚釉薄胎(白胎類)仿龍泉產品,且有產品年代和技術引進滯後性,如龍泉窯北宋早期的薄釉雙面刻花碗在竹窯出現時已是北宋晚期,龍泉窯南宋時已改用瓷墊餅足端刮釉露胎外余滿釉,竹窯卻一直沿用泥墊餅的落後方法圈足無釉等。學術界一般認為外銷青瓷中「出土的里刻花,外凸雕蓮瓣紋碗,即為龍泉窯產品。」進而將外凸雕蓮瓣紋梅瓶、香爐、蓋罐等歸於龍泉窯。以漳浦發現這類仿泉產品,似以往陳舊觀點應該改變。

圖74-2「北宋耀州窯絞釉碗」(未見金以前的絞釉製品),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推薦閱讀:

七月不是鬼節(盂蘭盆會的由來及其發展)
從 明朝前期國力強盛看「明朝兵器發展」-頭條網
國畫|國畫的發展歷史你可知道?
穿越幻象:揭示小米發展的10大短板
檢察制度的起源與發展

TAG:中國 | 發展 | 陶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