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俄國往事--北方強鄰(連載)4

和大家分享這篇日誌,我的看法是:原文地址:俄國往事--北方強鄰(連載)4原文作者:hubao.an

「沙皇不使善者懼怕,而使惡者畏懼……劍不是白白懸掛著的,行善者賞,作惡者罰,我要貶黜和處死那些不訓之徒,剝奪他們的財產,為自己建立直轄區。」1562年伊凡宣布「消藩」,直接剝奪貴族領地,全俄羅斯的土地為沙皇一人所有,全國領土分為兩部分,特轄區歸沙皇直接管理;普通區主要是邊遠落後地區,歸貴族領主管理,許多大貴族被從特轄區趕到普通區,力量大大削弱。失去土地的貴族成為依靠國家俸祿生活的公務人員,政治經濟上都受制於沙皇,中央集權得到加強。  伊凡的改革遭到眾多貴族的反對,在遭到鎮壓後許多貴族暗中聯絡波蘭,甚至有人策劃推翻伊凡另立沙皇。但他們的舉動只能招致更加血腥的鎮壓。  伊凡首先清洗了自己的近臣,提拔了一些本非貴族出身的大臣。正因為他們的非貴族出身,才獲得了沙皇的信任。而這批近臣也不遺餘力地依靠剷除王公貴族和朝中大臣,來博得伊凡四世的信任與歡心。  1564年12月3日,伊凡突然離開莫斯科,前往莫斯科附近的小城亞歷山德羅夫。在這裡,伊凡向莫斯科的宮裡發去手諭:「因不能容忍我周圍的背叛行為,我不再管理這個國家,而是按上帝指引的路去走。」但同時伊凡有沒有指明誰來繼承皇位,手諭傳到莫斯科,朝中大臣們和主教均無言以對,引起極大恐慌。在得到總主教對他的「有權處決任何想處死的叛徒」的許諾後,伊凡才回到莫斯科。  隨後伊凡在特轄區屬地挑選精壯青年,嚴加訓練,建立了沙皇禁軍。在特轄區內,執行沙皇意志的只有禁軍,禁軍集司法、審判和執法於一身,而且只向沙皇一人負責。這就使得伊凡可以隨時按照個人意願,逮捕任何一個人,不經任何司法程序隨意定罪,加以處置。  禁軍士兵們騎著馬,全副武裝,身後背著掃帚,象徵著要掃除一切"叛國者";馬頸下掛著狗頭,象徵著對沙皇的忠心,隨時準備按照沙皇的意願咬死任何人。他們終日在特轄區內巡行,逮捕了大量"叛國投敵"的貴族,大多數被逮捕者很快就被處死,極少部分人僥倖得以全生,但被流放到北部高寒地區。據史書記載,有時在一天里處死的人之多,以致流經亞歷山德羅夫的舍爾納河被染成了紅色。  伊凡四世在基本清除了他認為的貳臣之後,獨裁權力達到了頂峰,全俄羅斯上下噤若寒蟬,無人敢於發表任何與沙皇相左的言論。  在貴族們集體失聲之際,只有代表神權的教會,敢於公開反對沙皇。1568年,德高望重的都主教菲利普拒絕支持伊凡四世的消藩制度,並多次聲言沙皇的舉動是逆天而行,不符合基督教義。伊凡四世並未因為都主教德高望重、以上帝名義代言就有所忌憚,暴怒之中下令將菲利普都主教投入監獄,次年被伊凡的親信扼死在獄中。  對貴族們大肆殺戮之後,伊凡四世並未罷手,清洗和鎮壓浪潮被沙皇禁軍進一步放大。根據密報,伊凡四世認為諾夫哥羅德暗中和波蘭立陶宛王國勾結,圖謀叛變,於是派禁軍前往該城,大肆進行逮捕和處決,諾夫哥羅德被禁軍血洗一空。  伊凡四世因消藩過程中展現出的恐怖手段,獲得了「伊凡雷帝」(意為恐怖的伊凡)的稱號。即使與上帝為敵,他也毫不退縮,千秋功業終將化為灰土,只有傳奇故事永遠流傳,只要能鞏固沙皇的權力,沒有什麼是不能做的。  伊凡雷帝的背影是孤獨的,沒有任何東西能阻擋他獲得至高無上的權力 國內政局的動蕩不可避免地招致外敵的大舉入侵。1571年,波蘭立陶宛國王西格蒙德勸說克里木汗德夫列特一世進攻俄羅斯。德夫列特一世一直以韃靼人諸汗國之首自居,加之此前曾發誓要恢復喀山汗國和阿斯特拉罕汗國,故而作了充分準備,進軍北伐。這一年,德夫列特一世集合了汗國的4萬精兵,此外又徵集了大小諾蓋汗國、高加索的切爾克斯人,出兵北上。  很快,克里木汗國的聯軍就抵達俄羅斯腹地,佔據了莫斯科以南的大片土地。起初德夫列特一世並沒有計划進攻兵精糧足的莫斯科,但在北伐途中,遇到少量背叛伊凡四世前來投奔克里木汗的俄軍。據叛軍透露的情報,俄羅斯不但因消藩引發政局動蕩,而且這一年又發生大面積饑荒,加之爆發瘟疫,因飢餓和瘟疫致死的人多達數十萬,莫斯科城內空虛,已經無力對抗克里木軍隊。德夫列特聞言,立即決定全力進攻莫斯科。  德夫列特一世派出少量部隊佯攻俄軍防守嚴密的莫斯科南大門謝爾普霍夫要塞,自己率領主力繞過要塞,西進越過烏格拉河(自伊凡三世與大帳汗烏格拉河對峙後,韃靼人已經有近百年沒有到過莫斯科了),從西南方向進攻莫斯科。莫斯科西南地區只有6千名守軍,很快就全軍覆沒。此後德夫列特的軍隊沒有遇到任何有效抵抗,直抵莫斯科城下。  無力抵抗克里木大軍的俄羅斯軍隊只好撤出莫斯科,伊凡四世在亂軍之中也倉皇出逃,差點被韃靼人俘虜,最後在極少數禁軍的保護下,逃到了莫斯科以北的羅斯托夫城。  時隔200年後,韃靼人再次攻佔了莫斯科

