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認祖要慎重,史實要準確。

我的祖先是誰?我的家族來自哪裡?近年來,尋根問祖已成為一種熱潮,這是值得鼓勵和倡導的好事情。但是由於年代久遠,證據缺乏,資料難覓,尋根隊伍中出現了一種「以傳說代替歷史」,罔顧事實,推翻老譜,隨意嫁接,亂認祖宗的浮躁之氣,人們譏諷這種行為是「找不到墳頭亂掛山」。下面謹以以江州義門陳氏家族為例,說明這個問題的荒唐性和嚴重性。宋仁宗嘉佑七年(公元1062年),朝廷下旨將江州德安縣義門陳氏家族分遷全國各州縣計291庄。在這次大規模分庄事件中,家譜資料記載分遷湖北通山縣的有3庄,分別是「思大公,遷通山北山莊;公德,遷通山莊;宗義,與兄公德同遷」。目前,上述宋代江州義門陳分遷名單中記載通山縣的3庄,經調查核實該縣僅有思大公北山莊後代居住,沒有發現公德、公義後代,至於其後代去向,無任何文字記載,不知所蹤。宋代以來,陸續有果石庄、馬跡庄、崇陽庄、蒿溪庄、火巷庄等陳姓遷入,同時也有一些根本不知道庄名的陳姓遷入。明清以來,居住通山的陳姓,或因戰亂,或因天災,或因謀生等原因,又有大批人遷往他鄉,其中以清代乾隆中期遷移陝西南部地區人數最多。人口流動,有進有出,這是一種正常的社會現象。在那兵荒馬亂的年代,這些外遷的人群中,有一些人離家時沒有帶家譜,或者當年離家時年幼,或者沒有文化,只知道「自己姓陳,遷自通山」,不能提供更多關於家族、祖先的的記憶,也屬正常,可以理解。通常這僅有的一點點,關於家族「根」的信息會代代相傳下來,並會鄭重其事地記載於譜。不知祖宗是誰,當然是一件尷尬的事情,但這又是客觀存在的事實。歷史的陰差陽錯,製造出許多這種命運多舛、悲歡離合的家族,所以,某種程度上這並不是什麼醜事。無祖無我,作為子孫,我們要追思祖先創業之艱難,感恩祖先給予我們生命。同時,我們更要學習古人的智慧和勇氣,聰明又誠實的古人,他們一方面從家族聲譽考量,修譜時也許會寫上「義門陳通山莊」、「公德公」等零星資料,用隱晦的方式告訴後代「我們可能是通山莊公德公後代」;另一方面,他們會尊重事實,以遷移祖為一代祖,絕不會去胡編亂造。但是,現在有那麼一小撮人,他們自稱為「家族精英」人物;他們狂妄、自負、傲慢;他們篡改老譜,欺宗滅祖,弄虛作假,捏造世系。然後,他們象發現新大陸一般,手舞足蹈地對外宣稱「我就是通山莊公德公後代」,直接將「公德」列為一代祖,宋代到遷移祖的十幾代祖宗不知其名,他們便閉門造車,胡亂編個名字安上去。若有人膽敢持不同意見,有人說實話,他們就暴跳如雷,破口大罵,恨之以骨。祖宗豈能虛擬?這種行為就象皇帝的新裝一樣的愚蠢、無知和可笑,真是自欺欺人,缺德喪心,上愧祖宗,下害兒孫。析其三錯:一錯:可悲。宋代公德遷移通山是事實,同時期還有「思大」、「公義」遷入也是事實,並且通山縣內有其他陳姓居住也很正常,因為這個通山縣又不是皇帝老兒給江州義門陳的封地,或者說只准許3戶陳姓居住。所以,若以江州義門陳分遷名單為判斷祖先的依據,其是公德、思大、公義三公或其他陳姓之後代均有可能,何故厚此薄彼,認準就是公德公後代?更不說公德公在通山無後代,且無任何文字記載。為了面子亂認祖,真是可悲之舉。二錯:可笑。宋代到其遷移祖生活的明清時期,數百年間,上述已經說到「陸續有果石庄、馬跡庄、崇陽庄、蒿溪庄、火巷庄等陳姓遷入,同時也有一些根本不知道庄名的陳姓遷入。」在支系複雜,為數眾多的陳姓人中尋找自己的祖先,無譜且無證,其艱難程度如同大海撈針,自稱公德公後代豈不是無稽之談?他姓聞之,豈不笑掉大牙!三錯:可恨。沒有鐵證,推翻老譜,亂認祖宗,是對祖宗的不敬,對後代的犯罪!譬如我之子,豈可認他人為父?教其三招:第一招:尊重老譜,效仿古人,只能以遷移祖為一代祖,絕不能捏造十多代祖宗,嫁接到「公德」或某某名下。第二招:我祖有源,祖先姓陳,遷自通山縣;第三招:接受事實,有所為,有所為不為,時間過去幾百年,世道變幻,尋根問祖,談何容易?將遷移祖以來的譜修好才是硬道理,耗費過多精力去考證遷移祖之上的世系,不但收穫甚微,意義也不大。
推薦閱讀:

馬忠文:丁未政潮後梁鼎芬參劾奕劻、袁世凱史實考訂
三國演義99處與史實不符上
韓國古裝戰爭片吹過哪些牛? 從歪曲史實到誇大戰績
南唐編年史實(五)

TAG:史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