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永武:打破應試教育瓶頸促進人才開發
開啟人才教育的新視野
點擊題目下方藍字關注薛說人才
推進素質教育,這是近幾年來教育界普遍關心的話題。但是,就中學而言,仍然是應試教育佔據了主導地位,所謂素質教育,則表現為雷聲大,雨點小;高校與中學相比,素質教育要相對好一些,但也存在著嚴重的問題。
應試教育把應試作為主要的教育目標,是一種比較狹隘的教育模式。所謂應試教育,一般被理解為和素質教育相對的概念,指的是為了考試而開展的教育。當然,只要是學校教育,就必然會有考試。但是,把考試推到極端,當作學校教育的指揮棒,這顯然有悖考試的初衷。
由於應試教育不是以學生為本,也不是為了測試學生的綜合知識和能力,而只是偏重於衡量某些學科的知識,其結果只能是束縛了學生的個性,阻礙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從根本上說,這與人才開發的戰略存在著較大的矛盾,有時甚至是對立的。2006年10月2日徐迅雷在光明網上發表文章,介紹了一位「中國差生」成為「美國天才」的真實故事。王楠子8年前是上海某中學一個「標準的差生」,經常被老師「重點關照」,無奈之下赴美求學;8年後,他成了全美動畫比賽個人組冠軍,並被老師表揚「是個天才」。王楠子如今是費城藝術學院的大四學生,是該校動畫專業最出色的學生。可見,王楠子是作為「中國差生」而被中國教育制度所「淘汰」的,卻成為被美國教育制度發現、改善、培養起來的「美國天才」。在美國,王楠子從未受到老師的批評,一次他「插嘴」,當堂糾正了美國中學老師的一個錯誤,沒想到老師當場就說:你真是個天才。王楠子的個案對於反思我們的教育頗有啟發意義。與王楠子相媲美的是16歲的高二學生牛培行。根據2007年1月26日中央電視台10套節目「家庭」欄目報道,牛培行小學時就考試不及格,老師曾經對他失去了信心,牛培行沒法正常上學,最後只好參加了興趣班,到了高二時,竟然獲得了20多項發明和專利。他的父親牛青認為孩子玩商高,而玩商高的孩子創造力和想像力高。這對於我們正確認識貪玩的孩子,是非常具有啟發意義的。
從人才開發的角度來看,首先,應試教育鼓勵某些所謂重要學科的單一發展,導致智育目標狹隘化,嚴重製約了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時間,因此影響了學生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的和諧發展,也從根本上束縛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其次,應試教育把學生置於樊籬之中,阻礙了學生的個性發展,扼殺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再次,應試教育阻礙了教學改革,制約了學校人才開發理念的創新。教師為了提高考試成績,一方面按照慣例進行教學,不敢對教育進行根本的改革,一方面安排學生做大量的試題。據了解,某重點中學的老師們在國慶節放假時,竟然給高三的學生布置了24套標準試卷,讓學生在3天的假期內做完。如果按每套試卷需要2個小時計算,24套試卷則需要48個小時!徐迅雷在光明網那篇文章中很尖銳地指出:中國教育為什麼泯滅學生個性?因為它是格式化的教育。格式化的中國教育,是「萬山不許一溪奔」的,大家都要成為被大壩牢牢擋住的水庫里的靜水、死水。格式化的中國式教育,拋棄了「百花齊放」,折騰的是「百鳥朝鳳」,全都朝拜高考這一隻「鳳凰」。而真正的優質教育,一定是百花齊放的,更準確地說,還不是「百花齊放」而是「萬花怒放」。我們天天在喊素質教育,天天在喊因材施教,而實際上卻正如徐迅雷所說的是「萬材一教」、「萬材一師」、「萬材一室」、「萬材一書」、「萬材一考」。最後「萬材」變成了「一材」,大家都是一個標準化模子里出來的,都成了擅長考試的「會考分子」。這種「教育格子」里培育出來的「標準化豆芽」,沒有成為「水泥腦袋」者算是很幸運了。
應試教育似乎成了過街老鼠,但是大家又必須承認,無論你願意不願意,人的一生看來會有無數次的考試,考試是不可避免的。這裡的關鍵是考什麼,如何考,考多少次的問題。因為考試本身不是目的,而只是人才測評和選拔的一種方式或手段。誠然,通過應試教育培養出來的學生也許會有這樣或那樣的不足,但是,一個人如果能夠通過數不勝數的考試,過關斬將,最終取得好的考試成績,這起碼說明這個人有比較好的體力、記憶力,也有較強的理解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甚至包括較好的文字表達能力,等等。但是,從人才開發的角度來看,一個人僅有這些特點是遠遠不夠的,這只是最基本的要求。在這個基礎上,還需要有更多的知識、更強的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尤其是對於分析實際問題、解決實際問題和創新的能力,而這些顯然是通過一般的考試難以檢驗的,也是應試教育無法實現的。
那麼,究竟應該如何把應試教育轉化為素質教育呢?對此,我們必須澄清一個問題,即很多人把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絕然對立起來,其實,這種看法也是片面的,在思維方式上是一種非此即彼的二元對立。對此,我們如果不是囿於成見,就不難看出,所謂的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之間並非絕然對立,而是存在著邏輯上的交叉關係,即應試教育本身應該在客觀上培養或訓練學生的某種素質,比如記憶力、心理素質,還有對書面文化的學習能力等,絕大多數學生都能在這些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鍛煉和提高;而素質教育本身既然是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當然也要培養學生的記憶力、良好的心理素質,對書面文化的學習能力等。
