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精確管理的林業生物災害防治新理念探析
基於精確管理的林業生物災害防治新理念探析
張玉霞
摘要:生物災害精確管理旨在通過精密監測、精細化預報與精確管理措施,促進並維持生態系統持續健康。林業有害生物是森林生態系統客觀存在的,其有害性是相對的,基於生物災害精確管理的林業生物災害防治理念,是要推行森林健康理念,培育健康的森林,並運用空間管理措施,實行分區防治、分級管理,在防治中,扭轉「剿滅」防治思維,引入防疫管理與工程管理理論與技術,提高林業生物災害防治成效。
關鍵詞:精確管理;生物災害;植物防疫;理念
1.精確管理理論概述
2006年,張國慶提出了生物災害「雙精」管理(Precision Monitor,Precision Management,2P)理論;2010年張國慶在《生物災害管理理論研究與生物災害精確管理》中,以及在隨後發表的《生物災害學》、《災害學概論》、《災害管理理論研究》和《生物災害管理理論研究與生物災害精確管理》中,將「雙精」管理理論提升為精確管理理論。
生物災害精確管理理論基礎是生態健康理論,其旨在通過精密監測、精細化預報與精確管理措施,促進並維持生態系統持續健康。生物災害精確管理措施包括GCSP管理(分級管理,Graded management;分類管理,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分區管理,Subarea management;分期管理,Phased management)、精密監測、精細化預報和精確治理,其中精確治理措施又包括時間管理、空間管理、生理調控、生態調控和精準施藥等措施。[1~7]
2.林業有害生物的有害性是相對的
生物多樣性,是地球生命形式多樣化的具體表現,其遺傳多樣性是生物多樣性的基礎,為人類儲備了海量基因,是人類未來發展最為重要的後備生物資源;其物種多樣性是地球生態系統存在與演化的基礎,為人類社會存在與發展提供了生態基礎與物質基礎;其生態系統多樣性為地球構建了豐富的生境、群落與多樣化的生態過程,是人類社會多樣化與區域化發展的基礎。
生態系統正向演化,即生態系統的進化,是生態系統在時間向度上的複雜性和有序性的增長過程。當前人類活動對自然生態系統的過度擾動,正在導致環境的大改變和生物的大絕滅,並將引起生態系統的逆向改變,使得地球生態系統失穩,嚴重威脅著人類社會發展的安全。保護生物多樣性,促進生態系統進化,提升生態系統自身修復力,增強生態系統的穩定性,促進並維持生態系統健康,是解決當前生態危機,實現人類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舉措。
有害生物是生態系統的一部分,其發生髮展都遵從著生態系統的演化規律。當前林業有害生物高發與快速蔓延,除了自然因素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由於人類對森林生態系統的過度擾動,損害了森林生態系統的穩定性,降低了森林生態系統的抵禦有害生物侵害能力,使得林業生物災害高發頻發。
也就是說,我們應該認識到,林業有害生物是森林生態系統客觀存在的,其有害性是相對的。因此,林業生物災害的防治,治本之策不在於我們當前的「消滅式」策略「剿滅式」有害生物,關鍵在於保護森林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尤其是要提高林業有害生物天敵的自然種群數量水平,增加森林生態系統的物種多樣性,從而增強森林生態系統對生物災害的自我修復能力,促進並持續維持森林生態系統的健康。[9~10]
3.基於精確管理的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策略
生物災害的精確管理,核心理念是維護生態系統的健康。因此,對林業生物災害而言,首先是要在林業生產活動中推行森林健康理念,就是要培育健康的森林,也即在所有營林項目建設中,要將林業生物災害管理措施作為林業項目的重要建設內容,將森林健康管理措施融入到所有營林項目建設之中,培育健康的森林,預防生物災害的發生。要在營造林強制性標準中規定,對於速生型商品林,要按照比例在林中或林緣配置趨避樹種、誘木或用於天敵補充營養的樹種、灌木或草本植物;對於其他林分,不得營造純林。
其次是要運用空間管理措施,對林業生物災害實行分區防治,分級管理。按照不同的森林生態系統,採取不同的防治措施,尤其是要對重大林業生物災害發生區以及重要保護區的森林,進行超前林分改造,通過人工措施,提高其抗逆能力和修復能力,抵禦林業生物災害的發生;林業有害生物防治,要按照不同的行政區域實行地方政府負責制;按照不同的有害生物危險性級別,有針對性地採取不同的防治措施,以提高防治成效;積極推廣精準施藥技術,針對不同的林業生物災害,採取不不同的針對靶標的施藥方式,盡量減少化學防治對生態系統的擾動。[11~14]
再次,對待林業有害生物,適當採取「容忍」的態度,扭轉目前「剿滅」式防治高度危險性林業有害生物的思維方式。要容忍非檢疫性有害生物在一定的經濟危害閾值內存在,以免過度化學防治造成較大的生態擾動,使得大量次要有害生物上升為主要有害生物,對森林生態系統造成危害。對於高度危險的林業有害生物,要改變「剿滅」式「零容忍」的防治方式,對於重大林業有害生物災害管理來說,這種防治方式成本太高,而且對生態干擾太大,收效甚微,特別是當前的松材線蟲病的被動「剿滅」式防治,往往由於檢疫措施不到位,造成疫木未經安全處理就外流,病死木的「剿滅」式清理,不但成為松材線蟲病快速傳播的源頭,而且染病松林中難得的天然抗性松樹也被同時「剿滅」,松樹的遺傳多樣性因此而遭到不可挽回的破壞。[1~4]
