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的歷史背景1
安祿山確實是個人物,以「少數民族」的身份,能做到范陽、平盧、河東等三道節度使,手控重兵,成為名副其實的「東北王」,安祿山的智商和情商都非常高,他知道想保住自己的地位,除了皇帝,皇帝身邊的那些紅人一個也得罪不起。
李隆基(唐玄宗)身邊三個最能說得上話的人:號稱唐朝第一美女的楊玉環、號稱唐朝第一奸臣的李林甫以及號稱唐朝第一太監的高力士,都被安祿山耍盡手段籠絡過去,至少這三位不給安祿山穿小鞋,朝中唯一橫豎看安祿山不順眼的只有李隆基的小舅子楊國忠。當是時,天下太平,盛世空前,杜甫有詩云「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李隆基坐了四十年太平天子,大唐國勢如日中天,李隆基以為李家天下將世世代代傳承下去。但他最信任的安祿兒卻無情地打碎了他的夢想。
安祿山在「專制三道,陰蓄異志,殆將十年,」久有反心,只是李隆基待自己恩重如山,心有愧疚,本打算等李隆基死後再反。只是安祿山的死敵楊國忠屢次構陷他,安祿山被逼的走投無路,狠了狠心,決定和李隆基撕破臉皮,至於老頭子難過,由他去吧。
唐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唐范陽、平盧、河東等三道節度使安祿山打著清除奸臣楊國忠的旗號,糾集奚、契丹、室韋各部,以及本部兵馬十五萬,號稱雄兵二十萬,氣勢洶洶的殺過黃河,滅掉李家老頭子,成就他安氏的萬代基業。
安祿山天生不是皇帝的命,一年後,這場叛亂的第一主角安祿山被兒子安慶緒殺掉,安慶緒被史思明殺掉,史思明被兒子史朝義殺掉,史朝義被部下李懷仙殺掉,執頭獻與唐廷,一場大亂,就此收場。
雖然平定了安史之亂,但唐朝也自此一闕不振,各地軍閥乘勢而起,自掌軍政財大權,開始武裝割據,奉唐朝皇帝為「精神領袖」,這就是唐朝歷史上著名的「藩鎮割據」。終唐之世,藩鎮之禍也沒有解決。
李隆基死後,大唐帝國也絲毫沒有復甦的希望,僅僅十三天後,威赫一時的大太監李輔國發動政變,捕殺悍後張氏、越王李係等人,所謂中興大唐的肅宗李亨聞變驚死,皇太子李豫繼位。唐代宗李豫時代,吐蕃趁著安史之亂東向發財,不僅攻陷河西千里形勢之地,還將西域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盡數笑納,一躍成為西方強國。唐朝的西部邊境居然從巴爾喀什湖一線急速退至天水,距長安不過百里之遙,唐朝衰勢可見一斑。
唐大曆十四年(公元779年)五月,當了十七年皇帝的李豫病死,皇太子李適即位,就是唐德宗。李適即位後,由宰相楊炎制定並實行了兩稅法,中央政府將財政大權死死抓住,保證了李唐政權的存在。
李適在位時代不算短,二十六年。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正月,德宗皇帝「龍馭上賓」,殘疾兒子李誦繼位。唐順宗李誦在位不滿一年,在任內卻發生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件,讓名臣王叔文進行改革,因為這次改革觸動了宦官集團和權貴集團的利益,而被皇太子李純聯合兩派打倒,王叔文被殺,王伾等人盡被貶為遠州司馬,史稱二王八司馬事件。其中名氣最響的有兩個人:柳宗元、劉禹錫。
李純「睿謀英斷」,不甘心李家天下被那伙藩鎮糟賤,對軍閥們實行鐵腕政策,打掉了一個吳元濟,換來十幾年的相對和平。唐憲宗元和年間是唐詩「中興」的一個關鍵時期,唐詩史上著名的大詩人白居易、元稹、劉禹錫,以及韓愈、柳宗元都活動在這一時期。可惜唐憲宗對外有餘,對內不足,宦官集團勢力在唐憲宗時日漸坐大,干預軍政,國勢日壞。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正月,李純死於宦官陳弘志之手,這也開了唐朝宦官殺皇帝的先河,影響極其惡劣。
