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思海:美國2015年前後將啟動對中國的貨幣戰爭!(轉載)
07-01
隨著中國不斷發展和中美實力對比不斷變化,美國對中國的防備與戒心與日俱增,「中國威脅論」在美國輿論界也日益流行。鑒於此,美國精心布局了一場針對中國的貨幣戰爭。知名政經學者雷思海的新作《大對決:即將爆發的中美貨幣戰爭》,清晰推演了2015年前後,中美之間以金融為直接武器,以政治、軍事、輿論控制力量為競爭手段的大對決全過程及其後果。為了更好地讓讀者了解書中觀點,《世界新聞報》對作者雷思海進行了專訪。 《世界新聞報》:能通俗地說下對中國的貨幣戰爭將會怎麼打的嗎? 雷思海:前幾天,一位美籍華人朋友,把他2008年通過國內親戚在北京買的房子賣了,當時美元兌人民幣是1比7左右,現在是1比6.2。當時20萬美元買的房子,現在把匯率上漲與房價上漲都算進去,他賺了近70萬美元。這位美籍華人說,他現在賣了,是想將來抄底。那他什麼情況下可以抄底?那就是人民幣匯率大跌,國內資產價格大跌,也就是中國出現金融危機。如果我們把這位美國華人,換成數千億甚至上萬億美元的外國資本。那麼這就是財富掠奪,就是貨幣戰爭。 《世界新聞報》:美國存在對中國的貨幣戰爭戰略嗎? 雷思海:我認為有,當然,你不可能從白宮或者美聯儲的文件中看到這樣的文字。但是可從其政策中分析出來。這個政策首先就是美聯儲的壓力測試。 2008年次貸危機以來,美聯儲每年都對其大型金融機構搞一次壓力測試。前四次都沒什麼,但是第五次不同尋常。有兩個地方不同尋常,一是對美國經濟2015年第二季度情景的假設不同尋常,美聯儲對美國經濟2015年第二季度最壞情形的假設,是經濟下跌5%,股市市值跌掉一半,失業率上升到12以上,房價在目前的基礎上再下跌20%,這都遠超次貸危機時的情形。二是引入了一個新的參數,那就是中國以及亞洲經濟的放緩。 美聯儲是如何描述這兩個不同尋常的情形之間關係的呢?它認為是中國經濟的放緩,讓美國出現了嚴重的經濟下挫。但這顯然是不合理的,美國是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經濟增長主要靠內需。一百多年來,美國的經濟與金融危機,從來沒有一次因為外部因素導致。1929年大蕭條,上個世紀70年代大滯漲,次貸危機,都是美國內部因素導致。相反,在美國成為金融帝國後,其他國家的經濟危機反而有利於美國資產價格的上升,因為資金都逃往美國。東南亞金融危機5年中,1萬多億美元資本從東南亞逃往美國,推動美國股市創造歷史新高,中國若經濟放緩,隻會導致資金逃往美國,買美元資產,美國股市怎麼還會腰斬? 所以,美聯儲設定的這兩種情形,其真正的情況隻能是,美國金融的巨大震蕩,導致中國以及亞洲經濟放緩,放緩只是個委婉的說法,美聯儲其實是要以一場人為的美元強勢大反轉,刺破中國的資產泡沫,讓中國出現金融危機。 但是,由於美國經濟並不是真正的復蘇,因此,以利率提升為標誌的強勢美元政策,將非常可能導致美國資產價格的大崩潰,也就是美聯儲所假設的美國經濟最壞情形。 《世界新聞報》:美國如果搞強勢美元政策,為什麼只是針對中國的呢,其作用不是對全世界都一樣嗎? 雷思海:這個問題很好。為什麼說美國貨幣戰爭的主要針對中國,是因為,美國的貨幣戰爭布局,不僅僅是貨幣政策上的,而是全面的,從地緣政治,到經濟、貿易、貨幣政策,甚至是輿論引導等諸多方面,而所有這些布局,最重要的對象就是中國。 地緣政治方面,首先是戰略東移。從伊拉克與阿富汗撤軍後,美國省出了1200億美元的軍費,但美國實際軍費2012年與2013年都沒減少多少,實際上等於增加了近千億美元軍費,這些資源都拿到了西太平洋地區,主要是針對中國。 其次,是重返東南亞。2009年美國當時的國務卿希拉裡提出的,這個政策的主要目標,是要打掉人民幣國際化的後院。再次在釣魚島問題上,美日顯示了默契與金融貨幣政策的合流。