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收藏家情迷茶收藏品

嘉興收藏家情迷茶壺十五載時間:2013-09-02 10:00 來源:西湖龍井諮詢平台 作者:周穎 瀏覽:38 次分享到:QQ空間新浪微博騰訊微博人人網更多中國茶館網轉載:自2010年紫砂壺大師顧景舟與吳湖帆合作的石瓢壺以1232萬元高價創下世界紀錄之後,近幾年不僅紫砂壺名家作品風靡,瓷器茶具也水漲船高。茶壺正在成為一種極具潛力的藏品進入收藏者視野。嘉興藏家周福明家中珍藏有一千餘把茶壺,從四千多年前良渚時期到當代的眾多茶壺將他家擠得滿滿當當。他認為,除紫砂茶具外,陶瓷茶具的收藏價值剛剛被發現,升值空間較大。尤其是元代以前高古瓷和明清時期的瓷器茶具,文人氣息比較強烈的精品茶具也正在成為藏界投資的新動向。醉心茶壺十五年嘉興人歷來愛喝茶。從小,周福明就對父親滿桌子的茶壺印象深刻。但他真正喜愛並收藏茶壺,是從1998年開始的。那一年,周福明的一位親戚下崗了,為了幫助其謀生,他建議親戚開一家茶社。為了慶祝新店開長,他去古玩店買了一把「雙喜」壺送給了親戚。買的時候腦子裡轉過一個念頭:「字畫和傳統的觀賞型瓷器都太貴,茶壺好像價格並不高,經濟上也可以承受。」於是他開始將收藏的重心轉移到了茶壺上,一晃15年過去了,如今他的藏壺在省內也是數一數二。他將家中一樓的牆壁全部進行了重新設計,四周全部是放置茶壺的柜子,按照不同類型進行歸類擺放。比如從材料來分,有青花、粉彩、廣彩、紫砂、淺絳彩等等;按題材來分,又有桃花美女、獸鳥花卉、歷史故事等等。周福明收藏的茶壺大部分是清朝和民國,雖談不上價值連城,但千餘把壺卻是他多年來遊走各地所搜集的心愛之物。他說:「茶壺屬於生活日用品,常常是丟了蓋兒,折了把兒,能完整保存下來的並不多,但是卻有很濃的生活氣息,有一種歷史的沉澱。由於以前製作茶壺的大多是民間一些優秀的匠人,上面的繪圖不僅工藝講究,而且畫裡面也包含了各種寓意及人文色彩,信息量比較大。加上都是手工製作,幾乎不存在圖案相同的茶壺,每一把茶壺都是孤品。不像現在的機械流水線操作,統一做個圖案,既簡單,又毫無個性。」有一次為了買一把茶壺,周福明來回驅車20多個小時趕往江蘇漣水,最終花300元購得。還有一次,他從刊物上看到杭州一位藏家手裡有一把「漁樵耕讀」青花鐘形壺,為此他花了兩年時間,前後五次登門拜訪,最終使壺的原主人感動,以一萬五千元的價格將茶壺割愛。「能夠得到一把自己沒有的茶壺,其中的樂趣並不能用錢來衡量。那種欣喜沒人可以體會。」在他的收藏中,有一把寫著「嘉興東門」的茶壺並不顯眼,卻是他心愛的壺之一。是他的妻子送他的生日禮物。當時,嘉興也有不少文人雅士,平時喜歡呼朋喚友在一起喝茶聊天,聊天的地點一般就選在茶社。抗戰之前,嘉興喝茶很流行,普通的是茶館店,好一點的叫茶社,而有的茶社為了顯示自己的身價,常常出錢去景德鎮燒制帶有自己店名的茶壺,流傳下來的這把東園茶壺就屬於這一類,稱為定燒壺。他認為,茶具收藏「薄古厚今」的原因是古董茶具資源稀缺,造假嚴重,藏家不敢貿然進入。另外一個原因是,在市場過度炒作的影響之下,現代人收藏更看重的是名氣,而忽略了藏品本身的史學價值、藝術價值。「一把好壺應形、神、氣、態四者兼美,既神采飛揚,又耐看養眼。」周福明說,觀賞茶壺除欣賞精湛的工藝製作,和別緻的神韻格調外,還要細細品味它身上留下的歷史痕迹,讀懂這把壺背後的故事。網站版權所有:中國茶館網茶館茶具收藏家陳鋼2015-07-25 01:01:01來源:網路作者:中國茶網 【大中小】 瀏覽:62次藏家故事「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又到新茶上市時節,昨天,記者見到海曙區收藏家協會常務副主席陳鋼時,他正和兩位剛從茶藝系畢業的大學生一起興緻勃勃地吟誦著唐代詩人盧仝的「七碗茶」詩。早就聽說陳鋼是國內有名的茶具收藏家,一踏進他那專門用做儲藏藏品的「雲適堂」,記者不由得眼前一亮,各種各樣造型不同的茶具琳琅滿目,讓人目不暇接。記者了解到,陳鋼的這800多件茶具,都是他多年來精心收藏的,所跨越的年代上自春秋戰國,下至民國後期。無論是藏品種類的齊全還是年代的久遠,在目前國內茶具收藏界都稱得上屈指可數了。採訪先從陳鋼的收藏經歷說起。「和不少收藏愛好者一樣,我也是從一開始的無序漸漸轉向專業的。」陳鋼告訴記者,他的收藏生涯是從1994年開始的。那個時候,收藏並不為普通人所接受。因為當時他工作的單位緊挨著馬路,時常有挑著擔子的江西販子上門來推銷從民間收購來的瓷器。