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養生之道
養生,是中國古代一種重要的生活傳統和民間習俗。歷史上曾產生了不同學派和門類的養生學說,有道家養生法,佛家養生法,醫學養生法等等。而孔子所創立的儒家學派,不僅以其獨特的生命觀和養生學說在民族養生習俗中獨樹一幟,也以其巨大的科學價值和現實效益對幾千年封建社會產生了深刻影響,形成淵遠流長的儒家養生民俗傳統。
儒家的養生學說是建立在「仁」學基礎上的。在孔子看來,首先要注意修養心性,搞好精神養生。因為精神強盛、心理健康可以強化人的生命,使人延年益壽;相反精神萎靡,心理頹廢便會帶來生命灰敗,重則夭壽折亡。所謂「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論語·雍也》)除了自己要時常保證心情愉悅,心境仁和以外,還要在與人相處過程中,始終堅持以仁待人,講究和諧相處,具體就是「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樂驕樂、樂佚游,樂宴樂,損矣。」(《論語·季氏》)在孔子看來生活中有三種「快樂」是有益於身心健康的,即以遵循禮樂的節律標準為樂,以表揚和學習別人的長處為樂,以廣交賢良仁德的朋友為樂,它們可以培養人的仁性心理和精神文明。生活中也有三種快樂有害於身心健康,即以驕橫霸道為樂,以放蕩無度為樂,以宴飲荒淫為樂。它可以敗壞人的德行,造成精神空虛頹廢而且直接危害身體。只有從內心到外行養成一種良好的生活習慣,掌握科學的養生方法,才能做到健康長壽。
孔子所提出的養生方法具體有以下幾種:
(一)培育「仁和」之心養生法。(1)安貧樂道。所謂「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論語.學而》)要努力剋制自己的諸慾望,不刻意追求放逸安樂的生活。在更高層次上追求自己的道義滿足和心理平衡,這樣心理穩定了,精神上就會熙和安寧,心寬自然體胖。所謂「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論語·述而》)清淡素食不僅有利於肌體,更重要它可以將人導向更高精神境界。(2)在自然中陶養。孔子一慣對大自然山水有極濃厚的興趣,成為他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其中主要的原因,一方面可以暢神悅情,即「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論語·先進》)在踏青春遊之中體會自然樂趣。另一方面則是可以從中味道,即「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歲寒然後知松伯之後凋也。」(《論語·子罕》)從自然風光中領略體味其中的「仁」「智」等品性。(3)以學習養生。孔子認為,「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論語·學而》)勤奮的學習不僅可以使人明理增識,豐富內心世界。還可以促使人精神更加旺盛,充滿生命的活力。正象他自己「發奮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論語·述而》)真正投人進去,便會獲得超乎想像的生命激情和動力。(4)盡量使生活充實。應該盡量把生活安排得豐富多彩些,多參加各類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不有博弈者乎,為之,猶賢乎已。」(《論語·陽貨》)必要的時候,下下棋,擲擲采,也比閑著沒事幹要好些。否則心裡空慌難受,必然要影響健康。
(二)養成良好的科學飲食衛生習慣。以飲食養生。在這方面孔子曾談過一大段完整的話:「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譴而竭,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唯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於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語,寢不言。」(《論語·鄉賞》)。用今天的話來詮釋,就是吃麵食不嫌精美,魚肉之類必定精工細做。食物霉變有異味不吃,顏色不正當不吃,口味怪異不吃,用不正當的方法做出來的飯食不吃,不到吃飯時候不濫吃,不照著規定的方法切割出的不吃。吃飯雖然有肉,但不貪吃以至於超過限量。只有喝酒不限定數量,但也不要喝醉。從集市上隨意買來的酒肉不吃,食物不放上適量的姜沫不吃。領到的祭肉不過夜就加工存放。存放的肉不超過三日,超過三日不吃,吃飯時不隨便說話,以免把食物嗆到氣管里或者咬了腮舌;睡覺前不高聲談笑,以免刺激神經,導致失眠。孔子的這一番話,應該說不僅合乎科學原理,也切實可行。
