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轉)靈魂不滅:死亡意味著什麼

心理引言:俄羅斯《晨報》文章指出,人在心跳停止以後依然存在「靈魂」。研究報告中指出,人的「靈魂」是較之常規神經元更為根本的某種東西。醫學教授認為,意識是一直存在宇宙中。宇宙中最偉大的兩件事物:頭頂的星空和人類的心靈,心靈真的可以獨立於肉體而存在?那麼這對死亡意味著什麼呢? ——心靈咖啡網

死亡是關於自我的沉思


存在主義心理學最有影響力的是弗蘭克爾(Frankl)提出的理論,他認為,在壓力之下,人們之所以會產生各種心理問題,是因為他們沒有找到生命的意義。相反,如果找到生命的意義,就不會產生那麼多的心理問題。

生命意義對心理健康的積極影響幾乎是被所有研究所證明的,而缺乏對生命意義的理解也幾乎是被所有研究證明與心理問題有正相關關係。特別是對生命意義的探索和人們的情緒健康之間有明顯的正相關關係,對生命意義的探求和認識能夠減緩消極生活時間所引起的藥物濫用等問題,藥物濫用和不使用藥物者相比較,後者對生命意義有著更加明確的理解。

生命意義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在近幾十年中開始影響到心理學研究的主流,特別是生命意義的概念影響到壓力和應對的心理健康模型:個人生活的意義影響到整個一生的壓力應對的過程。同時,個人的相對穩定的個性特徵也會影響到這個人對於壓力的認知以及應對的方式。另外,如果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難具有一定的威脅性,會使人們對壓力的應對更加脆弱。當然這種脆弱性也有積極作用,它會促使人們更加努力地去減低威脅。

生命意義和心理健康的關係,不是單向影響,而是交互作用的:心理健康在一定程度上依賴於人們怎樣看待生命;反之,對於生命意義的認識也受到心理健康的影響。

死亡是關於自我的沉思和解脫,思考死亡,是提升自我的認知。胡塞爾的現象學還原就是超驗還原,因為還原之後的剩餘-純粹意識-乃是超驗我的意識。

自我( ego),我思( cogito)與所思( cogitatum)三者構成超驗現象學的基本架構,這三者之間的關係胡塞爾在《笛卡兒沈思錄》(Cartesianische Meditationen,1929)一書作了清楚的闡釋:

作為個別類型之形式的最普遍的類型可藉由我們的普遍圖式,自我-我思-所思(ego-cogito-cogitatum),來表明。與它所關連的最普遍描述乃是可藉由意向性,也就是隸屬於它的綜合作用等等而被努力說明者。(Hua I,87)

自我不只是包含流動著的生命而已,而是作為體驗這個或那個的自我,貫穿體驗(durchleben)這個或是那個同一個我思的自我。到目前為止在對於意識與對象,我思與所思的意向性關係之分析中,對我們而言只有一種綜合作用被突顯出來,它把真實的與可能的意識之多樣性統合到它的同一對象之上。

無我就是對死亡的順應和接納


人為什麼總是會去體驗一些挑戰極限的東西?比如登山,各種極限運動,蹦極和刺激。通過這些行為是為了證明自己有多麼勇敢嗎?其實不然。人可以通過高峰體驗獲得對自我與存在的同一性認知,認識到自己就是存在之一部分,和一瞬間。這是一種超驗的心理學,要求我們放棄平日里的自我偏執,自以為是。

從佛學的唯識學來看,一切情來源於我執。唯識里關於七識的四煩惱,我見、我愛、我慢、我痴。我見是對「我」的一種執著,會把一切問題先做分別的一種功能(習慣)。而裡面似乎就有一種操縱的感覺,自戀對此的表達是一種勝任感。這讓人就有了一種意識中的完美幻想,我們的行為只是讓這個成為現實的一種努力。所以許多時候我們會偏執,會追求完美。

有情眾生,那就是因為有我執。情緒的產生從「受」而來,而受是我執,順我則樂合,逆我則厭離。造成這種苦的原因是因為人不是直接覺察生理的刺激,而是根據自己的經歷和背景,對純粹的生理刺激,賦予了認識,形成了自我的感受,進一步,由感受發展為情緒,再用思維方式對情緒進行意識化或者潛意識化。我們看到,在這個刺激——感覺——情緒——思維認知的過程中,真正的痛苦幾乎都不是由於外界產生,而是人類賦予意義的產物。

我執是對生命的不尊重,生命現象是一種自然而然的,並不是意識完全控制的。人的理性有限,人不可太過妄自尊大,以為自己可以掌握一切,乃至人定勝天。想要在人世間建立一個完美無缺的天堂,往往卻鑄就了人間煉獄。

超驗的觀點意味著一種對整個生活形式的改變,它完全超出了迄今為止的所生活經驗,因此,超驗的觀點由於其絕對的陌生性而必定難以被人了解。其實,對死亡的思考,無非是要人打消自我與世界的僵死阻

推薦閱讀:

飛車搶奪致人死亡該定何種罪名
如果能選擇死亡的地點,你會選擇哪裡?
屍體的腐敗過程是怎樣的?
本·拉登死亡

TAG:死亡 | 靈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