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洛 需求層次理論
07-01
人本主義心理學是20世紀60年代興起的一種心理學流派,它是由A.馬思洛、羅洛.梅、卡爾.羅傑斯等建立起來的具有廣泛性基礎的心理學,它更傾心於人的「高級意識心理」。
推薦閱讀:
在人本主義心理學裡我們不得不提到馬斯洛——人本主義心理學之父,在他的論述中,人本主義心理學無疑在諸多方面給文藝心理學提供了獨特的啟示,而在本人學習人本主義學心理的過程中,也給我個人提供了很多人生啟迪。
要了解一個人的內在動機,「需要」無疑是一個重要的側面。在馬斯洛看來,人的需要可分為7個層次,猶如一座金字塔,它由低級到高級分別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認識需要、審美需要以及自我實現的需要,下面就我對這七個需要闡述下個人見地。 生理需要作為維持個體生存和種族發展的需要,是人類最原始,也最基本的需要。假使一個人對於衣、食、住、休息等的都沒有得到滿足,那麼他一定是處於緊張、興奮地狀態,不斷地尋求與外界環境相協調的途徑;又如對於性的需要,弗洛伊德在他早期的理論中指出,性本能是人的本能中最為可行的本能,而人的所有快感均與性有關,性是人活動的動機因素,而壓抑的性會是精神疾病的成因。一旦人的生理需要得到滿足,緊張消除,興奮降低,就失去了動機,需要有也要上升一個台階。 安全需要說的是人希望有穩定的職業,有生活的保障,喜歡處在安全,有秩序、可以預測的環境中,並願意選擇熟悉和已知的工作。這種需要得到滿足,人們就會產生安全感;否則便會引起威脅與恐懼感。歸屬與愛的需要,人希望歸屬到某一團體,成為其中的一員;希望有知心朋友,和同事保持友好的關係;渴望得到愛並把愛給予別人。很多時候安全需要和歸屬與愛的需要是同步發生的,有了安全需要才會歸屬到團體並去愛別人;愛的需要滿足了,也就有了安全感。 尊重需要是每個人在任何時候都希望具有的,尊重別人,也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一旦這種需要得到滿足,就會使人產生信心,感受到自身價值的存在,並滿懷工作地熱情,否則便會產生自卑感,使人喪失對自己的信心。於是我們明白很多關係的破裂與人與人之間的尊重問題是密不可分的,歷史上很多建立了深厚的友誼的人,無一不是把尊重對方的尊嚴放在首位。馬克思和恩格斯就是一對非常尊重對方人格思想的摯友,在馬克思最窮困潦倒的時期,恩格斯不但對他不嫌不棄,而且傾囊相助,非常尊重他的無產階級革命事業,使之實現自我價值,才有了後來的《資本論》。 認識需要更是貫穿了人一生的一種渴望了解外在與內在世界的需求,這一需要幾乎是沒有限度的求知過程,因為生命有限,而知識無涯,認識需要越強烈的人自然的實現價值的期望值也越大,處於這一階段的生命力也更加旺盛,認識需要超越了生存滿足的要求,它出諸內心,因而是一持久而又不竭的生命過程。 說到審美需要,還是要提馬斯洛,他酷愛音樂和美術,認定審美是人類人格的一個重要特點,他曾由衷的寫道:「音樂,在我內心深處是毫不猶豫地被接受的,因為對我來講,它是最高的藝術,是我生存的緣由之一。」曾經,我也有類似馬斯洛的音樂感言,可見審美需要是存在於我們每一個人的。那麼,什麼是審美需要呢?它指的是對於美的事物的觀照,品味與享受的需要。這種需要融入了所有健康人的人格之中,只是不像其他需要那樣能輕而易舉地訴諸言辭的描述。我們常常有這樣的審美需求,丑會使某些人致病(以特殊的方式),身臨美得事物會使他們痊癒,任何美的事物都能滿足人的熱望,審美已經是一種內在化的東西,無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也是一審美需求的體現。 自我實現需要乃是一種實現個人的理想、抱負,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希望完成和自己能力相稱的工作,越來越成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的需要。試想,還有什麼事能比我們完成了自己的計劃,理想實現,個人價值能力得到提升更快樂呢?自我實現的人是人類的典範,是社會上最有價值的人。 我們都希望在自己喜歡的工作上做出一番成績,來實現自我價值,但是實現最高需要往往也要具備高要求和條件,我們不僅要有接受自己,他人和自然的能力,還要建立深厚、融洽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但能洞察現實,保持知覺與現實的和諧關係,還要有超然獨立、離群獨處的思考能力。 不管是初級的生理需要,還是高級的自我實現需要,這些需要都演繹在我們人生的每一階段,或者說生活的每一角落,只是這些需要更多的是人的內在動機,深刻而不自覺地影響人的行為思想。正是因為有了像馬斯洛這樣的一些偉大的心理學家和他們科學嚴謹的理論著述,也使得人類有了更為健全的心理人格,引導人類藝術家們攀登一個又一個的藝術巔峰。推薦閱讀: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人格理論
※(456)[轉載]【轉】玄空風水核心理論闡秘之一坤壬乙訣(即九星排卦訣)
※六經開闔樞理論
※職場|金錯刀:你對定位理論一竅不通
※乾坤國寶風水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