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現對文學的衝擊和滲透
科學發現對文學的衝擊和滲透
科學技術作為生產力的一部分,具有推動歷史前進的偉大力量。從思想層面看,科學對客觀世界的新發現不斷更新著人們對世界的認識,直接或間接地影響社會科學及意識形態,包括對文學的滲透和影響。哥白尼的「日心說」將人從神所主持的秩序中解放出來,增強了人的自我意識和對自身的信心。從某種意義上說,西方的近代科學改變了西方文化的面貌。從技術層面看,科學技術為文學藝術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和更廣泛的空間。如紙張和印刷術的發明,極大地推動了思想文化包括文學藝術的普及,使每一個識字且買得起書的人都能夠接觸到哲學、宗教和文學。而電腦和網路技術的出現,更使文學及其研究發生革命性的變化。如今,高新科技在文學藝術領域得到廣泛運用,當代美國電影之所以能夠全球風行,成為強勢藝術,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它背後有高科技支撐。下面以文學為基點,談談幾個劃時代的科學發現對文學觀念和文學創作的衝擊。
一、達爾文的進化論與文學的發展觀
1859年,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在英國出版。達爾文認為物種是由遺傳和變異形成的,大自然無時無刻不處在一個殘酷的競爭中,『『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種進化論學說深刻地影響了西歐的哲學、社會學、歷史學、倫理學等學科,也全面刷新了文藝學各個領域。
19世紀的一些文學理論家和文學史家將進化論廣泛運用於文學研究,以探尋文學發展的規律。達爾文認為,變異性是生物機體的基本特性之一,生物的生存有兩個因素:機體本質和外界條件。環境可以影響到機體本質,使之發生變異。丹納在《英國文學史》、《藝術哲學》中套用了進化論的觀念,提出了制約文學發展的三大要素:種族、環境、時代,其中種族相對於生物的機體本質,環境和時代則相對於生物的外界條件。法國的另一學者布呂納蒂耶在《十九世紀法國抒情詩的進化》中也試圖用達爾文的進化論解釋文學類型的變遷,他認為各種不同的文學類型在很大程度上如同物種一樣進化發展,並且當一種文學類型(物種)消亡時,它的某些因素又進入到新的文學類型(物種)之中。
有些作家直接將進化論思想運用於文學創作。英國科幻小說家威爾斯在小說《時間機器》(1895)中就依據進化論的原則描述了幾十萬年之後的世界。他設想那個時代的人類已分成兩類彼此截然不同的敵對動物。一類住在地面上,因長久不勞動而軀幹退化縮小;另一類整天在地下工廠勞動,具有野獸般的特性。這兩類人展開了殊死的鬥爭。還有些作家接受由社會學家闡發的社會達爾文主義,將動物界的生存鬥爭和自然選擇的結論套用到人類社會中。這些作家在運用該理論時則表現出不同的甚至對立的思想傾向。與那些推崇強者生存的作品不同,英國作家哈代從社會達爾文主義中感受的是被壓迫的弱小人物可悲的命運,在詛咒不公道的社會的同時,喟嘆無法改變強者得意弱者受難的宿命現象。
