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認識方式--------禪式思維

淺談佛教的認識方式——禪 式 思 維

◎賈 釗

  著名的「拈花微笑」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但是不少人都會問道:  「為什麼迦葉要開懷地笑?」「佛陀講了什麼內容?我怎麼看不懂?沒說話怎麼講的?」  這裡有玄機?知者不玄,玄者不知。為什麼迦葉能領會而我們不明白?  因為佛教認識世界的方式與我們日常習慣的思維方式有差異。思維是我們認知世界的一種途徑,不同的思維方式適用的領域不同,效用不同,結論亦不同,而且不同的思維方式之間是很不容易溝通的。  我們的習慣的思維方式一般來講分為感性思維與理性思維。

  一、感性思維與理性思維

  感性思維是人類認知外界存在的基本方式,小到日常生活,大到科學研究,首先是依靠感性思維。感性思維是理性思維的基礎,它所產生出來的感性信息被挑選整理之後變成經驗,為理性思維的概念、邏輯提供了材料,最終成為理論。  感性思想的運動過程是:我們肉體上的五類感官:眼睛、耳朵、鼻子、舌頭、皮膚,與世界存在的各種景象:光波、聲波、氣味粒子、熱能、材質等相接觸,受到刺激,感官將信息傳達至中樞神經進行區分處理,形成了感性信息。  感性思維的認識方式是感知、體驗。從嬰兒的行為中可以觀察到全然感性思維的情形,或著從有些藝術家身上可以看到。感性思維是非理性的,不著痕迹的。我們俗稱「用心去感受」,這個「心」在哪兒?分析是找不到的,只是去感覺外界時所用的就是了。感性思維無法用語言文學描述。我們平常表達出的「感覺」只是冰山一角,一旦落入語言文學,感性思維得到的信息則被損失將盡。感性思維的交流方式亦是體驗,我嘗了川菜好吃,告訴你也沒用,必須要你自己去嘗過。  理性思維又稱邏輯思維,它是人類思維的升華。  理性思維的形成是這樣一個過程:來自感性思維認知世界的感官信息——確定各種世界存在形態的內涵、外延,形成各種各樣的概念——運用邏輯的各種方法找出概念之間的關係——形成關於世界存在形態間關係的理論,用以指導實踐。  理性思維的貢獻極大,使人類從紛繁雜亂的感性信息中找出頭緒,是一條尋找世界存在規律的捷徑,使複雜的事物變得簡潔明晰,它所產生的理論最終發展成為科學,有科學指導的人類行為變的理智、有效,從而形成現代高度發達的物質文明。