「100元一件,是不是精品就全看自己的眼力了。」就這樣,陳鋼不但買下了第一批藏品,而且從此一發不可收拾。陳鋼說,最初,他沒有明確的目標,見到喜歡的,就爽快地買下。10年間,他雖然收藏了不少的藏品,但心裡總覺得還少了點什麼。因為喜歡喝茶,陳鋼曾收集過數10件茶具。2004年的一天,他和夫人一起在家裡喝茶,聊著聊著,夫妻倆不由得萌生了一個念頭,為什麼不把茶具作為收藏和研究的方向呢?於是,他在原有的茶具藏品基礎上,又先後投資幾十萬元,到目前,已經收藏了800餘件茶具,總投資超過了300多萬元。陳鋼收藏茶具有一點與別人不同,他獨闢蹊徑,將收藏的重點落在了唐宋這一塊,並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見解和看法。陳鋼說,我國的茶具發展是受到歷代飲茶方式影響的,唐代以煮茶為主,因而產生了茶㎡、風爐、茶碾、茶羅、茶則、茶碗等相應的茶具。而宋代則以點茶為主,由此而產生了以湯瓶、茶碾、茶羅、茶臼、茶筅、黑釉盞為主的系列茶具。陳鋼將搜羅完整系列的唐宋茶器作為自己的收藏目標。據史料記載,唐代有20多種茶具,目前國內尚無一家博物館或者個人收齊一半,但他已經收藏到了12種。他最得意的一套唐代鞏縣窯白釉茶具,是他足足用了一年多時間,才從河南一藏家那兒用其他藏品換來的。他收藏的茶具材質多樣,除各個窯口的陶瓷茶具外,還有金銀、銅鐵、石質、漆器等茶具。對於收藏的茶具,陳鋼都要悉心進行認真的研究及解讀。他的論文《松風竹爐煎茶——漫談唐代茶具》發表在《茶博覽》上以後,在收藏界引起了反響。眼下,他正在潛心編撰一本有關係統介紹中國古代茶具的書籍,預計年內就可以出版了。為了編撰好這本書,他數次去故宮博物館,請教專家。當知道他的意圖後,專家不但將自己花費多年心血寫成的論文無償提供給他,還多方聯繫,幫助他辦妥了相關手續,使得他有機會直接接觸故宮收藏的茶具精品。前年7月18日,陳鋼在中國茶葉博物館舉行了「茶香千年——陳鋼收藏唐宋茶器展」,並將收藏的39件(套)唐宋茶具精品捐獻給了博物館;去年,他所收藏的164件古代茶具精品在天一閣展出,吸引了眾多收藏愛好者和市民。陳鋼說,中國的茶文化源遠流長,能夠為傳播博大精深的中國茶文化做點貢獻,將是他一生最大的快樂。福建茶文化:制壺世家的古今高手來源: 國家旅遊局網站 2007-7-23字體:小中大共有評論0條 [點擊查看]福建有一千年的茶文化歷史,是茶文化的發祥地,福建產茶文字記載比《茶經》早300餘年。福建人的生活從柴米油鹽醬醋茶到琴棋書畫詩酒茶,茶與百姓生活,如此貼近,雅俗共賞。而有茶就有壺,茶壺在茶文化中的地位更是舉足輕重。今天我們講述的,就是一位制壺大師的傳人,他的名字叫邵俊,他的家族在清朝時因為出過一位叫邵大亨的大師而名噪一時……邵氏壺:「一壺千金,幾不可得」1827年邵大亨出生在宜興上岸,由於祖上也是制壺藝人,所以邵大亨幾乎一出生就註定了與壺結緣。只是,誰也沒想到,那個從小看上去瘦弱的小男孩,會一舉開創了「邵氏壺」,年少成名,並成為清代道光、同治年間製造紫砂壺的代表人物。邵俊與邵大亨相隔了幾代,從小,邵俊就聽說了許多關於邵大亨的故事,最精彩的要算是邵大亨「砸壺」——蘇州某巡撫絞盡腦汁覓得一壺,十分珍惜。一年中秋,坐船出城賞月,一名侍女端盤獻茶,不想船身搖動,侍女站立不住,把大亨壺摔得粉碎。巡撫大怒,把侍女吊起來,重重鞭笞。這時,正好邵大亨也和朋友泊船在近處賞月,聞得緣由,就叫巡撫過來看壺。巡撫過來一看,見16把大亨壺羅列桌上,件件精品。邵大亨力勸巡撫寬恕侍女,並許諾任其從16把壺中挑選一件。巡撫從其言。巡撫一走,劭大亨便把餘下的15把壺統統砸碎,悻悻地說:「為了我的壺,竟有人玩物喪『命』,從此再不做壺了。」這件事傳開之後,邵大亨生性孤傲,蔑視權貴的品格讓許多人感嘆,由此他的人和他的壺更是被人追捧。一時間,邵大亨的作品被當時嗜茶者及收藏家視為珍寶,有「一壺千金,幾不可得」之說。福州花鳥市場驚現「大亨壺」而最有意思的是,歷經數百年之後,那位制壺大師邵大亨竟與福州「結緣」。不久前,邵大亨親手製作的「八卦龍壺」在福州市光明橋花鳥市場出現,這消息讓許多喜愛邵大亨的藏家們欣喜若狂。而最高興的當然莫過於得到此壺的店主,因為他真是撿了個天大的便宜。據說,該壺是店主到江蘇宜興進貨時,在一個農民家發現的。當時他看見壺蓋內有「大亨」兩字,還以為是贗品,但他還是將該壺收購回來。後找來專家鑒定,專家一看便驚呼:「這是邵大亨親手製作的正品,距今100多年了,非常珍貴。」