達爾文的進化論對中國文學特別是在「五四」新文學誕生的過程中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起初,文學進化論被用來肯定白話文學的必然發展。梁啟超認為:「文學之進化,有一大關鍵,即由古語文字變為俗語文字也。各國文學史之開展,靡不循此軌道」「五四』』運動前夕,文學進化論成為向舊文學宣戰的思想武器。胡適在發起文學改良時說:「文學者,隨時代而變遷者也,一時代有一時代之文學,此非吾一人之私言,乃文明進化之公理也。」(《文學改良芻議》)胡適接受了進化論中「漸變」的觀點,主張文學改良循序漸進。激進的民主主義者陳獨秀則把「進化」和「革命」連在一起使用,「自文藝復興以來,政治界有革命,宗教界有革命,倫理道德亦有革命,文學藝術亦莫不有革命,莫不因革命而進化」(《文學革命論》)。陳獨秀將革命看做實現進化的原因和動力。魯迅先生早期也是一個進化論的宣傳者,他歡迎革命,相信將來勝於過去,青年勝於老年,抨擊舊物,催促新生。後來他接受了馬克思主義,認識到了進化論的局限而轉變成一個階級論者。總之,達爾文的進化論曾成為「五四」時期一代文人學者的主導觀念,為中國文學的變革提供了理論支持。
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與文學觀念的變革
從科學技術發展史上看,19世紀末20世紀初自然科學領域出現了重大突破,非歐幾何的問世,量子論的提出,用基因概念解釋遺傳機制,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的創立……這些研究成果修正或否定了過去被認為是無可辯駁的真理的科學結論和定理,其中最偉大的理論之一就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在相對論的世界裡,一切都與人的運動、人所處的位置有關。一個人乘坐光子火箭到宇宙空間去旅行,返回後看到兒子已是白髮蒼蒼的老人,自己卻還是那樣年輕。這就是說,時間與運動相關,在不同的速度中有不同的時間。並且,空間也不是獨自存在的,而是與時間互相依存的。物體的質量是可變的,牛頓定律只在常規中有效,超出一定範圍,它便是錯的。
現代科學的這些驚人的發現改變了世界的面貌,也引起了人們思想觀念、思維方式上的革新,其中包括文學觀念的變革。英國著名美術史家岡布里奇在《美術的歷程》一書中這樣描述道:「現代科學的概念常常是看來十分玄奧和不可理解,而事實證明了它的價值。如今很多人都會想到的最突出的例子當然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在時間和空間的觀點上,它顯得與一般的感覺如此相異,可是它得出的質量和能量的方程式卻產生了原子彈。藝術家和評論家兩者皆受到科學的力量和威望的震懾,不僅因此獲得了在試驗方面的正常的信心,而且產生了對於所有看來玄奧的事物的不太正常的信心。」昔日的真理可能變成謬誤,而表面荒唐的思想中也許孕育著真理。正是在這種科學精神的鼓舞下,人們努力去發現、去探尋前人未意識到、未涉足過的領域和世界,開始了一系列的創新。
藝術家們在作品中所表現出來的迷惘和強烈的實驗傾向顯然是受到了現代科學思想的衝擊。藝術家們對現象世界產生了懷疑,世界被扭曲和變形,這一點在達利那怪誕的雕塑中得到生動表現。而尤奈斯庫《禿頭歌女》中多年的夫妻所發出的「你是誰」的疑問則尖銳地表現出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危機。文學創作上時空觀念的改變就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愛因斯坦相對論潛移默化的影響。以往人們常將時間的發展視為線性的、不斷伸展的、不可逆的,因而小說往往展現為在一定的時間序列中不斷綿延展開的事件或人物,這種觀念受到相對論衝擊後,很快在新的小說樣式中得到了反映:在法國新小說中,時間可以被凝固,一個動作可被多次描寫;而在魔幻現實主義小說中,時空的界限被打破,現實與非現實的東西交織在一起,神奇的描寫與現實的反映達到一種奇妙的結合;在許多超現實主義的小說中,我們還能見到時間的分割、時間的變形等。