放棄了防守的莫斯科被克里木軍隊洗劫一空,韃靼人在莫斯科城內以及莫斯科以南所有城鎮里大肆搶劫,掠奪人口,最後放了一把火,把莫斯科燒成灰燼。除了石料建成的克里姆林宮得以倖免以外,整個莫斯科城淹沒在火海中,最終變成了一片廢墟。  克里木汗國重創俄羅斯,守衛莫斯科以及莫斯科南部地區的軍隊基本全軍覆沒,整個俄羅斯在這次戰爭中死亡人數超過8萬人,此外克里木聯軍在撤兵時還虜走的人數達15萬之眾,當俘虜們排隊經過克里木半島狹窄的地峽時,一望無際的人群讓前來販賣人口的猶太人販子驚嘆:留在俄羅斯的人是否比這更多?  德夫列特一世因擊敗強大的俄羅斯,毀滅莫斯科的輝煌戰果被稱作「摘下皇冠的人」,自此成為克里木汗國歷史上的傳奇人物。德夫列特自己也覺得其歷史成就簡直可以和歐洲人當年稱之為「毀滅王子」的鐵木爾大汗相比。  德夫列特給逃走的伊凡四世發去一封書信,要求伊凡四世免去沙皇稱號,允許喀山和阿斯特拉罕兩個汗國復國。伊凡四世答應了德夫列特一世的要求,該稱自己是莫斯科大公,同時答應阿斯特拉罕汗國復國,但同時拒絕了喀山復國的要求。  德夫列特一世的大臣們建議接受伊凡四世的回復。但這時德夫列特一世並不滿足於到手的成果,恢復兩個韃靼汗國已經遠遠不能適應他的胃口。他覺得應該趁此機會,徹底征服俄羅斯,建立以克里木汗國為首的龐大帝國,重現當年金帳汗國的輝煌。  1572年,德夫列特一世集合起一支比上次北伐還要龐大得多的軍隊,發兵攻打俄羅斯。由於德夫列特一世在攻打俄羅斯戰爭中取得的輝煌戰果,越來越多的人自願加入克里木汗國的軍隊,大小諾蓋汗國的騎兵、其他高加索部族的軍隊紛紛前來助陣,指望在二次北伐莫斯科的戰爭中分得一杯羹。僅前鋒騎兵人數就多達5萬之眾,兵員總數達到了12萬。  伊凡四世很快就聽說了克里木汗國組織起來的巨大軍事力量,因此他也在積極備戰。俄羅斯國內雖然因政局動蕩,饑荒和瘟疫導致國力空虛,但上次戰爭的慘痛結果使得各派放棄前嫌,竟然臨陣達成了空前的團結。伊凡四世召集了一支由12000名貴族子弟組成的精銳力量,配備了2000名射擊兵,另外還有3800名哥薩克騎兵也被編入部隊,參加保衛莫斯科。這時沃羅滕斯基大公從北方趕來,帶來了由北方兵組成的2萬人的軍隊。伊凡四世的禁軍首領赫沃羅斯季寧也帶領6000名禁軍士兵投入戰鬥。儘管伊凡四世的部隊都是精銳,但總人數加在一起也不到5萬人,還抵不上德夫列特一世的前鋒騎兵人數。  伊凡四世在戰前任命沃羅滕斯基大公為帥,赫沃羅斯季寧為副將,共同指揮戰鬥。德夫列特率領主力部隊在西線擊潰了赫沃羅斯季寧率領的禁軍,越過烏格拉河,從西線向莫斯科包抄過來。沃羅滕斯基急派軍隊增援赫沃羅斯季寧,增援部隊在半路上遇到了收縮防線的禁軍,兩支部隊在距離莫斯科西南45俄里處的莫洛季高地集合,並就地打了一個快速的反擊戰,一舉擊潰冒進的克里木前鋒部隊。這個小小的勝利給了俄軍以喘息機會。很快,沃羅滕斯基就趕到東線,重新把俄軍組織起來,派重兵把守通往莫斯科要道莫洛季兩旁的高地,並在高地上迅速用木材修築了防守工事。  本以為勝券在握的德夫列特沒想到剛遭受重創的莫斯科能夠在短期內組織起這樣頑強的抵抗,為開戰後的失利大為惱怒。這時他犯下了一個輕敵的錯誤:由於誤判敵情,他沒有命令主力部隊全力壓上俄軍防線,一舉擊垮守軍,而是把精銳部隊逐次投入戰場。(美帝也因為這種「添油戰術」飲恨朝鮮和越南)  德夫烈特派出12000人增援前鋒,但沒想到又被已經重新集結完畢的俄軍擊潰,前鋒部隊幾近全軍覆沒。這時德夫列特認識到了指揮失當,於是不再輕敵,命令主力部隊全部集合,就地休息,準備天亮全線進攻俄軍。  沃羅滕斯基命令赫沃羅斯季寧率領剩餘的禁軍,趁夜主動進攻克里木軍隊主力,但剛一接戰,赫沃羅斯季寧就率領禁軍後撤。如此三番五次侵襲,得不到休息的克里木軍隊惱羞成怒,主力部隊全線出動,力求一鼓作氣,殲滅這支人數不多的禁軍。赫沃羅斯季寧且戰且退,逐漸把克里木軍隊主力引入防守嚴密的莫洛季高地。  進入埋伏圈的克里木軍隊畢竟訓練有素,在遭到兩面高地上重兵的夾擊情況下,並沒有潰不成軍,而是迅速重新集合,分兵兩路向高地進攻。俄軍儘管佔據有利地形,有事先修築的防禦工事,但在克里木軍隊一浪高過一浪的進攻浪潮面前,損失慘重。沃羅滕斯基把全軍所剩下的所有火炮、輜重等全部留給赫沃羅斯季寧,命令他務必堅守陣地,自己則集合起所剩馬匹,挑選精銳,臨時集合了一支騎兵,親自率軍從後方衝下高地,繞道而行,包抄了克里木軍隊主力的後方。  韃靼人的學生俄國騎兵出師了,一戰時期俄國擁有最龐大的騎兵部隊. 當沃羅滕斯基抵達預先的作戰位置,向守在高地上的赫沃羅斯季寧發出了進攻信號。兩軍前後夾擊,將克里木軍隊壓制在狹小的窪地中間。克里木軍隊雖人數眾多,但在狹小的空間里施展不開,遭到重創。在混戰中率領克里木聯軍前鋒部隊的汗國王子陣亡,德夫列特一世在為數不多的親兵保護下,殺出重圍,逃回克里木汗國。  在沃羅滕斯基指揮下,俄軍充分發揮了部隊的機動能力,加上強大的火炮掩護和牢固的防禦工事,創造了以少勝多的奇蹟。克里木聯軍主力被殲後,俄軍全線反擊,將剩餘的克里木聯軍殘部打回南方。  在此後的百餘年裡,克里木汗國仍然在每年春夏季節出動騎兵,侵擾俄羅斯南部邊境地區,但在莫洛季戰役以後,已經無力發動大規模的進攻,喪失了深入俄羅斯腹地進犯莫斯科的實力。火器時代已經到來,屬於游牧民族的時代結束了。  這一年,劫後餘生的伊凡四世下令取消了消藩。  伊凡四世曾有眾多妻子,史書上正式記載的就有七個或八個。按照東正教規定,沙皇只能三次成婚,其他的妻子均為非法,得不到教會的承認。在十月革命前,結婚生子等民政不是由行政部門來負責,而是教會才有權力承認婚姻是否合法和有效。伊凡四世的第一個妻子阿娜斯塔西在1560年夏被毒害致死後,伊凡四世於次年再婚,但很快第二個妻子也死掉了。