這把壺最終賣了多少錢不得而知,但這把壺讓所有看過的人都愛不釋手:這把寶壺底盤直徑5公分,高3公分,蓋與壺身密封如瓮,壺嘴鑲嵌著一條飛躍的龍頭,沏茶時,猶如龍吐聖水;壺把上鑲嵌著一休憩的龍頭,讓人感覺樸實穩重;壺蓋上的八卦將「兩儀、四相」全部清晰地分解出來;若干竹節狀的雕刻布滿壺肚,體現了「翠竹虛心節堅高」的意境。不過,令人遺憾的是,雖然邵大亨清代時在制壺造詣上達到了名滿天下,但他一生卻從未結過婚,也無兒無女。而且由於他生性豪放,從未將錢財放在眼中,見到合意者,他一文不收送人作品;不合意者,就是許他千金萬金他也不願做一把壺,所以邵大亨一直都十分清貧。1874年,這位制壺大師,在貧困相交中離開了人世。邵家的年輕制壺高手雖然邵俊的家鄉在宜興,但他現在有一半的時間都在福州度過。他在福州有許多志同道合的壺友,他常常拿著自己的新作品與福州的壺友們切磋。在邵俊看來,自己是邵氏壺傳人中的幸運兒,1971年出生的他,進修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陶瓷設計系,現在已經是工藝美術師了,作品多次在各類壺展中得獎,而且還有了自己的「俊昌陶藝」工作室。其實,一開始時家裡人並不想讓邵俊從事制壺事業。「其實從邵大亨起,制壺並沒有為我們邵氏家族帶來過財富,邵大亨和我祖父那幾輩人,都生活在民不聊生的時代,經歷600年的紫砂藝術奄奄一息,幾代人從事紫砂業的邵家,處於饑寒交迫的境地。一擔紫砂製品僅僅能換來一升白米,有時收購紫砂製品的小船不來,一家人就得挨餓。後來,日寇入侵,紫砂藝人和紫砂事業更是沒有活路,只是到了解放,尤其是改革開放以後,才迎來了紫砂藝術的春天。所以我們行內有句話是:國運昌則紫砂興。」「所以家裡人其實一直不想讓我再從事制壺行業。但沒辦法,可能是我的血液里就流淌著制壺的激情,所以從我第一次接觸到制壺時,我就告訴自己我一定要成為一個制壺大師。」做的第一把壺就飽含大氣喜愛上制壺的邵俊,從小偷偷從祖父邵新榮,父親邵杏南那裡「偷藝」,在高考後的那一年暑假,邵俊幾乎三天三夜沒睡,試製了一把潘壺,當他把這把生平第一個作品拿給父親看時,父親又驚又喜,他沒有想到兒子能把潘壺製作得豐實有力、骨肉亭勻,沉穩端重中又蘊含著大氣。「自從父親看了我製作的第一把壺後,他就再也不說阻止我制壺的話了,從此以後,他就手把手地開始教我制壺。我一直記得他告訴我,我們邵氏壺就是要在傳統的基礎上,講究壺的氣勢、神韻。」可能是出生在宜興的緣故,宜興的紫筍茶,宜興的陽羨詞派,這些中國古文化中濃郁的養分,都在知不覺中帶給了邵俊靈感。在製作了第一把潘壺後,邵俊開始仿製邵大亨的作品。「仿製邵大亨的作品,讓我壺藝水平產生了飛躍。我仿製大亨的第一件作品,就是掇壺,我明白邵大亨的風範,是嚴謹中有著自在天成的感覺。所以,我告訴自己要先形似,後神似,最後突破形成自己的特色風格。」邵俊至今還記得自己仿製的第一把大亨壺:上圓下扁,與蓋截面組成活潑弧線,與壺體上下對照,一繁一簡,鈕飾有線,線條均在肩以上,相映成趣,圓形蓋,圓摘手,光潔素雅,極見功力。關鍵詞:福建【本文網址】http://www.17u.net/news/newsinfo_161340.html【聲明】同程旅遊網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參考信息。轉載請註明出處逾百件宋代建窯遺珍亮相京城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7-21 13:39:56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展覽名稱:首屆宋代建窯瓷器特展展覽地點:北京天雅古玩城9樓展覽時間:2009-07-25至2009-08-2開幕時間:2009-07-25 下午14:00主辦單位:福建省建陽市博物館、中華全國工商聯合會古玩商會古陶瓷研究會、中華全國工商聯合會古玩商會古陶瓷壺具研究會、福建省建陽市收藏家協會、金鼎方文物修復有限公司、北京電視台《天下收藏》欄目、天雅古玩城協辦單位:中國藝術文化普及促進會國際交流活動中心、北京茶葉總公司、BTV《八區幫幫忙》欄目承辦單位:淘雅(北京)網路技術有限公司老茶收藏家周俊2012-08-07 16:13:39來源:中國普洱茶網作者:佚名點擊:8747投稿許多人不知道他的這些事情,偶爾,他們會在刊物上看到一些美麗的照片,上面署名「周俊」,我在2007年第一次見他的時候,向我介紹他的人說,周俊跑的茶山多,照片拍得好。至此,我記得,以後要好的茶山照片,得找他。他收藏的茶,就連許多賣茶給他的人都感到吃驚。