  二、禪式思維

  佛教的認識世界的方式是「禪」,我這裡稱之為禪式思維。  在古印度,哲學已相當發達。釋迦牟尼本是王子,小時即受到良好的教育,但為了尋找宇宙人生的真相,出家求學,遍學當時印度諸家,總是得不到圓滿答案。經歷了七年苦行之後,他開始尋找自己的路,在一棵大菩提樹下進入「禪」之中。最終,他覺知了宇宙人生的真相,並且發現人類只有將習慣的思維方式拋下,重新覺知世界,才能了解真理。  由於他的智慧達到圓融無礙的地步,故被尊稱為「佛陀」——智慧無礙的人。  一般的哲學家、科學家、平常人對於佛教中講的東西不理解,對「禪」不理解,原因在於他們不知道禪是超越了意識活動中感性思維與理性思維的一種認識世界的方式,而佛教的整個理論體系均是圍繞如何以此方法去認識世界並恢複本有的智慧的。為了方便起見,我們將這種方式稱為「覺知」,以區別意識層中感性思維的感知、理性思維的認知。  難於理解的關鍵在於:按照通常的理論,人離開了意識活動是無法認識世界的。  但是從古至今,無數禪修者以自己實證的方式無數次地驗證了人類在超越了意識活動後,會恢複本性中所具有的對世界真理的覺知能力。  在心理學那裡,弗羅伊德發現人有潛意識存在。顯意識與潛意識共同支配著人的行為,統稱為意識。無論潛、顯意識,它們的認識方式是以感性思維與理性思維完成的。  之後,他的最得意的門生榮格是青出於藍。他通過實踐東方佛教的「禪」的實證,發現人類除意識之外還有更廣、功能無比強大的「無意識」狀態,它的認識能力遠遠超越了意識。榮格只領悟到的「無意識」只是「禪」的表層,而且「無意識」這個詞用的並不好,可以改成「超意識」(可惜沒機會同他商榷),但他作為科學家能達到這個程度已是相當不易的。  我們借用弗羅伊德的一個句式:「顯意識與潛意識相比是冰山一角,浮在上部而且很小的一塊,潛在下面的是極大的部分」——意識相對「超意識」而言,是冰山的一角,在上面的是很小,在下面的是極大的部分。人在「超意識」中運用的認識方式即是「法法平等」的「禪式思維」。  在這篇文章里我用的「禪式思維」的確是一個不恰當卻無可奈何的名詞。因為「禪」是超出意識思維層次的,不屬於意識思維的東西,不應該將之稱為「思維」。這麼稱呼是為了方便理解,請弄清這一點。  要想給「禪思」下一個定義是很難做到。因為語言文字的功能只限於顯意識層,甚至潛意識中的活動無法用語言表達,更何況超意識層。在「禪」中語言文字是無能為力的,這就是為什麼釋迦牟尼「拈花微笑」中不對眾人講話的道理。我們為了方便,進行一個描述性定義:  禪式思維是在放棄了意識層的各種努力,讓感性思維、理性思維所產生的各種形象、觀念、概念、邏輯、理論、意識形態不再發揮作用之後,人類本性中所本有的天然覺知能力得以恢復、顯現,從而全然直觀地覺知認識的方式。  事實上,「超意識」、「禪」並非多麼神秘與困難,它本身屬於我們人類的自性能力,在平常生活中,可能會偶爾顯現。只是由於在我們從嬰兒的感性思維為主導到成人的理性思維為主導的人生中,習慣用「腦」去認知,用「心」去感知,不習慣用「自性」去覺知。故而當「禪思」發生在我們生活中,亦無法察覺,或是沒有能力將其保持,太微弱以至無法發展成為一種力量。看幾個在生活中發生的例子:  小時侯經常玩「藏貓兒」,小夥伴遠遠地看著你走過來了,躲在門後,屋子光線很弱,你走進來,他從門後猛跳出來,伴隨著一聲「嗨!」。這之後的情形仔細體味:在一個竄出的黑影映入眼睛,一聲怪叫傳入耳朵之後——與被嚇得跳開喊「媽呀」(感性思維下意識動作),以及回過神責怪道「嚇死我了」(理性思維、判斷)之前,是不是有一段大腦非常清晰、卻又沒什麼念頭的空白?仔細體味,是有的。沒有感覺,沒有判斷,沒有念頭,不是感性、理性,卻存在著認識能力,清清楚楚。那是什麼狀態?  禪宗的一些祖師的棒喝就是這樣:你想去問老師:「禪是什麼?」一大堆問題堆在腦子裡(意識活動)。走進教研室,行完禮,恭敬奉上紙條,滿心期望地等候。老師看著問題,突然沖你大喝一聲,幾乎把房子震開,一掃帚打在你頭上!好,停住,這之後的情形放慢鏡頭:在一個猛烈的聲波傳導耳中與清晰的一個棒狀黑影映入眼睛,緊接著是什麼?自己悟去吧,說出來就變質了。禪宗公案不是故事,而是一個個的教學案例。

  三、禪的秘密

  可以提出一個問題:佛教的禪思有什麼優越之處?回答是:意識活動中的感性思維與理性思維得不到完全的真實,而超意識的「禪式思維」可以得到。  意識活動的感性思維與理性思維是對立地「看」世界。  伴隨著人類意識活動的生起,必然會發生認識主體與認識客體的分裂。一般而言,意識會將「自己」認為認識主體,比如「我的心」、「我的身」、「我的感覺」、「我的認識」、「我的理論」......同時,把與「我」相對立的外界認為是「認識客體」。比如,動物、植物、桌子、天空、地球、宇宙......  當這種對立存在時,一方永遠無法得到另一方內在的完整的真實信息。而只是互動、互為影映。意識中的所感、所知、所思、所驗實際上僅為「認識客體」影象在認識主體中的投影與殘留信息。靠意識活動永遠無法得到關於世界真實狀況的信息。 而禪式思維是與世界融為一體,無差別、全然地「看」。  一旦放棄了意識活動(注意:這裡的放棄不是讓意識活動停止),進入到超意識狀態的「禪」中,認識主題與認識客體之間的界限由於意識的淡化,瞬間化為烏有,因為這種界限本來就是「人為的」,本為烏有。原先的「我」一下消失,成為世界的一部分。關於世界存在的信息一覽無餘,而且是真實的。  再提出一個問題:「我」能與世界融為一體嗎?  回答是肯定的。因為認識主體的我與認識客體的外界萬物本來就是一體的,從來就未分開過,只是「我認為」它們之間對立。  借用現代科學的理論,可以啟發大家的悟性:  量子物理學早就有許多定論,只是許多人不熟悉,或是熟悉是人很少擴展思維。比如:物質是由單一基本粒子組成的,以一種量子形態存在,以光波形式運動,物質是密度極大的光。相對論中的E=mc2,則每一粒子含有能量,每一種聚合物都是能量的聚合體。  醫學和生理學也有不少研究成果,比如:意識是能量,是粒子運動。  系統論中講到:系統由要素、結構、效用決定,要素可以相同,結構不同,效用不同。那麼我們可以綜合一下:  世界的各種景象:無論是物質的、有形的、可感知的,還是精神的、無形的、虛幻的,在本質上是同一的,都是由單一基本粒子聚合而成,只是聚合的結構各有不同,產生出的效用不同。基本離子在相互的能量力的作用下,無休止的進行聚合——分散——再聚合的過程———「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所謂「物質」只是「密度」較大的聚合物,散開後仍是基本粒子,參與宇宙間的「再造」。所謂「精神」只是「密度」較小的聚合物,散開後又可能成為「物質」。 《紅樓夢》中講:「水中有泥,泥中有水」,世界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物質與精神是同一的,凡夫與諸神是同一的,人與植物是同一的——「眾生皆有佛性」。人類與世界萬有本質上同一,均是宇宙基本粒子的能量聚合體。在「我」聚合之前,粒子聚成其它形態;在「我」散滅之後,粒子又重新聚合成另一種形態。  再到現實中去體悟一下:  雪山上潔白堅硬的叫冰,吸收熱能變軟流下的叫水,加熱到100℃加調料叫湯,蒸發成無色無味的叫氣,在半空中與塵形成霧,在天空中遠遠望去的是雲,落下來冰涼的是雨雪,凍起來的又是冰——統統都是水。  變來變去的是形態,是無常的——「是諸法空相」,「故常有,欲以觀其妙」;不變的是本質,是永恆的——「心中無一物」,「故常無,欲以觀其微」。  世界是變化與永恆的統一,是虛幻形態與真實實質的統一,是心與物的統一,「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從來就沒有認識主體與認識客體的區分,從來就沒有我與他的區分,從來就沒有真實永恆的我,一切都是在形態上變幻與運動並再本質上保持著同一與寂靜。——「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四、禪的路