此後伊凡四世的第三個妻子還未及成婚就死了,他就這樣頻繁再婚,直至第八個妻子。  教會只承認伊凡四世的前四個妻子是合法的。這四個妻子都是在教會承認後才正式被宣布為皇后。伊凡四世的頻繁再婚在當時是很不同尋常的。  伊凡四世是一個虔誠的東正教徒,一方面嚴格恪守教義,但另一方面在結髮妻子被害後,性格變得多疑暴戾,續弦妻子中有幾個就是遭到伊凡四世猜忌,在暴怒中下令被毒死或是扔到河中溺死。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伊凡四世一直想生一個繼承人。  伊凡和阿娜斯塔西一共生了五個孩子,長女安娜和次女瑪麗婭都在幼年夭折。此後伊凡又生了個兒子德米特里,本可立為王儲,但在德米特里兩歲的時候,被保姆失手墜入河中,溺水身亡。伊凡和阿娜斯塔西此後的兩個兒子,一個叫做伊萬,另一個是弱智的幼子費奧多爾(由於此子的愛好是爬到鐘樓上撞鐘,所以被伊凡四世戲稱為「敲鐘的」)。伊凡四世和其餘合法的三位妻子均無子嗣,這樣伊凡膝下只有伊萬和費奧多爾兩個兒子,費奧多爾弱智,不能繼承大統,伊萬就成了唯一的繼承人,遂被立為王儲。  1580年,伊凡四世最後一次結婚。末任妻子給他生了一個兒子,伊凡給這個兒子起名為季米特里。因為這個婚姻沒有得到教會承認,季米特里被認為是非法所生的私生子。  就在這一年,在伊凡四世的主持下,弱智的兒子費奧多爾舉行大婚,新娘是消藩時期禁軍將領戈東諾夫的女兒伊琳娜。婚後,戈東諾夫家族成為皇親,全家被加官進爵,家族長子鮑里斯被冊封為大貴族。  晚年的伊凡更加多疑殘暴,一次他懷疑一位貴族要毒害自己,便下令將貴族全家抓來,給他們灌下毒藥,然後親眼目睹他們倒地抽搐死亡的全過程,當身邊宮女因恐懼大叫時,又下令將宮女處死。  還有一次伊凡四世突然懷疑他的御醫可能會配製毒藥,便下令對御醫用烘炙刑。他命人把御醫綁在一個木杆子上,放到火中烤,烤了後背,再烤前胸。伊凡四世搬了一把椅子坐下,一邊聞著氣味,一邊聽著慘叫聲,很有興緻地欣賞著御醫由活人變成焦炭的全過程。  1581年11月16日,伊凡四世在亞歷山德羅夫的行宮中意外發現王儲伊萬的妻子,也就是她的兒媳僅穿一件薄裙在宮中走動,違反了俄國婦女至少要穿三件衣裙的慣例,不禁勃然大怒,上前對兒媳大打出手。此時兒媳已經懷孕,遭伊凡四世暴打後流產。王儲伊萬聞訊趕到,對父皇大發雷霆。伊凡龍顏大怒,罵兒子是「可恥的叛徒」,舉起手中沉重的權杖擊打伊萬的頭部。  俄羅斯著名畫家列賓的經典傑作《伊凡殺子》,就是以這個歷史場景為題材創作的

當伊凡四世從狂躁中清醒過來後,頭髮蓬亂的跪坐在鋪滿了紅地毯的地上,右手把兒子摟在懷中,左手試圖捂住兒子頭上血如泉涌的傷口,眼中流露出驚惶恐懼和無助的神色。而王儲伊萬雙目無光,半躺在伊凡雷帝懷中,再也不會醒來了。被遺棄在一旁沾滿鮮血的金屬權杖,彷彿在暗示著留里克王朝在伊凡雷帝之後,馬上就要皇權落地了。  王儲伊萬死後,伊凡四世除了弱智的兒子費奧多爾以外,再沒有繼承人了。雖然伊凡的末任妻子給他生了兒子季米特里,但很多人認為他是非法所生,不能立為王儲。伊凡四世無可奈何,只好將費奧爾多立為王儲。   1581年,以葉爾馬克為首的哥薩克人,為了獲取西伯利亞的廣闊土地和無盡資源,大舉入侵西伯利亞汗國。面對裝備了精良火器的哥薩克軍隊,尚處於冷兵器時代的西伯利亞汗國很快就陷落了。繼喀山汗國、阿斯特拉罕汗國之後,又一個韃靼汗國滅亡了。  1584年3月18日中午,伊凡雷帝像往常一樣,派自己的親信別依斯基到巫師那裡去看星象預兆,隨後伊凡雷帝得到稟報,今天的星象預兆很吉利。伊凡雷帝聽後非常高興,出外痛快地消遣了半天,下午三點左右,伊凡雷帝去洗澡,洗澡室內不斷傳出的歌聲表明他的情緒確實不錯。伊凡雷帝容光煥發地出浴後坐在自己的床上,召喚手下人把象棋拿來,他要痛痛快快地下一盤。可是正在伊凡專心致志地下棋時,意外發生了:只見他拿著棋子的手突然顫抖,隨之全身變得軟弱無力,仰面倒下,一會兒就沒有了呼吸。  伊凡四世親政之始,俄羅斯的領土面積,包括沒有能力實際統治,但是建立了居民點的偏遠地區,一共280萬平方公里左右。在伊凡四世統治末期,俄羅斯的領土面積幾乎增長了一倍,達到了540萬平方公里。俄國的人口也快速增長,沙皇直接統治下的總人口達到1200萬人,無論領土面積,還是人口數量,都是歐洲的最大國家。 伊凡四世進行了一系列政治、軍事的重大改革,極大加強了中央集權,提高了俄羅斯的整體實力,對日後俄國的發展發揮了巨大作用。  關於俄國歷史上最富傳奇色彩的伊凡雷帝一生的功過幾個世紀以來一直爭論不休。最後引用彼得大帝對他的評價作為這一集的結尾:  1721年俄羅斯帝國的首位皇帝彼得大帝擊敗北方強敵瑞典奪得夢寐以求的出海口,回到莫斯科。在凱旋慶典上,彼得一世看到伊凡四世的畫像,就說伊凡四世是他的先人和榜樣。然後他指著畫像補充說:「朕常欲效其勇智而不能與之比肩。唯愚者不知其時,不解其政,不識其煌煌偉業,反誹之暴君。嗚呼。」 二十、傻兒沙皇,王朝落幕  伊凡四世在狂暴中打死王儲伊萬之後,只剩下兩個有可能的繼承人:弱智兒子費奧爾多和襁褓中的幼子季米特里。最終伊凡四世宣布立費奧爾多為王儲。他深知這個弱智的兒子不足以繼承大統,所以又指定五位大臣組成攝政會議,共同輔佐日後的費奧爾多。