他們發現,這個人對茶的痴迷已經有些無可救藥。他愛茶、研究茶,從鮮葉、初制到後期的成型、儲藏,每一道工序無不用心……來到他屬於自己茶室的晚上,他剛從茶山回來,風塵僕僕的他更帶著幾分欣喜,感覺得出來,那是古茶山帶給他的興奮。坐定,開始泡茶,聊茶……周俊說,很長時間裡,我都花時間去關注別人做的茶。2005年、06年07年的時候,周俊還收易武、班章這些名氣比較大的茶區的茶,後來發現原料加工上有自己不可控的因素,從2006年開始,就專註於景邁山。2007年茶葉原料價格高漲,周俊買了幾噸茶,花掉了幾百萬元,按照今天同等價值置換,也只值一半價了。「可以說是虧本買賣了,但是我想,我每年都有一些閑錢,與其存在銀行,不如拿出來做點自己喜歡的東西。」那些錢大部分都投到了普洱茶上,2007年有一部分打了水漂。「我不後悔,人要為自己的愛好付出許多。」周俊給我們介紹茶是他最長遠的投資。周俊說自己藏茶做茶,是不計較成本的。他收別人的茶,就現在茶市低迷他也還在不惜重金收購其他茶友收藏的老茶和好茶,並且周俊決定按照自己的喜好做茶,只做純料古樹茶,如此一來,能用的茶料就不多了。我們在聊天中,一直喝著他才做好的景邁山早春餅,滿口瀰漫著花香味,甜爽的感覺把近日來我在各大山頭品嘗到的苦澀味道消解了。茶湯很清爽、乾淨,我們翻檢茶餅,找不到任何粗的、碎的茶葉。周俊得意地說,除了我,沒有人可以做到。「我不是為了賺幾十元來做茶,我只是想,把茶葉做到極致會是什麼樣子。收茶的時候有很嚴格的要求,我只要我所選定那幾片茶園的古樹鮮葉,那些長在路邊吸食塵土的葉子我不要,茶樹不當陽的不要,那些綁在摩托車上捂過的茶葉我不要,那些採摘不得當的茶葉我不要……」同樣的山、同樣的茶、最後比較的是做工的精細。周俊是普洱茶手工的堅定支持者。他自己也做茶,每天做三四十餅,很享受。他對自己做茶的要求是,不要求趕工只求精細,不計成本,因為目前不上市,他有很好的心態,也多出許多時間來做自己的標準。周俊覺得,好的茶一進入市場馬上就有人假冒,你只有現在做好了,存成老茶以後別人即便是假冒,也假冒不來,因為假冒的成本太高了。這幾年,周俊買竹蔑巴就花了幾萬元,所有鮮葉採回來都是放在竹篾巴上離地加工,所以茶葉很乾凈。他說,自己做下來,會有許多感受。每年春天周俊便深入古茶山與茶農同吃住,自己收鮮葉,親導茶農精心製作曬青毛茶原料,他每天都在茶山反覆地做茶,喝茶,經過多年的研究他終於做出了傳統工藝的普洱茶,也讓普洱茶走出了綠茶的世界。因他做的茶工精料純深受茶友喜愛,可惜每年量都不大,很少有人能收藏到他的茶。我在筆記本上記錄上一條很重要的信息,也是我在喝茶中會遇到的情況。比如一些新茶,湯色很漂亮,看葉底的時候,會發現葉邊泛紅。周俊說到這樣的情況時說,那是因為茶菁保管不當受熱過度和殺青不夠導致鮮葉發酵所致。周俊與我們交流了《普洱》雜誌上的一些文章,從「普洱茶四大價值」到「普洱茶的綠茶思維」,周俊說按照綠茶的標準去恆定普洱茶是不對的,因為工藝完全不同,但是普洱茶完全可以擺脫那些粗枝大葉的樣子,只要用心去做,一樣可以有普洱茶的美感。周俊對普洱市的茶人很熟悉,他能清楚地說出誰是第一批做普洱茶的人,也記得誰是第一個把普洱茶做成各種刻字的禮品,其實,他對雲南幾大知名茶廠各個時期的茶都很熟悉,他還能說得出昆明幾大茶葉市場的細緻情況,誰家有什麼茶,甚至連一些小茶葉市場他都不放過。他到外省出差,空閑時間唯一的樂趣就是逛茶葉市場,他也感嘆,外地的假冒普洱茶太多,市場不規範。不知不覺中喝茶聊天已到了深夜,在無拘無束的氛圍中我們被周俊儒雅的氣質所吸引,更被他對茶的執著精神所感動,正如趙翼榮老先生為周俊題寫的「人生如茶」。做茶,要有茶心。帶個頭,影響一批人。讓更多愛茶人能喝到真正傳統工藝的古樹普洱茶。有茶心,會有回報。人品好,茶品好,別人喝了他的宇欣號古茶,也覺得不可多得。有廣東茶人要買斷他全部的茶品,也有投資公司拉他合夥,還有人要在北京做總代理,這些年找他的人很多。茶是閑飲,需要閑功夫。用閑錢去做,是因為愛。周俊茶號的名字叫「宇欣號」,宇欣是他女兒的名字,今年才8歲的小女孩顯然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麼。一個朋友感嘆說,這也看得出來,對茶以及對下一代那種無法言說的愛。來自《普洱》雜誌!· 生在「福」中要知福——訪福建著名收藏家、民俗專家鮑國忠· 作者:王宜鵬 來源:新聞調頻 發布時間:2010-09-13 13:34 查看數: 584[列印][大中小]·· 生在「福」中要知福——訪福建著名收藏家、民俗專家鮑國忠福州市 「福」文化物品徵集活動組委會將於今天(9月12日)上午九點在市博物館開展「福」文化物品現場徵集活動,在福州挖掘福文化是一個很好的創意。