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紅白喜事謀生的陝北小伙登《耳畔中國》,唱哭了評審雷佳,震撼了所有人

紀軍軍,一個來自陝北的打工仔,19歲為了生活,開始做紅白喜事工作。如今站在《耳畔中國》的舞台上,就是想讓去世的母親可以聽到他的歌聲。

上周,由SUGAR糖果手機獨家冠名的《耳畔中國》在安徽衛視一經播出,就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尤其是選手紀軍軍為母歌唱的故事,感動了很多網友。「董錘錘」、「你咋不上天呢」、「圈內大神」等微博大號還自發的推送了紀軍軍演唱的短視頻。微博大號「扒圈娛記」在推送短視頻的同時還配文「來自民間的歌者,用聲音征服了我們的耳朵,紀軍軍儘管命苦,但他卻用夢想照亮了自己的音樂之路!」

與紀軍軍一同受到關注的,還有《耳畔中國》。當前綜藝環境下,大投入、大製作、燒陣容的娛樂節目充斥熒屏,一派喧鬧的嬉笑怒罵。但《耳畔中國》,卻似電視熒屏拂面而來的一縷清風。

《耳畔中國》,是安徽衛視攜手北京大禹傳媒聯合製作的大型中國風音樂競唱節目。有別於其它音樂競技類綜藝,節目內容專註民族音樂,而非時下興盛的流行音樂;從嘉賓陣容來看,「耳畔召集人」蔡國慶,音樂評審閻維文、雷佳、王黎光,觀察員酈波,音樂總監撈仔,雖然都是相應的音樂、文化領域領軍人物,在媒體的曝光量、星光度卻是遠遠不及「天王」、「天后」。那麼,這樣一檔無噱頭、不炒作的中國風音樂節目,用什麼「黏」住觀眾呢?

優質文化基因 彰顯中國氣派

大美之中國音樂,至善之中國文明。在燦爛的多民族文化沃土上,培育出支系複雜、種類繁多的中國風音樂,堪稱當之無愧的民族瑰寶,也恰恰是《耳畔中國》最具競爭力的內核。雖然歷經千年洗禮,傳統精英文化的主流地位漸漸被流行文化取代,但這股歷史長河中的風暴,如今仍春風細雨般地滋潤著華夏大地各族人民。

《耳畔中國》的競唱曲目全部從100首經典民歌曲庫中選取,你或許記不准它們的名字,但當似曾相識的旋律響起,總能跟著和上幾句;尤其那些極具地域特色的曲調、唱腔,最是引起一方共鳴。第一期節目中高顏值美女選手演唱了一首《思情鬼歌》,這是一首醴陵人耳熟能詳的本土民歌,已被列為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在衛視平台聽到它,瞬間擊中老鄉們的心房,也讓其他同胞感受到一種文化的滋養。這種深入民族骨髓的優質文化基因,使得《耳畔中國》能在先天上收穫觀眾熱切關注。而節目以中國風音樂為載體傳播優秀的本土文化,契合了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提出的「成風化人」觀點,不僅提升了文化自信,更彰顯出中國氣派。

創新中國風音樂競唱 不只做文化「二傳手」

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不能原封不動地「照搬」。我們現在所聽到的「民歌」,是從原生態的民族音樂逐漸演變而來,並不斷經過規範的編曲、修飾潤色的產物。這種繼承+創新式的變動,保證了經典的中國風音樂流傳千年而不褪色。《耳畔中國》深諳這一秘訣,沒有簡單粗暴地將民歌「搬」上熒幕,而是在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展現中華審美風範的前提下,實現創新的中國風音樂競唱。

為了在舞台上極盡發揮民歌的魅力,參賽選手及音樂團隊在編曲、節奏、唱法等方面做足了功夫,將傳統文化與電視的表現形式、傳播方式有機結合,為節目的觀賞性增色不少。耳畔觀察員酈波教授就在錄製時盛讚「哈薩日」組合融合多民族音樂元素的想法,認為建立在原汁原味的傳承基礎上的創新非常有價值,更指出這正是華夏文明強大生命力、得以持續發展的根本原因。