這五位大臣都是當時權傾一時的豪門貴族,包括姆斯季斯拉夫斯基大公、世代名門的舒伊斯基、費奧爾多的舅舅扎哈林(羅曼諾夫家族)、費奧爾多的妻弟戈東諾夫和別利斯基大公。  伊凡四世死後,為控制弱智的沙皇、爭奪權力,攝政會議里的五位大臣馬上分為兩派,展開了激烈鬥爭。在這五位大臣里,國舅戈東諾夫和別利斯基大公兩人主張支持費奧爾多,主張繼續加強中央集權,而舒伊斯基和姆斯季斯拉夫斯基大公正好相反,主張立年幼的德米特里為沙皇,主張擴大貴族們的權力。費奧爾多的舅舅扎哈林處於中立位置,不斷調和兩派,寄希望於各方和解。  在1584年4月,費奧爾多還未來得及登基繼承皇位,莫斯科城中的貴族和百姓就在舒伊斯基煽動下,爆發了反對別利斯基的騷亂,要求以莫須有的罪名處死別利斯基。最終鬥爭的結果是別利斯基被驅逐出權力中心,被貶到下諾夫哥羅德去做督軍。  戈東諾夫深知,他的權力來自於他的國舅身份,因為他的姐姐是皇后,所以他才能夠代替弱智的沙皇執政,成為攝政王;如果費奧爾多被廢黜,那麼他將失去一切。為此,必須除掉唯一能夠挑戰費奧爾多皇位的季米特里。儘管季米特里被認為是私生子,但弱智的費奧爾多也不是統治俄國的最好人選,城中一場騷亂或者兵變就足以把費奧爾多趕下台。於是戈東諾夫在這裡給政治對手以沉重打擊:把季米特里和他的母親流放到遠離莫斯科的烏格里奇。1591年,季米特里死在了烏格里奇(小朋友因為玩「插刀入地」的危險遊戲喪生,當時有傳言他是被戈東諾夫謀殺)。  費奧爾多登基後,戈東諾夫聯合各派貴族,逮捕了姆斯季斯拉夫斯基大公,剝奪其所有權力和財產,使用強制手段把他送進了修道院。這時候處於中立的扎哈林因病退出朝政,對權力的爭取變成了戈東諾夫和舒伊斯基兩人的對決。1586年,舒伊斯基故伎重演,煽動城中貴族和百姓騷亂,起來反對戈東諾夫。但戈東諾夫面對騷亂人群沒有絲毫手軟,在禁軍和射擊軍支持下鎮壓了騷亂。此後進行的大規模逮捕又牽出了幕後指使人舒伊斯基。  舒伊斯基先是被逮捕,隨後又被貶到外地做督軍,繼而被流放,最後不明不白地死在了流放地。雖然舒伊斯基本人死了,但舒伊斯基家族畢竟累世名門,此後舒伊斯基家族的瓦西里成為軍隊中的重要將領,保留了家族在莫斯科的政治影響力。  從這一年起,消滅了所有政治對手的戈東諾夫終於如願以償,當上了唯一的攝政王,把持朝政,成為沙皇俄國的無冕之王。  費奧爾多不但弱智,身體還很衰弱,長時間站立就會體力不支,所以不必說處理朝政,就是各類重大慶典儀式都無法完成。甚至在登基典禮上,費奧爾多身著厚重的禮服,站立時間過長,實在堅持不住了,就在眾目睽睽之下,隨手把鑲滿黃金寶石的皇冠交到站在一旁的米羅斯拉夫斯基大公手中,又把沉重的金屬權杖交給站在另一側的戈東諾夫,眾多王公大臣為之瞠目結舌。  儘管如此,弱智的費奧爾多不失善良本性。他自幼喜好教會的宗教活動,尤其喜歡聽教堂的鐘聲,成年後經常跑到鐘樓上自己敲鐘。為此,他的父親伊凡四世半帶蔑視半開玩笑地給費奧爾多起了個外號:敲鐘的。  繼承沙皇以後,費奧爾多也是每天要花掉很多時間,泡在教堂里,做祈禱,觀看各種宗教儀式。此外弱智的沙皇還以看人打架,看人與熊搏鬥為樂,觀看宮裡小丑們的表演也是費奧爾多喜愛的消遣。  費奧多爾確實做到了與世無爭:他的臉上總是掛著憨厚的微笑,對下屬的要求可謂有求必應,非常大方地賞賜教會和大臣們土地和財產。在皇宮內,費奧多爾是弱智,對此可謂盡人皆知;但民間關於沙皇的所有消息都被戈東諾夫嚴密封鎖,所以民間一直有關於費奧多爾如何仁慈善良、心地寬厚的傳說。  伊凡雷帝之後的俄羅斯,因為大舉消藩和持續25年的立窩尼亞戰爭而元氣大傷。在費奧爾多即位之後,俄羅斯沒有對外用兵,內政也逐漸穩定下來,沒用了幾年就恢復了生機。1590年至1593年間,俄羅斯和瑞典在邊境不斷發生武裝衝突,最終俄羅斯佔了上風,和瑞典簽訂停戰和約。瑞典歸還了此前佔領的邊疆六城。  在南方俄軍也和克里木汗國進行了有效的鬥爭,加固了邊防,在邊境上建立了一系列城堡和要塞,包括沃羅涅日、別爾哥羅德、薩馬拉、薩拉托夫、察里津(現名伏爾加格勒,蘇聯時期為斯大林格勒)等。沙皇俄國對西西伯利亞的控制進一步加強,西伯利亞地區實際上已經處於莫斯科的有效統治之下。  在這一時期,在俄羅斯的宗教生活里還出現了一個重大事件:1589年,君士坦丁堡東正教教廷正式承認莫斯科教廷獨立,此後莫斯科教廷的宗教領袖不再是都主教,而是升格為大牧首,全稱全俄及莫斯科東正教大牧首。  在沙皇費奧爾多統治時期,俄羅斯的農奴製得到鞏固。此前農民可以自由選擇地主從是勞役,而根據1592年的法令,不允許農民自由遷徙,農民喪失了選擇地主的權利。自此後農民就被牢牢地固定在土地上。  1598年11月7日,41歲的費奧多爾病逝,在位14年。費奧爾多沒有子女,隨著費奧爾多去世,俄羅斯的第一個封建王朝留里克王朝(862-1598年)子嗣斷絕了,國家即將進入一個群雄逐鹿的混亂年代。 二十一、哥薩克的史詩遠征——沙俄在東方的征服  1240年的《蒙古秘史》第一次出現「哥薩克」這個名稱,1380年在俄語中正式使用Казаки,也就是「哥薩克人」來稱呼這個逐漸興盛的族群,這一詞語來自突厥語,意為自由自在的人。  13世紀蒙古人沿著成吉思汗的征服足跡,成為歐亞大陸的王者,把佔據的廣闊疆土,分為四大汗國。因為不甘屈服於金帳汗國的統治,越來越多的斯拉夫人開始逃亡,踏上了從頓河到第聶伯河再到伏爾加河的土地。