那麼,什麼是「福」文化,她都包括哪些內涵?昨天記者王宜鵬專門訪問了福建省著名收藏家、民俗專家鮑國忠先生。下面請聽錄音專訪。這次「福」文化物品徵集評選活動由福州市委宣傳部主辦,福州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福建省收藏家協會等單位承辦。專家們認為:如果「福」文化在福州得到大力弘揚,將會產生很好的社會效果,而且具有歷史性的意義。對「福」文化的研究,最主要的是要知福,什麼是福?鮑國忠先生說:(我們傳統的福體現在哪些方面,然後要讓人們珍惜我們現在的福跟我們歷史的福。再一個我們要激發人們造福的熱情,大家都為我們社會美好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們這個傳統的歷史文化當中祈福,追求福,是整個人類都有的。)(記者:祈福,祝福,享福是我們每個人都熱切盼望和追求的,那麼,她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又是怎麼體現的呢?)(鮑國忠:有些是有共性的,比如說祈福文化,這幾乎在全世界,特別在我們中華民族是非常明顯的。自從有人類以來人們就希望福能降臨到自己的身上,福能降臨到自己的社會,祈福文化是非常大的一個方面。我們福州這方面文化的內涵可以說是博大精深的,從曇石山文化開始就是一種祈福文化,所遺留的燈,壇罐都是祭天求福的。到明清時候祈福文化還包括祝福文化,整個人的生活過程都包含著祝福,在人生幾大慶,婚慶,壽慶,喬遷慶,衍慶也就是生孩子的時候,也要搞慶祝,人生幾大福一定要體現福文化。)(記者:我們要挖掘福州的福,也就是自己獨有的福文化,千百年來蘊育了豐富的內涵,您認為主要有哪些方面呢?)(鮑國忠:我們可以把它分成好幾個方面,第一個體現為宜居之福,就我們福州而言,宜居之福可以從大的自然環境,整個社會、整個自然這個角度來體現我們福州自古以來的宜居之福。像永泰雲山寺它是道教第七福地,鼓山上面一下子就是萬福來潮,這在其他地方也沒看見。再一個就是飲食之福,福州的飲食之福主要體現在口福,口福當中突出我們福州的特色飲食,像佛跳牆、魚丸、蝦油等,在其他地方是絕對沒有的。再一個就是飲,飲的方面在我們福州可以體現在茉莉花茶上,實際上我們的茉莉花茶的歷史非常悠久,來到福州你就不要喝什麼紅茶,喝濃茶,喝什麼茶的,就喝我們福州的茉莉花茶。再一個就是遊玩,遊樂體現在我們溫泉古都的溫泉文化。再一個就是賞,欣賞的賞,就是對我們福州特色民間工藝的欣賞,像脫胎漆器、壽山石雕、軟木畫、牛角梳等等,它是可以賞可以玩可以用的。)(記者:您作為知名的收藏家、民俗專家在我們福州市挖掘「福」文化方面有什麼見解呢?)(鮑國忠:也不排除以後我們有能力我們專門建一個福州之福博物館,或者有福的博物館,以福為內涵的博物館,我看在全國還沒有,或者是搞一個福牆,標誌性的,客人來了你沒到福牆去拍照那就等於沒來福州嘛!我們用這個筐來裝我們的歷史文化,我看我們福州可以挖掘的福是非常多的。)福州名人張祖仁說飲茉莉茶    「茉莉茶為萬病之葯」,除非您拒絕健康,否則您不要拒絕茉莉茶,茉莉茶不僅有助於延年益壽,延緩衰老,增強免疫力,幫助消化,清心明月,解除毒素。茉莉茶還能降血壓,抗輻射2013-05-02大古玩收藏+關注獻花(0)福州名人張祖仁說飲茉莉茶「茉莉茶為萬病之葯」,除非您拒絕健康,否則您不要拒絕茉莉茶,茉莉茶不僅有助於延年益壽,延緩衰老,增強免疫力,幫助消化,清心明月,解除毒素。茉莉茶還能降血壓,抗輻射、降脂減肥,降血糖,抗癌。茉莉茶中的香氣成分以醇類、醛類、酮類、酯類為主。具有果味香、花香。很多芳香物質對人體是有益的,有的可分解脂肪,有的可調節神經系統。茉莉茶既適於杯飲,也適於壺飲法。茉莉茶品飲有清飲和調飲之分。即不加任何調味品,使茶葉發揮應有的香味,如果是高檔紅茶,以選用白瓷杯為宜,以便觀色細細品味紅茶的醇香,領會飲茉莉茶的真趣,獲得精神的升華。茉莉茶的種類繁多,主要的特色是紅色紅湯,是經過發酵後形成的品質特徵,干葉色澤烏潤,滋昧醇和甘濃,湯色紅亮鮮明。茉莉茶有:功夫茶、紅碎茶、小種茶等。著名的茶有茉莉等,茉莉茶最大優點可以養生除病,驅散鬱氣,延年益壽,紅茶的歷史既是一部中華民族的人文發展史,又是一部絢麗多彩的民俗史。茶文化是高度發達的中華文明的一個載體,茶道即人道,人道即天道。