美國默許日元大貶值,套住了中國3000億美元的日本國債,中國外匯這一塊就浮虧600億美元。第三是,美國搞跨太平洋合作夥伴關係(TPP),卻惟獨排除中國,這是試圖阻止中國與周邊國家經濟的進一步融合。第四,從2005年以來,美國一直採取各種手段壓迫人民幣升值,到目前為止,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已經達到20%左右,升值引導熱錢進入,助推中國資產泡沫。而對其他貨幣,美國則默許之貶值,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隻有中國享受了美國這樣的全面深入的布局。歐元區、日本,包括俄羅斯,都沒有享受到美國這樣的「待遇」,所以可以下結論,美國這場貨幣戰爭,就是針對中國而來,這將是一場前所未有的大對決。 《世界新聞報》:美國為什麼要冒這麼大的風險,準備付出這麼大的代價,來打這場貨幣戰爭呢? 雷思海:美國是迫不得已。因為,美國需要解決其近700萬億美元金融資產的利潤來源問題。目前,把各種金融衍生品加進去,美國的金融資產近700萬億美元,這700萬億美元,即使按照一年1%的利潤要求,也需要每年7萬億美元的利潤來支撐,否則資產價格就要大跌。 金融本身並不產生利潤,它的利潤來源最終是要依靠實體經濟產生。目前,美國GDP是15.6萬億美元左右,實體經濟不到一半,也就7萬億美元左右,實體經濟每年7萬億美元左右的GDP,如何產生7萬億美元的利潤?顯然,美國需要外部實體經濟,來為其金融資產提供利潤來源。外部最大的實體經濟單一國家,就是中國。這正是美國提出「中美國」理論的原因,實質是希望為美國金融資產的利潤來源,找到一個寄生體。但中國已經拒絕了「中國生產,美國消費」的G2模式。 所以美國需要一場金融危機,來金融擊垮中國,最好讓中國經濟經歷失去的5年,甚至10年,從而為美國資本大規模地廉價收購中國資產創造條件,也就是從外部解決其龐大的金融資產的利潤來源問題。 迫不得已的另外一個方面,是目前美國的貨幣寬鬆政策,對美國GDP的提升作用,將在2015年前後失去效用。這一點日本是前車之鑒,日本經濟泡沫在1989年底破滅後,依然通過貨幣寬鬆政策維持了5年多的經濟增長,其GDP在1995年達到頂點,隨後進入失去的15年。 美國今天的貨幣寬鬆政策,搞的是日本當年的一套。貨幣寬鬆對其經濟總量增長的效用,將在2015年前後歸零。為了避免日本長期通縮與經濟停滯的命運,美國將不得不搞一場「傷人一千,自傷八百「的金融大對決。在這方面,美國有日本無法比擬的優勢。 《世界新聞報》:這樣的觀點是不是「陰謀論」?為什麼說這又是一場遲來的貨幣戰爭? 雷思海:我反對「陰謀論」,不要把什麼都想成美國的陰謀,或者某個精英團體的陰謀。但是現在為了反「陰謀論」,連美國的金融戰略都不承認有了,連美國的陽謀都不相信了。這倒是合了那句話:「蹩腳的陰謀論正是陰謀的最好朋友」。 《大對決:即將爆發的中美貨幣戰爭》這本書反對「陰謀論」,但是,美國的金融戰略是一種客觀存在,換成任何一個國家,處於美國這個金融帝國的位置上,都會有這樣的戰略,那是很自然的。其實,我們回顧一下歷史,就不難發現,當前正處於美國第三個金融大戰略周期收官的前夜。 前兩個金融戰略周期,一個從1970年到1985年。第二個戰略周期,是1986年到2002年。巧合的是,前兩個戰略周期,都是15年左右,並且都是10年的美元大貶值加上5年的美元大升值。按照這個規律的話,2012年,美元就應該大反轉了。這也是國內外一些學者預測2012年美元會進入牛市,中國經濟會蕭條的根據所在。 其實,這種預測有點刻舟求劍,歷史不一定那麼精密的重演的,次貸危機打斷了美國第三個金融戰略周期。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2015年前後的這場大對決,也是一場遲來的貨幣戰爭,它本來應該在2012年左右發生的。 