除「哈薩日」組合外,《耳畔中國》的舞台上不乏這樣有熱情、有想法、志在發揚民族音樂文化的歌者。在即將播出的第二期節目中,95後JAHA樂隊專註唱蒙古民歌,讓觀眾看到新一代年輕人的擔當。他們通過這個平台走出去後,將激活內地民族樂壇,在深耕傳統文化資源的基礎上發揚創新,為中國風音樂注入不竭動力。同時,也必會為中國樂壇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民族的也是時尚的,民族樂將同流行樂一起「百花齊放」,為大眾奉上多樣化的天籟之聲,不得不說《耳畔中國》的橫空出世也一項是利民之舉。

有筋骨、有溫度 「背後的故事」讓音樂更豐滿

民歌,多為歌頌祖國秀麗山川、反映人民生活圖景,極具畫面感、故事性,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耳畔中國》邀請了著名學者、曾任《百家講壇》講師的酈波教授擔任觀察員,講述新奇生動的幕後故事,解讀民歌創作的社會文化背景。像是再現人民田間辛勤勞作的《薅秧歌》,傳遞勝利喜悅的《八月桂花遍地開》,表達軍民魚水情的《沂蒙頌》,情意綿綿的《思情鬼歌》......而除了音樂本身的「屬性」之外,參賽選手個人的「加持」又為歌曲帶來新的演繹。節目中「將喜劇唱成悲劇」的紀軍軍引起幾位評委的熱切關注,原來身世不幸的他無法與相愛的人雙宿雙飛,把描述美好愛情的《一對對鴛鴦水上漂》唱出了凄苦的滋味,令觀眾唏噓不已。這些屬於創作者、演繹者的獨特故事,讓音樂所傳遞的信息更加厚重、豐滿。從這個意義上說,《耳畔中國》並非缺乏情感溫度、單調機械的音樂競唱,而是有筋骨、有溫度、體現民族精神風貌的音樂文化盛宴。

思考:如何打好《耳畔中國》這張音樂文化牌

央視的《中國詩詞大會》火了,黑龍江衛視的《見字如面》火了,文化類節目的春天帶動了觀眾對民族文化的熱情,這是《耳畔中國》的潛在助力。那麼,如何打好這張音樂文化牌,緊緊「黏」住觀眾的視野線呢?

總的來說,要堅持文化性與與大眾性相結合,切忌「曲高和寡」。

相比覆蓋率、影響力強大的央媒,省級衛視平台的節目要儘可能擴大受眾群,尤其是非流行類的內容。與著力打造藝術精品的青歌賽相比,《耳畔中國》門檻並不高。前者對參賽組別有嚴格的限制,後者則將專業組與業餘組混合比賽。《耳畔中國》既有來自中國音樂學院的學院派,又有出自鄉間山野的自學派,這樣一來節目舞台上會發生更多未知的化學反應,引發外界期待。當然,《耳畔中國》也弱化樂理講解,用純粹的聲音征服觀眾的耳朵,再加上學者通俗有趣的講解,使得節目更貼近廣大觀眾的認知水平。

此外,導演組要在深挖「神級」選手上下功夫,這是所有素人競技類節目需要聚焦的問題。在沒有「超明星」陣容的情況下,應迅速發掘選手的潛力並在最短的時間內積攢人氣,從而對節目進行「反哺」式的神助攻。

當然,嘉賓評委的角色性格也要塑造好。依然要說到《中國詩詞大會》、《最強大腦》,端莊又不失親切的才女董卿、帥氣幽默的Dr.魏,都是成功的案例。《耳畔中國》的學院派評委們,是不是也準備好給觀眾一個新形象了呢?

推薦閱讀:

飽含奇謀妙計的職場啟示錄:謀生記
謀生之道
一個好的社會,就是可以靠為窮人說話謀生的社會
人生只有兩件事:謀生與樂生

TAG:中國 | 謀生 | 陝北 | 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