來自:大古玩收藏>《待分類》張祖仁官方網5漢、唐、宋、元、明、清古代燈具100多盞,曾在香港金太陽廣場等三家商場展出,引起轟動,保價350萬,多家媒體報道(千年古燈收藏展)張祖仁32種門類收藏品提供中國及香港等海內外大型商場、房地產、會所及開業典禮展覽,紅色收藏品展,其中有毛澤東圖片、等塑像精品,以及我黨早朝文獻資料等2000多件精品,10多家媒體報道張祖仁體育收藏展。聯繫:13665045559,郵箱:張祖仁收藏收藏系列找辦展地點13665045559通聯地址:福建省福州市第二中學張祖仁 郵編:350001電話:13665045559 87539325郵箱:a506203@163.com,2907848343@1) 抗戰老照片系列收藏照片2000張,婚書200份,包括清代、民國、現當代曾在香港中港城和三坊七巷辦展3次,福建民間婚書展2次,十多家媒體報道。2) 月餅模200多件,含清代、民國、現當代10多件媒體報道。3) 酒瓶系列500多件,福建電視台報道。4) 奇石百家宴,100多碗石頭菜,中央電視台等十多家媒體報道。5) 紅色收藏系列,收藏有毛澤東、鄧小平、周恩來、劉少奇、雷鋒、魯迅,抗戰以及開國大典系列收臧品近5萬件,先後辦展20多次,20多家媒體報道,在福建省革命歷史紀念館,福州市博物館,福州市檔案館辦展,參觀受益人數達20多萬人。6) 筷籠收藏館,在福州台江民俗館長期辦館,10多家媒體報道,可移至三坊七巷展覽。7) 孔子文化系列收藏展,長期在福州孔廟辦展,家中還有較多精品可提供展覽(300多件)。8) 奧運體育收藏精品,曾在福州市檔案館辦展半年,精品有紀念章郵票等體育收藏品近50000件。9) 福文化收藏品近500多件,含清代、民國、現當代各種福文化瓷器、玉器、等系列精品,福建電視台、福州電視台報道過。10) 火花、撲克、煙標、郵票門票系列1萬多張,曾在福建省圖書館辦展,10多家媒體報道。11) 塔式漆籠70多件,曾在福州開元寺辦展,10多家媒體報道,有清代、光緒等精品多件。12) 古代銅鏡系列100多枚,含漢代、唐、宋、元、明、清、民國等精品,福州晚報等10多家媒體報道。13) 漆器系列含清代漆器民國漆器100多件東南快報海都報報道過。14) 瓷器精品、含清代各種鬧花燈場面瓷器10以及各種鬧花燈燈具10多家媒體報道。15) 鐘錶系列收藏各種老式鐘錶以及民國德國鐘錶等50多件《收藏界》福建電視台、福州電視台報道過。16) 可口可樂系列收藏不同時期可口可樂灌60多件,曾經參加奧運火炬手選拔展示。17) 老照片系列收藏清代民國當代照片1000多張,尤其是改革開發照片較為珍貴。18) 日記本系列收藏各種日記本1000多本含民國現、當代文革系列日記本,另收藏情書1000多封。19) 毛主席語錄系列1000多件,其中有文革69年三件套精品。20) 稱砣、木尺、度量衡100多件含唐、宋、元、明、清現當精品福建電視台福州電視台報道過。21) 土地證、地契系列,明、清代、民國土地證、地契1000多件、含印花稅票,其中福建東三島土地證和明代地契較為珍貴,福建電視台福州晚報報道過。22) 魯迅藏書館1000多件已在福州十一中長期辦館,如需要可搬到三坊七巷展覽。23) 鳥類標本館50多件包括褐馬雞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如需要也可以搬到三坊七巷展覽。24) 辛亥革命文獻資料展1000多件精品,以上24個門類收藏精品,歷經30多年收藏,其中曾向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捐獻《中國人民解放戰爭》畫冊一本,瀋陽軍區司令部收藏向北京孔廟捐贈「明代秀才榜」等孔子文化書籍20多件,向中國體育博物館,在贈劉長春報道等報紙書多份、向廈門奧林匹克博物館贈5件奧運10為冠軍簽名封,向林則徐紀念館贈老照片書籍等20多件,向福州市博物館贈送100多件文物文獻資料,向福州市檔案館贈送300多件體育文獻資料及福州解放日記一本,向福建省革命歷史紀念館300多件革命文獻資料,向福建省檔案館購贈婚照、婚書200多件,向福清農民抗戰紀念館捐贈20多件抗戰文獻資料,向福建師大贈送民國體育文獻資料8件,向福州市一中贈送鳥類標本50多件魯迅書籍1000多件,向福州市長樂七中贈褐馬雞一隻,以上24項辦展辦館中央電視台、中新社、新華社、福建日報、福州晚報、海峽都市報、東南快報、《收藏》《收藏界》收藏快報等20多家媒體報道,被譽為「紅色收藏家」「八閩之子」「民俗收藏家」2008年被推薦為北京奧運火炬手,福建電視台八閩之子二集報道本人事迹被譽為《八閩之子》紅色收藏家本人是位中學教師,收藏靠以藏養藏,由於經濟原因將「銅鏡收藏」專題「古代線裝書專題」「抗戰系列專題」「紫砂壺專題」「古代家譜專題」這五個專題賣掉,收藏靠以藏養藏至今想來甚是可惜,但為了自己收藏品成果擴大保證經濟來源,至今甚感欣慰自我滿足本人想將以上23個專題門類向海內外推出辦展辦館,如香港、日本、新加坡、澳門、台灣,以及全國、全省各大博物館和檔案館可來電聯繫 手機:13665045559、電話:87539325郵箱:a506a506@shou.com張祖仁即可!