第四,在林業生物災害法律法規中引入生物災害防疫管理理念,並在災害防治實踐中,引入管理學技術與方法,結合疫情管理的技術推廣與應用,對林業生物災害防治推行成本管理、風險管理、應急管理、時間管理和質量管理等管理措施,全面提高林業生物災害防治科學水平與防治成效。[15~21]
第五,建立林業有害生物管理溯源系統,對林業生物災害和林產品進行溯源。由於當前交通極為發達,公路四通發達,現有公路檢疫已經逐漸失去了原有的作用,應該逐步取消公路檢疫,加強產地檢疫與複檢,同時,與農業植保、農產品溯源、商業質監等聯合起來,利用現有的商品流通溯源系統、物流系統或物聯網,建立廣義的溯源系統,通過溯源系統,對林產品流通進行溯源,這樣,既能有效開展林業植物檢疫全程監管,又能進行林產品質量安全監督,從而實現了林業有害生物檢疫管理、林業生態安全與林產品質量安全的三重監督與管理。[22~25]
4.林業有害生物的資源化利用
有害生物是指在一定條件下,對人類的生活、生產甚至生存產生危害的生物。也就是說,有害生物的有害性是相對於人類來說的,在某些條件下,有害生物可能不是有害的,甚至能成為人類開發利用的資源。例如一些害蟲體內的酶、激素、色素等特性物質和蛋白質,都可能通過細胞離體培育、克隆技術、基因導入等生物技術,實現工廠化生產,得到醫學或其它特殊目的的產物;一些有害植物,可以通過加工處理,加工成纖維素、碳棒、燃料塊、沼氣、飼料等可利用資源;一些有害植物具有極強的生命力和繁殖力,可以將其作為先鋒物種引入生態環境惡劣地區,成為重要的生態資源,待其建立基礎生物群落將惡劣的生態環境改善後,再逐步引入其他物種;有害生物種類千差萬別,結構與功能各異,尤其是精巧的昆蟲結構、高效的神經系統,對仿生學和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成為一種重要的科研資源,模仿昆蟲的結構和功能,從而創造出精巧的高科技產品已成為仿生學中的一個重要研究內容。
其實,有害生物是自然生態系統的一部分,有害生物之所以有害,一方面是因為其自身種群爆髮式擴張對人類造成危害,另一方面,也因為我們人類尚不清楚其對人類的經濟利用價值,忽略了其資源性。如果我們認識到了其中的有用價值,則可以將其有害性轉化成有用的資源性。如蠶業、蜂業以及紫膠、五倍子已經成為我國傳統的四大昆蟲行業,當前新開發的家蠅、黃粉蟲、擬黑多刺蟻、胡蜂、土元、豆天蛾、東亞飛蝗、蚱蟬等,在生產蛋白質飼料的基礎上,正在進行進一步的高蛋白質食品和保健品開發,並成為昆蟲資源產業化的主導方向。
儘管當前人造資源或人工合成物質日益增多,生產效率高,成本低,但是其安全性尤其是對人類健康和環境健康的負面影響,正在逐漸被人們認識到。因此,開發利用有害生物,不僅僅增加了我們人類的可用自然資源種類與數量,減少人造資源存在的安全隱患,還可以控制有害生物的發生髮展,轉害為利,實現有害生物防治與資源保護、生態建設與經濟發展共贏。[2]
5.完善林業生物災害防治法律法規
完善的林業生物災害防治法律法規,是開展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的制度性保障,通過完備林業生物災害防治法律制度,依法開展林業生物災害防治,提高有害生物的防治成效。
首先,要按照「罪刑相當」與「罪因溯源」原則,儘快建立重大林業生物災害責任追溯和林農損失追償制度,通過強有力的、可操作的法律和經濟措施,對造成危險性林業有害生物擴散蔓延的責任者,依法追究失職瀆職、玩忽職守等責任,並為林農提供經濟賠償的法律依據,從而遏制重大林業生物災害的擴散蔓延。
其次,建立林業生物災害防治工程管理制度,引入工程管理技術與方法,實施林業生物災害防治工程化管理,提高林業生物災害防治效率。
再次,將農業、林業生物災害防治理念提升為植物防疫,將現有有關植保法律法規系統化,合併為植物防疫法或植物防疫條例,從疫病防控的理念開展林業生物災害防治。[2,26]
參考文獻
[1]張國慶,災害管理理論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2,(10):22~23
[2]張國慶,生物災害學[EB/OL],科學網,(2012年5月25日)[2014年9月24日],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attachment&id=21810,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574783
[3]張國慶,災害學概論[EB/OL],科學網,(2012年3月16日)[2014年9月24日],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attachment&id=18034,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548423
[4]張國慶,生物災害管理理論研究與生物災害精確管理[J],現代農業科技,2011,(3):20-23
[5]張國慶,生態健康評價及生態系統管理方法[J],現代農業科技,2012,(11):245~246
[6]張國慶,複雜系統生態論方法及其應用[J],現代農業科技,2013,(11):190~193