(三)講究保養之術。要從生活的細枝末節做起來維護自己的身體。如他所提出的著名:「三戒」養生說:「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論語·季氏》)「血氣」,中醫學中視其為生命所系。血氣有則生命存,血氣旺則生命盛,所以無論是少年、還是中年,直至老年,都要根據血氣「未定」、「方剛」、「既衰」的特點戒除一些不正當的心理及行為,採取相應的保養措施,達到養生的目的。
孔子的養生思想對後代的影響是極其深廣的,也由此形成了諸多儒家養生民俗事象。
一是道德養生。後來「亞聖」孟子在孔子的基礎上建立起了系統的「存心養性」和「養氣」學說。所謂「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孟子·公孫丑上》)「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
養其性,所以事天地,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盡心上》)強調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能做到持守本身,保持本性,矢志不移,以待天命,以「存心」「養性」而安身立命,養生保健。至於具體存養方式,一方面要心胸豁達開闊。《禮記·大學》中這樣評說:「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對此宋儒朱熹在《四書章句集注》中釋:「胖,安舒也。」「故心無愧怍,則廣大寬平。而體常舒泰。」認為高尚的道德修養可以使人心胸開闊,心胸豁然體貌自然便會安泰舒展。朱熹的道德養生論被他後來的儒生奉為經典格言,養生習俗規範。在行為上,據清代梁章鉅《退庵隨筆》卷十三載:伊川(即宋代著名的理學家程頤,字正叔,世稱
二是起居飲食養生。繼承孔子的起居飲食養生學說,西漢董仲舒就曾經說道:「寒暖無失適,饑飽無失平。」認為應以季節為依據調節起居衣著,飲食上要有規律性。北齊著名教育家顏之推在其顏氏家訓》中也教訓他的子孫們說:「若其愛養神明,調護氣息,慎節起卧,均適寒喧。禁忌食飲,將餌藥物。」告戒他們若想「愛養神明」,必須注意生活起居飲食的節律,只有這樣,才能「遂其所稟,不為夭折。」朱熹在介紹自己的養生經驗時指出:「毋求飽,毋貪食,食必以時,毋恥惡食。」一切都隨遇而安,動時有節。寧儉勿奢。明代鄭瑾在《月f乍非庵日纂》卷七中寫道:「胃為水谷之海,脾居中央,磨而消之,化為血氣,以滋一身,灌五臟。故修生者不可不美飲食。——非水陸畢備,異品珍饈為美也。要在生冷勿食。粗硬勿食,勿強食,先飢而食,食不過飽,先渴而飲,飲不過多。以至食yi而竭,魚餒肉敗等皆損胃氣,致疾傷生。欲希長年,此宜深戒。」強調食要得時得法,以免傷胃害生。從引辭用語以及所征事例看,是明顯承孔子之餘緒,遵儒家之養生習俗。還有《孫真人衛生歌》中曾說道:「春寒莫使綿衣薄,夏日汗多需換著,冬秋衣冷漸加添,莫待疾生才服藥。」清人曹廷棟《老老恆言》道:「衣食二端,乃養生切要事,心欲淡泊,雖肥濃亦不悅口,衣但安其體所習,鮮衣卑服與體不相習,舉動便覺乖宜,所以食取稱意,衣取適體,即是養生妙藥。」依據季節變化,寒增衣,暑減裝,以適體而不是華美異常的衣飾來養護身體。可以看出孔子所論,以成為古今人的共識。
三是生活習慣養生。孔子認為保養之術其中重要的一條就是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在這方面,他曾提出了養生「三戒」說人在不同的年齡階級血氣不一樣,少年時期身體發育不全,過早地接近女色,會耗損血氣,影響身體健康;待到了青壯年,體魄健壯,血氣正旺,爭強鬥勝如果不加以控制,便會損傷肌理,造成傷害;老年人血氣大大衰減,身體孱弱,應該調控自己的獲得慾望,如果患得患失,貪得無厭。過度的勞損會造成血氣虧竭,以至於減少壽命。孔子的這番話雖未可做絕對看,即所戒並非一點不可得。但一方面視生命不同階段情況而持護養生,另一方面任何時候都應有度的限定。這實在是既科學又合理的真知卓見。
關於孔子的「三戒」養生論,後來人們從不同的角度予以發揮,演繹為習俗。一方面認為應該養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朱熹在其所制定的學規中明確指出要從早晨開始,將一天分段有層次規律地安排好生活項目。清代朱柏廬《治家格言》是儒家修身齊家的名著,曾談道:「黎明即起,洒掃庭除,要內外整潔」等等。至於在安時睡眠,動止有節等其他方面後人談得極其瑣細繁雜,雖不能說都是由孔子影響而形成的習俗,但其中肯定蘊含著一些儒家對生命的養生體驗而自不待言。
推薦閱讀:
※儒家養生大道:行走坐卧皆學問
※為什麼好多人都說儒家思想禍害中國?
※《禮記.檀弓》中「死而不弔者三:畏、厭、溺。」這句話何解?
※在工業化、城鎮化時代,鄉賢自治很可怕嗎?和土地流轉有關係嗎?
※當代儒生如何看待70年代人民日報以及新文化-五四運動時期的文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