在韃靼帝國已經喪失當年銳氣的14世紀,俄羅斯公國和波蘭、立陶宛、拉脫維亞等地,封建農奴制大行其道,許多農民不堪壓迫,其中最有反抗精神的人們紛紛逃亡來到了這一地域。金帳汗國的崩潰,讓這片廣袤的草原,成為了反叛者們的留駐之地。  在自然環境惡劣的南俄草原上,逃亡者們除了自由一無所有,逐漸聚集成群,受西南部草原地帶突厥民族的影響,養成了一種驍勇善戰、酷愛冒險的有獨特文化。  哥薩克的組織形式是軍民合一的部落形式的自治體,他們建築一種特殊的營地叫「塞契」,由土圍子、塹壕、原木圍牆和帶有射擊孔的塔樓組成,營地定期舉行全體成員大會,其中以烏克蘭的札波羅什哥薩克最為有名。他們聚居於第聶伯河中游的激流險灘段(札波羅什即激流之意),形成著名的「札波羅什營」。這是一種獨立的軍事自治流動組織,大部分居民依靠戰利品為生,一部分人從事漁獵與養蜂,只有小部分已婚年長的人務農。但從17世紀起,哥薩克在草原佔地從事農業生產已逐漸常規化,以自治的村社組織來耕種「什一稅田地」,即1/10用于軍事哥薩克的糧餉,組成自備武裝的輕騎兵(以頓河馬、彎刀和長矛為主要裝備),到自己地盤以外地方搶劫,尤其是在河灘地段搶劫船隊,是他們的保留節目。到了冬季商隊減少就會到第聶伯河、伏爾加河等沿岸城市出售獵物或做短工。他們也常常襲擊黑海沿岸的韃靼人和土耳其人。這種組織的特點是,對外「自由」,對內「民主」,部落的各級頭領通過選舉產生而不能世襲,對下負責而不受上面任命,並由這些人組成最高軍事會議,戰時統領軍隊,平時行使行政管理。這種軍事化部落內部講究嚴格的集體一致,與尊重個性的近代民主制度和公民社會當然不可同日而語,但作為前近代傳統,它與俄國本土和周邊國家盛行的農奴制和官僚制也十分抵觸。   列賓筆下的哥薩克,果戈里的小說對哥薩克也有精彩的描寫:沒有一種行業哥薩克不懂得,蒸酒、造車、制火藥……像一個俄羅斯人那樣酗酒——一切都是他能夠勝任的 自由的生活必須用刀槍來守護,以鐵和血來捍衛。面對土耳其人和韃靼人的劫掠,哥薩克的戰鬥天分被不斷挖掘,逐漸引起了周邊國家的注意。最先是波蘭人開始利用哥薩克武裝人員,他們用登記造冊的方式來實行掌控,未經登記的人被認為是非法的。後來俄國統治者也效法「冊封哥薩克」,賜予哥薩克上層人士爵位和土地,承認其自治權力和藩屬地位,基本上不干涉哥薩克的內部管理,有時出於統治策略的需要甚至增加他們的人數,把流放的犯人、政治犯和遭貶的人物,例如判處死刑的大貴族家臣等等發配到這些地區。從16世紀開始,一百多年的時間裡,俄羅斯不斷地對哥薩克人進行「經濟援助」。經援的範圍,包括提供戰鬥用的武器和裝備,還有大量的後勤供給,甚至連軍餉也開始不吝發放。1618年起,頓河哥薩克就開始享用沙皇賜予的薪水俸祿。17世紀在俄國南部形成一條宏大的軍事防禦體系,綿延數百公里,主要靠「前哨所」和「哥薩克村(塞契)」的軍事力量來服役。俄國政府利用這些勇敢善戰的人來防禦克里米亞的韃靼人和向東方開疆擴土。  葉兒馬克是一個頓河哥薩克和丹麥女奴的兒子,長著藍眼睛和紅鬍子,因為做得一手好菜,在同伴中有「飯鍋」的外號。他25歲時因盜馬被判刑,於是逃到伏爾加河,逐步做到了強盜首領。  縱橫四海,嘯聚江湖的葉兒馬克匪幫不加區別的搶劫俄國和波斯船隻,引來了正規軍的圍剿。葉兒馬克不得不帶人溯流而上逃到伏爾加河上游支流卡瑪河。在卡瑪河流域,斯特洛加諾夫家族正在努力開拓領地,但是來自烏拉爾山東面的游牧部落的襲擊讓他們屢屢受挫。  1556年,沙皇召見與西伯利亞汗國毗鄰的斯特洛加諾夫家族,詢問邊境情況,授權他們在招兵買馬,伺機侵略。1574年沙皇下令准許斯特洛加諾夫家族在烏拉爾山東側鄂畢河、額爾齊斯河流域建城募兵,從此俄國人多次進犯西伯利亞汗國,與游牧民發生激烈衝突。1579年,對遠東毛皮礦產垂涎三尺的沙皇命令斯特洛加諾夫家族征服西伯利亞汗國。  貪婪大膽的葉兒馬克具有征服者的氣質,決定為斯特洛加諾夫家族充當馬前卒立功贖罪。經過周密準備,配備火槍火炮的哥薩克遠征軍840人在他的帶領下於1581年9月遠征西伯利亞汗國。科爾蒂斯和皮薩羅在美洲替西班牙建立的功業,葉兒馬克要在東方為沙皇做到。  葉兒馬克帶領哥薩克以頑強的毅力和極大的勇氣,忍受荒原上的困苦和危險,為沙俄開疆拓土,立功贖罪,他們回蕩在曠野的歌聲蒼涼豪邁:「靠上帝的幫助,我們將上路,兄弟們!讓我們翻越陡峭的群山,讓我們到達異教徒的王國,讓我們征服西伯利亞汗國,那將使我們的沙皇喜歡。我要上公正的沙皇那裡,我將披上黑色的斗篷,我將歸順公正的沙皇。啊!賢明的沙皇,您是我們的希望,請別下令將我處死,叫我講出要說的話,因為我是葉兒馬克,我是頓河強盜的首領,我曾毀壞許多船隻。現在,賢明的沙皇,我給您帶來了我那叛逆的腦袋,還一起帶來了西伯利亞汗國。賢明的沙皇開口了:『哈!你是葉兒馬克,頓河勇士們的首領。我寬恕你和你那伙人,因為你那忠實的服務,我將靜靜的、壯麗的頓河作為永恆財產賜予你。』」   即使刀劍加身,也不接受被奴役的命運;即使國破家亡,也要留下不屈的精神。雙目失明的西伯利亞汗古楚在首都西比爾聚集起三十倍於葉兒馬克的兵力,派兒子馬梅特庫爾指揮抵抗。  韃靼人躲在被砍倒的樹木後用一陣陣的箭雨頑強抵抗,但哥薩克火炮和火槍的威力更加強大,猶如銳利的閃電洞穿了韃靼人堅固的盔甲。戰鬥中,馬梅特庫爾負傷,無人指揮的韃靼軍四散敗退。