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洛陽城應天門西闕遺址考古發掘工作基本結束

隋唐洛陽城應天門西闕遺址考古發掘工作基本結束

(2010-08-09 16:28:13)

標籤: 雜談 分類: 【洛陽新聞】

西闕東闕形制同恢宏面貌漸清晰

隋唐洛陽城應天門西闕考古發掘工作基本結束。此次發掘確定了隋唐洛陽城應天門沿用的年代為從隋唐到北宋末;基本搞清了應天門西闕的形制和規模為「雙向三出闕」,和1990年考古發掘的應天門東闕一致。應天門是一組由門樓、垛樓、闕樓組成,其間以廊廡相連,平面呈「門」字形的巨大建築群。此次發掘還發現有清晰的包邊石、石鋪散水等建築遺迹和錢幣、瓷枕、瓷碗、瓷盤等遺物。

北京故宮的午門、金中都的應天門、元大都的崇天門,這些氣勢恢宏的城門,都是以洛陽的應天門為原型的。 應天門到底是何模樣,20世紀60年代,考古工作者就開始對其遺址進行勘察、發掘,並作出了初步推斷。日前,隨著應天門遺址西闕考古發掘工作的結束,應天門恢宏的氣勢終於清晰地呈現在我們面前:這是一座由門樓、垛樓、東西闕樓及其相互間的廊廡組成的「門」字形巨大建築群,闕高120尺,按照唐代一尺29.4厘米來計算,這座恢宏的城樓差不多有今天的十二三層樓高。

應天門復原圖

帶花紋的瓦當

門釘

帶「官」字的牆磚

建築倒塌時燒毀的木頭

西闕形制「雙向三出」

  昨日下午,在位於定鼎南路的隋唐洛陽城應天門西闕考古發掘現場,該遺址目前各項發掘工作已經基本結束,工作人員正在進行最後的清理。此次發掘工作的領隊,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副研究員、唐城隊副隊長韓建華告訴記者,發掘工作主要有兩大收穫:一是確定了隋唐洛陽城應天門沿用的時代:從隋唐一直到北宋末年。二是通過這次考古發掘,基本搞清了應天門西闕的形制和規模為「雙向三出闕」,和1990年考古發掘的應天門東闕相同。

  據史料記載,應天門始建於隋煬帝大業元年(西元605年),根據中國皇城坐北朝南的原則,宮城南門應天門就成為隋唐洛陽城的正門,是當時隋唐洛陽城的城市中軸線的重要標誌性建築之一。據文獻記載,武則天稱帝、唐玄宗接見日本國第八次遣唐使等國家重大儀式都在應天門城樓上舉行。

  鑒於應天門重要的歷史意義,新中國成立後,國家先後對它進行了4次大規模考古勘察與發掘,尤其是1980年進行的第二次發掘中,考古工作者經過勘測綜合文獻資料推斷,應天門是一組以城門樓為主體,兩側輔以垛樓,向外伸出闕樓,其間以廊廡相連的建築群體,其外觀形制當與北京明清紫禁城午門相似。

  1990年,在配合洛陽都城博物館的基建工程中,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唐城隊對應天門東闕遺址進行全面的發掘,發掘範圍包括門址墩台的一部分、門東側的垛樓、闕樓以及連接門與垛樓、垛樓與闕樓之間的廊廡等,發掘面積1000多平方米。此次發掘,規模巨大的「雙向三出闕」成為隋唐兩京考古首次發現,這也使人們對應天門的形制有了更加清晰的概念。

  

2001年至2002年,為配合定鼎南路的擴建,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唐城隊對應天門墩台、門道和西廊廡進行局部清理,此次發掘是在原來歷次發掘的基礎上進行的。通過發掘,初步推斷:早期應天門遺址屬於隋至盛唐的門址,晚期應天門遺址屬於中晚唐至宋的門址,東西道打破早期墩台,可能門道加寬了或是東移了,門道中開始鋪石。而這一次,當西闕的形制清晰地呈現出來時,此前的各種論斷也終於在考古學上得到了有利的印證。

  