之後的唐穆宗李恆更加沒用,昏庸透頂,內不能制宦寺,外不能制強藩,只知沉漁酒色,庸碌無為。長慶四年(公元824年)正月,三十歲的李恆便成了「古人」。弟李昂繼位,史稱唐文宗。
李昂之世,宦禍日熾,連李昂的日常起居都要受宦官的約束,活的非常窩囊。李昂名為皇帝,實為囚徒,生不如死,唐開成五年(公元840年)正月,在位十四年的李昂鬱郁死去。唐武宗李炎即位後,在內政中抑制宦官,鬥倒了飛揚跋扈的大太監仇士良,基本控制最高權力。
武宗非常信任唐史著名的「牛李黨爭」的李黨黨首李德裕,充分放權,讓他大展拳腳。李德裕也確實有兩把刷子,秉承憲宗的鐵腕政策,打擊藩鎮,並對吐蕃採取戰略攻勢,大大改善了唐朝的生存環境。
武宗貶佛崇道,經常吃所謂的仙丹,結果不幸中毒。臨死之前,李炎下詔立叔父光王李忱為皇太叔,確實李忱皇位繼承人的地位。自古傳位,多傳於親生子,沒兒子的便立兄弟侄子,立叔父為「皇太子」的,李炎是史上獨一份兒。
皇太叔李忱繼位,就是史稱小太宗的宣宗皇帝。雖然宣宗在位十三年間,天下粗安,但這些多是武宗時打下的老底,李忱不過吃了現成飯。李忱死後,皇太子李漼即位,便是唐懿宗。李漼當上皇帝後,嗜酒漁色,成天胡吃海喝,好不快活。唐朝在宣宗時有所好轉的局面被唐懿宗徹底破壞掉了。唐懿宗朝令夕改,進小人,退賢臣,大唐帝國已經不可避免的走向滅亡。龐勛兵變後,唐朝的整體實力並沒有受到多大損失,但龐勛起義卻產生了一個副產品:突厥後裔沙陀部從此坐大。李漼為了表彰朱邪赤心的功勞,拜朱邪赤心為單于大都護,振武軍節度使,並賜姓名為李國昌,許入宗籍,並改李國昌三子名為李克用。龐勛被滅後,李漼覺得天下太平,又開始花天酒地。可此時唐朝的國勢已經夕陽西下,內亂不止,外患方興。南詔驃信(南詔王)酋龍也對大唐帝國動手動腳。
就五代十國歷史而言,真正形成的時期卻在唐懿宗時,因為李克用出世最早,所以也可以說是李克用打響了五代十國的第一槍!唐咸通十四年(公元873年)七月,李漼病死,時年四十一歲。李漼昏庸了一輩子,也被罵了一輩子,歐陽修評價道:「朝廷者天下之本也,人君者朝廷之本也,始即位者人君之本也。其本始不正,欲以正天下,其可得乎?」
握有兵權的宦官劉行深和韓文約卻看上生性頑劣的皇五子普王李儼,二人趁懿宗彌留之際,假傳懿宗詔:「立儼為皇太子,權勾當軍國政事。」並改名李儇,就是唐僖宗。
唐僖宗李儇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昏君,唐朝滅亡的「功勞」有很大一部分要記在唐僖宗的頭上,唐朝真正意義上的亡國之君就是李儇.
李儇既昏且愚,他居然認大太監田令孜做「乾爹」,呼為「父」,這便是唐史上有名的「十軍阿父」。田令孜本姓陳,蜀人,幼年入宮持役,李儇做皇子時,田令孜就跟著他,關係極親密,經常同卧同起。等到李儇繼位後,田令孜自然跟著發財,拜左神策軍中尉,主掌禁軍。
皇帝拜太監當乾爹,歷史上除了漢靈帝劉宏大言不慚高呼「張常侍(太監張讓)乃我父」外,估計就是這位李爺了。明英宗也不過稱呼大太監王震為「先生」,換成現代話就是老師或師傅,也不如李儇玩的出格。田令孜早就找摸透了李儇的脾性,知道這個皇帝沒用,所以飛揚跋扈,目中無人。李儇對田令孜言聽計從,不敢少忤。
我們都知道宋徽宗趙佶是著名的「足球皇帝」,而李儇則是著名的「馬球皇帝」。一般觀點認為唐朝的馬球運行是由吐蕃傳傳入的,唐朝民風尚武,馬球極受唐朝王公貴族所喜愛,擊馬球同時也可以鍛煉騎馬技術,以利於騎兵作戰。
唐朝到了僖宗時,政治極度腐敗,藩鎮連年戰亂,老百姓活的極端痛苦,真是「皇帝山莊真避暑,百姓仍在熱河中」。現在昏君在上,佞臣豎子當道,加上各地軍閥多數貪鄙無度,老百姓實在活不下去了,只有選擇暴力對抗,「百姓流殍,無所控訴。相聚為盜,所在蜂起。」其中以在山東爆發的一場起義聲勢最為浩大。就是著名的黃巢起義。
推薦閱讀:
※觀音菩薩屢次相救,千年白蛇何以通吃三界?白素貞的3個神秘背景
※王思聰都不敢惹她,有紅三代的背景,卻被她直接手撕!
※長焦機也能拍出背景虛化效果
※宋丹丹現任丈夫鮮為人知的神秘背景(圖)
※白鹿原的創作背景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