葉兒馬克攻佔了西伯利亞汗國的首都,俄國人四散敗退。葉兒馬克攻佔了西伯利亞汗國的首都,俄國人用西比爾的名字稱呼烏拉爾山以東的整個地區,西伯利亞由此得名。  葉兒馬克將遠征的勝利戰報和數百張珍貴的黑貂皮送給沙皇,請求寬恕過去的罪行。沙皇非常滿意,取消了對他和手下人的判決,為示恩寵,還賜給他一張取自自己肩上的昂貴毛皮和兩套裝飾華麗的盔甲。沙皇還賞賜斯特洛加諾夫家族兩座城池和大片土地。  寧願雄獅般地戰死疆場,決不做套著鎖鏈的奴隸。年老體衰雙目失明的古楚繼續以執著的勇氣做無望的抵抗,不斷組織游牧民對哥薩克發動襲擊。1584年8月6日夜間,古楚的軍隊趁葉兒馬克和同伴在額爾齊斯河岸睡覺時發動了突然襲擊。葉兒馬克試圖游過河逃走,但沙皇賜予他的盔甲太重了,他伴隨這件沉甸甸的榮譽永遠沉入了河底。  古楚雖然取得了一次勝利,但他再也無力把俄國人趕到烏拉爾山西邊了,在隨後的二十年這位老人一直是俄國人揮之不去的夢魘,直到他病死在哈薩克草原上。  在毛皮的引誘下,哥薩克繼續東進,他們在沿途修築據點或要塞保護交通。西伯利亞第一個要塞修築在托博爾河與額爾齊斯河流域的托博爾斯克。1610年大批哥薩克到達葉尼塞河流域,建立克拉斯諾亞爾斯克要塞,在這裡他們受到布里亞特人的反抗。俄國人避開他們,轉向東北,發現勒拿河,於1632年建立雅庫茨克要塞。布里亞特人不斷進攻他們的交通線,俄國人發起了一場滅絕戰爭,獲勝後推進到貝加爾湖,1651年建立伊爾庫茨克。   哥薩克騎兵——歷史喜愛英勇豪邁的事迹,同時也譴責這種事迹所造成的後果,他們為沙皇開疆擴土,給周邊各民族帶來深重災難 我們光榮的土地不是用犁來翻耕……   我們的土地用馬蹄來翻耕,   光榮的土地上種的是哥薩克的頭顱,   靜靜的頓河到處裝點著年輕的寡婦,   我們的父親,靜靜的頓河上到處是孤兒,   靜靜的頓河的滾滾的波濤是爹娘的眼淚。   1645年俄國人到達北冰洋,1647年他們見到了太平洋,建立鄂霍次克要塞。1648年哥薩克探險家傑尼日奧夫順勒拿河而下,沿北冰洋東行,到達亞洲最東端的白令海峽。  嚴寒的北方出產的珍貴毛皮無法充饑,據土著傳說在阿穆爾河(黑龍江)流域生長著金黃色的穀物。哥薩克波雅科夫在1643到1646年間對阿穆爾河和松花江做了勘探,宣稱對這裡的征服是可行的。  1643年冬,雅庫次克的沙俄當局派波雅科夫率領132名侵略軍,越過外興安嶺,闖進了我國黑龍江北岸支流精奇里江一帶,給世世代代居住在這裡的達斡爾等族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這伙強盜殺人放火,無惡不作,甚至喪心病狂地吃了50個當地達斡爾族居民。從此以後,俄國人是骯髒的吃人生番,便在黑龍江流域迅速傳開了。1644年春,波雅科夫得到增援後,沿精奇里江下駛,闖進了我國東北最大的內河黑龍江。波雅科夫一夥走到哪裡,就在哪裡颳起腥風血雨。當地居民聽說吃人的生番來了,立即將人畜財物轉移一空,祖國的錦繡河山被沙俄侵略者任意踐踏。俄國人戈爾特曾作了如下公正的評論:波雅科夫的行動,給人的印象,是如此深刻和如此可怕,以致於阿穆爾河上的居民,只要一說哥薩克來了,便足夠使他們在腦海里浮現出一幅酷刑、綁架、死亡和吃人生番的圖景。這伙一路燒殺搶掠的沙俄殖民強盜,由於黑龍江中下游兩岸達斡爾、赫哲和費雅喀等各族人民的英勇抗擊,三年之後,回到雅庫次克時,只剩下了53人。  繼波雅科夫之後,俄國殖民主義者哈巴羅夫得到沙皇用戰爭的方法來制服異族人的指令,又糾集了一夥哥薩克匪徒,於1650年初,從另一條路線,越過外興安嶺,侵入我國黑龍江上游北岸支流烏爾堪河口(今黑龍江省呼瑪縣漠河對岸)及其以下黑龍江沿岸。這裡是我國達斡爾族著名領袖拉夫凱及其家族的居住區。哈巴羅夫裝出一副笑臉,對拉夫凱說:我們是打獵的,是來同你們做生意,並帶來許多禮物分送。拉夫凱說:你騙誰?我們是了解你們這幫哥薩克的......你們要把我們統統打死,然後再搶劫我們的財產,綁走我們的妻子和兒女。拉夫凱的這一席話,戳穿了哈巴羅夫的謊言和商人的偽裝。  遠東韃靼人被征服後,俄國人開始把侵略的矛頭指向南邊的清帝國哈巴羅夫率70名士兵入侵阿穆爾河流域,強佔達斡爾人的領地雅克薩,他們殺人放火,甚至抓捕達斡爾人做食物,遭到當地居民的反抗。1650年9月哈巴羅夫又帶領200士兵入侵赫哲人聚居的烏扎拉村,赫哲人向清政府求援。1652年2月,清政府命令寧古塔章京海包進攻烏扎拉村,打死俄軍10人,打傷70餘人,這是中俄之間的第一次交鋒。  1643至1685年間,正是中國明末清初戰亂不斷的時代,俄國人趁機在1662年佔領尼布楚,1665年佔領雅克薩,並且修築堡壘企圖長期統治此地。當地的達斡爾人遭到屠殺,由於俄軍十分兇殘,甚至烤食人肉,被當地人民稱作「羅剎鬼」。期間清政府試圖以談判方式解決邊境問題,但俄國使臣尼果賴回國後向沙皇彙報:「現在有兩千名陛下的正規軍, 那麼, 不僅達斡里亞地區, 而且中國長城以外的所有土地都可能臣服於陛下的統治。」  康熙繼位後,指示寧古塔將軍巴海加強防禦, 操練士馬,在黑龍江流域屯田駐守,準備反擊沙俄的侵略。平定三藩叛亂後, 1685年 正月, 康熙下達以武力收復雅克薩的命令。他指出「兵非善事, 不得已而用之。