韓建華說,經過歷次的大規模考古勘察與發掘,考古界對應天門的建築形制、結構和歷史沿革等有了較為全面的認識,應天門遺址的發現,對研究隋唐東都城門建制特點提供了珍貴資料。從建築史的角度看,它對後代都城建設也有深遠影響,具有極大的歷史價值和學術價值。

建築倒塌燒毀後的木料殘塊

  應天門廢棄於北宋末年

  據了解,為配合我市的大遺址保護工作,今年4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開始對應天門西闕遺址進行考古發掘。經過將近5個月的發掘,共發掘1900多平方米。在此次發掘中,工作人員發現了包邊石和石鋪散水等建築遺物。

 

 韓建華說,應天門闕台基礎為土,外鋪磚石即包邊石,每塊包邊石之間還有鐵楔相連。他說,由於應天門規格很高,因此包邊石的製作也非常講究,每塊包邊石上都刻有「官」字,這有兩層含義,一是這類包邊石是官辦的磚石廠所造,另一層含義是專門為宮廷建築特別製作的。此外,遺址包邊石外側還發現大量的石鋪散水,在石鋪散水中間,還發現了多塊分水用的龜背石。我們看到,這種石頭每塊寬約0.45米,長約2.9米,形狀為中間高兩邊低,很像烏龜背,故名「龜背石」。韓建華說,這種龜背石非常特別,在隋唐洛陽城門址考古發掘中還是首次,很有可能是一種特製的石頭,而這也符合應天門作為當時宮城正南門的建築規格標準。通過包邊石和石鋪散水的位置和走向,考古人員判斷出,應天門西闕的形制同樣為「雙向三出」的形制,這和20世紀90年代考古人員對東闕的發掘成果相同。

  

在石鋪散水外側,考古人員還在廢棄的闕台倒塌堆積層中發現了紅色的牆皮。韓建華說,這說明在當時建築外牆上有刷紅的現象。

  

在西闕的發掘中,考古人員在夯土層上還發現了成排的紝木腐朽後殘留的洞穴遺迹,而這也和《宋代營造法式》中記載的「築城時,城每高五尺,橫用紝木一排」吻合。據了解,紝木就是為加固城牆和夯土的。此次發掘的另外一大收穫是出土了大量的文物,一方面是建築構件,包括磚石類的建築材料,還有鐵質、銅質的釘子和門環以及紅牆皮、建築倒塌時燒毀的木頭等;另一方面是生活用品,包括錢幣、瓷枕、瓷碗、瓷盤等。從發掘的建築遺迹和遺物的形制特徵,建築物倒塌時燒毀的木頭以及對土層的打破關係判斷,應天門的廢棄時間為北宋末年。

  

罕見的龜背石散水

西闕遺址上將建保護棚

  對歷史遺迹的考古發掘,人們最關注的是如何對其進行保護。韓建華介紹說,由於隋唐洛陽城應天門遺址區被定鼎路一分為二,因此考古工作者就將其就地劃為西區和東區。1990年東闕遺址發掘結束後,被評為當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1992年,國家文物局就撥專款60多萬元修復應天門遺址,對發掘出的東闕,跺樓和部分敦台進行了保護。

 經過近5個月的發掘,西區的西闕樓、垛樓、馬道等遺迹的考古發掘目前已基本結束。我們了解到,為保護髮掘現場,文物部門近期將在所有遺迹上建立臨時的玻璃鋼瓦保護棚。隨後考古隊還將在原來考古發掘的基礎上,對應天門東區的東闕樓、垛樓、馬道以及應天門外部的廊道、水渠等建築遺迹進行深入的考古發掘,為下一步應天門遺址保護區保護方案的確定提供準確、科學的考古數據。


推薦閱讀:

卞壼祠遺址、碑亭
[東北見聞]故壘蕭蕭——探訪遼、金故都遺址
遠古遺蹤--芮城縣西侯度遺址發現始末
山東楊官莊遺址
考古時如何判斷遺址和出土文物的年代?

TAG:工作 | 考古 | 洛陽 | 遺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