饒有意味的是,我們在後現代主義思潮中不難瞥見愛因斯坦相對論的思想火花。現代思想設定了一個最後和最高的真理,具體事物的性質都是由那個唯一的、永恆的性質決定的。後現代思想否定了最後真理的存在,它認為事物的性質是由參照系決定的,任何事物都處於一定的關係之中;並且決定具體事物性質的參照系是無限多的,具體事物可以選擇或變換參照系,由此而具有特殊性和開放性。
同時,我們也應看到自然科學對文學的影響的有效性和局限性。不可否認,自然科學對文學的影響和衝擊將有助於拓寬文學的視野、豐富文學研究的方法。而真正能對文學發生影響的自然科學理論必須同時具有先進深刻的哲學意義或方法論上有參考價值,這種哲學意義或方法論才是自然科學作用於文學的主要因素。
三、電子計算機與文學革命
電子計算機的迅猛發展給世界帶來的變化是巨大的,計算機、多媒體以及互聯網等作為「信息高速公路」的前驅,已深入到社會的方方面面,其發展和應用給人們的生活方式乃至生存方式帶來了深刻的影響。
1.電子計算機與文學創作
「換筆」是作家運用計算機的開端,在電腦上書寫不僅使作家的書寫方式發生變化,而且影響到作家的創作方式和思維方式。當越來越多的作家在為自己成功地進入電子時代慶幸時,他們也或多或少地意識到這種改變給自己的創作帶來的變化。『『換筆」為文學創作提供了新的手段,鍵盤輸入改變了手寫的一次性,使修改變得非常容易,因而也越來越經常化,於是構思和寫作趨向於同步,「複製」和Ⅳ粘貼」功能使拷貝、拼貼手法在文學創作中大量運用,對其他文本乃至超文本的借用成為作家們得心應手的創作方式;此外,輸入法的特點使諧音、多義乃至符號語言的運用在作品中屢見不鮮。
就文學與計算機的關係而言,更深層的革命是如何運用計算機進行文學創作的問題。我們已經看到,計算機為繪畫、音樂提供了新的發展空間,文學如何走進計算機,如何像創作三維動畫、電子音樂一樣,用電腦創作出詩歌、小說,這是20世紀末人們不斷思考和研究的問題,如今這些正在變成現實。新的創作軟體正在研製過程中,人機對話、任意進入、多重結尾等嘗試改變著文學創作的結構模式,電腦小說、電腦詩歌將指日可待。當然,這種創作軟體並不意味著取代作家創作,作家創作與電腦創作將並行不悖,競放異彩。
2.文學遭遇網路
網路信息技術的發展使文學的載體出現了又一次新的革命,它又一次衝擊紙質的文學,催生了一種新的文學形態——網路文學。
在網路技術支撐下產生的網路文學,使世界各地的文學產品共生於一個載體之中。網路文學以其全新的技術特徵,形成不同於傳統書面文學的新特點。網路文學帶來了創作主體的變化。在網路上,人人都成了參與者,人人都可以在網上發表作品,或者讀寫、批評和修改作品,作者與讀者的界限日趨接近,創作由專業化走向平民化。這種創作主體的改變給文學又帶來了一些新的因素,審美趣味變得多元化、私人化,並形成一種簡潔的、時尚的、符號性的網路語言。同時,網路作品不再是穩定的存在,而是流動的、永未完成的。這種新文學樣式在不斷衝擊著既有的文學創作規則的同時,也在不斷開拓著文學表現的空間,引起人們對文學存在方式和意義的新的思考。
網路本身所具有的自由平等的特性,開啟了一個大眾寫作的時代。它一方面使文學贏得了前所未有的傳播範圍和傳播速度,另一方面撤銷了作品發表之前的一切審查機制,文化公共空間最大限度地向私人話語開放,從而顛覆了文學的等級制度。但由於網路文學的高度自由和方便,致使網路作品良莠不齊,魚龍混雜,但「大浪淘沙」,網路文學只有在競爭中「方顯英雄本色」。對傳統的紙質文學而言,雖然網路文學的產生對其產生了很大的衝擊,但由於受眾的差異,紙質文學仍有其存在空間!網路文學與傳統文學的關係將會出現既競爭又融和的格局。
推薦閱讀:
※科學減肥 你必須要了解的5個關鍵詞
※《醫學的真相》讀後感第一發——科學思維的重要性
※日本外相松本剛明抗議韓國在竹島建"科學基地"
※《科學新聞》:地心爭奪戰
※科學五年級下冊複習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