向者羅剎無故犯邊, 收我逋逃, 後漸越界而來, 擾害索倫、赫哲、飛牙喀、奇勒爾諸地, 不遑寧邊; 剽劫人口, 搶擄村莊, 攘奪貂皮, 肆惡多端。是以屢遣人宣諭, 復移文來使, 羅剎竟不報命, 反深入赫哲、飛牙喀一帶, 擾害益甚。爰發兵黑龍江扼其往來之路, 羅剎又竊據如故, 不送還逋逃, 應即剪滅。」   1685年3月清軍3000多人在都統彭春, 副都統班達爾善率領下向沙俄軍隊盤踞的雅克薩城進發。 清軍出發前, 康熙向彭春等傳諭:「朕以仁治天下, 素不嗜殺, 爾其嚴諭將士, 毋違朕旨, 以我兵馬精強, 器械堅利, 俄羅斯勢不能敵, 必獻地歸誠, 爾時勿殺一人, 俾還故土宣朕柔遠至意。」這道諭旨, 指導了清軍對敵鬥爭政策, 也為與沙俄談判敞開了大門。   五月二十二日, 清軍抵達雅克薩城郊。本著先禮後兵的原則, 彭春派沿途抓獲的俄軍俘虜把用滿文、俄文、拉丁文書寫的文書送入雅克薩城內, 向俄軍發出最後通牒, 令俄軍撤出雅克薩, 返歸俄國。但是, 俄軍依仗城防堅固, 不肯遷歸, 要以武力抗拒。 五月二十四日, 清軍截擊了一隊沙俄援軍, 擊斃30餘人。二十五日黎明, 清軍向雅克薩城發起總攻。   清軍採取四面合圍之勢: 彭春、班達爾善等率八旗兵攻其城南, 何佑等集戰船於城東南, 置紅衣炮於城北, 與副都統溫代等將夾攻。經過一晝夜激戰,清軍又在城下三面堆起木柴, 聲稱要火攻。俄方因援軍未到雅克薩督軍托爾布津走投無路, 被迫投降。在受降儀式上, 托爾布津發誓決不再來。彭春遵旨, 釋放了全部戰俘, 允許他們帶走武器和財產, 並將700餘俄國人送至額爾古納河口, 遣返回國。另有45名俄軍連同家屬願意留在中國, 遵照康熙帝旨令, 安插於盛京。清軍從雅克薩城中解救出被擄索倫、達斡爾等族人160餘名。第一次雅克薩之戰, 清軍取得全勝。康熙帝接到前線捷報, 高興地對大臣們說:「破四十年盤踞之俄羅斯於數日之間, 獲雅克薩之城, 克奏厥績。」 然而彭春等人收復雅克薩之後, 僅將城內房屋焚燒了之, 城周的莊稼未割, 哨所未立, 就將清軍全部撤回休整。  俄軍灰溜溜的撤出雅克薩俄軍在撤往尼布楚途中,遇見由尼布楚開向雅克薩的由拜頓(此人為波蘭投降沙俄的戰俘)率領的600名攜帶著重武器的沙俄援軍,告訴托爾布津駐屯尼布楚的俄國大軍隨時可以接應。在得知清軍全部撤離雅克薩之後, 托爾布津決定撕毀誓言, 率領俄軍在七、八月間分批重返雅克薩, 並全力構築城堡工事, 做了長期固守的準備, 此時距其投降不過兩月有餘。俄軍築城盤踞,積糧堅守。他們在舊址上建築起一座更加堅固的城堡, 城堡內修建了糧倉、火藥庫和軍需倉庫, 貯備了大量糧食、彈藥和其他物資。1686年2月, 康熙得知俄軍重新佔領雅克薩城, 感到事態嚴重, 認為:「今羅剎復回雅克薩, 築城盤踞, 若不速行撲剿勢必積糧堅守, 圖之不易。」康熙立即調兵遣將, 部署第二次雅克薩之役。他命令黑龍江將軍薩布素, 速修戰船, 統領烏喇、寧古塔官兵, 馳赴黑龍江城(璦琿,今黑龍江愛輝縣) ,率所部2000人攻取雅克薩城。又挑選福建藤牌兵400人, 由建義侯林興珠率往薩布素軍前。命從副都統博定率領的築城、屯田官兵中挑選200 人, 駐紮墨爾根以備增援。免索倫、達斡爾是年貢賦, 使之飼養馬匹、整修器械, 以備調用。郎坦、班達爾善參加了第一次雅克薩攻城戰, 諳悉地形, 康熙帝命二人赴黑龍江軍前, 參贊軍務。鑒於這次俄軍去而復至, 康熙帝特別指示:「若得雅克薩城, 即往尼布楚。事畢, 還兵駐於雅克薩過冬, 勿毀其城, 亦勿損其田禾俟禾熟收為我餉。」   五月上旬, 薩布素率領兩千多清軍從璦琿出發, 月底逼近雅克薩。清軍致信俄方, 令其投降, 俄軍置之不理。此時, 雅克薩城內有俄軍826人, 裝備12門大炮。六月一日, 清軍水師佔據黑龍江上游, 以遏尼布楚援軍。四日夜雙方發生炮戰, 清軍通宵攻城, 未能攻克。八日夜, 清軍攻取城南土阜, 佔領了制高點。九日夜, 清軍以炮火掩護, 逼近城下築壘。俄軍大部分都是戴罪之身,亡命之徒,俄軍自恃擁有扳機擊髮式火繩槍這種步兵武器的優勢(當清軍把雅克薩戰爭中繳獲的俄軍扳機擊髮式火繩槍樣品獻給康熙時,康熙競然以不得中斷前人所授的弓箭長矛傳統理由,僅留下二支用作自己把玩,而令清軍禁止使用此種新式火槍),以一當十,負隅頑抗,在托爾布津的帶領下依靠先進火器趁霧發動三次反撲,殺傷大量清軍,當地達斡爾等少數民族獵戶攜帶弓箭獵叉也來幫助清軍,眾寡懸殊,終於將俄軍打退。清軍將領商議:「若不斷其水道, 則持久難為力。」清軍掘長塹, 築土壘, 俄軍拚死反撲, 雙方激戰四晝夜。在激戰中雅克薩督軍托爾布津被擊斃, 拜頓代其指揮。這時, 清軍已掘完長塹, 築成土壘, 對俄軍形成了瓮中捉鱉之勢。七月八日, 俄軍出城爭奪城北炮台, 被守台清軍擊敗, 俄軍從此困守城內。尼布楚督軍弗拉索夫曾派70名哥薩克前來增援, 遙見清軍壁壘森嚴, 無法偷襲, 只得潛返尼布楚。   雅克薩城一時難以攻下。清軍和俄軍在雅克薩對峙。黑龍江上寒冷的季節即將來到, 清軍近3000人只裝備了50支火槍, 其餘的武器均為大刀長矛, 攻堅能力較差。因此, 清軍停止強攻改為長期圍困: 在雅克薩城周三面掘壕築壘, 壕外置木樁、鹿角, 分兵把守; 城西對江, 另設一軍, 防止俄軍從江上逃逸; 在離城六、七里的黑龍江上遊河灣內存放船隻, 派一軍守護, 兼令阻擊尼布楚方面的沙俄援軍; 軍馬發回黑龍江和墨爾根飼秣。