通聯地址:福建省福州市第二中學張祖仁 郵編:350001電話:13665045559 87539325郵箱:a506203@163.com,2907848343@。1、漢、唐、宋、元、明、清古代燈具100多盞,曾在香港金太陽廣場等三家商場展出,引起轟動,保價350萬,多家媒體報道(千年古燈收藏展)。2、奧運收藏品,含各類奧運收藏品,其中有1895年世界第一張郵票,一套9張,共有200多件精品,香港商場、福州市檔案館、物價所等展示多家媒體報道。3、婚書婚照收藏品公200多件精品,香港尖沙嘴、中港城展示、香港等多家媒體報道。4、千年秤砣收藏展,含唐、宋、元、明、清民間秤砣共有300多件精品,福州電視台、東南快報等媒體報道。5、地契、地證精品展,含明、清民間分代土地證,地契1000多份,福州晚報等多家媒體報道。6、孫中山文獻資料收藏品等500多件精品,海峽都市報等多家媒體報道。7、抗戰收藏品1000多件,福州日報等10多家媒體報道,其中有地圖抗戰精品等。多家媒體報道。聯繫:13665045559,郵箱:1448181351@qq.com8、紅色收藏品展,其中有毛澤東、鄧小平、周恩來、劉少奇、朱德等塑像精品,以及我黨早朝文獻資料等2000多件精品,10多家媒體報道。9、雷鋒收藏品展,中心社,新華社、福州晚報、福建日報等10多家媒體報道,精品1000多件。10、香港回歸、澳門回歸收藏展,精品有1000多件,十多家媒體報道。11、留聲機、照相機精品收藏展,有民國留聲機19架,可手搖播出民國流行歌曲,唱片100多張,福州電視台報道。12、車模型展,有30多件大型車模型精品,多家媒體報道。15、老照片精品展,共有清代民國老照片1000多件,10多家媒體報道,含八國聯軍、抗戰、改革開放、毛澤東等老照片1000多張。16、月餅模收藏展,含明代天啟年間2件,清代、民國等300多件精品,多家媒體報道。17、酒品精品展,含各色酒品1000多件,電視台等多家媒體報道。18、火花精品展,有10000多種火花,含民國經典火花。19、撲克精品展,曾在福建省圖書館展出,引起轟動,共有10000多種撲克。20、煙標精品展,有各類煙標10000多種,多家媒體報道。21、連環畫精品展,有連環畫10000多種,多家媒體報道。尤其是民國連環畫、文革連環畫各有特色。22、百年鐘錶精品展,共有鐘錶精品500多件,有手錶精品851上海表十多架,天津51牌精品6架(中國第一表)1894-1896年各種懷錶20多架,有世界名牌萬國表(價值30多萬元),各種紀念表20多架,毛澤東紀念表十多架,民國古鐘錶100多架,在福州房地產翡翠灣展覽,融僑悅府與房地產演示廳展示,引起轟動。多家媒體報道。聯繫:13665045559,郵箱:1448181351@qq.com23、千年香爐收藏展,各種年代香爐、宣德爐300多件精品,台灣展出引起轟動。24、百年福文化收藏展,各類福文化收藏品500多件,在福州三坊七巷展出,引起轟動。25、彌勒佛精品展,彌勒佛共有各種材質的200多件,其中有清代彌勒佛精品,在福州高爺廟展出,多家媒體報道。26、石頭年夜飯(石頭百家宴)100多碗菜,中央台二次報道,10多家媒體報道。27、閩劇評話專題展,精品有名家老照片,劇單、評話單、劇本等,十多家媒體報道。32、孔子文獻資料收藏展,在福州孔廟長期展出,含圖片、實物、古籍等資料,多家媒體報道。以上藏品可百度谷歌搜索張祖仁官方網站,即可了解。以上藏品可展一天到數月,展覽費用6000-30000元不等,可面談,電話:13665045559,郵箱:。張祖仁,男,1958年生,收藏家、按摩推拿張祖仁收藏收藏系列找辦展地點13665045559通聯地址:福建省福州市第二中學張祖仁 郵編:350001電話:13665045559 87539325郵箱:a506203@163.com,2907848343@25) 抗戰老照片系列收藏照片2000張,婚書200份,包括清代、民國、現當代曾在香港中港城和三坊七巷辦展3次,福建民間婚書展2次,十多家媒體報道。