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萬沒想到:餐飲下一波風口竟然是標準化的小吃
圖片來自網路
最近看到一則消息,煎餅餜子出了新標準,最引人注目的是給攤餅定了大小標準,直徑應在38~45cm之間。有朋友哭笑不得,以後再吃煎餅餜子,恐怕要帶把尺子?
但細思,地方特色小吃出標準並不是第一次,早在之前,揚州炒飯、肉夾饃等眾多小吃也都出了標準。
地方小吃紛紛走向標準化,少不了其背後的產業化構想。新動作頻出也預示著小吃市場洗牌在即。
眾郝餐飲研究院曾發表過一篇文章《小吃穩居品類風口,你盼了25年的機會終於來了》,就探討了小吃市場大好局勢下未來發展方向。
如今,原本被冠以「特色」的地方小吃越來越受到大眾的喜愛與關注。標準化變革之下,這條小吃市場勢必走向的創新之路正邀請著餐飲人士大顯身手,各顯本領的機會來了!
小吃品類崛起,逐步走向標準化
據《2017年中國小吃產業市場運行情況分析報告》顯示,2017 年第二季度中式快餐佔比最多,並且佔比上升較高,而中式正餐、火鍋、麵包甜點的佔比有所下降。
小吃作為中式快餐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式快餐中高占 33.2%。
這兩年,餐飲行業趨勢展望中, 越來越多人把小吃看做有潛力的餐飲品類,而市場中也出現了很多以單品、爆款小吃為主的品牌。
有靠一個小小肉夾饃成功融資8000萬的西少爺,也有將傳統水餃變成時尚水餃贏得5000萬融資的小恆水餃,前不久,某雞爪小吃獲億元A輪融資,小吃品類越來越被看好,市場未來發展可期。
在這波熱潮中,市場上湧起一批又一批的小吃,由於地方風俗的不同,原來的傳統小吃在傳播至各地的過程中幾乎都會變了模樣,出現了各種「江湖派邪教」吃法。
在這個小吃品類備受關注的重要關頭,天津餐飲行業協會煎餅餜子分會提出的天津煎餅餜子相關標準《天津市地方傳統名吃 製作加工技術規範 天津煎餅果子》被批准,瞬間引起了輿論風潮。
然而,有變革就有機遇,這種標準化的趨勢,也在給餐飲市場的小吃品類帶來新一輪的生機。
什麼在促使小吃走向標準化1、小吃品類走進商超
伴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越來越多的傳統小吃從街邊店進駐購物中心。
相比街邊店的小吃攤位,商場內的小吃店環境明亮、乾淨衛生,比如阿甘鍋盔等進入商場的小吃品牌,店面裝修小而精緻,服務形象整齊劃一,給消費者現場場景的體驗感也更強。綜合產品和服務的升級,小吃品牌的客單價也會有所提高。
現在,進駐商超做品牌和經營模式的更新,已經成為眾多小吃品牌化的選擇。
2、食品安全受重視
街邊小吃賣得越來越火爆,但也難看管,缺少行業規範和准入門檻低,容易出現兩個問題,一個是衛生標準不夠,另一個是配方不規範易導致的食品安全問題。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瑕疵無法容忍,標準化將是地方小吃克服食品安全問題的一大進程。
3、標準化趨勢顯現
標準化是企業發展的前提,當一個企業形成標準化的生產規模,在連鎖化和升級中也能做到快速複製,節約人力成本。
而對於一個小吃門店來說,產品的口味做不出統一的口味,比如肯德基的薯條今天咸了明天淡了,顧客只會覺得你不專業。
當標準化取代模糊的人工評判,既是定製了一種規範,也是對品牌形象的維護。
特色小吃單品如何走標準化變革之路對於一種地方特色小吃來說,統一的標準化是一把雙刃劍,一面保護了正宗的傳統文化,一面也在加速同品類的競爭。
尤其是對於小吃單品店來說,消費者不僅僅滿足於一種口味,他們要的既是正宗,也是創新,這就逼迫著品牌從紅海中突出自身的特色。
1、最大、最貴、最有特色……何不跨越標準?