也就是說,一個高素質的學生不但不應該怕考試,而且還應該比應試教育培養出來的學生能夠取得更好的考試成績。人們之所以對應試教育有很大的意見,一方面是因為沒有看到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的內在關聯,一方面也與對素質教育本身理解的偏差有關係。在許多人看來,好像一搞素質教育,學生就不用考試了,即使成績考不好,仍然是高素質。這種觀點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顯然非常偏頗,也是非常有害的。
應試教育甚至已經滲透到大學的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教育雖然沒有達到中學那樣應試教育的程度,但已經存在著片面追求發表論文的傾向。特別是不少大學要求博士生必須在C刊上發表兩篇以上論文,才能參加論文答辯,這顯然也是一種更具有極端性的應試教育。我們可以設想,博士三年,第一學年要開設外語等公共課和專業課,第二學年開始撰寫博士論文,在最後一個學期的5月份就要完成。文科的博士論文一般需要10多萬字,也就是說,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裡,每年至少要寫5萬多字。可見,實事求是地講,即使拿出全部精力在這段時間裡只寫博士論文,能夠順利完成就已經很不錯了。如此看來,許多大學的規定顯然是違背學習規律和學術創新規律的,甚至多少有些「逼良為娼」的嫌疑。2006年以來,一些高校不再實行研究生必須發表論文的制度,而是加強對畢業論文的審查和答辯,這意味著對研究生的培養更加註重創新能力的考察。
要把應試教育真正轉化為素質教育,我們還應該把握四點:第一,全社會樹立全新的人才觀念,確立大人才觀,樹立新的「四不唯」:不唯學歷、不唯資歷、不唯職稱、不唯身份;第二,改革和完善各種考試製度,既要考察基本知識,又要考察實際能力和創新能力;第三,大力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努力把教師提升為教育家和人才開發大師;第四,在實踐上,關鍵是要爭取把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實現新的融合。具體而言,從應試角度來看,首先應該確定考試內容更科學合理,減少書面知識的考試,增加對綜合能力的考試,適當增加社會實踐和科技創新、藝術創新等新的內容。其次,要減少考試科目,減少考試次數,減輕學生的負擔。再次,既倡導全面發展,也鼓勵學生在某些領域或學科大膽冒尖,對一些「奇才」和「怪才」,不能簡單地用木桶理論加以衡量,而是揚長避短。經過長期的融合,我們應該逐漸克服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的對立,使二者邏輯上的交叉關係逐漸轉化為全同關係。
對於高校的素質教育,中共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保持高等院校招生合理增長,注重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和就業能力、創業能力。」其實,就這四種能力來講,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是最基本的,也是抽象的;對於高校來講,學生畢業後馬上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需要就業能力,就業能力歸根結底也就是適應社會的能力,而一旦適應了社會以後,即就業以後,還應該進而展現出創業能力。高校素質教育如果能夠真正落實對這四種能力的培養,將會走出應試教育的瓶頸,極大地促進人才開發。
責任編輯:孫圓圓
好 書 推 薦
簡 介
薛永武《中西文論與美學研究》一書凝聚了作者二十多年的心血與智慧,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年12月出版。
作者以視域融合與思域融通的方法,對中國文論、西方文論和美學進行了融通性的研究。第一部分包括中國文學理論研究的需要關注的重大問題、影響中國文學理論研究的主體性原因,比較全面系統研究了先秦音樂理論對《樂記》的影響、《莊子》《樂論》《呂氏春秋》與《樂記》的比較、《樂記》天人相諧的和合精神、《樂記》對樂的生命本體論闡釋。第二部分研究了畢達哥拉斯、赫拉克利特、蘇格拉底、德謨克利特、柏拉圖、亞里士多德、賀拉斯、郎吉弩斯、狄德羅、康德和黑格爾的文藝思想。第三部分研究審美價值與主體性等重要的美學理論,對人才美學、審美與人才開發、審美經濟和海洋美學等進行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觀點。
推薦閱讀:
※如何擺脫「應試教育」的困境?
※[轉載]中國應試教育的十大罪狀
※果斷收藏!0-12歲思維訓練全攻略!(上篇)
※家庭教育莫成應試教育「幫凶」
※「應試教育」真是中國教育的最大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