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道德經》第九章《功成身退》
作者 / 張維彬
老子·《道德經》· 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譯文】
水碗已盛滿,不如停止下來。捶打(金屬)使它尖利,難保長久(必遭挫敗)。金玉滿堂,沒有守得住的。富貴而驕傲,自己招災。功成業就,退位收斂,是合於自然規律的。
【心得】
意思是說:大凡盈則溢,滿則損。就像碗已盛滿水一樣,不易保持,很易流出來。再比如任何鋒利的器物,越是經常使用,就會越用而不銳利。還有像金玉滿堂,沒有一個能守得長久的。富貴而易驕,則自己招災而毀。功成業就時,就應懂得急流而退,所有這些都是符合於自然規律的。這也是道可道,非常道的核心內涵。
我覺得:「什麼東西都要把握好度,也可以說成是『中庸』思想,不偏不倚,還可以說是『恰到好處』,歷史上有很多功成身退的例子,如『范蠡』、『張良』等,他們最後都能善終。
范蠡是戰國時期的越國重臣,剛愎自用的越王勾踐不聽范蠡的勸告,以致兵敗夫椒,失敗了的勾踐聽從大臣的忠告,卧薪嘗膽,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終於伐滅了吳國。伐吳戰爭勝利之後,范蠡在長期與勾踐的共事過程中,深深認識到了勾踐的本質,所以他毅然決然地「取珠玉,率從屬」而隱居於齊國,「自謂鴞夷子皮,耕于海畔,父子治產,居無幾何,致產數萬。」並同時發信給同朝大臣文種,提醒他「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但文種最終也沒有清醒過來,一直對已志得意滿的勾踐抱著一絲希望,然而等待他的卻是賜劍自裁的命運。范蠡在齊國又被聘為相,但對統治者有著深刻認識的范蠡始終保持著頭腦的清醒,「居家則致千金,居官則致卿相,此布衣之極也,久受尊名,不祥。」就辭掉了相印,散盡余財,隱居於陶,終其天年。范蠡在集權政治與個人生命意志張揚之間難以尋覓生存空間時,轉而跳出政治鬥爭的漩渦,是對勾踐這個曾共患難的君主有了清醒的認識後的明智選擇,毅然放棄了臨時的榮華富貴而去追求生命的解放和自由。
漢留侯張良年輕時俠肝義膽,為給韓國報酬,曾與一壯士在博浪沙謀刺秦始皇,以後加入劉邦集團,為劉邦的帝業立下了赫赫功勛,劉邦對張良高度評價並給與了豐厚的賞賜,「運籌帷幄帳中,決勝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擇齊三萬戶。」但深深了解劉邦的張良知道這個無賴皇帝不過是一時的心血來潮,遂推卸了這份厚賜。幾年後,「前年殺韓信,去年醢彭越」的血的現實證明了張良的判斷。劉邦死後,呂后稱制,張良預感到一場政治風波的到來,也清醒地認識到呂后的殘忍本性,因此他自稱「願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游耳」。竟然煞有介事地「學辟穀,導引輕身」,向呂后顯示自己並無顛覆的野心,沒必要對自己下毒手,最終以這種「隱於市朝」的特殊方式躲過了殺身之禍,保全了自己和家人的性命。這是一種以消極方法對抗集權政治迫害的生存方式,司馬遷對這種明哲保身的生存方式沒有發表任何評論,表達了一種無奈的認可。後世的知識分子如陶淵明等多有採取這種方法,以求得心靈的解脫和思想的自由。推薦閱讀:
※《道德經》里哲學意義的認識論
※憑什麼灰太狼從沒吃過羊卻是壞狼,我們人吃了那麼多羊怎麼不是壞人?
※精心手抄典籍《九名家書道德經》書法圖書書法欣賞
※謝躍:為什麼有兩千多年道德傳統的國人卻是世界上道德低下的民族?
※柴靜的《看見》裡面有句話,好像是:不用道德眼光,衡量任何問題。怎麼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