有標準就有創新,想要在標準之中脫穎而出,在標準之上樹立自己的標準,是達到差異化最直接的方式。
最近,西貝打著「超級肉夾饃」的品牌推出「肉夾饃+咖啡」新組合,其中肉夾饃不僅「超級大」,最大的巨型肉夾饃要5個人才能吃掉一個,而且「超級特別」,門店只做三角形的肉夾饃,突破了傳統圓形肉夾饃的思維模式。
西貝重新定義肉夾饃,在價格定位上也做了區隔,輕奢小貴,不走平民路線,超級肉夾饃的一個主打產品最貴49元,最便宜的10元左右,人均價格是41元。
不過也存在一個問題,過度的創新和偏貴的價格定位不一定能符合消費者的認知,在顧客的黏度方面還有待加強。
但其敢於創新的思想可鑒,最大、最貴、最有特色……想要做到差異化,就要達到一個「最」字,跨越標準,就在於敢試。
2、持續創新才能建立產品壁壘
我們常說,小吃品類輕量化好複製,但對於單品店來說,產品過於單一性也十分容易被模仿,新鮮勁一過,顧客也就不買賬了。這就需要品牌有持續的產品研發和創新來構建有效的競爭門檻。
去年仰望包角布以其充滿新鮮感的口味火遍上海,新金槍魚包角布、牛油果包角布、小龍蝦包角布、雞排包角布等產品噱頭使其人氣爆滿,堪稱一場煎餅餜子的革命。
但隨著其產品研發的停滯,加上市場上的煎餅餜子都在此基礎上又做了多種創新,仰望包角布也在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
可見,保持創新建立產品壁壘,一方面將增加市場競爭機會不易被複制,另一方面也能滿足消費體驗的需要,只做自己的特色產品是不夠的。這需要餐飲企業具備極強的產品研發能力。
3、重視環境體驗,提升品質感
如今在消費升級下,消費者對用餐環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傳統觀念里,小吃更多的就是街邊攤,油煙環繞,沒有規範。改變消費者對小吃的街邊攤印象,可以從環境體驗著手。
比如小楊生煎從路邊攤到連鎖發展,成為上海地標級小吃,除了產品標準化之外,也十分注重體驗的升級。
試想,如果同樣都是賣小吃的,一個環境優質的店鋪和髒亂差的店鋪相比,消費者會選誰不言而喻。
4、接軌互聯網,顛覆傳統認知
互聯網時代,網路滲透著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傳統小吃接軌互聯網,利用與消費者息息相關、有價值的內容吸引現在的消費者,提升關注度。
這幾年國產特色食品衛龍辣條的轉型可謂讓人眼前一亮,一開始是以蘋果風將品牌整體拉升了逼格,其後又借勢互聯網熱點,用網路流行語言迎合年輕人的喜好,積累了不少粉絲。
五芳齋婦女節結合網路用語「傻白甜」製作海報,划去首字拒絕「傻」,與粽子的「白」、「甜」相結合。今年其又與復仇者聯盟跨界合作,給粽子的傳統文化定義賦予了更為年輕的品牌形象。
眾多品牌都在藉助互聯網思維的東風,達到對消費者傳統認知的顛覆,給品牌塑造新鮮感。小吃同樣作為一個接地氣的品類,想要翻身做大,不如也借一借這股東風。
—結語—
餐飲市場的3.0互聯網時代,消費者更加註重特色、口碑、社交等需求。小吃品類走向標準化之後,也會更加註重服務質量、環境、口碑、用戶體驗這些食物本身以外的價值元素。
在有品類無品牌的市場現狀中,傳統小吃的標準化是大勢所趨,但也給小吃市場的發展帶來了考驗,逼迫著傳統小吃走上差異化的道路。
中華文化中的「求同存異」,或許是對小吃市場目前發展方向最好的啟迪。在餐飲市場的競爭下,傳統小吃想要突出重圍,還需要餐飲人不斷地深耕與挖掘。
小吃品類本身具有極大的特色,未來,這一後起之雄還將迎來怎樣的發展,值得期待。
推薦閱讀:
※醫療行業的下一個風口:醫療設備的售後服務
※農業風口論:夜行吹口哨,給自己壯膽!
※想站在風口上飛的豬!
※屌絲到底能不能趕上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