  「禪式思維」訓練、運用的過程是一條從迷到覺,從意識到無意識,從「有我」到「無我」的「思維超越」之路。是一場內心的革命,相應地帶來生活方式的轉變,使人變得更加智慧、慈悲、熱愛生命。這正是佛教的核心精神。  禪的訓練以「明心見性」為界大體是兩個階段:「修」與「行」。

  1、修

  首先,或是由人生體驗中感受到人類的渺小、無知,而發起探求世界真理的願望;或是閱讀了歷代證悟者的典籍而受到啟發。這一階段可稱為「知道」——了解了一些原理。  其次,進入到「降伏其心」的過程。目的只有一個:讓意識活動的妄念不再影響本有的智慧。由於這段仍是意識活動,而意識活動因人而異,所以有「八萬四千法門」 方法太多了,是針對不同人的情況對症下藥的。由此才有佛教的各個宗。那並不是黨派之爭,只是如醫院科室的不同。不過使用的基本的方法是通過「戒」、「定」、「慧」的訓練,使清靜心、平等心、正覺心次第生起。最後,當意識活動被淡化到一定程度,恢複本來覺知的能力,如黑洞中找鑿開了一個小孔,本有的光線照進來瞬間將黑暗打破,即是「明心見性」。  修是回歸,是由不真實到真實;修是修正,是清除內心的污穢,還一個本來清凈。修是內心的超越,並非形式上的故弄玄虛;修是挑戰自我,是勇者、智者之舉。修的終點是明心見性,是長征走完了第一步。

  2、行

  這個過程始於明心見性,直至恢復無礙圓滿地了解世界真相的能力——「圓覺」。由於剛恢復的覺知力尚十分微弱,會被習慣的意識活動覆蓋,故而需要在生活的磨礪中訓練自己的定慧力。如同將初鑿開的小洞不斷擴大,讓更多的光透進來。這時的人內心已漸漸充滿智慧與慈悲,眾生之間差別已真實消失,開始純粹無我利他之行,我們將之稱為「菩薩」。達到極至稱之為「佛」。  行是鞏固,是把真實長存心中。行是增加,增加智慧與慈悲。行是真心的恢復,並非讓人膜拜;行是戰勝自我,是聖賢之路。  我們將整個過程叫「禪修」,這與西方人理解的「靜思」不一樣。  「禪修」所要達到的是擁有所能夠直觀覺知世界真實的能力。禪修成就者是既有至靜的能力,又具有活潑的思維力,對宇宙人生的變化、本質有著深刻的體驗,具備極深廣的智慧,對生活充滿熱情與愛心,無私無我地對待著眾生,豁達、平和、安詳地完成他自己生命的人,他可能是總統、乞丐、教師、商人、水手、主婦......外在的形象並不代表內心的境界,人們只是喜歡與他在一起相處,卻不知他是能量的化身,是真正的人。


推薦閱讀: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佛教
初一、十五吃素之旅,各位是怎麼堅持的?
宏圓法師:一心專念,決定往生
佛教徒可以練瑜伽嗎?
如何評價「潛逃27年命案嫌犯當了和尚:稱與佛有緣,有義務普度眾生」?

TAG:思維 | 佛教 | 方式 | 認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