26) 月餅模200多件,含清代、民國、現當代10多件媒體報道。27) 酒瓶系列500多件,福建電視台報道。28) 奇石百家宴,100多碗石頭菜,中央電視台等十多家媒體報道。29) 紅色收藏系列,收藏有毛澤東、鄧小平、周恩來、劉少奇、雷鋒、魯迅,抗戰以及開國大典系列收臧品近5萬件,先後辦展20多次,20多家媒體報道,在福建省革命歷史紀念館,福州市博物館,福州市檔案館辦展,參觀受益人數達20多萬人。30) 筷籠收藏館,在福州台江民俗館長期辦館,10多家媒體報道,可移至三坊七巷展覽。31) 孔子文化系列收藏展,長期在福州孔廟辦展,家中還有較多精品可提供展覽(300多件)。32) 奧運體育收藏精品,曾在福州市檔案館辦展半年,精品有紀念章郵票等體育收藏品近50000件。33) 福文化收藏品近500多件,含清代、民國、現當代各種福文化瓷器、玉器、等系列精品,福建電視台、福州電視台報道過。34) 火花、撲克、煙標、郵票門票系列1萬多張,曾在福建省圖書館辦展,10多家媒體報道。35) 塔式漆籠70多件,曾在福州開元寺辦展,10多家媒體報道,有清代、光緒等精品多件。36) 古代銅鏡系列100多枚,含漢代、唐、宋、元、明、清、民國等精品,福州晚報等10多家媒體報道。37) 漆器系列含清代漆器民國漆器100多件東南快報海都報報道過。38) 瓷器精品、含清代各種鬧花燈場面瓷器10以及各種鬧花燈燈具10多家媒體報道。39) 鐘錶系列收藏各種老式鐘錶以及民國德國鐘錶等50多件《收藏界》福建電視台、福州電視台報道過。40) 可口可樂系列收藏不同時期可口可樂灌60多件,曾經參加奧運火炬手選拔展示。41) 老照片系列收藏清代民國當代照片1000多張,尤其是改革開發照片較為珍貴。42) 日記本系列收藏各種日記本1000多本含民國現、當代文革系列日記本,另收藏情書1000多封。43) 毛主席語錄系列1000多件,其中有文革69年三件套精品。44) 稱砣、木尺、度量衡100多件含唐、宋、元、明、清現當精品福建電視台福州電視台報道過。45) 土地證、地契系列,明、清代、民國土地證、地契1000多件、含印花稅票,其中福建東三島土地證和明代地契較為珍貴,福建電視台福州晚報報道過。46) 魯迅藏書館1000多件已在福州十一中長期辦館,如需要可搬到三坊七巷展覽。47) 鳥類標本館50多件包括褐馬雞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如需要也可以搬到三坊七巷展覽。48) 辛亥革命文獻資料展1000多件精品,以上24個門類收藏精品,歷經30多年收藏,其中曾向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捐獻《中國人民解放戰爭》畫冊一本,瀋陽軍區司令部收藏向北京孔廟捐贈「明代秀才榜」等孔子文化書籍20多件,向中國體育博物館,在贈劉長春報道等報紙書多份、向廈門奧林匹克博物館贈5件奧運10為冠軍簽名封,向林則徐紀念館贈老照片書籍等20多件,向福州市博物館贈送100多件文物文獻資料,向福州市檔案館贈送300多件體育文獻資料及福州解放日記一本,向福建省革命歷史紀念館300多件革命文獻資料,向福建省檔案館購贈婚照、婚書200多件,向福清農民抗戰紀念館捐贈20多件抗戰文獻資料,向福建師大贈送民國體育文獻資料8件,向福州市一中贈送鳥類標本50多件魯迅書籍1000多件,向福州市長樂七中贈褐馬雞一隻,以上24項辦展辦館中央電視台、中新社、新華社、福建日報、福州晚報、海峽都市報、東南快報、《收藏》《收藏界》收藏快報等20多家媒體報道,被譽為「紅色收藏家」「八閩之子」「民俗收藏家」2008年被推薦為北京奧運火炬手,福建電視台八閩之子二集報道本人事迹被譽為《八閩之子》紅色收藏家本人是位中學教師,收藏靠以藏養藏,由於經濟原因將「銅鏡收藏」專題「古代線裝書專題」「抗戰系列專題」「紫砂壺專題」「古代家譜專題」這五個專題賣掉,收藏靠以藏養藏至今想來甚是可惜,但為了自己收藏品成果擴大保證經濟來源,至今甚感欣慰自我滿足
推薦閱讀:

藏寶圖 | 市場火熱,有哪些狗年收藏品值得收藏?
馮瑋瑜:「知白守黑」 一件宋「進琖」款建窯褐斑兔毫盞入藏記
愛家珠寶城第17屆大眾收藏品保真拍賣會拍品鑒賞7
博鰲貴賓禮《博鰲徽寶》在京亮相
馮瑋瑜:「皇家氣象」 一件清康熙黃釉撇口大宮碗入藏記

TAG:中國 | 收藏 | 收藏品 | 收藏家 | 藏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