康熙帝恐兵力不足, 命副都統博定率200名清軍增援。雅克薩城被嚴密圍困, 俄軍插翅難飛. 清軍長期圍困政策取得顯著成效, 至九月底, 雅克薩城內疫病流行,800多俄軍或戰死或病死僅剩150餘人, 糧食彈藥亦消耗殆盡, 困守雅克薩的俄軍只有坐以待斃了。   沙俄政府見清政府決心收復雅克薩,而沙俄此時又無法向遠東增援, 為了鞏固在遠東侵佔的地盤, 不得不接受清政府的建議: 通過談判解決兩國的邊界爭端。九月, 沙俄派使者文紐科夫、法沃羅夫飛馳北京, 投遞國書, 聲稱俄國政府已經正式指派戈洛文為大使, 前來同清朝舉行邊界談判, 並請求清政府停戰,「乞撤雅克薩之圍」。   康熙決定單方面停戰撤軍、遂下令解除雅克薩之圍:「鄂羅斯察汗以禮通好, 馳使請解雅克薩之圍, 朕本無屠城之意, 欲從寬釋, 其令薩布素撤回雅克薩之兵, 收集一所近戰艦立營, 並曉諭城內羅剎, 聽其出入, 毋得妄行攘奪, 俟鄂羅斯後使至定議。」十一月清軍遵旨解圍, 並給俄軍送去飲食、醫藥,隨軍醫師還為俄軍治病。第二次雅克薩戰爭結束。中俄雙方進入談判階段。  1689年8月27日,俄羅斯全權代表陸軍大將戈洛文和清王朝全權代表領侍衛內大臣索額圖、國舅佟國綱在尼布楚(現俄羅斯涅爾琴斯克)簽定的邊界條約,內容為:   一,將自北流入黑龍江之綽爾納( Tchernaya,Chorna ),即烏魯木河( Ourouon ),附近之格爾畢齊( Gorbitza , Kerbetchi )為界,沿此河口之大興安嶺至海,凡嶺陽流入黑龍江之河道,悉屬中國,其嶺陰河道,悉屬俄羅斯。惟烏第河( Oud,Uda )以南,興安嶺以北,中間所有地方河道,暫行存放,俟各還國察明後,或遣使,或行文,再行定議。     二,將流入黑龍江之額爾古訥河( Aregun,Ergone )為界,南岸屬中國,北岸屬俄羅斯。其南岸墨勒克( Meritken )河口現存俄羅斯廬舍,著徙於北岸。     三,雅克薩地方俄羅斯所築城垣,盡行拆毀,居民諸物,悉行撤回察罕汗處。     四,分定疆界,兩國獵戶不得越過。如有一二霄小,私行越境打牲偷竊者,拿送該管官,分別輕重治罪。此外十人或十五人合夥執杖殺人劫物者,務必奏聞,即行正法。其一二人誤犯者,兩國照常和好,不得擅動征伐。  五,除從前一切舊事不議外,中國現有之俄羅斯人,及俄羅斯國現有中國之人,免其互相索還,著即存留。     六,兩國既永遠和好,嗣後往來行旅,如有路票,聽其交易。   七,自會盟日起,逋逃者不得收納,拿獲送還。     八,兩國大臣相會,議定永遠和好之處,奉行不得違誤。    鑒於當時西北地區準噶爾部噶爾丹配合沙俄侵擾喀爾喀蒙古,割據叛亂勢力十分猖獗,為避免兩線作戰,集中精力平定準噶爾,康熙指示談判代表做出讓步。而俄羅斯因軍事上未能得逞,加上遠征克里米亞失敗,戰線過長,竭力想保持既得侵略權益,也不得不做出相應妥協。清政府在談判中做出了重大讓步, 將原屬中國的尼布楚以西至貝加爾湖的二十四萬平方公里的領土讓給了俄國。1690 年中國「遣官立碑於界」。當時,中俄邊界界碑不止一個,有幾個界碑就未立在邊界的邊上。如最北的界碑,不是立在外興安嶺的山峰,而是立在急流河與精奇里河合流處;最東北的界碑,不是在外興安嶺與烏第河之間,而是在烏第河及土格爾之間。沙俄不是根據條約規定,而是按界碑立在那,就是從那裡劃分兩國邊界。就是這樣,俄羅斯又多佔去中國五萬九千五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1858年的璦琿條約和1860年的北京條約取代此條約,確立了俄國和中國的現代疆界。  尼布楚條約將沙俄在遠東的野心遏制了170年 這是一場被遺忘的戰鬥,中蘇交惡後才被大肆宣傳 沙俄在侵略我國東北黑龍江流域的同時,也向蒙古地區侵略,俄軍在烏丁斯克、色楞格斯克、尼布楚建立城堡,奴役和鎮壓當地的布利亞特人、喀爾喀人。蒙古領袖土謝圖汗等曾派使者至莫斯科,向沙皇要求停止入侵,但俄國置之不理,蒙古軍民忍無可忍,進行反抗。1688年沙俄勾結並支持準噶爾部的噶爾丹,夾擊並打敗喀爾喀蒙古,喀爾喀遭到巨大的損失,紛紛南遷。俄軍趁火打劫,大批出動,向南進攻,蠶食我國的北部疆土。就象一位俄國歷史學者所說:「色楞格斯克哥薩克……成功地奪取了色楞格斯克以南相當遠的一塊地方。他們首先派出宿營兵進行佔領,然後設立哨所,利用這種辦法預先規定了今天色楞格斯克的邊界線。這條邊界線不過是將實際佔領在法律上鞏固起來而已,這是哥薩克對國家的一項功績」。     1689年《中俄尼布楚條約》簽訂後,中俄兩國的貿易有很大發展,俄國商隊頻繁地前來北京,銷售大量毛皮,又從中國運出大批絲織品、布匹、藥材,俄商所獲利潤很大。另一方面俄國哥薩克不斷侵入蒙古,擄掠人口,劫奪牛羊,在中國的土地上建屋蓋房,設立據點,中俄中段邊界的形勢,日益緊張。清政府不斷向俄國提出抗議,要求迅速劃定中段邊界,但俄國政府置若罔聞。由於沙俄對中國蒙古地區的入侵騷擾越來越嚴重,清政府決定於1718年起,暫停貿易.


推薦閱讀:

寅卯多金丑,貧富高低走,南地怕逢申,北方休見酉。
春天來了,南北方的紅木傢具分別該怎麼保養?
北方佳肴——凍肉
北方和西北諸衛所的內遷

TAG:北方 | 俄國 | 往事 | 引用 |