[7]張國慶,生態論:複雜系統研究[J/OL],(2013年3月27日)[2014年9月24日],http://blog.sciencenet.cn/data/attachment/home/201304/01/082301npp13fnh5bllmra3.attach,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674444
[8]張國慶,發展學基本理論與我國當前農村發展問題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3,(17):303~313
[9]張國慶,發展學[J/OL],科學網,(2013年7月14日)[2014年9月24日],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attachment&id=39086,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quickforward=1&id=707994
[10]張國慶,生態健康概論[EB/OL],科學網,(2012年4月10日)[2014年9月24日],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attachment&id=19323,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557531
[11]張國慶,基於生態論的生物災害精細化預報理論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4,(19):245~246
[12]張國慶,基於TSE分析理論的林業生物災害精細化預報技術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4,(19):245~246
[13]張國慶,基於系統關鍵因子分析理論的林業有害生物防治關鍵期分析技術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4,(19):199~201
[14]張國慶,基於系統健康管理理論的林業生物災害精細化預報管理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4,(19):197~198
[15]塗玉節,基於系統法學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立法探討[J],現代農業科技,2013,(14):172~174
[16]李徐根,基於罪因溯源原理的我國林業立法探討[J],現代農業科技,2014,(7):201~202
[17]程毛根,基於系統法學理論研究的森林法修改[J],現代農業科技,2013,(14):176~177
[18]張國慶,系統法學與我國生態法制建設探討[J],現代農業科技,2013,(10):158~159
[19]張國慶,發展學基本理論研究[J/OL],科學網,(2013年7月18日)[2014年9月24日],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attachment&id=39087,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709128
[20]張國慶,從森林法看環保法規[J],香港中文大學《二十一世紀》,2005,2:23~28
[21]張國慶,從森林法看環保法規[J],香港中文大學《二十一世紀》網路版(2005年2年28日)[2014年9月24日],http://www.cuhk.edu.hk/ics/21c/supplem/essay/0408015g.htm
[22]張國慶,林產品溯源系統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1,(22):224
[23]張國慶,林產品標識溯源系統框架設計[EB/OL],科學網,(2008年1月9日)[2014年9月24日],http://blog.sciencenet.cn/blog/admin/images/upfiles/200819105352493154.doc,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44-14170.html
[24]張國慶,農業航空技術研究綜述與農業航空器具開發[EB/OL],科學網,(2010年11月13日)[2014年9月24日],http://blog.sciencenet.cn/upload/blog/file/2010/11/2010111315143366142.pdf,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44-383397.html
[25]張國慶,農業航空技術研究述評與新型農業航空技術研究[J],江西林業科技,2011,205(1),25~31
[26]王坤宇,基於減商化理論的我國林業產業發展對策探討[J],現代農業科技,2014,(18):170~171
推薦閱讀:
※凈空老法師對自然災害的開示
※從美菲對華自然災害援助捐款您看清了什麼?
※[轉載]「飯桌前第一口菜夾給孩子」是社會災害的根源(李守力解讀噬嗑卦心得)(
※昆崙山地獄之門靈異事件太神秘 是鬼神所為還是自然災害
※用周易《時空數理信息法》預測自然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