在美國前兩個金融戰略周期裡,西歐國家最後整體失去了5年,蘇聯不復存在,日本進入失去的15年,東南亞國家普遍失去7年左右,俄羅斯、韓國也失去了7年左右,阿根廷、墨西哥也失去了6年左右。 但是,第三個金融戰略周期,美國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對手,一個是作為整體出現的歐元區,一個是中國的崛起。尤其是中國,是一個前所未有的金融戰爭對手,也是美國最希望解決的一個金融戰爭對手,一旦解決好中國這個對手,那麼美國龐大的金融資產來源問題,就得到真實地解決,歐元也就將不戰而敗,地盤永遠就是那麼大了。 美國的金融大周期戰略,將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再無大的阻礙,世界將進入美國所期待的「美國霸權善意統治」的狀態,也就是「中美國」的擴大版—「世界生產,美國消費」模式的長久延續,所以說,這是一場牽動世界未來走向的金融大對決,也是決定世界財富能否更為公平分配的規模空前的貨幣戰爭。 《世界新聞報》:本書與其他貨幣戰爭類書籍,不同在什麼地方,有什麼顛覆性的內容? 雷思海:是的,本書所說的貨幣戰爭,概念完全不同於過去其他貨幣戰爭類書籍的貨幣戰爭概念,其內在邏輯也是完全相反的。 以前觀點,幾乎把所有人類歷史上的戰爭,都從貨幣戰爭的角度去解讀,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獨立戰爭,拿破崙戰爭,甚至是中國的春秋戰國時代的某些歷史,都認為是貨幣戰爭,這隻能說是一種金融現象,而不是貨幣戰爭。 我認為,真正的貨幣戰爭,是尼克鬆讓美元與黃金脫鉤以來,才有的事情,是紙幣霸權時代才出現的新的戰爭形式,可以說,沒有紙幣霸權的出現,就沒有貨幣戰爭。 因為貨幣戰爭,首先需要輸出自己的貨幣。但是,在金本位時代或者貴金屬本位制時代,任何國家都不希望輸出自己的貨幣,包括19世紀的大英帝國,1971年之前的美國,都曾經採取各種手段,限制本國貨幣的輸出。道理很簡單,因為在貴金屬本位制時代,國內貴金屬的減少,也就意味著貨幣發行的減少,這就會帶來本國經濟的收縮。 因此,在那個時代,財富掠奪是通過熱戰來完成的,戰敗國要麼割地賠款,要麼出讓權益,比如海關稅收權,金融控制與掠奪,只是戰爭勝負的產物。但是,在美元欲黃金脫鉤之後,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最大的利益,是輸出本國貨幣,而弱國是沒有能力輸出本國貨幣的。 美國在佔領伊拉克之後,第一件事情,就運送一批美元到伊拉克。美元與黃金脫鉤到2010年,美國通過貿易逆差,累計輸出了近11萬億美元的貨幣,通過對外投資,則又累計輸出了近21萬億美元的貨幣。兩者累計輸出了近32萬億美元的貨幣,那麼現在各國手頭的美元資產是多少呢?隻有22萬億美元。也就是說,其他國家手裡本該有的有10萬億美元消失了,這本來是美國欠下的債務,到哪裡去了?回答就是,被貨幣戰爭消滅了,這就等於美國人無償佔有了他國10萬億美元的財富。 其實,紙幣的輸出,本身就意味著對他國財富的暫時無償佔有。今天的貨幣霸權國家美國,則利用本國的貨幣輸出特權,引導資本流動方向的切換,匯率的劇烈波動,製造他國資產價格泡沫以及隨之而來的泡沫破滅,來對他國財富進行掠奪,最終達到消滅他國手裡的美元的目的,從而完成貨幣輸出對他國財富的暫時無償佔有,到永久無償佔有的過渡。 這就是貨幣戰爭,它的財富轉移後果,與歷史上的熱戰沒有什麼不同,所不同的只是沒有看得見的血與火而已。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
※2016年,中國火箭軍戰力猛增
※中國終於逼急美國 美國一款致命性武器亮相!
※新中國「開國曆書」現江城
※為了讓中國文字從此站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